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的处置PPT讲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件、石首事件。
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几种心理
1.从众理论
6.归固理论
2.匿名理论
7.控制权转让理论
3.紧急防范理论 8.资员动员理论
4.价值累加理论 9.政治过程理论
5社会挫折理论
10.社会建构理论
群体性事件的危害
一,妨害社会秩序,影响正常的社会生产、生 活和工作、学习。
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极容易导致众多人员 的伤亡和社会财富的重大损失。
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课件
群体性事件是由同类个体组 成的整体,因为共同的要求, 对社会造成不平常影响的事 情。一般被中国官方作为骚 乱的替代用语。
特点:
●数量增多,规模扩大。 ●涉及的部门行业多,主体成分多元化。 ●城乡群体性事件的指向对象不同,维 权内容不同。 ●表现方式激烈,内部矛盾逐渐对抗化。 ●组织程度高,经济矛盾趋向政治化 。 ●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处置难度加大。
指挥协调组: 指挥室、维稳队、交巡支队
职责任务: 上传下达、协调联络、通讯保障
职责任务:
现
重点控制组(重点人头稳控组): 国保支队、治安支队、维稳队、属地 派出所
1、负责群体性事件情报信息的摸排、收集、分析、研判 、汇总以及上报;2、对所有不稳定因素及苗头进行摸底 排查,所有区内、区外的信息适时收集研判并达到有效预 警,情报信息的动态掌握;3、对重点人头和有打砸抢烧 行为的人员的监控、跟踪。
建立情报信息员、情报信息站站长、分 管局领导三级负责制。
(二)控制化解阶段
“四要一避免”原则:敏感性要强、 动作要快、方法要多、信息要畅、 坚决避免闹起来才处置
“敏感性要强、动
控制 化解 阶段
作要快、方法要多 、信息要畅、坚决 避免闹起来才处置 ”的“四要一避免
”原则
迅速处置,及时消除敏感现场,撤除人 群聚集、事件发酵发展的导火索和引爆 点,达到有效控制事态的目的。通过做 重点人头的工作等多种方式,达到教育 转化、分化瓦解的目的
5、现场稳控
加强现场秩序稳控,巩固处置成果,防 止后期反弹。严禁无关人员再次进入警 戒线内
6、部分撤离
指定单位留守现场继续掌握情况,其余 撤除。
7、清理现场
现场勘查、证据的提取固定以及清理
(四)善后处理阶段
1、打击处理 对违法人员进行审查处理
善后 处理 阶段
2、事后跟踪掌握 、调查
对重点人头的跟踪,防止发生反复
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三可三不可”原则是:可散 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
处置群体性事件到“三解决”原则是:解决在萌 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单位内部
贵州瓮安
同化钢铁
一、组织指挥
设立现场指挥部,下设: 1、指挥协调组。 2、重点人头工作组。 3、情报信息工作组。 4、法制宣传组。 5、处置协调组。 6、警务保障组。
排专门宣传车辆、手提式电喇叭、发放 宣传资料等形式对人群进行法制宣传。 教育宣传必须用语规范,态度克制。
现场 处置 阶段
3、疏导劝离 4、传唤带离
劝离群众的单位和警力应严格按照指挥 部指定的处置方案,协助相关职能部门 疏导群众劝其离开现场。
对个别拒不离开或与民警公开对抗的, 以及参与打砸抢烧的违法人员,对其摄 (照)像取证,果断控制,迅速带离。
·2009年5月23日,广东省英德市
英红镇发生群体性事件。
甘肃会宁
贵州瓮安
群体性治安事件,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 稳定和治安秩序的突出问题。做好群体 性治安事件的处置工作,是公安机关当 前维护稳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群体性事件的前期掌握: 提前介入 超前化解 主动控制
群体性事件的处置
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方针是:维护稳定,积极 预防,及时发现,有效处置。
职责任务: 1、负责对整个现场的摄像、照相和取证,收集固定证 据,主要是视听资料;2、梳理、收集处置群体性事件方 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提出指导意见;3、处置群体性事件 中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的查处;4、全局处置群体性事 件中案件查处的统计上报。
警务保障组: 监察室、督察支队、后勤科
职责任务: 后勤保障、警务督察。
场
指
挥
Leabharlann Baidu
处置协调组: 维稳队、属地派出所其它参勤警力
