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专题讲座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专题讲座课件

中考数学专题讲座课件

中考数学专题讲座
8
2、有些选择题同学们很容易解出一 个答案,而且这个答案往往放在A 选项,但这个答案同时也在别的选 项中出现,这时我们同学一定要仔 细检查别的答案,而且往往发现别 的答案也符合要求,这样去思考可 以防止漏解,举例如下:
中考数学专题讲座
9
1、 已知点P是圆所在平面上的一点, 点P到圆上的最近距离是2,最远距离 是8,则圆的半径( )
23
练一练
1.若 ab 0 ,则正比例函数 y ax
与反比例函数
y
b x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
致图象可能是(

y
y
y
y
x
O
O
x
O
x
O
x
A.
B.
C.
D.
解析:由于 ab 0 ,即a、b异号,所以两个图
像不可能在相同的象限内,排除了A、C、D.故选B.
中考数学专题讲座
24
2、如图,双曲线 y k 与直线 y - 1 x
(A) 3 (B)-2 5
(C) 3 5 (D) 6
5
5
解析:此题考查逆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由于
2 x 2 y 2 x 2 2 y 2 x 4 y,且 2x 3 ,
4y 5 ,即 2 x2 y 3 5
中考数学专题讲B = 5,∠BCD
= 120°,则对角线AC等于(
x
2
交于A、B两点,且A(−2,m),则点B
的坐标是( )
A.(2,−1)
B.(1,−2)
C.( 1 ,−1) D.(−1, 1 )
2
2
中考数学专题讲座
25
3. 在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最新全国中考数学思维与得分技巧专题讲座稿(附例)

最新全国中考数学思维与得分技巧专题讲座稿(附例)

最新全国中考数学思维与得分技巧专题讲座稿(附例)【最新全国中考攻略】专题1:客观性试题解法探讨客观性试题――选择题的题型构思精巧,形式灵活,知识容量大,覆盖面广,可以比较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能考查学生的思维敏捷性,是中考中广泛采用的一种题型。

在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中,选择题约占总分的20%—30%,因此掌握选择题的解法,快速、准确地解答好选择题是夺取高分的关键之一。

选择题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可以是由一个问句或一个半陈述句构成,选项中有四个答案,至少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这个正确的答案可叫优支,而不正确的答案可叫干扰支或惑支。

目前在中考数学试卷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都是“四选一”的选择题,即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要求解题者从若干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按题目的要求,把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指定位置。

笔者将选择题的解法归纳为应用概念法、由因导果法、执果索因法、代入检验法、特殊元素法、筛选排除法、图象解析法、待定系数法、分类讨论法、探索规律法十种,下面通过年和年全国各地中考的实例探讨这十种方法。

一、应用概念法:应用概念法是解选择题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一种基本方法。

根据选择题的题设条件,通过应用定义、公理、定理等概念直接得出正确的结论。

使用应用概念法解题,要求学生熟记相关定义、公理、定理等基本概念,准确应用。

典型例题:例1:(湖北随州4分)-的相反数是【 】A.12012-B. 12012C.-D. 【答案】D 。

【考点】相反数。

【分析】相反数的定义是: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还是0。

因此-的相反数是。

故选D 。

例2:(上海市4分)在下列代数式中,次数为3的单项式是【 】A . xy 2B . x 3+y 3C . x 3yD . 3xy【答案】A 。

【考点】单项式的次数。

【分析】根据单项式的次数定义可知:A 、xy 2的次数为3,符合题意;B 、x 3+y 3不是单项式,不符合题意;C 、x 3y 的次数为4,不符合题意;D 、3xy 的次数为2,不符合题意。

《中考数学专题讲座》课件

《中考数学专题讲座》课件

PART 02
代数部分
代数基础知识梳理
代数基础知识
包括代数式、方程、不等 式、函数等基本概念和性 质。
代数式化简
掌握代数式的化简方法, 如合并同类项、提取公因 式等。
方程与不等式解法
理解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 ,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一 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 一元一次不等式等。
代数解题方法与技巧
代数恒等变换
中考数学复习计划与时间安排
制定复习计划
根据中考数学的考试大纲和考试时间,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合理 分配时间,把握重点和难点。
注重基础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要忽视课本上的 例题和练习题,因为这些是最基本的题目,能够帮你理解概念和方 法。
练习历年真题
多做中考数学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有助于提高应试能力和自 信心。
考试内容
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 式、函数、几何、概率与 统计等部分。
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时间为120 分钟。
中考数学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试卷结构
满分120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 和解答题三种题型。
分值分布
选择题40分,填空题30分,解答 题50分。
考试时间分配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用时30 分钟;填空题每题3分,共10题, 用时15分钟;解答题每题8分,共5 题,用时65分钟。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与注意事项
仔细审题
在答题前,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 避免因误解题目而失分。
表达清晰
在答题时,要思路清晰,表达准确, 注意解题步骤和细节。
检查答案
在答完题后,要仔细检查答案,确保 没有遗漏或错误。
注意时间分配
在考试过程中,要合理分配时间,不 要在某一道题目上花费太多时间而影 响其他题目的完成。

