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树木崇拜
古代的树木崇拜研究报告
古代的树木崇拜研究报告古代的树木崇拜研究报告树木崇拜是指古代民族或宗教团体对树木的崇拜和祭祀。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对自然界的景物赋予了神圣的意义,其中树木作为自然界中最具生命力和长寿的存在之一,被视为神圣的象征。
本文将对古代树木崇拜的起源、发展和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在古代社会中的意义。
古代树木崇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那时人们尚未形成正式的宗教信仰体系,但已经将树木视为神灵的寄托。
树木在原始社会中被视为居住着神灵的居所,人们会围绕树木进行祭祀和祈祷,以期通过神灵的庇佑获得风调雨顺和丰收的祝福。
同时,树木也被视为连接地上和地下世界的桥梁,人们相信通过与树木的交流可以与神灵取得联系。
随着古代文明的发展,树木崇拜逐渐演变成为正式的宗教信仰。
例如,在古埃及文明中,人们崇拜着梵天,即生命之树。
他们相信一棵巨大的梵天是世界的中心,支撑着整个宇宙。
另外,在印度教中,人们崇拜的神祇之一是大慧树神,他被视为人类智慧的源泉和宇宙的支撑。
这些例子表明,树木崇拜作为古代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人们的宇宙观和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古代树木崇拜除了在宗教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外,还在社会、文化和艺术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树木崇拜推动了古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们在向树木祈福时,顺便也会祈求自己家庭的繁荣和幸福,这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其次,在文化方面,树木崇拜成为了塑造古代艺术和文学作品的灵感来源。
许多古代文艺作品中都描绘了树木作为神灵居所和人们祈祷的场景,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树木的崇敬之情。
最后,树木崇拜也对古代社会的道德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人们相信树木作为神圣的象征,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和智慧,因此提倡敬畏自然、爱护环境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古代的树木崇拜是一种将树木视为神灵的寄托,通过祭祀和祈祷与神灵取得联系的宗教信仰。
树木崇拜在古代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古代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对于古代社会的发展、文化和道德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苗族枫树崇拜
苗族枫树崇拜苗族枫树崇拜达汉吉⼀枫树是苗族的图腾,苗族素有崇拜枫树的习俗。
在桂北边远的苗族⼭乡,在你还没有进⾛苗族村寨的时候,映⼊你眼帘的⾸先是那些⾼⼊云端的枫树。
苗族村寨的枫树,绝不是⼀棵,⽽是⼀坡;满坡枫树绿荫下的地⽅,就是苗族美丽的家园。
苗族的历史,就像枫树⼀样,悠久⽽神秘。
流⾏在榕江流域的《苗族古歌》,对苗族枫树崇拜进⾏了描述:远古的时候,枫树⽣妹榜,妹榜⽣蝴蝶,蝴蝶⽣下⼗⼆蛋,养育姜央、龙、虎、象、蛇、⽔⽜、蜈蚣⼗⼆兄弟。
由于苗族祖先姜央源于枫树,因⽽枫树是苗族⾃古的图腾,崇拜枫树是苗族特有的习俗,这种习俗实际上是对苗族祖先的顶膜崇拜。
流传在贵州苗族地区的⼀个历史故事,说是苗族始祖蚩尤,⽤枫树制成拐杖,威风凛凛,坚不可摧。
后来由于枫树拐杖丢失,导致涿⿅⼤战失败,蚩尤被杀于宋⼭。
蚩尤死后,宋⼭坡上长成枫树林,苗族后代认为,那些枫树就是蚩尤的化⾝,所以世代膜拜。
在后来的长期迁徙过程中,苗族⼈民每到⼀处,必先种枫树,并祭祀发誓:“枫树活⽽建村寨,枫树死⽽⼈迁徙!”迄今,凡苗族村寨,皆有枫树护佑。
⼆相传,古时候,在现今的融⽔苗族⾃治县安太乡林洞村⼤寨的村背,有五棵千年枫树。
⼈们从遥远的元宝⼭举⽬望去,能见那些枫树在天端下⾯随中摆动,却不见树下那⼏百户的⼤寨。
⾃建村⽴寨以后的⼏百年间,在枫树的保护下,全村没有发⽣过瘟疫,没有暴发过洪⽔,没有出现过⽕灾,更从来没有被⼟匪劫寨抢夺,是苗族远近闻名的安宁寨。
约莫是⼗九世末期,⼀个外来⼈由于不满苗族的富裕安宁,便将⼤寨背⼭的枫树⽪剥割⼀圈,并挖树⼼放进⾷盐。
两年后,枫树枯死;第三年,遭遇⼟匪抢劫,第四年遭遇⽕灾。
⾃此以后,⼤寨富⼈跑了,村⼦解散了,繁华的景象没有了。
如今的⼤寨,只有繁华时期的三分之⼀。
现在,⼤寨村的⽼⼈们还经常忆起往⽇富⾜繁荣景象,痛⼼疾⾸地叮嘱后代们要牢记历史教训,务必象爱惜⾃⼰的⾝体⼀样,倍加爱惜村村寨寨背⼭的枫树,不管⾛到哪⾥,见到枫树,都要⾏注⽬礼,就像见到亲⼈⼀样,⽤⾃⼰的⼿亲⾃去捉摸呵护枫树。
对树崇拜文化的理解
对树崇拜文化的理解
树崇拜是一种文化现象,在世界各地都有出现。
这种崇拜表达了人们对宇宙、天象的认识,以及他们对生命和长寿的追求。
在中国古代,树崇拜体现在许多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中。
比如,“宇宙树”和“生命树”是两种重要的文化象征符号,它们以物质形式表达了人们对宇宙和生命的理解。
同时,古代人们也将自己的愿望具象化到某样事物上,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希望寿命与南山一般永恒,对树木也一样。
因此,古人也将自我的映像投射到了树木之上,通过把自己的喜怒与记忆赋予给树木,从而达到他们追求的灵魂不朽的心理寄托。
