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势与维也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均势”结构初探维也纳体系

姓名:费艳红班级:10历史(师范)学号:1003401027

【摘要】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之为维也纳体系。英俄相争促成了1848年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政治形势。维也纳体系是一个均势体系,体系内均势格局的演变堪称经典范例,维也纳体系在欧洲纷乱几十年后使欧洲维持了相当长时间的和平与稳定。本文将从维也纳体系的五大极均势格局、维持机制及国际准则,探讨维也纳体系展现的一个均势结构,为当今国际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维也纳体系均势原则机制国际关系

一、均势

所谓“均势”,即“势力均衡”的简称,是国际关系史文献中常见的名词。它是指国际关系中,国家或国家集团的一种力量平衡状态,或指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与另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抗衡时,采取均势以保护自己的一种态度和政策。①

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首次以国际会议方式明确了“均势”的定义。在维也纳会议上,许多国家的政治家、外交家对“均势”的含义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国际法学家、维也纳会议秘书长弗里德里希·根茨在会议的报告中和给友人的信中,都明确指出几个大国签订协定的目的是“建立欧洲均势和维护欧洲和平”,就是“在‘公平的力量配备’的基础上建立‘持久和平’”。②

二、维也纳体系的均势结构

维也纳体系是近代以来国际社会所经历的四个国际体系之一,它始于1815年维也纳会议召开,终于1914年一战爆发,维持了“百年和平”。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国主宰的欧洲领土体系,以补偿原则实现;二是欧洲“正统”王朝的政治统治体系,以正统主义原则实现。维也纳体系所处的时代被学者称为“维多利亚黄金时代”。“19 世纪的人们把他们所处的时代看成是一个骚乱动荡的时代;但是在国际事务方面,它却出奇地稳定,不但同20世纪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编:《当代世界政治实用百科全

书》第14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

②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第448-44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年版

的混乱相比是如此,就是同在它之前的若干世纪相比也是如此。”①维也纳体系内大国实力的均衡、以均势思想为核心的维持机制与原则以及一批杰出的外交家所开展的均势外交, 对该体系下“百年和平”局面的出现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五大国均势(1815-1954)

维也纳体制的核心结构是一个均势结构。维也纳会议改变了战前欧洲的势力划分范围,重新调整了各国的疆域,建立了一个新的领土体系即维也纳体系。从体系的实力框架上来说,它是一个五极均势结构,即英、法、俄、普、奥五国共同支配国际关系体系。

英、法、俄、普、奥五国各自的目标是不同的:俄国企图在欧洲建立一种它能发挥决定性影响的局面,并且形成使欧洲列强不可能建立反俄联盟的政治均势。它既要削弱法国,使法国不能恢复到拿破仑帝国时期那样强盛,又不能让法国受到过分的削弱。法国应该是保持同德意志国家均势的重要力量。英国的目标是维持和巩固海上的霸权和欧洲大陆的均势,最理想的状态是东欧的俄国和西欧的法国互相抗衡,中欧则由德意志两强国(普、奥) 相互牵制,并维持德意志各小邦的分裂状态,使中欧成为东、西欧之间的缓冲地带。奥地利的意图是在东、西欧实现均势,俄法互相牵制的情况下,保持自己的力量,维护自己在德意志世界的优势。普鲁士追求的是防法制奥,扩大自己在德意志世界中的影响力。法国的情况比较特殊。虽然名义上并不是作为战败国参加会议,但维也纳会议的召开本身就是为了处理法国战败后退出的占领区的归属问题,所以,法国本身不可能有何非份的要求,塔列朗代表法国在会上追求的目标就在于捍卫法国固有的利益。会议开始不久,英、俄、普、奥四强结成了两个敌对阵营:俄普为一方,英奥为另一方,而法国利用四强之间的矛盾,站在英奥一方共同反对奥普。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和《第二次巴黎条约》作为列强争夺和妥协的结果,可以说,它们在不违背自身根本立足点的前提下,达到了一个可以共同接受的目标,那就是这个大陆均势结构。

在《维也纳条约》中,英国和俄国是两个获益最多的国家,各国同意在波兰3/4的领土上建立波兰王国,由俄国沙皇兼任国王。俄国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广阔的领土,它真正的从一个欧洲边缘国家走进了欧洲的版图。英国从法国和荷兰的手中夺得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对于它保持海上的霸权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补偿原则”的提出,俄国占有了普鲁士瓜分波兰后拥有的土地,作为补偿,普鲁士拥有了其期望已久的萨克森的土地包括莱茵河沿岸省份以及波美拉尼亚等地,它在中欧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和俄国一样,

①[英]A.J.P.泰勒:《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1848—1918)》第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年版

普鲁士对领土的要求未能全部如愿,它只获得了萨克森的2/5,在经过对于形如萨克森这样小国的领土调整后,大国在法国的东部边界建立起了一条弧形遏制地带,以利于防止法国的东山再起。领土的变更使各大国之间出现了一种领土均衡,体现了五大国的均势状态。

五个国家的力量不完全相同,英国和俄罗斯的力量要较强大一些。一个是海上强国,一个是陆地霸主,占据着维也纳体系结构力量的中心位置,尤其是英国在维持欧洲的均势方面起着重要的制衡者的角色,对欧洲乃至世界事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普、奥的实力较弱,但凭借着神圣同盟的力量,基本上可以维持欧洲的均势结构的平衡,法国在维也纳和会之后一度受到约束和限制,但法国由于执行了正确的外交政策,成功的分化了其他大国对其的敌视,逐渐恢复了大国地位,与其他四国平起平坐,成为欧洲国际关系体系中的重要一极。

在五大国的均势格局中,英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它也是维也纳体系最大的受益者和主导者。在英国看来,只有欧洲法国、普鲁士、俄国均势发展,英国才有可能在欧洲大陆扮演仲裁者和制衡者的角色,才能真正保障它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战略利益得到体现。那么为做到这一点,英国必须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但又时刻对欧洲大陆保持关注,随时使自己可以与另一国或集团结盟以抵抗对自己威胁大的国家和集团。在未来的近百年中英国总是以自己为砝码,精心调节着国际力量的微妙平衡。如果某一国或集团的势力膨胀以致威胁到英国的利益,它总是毫不犹豫地与另一个国家或集团结为同盟①。均势原则在维也纳体系时期日臻完善。

“维也纳条约是反动的欧洲对革命的法国取得巨大胜利的总结”,“它恢复了正统主义、天赋的王权、封建贵族、僧侣的统治、宗法式的立法和行政”②。维也纳会议不是以压制法国为基础的,没有引起法国人怨恨;同时拿破仑战争又消解了欧洲列强间的矛盾,缓解了大陆上的霸权争夺,因而各国之间维持着一种均势状态。

(二)、体系维持机制的均势

维也纳体系存在近半个世纪,在这半个世纪中,维也纳体系的维护机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稳定作用。它们是: 神圣同盟、四国同盟和欧洲协调。

神圣同盟及其正统原则是欧洲君主大国在资产阶级革命风暴中, 追求封建统治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势力均衡; 四国同盟或五国同盟及其均势原则是欧洲大国之间为获得更多的领土、人口而相互妥协所达成的利益均衡;欧洲协调机制及其补偿原则是解决欧洲大国在

①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第105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第430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