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管鲍之交》教学设计
《管鲍之交》
语文《管鲍之交》教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 通过自学,巩固拓展文言基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珍惜同学情谊。
学法指导1.通过自学,结合上下文语境,迅速完成对课文知识的梳理,重点是字词翻译的落实。
2.在课本上以用笔圈画的方式勾画出自己的重、难点及疑惑点,尤其是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自主学习】1.再读文本,要求:字正腔圆,感情饱满。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译课文,并红笔标识出你的疑难。
3.从知贤、荐贤、让贤三个角度把握鲍叔牙对管仲所做的事,思考如何评价鲍叔牙?【自我检测】1.解释加点字的含义少时常与鲍叔牙游.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天下不多.管仲之贤2.常见虚词而: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于:任政于齐(子孙世禄于齐)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以:不以为言齐桓公以霸鲍叔不以我为贪以身下之为:鲍叔不以我为.贪及小白立为桓公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3.指出下列活用字的意义和用法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召忽死之以身下之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4. 指出句式特征:管仲囚焉管仲既用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吾幽囚受辱任政于齐耻功名不显于天下齐桓公以霸不以为言分财利多自与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合作探究、讲解提高1.小组交流讨论解决“自主学习”和“自主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写在卡片上交上来。
2.思考:从第一段找出管仲从政成功的原因?3.语段品悟:文章第二段,就内容方面,从哪五个方面写鲍叔牙对管仲的深知和理解?那么,从鲍叔牙为管仲做的事情来看,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自查反馈、当堂训练一、基础检测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 鲍叔终善遇之对待B.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了解C. 知我不遭时也遭受D. 子孙世禄于齐享俸禄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鲍叔知其贤B.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任政于齐C.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D. 齐桓公以霸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以其头为饮器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句是()例句:秦御史前A. 鲍叔不以我为愚B. 知我不羞小节C. 召忽死之D. 以身下之4.翻译下列句子(1)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管鲍之交教案
管鲍之交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管鲍之交”的含义和来源;2.掌握“管鲍之交”的故事情节;3.理解“管鲍之交”的深刻内涵;4.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教育。
二、教学内容1. “管鲍之交”的含义和来源“管鲍之交”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友谊关系,源于《战国策·齐策四》中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夫管仲和鲍叔牙因为一次误会而互相攻击,后来经过了一番交流和理解,两人成为了好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关系。
这种友谊关系被后人称为“管鲍之交”。
2. “管鲍之交”的故事情节战国时期,齐国大夫管仲和鲍叔牙因为一次误会而互相攻击,两人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
后来,管仲主动找到鲍叔牙,向他道歉并解释了误会的原因。
鲍叔牙听后,也向管仲道歉,并表示愿意与他结为好友。
从此,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关系,互相帮助,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 “管鲍之交”的深刻内涵“管鲍之交”不仅仅是一种友谊关系,更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智慧和处世哲学。
它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善于沟通和理解,要有宽容和包容的心态,要尊重对方的感受和权利。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友谊关系,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4.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教育通过学习“管鲍之交”的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你有没有遇到过误会和矛盾的情况?你是如何解决的?2.你认为“管鲍之交”有什么深刻的内涵和启示?3.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友谊关系?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鲍之交”的故事,更好地领悟其中的深刻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教育。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管鲍之交”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其含义和来源;2.互动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管鲍之交”的深刻内涵;3.观摩法: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管鲍之交”的故事情节和内涵。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2.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作业质量如何;3.考试成绩:学生对“管鲍之交”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幼儿园中班德育教育教案《管鲍之交》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管鲍之间的友情故事,理解“管鲍之交”的含义。
2. 培养幼儿尊重、理解、关爱他人,懂得友情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管鲍之间的友情故事,体会“管鲍之交”的含义。
2. 学会尊重、理解、关爱他人,懂得友情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管鲍之间的友情,学会关爱他人。
2. 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表达能力,提高沟通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管鲍之交的故事,引发幼儿对友情的思考。