中考名家讲座第9讲中考数学备考策略——应试技巧1PPT课件

中考名家讲座第9讲中考数学备考策略——应试技巧1PPT课件
2009年北京市生产运营用水 和居民家庭用水的总和为5.8 亿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 比生产运营用水的3倍还多0.6 亿立方米,问生产运营用水和 居民家庭用水各多少亿立方米.
解法1:
设生产运营用水x亿立方米,
居民家庭用水y亿立方米. -----------------1分
依题意,得
x
y
解这个方程组,
中考数学备考策略之 应试技能(一)
应试技能
“小题大做”一分不丢 “大题小做”详略得当
书写规范,稳操胜券
(一)“小题大做”一分不丢
(2010北京) 已知:如图,点A、B、C、D在同 一条直线上,EA⊥AD,FA⊥AD, EA=FD,AB=CD. 求证:∠ACE=∠DBF.
E
F
AB
CD
证明:∵ AB=DC ,
依题意,得 5.8-x=3x+0.6. -----2分
解得
x=1.3,
------3分
5.8-x=5.8-1.3=4.5.
-----4分
答:生产运营用水1.3亿立方米,
居民家庭用水4.5亿立方米. -----5分
23.已知反比例函数 y k x
的图象经过点
A
3 ,1
(1)试确定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点O是坐标原点,将线段OA绕点O顺时针 旋转30°得到线段OB,判断点B是否在此反比 例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3)已知点Pm, 3m 6 也在此反比例函数的
图象上(其中m<0),过点P作x轴的垂线,
交x轴于点M.若线段PM上存在一点Q,使
得△OQM的面积是 ,设点1Q的纵坐标为n,

(1)求证:AE与⊙O相 切;
(1)证明:连结OM,则OM=OB.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课件:开放性问题(含详细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课件:开放性问题(含详细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三:开放性问题一、中考专题诠释开放型问题是相对于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型问题而言的,它是条件或结论给定不完全、答案不唯一的一类问题.这类试题已成为近年中考的热点,重在考查同学们分析、探索能力以及思维的发散性,但难度适中.根据其特征大致可分为: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方法开放型和编制开放型等四类.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解开放性的题目时,要先进行观察、试验、类比、归纳、猜测出结论或条件,然后严格证明;同时,通常要结合以下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分析综合,归纳猜想,构建数学模型等。

三、中考考点精讲考点一:条件开放型条件开放题是指结论给定,条件未知或不全,需探求与结论相对应的条件.解这种开放问题的一般思路是:由已知的结论反思题目应具备怎样的条件,即从题目的结论出发,逆向追索,逐步探求.例1(义乌市)如图,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作射线AD,在线段AD及其延长线上分别取点E、F,连接CE、BF.添加一个条件,使得△BDF≌△CDE,并加以证明.你添加的条件是.(不添加辅助线).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810360专题:开放型。

分析:由已知可证∠ECD﹦∠FBD,又∠EDC﹦∠FDB,因为三角形全等条件中必须是三个元素,并且一定有一组对应边相等.故添加的条件是:DE=DF(或CE∥BF或∠ECD=∠DBF 或∠DEC=∠DFB等);解答:解:(1)添加的条件是:DE=DF(或CE∥BF或∠ECD=∠DBF或∠DEC=∠DFB等).(2)证明:在△BDF和△CDE中∵∴△BDF≌△CDE.点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中考的热点,一般以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为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考点二:结论开放型:给出问题的条件,让解题者根据条件探索相应的结论并且符合条件的结论往往呈现多样性,这些问题都是结论开放问题.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是:充分利用已知条件或图形特征,进行猜想、类比、联想、归纳,透彻分析出给定条件下可能存在的结论,然后经过论证作出取舍.例2(宁德)如图,点E、F分别是AD上的两点,AB∥CD,AB=CD,AF=DE.问:线段CE、BF有什么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2024年四川省遂宁市华东师大版中考数学复习教研《几何与图形专题讲座》课件

2024年四川省遂宁市华东师大版中考数学复习教研《几何与图形专题讲座》课件

(二)三角形
(2023年)11. 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为1:2:3,则 这个三角形按角分类是________三角形.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内角和,熟练掌握三角形内 角和是解题的关键
(2023年)15. 如图,以△ABC的边AB、AC为腰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ABE、 △ACD,连结ED、BD、EC,过点A的直线l分别交线段DF、BC于点M、N, 以下说法:①当AB=AC=BC时,∠AED=30°;②EC=BD;③若AB=3, AC=4,BC=6,DE=2 3;④当直线l⊥BC时,点M为线段DE的中点.正确的 有___①_②__②___.(填序号)
2022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学业要求(图形与几何部分)
1.图形的性质 了解点、线、面、角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多
边形、圆的概念。知道图形的特征、共性与区别,理解线段长 短的度量,探究并理解角度大小的度量,理解两条直线平行或 垂直的关系,形成和发展抽象能力;在直观理解和掌握图形与几 何基本事实的基础上,经历得到和验证数学结论的过程,感悟 具有传递性的数学逻辑,形成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经历尺规作 图的过程,增强动手能力,能想象出通过尺规作图的操作所形 成的图形,理解尺规作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和 空间想象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 质,菱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解题 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 法和菱形的判定方法.
2022年(8分)18.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 点O,点E是AD的中点,连接OE,过点D作DF∥AC交OE的延长线 于点F,连接AF. (1)求证:△AOE≌△DFE; (2)判定四边形AOD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 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 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 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题讲座