在具体的传统习俗中,对树的崇拜也十分明显。
比如,中国的许多地方都有祭树仪式的习俗,人们会在特定的时间祭祀树木,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总的来说,树崇拜是一种对生命、长寿和智慧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的尊重。
这种文化现象不仅在中国有出现,也在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习俗和信仰,是人们对自然与宇宙的一种理解和表达方式。
树神崇拜:古老而质朴的信仰
树神崇拜:古老而质朴的信仰作者:林娜来源:《百科知识》2015年第10期在我国东北地区广袤的土地上,一直存在着对自然的信仰。
人们通过对太阳、山川、河流以及树木等的崇拜,表达着对自然的无限敬畏和对生命与生活的美好希冀。
树神——从远古走来的神灵东北地区在气候条件上属于寒温带和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植被以森林与草原为主。
东北地区曾覆盖着比现今更为广袤和茂盛的森林,鄂伦春族、赫哲族、汉族、达斡尔族、满族、蒙古族等民族的人们在这里世代生存。
就像古埃及人对赖以生存的尼罗河的崇拜一样,在古老、茂密的森林中生存的人们,同样对树木有着无限的敬仰与依赖。
树木随着四季的变换而开花结果、繁荣萧瑟,似乎是有神灵主导一样;树木又高耸入云,仿佛是能够通天与神灵相接。
在古代人眼里如此神秘的树木,又与自身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至居住的房屋,小至一餐的果实,皆是由树木得来,甚至是丧葬的居所也依靠着树木。
正是因为树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人们对树木十分崇拜,并对其寄予美好的愿望。
这些树木可能是某一个具体品种的树木,或者是长势最好的一棵,也可能是靠其他方式选择出来进行祭祀的。
比如达斡尔族人要在树林中祭拜他们的山神——白那查,并将白那查的形象刻画在树木上进行祭祀;赫哲族常将他们的天神刻画在奇形怪状或遭到雷击的树木上进行供奉,他们需要到“神树”处去许愿、还愿、祭祀;鄂温克族崇拜枝叶繁茂的敖包树(即大树),每逢干旱,人们都要用牛或猪作为牺牲来祭祀敖包树。
黑龙江沿岸有的民族还将树木与萨满教的产生联系在一起,认为神树上长出了萨满的用品,叶子变成了托力(铜镜),花变成了铃铛和手鼓,树冠变成了金属做成的犄角,树皮变成各种爬行动物。
柳树崇拜——天神洒落人间的裙摆东北少数民族崇拜树木的种类较多,如达斡尔族崇拜老松树、稠李子树、柳树、榆树、白杨树、白桦树等,鄂伦春族崇拜榆树、白桦树、柳树等。
其中,尤以崇拜柳树为最。
满族的先民将某些植物视为圣物、奉为神,处于显要地位的便是柳树。
树的古代说法
树的古代说法
树是地球上最古老、最神秘的生命之一。
在古代,人们对树有着独特的观念和说法。
在中国,古人认为树木有灵性,可以与人类沟通。
他们常常在树下设置祭坛,向树祈求平安、健康和好运。
传说中,神仙常常隐居在树林中,与树木精灵相伴。
在北欧神话中,世界的中心是一棵巨大的世界之树,它承载着整个世界。
人们相信,这棵树能连接上天和地狱,是人与神灵之间的桥梁。
在印度教中,树木被视为重要的神圣象征。
梵文中,“asvattha”指的是一种神树,被认为是智慧和永恒的象征。
在古希腊神话中,橄榄树被视为一种神圣的树木。
传说中,雅典娜女神为雅典城带来了第一颗橄榄树,从此橄榄树成为了雅典城的象征。
在各个文化中,树木都承载着深意和意义。
人们对树的崇拜和尊重,反映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现代社会虽然已经远离了这些古老的传统,但树木和自然依然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1 -。
远古社会——自然崇拜:树神
远古社会——自然崇拜:树神中国云南的傣族、景颇族、哈尼族、阿昌族等,非常流行对树神的崇拜,他们把大树、古树、怪树都看成是神树,是神所居住的地方。
他们认为,人生病是触犯了神树的结果,并认为神树可以主宰人的生老病死。
在川西南一带的纳木依人和柏木依人的宗教里,也有祭神树的习俗,尤其把一些完整高大的万年青视为菩萨树。
据《礼记·月令》记载,孟春之月,禁止伐一切树木,季春之月,"毋伐桑柘",孟夏之月,"毋伐大树"。
很显然,这些禁伐,所指的并不是偷盗等行为,完全是出于一种宗教信仰,认为树木有神灵,让人们不要触怒树神。
祭神树,在中国东北地区的蒙古族中比较普遍。
解放前,每一个部落,每一个村子都有自己的神树,他们通常把树形奇特的百年参天大树视为神树,每当遇到天灾人祸,都要到神树前顶礼膜拜。
在德昂族的宗教中,有祭鬼树的宗教活动。
据《中华民族风俗辞典》记述,在德昂族村寨的四面,一般都要设一道"鬼门",附近有一棵大树叫做"鬼树",德昂族认为,村里或家里有人生病,是因为有"鬼",必须要到鬼树下烧纸叩头。
以前,在哈尼族的宗教信仰中,认为树林是善恶鬼魂歇身之处,能给人以祸福,为了祈求神灵对自己的保护,要对树林进行祭祀,每个氏系族都有自己祭祀的鬼树,所以在哈尼族的宗教信仰中普遍流行着祭树魂的宗教活动。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阿荣旗查巴奇乡索伦族情况》的调查材料,在索伦人的传说中,曾经有过一个酋长,率领全部落的人去围猎,他们突然被二、三百座大山围住了,最后出来一位老头,告诉他们已经围住了很多野兽。
第二天,结果真的围猎了很多野兽,老头却不见了,找遍了全山也不见老头的影子,酋长和众人认为,这个老头绝不是平凡的人,而是神,是一切野兽的主人。
所以猎人们在山上的一棵大树上绘上老头的像,每次打猎前都要去祭拜这棵象征性的神树。
树木崇拜案例
树木崇拜案例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树木一直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在许多文化中,人们对树木的崇拜和尊敬可以追溯到古代。
