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教育衔接立交桥的搭建策略
沈阳铁路机械学校构建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新模式
21 0 0年 8月 2 日 , 海 峡 两 岸 技 职 教 育 课 程 与 教 “
组 专 家 认 为 , 项 目研 究 思 路 清 晰 , 果 丰 富 , 色 该 成 特 鲜 明 , 新性 突 出 , 新 的人 才培 养模 式研 究 与实 践 创 创
成 果 对 推 动 高 职 院 校 的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具 有 指 导 和 借
际 , 行 了 内容 丰 富 、 式 多 样 的说 课 。 此 次 说 课 集 进 形 中 展 示 了 一 批 优 秀 教 案 和 课 件 ,代 表 了 当 前 江 西 省 高 校老 师对 大学 生安 全教 育水 平 。九 江职业 技 术学 院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教 师 刘 兆 平 沉 着 应 战 , 现 出色 , 表 喜 获 二 等 奖 , 现 了学 院 教 师 的 风 采 和 教 学 水 平 。 展
鉴 作 用 , 成 果 在 国 内达 到 领 先 水 平 , 有 重 要 的 应 其 具 用 与 推 广 价 值 。 鉴 定 专 家 组 一 致 同意 该 项 目通 过 鉴
定。
赛 区 竞 赛 已 胜 利 落 下 帷 幕 ,学 院 首 次 参 赛 选 送 的 3 件 作 品 , 大 赛 中 均 取 得 骄 人 成 绩 , “ 缺 一 ” 营 在 《山 野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 创 业 计 划 书 荣 获 银 奖 ; 新 饰 技 创 业 《 根 据 苏 教 高 [0 0 6号 文 , 苏 省 教 育 厅 评 选 2 1 12 江 出 21 0 0年 高 等 学 校 省 级 品 牌 、 色 专 业 建 设 点 2 2 特 0 个 , 中 , 州 工业 园区职业 技 术学 院 汽车运 用 技术 其 苏 ( 2 1 4 专 业 、 筑 工 程 技 术 ( 6 3 1 专 业 人 选 。此 500 ) 建 50 0 ) 次 入 选 的 2个 特 色 专 业 ,将 充 分 发 挥 专 业 建 设 点 的
试论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意义及策略
展, 二是 与其 他各 种类 型教 育 的协 调共 进 , 种 纵横 学术 型人 才 、 程 型 人 才 、 术 型人 才 、 能 型人 才 这 工 技 技
交错 的立 交桥 式发 展方 向既顺应 了大力 发展 职业 教
四种 类 型 的分 法 已被 大 多数 人 接 受 J 目前 的 现 状 2, 是前 两类 人 才 的培 养 由普 通 教 育 负 责 , 两类 人 才 后
发 展是 应时 应 势 之需 。不 可 否 认 , 业 教 育 的 大发 职
构 建 职业教 育 立 交 桥 , 是 要 求 完 善 职 业 教 育 一
自身体 系 , 二是要 求 与普 通教 育 的相 互 沟通 与 衔接 ,
展 应该 包括 两方 面 的 内容 , 是 职 业 教 育 内部 的发 这 就为人 才 的多 样化 发展 提供 了空 间 。将 人才 分 为 一
的培 养则 交 给 了职业 教育 。无 可 否认 的是 随着 技 术
育 的号 召 , 同时也 利 于增强 职业 教育 自身吸 引力 。
一
、 性
知识 的进 步 以及 产 业 结 构 的调 整 , 会 对 于技 术 类 社 人才 的需 求更 为 迫 切 , 技术 类 人 才 注 重对 操 作 技 能
关键 词 : 业教 育; 职 普通教育 ; 立交桥
中 图 分 类 号 : 72 G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0 0 2 1 )0— 0 1 0 17 6 6 (0 0 1 00 — 4
《 国家 中长 期教 育 改 革 和 发展 规 划 纲 要 》 出 : 提
第1 0期
NO. 0 1
河 南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n n I si t f ce c n e h oo y o r a fHe a n t u e o in e a d T c n lg t S
关于我国职业教育“立交桥”构建的研讨
进“ 双师型” 教 师的培养 。
构 建 职业教 育 “ 立交 桥 ” , 高职 教育 是重 3 . 3 发 挥职教 集 团办学优 势 , 鼓励 企业参 与 点, 对 下带动衔接 中等 职业 教育 , 向上 的延伸 职 业教 育 出台鼓 励企 业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 改变 高职教育专科层次 的现状 ,还 要实现职 业 教育与高等教育 的沟通及 职业 教育与继续 设 的具体政策 ,职业学校主管单位教育厅或
第5 0卷 第 l 0 期 2 0 1 6 年 1 O 月
广 东 蚕 业
GUANGDONG CANYE
Vo 1 . 5 0. No . 1 0
0c t .2 O1 6
D O I : 1 0 . 3 9 6 9 6 . i s s n . 2 0 9 5 - 1 2 0 5 . 2 0 1 6 . 1 0 . 1 0
并提 出建设保 障措 施体 的 对策 。
关 键词 职业; 教育; 立 交桥 ; 衔接 ; 保 障措施
中图分 类号 : G 7 1 8 . 5
文献 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2 0 9 5 . 1 2 0 5 ( 2 0 1 6 ) 1 0 . 2 8 . 0 2
1 构 建 职 业教 育立 交桥 的 必 要 性
高等教育之间 的有效 沟通 ,如 通过开设一些 减免 税收 、投入一定的资金建立跨企业培训
“ 对 口升学班 ” ,促进高 中学 生能够更好更快 中心资源共享等措施方法 ; 此外 , 政府应该制
的适应 职业教育学 习生活。
定 出一定的激励制度 ,调动企业 的工匠能手
继续 教育是构建职业教育 “ 立交 桥” 的有 到职业教 育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如在专业技 力 支撑 ,职业学校学生 毕业 参加工作后还有 术 职务 晋升方面给予优先 。 学历进修 、 技术进 修的需求 , 可利用业余 时间 3 . 4 完善 职 业教 育认 证与职后培训 育层次 的合 理上移 。横 向构建主要是 以高等 工作 的开展也不是很到位 。 教育 为支撑 , 以继续教 育为辅助 , 实现 教育 间
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的主要途径初探-2022年教育文档
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的主要途径初探-2022年教育文档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务院于今年5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决定中提出了“加快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可以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这两种教育类别有效的结合起来,打通职业教育继续发展的上升通道,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建,是以人为本,实现终身教育、体现教育公平、促进各类人才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如何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人从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主要途径方面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做好中高职衔接(一)以外部衔接为基础,实现中高职顺利对接。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外部衔接主要表现在招生、学制等方面的衔接上。
招生方面的衔接是主要表现形式,为了使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主要划为中职毕业生,那么高职院校扩大对于中职学生的招生比例是必然选择,而目前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是针对于高中生,对中专生只有极少数的招生数额,也基本上是通过对口招生的形式进行招录,很大程度限制了中高职有效衔接。
为了实现中高职顺利衔接,高职院校在招生制度应做出一些改革举措和实践尝试:一是扩大对于中职学生的招生比例。
