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医执业范围

中医执业医师执业范围方面的文件一、中医类别医师可以从事急救工作。
卫生部在2009年以卫医政函[2009]335号文件,批复福建省卫生厅:“你厅关于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能否从事急救工作的请示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中医类别医师可以在医疗机构急诊科(室)和急救中心(站)按照注册的执业范围执业。
”二、中医执业医师可以从事计划生育技术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在2008年以国中医药办[2008]116号文件,对关于中医医师开展计划生其2012年规定>积极二0的通知豫中医〔2012〕3号各省辖市卫生局(中医管理局)、省直医疗机构:为加强医师执业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结合我省实际,省卫生厅、省中医管理局制定了《河南省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执业活动有关问题的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执行中若有问题与建议,请及时向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反馈。
一、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按照《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执业范围管理办法(试行)》(豫中医〔2006〕24号)规定注册后,可在西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临床科室执业,并按照注册范围开展相应诊疗服务。
二、已经取得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取得医学影像、麻醉、病理等专业从业资质(含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证书或专业上岗证书)的人员,经所在执业机构确认,可以从事相应专业临床诊疗活动,其诊疗行为不属于超范围执业。
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取得执业资格并在医疗机构注册后依法取得处方权,根据临床需要出具中、执行。
一、二、可以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中医诊疗技术。
三、2011年1月1日前取得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从事放射、医技、麻醉、病理工作的人员,经所在执业机构确认所需专业技术已达到相应水平的,继续从事原专业。
2011年1月1日后考取中医临床类别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经过相关专业系统培训两年或专业进修满两年或系统培训和专业进修合计满两年,并达到相应水平的,可从事放射、医技、麻醉、病理专业。
卫生部制定《处方管理办法》

卫生部制定《处方管理办法》
卫生部制定的《处方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强和规范医疗机构处
方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合理用药的一项管理措施。
《处方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处方开具要求:要求医师在处方中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病
情诊断、药物名称、用量、使用方法和疗程等必要信息,要求医师
应当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
2. 处方审核与备案:要求医疗机构设立药学专业人员负责处方
审核,对处方进行必要的审查和核实。
医疗机构应当将处方备案,
便于监管部门进行监督和审核。
3. 处方调剂和发药:要求药师在发药前对处方进行核对和调剂,并记录处方调剂情况。
药师应当向患者提供正确的用药指导和咨询。
4. 处方管理追溯: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处方管理的追溯机制,对处方的开具、审核、调剂、发药等环节进行记录和追溯,以便于查找和纠正问题。
5. 处方管理责任:要求医疗机构、医师、药师等相关人员对处方行为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确保处方合理、安全和有效。
卫生部制定《处方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提高医疗机构处方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合理用药,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该办法也提出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对于违反处方管理规定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将进行相应的处罚。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转发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通知-苏卫医[2007]18号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转发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通知-苏卫医[2007]18号](https://img.taocdn.com/s3/m/300ecd9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4d.png)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转发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通知
正文:
----------------------------------------------------------------------------------------------------------------------------------------------------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转发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通知
(苏卫医〔2007〕18号)
各市卫生局、厅直属有关医院:
《处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3号,以下简称《办法》,见附件)已正式发布,并将于2007年5月1日正式实施。
现将《办法》转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宣贯与培训。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要及时对《办法》进行宣传,积极组织开展培训,确保《办法》顺利贯彻实施。
二、严格执行处方标准。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处方用纸颜色、处方内容等要严格按照《办法》规定的处方标准,结合我厅《关于下发处方参考格式的函》(苏卫医便〔2005〕5号)印制。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主动与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联系,取得理解与配合,使各类医保处方格式统一按卫生部的规定执行。
三、建立处方点评制度。
根据《办法》规定,各地、各单位要加强对医师处方的监督管理,建立严格的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通报不合理处方,及时干预不合理用药。
对违反《办法》规定的医师、药师等相关人员,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确保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3号(略)
二○○七年三月二十二日
——结束——。
处方管理办法(试行) 卫医发〔2004〕269号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转发关于印发《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卫医发〔2004〕26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加强处方开具、调剂、使用、保存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依据《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四年八月十日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加强处方开具、调剂、使用、保存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依据《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开具、审核、调剂、保管处方的相应机构和人员。
第三条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
第四条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
医师处方和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第五条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
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开具的处方须经所在执业地点执业医师签字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
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执业,在注册的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
试用期的医师开具处方,须经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审核、并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
医师须在注册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签名留样及专用签章备案后方可开具处方。
医师被责令暂停执业、被责令离岗培训期间或被注销、吊销执业证书后,其处方权即被取消。
第六条医师应当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
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2024年最新处方管理办法