树木不仅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载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依赖。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树木崇拜的案例,以展现人类对树木的深厚情感和崇敬之情。
在古代中国,树木崇拜是一种重要的宗教和文化现象。
在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中,树木被视为具有神圣力量的存在,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在《尚书》中,就有关于树木祭祀的记载,说明了古代中国人对树木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在一些古代宫殿和园林中,还可以看到一些古老的树木,它们被视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受到人们的尊敬和保护。
在印度教和佛教中,树木也被视为神圣的存在。
在印度教中,菩提树被视为神圣的树木,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因此菩提树被视为佛陀的象征。
在佛教中,树木也被视为具有神圣力量的存在,被用来供奉和祭拜。
在印度和东南亚的一些寺庙和神庙中,可以看到人们对树木进行祭祀和供奉的场景,这些都是树木崇拜的具体表现。
在北欧神话中,世界之树是一种重要的宇宙象征,被视为连接天地的桥梁。
世界之树被认为是神圣的存在,承载着整个世界的命运和命理。
在北欧神话中,人们对世界之树的崇拜和尊敬可以追溯到古代,它被赋予了神秘和神圣的意义,成为了北欧人心中的信仰和神话。
在现代社会,虽然树木崇拜的形式和表现方式有所改变,但人们对树木的崇敬和尊重依然存在。
在一些宗教和文化活动中,人们仍然会对树木进行祭祀和供奉,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依赖。
在环保和生态保护方面,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树木的保护和关爱,以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树木崇拜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依赖,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尊重和保护。
树木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生命的力量,也蕴含着人类对自然的情感和崇敬之情。
希望人类能够更加重视对树木的保护和关爱,共同守护地球的绿色家园。
彝族松树崇拜及其文化意义——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
【史学理论】Historical Theory060Vol.133彝族松树崇拜及其文化意义 ——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杨海燕(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1553925)摘 要:彝族松树崇拜的习俗有着久远的历史积淀,在当今彝族人民的生活中仍有所表现,通过各种民俗活动,寄予着彝民的朴素信仰及消灾祈福等美好愿望,是彝民传统信仰与当代生活融合的写照。
关键词:松树崇拜;表现;文化意义彝族是一个富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万物有灵观、万物雌雄观等观念以及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多种崇拜。
在万物有灵观念和自然崇拜的信仰下,彝族产生了树崇拜的文化,延续至今,仍体现在彝族人民的多种民俗生活中。
本文便从彝族的松树崇拜着手,追溯彝族松树崇拜的历史,并以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民的民俗生活为例,描述松树崇拜的当代表现、分析其文化含义。
1 彝族松树崇拜溯源中国的树崇拜现象渊源久远。
据先秦古籍《山海经·海外东经》载:“汤古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可知古人已将扶桑作为神树崇拜。
考古出土的最早的神树,是四川盆地广汉三星堆商代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这便是中国古人树崇拜的物证。
有学者认为,古代的树崇拜其实源于太阳崇拜,因远古时树木均很高,为太阳升起和落下之处,故被先民们认为是太阳的居所或是升天的神梯,心生敬畏而产生了树木崇拜。
在众多的神树中,松树因其终年常绿被人们赋予了长生、长寿等象征意义,不仅在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多有出现,也在民间被广泛赋意,但多与丧葬习俗联系在一起。
《周礼·冢人》疏引《春秋纬》载:“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草药;士四尺,树以槐。
”在当时,坟前植松是天子才能享有的最高待遇,可见松树在人们信仰中的地位。
随着丧葬习俗的变迁,坟前植松柏逐渐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习惯。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
古代象征美好寓意的树
古代象征美好寓意的树
在古代文化中,有许多象征美好寓意的树,以下是其中一些:1.桃树:在中国文化中,桃树象征着长寿、幸福和繁荣。
桃花也被视为爱情的象征。
2.橄榄树:在希腊文化中,橄榄树象征着和平、智慧和胜利。
橄榄枝也被
用作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奖品。
3.樱花树:在日本文化中,樱花树象征着美丽、短暂的生命和新的开始。
每年春天,日本人会举行赏樱花的活动。
4.