高职院校可以适当以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各方面条件作为参考标准,按照学校的各方面条件的综合评估来确定对其的招生指标,这样既有利于对于每所中职学校的公平招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职学校的竞争与发展。
二是改革对口升学考试模式。
高职院校采用对口升学考试的模式基本上复制了普通高考等学历教育考试的模式,以纸笔考试为主,以统考成绩决定录取,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发展潜质和职业就能力水平。
对口升学考试要坚持“德育、技能考查为主,理论考试为辅”的原则,实行“德育考查+职业技能考查+理论考试”的考试模式,德育、职业技能和理论分别占总成绩的20%、60%和20%。
中高职立交桥实施方案
XX省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立交桥”发展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XX省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立交桥"发展改革。
(二)项目负责人(三)项目责任主体(四)项目具体负责人(五)项目实施机构(六)项目工作机制省教育厅负责审批试点院校及其招生工作方案和招生计划,省招办负责招生工作指导、管理、监督和办理新生录取手续,试点院校根据省教育厅批准的招生工作方案和招生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自主招生的命题、考试、评卷、面试和实施录取工作.二、项目背景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要求,解决高职院校生源不足的现状,更好地利用中、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协调发展,提升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层次,解决我省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更高学历层次的实用技能型人才的社会需求问题,构建中等职业学校与各类高等学校之间的衔接桥梁。
三、项目改革目标(一)总体目标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方面,普通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力争用5年时间,在部分高职院校试点“单独招生”的基础上,逐步放开“单独招生”的规模和院校数量。
到2015年,通过“单独招生”进入高职院校的人数达到当年我省普通高职专科院校招计划总数的30%左右。
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方面,力争到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约有10%左右的(1。
8万人左右)在校生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教育.3、成人高等学校招生方面,力争到2015年实现我省成人高等学校从中等职业学校招收人数达到4000人左右的规模.(二)具体目标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方面.2012年“单独招生"试点招生的总数达到我省当年高职专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0%;2013年到2015年原则上按我省当年高职专科全国招生计划数5%的额度推进。
在2011和2012年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参与“单独招生”的高职专科学校的数量,到2015年“单独招生”考生数量达到我省当年高职专科招生计划总数的30%,即10000人左右,高职专科学校基本参与“单独招生"。
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背景下中高职衔接机制的探讨
2018年2月第2期 高教论坛HigherEducationForumFeb.2018.No.2·职业与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背景下中高职衔接机制的探讨李继宏(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6)摘要: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衔接,体现“一体化”和“开放性”的特征,涉及多个利益主体、教学要素和关键环节,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子系统。
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背景下中高职衔接机制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加强运行保障机制建设,健全中高职衔接的招考制度,建设全方位的中高职衔接沟通协调机制,推动内涵式一体化衔接等完善中高职衔接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机制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18)2-0060-03作者简介:李继宏(1976-),男,广西桂林人,教授,研究方向为世界区域贸易与投资、职业教育管理。
收稿日期:2017-11-25 修稿日期:2017-12-15 一、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与中高职衔接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把各级各类教育的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作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重要内容。
职业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类型,在人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职业教育“立交桥”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意为架构一种从层次和类型上都能够顺利沟通和相互转换的职业教育体系,纵向上实现职业教育内部层次上的衔接,横向上实现职业教育与以普通教育为主的其他类型教育的互通。
在中高职教育之间建立起衔接,为中职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教育选项,既是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和层次的要求,也是纵向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关键,同时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
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衔接,体现出“一体化”和“开放性”的特征。
构建中职教育升学立交桥的意见和建议
构建中职教育升学立交桥的意见和建议一、拟议有关中职教育升学立交桥的建议1. 鼓励不同的学校和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深度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跨级别和跨类型的升学立交桥,让学生更容易转学。
2. 建立健全一定的申请学校审核和审批制度,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申请转学过程的正常运行。
3. 推广“中职转大学”申请,增加大学对中职学生的招收,改进中职学校的招生制度,确保学生能够更顺利地转学。
4. 建立全面的学习、能力测评和面试机制,为学生提供测评和支持,使学生有机会参加高校的招生考试,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5. 制定有利于跨校转学的措施,例如实行统一的学习评价制度,创立内部和外部升学立交桥,支持异地转学,鼓励学生就业等。
6. 建立全国一致的跨校合作及联合建设体系,制定统一的学术考察、招生和毕业证书的标准,实现学校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优质联系。
二、拟议有关中职教育升学立交桥的实施措施1. 提高学校招生和选拔政策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发展广泛的渠道和方式,提高中职学生的竞争力,保证其不被偏见所左右。