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题讲座

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题讲座第四讲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智康·刘豪【前言】前三讲,笔者主要是和大家探讨中考中的几何综合问题,在这一类问题当中,尤以第三讲涉及的动态几何问题最为艰难。

几何问题的难点在于想象,构造,往往有时候一条辅助线没有想到,整个一道题就卡壳了。

相比几何综合题来说,代数综合题倒不需要太多巧妙的方法,但是对考生的计算能力以及代数功底有了比较高的要求。

中考数学当中,代数问题往往是以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为主体,多种其他知识点辅助的形式出现的。

所以在接下来的专题当中,我们将对代数综合问题进行仔细的探讨和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问题当中,纯粹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通常会以简单解答题的方式考察。

但是在后面的中难档大题当中,通常会和根的判别式,整数根和抛物线等知识点结合,所以我们继续通过真题来看看此类问题的一般解法。

第一部分 真题精讲【例1】2010,西城,一模已知:关于x 的方程23(1)230mx m x m --+-=. ⑴求证:m 取任何实数时,方程总有实数根;⑵若二次函数213(1)21=--+-y mx m x m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①求二次函数1y 的解析式;②已知一次函数222=-y x ,证明:在实数范围内,对于x 的同一个值,这两个函数所对应的函数值12y y ≥均成立;⑶在⑵条件下,若二次函数23y ax bx c =++的图象经过点(50)-,,且在实数范围内,对于x 的同一个值,这三个函数所对应的函数值132y y y ≥≥,均成立,求二次函数23=++y ax bx c 的解析式.【思路分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从方程转函数的问题,这是比较常见的关于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考查方式。

由于并未说明该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所以需要讨论M=0和M ≠0两种情况,然后利用根的判别式去判断。

第二问的第一小问考关于Y 轴对称的二次函数的性质,即一次项系数为0,然后求得解析式。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知识讲座PPT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知识讲座PPT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
• 选择题解题旳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选择题旳特点,小题 小做,小题巧做,切忌小题大做.
• 解选择题旳基本思想是既要看到各类常规题旳解题思想, 但更应看到选择题旳特殊性,数学选择题旳四个选择支中 有且仅有一种是正确旳,又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因而, 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种“选”字,尽量降低书写解题过程, 要充分利用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提供旳信息,根据题目旳 详细特点,灵活、巧妙、迅速地选择解法,以便迅速智取, 这是解选择题旳基本策略. 详细求解时,一是从题干出发 考虑,探求成果;二是题干和选择支联合考虑或从选择支 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 实际上,后者在解答选择题 时更常用、更有效.
• 例3 下列四个点中,在反百分比函数y=− 旳图象上旳是( )
• A.(3,-2) B.(3,2) C.(2,3) D.(-2,-3)
• 思绪分析:根据反百分比函数中k=xy旳特点进行解答即可.
• 解:A、∵3×(-2)=-6,∴此点在反百分比函数旳图象上,故本选项正确; B、∵3×2=6≠-6,∴此点不在反百分比函数旳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 C、∵2×3=6≠-6,∴此点不在反百分比函数旳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 D、∵(-2)×(-3)=6≠-6,∴此点不在反百分比函数旳图象上,故本选项错 误. 故选A.
• 思绪分析:反百分比函数旳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 则与经过原点旳直线旳两个交点一定有关原点对称. • 解:因为直线y=mx过原点,双曲线 旳两个分支有关原点对称,
所以其交点坐标有关原点对称,一种交点坐标为(3,4),另一种交 点旳坐标为(-3,-4). 故选:C. • 点评:此题考察了函数交点旳对称性,经过数形结合和中心对称旳定 义很轻易处理.
• 一. 一次函数、反百分比函数和二次函数图象旳分析问题