2. 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看法。
3.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幼儿体验友情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制作包含图片、文字的故事课件。
2. 情景道具:准备相关情景所需的道具。
3. 记录表格:制作记录幼儿讨论成果的表格。
六、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管鲍之交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友情元素。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管鲍之交”的含义,让幼儿理解友情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对友情的看法和经历。
4.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友情。
七、教学活动1. 讲述管鲍之交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友情元素。
2.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对友情的看法和经历。
3.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友情。
4. 分享感受: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加深对友情的理解。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讨论、情景模拟等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友情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变化,了解他们对友情的态度。
3. 收集幼儿的分享感受,分析他们对友情的重要性的认识。
九、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故事,讨论友情的重要性。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关爱他人意识。
3. 长期观察: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是否能够体现友情的重要性。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幼儿是否理解了“管鲍之交”的含义。
《管鲍之交》教案
《管鲍之交》教案2020-08-26《管鲍之交》教案 【教师寄语】 与君⼦游,如⼊芝兰之室,久⽽不闻其⾹,即与之化矣;与⼩⼈游,如⼊鲍鱼之肆,久⽽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学习⽬标】 1、积累相关⽂⾔知识,提⾼⽂⾔⽂阅读能⼒; 2、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珍惜同学情谊。
3、理解司马迁的看法和情感。
【学习重点】 1、积累相关⽂⾔知识,提⾼⽂⾔⽂阅读能⼒; 2、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珍惜同学情谊。
【学习难点】 理解司马迁的看法和情感。
【学习过程】 ⼀、导⼊新课 友谊是⼈类永恒的话题,因为⼈们总是渴望⼼灵的沟通和精神的交流。
有⼈说:“⼈⽣得⼀知⼰⾜矣。
”可见知已难得啊。
所以历史上结为刎颈之交的廉颇和蔺相如才会世代为⼈们所称道;⽽⾼⼭流⽔遇知⾳的俞伯⽛和钟⼦期才会世代为⼈们所仰慕;春秋时,齐国⼈管仲和鲍叔⽛也留下了⼀段让⼈津津乐道的佳话,后世称为“管鲍之交”。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这篇《管鲍之交》来⾛进这段千古传颂的友谊。
(展⽰⽬标) ⼆、解题和⽂本内容介绍 下⾯请同学们读⼀下学案“背景资料”部分,了解⽂本内容。
1、课⽂选⾃《史记·管晏列传》。
《管晏列传》中的管晏,指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位贤相管仲和晏婴。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晏婴辅佐齐景公治国。
全传前半部分写管仲,后半部分写晏婴,⼆⼈不交叉;最后是司马迁对⼆⼈的赞词。
⼆⼈齐名,写成和传,故题名“管晏列传”。
课⽂节选的即是传中写管仲的主要内容中的⼀个⼩故事“管鲍之交”。
(学⽣读) 2、春秋初期,齐国渐渐强⼤,但由于发⽣内乱,齐襄公被杀,公⼦⼩⽩在鲍叔⽛的辅佐下逃跑到莒国,公⼦纠在管仲的辅佐下逃跑到鲁国,以躲避本国的政治⽃争。
齐国内部安定后,⼀时没有国君,于是两位公⼦都急于回国做齐国国君。
管仲和鲍叔⽛本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是现在都很想辅佐他们各⾃的主⼈夺得齐国国君的位⼦。
双⽅发⽣⽭盾,管仲率鲁国军队阻拦鲍叔⽛和公⼦⼩⽩,暗暗拿出了箭射向⼩⽩,只射中了⾐带钩。
管鲍之交教案管鲍之交教案内容
管鲍之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管鲍之交》。
(2)理解《管鲍之交》的故事情节,把握管仲和鲍叔牙的人物形象。
(3)了解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理解友谊的真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管鲍之交》的故事情节。
(2)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学会从故事中提炼出友谊的可贵品质,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管仲和鲍叔牙的真挚友谊,培养学生的友谊观念。
(2)学会珍惜友谊,努力成为值得信赖的朋友。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管鲍之交》。
(2)理解《管鲍之交》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学会从故事中提炼出友谊的可贵品质。
2. 教学难点:(1)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将友谊的品质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管仲和鲍叔牙的背景。
(2)提问:“为什么说管仲和鲍叔牙是真正的朋友?”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管鲍之交》。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情节。
(2)每组选取一个角度,分析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
4. 课堂讲解(1)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讲解。
(2)重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友谊的可贵品质。
5. 实践与应用(1)学生分享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友谊故事。
(2)学生讨论如何将友谊的品质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管鲍之交》的情况。
2. 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友谊品质的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管仲和鲍叔牙,通过表演的方式,深入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友谊的真谛。
3. 对比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比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与其他故事中的友谊,分析其差异,加深对友谊的理解。
管鲍之交教案管鲍之交教案内容