2. 若干地方发布尝试性职业转换改革举措,建立差异化的招生改革实验区,让更多中职学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3. 创新招生管理政策,实施“每小时通话面试”等新型方式招生,关注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能力发展,提高招生管理水平和效率。
4. 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加强对中职学生们的宣传引导,促进公众了解职业教育、实施教育移民综合改革,优化招生工作的管理措施,推动招生发展。
5. 加强政策公信力,推出更多政策宣讲和宣传,让招生信息及时准确获取,保证学生能获得正确有效地招生信息指导,使学生能放心选择就读高校。
6.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跨校和特殊人群升学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让跨校转学更容易,让更多学生获得良好的教育。
中高职教育衔接立交桥的搭建策略
中高职教育衔接立交桥的搭建策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到 2020 年我国职业教育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 号)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灵活开放的职业终身教育体系。
因此,构建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有效实施中高职有效衔接,建立中高职一体化培养体系,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立交桥的必要性1.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立交桥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就培养目标而言,中职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高职的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
企业生产经营既需要发明创造型、生产科研结合型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又离不开技术熟练的技能型人才。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构建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办学模式,以中职促高职、以高职带中职,已成为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的一种共识。
2.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立交桥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都具有技术性和职业性等共同特征,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结构和体系的完善,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功能,从而促进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急需的大批工作适应性强的应用型、技艺型、技术型、创新型技能人才。
3.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立交桥是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现实选择。
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的协同合作策略
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的协同合作策略1. 引言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由中等职业教育(中职)和高等职业教育(高职)组成。
两者的紧密协同合作,对于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探讨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协同合作策略,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2. 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协同合作的意义2.1 资源共享通过合作,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可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课程资源等,提高教育投入的使用效益。
2.2 优势互补中职学校在职业技能基础教育和实操训练方面有明显优势,而高职院校在专业深度、科研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上具备更强实力。
两者合作可以将各自优势转化为整体优势,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2.3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协同合作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加丰富和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2.4 促进教育公平合作可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特别是对于边远地区和弱势群体,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
3. 协同合作策略3.1 建立合作机制设立中职与高职合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合作规划、协调合作事宜、评估合作效果。
3.2 课程体系衔接构建从中职到高职的标准化课程体系,确保教学内容和要求的有效衔接。
3.3 教学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包括教案、课件、实践教学项目等。
3.4 师资互聘与培训实施师资互聘计划,加强教师队伍的交流与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3.5 联合科研与社会服务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促进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3.6 学生互认学分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允许学生在中职与高职阶段间转换研究,减少重复研究。
3.7 就业与创业合作合作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共享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实训和创业机会。
4. 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步骤一(1-3个月):成立合作指导委员会,制定合作方案。
- 步骤二(4-6个月):制定具体合作细则,如课程衔接、资源共享办法等。
道路桥梁专业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立交桥”实践
现代经济信息416道路桥梁专业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立交桥”实践万金侠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文章阐述搭建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立交桥”的意义和具体模式。
3+2中高职衔的培养目标是同时培养学生的技术与技能相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的人才。