部
职责任务: 开展现场分级处置工作,劝其离开现场并进行法制宣传教 育,发放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资料,着装民警与便衣民 警有力配合、灵活机动实施处置,对现场组织人员伺机带 离予以处理,协助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疏导群众。
案件查处组: 法制科、刑警支队、维稳队、属地派 出所、交巡支队
三,群体性事件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导致严重性刑事犯罪活动的发生。 四,危害社会安定,妨害人民团结,不利于 国家政权的稳定。
中国群体性事件列表 •2005年06月安徽池州发生群体性 事件 •2007年01月四川达州发生群体性 事件 •2007年06月广东河源发生群体性 事件 •2007年11月辽宁沈阳发生群体性 事件 •2008年06月贵州瓮安发生群体性 事件 •2009年06月湖北石首发生群体性 事件 •2009年5月19日,甘肃会宁发生 群体性事件,2000余人袭击政府 和交警。
深层原因:
●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职工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受到侵犯。 ●官僚作风和腐败现象造成干群关系紧张。 ●信息公开不透明,群众知情权受限。 ●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 复杂化。 ●社会管理方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群众日益 增长的民主意识不相适应。
直接原因:多为当地出现的死亡事件,如瓮安
二、处置规范
(一)信息预警阶段 1、收集掌握情况。 2、分析研判。 3、明确责任,分级负责。
1、依托“四张网 ”开展工作
信息
2、三级研判,掌
预警
握动态
阶段
3、明确责任,分 级负责
收集掌握情况:迅速传递、报告上级部 门,了解诉求,掌握动向,特别是重点
分析研判:采取定期分析、综合研判和 专案分析的方式多渠道进行分析研判, 并作出有效预警。
(三)现场处置阶段
以“三个避免和一个始终”作为处置工作目标 即:避免现场失控无序和发生连锁 反应,避免矛盾升级和事态扩大, 避免警民冲突和出现伤亡事件发生; 以始终掌握现场处置工作的控制权、 主动权为目标。
首先做好车辆的疏导工作
现场处置分七个环节:
1、现场警戒 2、宣传告知
外围现场,警卫重要目标,防止群体围 堵、冲击,隔离无关群众进入中心现场 。
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几种心理
1.从众理论
6.归固理论
2.匿名理论
7.控制权转让理论
3.紧急防范理论 8.资员动员理论
4.价值累加理论 9.政治过程理论
5社会挫折理论
10.社会建构理论
群体性事件的危害
一,妨害社会秩序,影响正常的社会生产、生 活和工作、学习。
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极容易导致众多人员 的伤亡和社会财富的重大损失。
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课件
群体性事件是由同类个体组 成的整体,因为共同的要求, 对社会造成不平常影响的事 情。一般被中国官方作为骚 乱的替代用语。
特点:
●数量增多,规模扩大。 ●涉及的部门行业多,主体成分多元化。 ●城乡群体性事件的指向对象不同,维 权内容不同。 ●表现方式激烈,内部矛盾逐渐对抗化。 ●组织程度高,经济矛盾趋向政治化 。 ●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处置难度加大。
指挥协调组: 指挥室、维稳队、交巡支队
职责任务: 上传下达、协调联络、通讯保障
职责任务:
现
重点控制组(重点人头稳控组): 国保支队、治安支队、维稳队、属地 派出所
1、负责群体性事件情报信息的摸排、收集、分析、研判 、汇总以及上报;2、对所有不稳定因素及苗头进行摸底 排查,所有区内、区外的信息适时收集研判并达到有效预 警,情报信息的动态掌握;3、对重点人头和有打砸抢烧 行为的人员的监控、跟踪。
建立情报信息员、情报信息站站长、分 管局领导三级负责制。
(二)控制化解阶段
“四要一避免”原则:敏感性要强、 动作要快、方法要多、信息要畅、 坚决避免闹起来才处置
“敏感性要强、动
控制 化解 阶段
作要快、方法要多 、信息要畅、坚决 避免闹起来才处置 ”的“四要一避免
”原则
迅速处置,及时消除敏感现场,撤除人 群聚集、事件发酵发展的导火索和引爆 点,达到有效控制事态的目的。通过做 重点人头的工作等多种方式,达到教育 转化、分化瓦解的目的
5、现场稳控
加强现场秩序稳控,巩固处置成果,防 止后期反弹。严禁无关人员再次进入警 戒线内
6、部分撤离
指定单位留守现场继续掌握情况,其余 撤除。
7、清理现场
现场勘查、证据的提取固定以及清理
(四)善后处理阶段
1、打击处理 对违法人员进行审查处理
善后 处理 阶段
2、事后跟踪掌握 、调查