管鲍之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管仲和鲍叔牙的身份背景及其在春秋时期的地位。
(2)掌握“管鲍之交”这一成语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故事。
(3)理解友谊、宽容、理解的价值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了解管鲍之交的故事。
(2)学会通过历史故事,提炼出其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宽容他人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管鲍之交的故事内容。
(2)理解管鲍之间的深厚友谊及其价值。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友谊、宽容、理解的道德观念。
(2)如何激发学生对友谊的珍惜和对宽容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管仲和鲍叔牙的身份背景。
(2)提问:“管鲍之交”这个成语你们听说过吗?它的意思是什么?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管鲍之交的故事。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友谊、宽容、理解的道德观念。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友谊、宽容、理解的价值观。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感人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珍惜友谊,学会宽容。
四、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管鲍之交”的故事心得。
2.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友谊、宽容、理解的价值观,并写在日记中。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变化。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深入了解管鲍之交的故事背景1. 教师介绍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管仲和鲍叔牙所处的时代。
2. 分析管鲍之交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谊是如何形成的。
管鲍之交教案管鲍之交教案内容
一、《管鲍之交》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管鲍之间的深厚友谊,理解“管鲍之交”的含义。
2. 通过学习管鲍的友谊,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增强文化素养。
三、教学重点:1. 管鲍之间的友谊故事及其意义。
2. 文言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四、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
2. 管鲍友谊的深刻内涵。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管鲍的生平介绍、友谊故事及相关图片。
2. 准备文言文教材或相关资料。
3. 准备翻译工具,如字典、词典等。
【教学内容】1. 管鲍的生平介绍2. 管鲍之间的友谊故事3. 文言文《管鲍之交》的阅读与翻译【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管鲍的生平,引导学生了解两位历史人物。
2. 主讲:讲述管鲍之间的友谊故事,强调其深厚感情。
3. 阅读:让学生阅读文言文《管鲍之交》,注意关键词语和句式。
4. 翻译:分组讨论,翻译文言文,教师给予指导。
5. 讲解:解释文言文中的难点,阐述管鲍友谊的意义。
6. 互动:学生分享对管鲍友谊的理解,讨论如何珍惜友谊。
7. 总结:强调友谊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爱他人。
【作业布置】1. 请学生复述管鲍之间的友谊故事。
2. 翻译文言文《管鲍之交》,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查看学生对管鲍友谊的理解程度,以及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变化。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故事背景】1. 补充管仲和鲍叔牙的生活时代背景。
2. 阐述管鲍之交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意义。
【友谊特质】1. 分析管鲍之间友谊的特质。
2. 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的无私和包容。
【人物评价】1. 对管仲和鲍叔牙的人物评价。
2. 引导学生学习管鲍的优点,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七、教学步骤【情景带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当时的社会环境。
2. 引导学生想象管鲍生活在那样的时代,理解他们的友谊更加珍贵。
【情感体验】1. 让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感受管鲍之间的深厚友谊。
文言文《管鲍之交》教学设计
文言文《管鲍之交》教学设计(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文言文《管鲍之交》教学设计文言文《管鲍之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联系前两篇讲读文章,巩固拓展所学文言知识。
3.培养筛选整合信息及鉴赏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2和3教学方法自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略。
二、导入新课由“管鲍之交”这一成语导入课文。
三、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读课文1.鲍叔牙在与管仲的交往中,为管仲做了哪些事情你如何评价鲍叔牙2.管仲从政的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四、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以上问题。
五、教师提问点拨1.鲍叔牙在与管仲的.交往中,为管仲做了哪些事情你如何评价鲍叔牙提示:不谈论管仲在经商时对自己的欺瞒行为,不认为管仲贪心、愚笨、不才、胆怯,极力举荐管仲,把自己置身于管仲之下。
鲍叔牙——知贤、荐贤、让贤,以国家利益为重,爱惜人才,保护人才,无私、高尚。
2.管仲从政的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鲍叔牙知贤、荐贤、让贤;管仲自身才能;齐桓公宽宏大量和知人善任。
3.从管鲍之交谈开去,你认为在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中,该怎样呵护自己的友情?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⑴作为朋友,对像管仲占便宜的行为该如何评价。
⑵作为朋友,如何像鲍叔牙一样知友、助友、让友。