采取“工学交替,产教融合”培养方式,满足学校、企业、学生、家长、社会对人才需求。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培养目标;工学交替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7-0416-01一、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定义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立交桥”的搭建主要是指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沟通与衔接,它既能解决职业院校学生的学历提升问题,还能解决学生专业技能纵向提升问题。
本文结合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专业3+2中高职衔接模式的实践,探讨如何搭建中高职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我院与吉林省城市建设学校和中铁十三局技师学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进行对接,发挥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双方的资源优势,将课程体系衔接,通过设计分阶段强化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合理配置课程开课时间、地点、师资、校企合作资源等,满足学校、企业、学生、家长、社会对人才需求。
二、现状分析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有许多综合办学案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些经验可以作为我们时间的依据。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美国最先于1910年就创办了综合高中,自此以后大部分的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先后创办了综合高中,并且以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在高中教育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在国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苏南地区创办综合高中以来,上海、北京、江苏等等的省(市)都开始了大批量的建立综合高中,并且它们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这些综合高中模式,实际上就是构建普职互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
广东省教育厅于2010年在省内选了一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一些专业与其中一些高职院校相对应,在国内首先实行了“中高职三二分段”招生。
13中高对接 贯通职教立交桥
中高对接贯通职教立交桥一、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一目标。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特点。
沙溪是闻名全国的休闲服装基地,近年来服装行业竞争激烈,沙溪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成为重大课题,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应运而生。
二、办学目标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灵活调整专业专业方向,全方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建立适用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效专业设置新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灵活调整专业方向,积极打造精品专业,扎实培育龙头专业以带动学院的长远发展。
注重教育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
执行教学形式、内容、场地一体;项目教学、产品开发同步的新模式。
实现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的高度结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先团队。
创建3+2(2+0.5+0.5+2)中高职对接的现代化服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把学院建设成为广东纺织服装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广东现代服装设计研究成果转化中心,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的最佳实践区。
三、办学过程2011年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接受职业院校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试点中职学校实地考察,通过了相关部门的审核,获批准三二分段自主招生。
2012年中山市沙溪镇人民政府与中山市职业技术学院签约合作成立沙溪服装学院,并由我校对接中山市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推进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办学的相关工作。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通过对区域实地走访考察,确定了沙溪纺织服装学院的办学宗旨: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确定了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方向。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具体学习任务,形成各专业的核心课程,确定各专业方向对应的岗位群,界定各岗位的核心能力,构建职教课程新体系。
研究制定本院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优化“双师”结构,形成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1:1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
构建中职教育升学立交桥的意见和建议
构建中职教育升学立交桥的意见和建议一、搭建职业教育招生信息平台,确保升学信息畅通首先,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转变“重普轻职”的观念,制定专门政策,提升职业教育相应政策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积极广泛宣传市场对人才层次要求的高移现象,转变学生的升学观念。
在宣传时间上,在中职学校的一、二年级学生中,就要广泛宣传高校招生信息、政策。
因为学生均在校,宣传效果好。
允许完成在校两年学习的学生参加对口高职考试,但仍需完成毕业实践学习等第三学年需完成的学业任务才能入学。
其次,加强高职优秀毕业生事迹宣传,通过对典型模范的宣传,形成有利的升学价值导向,充分体现中职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的层次性,展现高职毕业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学位、学历及就业的优势。
再次,加大大学生贷款助学政策宣传,解决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大学难的问题。
最后,加强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的沟通交流,让中职学校的教师、学生,更多地了解高职院校,为学生毕业后进入高职院校做好宣传。
二、增强高等院校招生的吸引力,不拘一格降人才1.提高招生高校的声誉改善和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创名牌高职院校,培育名师和优势长线专业,推进重点职业院校建设和特色办学。
要求较有影响力的大学的某些特色专业在中职学校对口招收一定比例的学生,而某些在教育类型上相通的高等职业院校可以扩大招生比例,以此来提高学生升学的机会,也可以增加学生升学的选择面。