2024年最新处方管理办法2024年最新处方管理办法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业,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而出台的一项重要政策。
本办法对处方的开具、审核、发放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医生、药师和患者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以下将详细介绍2024年最新处方管理办法的具体要点。
一、处方开具要求1. 医师资质:开具处方的医师必须具备相关资质和执业证书,并接受过相关培训和考核。
2. 病例记录:医师在开具处方之前,必须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病历记录,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内容。
3. 标准用药:医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药物,并遵循国家、地方或专业学会发布的标准用药指南。
4. 处方格式:处方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书写,包括医院名称、医师姓名、患者基本信息、药物名称、用量、频次、用药期限等内容。
同时,处方上应有医师的亲笔签名和执业医师印章。
二、处方审核与发放1. 药师审核:医院药师在收到处方后,应仔细审核其合法性和合理性。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与开具处方的医师沟通并提出修改建议。
2. 电子处方:鼓励医院推行电子处方,在达到安全要求的情况下,可逐步取代传统纸质处方。
电子处方应具备防篡改和保密性能,并可与药房和患者之间进行实时传输。
3. 发放药物:药师在审核通过后,可根据处方提供给患者所需药物。
药物发放应严格按照处方上的规定进行,药房应保证药物的真实性和质量。
三、处方存档与监管1. 处方存档: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处方存档系统,将每一份处方进行编号和归档,并保存一定的时间,以备查阅。
2. 日常监管:卫生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医院处方管理的日常监管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确保医院遵守相关规定。
3. 处方数据统计:医院应定期汇总处方数据,对医师的开方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患者权益保障1. 用药知情权:医师应详细告知患者有关处方药物的用途、用量、副作用等信息,确保患者知情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第5号令)-附件

附件 1处方标准一、处方内容1.前记: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
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还应当包括患者身份证明编号,代办人姓名、身份证明编号。
2.正文:以Rp或R(拉丁文Recipe“请取”的缩写)标示,分列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用量。
3.后记:医师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二、处方颜色1.普通处方的印刷用纸为白色。
2.急诊处方印刷用纸为淡黄色,右上角标注“急诊”。
3.儿科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绿色,右上角标注“儿科”。
4.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注“麻、精一”。
5.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白色,右上角标注“精二”。
附件2处方评价表医疗机构名称:填表人:填表日期:表1注:有=1 无=0;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A:用药品种总数; B: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 = A/30;C:使用抗菌药的处方数; D:抗菌药使用百分率= C/30;E: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 F:注射剂使用百分率= E/30;G: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总数; H: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G/A;I: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 J: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I/A;K:处方总金额; L:平均每张处方金额=K/30。
表2注:是=1 否=0。
A:患者平均就诊时间 B:患者取药时药师平均发药交待时间C:处方用药品种总数D:按处方实际调配药品数 E:按处方实际调配药品的百分率=D/C F:标签标示完整的药品数 G:药品标示完整的百分率=F/D H:能正确回答全部处方药用法的例数 I:患者了解正确用法的百分率=H/30表3意见:签名:处方评价及填表说明:1.处方评价表是对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处方管理、费用控制等情况实施的综合评价,可以由医疗机构对本机构药事管理整体情况实施评价,也可以对一名或者多名医师处方情况实施评价。
2024年最新处方管理办法-(两篇)

2024年最新处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处方管理,规范处方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和药品使用单位(以下统称“处方单位”)及其从业人员。
第三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全国处方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处方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处方权与处方管理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处方管理制度,明确处方权、处方审核、处方调剂、处方保管、处方监督等方面的职责和程序。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处方权,处方权应当由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务人员行使。
医疗机构应当将处方权名单报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处方应当由处方权人按照医疗规范和患者病情开具,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处方权人应当遵循合理用药原则,不得滥用处方权。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审核制度,对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
处方审核人员应当具备执业药师资格。
第八条药品经营企业和药品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处方调剂制度,按照处方调剂药品,确保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
第九条处方单位应当建立处方保管制度,对处方进行妥善保管,防止处方丢失、损坏或者被篡改。
第十条处方单位应当建立处方监督制度,对处方行为进行监督,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报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
第三章处方开具与使用第十一条处方权人开具处方时,应当认真询问患者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开具处方,并注明诊断结果。
第十二条处方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基本信息;(二)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等;(三)开具日期、有效期限;(四)处方权人签名或者盖章;(五)其他需要注明的事项。
第十三条处方权人开具处方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性别、体重等情况,合理选择药品;(二)优先选择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三)优先选择国产药品;(四)避免开具重复、无效或者不必要的药品;(五)避免开具有毒、有害或者易产生依赖性的药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处方管理办法