4.文言常识⑴古今异义不以为言古义:以之为今义:认为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古义:出谋办事今义:找职业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古义:困厄,窘迫今义:经济困难⑵一词多义与尝与鲍叔贾跟(介词)分财利多自与给(动词)为鲍叔不以我为贪当作(动词)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替(介词)以齐桓公以霸凭借(介词)鲍叔不以我为贪认为(动词)而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却(转折连词)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而是(并列连词)多分财利多自与与“少”相对(形容词)天下不多管仲之贤推重,赞美(形容词)⑶词类活用鲍叔不以我为贪贪婪之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鲍叔不以我为愚愚笨之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鲍叔不以我为怯胆怯之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使……穷困(使动用法)召忽死之为……而死(为动用法)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以……为羞(意动用法)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以……为耻(意动用法)以身下之居下(名词活用作动词)⑷特殊句式管仲既用被动句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动句吾幽囚受辱被动句任政于齐状语后置齐桓公以霸省略句分财利多自与宾语前置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判断句六、课后作业1.笔译全文。
管鲍之交教案
管鲍之交教案教案标题:管鲍之交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管鲍之交”的故事背景和内涵。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故事,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促进学生的互动和思维碰撞。
教学重点:1. 理解“管鲍之交”的故事背景和内涵。
2. 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重要句子。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辨和讨论。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学生阅读材料:《管鲍之交》的故事。
3. 小组讨论活动的分组名单。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起学生对“管鲍之交”故事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你们对“管鲍之交”这个词有何了解?你们觉得它的意思是什么?阅读与理解:1. 分发《管鲍之交》的故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
2. 学生阅读完毕后,进行整体理解检测,例如选择题或简答题。
3. 教师进行解答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背景和内涵。
重点词汇与句子:1.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重要句子,并进行解释和讨论。
2. 学生进行课堂小测,检验对重点词汇和句子的掌握程度。
思辨与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一个问题或主题,例如“管鲍之交的重要性”、“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体现管鲍之交”等。
2. 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收集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3.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和交流,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回答。
4.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总结出关于“管鲍之交”的重要观点和思考。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类似的故事或现实案例,进行进一步探究和讨论。
2. 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个关于“管鲍之交”的短剧或演讲,展示给全班。
作业: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管鲍之交”的读后感或思考总结。
2. 学生可以选择用图表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出自己对“管鲍之交”理解的思路和观点。
评估方式:1. 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小组讨论的参与度,进行综合评估。
幼儿园中班德育教育教案《管鲍之交》
幼儿园中班德育教育教案《管鲍之交》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管鲍之交》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珍惜友谊,学会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故事内容的理解。
2. 培养幼儿的友谊观念。
三、教学难点:1. 故事中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的理解。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友谊观念。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管鲍之交》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情景体验法:设置情景,让幼儿体验友谊的温暖。
3. 讨论法:引导幼儿发表自己对友谊的看法,培养幼儿的思辨能力。
五、教学内容:1. 讲述《管鲍之交》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
2. 分析故事中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让幼儿理解友谊的可贵。
3. 通过情景体验,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谊。
4.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友谊观念,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
5. 总结教学内容,强化幼儿对友谊的认识。
六、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卡片、图片、情景道具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富有情境的教室。
七、教学步骤:1. 故事导入(5分钟):讲述《管鲍之交》的故事,吸引幼儿注意力。
2. 故事解析(5分钟):分析故事中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让幼儿理解友谊的含义。
3. 情景体验(5分钟):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角色,体验友谊的温暖。
4. 讨论交流(5分钟):引导幼儿发表自己对友谊的看法,培养幼儿的思辨能力。
5. 总结提升(5分钟):总结教学内容,强化幼儿对友谊的认识。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体验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友谊的理解和运用。
2. 搜集幼儿在讨论中的发言,评价幼儿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九、教学拓展:1. 开展“友谊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友谊。
2. 组织“友谊小分队”的户外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友谊的力量。
《管龅之交》教学设计
《管鲍之交》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点。