《中考数学专题讲座》课件

《中考数学专题讲座》课件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让我们继续发扬数学精神,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和更加辉煌的 成就!
中考数学专题讲座
欢迎大家来到本次数学专题讲座,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数轴与相交原理、全 等定理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立体图形的表征和构造、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与 应用等数学知识,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精彩的学习之旅!
数轴与相交原理
数轴
数轴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图示方 法,它可以直观地表示数字之间 的大小关系,也可用于解决一些 几何问题。
• SAS定理:若两个 三角形的两边和夹 角分别相等,则它
• 们AS全A定等理。:若两个 三角形的两角和夹 边分别相等,则它 们全等。
案例分析
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 来掌握如何运用全等定理判 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立体图形的表征和构造
1
投影法
2
立体图形在平面上的表示称为投影,主
要包括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两种形式。
方程
方程是数学中的一种等式关系, 其中含有未知元,可以用来表 示问题的条件和限制。
联系和应用
函数和方程是数学中两个非常 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密 切的联系。运用函数和方程, 我们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如平面几何、航空航天、自然 科学等。
பைடு நூலகம்
实战演练
数学竞赛
习题和作业
参加全国数学竞赛、奥数比赛等 实战演练,可以检测我们是否真 正掌握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3
案例分析
4
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掌握如 何将一个复杂的立体图形展开成一个平
面图形,并进行计算。
点、线、面、体
立体图形是由三维空间中的点、线、面 组成,是平面图形在第三个维度上的扩 展。
平面展开

中考数学讲座中考数学解答技巧基础复习课件

中考数学讲座中考数学解答技巧基础复习课件

理解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建 立简单的实际问题与函数之间的关系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次函数
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掌握二 次函数的顶点和对称轴,理解二次函 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
04
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及解析
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及解析 基础复习课件
知识点梳理
对初中数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 形成知识网络。
多做真题
通过做中考数学的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 型,掌握解题技巧。
模拟考试与反思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并对自己的考试结果进 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中考数学展望
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
在中考数学中,越来越注重数学思维能力 的考察,如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
中考数学中,将更加注重考察学生运用数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考数学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内容
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图像、图形与几何等章节的知识点。
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具备 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 空间想象能力。
02
中考数学解答技巧
选择题解答技巧
解析详尽
对每个例题进行深入解析,帮助 学生理解解题思路。
练习丰富
提供大量的练习题,供学生巩固 所学知识。
05
中考数学备考建议与展望
中考数学备考建议
制定复习计划
根据中考数学的考试大纲,制定详细的复习 计划,明确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注重基础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不要忽视课本上的例题和练习题。
几何基础知识复习

中考数学专题讲座资料 共11页

中考数学专题讲座资料 共11页

三、训练要适度,反思见提高
在复习中特别要把握好每一次考试的检验作用,及 时地发现自己知识上存在的漏点和疑点,思维的盲 点、能力的空白点,训练时还应注意加强速度和正 确率的强化训练。在训练之后对于有价值的题目还 应该进行反思,总结题目考查了哪些知识点,每个 知识点是从哪个角度考查的,题目考查了哪些数学 思想方法,本题有哪几种解题方法,最佳解法是什 么?有没有同此题相关的问题?当自己出错时,是 知识上的错误还是方法上的错误,是解题过程的失 误还是心理上的缺陷导致的失误。
七、中考复习注意事项要牢记
1.在考前两周回归基础,对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回 顾相关知识点,充分掌握所学内容,重点予以强化。
2.加强代数与几何的有机联系。 3.将已做过的试卷重新梳理,学会关心错误。 4.考前适当地“解放”自己,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
但要注意,“解放”不是彻底放松,必须保证自己 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调节生物钟,尽量把学 习、思考的最佳状态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 吻合。
八高分不期而立,劣绩不望而除
中考复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只有讲究方法、 懂得策略,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才能在中 考中发挥出最佳的水平。
祝同学们考试成功!
谢谢!
xiexie!
四、侧重在能力,避免“疲劳战”
5月复习是一个知识点综合、巩固、完善、提高的 过程。应侧重培养自己的数学能力,适当拔高,注 重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应该注意的 问题是:以题带知识,中考有近八成为基础题,如 果再把较难题中的基础分计入,占的比值会更大, 所以在应用基础知识时应做到熟练、正确、迅速。 在解决新情景问题的过程中,应感悟出如何正确思 考,提高自己的纯数学素养,不能盲目加大自己的 练习量,更不能把自己推进题海,打疲劳战 。

2024年初中数学专题讲座课件

2024年初中数学专题讲座课件

2024年初中数学专题讲座课件一、教学内容1. 平面几何证明的基本方法;2. 线段、角的和差倍分关系证明;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4. 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面几何证明的基本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2. 使学生熟练运用线段、角的和差倍分关系进行证明;3. 培养学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帮助学生掌握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提高几何解题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重点:平面几何证明的基本方法、线段、角的和差倍分关系的证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几何证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1)平面几何证明的基本方法;(2)线段、角的和差倍分关系证明;(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4)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3. 例题讲解(20分钟)结合教材典型例题,讲解证明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初中数学专题讲座——几何证明2. 内容:(1)平面几何证明的基本方法;(2)线段、角的和差倍分关系证明;(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4)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在三角形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DE 平行于BC。

求证:AD/AB = AE/AC。

(2)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等。

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2. 答案:(1)证明:由题意可知,DE平行于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DC = ∠ABC,∠ADE = ∠ACB。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教案:归纳猜想型问题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教案:归纳猜想型问题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七:归纳猜想型问题(一)一、中考专题诠释归纳猜想型问题在中考中越来越被命题者所注重。