xx卫生部令第53号《处方管理办法》已于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起施行。
部长高强二〇〇七年二月十四日处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本办法适用于与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的医疗机构及其人员。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处方药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
第二章处方管理的一般规定第五条处方标准(附件1)由卫生部统一规定,处方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定,处方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格式印制。
第六条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规则:(一)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二)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三)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四)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五)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六)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28号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28号](https://img.taocdn.com/s3/m/959234d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0.png)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正文:----------------------------------------------------------------------------------------------------------------------------------------------------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为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二月十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第三条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各级医院应当按照本规范,建立健全系统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的处方点评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
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处方点评工作,参照本规范执行第四条医院应当加强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落实处方审核、发药、核对与用药交待等相关规定;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制定并落实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组)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院医疗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2023修正版卫生部制定《处方管理办法》

卫生部制定《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制定《处方管理办法》1. 引言近日,卫生部发布了《处方管理办法》,这是为了规范和管理处方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而制定的一项法规。
处方是医生给予患者用药指导的重要依据,因此,合理规范处方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对卫生部制定的《处方管理办法》进行解读和分析。
2. 背景和目的随着医疗水平和医疗需求的不断提高,处方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
然而,一些医生存在不规范开处方的行为,例如超量开药、滥用特殊药物等,这不仅浪费了药物资源,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风险。
因此,卫生部制定《处方管理办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和管理医生的处方行为,提高用药安全性,同时节约药物资源。
3. 主要内容《处方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处方的开立和执行医生在开立处方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用药需要和相关规定进行合理的药物选择和用量确定。
并要求医生在处方上详细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用药指导等内容,以提供给药师和患者参考。
3.2 处方审核和监管卫生部将建立处方审核和监管机制,对医生的开处方行为进行审查和监督。
审核机制将确保医生的处方行为符合规范,而监管机制则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规范的处方行为。
3.3 药师的处方管理《处方管理办法》要求药师在接到处方后,应仔细核实处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药师可根据处方内容和患者的用药需求,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用药指导和建议。
同时,药师还要负责记录和保存处方信息,以便随时查阅和核对。
3.4 患者的权益保护卫生部着重保护患者的权益,要求医生和药师在处方过程中,必须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患者有权要求医生和药师对处方进行解释,并在理解和同意后方可购买和使用药物。
4. 实施和监督为确保《处方管理办法》的有效实施和监督,卫生部将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
这个机构将负责对医疗机构的处方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并定期发布处方管理的相关政策和通知。
5. 结论《处方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医疗行业规范和用药安全方面又迈出了一步。
卫生部关于印发处方常用药品通用名目录的通知(卫医发〔2007〕101号)

卫生部关于印发处方常用药品通用名目录的通知卫医发〔2007〕10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配合《处方管理办法》实施,推动临床合理用药,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处方行为,我部委托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制订了《处方常用药品通用名目录》,现印发给你们,供临床工作时参考。
在执行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向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反映。
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附件:处方常用药品通用名目录前言卫生部2007年2月14日发布《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7年5月1日起实施。
《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
为方便药品名称的查询使用,并规范处方药品名称,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特编写《处方常用药品通用名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以供临床医师、药师和护士参考。
《目录》编写的主要依据是卫生部药典会编制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国际非专利药品名(INN)》,并参考了《新编药物学(第十五版)》和全国数十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处方集。
共收录26大类93个亚类的1029个药品,其中单一成份药品为1009个,复方药品(制剂)为20个。
对《目录》有以下几点说明。
一、《目录》主要为配合《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而编写,目的在于规范医师开具处方和临床用药医嘱的药品通用名称,故只收载了医疗机构较常用的药品通用名。
二、《目录》中收录的药品名称系药品的通用名称,不带有盐基、剂型和规格。
医疗机构在采用药品通用名称制定药品处方集和本机构基本药品供应目录,以及医师在书写处方和用药医嘱时,应符合《办法》和药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三、《目录》收载的药品通用名称为目前临床常用的西药药品通用名称,未收载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药品名称,这些药品名称应依照《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书写。
四、《目录》将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和临床需求,不定期地进行补充和修订。
卫生部制定《处方管理办法》范文精简版