2、理解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
3、探究司马迁在本传中寄托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理解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
2、探究司马迁在本传中寄托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见,知己难得。
所以,历史上结为刎颈之交的廉颇和蔺相如才会世代为人们所称道;而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钟子期和俞伯牙才会世代为人们所仰慕;春秋时齐国人管仲和鲍叔牙也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佳话,后人称为管鲍之交。
(板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段故事。
首先,让我们齐读一遍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明确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点。
2、理解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
3、探究司马迁在本传中寄托的情感。
下面,请一位同学范读本文,初步了解管鲍其人其事。
三、整体感知1、初读正音。
①贾(gǔ):做买卖。
②不肖(xiào):不贤,没有才能。
不肖子孙:没有出息的子孙。
2、齐读。
3、预习检测(结合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针对性讲解重难点)(一)重点词语(二)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语①齐桓公以霸(名作动,称霸)②公子纠败,召忽死之(为动用法,为……而死)③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意动用法,以……为羞,以……为耻)(三)判断特殊句式③管仲囚焉(被动句,被拘禁)④管仲既用(被动句,被任用)⑤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动句、状语后置句)⑥任政于齐(状语后置句)(四)翻译下列句子②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我被囚禁忍受耻辱,鲍叔不把我当作无耻的人,他知道我不会以失小节而羞,却以功名不曾显扬于天下而耻。
四、研读探究(一)女生齐读第1段1、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管仲的人生经历吗?明确: 贫困--经商----为囚----相齐(板书)评价:曲折却辉煌!2、教师补充:一箭之仇春秋初期,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辅佐下逃到莒国,公子纠在管仲的辅佐下逃到鲁国。
幼儿园中班德育教育教案《管鲍之交》
幼儿园中班德育教育教案《管鲍之交》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管鲍之交》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与人分享、帮助他人的品质,学会珍惜友谊。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友谊的认知,体验友谊的温暖,懂得珍惜身边的朋友。
二、教学重点:1. 故事内容的理解:让幼儿了解《管鲍之交》的故事情节,理解管仲和鲍叔牙的深厚友谊。
2. 品德教育: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助人为乐的品质以及珍惜友谊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1. 故事情节的把握:让幼儿理解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谊,体会友谊的价值。
2. 品德教育的渗透:引导幼儿从故事中汲取道理,学会与人分享、帮助他人,珍惜友谊。
四、教学方法:1. 讲述法: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幼儿亲身体验友谊的美好,培养幼儿的友谊观念。
五、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制作《管鲍之交》的故事课件,包括图片、文字等元素,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
2. 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友谊相关的道具,如玩具、糖果等,用于情境教学。
3. 教学场地:选择一个宽敞、舒适的教室,便于幼儿参与活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故事课件,引起幼儿对《管鲍之交》的兴趣,引导幼儿思考友谊的重要性。
2. 讲述故事:教师生动讲述《管鲍之交》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
3. 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在生活中珍惜友谊的经历。
4. 情境教学:教师设置情境,让幼儿亲身体验友谊的美好,如分组合作完成任务,感受团队合作中的友谊。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幼儿明白友谊的可贵,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与人分享、帮助他人,珍惜友谊。
七、作业设计:1. 回家后,幼儿可以与家长一起分享《管鲍之交》的故事,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管鲍之交教案
管鲍之交教案教案标题:管鲍之交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管鲍之交"概念,理解其内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互助精神。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概念解释:通过简单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管鲍之交"的概念和由来。
2. 内涵理解: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管鲍之交"的内涵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 重要性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管鲍之交"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在个人成长和发展中的作用。
4. 案例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身边或历史上的"管鲍之交"案例,让他们通过具体的事例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种关系的力量。
5. 团队合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在小组中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体验"管鲍之交"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与"管鲍之交"相关的故事或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概念讲解:简单介绍"管鲍之交"的概念和由来,让学生对这个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内涵理解: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管鲍之交"的内涵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
4. 重要性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管鲍之交"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在个人成长和发展中的作用。