棕榈树:在基督教文化中,棕榈树象征着胜利和救赎。
在复活节期间,人
们会用棕榈叶来庆祝耶稣的入城。
5.楠木树:在印度文化中,楠木树象征
着神圣和长寿。
它也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带来好运和幸福的树。
6.柚木树:
在埃及文化中,柚木树象征着生命和重生。
它也被用来制作木乃伊的棺材。
7.榕树:在中国文化中,榕树象征着长寿和繁荣。
它也被认为是一种能够
带来好运和财富的树。
浅论壮族地区的树崇拜
浅论壮族地区的树崇拜摘要】在壮族地区,人们普遍把榕树、枫树和木棉树当作自己的保护神,赋予他们神性和灵性,加以崇拜。
文章探讨了树崇拜的表现形式及其起源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壮族地区;树崇拜;民族信仰壮族的树崇拜是壮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里所形成的,不仅极具民族个性,同时还具有丰富多采的文化内涵。
一、壮族树崇拜的表现形式(一)榕树崇拜在壮族地区,榕树象征兴旺发达、子孙繁盛,因此,人们喜在居住地村落种栽榕树,把榕树与地方风水相连。
特别是当地人喜奉祠老榕。
榕树长得高大繁茂,但却免遭砍伐,深层的原因是壮族人对榕树的崇拜心理。
光绪年《镇安府志》中就曾提到镇安人对榕树的极为虔诚的心理:“土人于榕树下必奉祠之,云为风水所关,不敢刊伐,故榕易得高大,亦非以不材而寿也。
”榕树在壮族地区,算得上是树木崇拜中最具特色的一种。
一般说来,壮族地区的许多村寨在村头都有一棵或数棵大榕树。
由于大榕树下往往就是村寨社会的神位,因此,人们便常以为榕树具有与社公同样的功能——它是以保佑小孩平安为核心,进而扩展到视榕树的长出新枝、扩大树冠为村寨人畜兴旺、生产丰收的象征;反之,则意味着将有灾祸降临。
(二)枫树崇拜壮族三月三习俗来源(韦达桂死后化成枫树)的传说与枫树有关,把枫树与壮族先民的生存问题结合到了一起。
壮族“吃乌饭”以及以乌饭为祭品的历史也与枫树有关。
关于吃乌饭的习俗主要有几种传说:一说为广西上思县壮族以春秋时代晋国忠臣介之推抱枫树而死的故事来解释这一习俗的起源,说壮族吃乌饭是出于对介之推的纪念。
一说为关于“敬牛节”的传说,据说布洛陀在造牛的时候使用何首乌来做牛的肉。
何首乌是一种药材,它的颜色是黑的。
枫树叶汁液也是乌黑的,用枫叶熬煮出的乌饭可以增强牛的生命与繁殖能力。
还有一说为“枫叶救冬哥”的传说,对神化枫树尤为明显:枫树可以挽救行将消亡的生命,枫树可以击退吞噬人类生命的妖魔。
(三)木棉树崇拜木棉树亦是壮族地方风水所籍之树,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论万物有灵观念下的植物崇拜
论万物有灵观念下的植物崇拜:万物有灵论影响下产生的自然崇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其中植物崇拜在各个地区都有表现,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对于槐树的崇拜,这是多种因素影响而成的。
在新乡地区,槐树崇拜尤其突出,调查此现象的现状情况对于研究区域民俗文化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万物有灵;植物崇拜;槐树崇拜;在远古时期,人类对大自然的了解极其有限。
人类一方面努力摆脱大自然的压迫和束缚,另一方面却由于自身力量及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不得不依靠大自然的恩赐。
这种两难的境地使早期人类对大自然产生一种敬畏和恐惧。
然而变幻莫测的自然又激发了原始人类探索求知的欲望,他们把一切自然力人格化。
于是,“万物有灵”观念就在人的自身体验和意识中产生了。
既然一切自然力都有“灵”,而且其力量大于人,人们就希望通过祭祀等巫术来取得自然界的同情和赏赐,产生了对大自然的种种崇拜。
民间认为,树像人一样有灵魂有情感,树有树神,有保护神的作用,古木具有驱邪镇鬼的功能。
在中国,树木崇拜普遍存在于古代诸历史时期的各民族、各地区,甚至在近现代的中国都能寻找到其踪迹。
但这些树木崇拜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
仅以崇拜对象为例,有榕树、橡树、桃树、柳树、榆树、杨树、松树等。
据《淮南子·时则训》记载,我国古代四时郊祭,每个月份都有不同的季节树作为祭祀的图腾树:正月为杨树;二月为杏树;三月为李树;四月为桃树;五月为榆树;六月为樟树;七月为株树;八月为拓树;九月为槐树;十月为檀树;十一月为枣树;十二月为栋树。
我国历代都有树木崇拜的习俗。
古时,汉族先民祭五谷神时,在祭坛左右各栽一株彩树、左为柏树,右为竹子,意为“百(柏)祥富足(竹)”。
汉武帝时,就建有崇拜竹子的“竹王祠”,《晏子春秋》中讲到对槐树的崇拜云:“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之。
植木悬之,下令曰:犯槐者刑,伤之者死。
”而对于槐树的崇拜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主要有这几方面。
第一,槐树有着“通灵”的神秘色彩。
尊树为神 认树为父 以树为己
尊树为神认树为父以树为己作者:***来源:《乡村地理》2022年第02期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树崇拜”是当地少数民族的重要信仰。
苗族流传着祖先起源与树有关的传说,侗族视树为护佑村寨的神灵,水族、瑶族、土家族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对树有着敬畏情结。
走进黔东南的村村寨寨,或多或少都传承着与“树崇拜”相关的习俗,比如祭拜树木,以树命名,认树为父,树上悬挂吉祥物,守护一颗象征自己的生命树等等。
“树崇拜”不仅是当地少数民族的精神信仰。
自古以来,他们还形成村规民约或独特习俗,以保护为前提合理利用树木。
这从客观上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反应出黔东南少数民族超前的环保理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智慧。
美丽传说苗族先祖来源于枫树黔东南少数民族对树的崇拜由来已久,追溯缘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距今有八百余年历史的黎平县肇兴侗寨曾作为2018年央视春晚的分会场。
