中国古典园林史综合作业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
• 《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 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 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 晚年师法李北海。 • 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 之大成。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所 以,赵氏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 开的。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 頫却能精究各体。他的文章冠绝时流,又旁通佛老之学。后世学赵孟 頫书法的极多,赵孟頫的字在朝鲜、日本非常风行。 • 赵氏楷书中也有上乘之作,如《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 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赵氏传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笔精到, 结字严谨,如《赤壁赋》堪称经典之作。 • 他是赵宋一个没落贵族,后来与元朝合作。赵孟頫等二十余人是 至元二十四年(公元一二八七年)第一批被征召,其后,屡次征召江 南士大夫,也有通过赵孟頫而求得利禄职位的。赵孟頫受到元代皇帝 的宠爱,“荣际五朝,名满四海”,官至翰林学士,艺术上成为元代 文人画的领袖人物。
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欣赏:
• 《鹊华秋色图》高28.4厘米,横93.2厘米,纸本。唐宋画多用熟绢作 画本,利于勾、皴、渲染,痕迹较实;而纸本则利于干笔皴、擦,痕 迹较毛,较松,较空灵,更适合元代文人画“写意”之用。纸本在元 代的广泛应用,对于中国画笔墨技术的拓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此图采取平远法,画中长汀层叠,渔舟出没,林木村舍互为掩映,平 原上鹊华两山造形朴拙,遥遥相对。
中国古典园林史综合 作业
刘露露 05110203 艺术设计2班
一、元明时期著名 书画作品,艺术家
元代艺术家: 赵孟頫
元代最有影响的书法家:赵孟頫
• 赵孟頫 • 赵孟頫(1254—1322),字子 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 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 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 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 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 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 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 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 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 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 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 也善篆、隶、真、行、草书, 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赵孟頫的鞍马人物画的复古风气影响到他的儿子赵雍和朋友任 仁发。 • 任仁发(公元一二五四一三二七年)字子明,号月山,松江 人,是元代水利学家,艺术上能从古代绘画中推陈出新,有一 定程度的自己创造,在元代是一个较重要的画家。他的《二马 图》画一匹肥马、一匹瘦马,在题诗中说明是对于贪官污吏的 讽刺。他的《张果见明皇图》生动地描写了张果以法术吸引人 们的兴趣的情景。 • 王渊是优秀的花鸟画家,也受复古思想的影响。据说他得到 赵孟頫的亲自的指教,所以他的画“皆师古人,无一笔院体”。 他的富丽的装饰风格和描绘技术很引起重视。 • 赵孟頫的鞍马人物远不如他的山水竹石的影响范围之大。一 些有名的元代士大夫山水画家都是和他有关系的:高克恭、曹 知白、商琦、唐棣、朱德润、陈琳、崔彦辅、王蒙、黄公里。 因而造成元代后期士大夫山水画的发展,所谓“元四大家”是 其中有代表性的画家。
赵孟頫 《洛神赋》欣赏:
• 赵孟頫 《洛神赋》大德四 年(公元1300年)书,时 赵氏四十七岁。用笔圆转 流美。充分展示了赵孟頫 的书法风格。元人倪瓒称 此 卷“圆活遒媚”,并推 赵为元朝第一书人。 • 《洛神赋》纸本,纵 29.5公分,横192.6公分, 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一说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又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 物馆赵孟頫《洛神赋》是 真迹。
赵孟頫《秋郊饮马图》欣赏:
《秋郊饮马图》是赵孟頫晚年人物鞍马画的代表作 • • 《秋郊饮马图》构图分析: 图中画牧马官驱骏马十数匹驰逐于野水长堤、绿波红树之间。此图布局 讲究藏露,中景露地不露天,林木、坡石、人马置于右半部,人马向左方走, 把来处藏于画外。左方只露出树干和溪水,把树干和远山远水藏于画外。堤 岸、溪水向左方延伸,通过岸上两马的奔逐,点出境外尚有无限景物,画似 尽而意未尽。 作者将书法用笔融入绘画,人马线描工细劲健,严谨中蕴隽秀;树石、 陂陀行笔凝重,苍逸中含清润。绿岸、丹枫、红衣,设色浓郁中显清丽,且 色不掩笔,淳厚而富于韵致。十匹马的神态各异,或奔腾追逐,或徐步缓行, 或低首就饮,或引颈长鸣,人马虽小。意态生动。此图是形神兼备、妙逸并 具的佳作。
《鹊华秋色图》构图分析:
• 《鹊华秋色图》描绘山东济南郊区的鹊山和华不注山一 带的秋景,采取平远法构图。画中长汀层叠,渔舟出没, 林木村舍掩映,平原上两山突起,遥遥相对。 • 本图林木种类颇多,红绿相间,枯润相杂;树姿高 低直攲变化丰富,布置得宜,聚散自然,故多而不繁, 疏朗有致。作者用写意笔法画诸岸树木,树干简略双钩, 树叶用墨随意点成,笔法灵活,书法意趣浓厚。山峦皴 法细密,青绿晕染。房舍人畜、芦获舟网均精描细点, 再渲染青、赭、红、绿,设色明丽清淡,风格古雅俊秀, 创造性地将水墨山水与青绿山水融为一体。 • 综观全图,水陆交接、林木聚散、平原远近、两山 对峙、屋宇人物,诸多景物安排得错落有致,富有节奏 感,显示了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
• 赵孟頫倡导以书法用笔入画,此图用精湛的提、按、顿、挫、 转、折等笔法勾树支干,以中锋的荷叶皴、长披麻皴和略带侧 锋的解索皴画出鹊、华两山以及汀岸、平原,或疏或密,或干 或湿,或浓或淡,在纸上留下的线条显得简率而意蕴深厚。而 同时,画面上也不乏用细笔中锋勾画的芦苇水草、人物渔舟, 线条尖利刚劲,平添了不少细秀婉约的情调。画树叶则放弃宋 画的“双钩”法,全部采用点叶法,并直接用笔蘸朱磦色点叶。 整幅画面设色明丽清淡,风格古雅俊秀,创造性地将水墨山水 与青绿山水融为一体。
赵孟頫书法绘画特点:
• 赵孟頫的才华也表现在诗文、书法等各方面, 但最受推崇的是他的绘画。他擅长画鞍马人物 山水竹石,他的鞍马人物,就现在所见到的, 在画法上是工整着色的方法,例如有名的《秋 郊饮马图》画了马的多种动态,造型坚实,在 构图上疏密的布置能收到表达主题的效果,还 不失传统的旧规范。他的山水竹石,多是用了 简率的水墨法,富于笔墨趣味。例பைடு நூலகம்他著名的 《秀石疏林图》线纹的熟练活泼和另一著名作 品《鹊华秋色图》画面上的稚拙的风致为后人 推崇。

明代艺术家: 唐寅
唐寅
• 唐寅(1470一1 523),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 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江南第 一风流才子等。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父亲唐 广德。母亲邱氏,是一个经营酒食杂品的小商人 家庭。唐寅少年俊才,博雅多识,画初学于周臣, 后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合称“吴中四才 子”。明弘治十一年(1 498)中举人第一名解元。 翌年,他随江阴大财主徐经前往北京参加科举考 试,后因科场舞弊案被牵连下狱,罢为吏。以后 他遂绝仕途,寄情诗文书画,以度年华。晚年皈 依佛法,取佛经中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 电,应作如是观”,取号“六如居士”。

赵孟頫的小楷作品多见于所写的经卷。据墨迹流传和著录所记,不同 名称的佛经和道经不下20余种。他颇好佛道释学,颇有六朝名士的风 度。他的楷书多为小楷,大字少见,其代表作除《洛神赋》、《黄庭 经》、《千字文》、《道德经》、《胆巴碑》、《张公墓志铭》外, 还有一些题跋。其中《洛神赋》是通过反复临摹王献之的《洛神赋》 而来的,但王献之的真迹只有九行,赵盂頫补全了后面的大部分,通 篇风格统一,临得十分入微,字大小不一,气韵堪称上乘,甚得二王 笔意。 • 赵孟頫另一类楷书如《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是世人 所说典型的“赵体”。“赵体”多见于书碑,用笔沉稳,一丝不苟, 章法布局分明,静穆庄严。