另外,可以加强联合办学,在高校设立更多专门的本科专业,让中职学生通过对口高考来升学,增加中职教育的吸引力,带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地区间有影响力的院校可以开展合作办学,甚至利用优势走向国际,增强职教吸引力和办学水平。
2.适当提高对口招生的录取比例首先。
招收中职生的高等院校要增加;其次,每所中职学校对口升学的高等院校不能只局限于一所;最后,高职考试录取比例可以以20%为参考标准,这个录取比例可以根据当年招生学校及社会的需求而定,可以灵活变动,这样可以防止招生人数比报考人数还多的乱象。
中高职教育衔接方案
中高职教育衔接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和“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拓宽职业教育发展空间,完善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中等和高等两个层面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二、主要目标一)规模目标进一步扩大中职教育的规模,扩大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对口招生比例,提供更多中职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通道。
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层次的衔接,为经济社会提供大量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
三)学制衔接目标建立以集团内学分互认模式为主的学制衔接,实现中职学校间的学分互认与高职院校的学分互认。
四)课程衔接目标制定出既能满足中职学校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需求又能体现中职学校卒业生就业必须具有的相对完整的素质布局的课程体系。
3、实施内容中职—高职学历教育衔接首先允许普通中职学生报考高职院校,打开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通道。
这样,让普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根据自己成长的需求,拥有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为中职学生的升学增加了选择的机会。
一)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1.入读条件:XXX学生在修满最低150学分,获得该校中职学历证书后,可申请报读XXX协作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协作高职院校根据中职学生卒业成就和先修课程成就,择优录取。
2.研究形式:全日制3.学制:采取2+1+X模式,即学生在中职阶段研究时间为3年。
在第三年顶岗练阶段可修读部分高职课程,相应课程学分可折算为顶岗练学分;大专研究阶段卒业年限根据学生能力而定。
4.专业设置:中职学生报读高职专业尽量依照专业对口原则。
二)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根蒂根基——建立“学分超市”在中职校全面推行学分制工作,探究建立校际学分互认机制,校际相关课程的互认可以在比照课程标准的根蒂根基上经由过程签订学分互认协议的方式进行;倡导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关课程(项目)之间的学分互认;研究和探究认可学生已有的研究和职业实际经历,并可折合成相应学分的路子。
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建构研究
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建构研究摘要:升学立交桥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体系之间沟通与衔接的重要模式.了解职业教育升学现状,对其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探析,寻求建构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的良策,以消除教育壁垒,为职业教育学生提供学历和学位层次高移的深造机会和更好的平台,为职业教育长远提供有利的基础和条件,是职业教育的理性诉求。
XX关键词: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建构XX升学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建构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是职业教育可持续的理性追求。
《XX中长期教育和规划纲要(2021-2021年)》明确提出:统筹职业教育,建立适应转型升级,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职业学校与普通教育互通融合、适合终身教育需要的性职业教育体系. 宏观地看,职业教育还并没有完全地从制教育中获得的优势.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寻求深造机会时,遇到**种升学困难,升学愿望难以实现,**种教育间也难以沟通与衔接。
这俨然表明只有解决好当前最为关键的问题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建构问题,建立更加合理的立体式的升学通道,才能拥有职业教育的生源基础和输送应用型人才的条件,才能消除教育壁垒,才能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和更好的平台。
XX一、国内外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建构的现状扫描XX20世纪,由于外国职业教育经过一个世纪的职业教育探索,某些发达XX职业教育已相对比较成熟,基本上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职业教育升学模式。
发达XX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模式主要包括:德国的双重学历达标补习模式、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衔接模式、中、高职教学体系衔接模式。
[1]这些模式为解决学生学历提升或技能培训提供了很好的途径,这也正是值得本国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新成立以来,特别是三十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也很迅速,初步了中职与高职共同、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前,我国很多省市已经初步建立了有利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育融合贯通的升学立交桥。
关于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立交桥”模型的思考
二、 “ 立交桥” 模型内容 “ 立交桥” 模型 内容是以基本 目标为依据的 , 主要有 中高职教
四、 “ 立交桥” 模 型 结构
、
“ 立交桥” 模型 目标
依据教育部发布的指导 意见 , 我们 明确“ 立 交桥 ” 模型 目标是 中职发挥基础作用 , 着重培养技能型人才 , 高职发挥 引领作用 , 着 重培养高端技能型人 才 , 积极探索新 型培养途径 , 系统 提升职业 教育服务 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和支撑 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 该
关于构建 中高职教育 衔接 “ 立交桥 ’ ’ 模型 的思考
口广 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 学院 林 震 谭小燕
【 摘
要】 分析 中高职教 育衔接基本理论及其发展 现状 , 从目
育的基本理论 、 中高职专业体系 、 中高职课程体系 、 中高职教育学 制、 人才素质培养的结构框架 。其中 , 理论部分包括教育学 、 教育
心理学 、 教学论 、 教育经济学 、 课程论 、 学制结构理论 、 人才结构理
标、 内容、 衔接模式与技 术设计 、 结构以及评价五个 方面构建 中高
职教 育衔 接 “ 立 交桥 ” 模型。
【 关键词 】 中高职 教 育衔接
“ 立交桥” 模型
论等 , 这些理论都是 以经典 教学论为依据 , 以学生为主体 , 通过 教
一