晚会的舞台以侗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为背景。
关于鼓楼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来自于侗族的树木崇拜。
侗寨的老人都说:鼓楼是一株杉树。
侗族人崇拜杉树,他们认为杉树是保护村寨的圣树,鼓楼就是仿造杉树的样子而建,希望得到庇佑。
虽然如今的鼓楼是村寨里男女饮酒对歌,娱乐休闲的地方,但是根据清代《黔记》的记载,鼓楼最初是侗寨里非常神圣的场所。
族人遇到大事才会来到鼓楼进行商议,侗族人称之为“堂卡”。
在侗族人心目中,立寨必先立鼓楼,即便条件不允许,也会立一根杉树代替鼓楼。
天柱县石洞镇金凤村是一个被古银杏、古枫木、古修竹环绕的侗族村寨。
村名“金凤”的来源,与护寨树——一棵树龄约300多年的银杏古树有关。
这棵树高约48米,树冠直径约28米,主干直径约1.8米,需要6人合抱才能抱住。
一到秋天,银杏叶金黄,微风吹拂,金叶飘洒,如万只凤凰,金凤村故此得名。
当地有一个传说:古时,一户人家人丁不旺,四代单传,家徒四壁,家中“独苗”卧床不起。
一日,古银杏的树影映照到这户人家的水缸里,从此这户人家的“独苗”身体健壮,逐渐人丁兴旺,财源富足。
关于树的神话故事 中国
关于树的神话故事中国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树木常常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和象征意义。
这些神话故事传承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让我们一同探寻其中的奥秘和美丽。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树木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树木被赋予了生命和智慧,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存在。
在《山海经》中,有记载着一棵古树名为“昆仑树”,它高达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丈,树龄可追溯到太古时期,其浩然之气随风飘散,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深邃和宏伟。
另一个神话故事中,树木成为了修炼者的庇护所。
在《封神演义》中,有一个称为“灵山”的地方,树木长得高大茂盛,经过几千年的陪伴,他们获得了灵性。
修炼者们往往在树下修行,以吸收树木散发的灵气增强自己的功力。
这些神奇的树木不仅是修行者的谋生之地,更是一个象征着生机和希望的圣地。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人与树木之间的共生关系,以及对自然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在中国的边疆地区,还有关于树木的寓言故事。
例如在新疆地区,有一个被称为“红柳树”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当地的人们都以流浪牧民的方式生活,他们没有栖身之所,只有苍茫的大草原。
而一棵巨大的红柳树却拔地而起,为他们提供了庇护,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红柳树上的树叶也是如火如荼的红色,给人带来了无尽的生机和希望。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树木不仅是森林的组成部分,更是人们情感寄托的象征。
除了象征意义,中国的神话故事中还存在着一些关于树木的神话生物。
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神话中的“女娲补天”。
相传,女娲用五色石补天之时,用她的力量创造了一种神奇的树木,名为“桃木”。
这种桃木从根部散发出明亮的光芒,具有强大的治愈能力。
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桃木被视为神圣的存在,被用来制作神器和用于驱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树木并非只是普通的植物,还有可能拥有神奇的力量和意义。
此外,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我们还能看到树木与动物之间的联系。
在《白蛇传》中,白娘子化身为一个美丽的女子,与许仙相恋。
古人对古树的崇拜
古人对古树的崇拜话说古代那会儿,咱们的老祖宗们对大自然那是真叫一个敬畏。
山河湖海,日月星辰,哪一样不是他们心中的神祇?而在这些令人心生敬仰的自然万物中,古树更是被赋予了特别的地位。
为啥这么说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你想啊,一棵树,能风风雨雨地站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那得多不容易!咱们村口那棵老槐树,听爷爷说,打他记事起就那么大,现在爷爷都不在了,那树还精神着呢。
你说这树是不是成精了?哈哈,当然是玩笑话,但古人可没咱们这么科学,他们觉得这些古树肯定跟天地神灵有啥渊源,不然咋能活得这么久呢?那时候,村里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人们不忙着找大夫,得先去看看那棵老树。
可不是去砍它啊,而是去拜拜它,求它保佑。
为啥?因为在他们心里,古树就是守护神,啥病灾都能给它挡回去。
记得有一次,邻居老王叔的儿子高烧不退,村里人都说,去拜拜老槐树吧,说不定就好了。
老王叔半信半疑地去了,回来没多久,孩子还真退烧了。
这事儿一传开,老槐树就更神了,村里人路过那儿都得恭敬地鞠个躬。
不光是治病,古树在古人眼里还是吉祥的象征。
谁家要是有个婚丧嫁娶的大事,都得去古树那儿拜拜,讨个彩头。
娶媳妇的时候,新郎新娘得绕着树转三圈,意思是求古树保佑他们白头偕老,子孙满堂。
老人去世的时候,也得在树下烧点纸钱,算是给老人送行,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得到古树的庇护。
更神奇的是,有些古树还能“显灵”呢。
听老一辈说,有年大旱,庄稼都快旱死了,村里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结果有一天晚上,那棵老槐树突然发出“哗哗”的响声,就像是在说话一样。