《胆巴碑》(又称《帝师胆巴碑》)是他 晚年代表作,其法度严谨,神采焕发,用笔圆润丰满,方圆兼施,无 迟滞之感,结体俊美灵秀,匀称优雅,甚有李北海意,可见赵孟頫晚 年在技法上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 赵孟頫流传的大部分作品为行草书,其中包括大量信札、题跋, 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行楷兼及,如《行书千字文》、《前后赤壁 赋》、《归去来辞》等等;二是行草相济,行书带草笔,他抄录的一 些短文诗篇、来往信札、题跋作品多属此类。三为草书,此类作品仅 《急就章》一篇传世,还有《衰荣无定诗帖》是草书中的佳作。他的 行草受二王书风影响较大,力求笔法精刻,超逸脱俗。他几乎融会了 受二王书风影响的所有书家的技巧,从各种角度汲取了他们的精华, 进行融合,堪称为二王书风的集大成者。他晚年的代表作《玄都坛 歌》,通篇气势跌宕,婉转流畅,笔意滋润,行笔舒展开朗,又圆浑 沉稳,比其他赵氏作品多了一分“骨气”。其中融会了李北海、柳公 权、陆柬之等人的笔法,交叉于二王的笔法中,十分和谐自由。
他的主张可以归结为最基本的两点: 标榜复古和提倡笔墨的书法趣味。
• 他提出绘画艺术的标准不是作品内容的真实性,而是“古意”。 向古人学习不是学习古人怎样观察生活与表现生活,而是模仿 其“古意”的“笔墨”。他曾说:“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 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敷色浓艳,便自谓能手;殊不 知古意既失,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所画似乎简率,然识者 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可为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此 外,他还有一段话:“宋人画人物不及唐人远甚,予刻意学唐 人殆欲尽去宋人笔墨。”这里,他坦率地承认他反对宋代的绘 画传统,特别是宋代绘画的主导画院。 • 赵孟頫提倡笔墨的书法趣味。他在《秀石疏林图》后面的自 题诗很有名:”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 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在这里他再三强调的不是形象的 真实与笔墨的关系,而是孤立地谈绘画笔墨与书法一致性。笔 墨趣味不应一概地加以反对的,但如果离开了艺术是形象的反 映生活的原则来谈笔墨趣味,其真正含意就是取消作品的内容, 或置作品内容于次要地位,也就离开了现实主义的艺术观点。
赵孟頫的书法艺术:
• 赵孟頫博学广识,才气横溢,名满四海。他精通音乐,擅作 文章,谙诗歌,开画风,工书法,嗜篆刻,通佛意,是一位 天资超群、多才多艺的人,他的诗连同书法、绘画,被后人 誉为“诗、书、画”三绝。在绘画上,他开启了元代复古风 气之先,为中国画(主要是山水画)在元朝鼎盛作出不可磨 灭的贡献。他书学魏晋,篆法李邕,字体精秀,人称“赵 体”。同时代的书法大家鲜于伯机在跋赵孟頫的小楷《过秦 论》中有过这样的评价:“子昂篆、隶、正、行、真草,俱 为当代第一。”可以说,作为元代书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赵 孟頫对北宋“尚意”的书风颇不以为然,他非常敏锐地体察 到书法崇尚精神层面的背后,还需技法与形式等物质层面的 强有力的支持,这样才能有生命力,故他极力反对沿袭宋人 的轨迹,而要求复古,回归到晋唐书法,这也是当时书法发 展的必然。

书法发展经历了晋、唐、北宋三个高峰期之后,到了南宋,无论 形式技巧上或是气质上,都已非常荒率和单调了,一派江河日下的景 象。这种萎靡不振的景况一直延续到元代初期。赵孟頫力求“古法”, 乃是在元初“古法扫荡”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 赵孟頫所力倡的古法是直指晋唐书法,他自己又能以复古变古而 成一代宗师。他反复临摹了大量书帖,其临习范围之宽令人叹为观止。 他几乎涉猎了所有的法帖,其临摹之作可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如他 所临《定武兰亭序》即是一件经典临摹之作。董其昌曾称其临摹之功 “无毫发不以真”。从赵孟頫的书法作品来看,他的复古行为主要集 中在二王书风,想借助二王书风来振兴元初的书法。他一生学书始终 不离二王左右,但又能吸纳古人的笔法,贯穿斟酌,自成一家。 • 赵孟頫一生有很多作品流传下来,比自称“生平写过麻笺十万布在人 间”的米芾似有过之。其书篆、隶、真、草四体皆擅,且都有佳作流 传。他的篆书多见于一些碑铭额,且多为玉箸篆,玉箸篆是秦相李斯 所创书体,汉唐之后习者很少,白成一体者则更少,可以说篆书自秦 之后就日趋寥落萧条了。至元代,赵孟頫在复古思想的指导下直指秦 篆,成为篆书历史延伸轨迹中光辉的一振。他的篆书用笔中锋圆劲, 行笔随意,结体匀称稳健,有一股清新之风。他的篆书虽没有在元代 掀起风潮,但为后来开启清代篆书风气起了先导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