式实现对 接。 部分私立教育机构通过专业 的辅导培训为独立学 院
提供生源 , 成为 了中高职教育 的转 换中心 , 通过 文化 、 理论 、 考核 技能 , 实现人才的对接 , 起到了“ 引桥” 的作用。 中职学生还可以通 过统考 、 保送 、 推荐 的方式直通人高职学校 , 当然还包括高职 的对 口或单独招中职生 , 实现同一系列或 同一专业 直接 或大类宽 口径 衔接 。
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衔接策略
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衔接策略
1.加强沟通协调
2.建立职业导向的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衔接应该是有目标、有规划的,即要根据中职生的个人兴趣和能力,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通过职业兴趣测试和素质评价,确定中职生的专业选择和适合的高职学校,为其提供更为精准的专业培养和职业发展指导。
同时,高职院校要与中职学校建立起学分互认和学科之间的关联,确保中职生在高职学校继续学习时能够顺利过渡并取得学分。
3.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也是中职生和高职生之间衔接的重要环节。
高职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的设置和提升,为中职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技能培养。
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训基地建设,给予中职生更多的实践培训机会,真实体验相关职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并将实践成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4.加强就业指导
总之,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衔接策略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沟通协调,建立职业导向的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指导,才能够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有效衔接,为中职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职业教育“立交桥”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代职业教育/2016年第7期李可欣(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00)摘要: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构建过程中也出现了内部结构不合理、与其他各类教育无法互联互通等诸多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应从完善职教内部体系、建立各类教育的沟通机制、推进集团化办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建立科学的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职业教育“立交桥”;职业教育体系;应用型本科;结构优化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154(2016)07-0050-04作者简介:李可欣(1992-),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收稿日期:2016-05-07职业教育“立交桥”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职业教育“立交桥”的主体内容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
职业教育“立交桥”是开放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形象比喻,它具有交叉结构,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部分。
职业教育“立交桥”的纵向结构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初职教育、中职教育、高职教育三者的衔接,通过初、中、高的顺利衔接实现职业教育层次鲜明的内部结构;第二是高职教育层次的上移,在专科的基础上推行本科、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
横向结构的构建则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为主的其他各类教育的沟通交流。
长期以来,建立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之间沟通的桥梁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曾提出,要坚持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形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协调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衔接,公办民办院校共同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新格局。
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找到了突破口,它不仅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也是职教内部结构的优化,更是在终身教育思潮指引下向着开放融合、双向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发展的趋势。
浅析中高职教育衔接立交桥的搭建策略
龙源期刊网 浅析中高职教育衔接立交桥的搭建策略作者:王文琪来源:《速读·下旬》2019年第11期◆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给中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契机,因此教育部门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时,要注意科学化和现代化,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联系在一起,在合理的前提下,建立中高职衔接立交桥,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
本文主要通过探究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立交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深刻地剖析了目前存在于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时体现出来的主要问题,并切合实际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此来推动我国中高职教育的稳定、协调发展。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衔接立交桥;搭建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使我国职业教育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相关的产业结构,不能脱离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使更多的人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另外还明确指出,若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优化产业结构,便离不开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要建立灵活且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体系,不断的推进中高职教育稳定、协调发展。
