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先要把学生当人看

合集下载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10篇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10篇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10篇师德师风学习心得1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

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

”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通过此次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简单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一、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很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本人系统的学习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

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

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梳理教育主张3000字

梳理教育主张3000字

梳理教育主张3000字肖川博士曾说过: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谋生与自立的能力,教育也需要为一个民主、自由、公正、文明的社会培养人,这是教育的社会责任。

所以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把学生当成人来培养,应该去除功利化的教育,尊重孩子的独特个性,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引导孩子追求智慧,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

一、乐而有志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做着润物无声的工作,这工作看似平凡,实则最不平凡,因为我们所面对的一个个孩子都是一张张白纸,我们要在他们的心中埋下,做一个慎独、友善、有担当的人的种子,我们要告诉孩子们在当下要成为这样一个人首先要会学习。

而学习恰恰是一件枯燥艰苦的事情,所以我希望我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去体验更多的快乐,我希望他们在快乐中爱上语文,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获取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习《蟋蟀的住宅》一课,孩子们迷上了昆虫世界,在课堂上我们一起交流法布尔的《昆虫记》读后感;学习了《长城》一课,同学们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产生了兴趣,纷纷交流自己去过的名胜古迹的风土人情、旅行轶事;学习了《乌塔》一课,孩子们一下子兴致满满地开始制定出行计划,对着世界地图开始了自己的世界旅行。

学习了《猫》《白鹅》,孩子们开始了“养宠记”交流大会,猫狗鸟各种养宠经验谈,各种养宠趣事充斥于课堂之中,笑声不断。

我的课堂永远是开放的,多元的,生活有多大,我的课堂就有多大。

在我的课堂上,我希望孩子们永远有一颗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探究的童心,在探究中去创造,在创造中寻求快乐,在快乐中去产生兴趣,在兴趣中去采撷人生中的奇遇。

二、活而有常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曾说过:教学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的交流。

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也推着教师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

我并不喜欢学生在课堂上正襟危坐,也不喜欢老师在课堂上不苟言笑。

学生和老师都是平等的人,在课堂上应该是亦师亦友,所以我的课堂是民主的、和谐的。

学习生字时我们可能会有丰富的字谜竞猜,有时我也会做出滑稽的肢体语言,把枯燥的识字活动变得富有趣味;文本教学,老师可以层层追问学生,学生也可以步步质疑老师,甚至我和学生会互换角色,把三尺讲坛让给学生施展。

2024践行大教育家精神总结大全(15篇)

2024践行大教育家精神总结大全(15篇)

2024践行大教育家精神总结大全(15篇)践行大教育家精神总结大全精选篇1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而当今社会,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品德与教养。

教书育人,事关国计,马虎不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是乎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学习他们教书之法,秉承他们的育人之德。

几年下来,长进甚大,成熟不少。

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典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工作不应是为教书而教书,更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学生把几年、十几年的生命时间交给学校、交给教师,学校、教师就有责任去珍惜别人的生命.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不会是成功的教育,没有爱,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我感觉要成为师德高尚的老师,有以下心得体会:一、教师要经常自省: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

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

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

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

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

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

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己威信。

当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二、用心来面对学生:李开棣老师就是以自己对学生真挚深厚的爱,来平等对待学生,她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自尊,耐心平和地对待学生所犯的一次又一次的错误,最后用自己以心换心的.教育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并获得了教育的成功。

在商品经济社会的今天,在金钱物质的引诱下,教师队伍中有不少人抛教下海,图谋个人的所谓发展;有些人把担任教师作为过渡,一有机会马上跳槽;有人把教师这一职业只当作谋生的一种手段;有人把教师这一职位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等等;这些人满脑子的个人私利,没有将教育这一职业为高尚的事业,这些人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职业理想信念动摇,情感淡漠,谈不上有好的师德师风。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作文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作文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作文
人为本的学生观。

作为学生,我们常常被灌输着各种知识,被要求达到各种标准,但很少有人关
注我们作为个体的需求和感受。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意味着以学生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意味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优点和缺点。

学校和老师应该尊重这些差异,不应该强迫所有学生都按照同一标准去学习和评价。

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发展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课程。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意味着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追求学习成绩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的身心健康却被忽视了。

学校和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学校也应该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和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身体、放松心情。

最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意味着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