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嘿,竟然下雨了!你说这不是古树显灵是啥?从此以后,村里人对老槐树更是敬畏有加,逢年过节都得去拜拜,感谢它的救命之恩。
当然啦,这些故事现在听起来可能有点玄乎,但那时候的人们就是信这个。
他们觉得,古树不光能保佑他们平安健康,还能给他们带来好运和财富。
所以,每当有外人来村里,他们都会骄傲地指着那棵老槐树说:“看见没,这就是我们的宝贝,有了它,我们啥都不怕!”其实想想也是,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寄托。
中国古代的树木崇拜与伐树故事
及 物 的文 化传统 使 古人 在伐 树故 事 中寄予 了 树 故 事 中树 木 有 灵信 仰
皆赤衣 , 随所 斫 , 以灰跋 ; 树 断, 化 为牛 , 入 水 。故秦
为立祠 。 [ 3 3 。
林、 树 木之 间存 在 更 加 紧 密 的联 系 , 天人合一 、 推人
《 列异传 》 的“ 大梓 牛 神” 是 文献 记载 中较 早 的伐 树 故事 , 说 的是 秦文公 砍 伐大梓 树 的经 过 , 伐树过 程
充 满 了奇幻 色彩 : 武都故 道 县有 怒 特 祠 , 云神 本 南 山大 梓 也 。昔
想象 或误 解 , 但万 物有 灵信 仰是 其 中 的根 源所 在 , 同
时这 也是 难得 的“ 推 人 及 物” 的情 怀 , 这 样 的 信 仰 和
注 这一 文学 现 象 的论 著 并 不 多 。据 笔 者 统 计 , 学 术
论 文大 约 7篇左 右 , 代表 性论 著如 李炳 海 的《 生命 一
、 , 0 1 . 1 7 N O. 1
Ma r . 2 O l 5
中国古 代 的树 木 崇拜 与 伐 树 故 事
张黎 明 ,崔 玺
( 天 津 大学 文法 学 院 , 天津 3 0 0 0 7 2 )
摘 要 : 伐树 故 事是 中国古代 文 学作品 中反 复 出现 的一 类作 品 , 集 中 于魏晋 南 北朝 时期 , 一 直
中国古代文献中对于命树的记载虽不多却也一直没有消失在唐宋时还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更加细化了如按生辰而不仅是季节来分配命树男女性别不同命树也会不同等16在古代文学中从树人一体的角度来反对伐树的作品也很多其始可回溯到先秦两汉时期树木生在世界上往往遭到人的砍伐攀折对于这类现象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学作品往往作为一种令人痛惜的事件加以表现
古人对树的崇拜
古人对树的崇拜
在古代,树木往往被视为神圣的存在。
古人对树的崇拜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日常生活等。
首先,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看,古人认为树木是神灵的居所。
在一些原始宗教中,人们认为树木具有神秘的生命力,是神灵的化身或者栖息之地。
因此,他们常常在树下进行祭祀活动,祈求神灵的庇佑。
这种信仰在一些古老的神话传说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希腊神话中的世界树、北欧神话中的宇宙树等。
其次,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树木往往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
在古代诗歌、散文中,树木常常被用来象征生命力、坚韧不拔的精神、岁月的流转等。
同时,树木也是画家和雕塑家喜欢描绘的对象,通过艺术作品传达出对树木的敬仰之情。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古人对树的崇拜也体现在一些习俗和传统中。
例如,在中国古代,人们有在村口种植大树的习惯,这些大树被称为“风水树”,被认为是村庄的守护神。
另外,在一些节日或庆典活动中,人们也会进行植树、祭树等活动,以表达对树木的敬意。
总的来说,古人对树的崇拜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生命的尊重。
这种崇拜不仅体现在宗教信仰中,也渗透到文学艺术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树的崇拜可能已经不再那么明显,但树木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树崇拜之文化探究
树崇拜之文化探究摘要:树木崇拜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演变,古今的文化差异很明显但无论怎样演变,树崇拜都是来源于原始先民们对世界万物的有灵信仰也是对当时时空的独特感悟,树木象征着原始先民们对生命的永恒和生命的繁衍的渴望与寄托。
关键词:树木、崇拜、象征、偶像在人类没有产生的时候,树木就已经矗立了千万年,人类的产生由树上到树下,树木伴随着人类经历了辉煌的文明。
树崇拜”是早期人类所信奉的原始崇拜习俗之一。
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树崇拜”类型崇拜树木,视树木为护身符,绝非古人所独有。
树木以一种自然物受人崇拜,已作为一种图腾文化积淀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中国的树崇拜却别有特色,在中国传统宗教道教中,这种树崇拜思想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树崇拜与道教长生成仙思想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树崇拜观。
一、树的原始象征(1)代表着天地之间既人与神的沟通纽带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对于世界各地的树崇拜现象在其所作的《原始文化》中这样记述“在宗教目的方面,神圣的树木和神圣的丛林之间没有实际差别。
树木适宜放置给灵物贡献祭品的供台或祭坛。
这灵物或许是树木精灵或者是居住在那里并像人类自己的住宅和统治他周围一小块土地的土地神。
①泰勒认为树木本身象征着神灵又充当人类与某种神灵联系的纽带,通过祭拜树木而获的神灵的赐福。
而在中国的神话中,神树就是联系天地的“天梯”之一。
道教吸收了树作为天地通道的作用,将它想象成道士成仙的一条通道。