所以,在当前大背景下,中高职教育衔接立交桥的搭建是很有必要的,相关部门也要反复推敲搭建策略,使得中高职教育在衔接时不会出现脱节,对于我国教育体系的建立是极为有利的。
一、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立交桥的必要性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前提下,对于搭建中高职衔接立交桥十分重要。
我国自古人口众多,因此,重视中高职教育,有利于将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转变为优秀的人力资源,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量的技术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
从培养方面来讲,中职和高职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一样的,企业的正常运行既离不开技术人员也离不开高端的科技人员,所以就需要中职教育培养技术人员,又需要高职教育培养科技人员。
结合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将中职和高职结合在一起,对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而言也是极为有利的,因此,中高职一体化是很有必要的。
现代职教体系下中高本衔接教学实施的路径与策略
现代职教体系下中高本衔接教学实施的路径与策略一、当下职教体系的现状现代的职教体系,咱们说白了,就是要帮助学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以前,大家都觉得只有读大学才是“正经”事,学点技术好像有点“低人一等”。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人才越来越吃香,各种行业急需具备实战能力的年轻人。
所以,职教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这几年,相关部门大力推行中高本衔接,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职教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毕业后直接对接社会需求,走得更远。
听起来是不是很酷?问题来了,很多学生对这种衔接模式并不熟悉,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它的好处,常常陷入“大学不读,我的未来怎么可能有保障”的误区。
这个问题得从根本上解决。
二、为什么中高本衔接那么重要?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光是文凭,实际能力才是硬道理。
如果你一毕业就能够胜任工作,而不是花几个月、几年才磨合,那就是赢了。
而“中高本衔接”,其实就是让学生在中职阶段就开始接触高职的学习内容,慢慢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换句话说,咱们不光是在学校里读书,而是进入职场前,先体验一下“社会”的味道。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让他们的职业规划更有方向性,避免了很多学生毕业后才发现自己走错了路,浪费了大把的时间。
这么看,衔接教学简直是为学生量身定制的一条捷径。
三、衔接教学实施的具体路径说到怎么实施这种衔接教学,别着急,听我细细道来。
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
别看现在有些课程内容看起来很抽象,如果学生没能在实际中用到,那简直就是纸上谈兵。
所以,学校不仅要提供理论学习,更要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这一点,恰恰是中高本衔接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你要让学生提前体验职场,提前知道职场上的规则和游戏规则。
比如说,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去企业实习,这不就等于让他们提前接触到“社会”?再比如,有些课程会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感受到职场的氛围,这样一来,他们自然就能适应未来的工作。
中高职衔接的 “立交桥”如何更畅通
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如何更畅通
周彩丽;闫益友;李洪兵
【期刊名称】《教育家》
【年(卷),期】2021()51
【摘要】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立交桥"逐步打通,但仍然存着"通而不畅"的问题。
成都市自2014年印发《统筹城乡职业教育"3+N"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以来,持续深化"3+N"集团化办学,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市属高职院校为"牵头学校",托管中职学校或领办中职学校专业,开展"3+2""3+3"中高职衔接教育,从机制创新、体系构建、渠道拓宽等方面探索出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周彩丽;闫益友;李洪兵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2
【相关文献】
1.广东中高职衔接培养高技能人才渠道更畅通
2.中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州职院和浙信校实施“中高职自考衔接”回顾与展望
3.试析普职互通及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立交桥"模式
4.中高职本科衔接机械专业分层教学存在问题
及对策研究\r——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3+4中职本科衔接班为例5.江苏省"3+3"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的实践与思考——以锡山中专与江苏信息职院电子信息技术专业"3+3"衔接项目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高职教育衔接立交桥的搭建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到 2020 年我国职业教育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 号)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灵活开放的职业终身教育体系。
因此,构建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有效实施中高职有效衔接,建立中高职一体化培养体系,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立交桥的必要性
1.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立交桥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就培养目标而言,中职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高职的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
企业生产经营既需要发明创造型、生产科研结合型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又离不开技术熟练的技能型人才。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构建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办学模式,以中
职促高职、以高职带中职,已成为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的一种共识。
2.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立交桥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都具有技术性和职业性等共同特征,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结构和体系的完善,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功能,从而促进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急需的大批工作适应性强的应用型、技艺型、技术型、创新型技能人才。