卫生部制定《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制定《处方管理办法》引言背景在医疗服务中,合理用药和处方管理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关键环节。
目前在部分医院的处方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规范的现象,如处方开具不规范、虚假处方等,给患者用药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困扰。
为了加强处方管理,推动医疗机构规范开展处方管理工作,卫生部制定了《处方管理办法》。
目的《处方管理办法》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和促进医院的处方管理工作,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通过明确医疗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医师的职业道德和执业能力,建立完善的处方审核和监督制度,提高处方质量和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
主要内容1. 处方管理的基本原则- 合理用药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合理开具处方,避免滥用和过度用药。
- 完整处方原则:处方必须包括患者信息、药品名称、用药剂量和频次等基本信息。
- 装订保存原则:医疗机构应将处方进行装订保存,以便追溯和监督。
2. 医师的责任和义务- 医师应具备执业资格,并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
- 医师应认真审核患者病情,合理开具处方,并保证处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医师应对处方的使用和效果进行跟踪,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 处方审核和监督机制- 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处方审核部门,对处方进行审核和监督。
- 处方审核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处方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行评估。
- 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查和外部评估,确保处方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有效性。
结论《处方管理办法》的制定是卫生部为了规范医院处方管理工作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所采取的重要措施。
通过明确医疗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医师的职业道德和执业能力,建立完善的处方审核和监督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处方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04.08.10•【文号】卫医发[2004]269号•【施行日期】2004.09.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医疗安全与血液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处方管理办法》(发布日期:2007年2月14日实施日期:2007年5月1日)废止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卫医发[2004]26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加强处方开具、调剂、使用、保存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依据《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四年八月十日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加强处方开具、调剂、使用、保存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依据《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开具、审核、调剂、保管处方的相应机构和人员。
第三条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
第四条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
医师处方和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第五条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
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开具的处方须经所在执业地点执业医师签字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
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执业,在注册的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
试用期的医师开具处方,须经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审核、并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
《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第五十四条

《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第五十四条《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第五十四条一、药品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处方管理制度,确保处方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不得为非法用途提供药品。
二、药品销售企业应当向购买者采集其身份信息和处方信息,并保留处方原件、复印件或者电子数据备份。
三、处方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医师开具的处方应当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名称、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量、数量等信息。
(二)非医师开具的处方应当包括购买者姓名、性别、年龄、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量、数量等信息,并由购买者在处方上签字确认。
四、药品销售企业应当建立药品销售记录制度,记录销售的药品名称、数量、金额、销售日期、购买者身份信息和处方信息等。
五、药品销售企业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建立药品销售安全管理制度。
六、药品销售企业应当对处方信息进行保密,并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存和使用处方信息。
七、药品销售企业应当认真执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加强自身管理,防止违法违规行为。
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1. 处方:医生为病人开具的包含特定药品和药品使用方法的文件。
2. 药品销售企业:指从事药品销售活动的企业或者个人。
3. 真实性:处方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包括患者、设备、药品等基本信息的真实性。
4. 合法性:处方开具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疗伦理规范。
5. 准确性:处方中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必须正确。
6. 非法用途:指为非医疗目的购买药品。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我国药品管理的基本法律。
2. 《处方药管理办法》:规定处方药管理的工作程序和要求。
3.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规范。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侵权行为所引起的民事责任和赔偿问题。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卫生条例》: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
卫生部关于印发《麻、精药品处方管理办规定》的通知

卫医发〔2005〕4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加强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保证患者正常医疗需求,防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流入非法渠道,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处方管理办法(试行)》,我部制定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五年十一月十四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一、为加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开具、使用、保存管理,保证正常医疗需要,防止流入非法渠道,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定。
二、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专用处方。
三、具有处方权的医师在为患者首次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时,应当亲自诊查患者,为其建立相应的病历,留存患者身份证明复印件,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附后)。
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
四、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或者由医疗机构派医务人员出诊至患者家中使用。
五、医疗机构应当要求使用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型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患者每4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
六、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型和第一类精神药品需要带出医疗机构外使用时,具有处方权的医师在患者或者其代办人出示下列材料后方可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一)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二)患者户籍簿、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身份证明;(三)代办人员身份证明。
医疗机构应当在患者门诊病历中留存代办人员身份证明复印件。
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格式由三部分组成:(一)前记:医疗机构名称、处方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明编号、门诊病历号、代办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名编号、科别、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
(二)正文:病情及诊断;以Rp或者R标示,分列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
(三)后记:医师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
八、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处方右上角分别标注“麻”、“精一”;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为白色,处方右上角标注“精二”。
最新《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汇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3号《处方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11月27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长高强二〇〇七年二月十四日处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本办法适用于与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的医疗机构及其人员。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处方药应当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
第二章处方管理的一般规定第五条处方标准(附件1)由卫生部统一规定,处方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定,处方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格式印制。
第六条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规则:(一)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二)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三)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四)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五)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处方管理办法2024年