学校和老师应该不仅关
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

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总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一种关注学生个体需求和发展的教育理念,是一种
尊重和关爱学生的态度。

只有将学生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希望学校和老师能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以往注重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的教育模式逐渐不符合现代社会对学生需求的要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观念。

它强调将学生作为个体来看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个性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本文将探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内涵和实施方法,并分析其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把学生作为个体来看待,关注他们的兴趣、需求和特长。

它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应该按照他们的差异性进行教育。

这种观念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重视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还包括:1.尊重和关怀学生: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

2.公平和平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教育应该不分种族、性别、经济条件等因素,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3.个性化学习: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主张将学习过程与学生的个性特点相结合,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

实施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方法要实施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了解学生:教师应该真正了解学生,关注他们的喜好、兴趣和需求。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风格,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

2.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教师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这样的学习计划可以包括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3.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将评价方式多元化,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

271教育理念

271教育理念

271教育十大教育理念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尊重的基础上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学校发展的核心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既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学业和健康,又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和事业。

育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去培养,让教育完成对人的成全,让学生在一种原本的生命场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而学生发展的前提是教师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要以教师的发展为根本,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成就事业的平台,让广大教师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2.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人的发展,物的发展和学校文化发展三足鼎立,共同促成学校科学、和谐、创新大发展。

学校现阶段发展的核心是实现271教育的内涵发展,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改革,不断创新学生自主管理,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师生共同成长,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发展、成功的主体,共享发展成果,把学校建设成和谐发展的乐园。

3.让每个孩子的一生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仅着重于现在,更要着重于未来。

一定要摆脱功利主义影响,不能以一时成绩的好坏去评判学生,要全方位挖掘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多元化、全方位评价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做人,时刻生活在希望当中,让每一个孩子未来事业成功、生命出彩、人生幸福。

4.大力实施文化治校方略继续大力度建设以昌乐二中精神为统领的学校价值观,不断强化学习思考、改变提高、敬业成功、真诚合作、快乐幸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继续强化“二中是我家,我们都爱她”、“要想别人怎样评价你,你就应该怎样做”、“成功不是追求来的,是改变了的自己主动吸引来的”和“要宗教般敬业”等价值追求,用先进的文化陶冶人,发展人,幸福人,营造民主和谐、共创共享的家庭式亲情关系,用文化打造卓越学习型事业团队,用文化建设和谐班级,用文化建设特色课堂,用文化建设小组团队,用文化建设和谐宿舍。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12篇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12篇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12篇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1最近参加了师德师风网络培训,对于几年前发生的一些小事又浮现在了眼前。

那还是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开学不到几天,就有家长不断的告状说“我儿子打他们家孩子“。

等儿子回家后我训斥了他,但收效甚微,不到几天又会有人告状,告状的情形大都一样。

我无比烦恼,每次训斥儿子时,他低下头,一声不吭的态度更令我生气。

那段时间,我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人家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可我和孩子的母亲从来没有与人吵过架,在家庭方面不会有不良的影响。

我不断的向儿子了解与同学打架的事情经过,据我判断不全是儿子的错。

孩子因为好动,所以总会出现一些把别的孩子的笔或者书的学习用具碰下了桌子的情况,孩子因我们教育的疏忽没有给人赔礼道歉的举动,所以多数学生将他告到了老师前。

我儿子因从小好动,我管理非常严厉,犯了任何“错误“也不会争辩,老师就按照同学所告状情况批评他一次,久而久之,老师也习惯了儿子犯错误,只要班上有”坏事“发生,就一定认为是他干的,儿子争辩不过就变成动手了,结果是又犯一次错误。

事情了解差不多,我也感觉儿子不是多么的不可救药,只不过比其他的孩子更顽皮一点。

但如何引导教育孩子我陷入手足无措的境地。

谈话吧,我每一回说的他都明白,就是改变不了好动的毛病。

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的困境,我带儿子到书市上去看书,一本《好妈妈,好老师》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将书买回后一口气看完,其中作者谈到她女儿班上有一名男生经常戏论她女儿的情节,她对于那个男孩的处理是我心中尤为震撼。