5. 案例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身边或历史上的"管鲍之交"案例,让他们通过具体的事例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种关系的力量。
6. 团队合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在小组中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体验"管鲍之交"的价值和意义。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管鲍之交"的重要性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意义。
高中语文_《管鲍之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标分析一、课程标准对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可参考附录一《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二、课程标准关于课堂教学的建议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
1.选修课程的设计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
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
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
学校及其昕在地区具有的某种特殊条件,教师具有的某些特长,都是课程的重要资源,可以成为一些特色课的生长点。
2.对学生选课的指导选课的指导,首先是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听开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且要让学生明白,选课既是为了满足自己当前的学习需求,也是为了锻炼自己,学习自我规划。
教师应该认真做好选修课的介绍。
其次,要帮助学生了解在若干选修课中哪一门或哪几门最适合自己,学会正确行使选课的自主权。
学生可能并不完全了解自己在学习兴趣、需求和发展趋向等方面的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决定取舍。
3.选修课程的教学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别。
选修课的学生人数不像必修课那样固定,课程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学生具有不同于必修课的期望。
管鲍之交教案管鲍之交教案内容
管鲍之交教案第一章:导言教学目标:1. 了解“管鲍之交”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
2.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难点:1. 古代文化知识的掌握。
2. 对故事深层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
2. 相关古代文化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管鲍之交”的背景和意义。
2. 引导学生阅读故事,了解主要人物和情节。
3. 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关系。
4. 教师总结,讲解故事中的古代文化知识。
5.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管鲍之交”的故事心得。
第二章:管鲍的友谊教学目标:1. 深入了解管鲍之间的友谊。
2. 分析管鲍友谊的特点和意义。
3.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1. 管鲍友谊的起源和发展。
2. 管鲍友谊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1. 对管鲍友谊深层意义的理解。
2. 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
2. 相关道德情操资料。
教学过程: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管鲍之间的友谊。
2. 分析管鲍友谊的特点和意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教师通过案例讲解,阐述管鲍友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4.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朋友和友谊经历。
6.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友谊的重要性的心得体会。
第三章:管鲍的政治事业教学目标:1. 了解管鲍的政治事业和成就。
2. 分析管鲍政治事业的原因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管鲍的政治事业和成就。
2. 管鲍政治事业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难点:1. 对管鲍政治事业深层原因的理解。
2. 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
2. 相关批判性思维资料。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了解管鲍之间的友谊。
2. 讲解管鲍的政治事业和成就,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管鲍政治事业的原因和影响。
幼儿园中班德育教育教案《管鲍之交》
幼儿园中班德育教育教案《管鲍之交》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管鲍之交》的故事内容,知道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与人分享、帮助他人的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德育目标:教育幼儿学习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管鲍之交》的故事内涵,体会友谊的可贵。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帮助他人,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幼儿营造一个生动的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考能力。
3. 实践教学法:通过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团队合作、分享帮助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故事图片、视频等资源。
2. 教学卡片:印有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
3. 活动材料:如玩具、书籍等。
4.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方便进行小组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管鲍之交》的动画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 讲述故事:用PPT展示故事图片,一边展示一边讲述故事,让幼儿充分感受故事的魅力。
3. 讨论交流: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考能力。