对重点人头的跟踪,防止发生反复
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三可三不可”原则是:可散 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
处置群体性事件到“三解决”原则是:解决在萌 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单位内部
贵州瓮安
同化钢铁
一、组织指挥
设立现场指挥部,下设: 1、指挥协调组。 2、重点人头工作组。 3、情报信息工作组。 4、法制宣传组。 5、处置协调组。 6、警务保障组。
排专门宣传车辆、手提式电喇叭、发放 宣传资料等形式对人群进行法制宣传。 教育宣传必须用语规范,态度克制。
现场 处置 阶段
3、疏导劝离 4、传唤带离
劝离群众的单位和警力应严格按照指挥 部指定的处置方案,协助相关职能部门 疏导群众劝其离开现场。
对个别拒不离开或与民警公开对抗的, 以及参与打砸抢烧的违法人员,对其摄 (照)像取证,果断控制,迅速带离。
·2009年5月23日,广东省英德市
英红镇发生群体性事件。
甘肃会宁
贵州瓮安
群体性治安事件,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 稳定和治安秩序的突出问题。做好群体 性治安事件的处置工作,是公安机关当 前维护稳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群体性事件的前期掌握: 提前介入 超前化解 主动控制
群体性事件的处置
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方针是:维护稳定,积极 预防,及时发现,有效处置。
职责任务: 1、负责对整个现场的摄像、照相和取证,收集固定证 据,主要是视听资料;2、梳理、收集处置群体性事件方 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提出指导意见;3、处置群体性事件 中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的查处;4、全局处置群体性事 件中案件查处的统计上报。
警务保障组: 监察室、督察支队、后勤科
职责任务: 后勤保障、警务督察。
场
指
挥
Leabharlann Baidu
处置协调组: 维稳队、属地派出所其它参勤警力
部
职责任务: 开展现场分级处置工作,劝其离开现场并进行法制宣传教 育,发放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资料,着装民警与便衣民 警有力配合、灵活机动实施处置,对现场组织人员伺机带 离予以处理,协助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疏导群众。
案件查处组: 法制科、刑警支队、维稳队、属地派 出所、交巡支队
三,群体性事件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导致严重性刑事犯罪活动的发生。 四,危害社会安定,妨害人民团结,不利于 国家政权的稳定。
中国群体性事件列表 •2005年06月安徽池州发生群体性 事件 •2007年01月四川达州发生群体性 事件 •2007年06月广东河源发生群体性 事件 •2007年11月辽宁沈阳发生群体性 事件 •2008年06月贵州瓮安发生群体性 事件 •2009年06月湖北石首发生群体性 事件 •2009年5月19日,甘肃会宁发生 群体性事件,2000余人袭击政府 和交警。
深层原因:
●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职工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受到侵犯。 ●官僚作风和腐败现象造成干群关系紧张。 ●信息公开不透明,群众知情权受限。 ●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 复杂化。 ●社会管理方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群众日益 增长的民主意识不相适应。
直接原因:多为当地出现的死亡事件,如瓮安
二、处置规范
(一)信息预警阶段 1、收集掌握情况。 2、分析研判。 3、明确责任,分级负责。
1、依托“四张网 ”开展工作
信息
2、三级研判,掌
预警
握动态
阶段
3、明确责任,分 级负责
收集掌握情况:迅速传递、报告上级部 门,了解诉求,掌握动向,特别是重点
分析研判:采取定期分析、综合研判和 专案分析的方式多渠道进行分析研判, 并作出有效预警。
(三)现场处置阶段
以“三个避免和一个始终”作为处置工作目标 即:避免现场失控无序和发生连锁 反应,避免矛盾升级和事态扩大, 避免警民冲突和出现伤亡事件发生; 以始终掌握现场处置工作的控制权、 主动权为目标。
首先做好车辆的疏导工作
现场处置分七个环节:
1、现场警戒 2、宣传告知
外围现场,警卫重要目标,防止群体围 堵、冲击,隔离无关群众进入中心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