那个孩子经常把她女儿的书抢走,或者在课间故意恶做剧她女儿,孩子回家后经常哭着告状,老师处理了几回也不见收敛。

作者听后没有责备那个小男孩,把他请到家里,鉴赏了他的画,表扬了他的一些优点,从哪之后那个男孩再也没有欺负过她女儿。

晚上睡觉前,我将儿子叫到跟前与他一起躺在床上,跟他聊了一会天,慢慢地将话题转移到他的同学上,我让他评价一下班上同学的特点,每个同学都有什么优秀之处,最后他到他经常发生矛盾的几名女生身上,儿子一开始就很反感,我就故意引导,“有一次我发现,你放学走的急把书忘了没带,是不是那名女同学帮你拿的“,儿子不说话了,沉思了一会儿,我也没有继续说。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总结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总结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总结•相关推荐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总结(通用15篇)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总结,希望有所帮助!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总结篇1有人说,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

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

感动着他们的感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收获着他们的收获,成功着他们的成功,在学生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和梦想。

(一)用亲和之心架设教育之桥我经常这样扪心自问: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经验?终于,我发现,这些都是一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但更重要的是有爱心,是穿越心灵的无私的真爱。

师爱,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是师德的老师的体贴,关爱使他们感到舒畅、亲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和关心远远胜过冷冰冰的指责,这就是亲和力的作用。

教育是育人的伟业,用真心触动他们的心弦,也同样收获他们真诚的爱。

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能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心,就是为师者赤诚的真心,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学子心田。

师德,决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无私精神的体现,一种不息的师魂!(二)用无私之心铺就事业之路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博大无私、宽广无边的,也是无微不至的。

教师,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三)用研究者之心搭建教学之梯在学校“科研兴校,内涵发展”思想的引领下,成为研究者、作研究型教师成为我的事业追求。

我认真钻研,努力实践,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实效。

(四)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

(2篇)学习《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心得体会发言稿(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心得

(2篇)学习《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心得体会发言稿(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心得

学习领会《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心得体会发言稿为了切实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更好实现幼有所育,近日印发的《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和痛点,实施学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动,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确保“有园上”。

让学前教育的阳光普照每一名适龄儿童,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追求。

《意见》提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力争达到60%以上”“优化普惠性资源结构”。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多方发力。

一要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

各地要充分考虑人口出生变化、人口流动和城镇化发展趋势,以县为单位制定幼儿园布局规划。

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要多渠道持续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学前教育资源得到较好满足的地区,要避免低层次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要稳步增加公办学位供给。

城市地区要统筹资源配置和入园需求变化,积极稳妥消除幼儿园“大班额”。

每个乡镇原则上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园。

加强村级幼儿园建设,建设“小而精”的乡村幼儿园。

支持企事业单位、部队、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

三要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有步骤、有计划、分批次地认定普惠性民办园,健全普惠性民办园投入保障机制,特别是补助标准偏低的地区要逐步提高标准,避免因为补助标准偏低、扶持政策不到位造成难普惠。

健全成本分担机制,实现“上得起”。

经费投入是支撑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意见》提出,各地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原则上应于2024年达到600元/年•人,同时要求落实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以及合理确定公办园收费标准,并定期动态调整。

因此,要进一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负担保育教育成本、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

一要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水平。

二要建立公办园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科学核定办园成本,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公办园成本分担比例。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精选9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精选9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精选9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精选9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作者是李希贵,本系列丛书将会让读者体会到,教育家并不神秘,他们也是平凡的、平常的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篇1读完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我认识了李希贵老师,了解了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成长为全国知名教育家的传奇人生。

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

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

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是徒劳的。

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

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成长。

薄薄的小人书本身其实并没有带给孩子多少东西,它出现在一个孩子单调而贫乏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把一个年轻生命深处潜在的探究新知的欲望,把一个少年阅读文字的兴趣,充分地点燃和释放出来了,可以说阅读儿童书籍,是孩子人生真正学习生活的开始。

人的精神成长和生理发育是一样的,对“营养”的需求也是分阶段的。

人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就该读特定的名家名著,一旦错过了这个阅读阶段,我们不但会失去阅读的欲望,而且难以吸收特定成长阶段所需要的“精神营养”。

在什么样的年龄阶段读什么样的书,这应当成为学生阅读的重要原则。

不要像一般人一样的生活,否则你只能成为一般人。

如果你想成为不同一般的人,那么,你就不能像一般的人一样生活。

你想成为不同一般的人,但你却一直俗不可耐,像一般人一样生活,一样工作,一样的追求,一样的思维方式,一样的早九晚五,一样的春种秋收,你凭什么可以成为不同一般的人!平凡之人,做不平凡之事,打破常规,成为常态。