处方管理办法2024年
2024年处方管理办法
2024年处方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促进药物合理使用。
根据本办法,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必须严格遵守以
下规定:
一、处方内容
1. 处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确保用药安全。
2. 处方应当清晰明了,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用量、用法、用药频
次等必要信息。
3.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药品,并在必要
时注明禁忌症、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处方签署
1. 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必须亲自签署,并注明医师姓名、医院名称、
科室等信息。
2. 医师签署处方应当使用真实有效的手写签名或电子签名,确保处
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处方保存
1.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处方管理制度,确保处方的保存完整性和
可追溯性。
2. 患者在购买药品时应当携带有效处方,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应当留存相关复印件或电子档案。
四、处方审核
1. 医师在开具处方之前应当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药学部门或药事管理人员,对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并及时反馈意见。
五、处方管理
1.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管理档案,定期进行复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于存在违规开具处方行为的医师应当及时进行处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2024年处方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医师处方行为,提升医师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药物合理使用。
希望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遵守,共同维护良好的用药环境,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第号令

《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第号令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第号令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的处方管理,提高药物使用效益,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办法所称处方,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法定医疗机构开给患者的用药指南。
第三条处方包括中西药处方、中药合剂处方、医用气体处方、膳食营养处方等。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予以纠正并依法处理。
第二章处方的开具第五条处方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应当由医师在开具时亲笔签名或者电子签名,并在签名或者电子签名下注明开具时间。
(二)处方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就诊医师的姓名、职务、出诊日期和诊室号;2.开具处方的时间和地点;3.处方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4.药物的名称、规格、用法、用量;5.开具数量及剂量;6.禁忌和注意事项;7.开方医师的签名、职务、联系电话。
第六条医疗卫生机构不得拒绝为有需要的患者开具处方。
第七条医生必须按照规定使用通用名称,不得使用商品名称。
第八条医生应当了解、掌握、遵守国家有关药品、医疗器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负责用药安全。
第三章处方的审核和保存第九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制定规范的处方审查制度。
第十条对于患者所患病情不熟悉或药品不熟悉的处方,应当报请主治医师审核,并加盖主治医师签名和审查意见。
第十一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处方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配备专人负责处方管理。
第十二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明确处方的保管期限和处方保存的方式,并严格执行。
第十三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保持各种处方规范、安全、统一的原则,要严格保存各种处方、日志等记录资料,不得泄漏患者隐私。
第四章处方的执行和管理第十四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认真执行处方。
第十五条开药房要有专职工作人员配发药品,应当保证药品的真实、有效、安全并确保药品的质量。
第十六条药品的配发应当根据处方的要求,严格按照药品的规格、用法和用量发放。
[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福建省处方管理办法最新版(Word可编辑版)
![[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福建省处方管理办法最新版(Word可编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55026e960590c69fc37649.png)
[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福建省处方管理办法最新版(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福建省处方管理办法最新版来自热点推荐。
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处方是医生对病人用药的书面文件,是药剂人员调配药品的依据,具有法律、技术、经济责任。
下文是福建省处方管理办法,欢迎阅读! 福建省处方管理办法最新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本办法适用于与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的医疗机构及其人员。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处方药应当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
第二章处方管理的一般规定第五条处方标准由卫生部统一规定,处方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定,处方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格式印制。
第六条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规则: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卫生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闽卫医[2007]82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卫生厅
【发布日期】2007.04.12
【实施日期】2007.04.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福建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通知
(闽卫医[2007]82号)
各设区市卫生局,厅直属各医疗单位,福建医大、中医学院各附属医院,省老年医院:
现将卫生部发布的《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执行。
1.提高认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疗机构应认识《处方管理办法》颁布的重要意义,做好《处方管理办法》的培训工作,培训范围要覆盖到辖区内每一位医师和药学人员,以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
2.健全组织。
各级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药事管理专业组织和管理制度。
二级(县级)
以上医院应建立由医疗、教学、医疗行政管理人员组成的药事管理委员会,其他医疗机构设立由相应人员组成的药事管理组。
要重视和发挥药事管理专业组织的作用,加强指导机构内医务人员正确执行《处方管理办法》。
3.认真执行。
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
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