4. 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5. 总结感悟: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帮助他人,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友谊的绘画作业,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描绘自己心中的友谊。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角色扮演等,评估幼儿对课程的兴趣和投入程度。
2. 小组活动表现:评估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分享、帮助他人等,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将所学理念付诸实践。
管鲍之交教案管鲍之交教案内容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管鲍之交》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及情节发展。
(2)掌握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学会通过故事理解人生哲理,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友谊的力量,学会珍惜身边的朋友。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宽容与尊重。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2. 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和句式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故事中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的把握。
2. 从中提炼出的人生哲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情节发展及人物关系。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理解故事内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4. 案例分析法:通过故事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人生哲理。
1. 导入新课:(1)介绍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
(2)提问:你们觉得什么样的友谊才能称之为“管鲍之交”?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回答问题: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3. 讲解分析:(1)讲解故事背景、情节发展及人物关系。
(2)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你们觉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是什么?(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案例分析:(1)通过故事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人生哲理。
(2)提问: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人生哲理?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
六、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加深对《管鲍之交》故事的理解。
2. 分析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特点,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七、教学重点:1. 管仲和鲍叔牙友谊特点的归纳和总结。
2. 从中汲取的现代社会友谊观的启示。
八、教学难点:1. 深刻理解管仲和鲍叔牙友谊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管鲍之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联系前两篇讲读文章,巩固拓展所学文言知识。
3.培养筛选整合信息及鉴赏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
目标2和3
教学方法
自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
略。
二、导入新课
由“管鲍之交”这一成语导入课文。
三、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读课文
1.鲍叔牙在与管仲的交往中,为管仲做了哪些事情?你如何评价鲍叔牙?
2.管仲从政的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
四、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以上问题。
五、教师提问点拨
1.鲍叔牙在与管仲的交往中,为管仲做了哪些事情?你如何评价鲍叔牙?
提示:
不谈论管仲在经商时对自己的欺瞒行为,不认为管仲贪心、愚笨、不才、胆怯,极力举荐管仲,把自己置身于管仲之下。
鲍叔牙——知贤、荐贤、让贤,以国家利益为重,爱惜人才,保护人才,无私、高尚。
2.管仲从政的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鲍叔牙知贤、荐贤、让贤;
管仲自身才能;
齐桓公宽宏大量和知人善任。
3.从管鲍之交谈开去,你认为在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中,该怎样呵护自己的友情?
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
⑴作为朋友,对像管仲占便宜的行为该如何评价。
⑵作为朋友,如何像鲍叔牙一样知友、助友、让友。
4.文言常识
⑴古今异义
不以为言古义:以之为今义:认为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古义:出谋办事今义:找职业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古义:困厄,窘迫今义:经济困难⑵一词多义
与
尝与鲍叔贾跟(介词)
分财利多自与给(动词)
为
鲍叔不以我为贪当作(动词)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替(介词)
以
齐桓公以霸凭借(介词)
鲍叔不以我为贪认为(动词)
而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却(转折连词)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而是(并列连词)
多
分财利多自与与“少”相对(形容词)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推重,赞美(形容词)
⑶词类活用
鲍叔不以我为贪贪婪之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鲍叔不以我为愚愚笨之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鲍叔不以我为怯胆怯之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使……穷困(使动用法)
召忽死之为……而死(为动用法)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以……为羞(意动用法)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以……为耻(意动用法)以身下之居下(名词活用作动词)
⑷特殊句式
管仲既用被动句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动句
吾幽囚受辱被动句
任政于齐状语后置
齐桓公以霸省略句
分财利多自与宾语前置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判断句
六、课后作业
1.笔译全文。
2.为管鲍之交写一副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