一般情况下,大家喜欢经营自己的职业,特别是级别、待遇、房子、车子等,我却经常忘掉这些,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刷新自己,尝试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给自己制定一些不可思议的目标,并全力以赴实现它,自己给自己一些惊喜。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观是当前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综合素质科目考试的必考内容。

尤其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更是高频考点,也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更是大家以后为人师者所应该践行的教育理念。

下面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在即将到来的教师资格证考试中一举通过。

一、“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与教育内涵1.“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进步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的教育战略思想把人置于教育发展的起点和目标上,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了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以人为本”的内涵(1)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①教育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是学生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外界把教育强加给学生。

教育者的作用则是引导学生成长。

②教育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浅析孔子的人本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人本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人本思想对教育的启示作者:谭绍荣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第01期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曾指出:“仁者,人也”。

其中便规定“仁”是人所以为人的本质。

他认为不仅人类有价值,而且个人也有价值。

人是一切工作、一切事业的根本,也是一切工作、一切事业的决定因素。

因此,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应该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要求在教育工作中首先把学生当人看。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遭污辱、体罚的事件时有所见,时有所闻。

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强调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是学校和学生在升学压力之下如何得以轻松呢?因此,许多学校实际上仍然遵循着“六进六出”的作息制度,“减负”只是一种口号而已。

众所周知,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事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都会学生做人,并成长为各种有用的人才。

可见,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

学生应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认,而要真正实现这一切,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乃是唯一的关键。

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就是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

1.尊重学生。

孔子始终要求尊重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要把“以人为本”的观念落实到教育工作中去,首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尊重学生人格这一点做得很不如人意。

在某些教师看来,似乎只有那些优秀生才有尊严和自尊心,应当得到保护和尊重,而那些所谓的“差生”,则无尊严与自尊心可言,可以任意伤害。

事实上,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人格,都有一定的尊严和自尊,必须一律予以保护和尊重。

我们应该呼吁所以的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别损伤他们的自尊心。

2.关心爱护学生。

孔子强调爱护人:“仁者,爱人”。

在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前提下,还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所谓关心应当是多方面,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物质生活上得到的关心可谓无微不至,所以我们更重要的是应关心其精神生活,了解他们需要什么?兴趣在哪里?意志和性格有哪些特点?……因此,对学生的真正关心、爱护,并不是只给孩子吃好、穿好,把他们养成弱不禁风的纤花细草,而是应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磨练他们的意志,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把他们培养成能经受严寒风雪的松柏。

小学师德师风心得体会合集10篇

小学师德师风心得体会合集10篇

小学师德师风心得体会合集10篇小学师德师风心得体会合集1在这几天的学习过程中,作为一个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的我,认识又加深了一层,对教育教学又有了一个新境界。

此外还有幸聆听了专家的精彩讲座。

通过学习与讨论,受益不浅,感触颇多,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热血澎湃的豪言,有的只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勉,有的只是对教师职业的执著。

肩负着传授知识、弘扬文化、塑造优良品德的总要任务的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

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呢?正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

”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本人谈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一、做一个单纯的人,把教书育人当做自己的事业。

思想决定着行动,特别在现今经济高速发展过的时候,教师这个职业受到了经济大潮的冲击,面对社会的种种诱惑,面对职业待遇的不公平,如果不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教师这个职业的特点,就很难安下心来,一切皆为枉然。

教师不但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只有把它当作事业来做,你才能做出成绩,获得人生的成就。

单纯的'把教师当作一项工作,你就没有主动精神,只是被动地做事。

只要,坚守三尺讲台,忠诚履行教师责任,把教师这个职业当成事业来做,就一定无愧人民教师这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号一定会享受到事业成功带来的愉悦,体验人生意义的精彩。

二、做一个有职业道德的人,让自己的人生充满色彩。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当教师的,一生不求轰轰烈烈,但也不能虚度年华,碌碌无为。

最基本的要有职业道德,为学生当好人师。

在平时工作中,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教师的文化修养,道德情操,思想境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守住教育的初心心得体会(8篇)

守住教育的初心心得体会(8篇)