“建木”的传说体现了这点《淮南子•地形篇》云:“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②”《山海经》对“建木”则有更为详尽的描叙。
《山海经•海内经》中记有:“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榍,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嗥爱过,黄帝所为。
③(2)神木与芸芸众生相关,与人的命运紧密联系。
道教认为,在天上的仙境中,处处都有树的存在。
《云笈七签》中说天上的阳明星、阴精星、真人星、玄冥星、丹元星、北极星、天关星、辅星、弼星等众星神周围都是树众环绕。
少数民族风情——大青树与神树
⽣活在热带⾬林的原始民族,他们以采撷植物的果实、块根、嫩枝叶等为⽣,即使在近代,森林植物的采撷也成为他们⽇常⽣活的重要补充。
在与森林的长期相处中,⼈们对⼀些⼤树具有深刻⽽奇妙的感觉。
为什么它们能⽐灌⽊、草本植物产⽣更多的⾷物?为什么树上会有那么多的鸟兽栖息和与他们争夺⾷物?⾼⼤的树⽊曾为他们“依树积⽊、以居其上”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免受地⾯毒蛇猛兽的侵害。
此外,⾼⼤树⽊寿命长,枝叶繁茂,不同⼤⼩的后代围绕着它们,“数代同堂”使⼈羡慕和敬畏。
这样,⼈们便认为⾼⼤树⽊具有“灵魂”,能对⼈类起庇护的作⽤,⽽把它们当作“神(龙)树”加以崇拜。
在热带⾬林中被当作“神树”的种类⽐⽐皆是,⼤青树(Ficus altissima)⼏乎是被西双版纳各民族共同崇拜的“神树”。
这种树⽊不仅⼗分⾼⼤,⽽且能对热带⾬林中的其他树⽊进⾏“绞杀”,取⽽代之;它们在枝桠上能长出很多的⽓⽣根,并发育成粗⼤的⽀柱根,形成“独树成林”的奇观;在⼤青树上,附⽣有兰花、蕨类、苔藓、地⾐等多种植物,组成了奇特的“空中花园”;⼤青树上的⽆数果⼦,引来了多种鸟兽争⾷,热闹⾮凡,成为“动物天堂”。
难怪傣族的历史长诗《厘俸》说它“附有神灵”。
由于⼈们把⾼⼤的树当成“神树”崇敬,所以它们都受到各民族的保护。
即使是由于建盖“⽵楼”需要砍伐⼤树,他们也要先祭树神,即以蜡条两对、槟榔⼀串、酒⼀盅相祭,以求树神的见谅,使被砍伐的⼤树不⾄作祟。
⽽作为神树的⼤青树,⼈们从来不敢砍伐,⽽且要栽于村寨中或附近,让其庇护村社的安宁。
在历,⼈们栽种⼤青树还要举⾏⼀定的仪式,唱《栽树歌》:“吉祥啊,圣洁的树,不栽在⾼⼭上,不栽在深箐,就栽在寨⼦边,就栽在⽔⽥边,就让它⽣长在路边,在这⾥扎根,在这⾥茂盛⽣长。
”这样,在西双版纳各民族的村社⾥,尤其是在傣族村寨,都可以见到⼀些树⼲粗⼤、树冠宽⼴、枝叶茂盛的⼤青树。
⼤青树已成为傣族民族⽂化特征之⼀。
酷暑时⼈们在树荫下纳凉,农闲或傍晚时在树下编织农具、⽵器;⽽在晚上,少男少⼥们在树下烧起篝⽕,⼥的纺线,男的吹唱歌,互觅情侣,此时⼤青树为他(她)们提供了⼀个温馨⽽⼜浪漫的夜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崇拜树木,视树木为护身符,绝非古人所独有。
树木以一种自然物受人崇拜,已作为一种图腾文化积淀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多元发展,这种原始图腾文化的积淀对其他文化具有很强的亲和性,而其自身则又具有超历史的稳定性。
所以古时的拜树和今日的拜树就其文化内涵而言, 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
今天的拜树多为一种精神追求和性情陶冶,较之历史上拜树多为人们对自然的恐惧和神秘而言,则今日之拜树其宗教色彩越来越淡, 而情感色彩则愈来愈浓。
无论是远古先民,还是当代人士,崇拜树木都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或情感上寄托,历代群众祭拜的“替身树”“寄身树”等,都寓意着人们对命运的迷茫与探求,深深地打上了以树木为护身符的图腾文化印记。
各地民间都流传着各种各样的偶像崇拜习俗。
人们力图把自己的安危祸福寄托在某一偶像上面,虔诚祈祷,顶礼膜拜,拜树习俗多属此类。
据民俗工作者调查, 我国各民族群众在近、现代仍然普遍流行崇树拜树的习俗, 云南富民县彝族密县支系每个家庭都栽有一至数棵长青树, 树种多为多衣果树、大黄栗树、青冈栗树、杉罗树、白牛筋树、大青树等, 当地彝民称为“应树”, “应”即有求必应, 善恶有报之意。
若某家族的应树衰老或有病虫害, 必另选新树种, 就象人们不能没有父母一样, 密县彝民认为不能没有“应树”应树已世世代代成为当地彝民各家庭的象征和护身符, 人们也像维护家族的利益那样保护“应树”。
严禁砍伐, 严禁攀爬, 并用石头围砌树根, 用篱笆围护树干, 以防止人畜损害。
每年择日祭祀“应树”时, 山族长带领向“应树”祷告“树王天子, 我们全族还愿, 领生在前, 加熟在后, 保佑我们全族老小, 一年到头, 无灾无难, 平平安安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子孙发达。
”
同样贵州西北部的赫章县彝族也有“看花树”的习俗, 当地传说每个人在阴间都有一棵“花树”,若看见此树为冬青、松、柏等常绿树并生长茂盛则为吉, 若看见此树为落叶乔木或其他丛生灌木杂树则不妥, 事后一定要请“布母”——当地彝族巫师为之栽种一棵长青树, 名曰“栽花树”。
栽种“花树”的地点要选在村寨经常举行祭祀典礼的场所, 并悉心爱护其长大成材, 即可解脱厄运。
广西壮族民间有寄身的习惯, 不管大人小孩, 都要把村边路旁的一棵或几棵榕树、木棉树作为家族或个人的寄身树, 认为这两种树有灵性, 有福气, 可以保护家族和本人的平安, 视为家庭和个人的护身符。
寄身树不准砍伐, 如果谁偷砍盗伐, 就会遭会全村人遣责, 严重者将召开村老会议裁判责罚, 若在此期间, 村里某家某人发生灾病, 即被认为是砍树引起的。
壮族寄拜寄身树习俗以小孩最笃诚, 若小孩经常生病, 必请巫婆咒树, 并将小孩姓名生辰等写在红纸上, 贴在寄身大树上, 认树木为父母, 以便寄身树为其祛病赐福。
贵州等地的佗佬群众也有小孩“拜树保爷”的风俗, 一些婚后不育的妇女常到古树大木的拜树求子, 并许愿得子后长年祭拜, 香火不绝有子夫妇, 则携带幼子在古树大木前叩拜, 祈求“树保爷”保佑幼子无灾无病, 健康长命。
在献祭后, 还要当着古树大木给孩子取名, 如树生、木格生、林生、根生等, 孩子则要称古树大木为“树保爷”、“树保公” , 这种拜寄身树实际上是民间“过房”“寄养”之类的习俗与树木崇拜结合的产物。
认古树大木为亲人, 祈求树木的保护, 古树大木就成为孩子的护身符。
瑶族群众也有小孩寄拜树木的习俗, 不过专门寄拜一种椿劝树, 瑶语称“机阿羊”。