这类题要求根据题目中的图形或者数字,分析归纳,直观地发现共同特征,或者发展变化的趋势,据此去预测估计它的规律或者其他相关结论,使带有猜想性质的推断尽可能与现实情况相吻合,必要时可以进行验证或者证明,依此体现出猜想的实际意义。

二、解题策略和解法精讲归纳猜想型问题对考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经常以填空等形式出现,解题时要善于从所提供的数字或图形信息中,寻找其共同之处,这个存在于个例中的共性,就是规律。

其中蕴含着“特殊——一般——特殊”的常用模式,体现了总结归纳的数学思想,这也正是人类认识新生事物的一般过程。

相对而言,猜想结论型问题的难度较大些,具体题目往往是直观猜想与科学论证、具体应用的结合,解题的方法也更为灵活多样:计算、验证、类比、比较、测量、绘图、移动等等,都能用到。

由于猜想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也是人们探索发现新知的重要手段,非常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逐步成为中考的持续热点。

三、中考考点精讲考点一:猜想数式规律通常给定一些数字、代数式、等式或者不等式,然后猜想其中蕴含的规律。

一般解法是先写出数式的基本结构,然后通过横比(比较同一等式中不同部分的数量关系)或纵比(比较不同等式间相同位置的数量关系)找出各部分的特征,改写成要求的格式。

例1(沈阳)有一组多项式:a+b2,a2﹣b4,a3+b6,a4﹣b8,…,请观察它们的构成规律,用你发现的规律写出第10个多项式为.考点:多项式。

810360专题:规律型。

分析:首先观察归纳,可得规律:第n个多项式为:a n+(﹣1)n+1b2n,然后将n=10代入,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第1个多项式为:a1+b2×1,第2个多项式为:a2﹣b2×2,第3个多项式为:a3+b2×3,第4个多项式为:a4﹣b2×4,…∴第n个多项式为:a n+(﹣1)n+1b2n,∴第10个多项式为:a10﹣b20.故答案为:a10﹣b20.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多项式,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找到规律第n个多项式为:a n+(﹣1)n+1b2n是解此题的关键.例2(珠海)观察下列等式:12×231=132×21,13×341=143×31,23×352=253×32,34×473=374×43,62×286=682×26,…以上每个等式中两边数字是分别对称的,且每个等式中组成两位数与三位数的数字之间具有相同规律,我们称这类等式为“数字对称等式”.(1)根据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填空,使式子称为“数字对称等式”:①52×=×25;②×396=693×.(2)设这类等式左边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a,个位数字为b,且2≤a+b≤9,写出表示“数字对称等式”一般规律的式子(含a、b),并证明.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中考数学讲座

中考数学讲座
以长度、面积、体积等为 测度,讲解如何计算复杂 事件的概率。
统计初步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介绍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 ,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等 。
数据的表示与描述
讲解如何用图表和统计量 来表示和描述数据,如柱 状图、折线图和频数分布 表等。
数据的分析与解读
介绍如何分析和解读数据 ,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 趋势。
数据分析初步
数据的可靠性
讲解如何评估数据的可靠性,包 括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等。
数据的预测
介绍如何利用数据来进行预测,包 括时间序列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决策分析
讲解如何根据数据做出决策,包括 风险评估、决策树和贝叶斯决策等 。
PART 05
中考数学应试技巧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答题时间分配
对于一些题目,可以采用特殊值法, 代入特殊值进行验证,排除错误答案 。
排除法
对于一些选项,可以通过排除法排除 掉明显错误的答案,缩小选择范围, 提高正确率。
大题的解题步骤与策略
仔细审题
大题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 意,明确题目要求。
解题思路
根据题目要求,确定解题思路和 方法,结合知识点进行解答。
解题策略
统计与概率
包括数据的分析、统计图表的 制作、概率的计算等。
中考数学的复习方法
制定复习计划
根据考试大纲和学生自 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复
习计划。
系统复习知识点
对每个知识点进行系统 复习,掌握基本概念、
方法和技能。
大量练习
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提 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模拟考试
参加模拟考试,了解自 己的考试情况 于第三边;内角和为180度。

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题讲座_百度文库

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题讲座_百度文库

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题讲座第九讲几何图形的归纳, 猜想, 证明问题【前言】实行新课标以来,中考加大了对考生归纳,总结,猜想这方面能力的考察,但是由于数列的系统知识要到高中才会正式考察,所以大多放在填空压轴题来出。

08年的中考填空压轴是一道代数归纳题,已经展现出了这种趋势。

09年的一模,二模也只是较少的区县出了这种归纳题,然而中考的时候就出了一道几何方面的n 等分点总结问题。

于是今年的一模二模,这种有关几何的归纳,猜想问题铺天盖地而来,这就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

而且根据学生反映,这种问题一般较难,得分率很低,经常有同学选择+填空就只错了这一道。

对于这类归纳总结问题来说,思考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所以一下我们通过今年的一二模真题来看看如何应对这种新题型。