守住教育的初心心得体会(8篇)守住教育的初心心得体会【篇1】如果说在教学中思考“教什么?怎么教?”这是教师的技术,是我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那么进一步思考“教学是什么?教育为什么?”则是教师的正道和担当。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更应该思考“我们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我们培养的是师范生,师范强则教师强,教师强则教育强,教育强则国家兴。

我们培养的是留学生,教好中国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树好中国形象,促进中外友谊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既是文史研究者,又是文化传承者;既是知识传播者,又是文化交流者。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学习具体知识,又要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既要带领学生探索语言文字的魅力,又要培养学生开阔融通的视野。

这样想来,要做一个好老师还真不容易。

教师节当天,我在学生的朋友圈里看到一条这样的留言:“进入大学以来,我遇到了很多很优秀的老师,他们用自己看过的书和自己的经历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努力下去,坚持下去。

”这几行短短的文字让我感慨万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真的不是说说而已,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灌溉心灵之花,扶植品格之树,养育学识之果。

师者,启人心智,培德铸魂。

从古至今,文明薪火得以延续、价值观念得以远播,都离不开教师这个伟大的职业。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初心,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使命,立德树人是教师的追求。

我愿尽我所能为学生当好领路人,成为他们成长路途中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力量的好老师。

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我们永远在路上。

守住教育的初心心得体会【篇2】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通往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径是专注地奋斗,而专注,体现着专业的精神。

在七年级刚接手班级的时候,班级有一位女生,数学的学习一向有些困难,上课听不懂,作业完成的质量不太好,导致对数学学习的信心越来越不足。

可是我发现,这个孩子只是有时候思考问题的方向不太对,在没有很好的理解题意前就已经着急开始写步骤,于是我高度关注,和她一对一问答式交流,要她能够讲明白题目为什么这么做,一开始很困难,她讲不明白也很头痛,可在我耐心的持续跟进后,她渐渐的学会了一些阅读和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信心倍增,也不惧怕数学,开始乐于与我的这种沟通,越来越明朗,数学方面的学习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与我建立了很好的信任。

新学生观

新学生观

新学生观学生是什么?在我们看来,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发展中的、有着完整生命表现形态的生命个体。

在这种全新的学生观之下,我们对学校教育也必须进行重新“理解”:首先,学生是人。

学生是独立存在的、具有主体性的活生生的人。

学生不是任何人可以随意支配的附属品,他和成人一样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个性,其生命具有完整性。

他是具有主体性、独立人格、创造力以及独特个性的人。

学生是人,意味着我们必须真正将学生视作具有独立人格、思想感情、主观能动性和认知潜能的活生生的人,将学生真正当人看,在教育中赋予学生以“人”的涵义:在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而且,还必须将学生视作主动、积极的、有进取精神和创造性的学习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还给学生自由想象与创造的时间和空间,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是具有独特个性和生命完整性的人,这就意味着在教育中必须要承认和接受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并将其真正视为人个性形成和完善的内在资源,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除此之外,在教育中我们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注意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给予他们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其次,学生是富有潜力的发展中的人。

一方面,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尚待开发,其身心发育还不够完善,需要教育者科学、合理的开发与发掘;另一方面,学生又是已具有一定能力并享有一定权利的主体,他们享有一定的权利并具备行使这种权利的能力,成人不仅不能剥夺或者代替他们行使其权利,相反要给予应有的尊重和适当的保护。

学生是富有潜力的发展中的人,意味着教师首先必须相信每一个学生蕴藏的巨大潜能,自觉地将“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作为我们的教育信条,相信、热爱每一位学生,使自己成为每一位学生发展道路上的助燃器和指导者;其次,由于学生是处在成长中的人,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来对待,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并努力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归位教育演讲

归位教育演讲

归位教育演讲《归位教育演讲》篇一归位教育,这听起来好像是个挺高大上的词儿,但其实呢,它就像是把那些在教育的大迷宫里迷了路的东西,重新放回该放的地方。

我就先讲讲我自己经历的事儿吧。

我小时候啊,那学校里的教育就像是个大工厂的流水线,我们学生就像流水线上的小零件,一个一个地被按照同一个模子打造。

老师在讲台上吧啦吧啦讲个不停,我们就在下面拼命地记笔记,就盼着考试的时候能把那些笔记上的东西原封不动地吐出来,换个好分数。

这时候的教育啊,感觉就像是丢了魂儿似的,没了那种育人的本真。

就比如说,我们学语文,本来应该是去感受那些文字背后的美,那些作者的情感像涓涓细流一样流进我们心里。

可实际呢?全成了分析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那个段落有什么作用。

我就想啊,这是不是就像把一朵盛开的鲜花给拆成一片片花瓣,然后去数花瓣上有多少纹路呢?这不是把教育的位置给弄偏了嘛。

那归位教育应该是啥样的呢?我觉得啊,它首先得把学生当成一个个有血有肉、有自己想法的人,而不是考试的机器。

教育得回到那种充满温情的状态,就像妈妈给孩子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让知识自然而然地钻进我们的脑袋。