瑶族民间巫师“布么”在为小孩卜卦时认为孩子“命根浅”或者“有条命根尚未着地”,即要举行“寄椿木”仪式, 以祈求孩子的命根子象椿树根一样扎得又深又牢。
祭仪在椿树下举行, 小孩在家长带领下, 由“布么”主持, 在椿树根部插三柱香, 献上酒肉饭叩头祭拜, 尔后每年农历大年初一, 孩子都要到椿树根祭拜, 把椿树视为“保爷”、“保公”。
西藏路巴族苏龙部落在背小孩外出时, 有在蓑衣上插竹枝, 保护小孩不受鬼邪侵害的习俗, 做法是用一件蓑衣包住小孩, 把小孩背在背上, 然后在蓑衣上插上竹枝, 称竹枝为“达宁。
当地路巴人认为, “达宁”竹枝有火, 害人的恶鬼在火的照耀下看不见小孩因此可确保外出时小孩的安全。
“达宁”竹枝也就是路巴族小孩的护身符。
除了少数民族普遍存在小孩“寄拜”树木的风俗之外, 各地汉族群众从古至今也都存在寄拜对木的风习。
居住在浙江沿海玉环岛上沙鳝村的闽南籍渔民, 素有元霄节“摇竹娘”的风俗,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白天, 家长领着孩子到毛竹林中, 选择一棵去年长高的健壮青竹, 然后教孩子们摇毛竹并背熟口诀。
晚上, 当夜深人静时, 摇竹的孩子们要避开人们的耳目, 单独悄悄地跑到竹林中, 站在选好的那棵毛竹前, 双足并立, 在双手高举过头的地方扶着竹子摇动, 边摇边念“摇竹娘, 摇竹娘, 你也去, 我也去, 旧年是你去, 今年让我去, 明年你我一样大”。
念诀时不能念错, 据说念错了, 孩子就不长个子。
念完口诀后, 要悄悄的跑回家, 不要见人。
这一习俗在当地历代相传, 直到现在, 因为小孩的家人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人们便把希望寄托在竹子身上, 希望竹神保佑孩子快长高长大, 视毛竹为孩子的护身符。
无独有偶, 河北燕山区的小孩和矮人求高快长, 也流行一种“绕椿树”的风俗, 小孩或个子矮小的青少年为了快高长大, 就要围着椿树绕圈, 边绕边念,
祈求椿树保佑其快高长大的吉利话, 据说椿树就会保佑青少年象椿芽那样茁壮成长。
这一风习历久不衰, 至今仍流行在河北东部和北部一带。
崇拜椿树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除民间风俗外, 历史典籍都有详细记载。
《庄子·逍遥游》云“上古有大椿, 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故民间称寿诞为“千秋”,说明椿树为长寿的象征。
唐朝贞儿诗人牟融也有“堂有桥背雪满头”的诗句, 故后人又把椿木寓意父亲, 称为“椿庭” , 暗指长寿之意。
古时画家喜作“五瑞图” , 五瑞指椿树、竹子、直草、芝兰、磐石, 为家庭祥和喜庆的象征, 五瑞中有椿树、竹两种林木, 可见占时汉族民间普遍视树木为护身符和保护神。
我国历代各族群众普遍崇拜柳树, 汉族崇柳习俗更是历久不衰。
清明时节家家门前都要挂杨柳枝, 孩子们也要戴柳, 有的用杨柳枝编成圈戴在头上, 有的用柳条当马鞭玩, 不管怎样, 这一天孩子们一定离不开柳枝。
因为民间有一句俗话“清明不带柳,死后变黄狗”。
人们不但希望柳枝能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而且关心他们的终生幸福。
在贵州旧时民间有一种孩子们燃冬青树枝, “跳肚蛋”的习俗每年春人第一声响雷过后, 孩子们便撩起衣襟“跳肚蛋”。
做法是先在床前放一冬青枝, 燃香叩拜, 然后把冬青叶点燃, 让其叶爆响, 一直送到大门口, 这样就可以把家里的邪气驱出自家大门之外, 保佑家人和孩子新一年平安幸福。
在浙江余杭、丽水等地, 盛行一种淳厚的民风, 每家生下孩子后, 都要种下一棵树, 称为“同龄树” , 盼望孩子像树木一样茁壮成长丽水等地至今仍盛行为新生儿女造“贺生林”的风俗, 当地群众流行的民谚是“十八年树木成材, 十八年儿女成人”, 人们以树喻人, 期盼儿女降生后象树苗一样满地生根, 根深叶茂, 待儿女男婚女嫁时, 还可以利用林木作为儿女操办婚事的财源。
而湘、桂、黔等地的汉族、侗族等群众历代流传的“十八杉”习俗, 也与“同龄树”“贺生林”有异曲同工之效, 这对促进各族群众形成爱林育林护林的良好社会风气, 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事实证明, “同龄树”、“贺生林”、“十八杉”等, 一经种植, 当地群众便像养育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幼树, 孩长树大, 树木实际上成为儿女成长的象征和护身符。
这种树林, 造一片就能成一片, 往往枝繁叶茂, 茁壮挺拔, 硕果累累。
这种树, 既是群众得子的纪念, 也是农家收人的财源。
据说浙江余杭今日所以成为批把之乡, 就是这样历久不衰地发展而来。
至于湘西、桂北、黔东南的连山接岭的杉木林区, 也与当地各族群众盛行“十八杉”的习俗密切相关。
另据民俗工作者调查, 浙江天目山区临安县汉族群众, 至今仍广泛流行“拜树干爹”“树干娘”的风习。
一般要备三荤三素六碗菜, 一碗饭, 一盅酒, 一对红烛三柱香, 在树下供奉片刻。
再报上子女姓名及出生年月“寄拜树名大王座前”
字样的红纸或木牌贴或挂在树上, 再拉过小孩拜上三拜, 口呼“姆妈娘姆”即算祭拜完毕。
寄拜过程也有比较复杂的, 如该县少溪镇亭口村一户人家生了男孩, 从出生到岁时经常生病。
有人指点小孩父母为孩子在东北方向寄拜一棵老柏树, 小孩的病就会好。
于是小孩之父花了三天时间, 终于在东天目山上阳村找到了一棵千年古柏, 方向也正好在亭口村东北面, 小孩父亲欣喜异常。
在年正月初三带领小孩, 携带祭物和爆竹前往拜祭, 当地村人前来围观, 病孩之父广发糖果, 随后将二指宽的花带一头拴在古柏树上, 一头缚在小孩腰间。
病孩之父向古柏致祝祷之词, 并放上病孩的出生年月和姓名, 再叫小孩亲切的喊三声“柏树爹爹” , 礼仪费时一个多小时。
一般在寄拜古树名木作“干爹”“干妈”之后, 子女及其家庭不但要视大树为亲戚, 逢年过节前往祭拜, 平时还要为大树疏枝、培土、施肥、除草、除虫等, 爱护得非常周到, 这在客观上促成了群众性的爱林护林的好习惯、好风尚, 对小孩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敬树拜树, 到植树造林从以树寓人, 到悉心护林, 我国各族群众视树木为财源, 视树木为生命, 世世代代陶冶和培育着造林、育林、护林的优良传统, 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和古老文明的一块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