第一部分真题精讲【例1】2010,海淀,一模如图,n +1个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有一条边在同一直线上,设∆B 2D 1C 1的面积为S 1,∆B 3D 2C 2的面积为S 2,…,∆B n +1D n C n的面积为S n ,则S 2S n (用含n 的式子表示).B AC 1B 2C 2B C 3C 4C 5B【思路分析】拿到这种题型,第一步就是认清所求的图形到底是什么样的。

本题还好,将阴影部分标出,不至于看错。

但是如果不标就会有同学误以为所求的面积是∆B AC , ∆B AC 这种的, 第二步就是看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共性和联系. 首先S 所代22332表的三角形的底边C 2D 2是三角形AC 2D 2的底边, 而这个三角形和△AC 3B 3是相似的. 所以边长的比例就是AC 2与AC 3的比值.于是12接下来通过总结, 我们发现所求的三角形有一个最大的共性就是高相等,B 点,S 2= 223将阴影部分放在反过来的等边三角形中看)。

那么既然是求面积,高相等,剩下的自然就是底边的问题了。

我们发现所有的B,C点连线的边都是平行的,于是自然可以得出D n 自然是所在边上的n+1等分点. 例如D 2就是B 2C 2的一个三等分点. 于是D n C n =n +1-1(n+1-1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减1? 11⋅2 S ∆B n +1D n C n =D n C n =n +122【例2】2010,西城,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称边长为1且顶点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正方形为单位格点正方形,如图,菱形ABCD 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是(-8,0 ,(0,4 ,(8,0 ,(0,-4 ,则菱形ABCD 能覆盖的单位格点正方形的个数是_______个;若菱形,则菱形A B C D 能覆盖的单位格点正0 ,(0,n ,(2n ,0 ,(0,-n (n 为正整数)A n B n C n D n 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2n ,n n n n方形的个数为_________(用含有n 的式子表示).【思路分析】此题方法比较多,例如第一空直接数格子都可以数出是48(笑)。

32-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题讲座

32-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题讲座

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题讲座第八讲动态几何与函数问题【前言】在第三讲中我们已经研究了动态几何问题的一般思路,但是那时候没有对其中夹杂的函数问题展开来分析。

整体说来,代几综合题大概有两个侧重,第一个是侧重几何方面,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代数知识来考察。

而另一个则是侧重代数方面,几何性质只是一个引入点,更多的考察了考生的计算功夫。

但是这两种侧重也没有很严格的分野,很多题型都很类似。

所以相比昨天第七讲的问题,这一讲将重点放在了对函数,方程的应用上。

其中通过图中已给几何图形构建函数是重点考察对象。

不过从近年北京中考的趋势上看,要求所构建的函数为很复杂的二次函数可能性略小,大多是一个较为简单的函数式,体现了中考数学的考试说明当中"减少复杂性""增大灵活性"的主体思想。

但是这也不能放松,所以笔者也选择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复杂计算题仅供参考。

【例1】如图①所示,直角梯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y轴正半轴与轴负半轴上.过点B、C作直线.将直线平移,平移后的直线与轴交于点D,与轴交于点E. (1)将直线向右平移,设平移距离CD为(t≥0),直角梯形OABC被直线扫过的面积(图中阴影部份)为,关于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OM为线段,MN为抛物线的一部分,NQ为射线,且NQ平行于x轴,N点横坐标为4,求梯形上底AB的长及直角梯形OABC 的面积. (2)当时,求S关于的函数解析式. 【思路分析】本题虽然不难,但是非常考验考生对于函数图像的理解。

很多考生看到图二的函数图像没有数学感觉,反应不上来那个M点是何含义,于是无从下手。

其实M点就表示当平移距离为2的时候整个阴影部分面积为8,相对的,N点表示移动距离超过4之后阴影部分面积就不动了。

脑中模拟一下就能想到阴影面积固定就是当D移动过了0点的时候.所以根据这么几种情况去作答就可以了。

第二问建立函数式则需要看出当时,阴影部分面积就是整个梯形面积减去△ODE的面积,于是根据这个构造函数式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专题讲座最优化问题的解法 :数学应用问题中的最优化问题是历年中考命题的热点 。

这类问题通常都有最大 、最小或至多 、至少等关键词 ,题型新颖 、背景陌生 ,解法分类如下 :一 、利用二次函数的极值公式对于二次函数Y =a (X -h )2+R ,当a >0时 ,Y 最小=R ;当a <0时 ,Y 最大=R 。

这是求二次函数的一般方法 。

例1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 ,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 ,每件一概而论利40元 ,为扩大销售增加盈利 ,减少库存 ,商场决定适当降价 ,经调查发现 ,如果每件每降价1元 ,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

⑴ 若商场平均每天要盈利1200元 ,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 ?⑵ 每件衬衫降价多少元时 ,商场平均每天盈利最多 ?解 :⑴ 略 ⑵设每件衬衫应降价X 元 ,则每件盈利 (40-X )元 ,平均每天可售出(20+2X )件 ,每天盈利Y =(40-X )(20+2X )=-2(X -15)2+1250故每件降价15元时 ,商场平均每天盈利最多为1250元 。