在学校里,应该多些实践的机会。

你想啊,学物理光学的时候,如果只是在书本上看看那些理论,那多枯燥啊。

要是能让我们自己去摆弄那些镜子、透镜啥的,去看看光到底是怎么折射、反射的,那多带劲啊。

这就像是把教育从那干巴巴的理论高台上拉下来,放到我们生活的大地上,这才是教育该归位的地方吧。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会不会太乱了,考试成绩咋保证呢?我就想问了,考试成绩真的就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吗?如果一个孩子只会考试,但是缺乏创造力,缺乏对生活的热爱,那这样的教育算成功吗?归位教育,它就像是一场变革,一场把教育从偏离的轨道上拉回正轨的变革。

它可能不会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很多阻力,就像一艘大船在逆流而上。

但是,如果我们不去做,那教育就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希望有一天,当我们提到教育的时候,能看到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真正热爱学习的光芒,而不是被分数折磨得黯淡无光。

啥叫人文教育.doc

啥叫人文教育.doc

啥叫人文教育-
我们提倡人文教育,那么什么是人文教育呢?我觉得首先是要从人情、人性上去关心学生,把学生当人看,为学生真正服好务。

今天上课时,李世德同学在打盹,课上我狠狠的训了他一顿,感觉很不妥,于是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问怎么回事,他的回答那么诚实:老师,上课时我很困了。

是啊,我中午不睡会儿觉也感觉下午很困,何况学生每节课都坐在教室里节节听课,肯定有犯困的时候。

于是我问:中午干嘛了?没有休息吗?回答是:我中午做英语作业了!我一时感觉无话可说,我当时只有这种感觉,瞧学生已经被逼成这样了,我怎么能再怪他!唉!可作为老师我怎能无话可说呢,于是又问:老师中午布置作业吗?老师布置的是晚上作业,我中午做的。

我可找到理由了,原来他想提前完成作业才造成的上课打盹。

我有时为老在为自己找借口的自己感到可悲,为什么老把自己说得冠冕堂皇呢?为什么老把自己放在高高的位置上呢?不,虽然有时我上班也打盹,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要教育他们,嘿嘿
于是,课上我向同学们讲了如何合理的安排时间,并建议同学们下午来到后不妨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特别是下午第一节是数学或科学时,中午一定来到要睡觉!当我说到这里时,同学们异常兴奋。

你看,同学们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我们理解他们。

当时那节课学生积极性特别高,同样是下午的课,一个打盹的都没有。

或许,同学们喜欢我是因为我想到了他们心里,体谅了他们,为他们想了解决的办法,既使起不了多大作用,他们也很感激我。

因为我把他们当人看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和判断的意识,即使有学生敢大胆地进行质疑或者 人类心灵的引导者,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以权威者自居,
是有不迷信书的思想,也会被冠以标新立异的帽子。 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授的一切知识。
如果学生在考试中胆敢进行任何形式的 “创新”,那必 教 师 借 着 让 人 类 达 到 终 极 性 价 值 的 名 义 , 利 用 学 生 对
使是有自己的独特想法,也会被标准化的考试无情地 进行监督的行为措施,淘汰不驯者的考试制度,引诱
扼杀。教育要做的就是把人塞进预制的模型中,为了 和强制的各种奖惩措施,强化道德训练的各种规范
生产统一的成品,它任意地剥夺学生的自由,任意摆
等 。” [1] 所 有 的 这 些 规 训 措 施 无 时 无 刻 不 在 对 学 生 的
二、自由性
24
的发挥,但是工具理性在现代社会的泛滥漠视了人的
情感与存在意义,扼杀了人的创造性,最终导致了人
(一) 教育中自由的缺失 现实的教育中学生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思想上
的异化。反映在教育中,学生丧失了质疑能力和批判 都没有任何自由可言。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学校占用
能力,无意去追求自己的终极价值,被当作为教学目 学生的休息时间来补课,延长教学时间,家长为了不
看,更要把学生当“人”来看。学生首先作为一个人 人和动物一样。动物可以在训练之下进行接受和表演,
具有以下特性:
比如杂技就是这样一种活动。现在的教育也只是在培
一、理性
养耍杂技的学生,只不过动物的指挥棒是驯兽员的手
(一) 教学中理性的缺失
势,而学生的指挥棒是教师的权威知识和标准的考试。
在现代社会,理性的工具性价值得到了最大限度
四、自为性 自为性就是人有一种发展自己的潜力,通过后天
[1] 金生鈜著.规训与教化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 , 2004 .
[2] 哈耶克.自由宪章 [M] .杨玉生等译.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 1999.
[ 3] [ 4] 伊 塞 亚·柏 林 著 . 自 由 论 [ M] . 胡 传 胜 译 . 南 京 : 译林出版社, 2003.
的歧视,不尊重他文化。殊不知,“文化作为一种多
样性的存在,可以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启迪人
们的思想,可以储存好的和有用的做事方法、知识与
注释:
经验。 [5] 教育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就应该考虑到不同 学生的文化背景,不以主流文化的视角去看待学生的 “异常”行为,不强行推行一种文化而排斥另一些文 化,并且应该帮助学生理解多元文化的意义,懂得欣 赏和尊重异文化中的他人,真正达到各美其美、美人 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并存境界。
由也就愈广。其次要保障学生的 “积极自由 ”。积极的 力 和 能 力 , 认 为 学 生 就 是 一 个 什 么 的 都 不 懂 的 人 。 这
自由,则是指教师有权控制或干涉学生的活动,使学 就是造成教育把学生当成接收器的一个原因。
生在消极自由的基础上不偏离方向。积极自由是“去
教育的本质就不是灌输,不是强迫,而是一种引
…)”。 [ 3] 若 学 生 是 自 由 的 , 学 生 就 不 会 受 别 人 干 涉
为有学识渊博的人。其实,这种教育哲学为强制教育
(强 制)。 不 受 别 人 干 涉 的 范 围 愈 大 , 学 生 所 享 有 的 自 打 开 了 一 道 大 门 , 强 制 教 育 无 视 学 生 的 自 我 发 展 的 潜
教育是一个伟大的心灵培育工程,它的对象是一
造就了多样的人,不同文化中的人在世界观、价值观、 群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所以在教育中就应该先“人”
思 维 方 式 、 秉 性 、 气 质 等 方 面 都 会 有 很 大 的 差 异 , 所 后“学生”。虽然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但是
以说我们和一个人打交道就是在和他所属的文化打交 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应该分清目的和手段,如果把
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根本特性给忘记了,即:学生在 的进一步探索,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
是一个学生之前,他是一个 “人”,一个完整的人,教 生 的 理 性 精 神 , 让 学 生 成 为 一 个 理 性 的 人 。 如 果 教 育
育应该以全景式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把学生当“学生” 只是让学生不动脑筋地变成符号接收器,那无异于让
播文化的机构,也存在这种现象,为了保证国家意识 的需要,是被应试教育压抑太久的学生的心灵的呼唤。
形态的有效传播,学校严格控制了教学的制度,建立 在教育的眼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学生,更应该看
起统一的文化,灌输给学生主流文化。这样做的结果 到学生还是一个人,这是教育的根本。否则,教育就
导致了文化的单一性,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对异质文化 只是一个去教育性的训练活动。