例2某房地产公司要在一块地(图中矩形OBCD )上 ,规划建造一个小区公园(矩形GHCK ),为了使文物保护区△OEF 不被破坏 ,矩形公园的顶点G 不能在文物保护区内 。

已知OB =200m OD=160m OE =60m OF=40m 。

问当点G在什么位置时 ,公园面积最大 ?解 :建立如图的直角坐标系 ,则 :E(60 ,0) F(0 ,40) ,故直线EF的方程为Y=-32X+40 。

设G点坐标为(X ,Y) ,则公园面积为S=(200-X)(160-Y)=(200-X)〔160-(-32X+40)〕=-32(X-10)2+3224066 ,故当X=10 ,即GH=190m时 ,公园面积最大 ,约为3224066m2 二 、利用函数的增减性例3某童装厂现有甲种布料38m ,乙种布料26m ,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失生产L 、M两种型号的童装50套 。

已知做一套L型号的童装需用甲种布料0.5m 、乙种布料1m ,可获利45元 ;做一套M型号的童装需用甲布料0.9m 、乙种布料02m ,可获利30元 ,设生产L型号童装X套 ,用这批布料生产这两种型号童装所获利润为Y元⑴ 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并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⑵ 该厂在生产这批童装中 ,当L型号的童装为多少套时 ,能使该厂所获利润最大 ?最大利润是多少?解 :⑴ Y =45X +30(50-X )=15X +1500∵ 0.5X +0.9(50-X )≤38X +0.2(50-X )≤26解之得 17.5≤X ≤20 ,又因为X 为整数 ,所以X 的取值范围是18 、19 、20⑵ 函数Y =15X +1500是增函数 ,所以当X =20时 ,Y 最大=15³20+1500=1800 ,即工厂安排生产L 型号的童装20套时 ,能获得最大利润1800元 。

三 、利用不等式求解例4某车间有20名工人 ,每人每天可加工甲种零件5个或乙种零件4个 ,在这20名工人中 ,派X 人加工甲种零 、其余的加工乙种零件 ,已知每加工一个甲种零件可获利16元 、每加工一个乙种零件可获利24元 :⑴ 写出每天所获利润Y元与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⑵ 要使每天所获利润不低于1800元 ,问至少要派多少人加工乙种零件 ?解 :⑴ Y=16³5X+24³4(20-X)=-16X+1920⑵ 要使每天获利不低于1800元 ,则Y≥1800 ,即 -16X+1920≥1800 ,所以X≤7.5故 至多派7名工人加工甲种零件 ,至少派13人加工乙种零件 。

四 、利用方程知识求解寻求最优化问题所满足的方程条件 ,将问题转化成求方程的解或使用判别式去求解例5某工程由甲 、乙两队合作6天完成 ,厂家需付甲 、乙两队共8700元 ;乙 、丙两队合做10天完成 ,厂家需付乙 、丙两队共9500元 ;甲 、丙两队合做5天完成全部工程的32 ,厂家需付甲 、丙两队共5500元 。

⑴ 求甲 、乙 、丙各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各需多少天 ?⑵ 若要求不超过15天完成全部工程 ,问可由哪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花钱最少 ?说明理由 。

解 :⑴ 设甲 、乙 、丙各队单独做分别需X 、Y 、Z天完成全部工程 ,有 6111=+Y X X=10 10111=+Z Y 解之得 Y=15 Z=30⑵ 设甲队 、乙队 、丙队做一天分别应付a元 、b元 、c元 ,有6(a+b)=8700 a=80010(b+c)=9500 解之得 b=650513211 =+Z X5(a+c)=5500 c=300∵ 10a=8000 (元) 15b=9750 (元)∴ 由甲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花钱最少 。

练习题 :1 、某商品1993年比1992年提价5% ,1994年又比1993年提价10% ,1995年比1994年降价12% ,则1995年比1992年提价的百分比是多少 ?2 、将进货单价为40元的商品按50元出售时 ,能卖500个 ,已知该商品每个涨价1元 ,销售量要减少10个 ,问为了赚得8000元利润 ,售价应定为多少 ?这时应进货多少个 ?3 、某蔬菜生产基地计划由25个劳动力承包60亩地 ,种植甲、乙、丙三种不同的蔬菜 ,且甲种蔬菜必种 ,经测算这些不同品种的蔬菜每亩所需的劳动力和预计产值如下表 :应怎样安排才能使每亩地都能种上蔬菜 ,所有劳动力都有工作 ,且预计总产值达到最高 ,最高产值是多少 ?4 、某商店钢笔每支25元 ,笔记本每本5元 ,该店为促销制定了两种优惠方法 :①买钢笔一支赠送笔记本一本 ;②按购买总额的90%付款 ⑴ 若某单位需要钢笔10支 ,笔记本X 本(X ≥10) ,则每种付款方法的实际付款数Y 元是X 的函数 ,表达式分别为 :Y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 若该单位花495元购回了所需物品 ,问哪一种优惠方法比较划算 ?⑶ 若可以任选一种方法购买 ,也可以同时用两种方法购买 ,还可以在一种优惠方法中只买一种物品 ,请你就购买10支钢笔和60本笔记本设计一种最少钱的购买方法 。