2009 年 第 9 期 (上 半 月 刊)
教育先要把学生当“人”看
许艳红*
[摘 要] 学生在成为“学生“之前,首先是一个人。学生作为一个人具有以下根本特性: 理性、自由性、文化性、自为性等。教育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根据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具 有的特性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关键词] 理性;自由性;文化性;自为性
由范围内得到最大的发展。学校要创设一个学习的自 意思。如果在教育过程中不相信学生有自己发展自己
由氛围,做到思想的自由,表达的自由,选择的自由, 的能力,培养学生迷信、盲从和奴隶的意识,那么这
交流的自由,个性发展多元化的自由。教师要做的就 就不是教育,而是洗脑。教育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自
是提供给学生学习所必要的材料,指导学生前进。当 我发展、自我教育的氛围,使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和
为了学生得到全面、更好的发展,各个学科都研 在道德的指引下走向真善美,并且具有理性能力来实
究了学生的发展特点,并且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 现自己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从理性的
育。教师知道学生发展的独特性、不平衡性等特点, 要求,允许学生对任何教材或者是知识进行质疑和思
但是,教育在注意到学生这些特点的时候,却把学生 考,而不是以个人的权威或是教材的权威去压制学生
布学生的身体,无视学生的情感。这种教育是野蛮的 肉体和精神进行监督,使学生必须按预定的道路前进,
教育,是为了生产驯服的奴隶而进行的教育。
没有任何自由可言。
(二) 教育要充分展现学生的理性
(二) 教育要保障学生的自由
教育作为人类灵魂的教化活动,应该培养学生的
知识的产生往往在那些拥有广泛自由权的地方。
理性,培养学生的理性意识、理性能力。一个真正具 拥有自由,学生才可以不顾权威进行自己的思考。正
教育评论
下 一 将 是 什 么 的 地 方 …… 在 这 方 面 , 没 有 一 个 上 级 可 为性为“自我膨胀 ”。人因为拥有这种自我发展的能动
以推行一种观点,确定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性而成为人。但是究竟又是什么原因使教育看不到人
只 有 进 一 步 的 经 验 可 以 决 定 什 么 应 该 占 上 风 。” [ 2] 学
有理性的人在生活中能形成适合自己的目标,在追求 如哈耶克所说:“自由在我们最为无知的地方最重
自己目标的过程中具有理性的判断力和道德的自制力, 要—— —在 知 识 的 边 缘 , 换 句 话 说 , 在 没 有 人 可 以 预 言
* [作者简介] 许艳红,西南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 (重庆 400715)
道。因此,要了解一个人我们就必须先了解他的文化 知识当成是教育的终极目的,那么教育就会离“人”
背 景 。 在 当 今 的 社 会 , 存 在 着 严 重 的 文 化 霸 权—— —强 越 来 越 远 , 最 终 导 致 人 的 异 化 , 所 以 我 们 高 呼 教 育 要
行推行一种文化而排斥其他的文化。学校作为一种传 把学生当作人来看待。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时代
然要被标准答案无情地踢出竞赛。中国传统的师道尊 真理、知识等的向往,排斥学生的自由选择,以统一
严的思想,使学生在心理上或是理智上都完全处于一 的价值规范灌输给学的使命就是不加思考 发展了一系列让学生就范的规训制度:“包括对学习
地接受老师教给的知识,不能有自己的任何思想,即 活动加以强制的时间表,课程表,对学生的行为表现
的这种自为性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尊严从伦理
校要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由,首先就要保障学生的 和知识的教授上规定了教师绝对权威的地位。因此,
“ 消 极 自 由 ”, 亦 即 : “ 在 学 校 纪 律 的 限 度 以 内 , 学 生 教 师 是 真 理 的 代 表 , 能 看 到 永 恒 的 理 念 , 他 因 此 具 有
25
让学生领导教师,而是要在对教育观念作一个重新的 不就等于他们是什么都不懂的低能儿,在他们身上也
审视之后,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存在自我发展的一颗 “种子”,这颗种子到了一定的时
三、文化性
候是会长成参天大树的。
文 化 有 一 个 显 著 的 特 点— ——多 样 性 。 多 样 的 文 化
做 …… 的 自 由 (liberty to …)”。 [ 4] 其 实 , 消 极 自 由 与
导,引导学生把自我的内在潜力发挥出来。教育,不
积极自由是客观统一的,两者并不矛盾。需要做到积 仅仅是外在的知识的传输与掌握,更是师生双方凭自
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统一就要让学生在一定限度的自 己的能力进行的一次次对话交流,也就是教学相长的
[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文化报告 —— —文 化 、 创 新 与 市场 [ 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的努力,这种潜力可以得到发挥。心理学上称这种自
[责任编辑:郜东星]
可以或应当被容许做他所能做的事,或成为他所能成 引导他人走向真理的能力,因此,领导人走出无知,
为的角色,而不受到教师或者是学校的干涉。在这种 以洞见真理就是教师的天职,对于无知的人,他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