动点问题动点问题是近年来各地中考题中出现得较多的一种题型 ,这类集几何 、代数于一体的综合题 ,即能考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应变能力 。

其解题策略是“动”中求“静” 、“一般”中见“特殊” ,抓住要害 ,各个击破 。

一 、点在直线上运动例1如图 ,正方形OABC 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 ,且OA 边和AB 边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Y =43X 和Y =-32534+X ,点D 、E 分别为边OC 和AB 的中点(点P 与O 不重合) ,连接DE 和CP ,其交点为Q 。

⑴ 求证 :点Q 为△COP 的外心⑵ 求正方形OABC 的边长⑶ 当⊙Q 与AB 相切时 ,求点P 的坐标解 :⑴ 由题意知DE ∥OA ,又∵CP 是RT △COP 的斜边 ,∴点Q 为△COP 的外心⑵ 解方程组Y =43X 解得 X =4 Y =-32534-X Y =3∴点A 的坐标是(4 ,3)过点A 作AF ⊥OX 轴 ,垂足为F ,则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OA =2243+=5⑶ 如图 :当△COP 的外接圆与AB 相切时 ,E 为⊙Q 与AB 相切的切点 ,且有AE 2=AP ²AO ,即(52)2 =AP²5 ∴AP=45 OP=5-45=415 作PH⊥OX轴 ,垂足为H ,则有AFPH OF OH OA OP == ∴ OH=354415==OAOF⨯⨯OP PH=4953415==OAAFOP⨯⨯ ∴ 点P的坐标为 (3 ,49) 二 、点在曲线上运动例2已知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以点A (4 、0)为圆心 ,AO 为半径的圆交X 轴于点B ,设M 为X 轴上方的圆上一点 ,且弧OM 的长为31∏ ,点P 为弧OM 上任意一点(点P 与O 不重合) ,连接AP 并延长交Y 轴于点C 、连接BP 并延长交Y 轴于点D 。

⑴ 当点P 在弧OM 上运动时 ,设PC =X 、OC =Y ²OD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⑵ 当点P 运动到某一位置时 ,恰有OB =3OD ,求此时AC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解 :⑴ 延长PA 交⊙A 于E ,连接OE ,则∠BOE =∠E 、∠PBO =∠E∴ ∠BOE =∠PBO ∴OB ∥OE ∴PE CE OD OC = ∵ CE =CP +PE =X +8∴ Y =1888+=+X X 易求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X ≤4⑵ 当点P 远动到恰使OB =3OD 时有OD =31 OB =38 ∵ Y OD OC = ∴OC =OD ²Y =388838+=+X X ⨯ 在RT △AOC 中 ,(38+X )2 +42 =(X +4)2解得X 1=1 、 X 2=-8(舍去)∴ OC =3381=+ 即点C 的坐标为 ( 0 ,3) 易知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43X +3三 、点在折线上运动例3已知如图1 ,在△ABC 中 ,∠A =90° 、AB =6 、AC =8 、点P 从点A 开始沿AC 边向点C 移动 ,点Q 从点A 开始沿AB 边向B ,再沿BC 边向点C 匀速移动 ,若P 、Q 两点同时从A 出发 ,则可同时到达点C 。

⑴ 如果P 、Q 两点同时从点A 出发 ,以原速度按各自的移动路线移动到某一时刻时停止移动 ,当点Q 移动到BC 上(Q 与C 不重合)时 ,求作以tg ∠QCA 、tg ∠QPA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⑵ 如果P 、Q 两点同时从点A 出发 ,以原速度按各自的移动路线到某一时刻时停止移动 ,当 S △PBQ =512时,求PA 的长 。

图1 图 2解 :在RT △ABC 中 ,易知BC =10∵ P 、Q 两点从A 点同时出发 ,可同时到达点C∴ 211068=+=CQ CP ⑴ 如图2 ,设P 点移动的路程为X ,则点Q 移动的路程为2X ∴ CP =8-X , CQ =16-2X作QH ⊥AC ,垂足为H ,则QH ∥AB∴CACH BC CQ AB QH == ∴ QH =56(8-X ) , CH =58(8-X ) ∴ tg ∠QPA =PHQH =2 、 tg ∠QCH =AC AB =43 ∴ tg ∠QPA +tg ∠QCH =411 ∴ tg ∠QPA ² tg ∠QCH =23 ∴ 所求方程为 :Y 2-411Y +23=0 ,即4Y 2-11Y +6=0 ⑵ 当S △PBQ =512时 ,设PA =X ,点Q 的位置有两种情况 ① 当点Q 在AB 上时(图1),则AQ =2X ,BQ =6-2X∴ S △BPQ =21PA ² BQ =21(6-2X )=512∴ X 2-3X +512=0 , △=9-545<0 ∴ 此方程无实根 ,故点Q 不能在AB 上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