3.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立交桥是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现实选择。
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不仅能为高职教育提供优质的生源,而且还有利于中职和高职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促使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实现两类教育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二、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立交桥构建的可行性
1.国家有关政策的制定出台推动了中高职一体化立交桥的发展。
在国家《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把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该指导意见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有效构建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立交桥具有强有力的导向作用。
2.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决定中高职教育必须走一体化发展立交桥之路。
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是技术性和职业性,两种教育形式都强调以职业导向建设专业,并以培养具备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
质的职业专门人才为中心任务。
这些共同的特征为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中职升高职提供的生源有利于促进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立交桥的构建。
当前,高校外延扩张已基本结束,从近年来的全国高职院校招生情况看,部分高职院校生源紧张,生源竞争异常激烈。
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立交桥的构建为有志升入高职层次继续教育和深造的中职生提供十分便利的条件。
同时可以改善生源紧张局面和提高生源质量,这些都进一步说明了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立交桥构建的可行性和迫切性。
三、当前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高职生源结构衔接脱节。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虽逐年增加,但比例依然较低大多部分高职院校的生源仍主要来自于普通高中,相比之下中职毕业生只有较少部分的学生进入了高职院校继续学习,中职和高职衔接不畅,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2.两类教育培养目标衔接脱节。
中职教育在我国发展历史较长,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探索和积淀,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中职教育过于注重学生技能培养,而对学生的文化素质、专业理论水平和职业发展关注不够。
我国高职教育始于上世纪末,近年来迅速发展,并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毋庸讳言,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没有摆脱传统大学学科教育的影响,表现为重高等性轻职业性,重理论轻实践。
正是不同
的发展历史而导致的不同的培养目标,使我国当前中高职仍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
3.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衔接脱节。
在专业设置上,中高职院校相近专业设置重复,开出的课程名称及内容大同小异,这些现象在管理类、旅游类等专业显得尤为突出。
另外,中高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培养目标的不匹配的问题长期受就业导向的影响,中职教育过于重视技能培养而忽视理论教学,而高职教育起步较晚,没能从根本上摆脱传统高等教育学科性的影响,教学中往往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由此导致中高职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上相互脱节。
4.人才素质与职业岗位要求脱节。
目前中职教育目标定位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职教育目标定位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
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生产企业一线的人才需求已经发生变化,由于中高职教育衔接脱节,中职的基础性和高职的引领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从而造成学生的素质与职业岗位的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四、中高职教育衔接立交桥的构建关键路径
1.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
培养目标和规格是反映教育类型本质特征的两个方面。
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有许多共同点,它们都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等特点,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对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上,具体体现在专业技术人才的不同层次方面。
构建中高职教育立交桥,首先要解决的是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层次的衔接,不仅仅是知识结构的衔接,而且要在职业技能培养
做好衔接。
在培养目标上,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立交桥构建应该是中职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高职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培养规格上,中职要培养面向社会经济和生产建设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的熟练劳动者,而高职要培养的是服务社会经济建设一线的应用型、管理型和技能型的技术人员;在知识和能力上,高职毕业生应较中职毕业生的知识面上应当更宽、更深,在能力培养方面高职教育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创造性和独立性的培养。
2.中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衔接。
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的接口上,为促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中高职专业接轨是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要根据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要和生产方式转变要求,积极开展中高职专业设置衔接研究,依据不同职业不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特定需求,修订中职和高职教育专业目录,编制和完善中职和高职教育相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进一步优化专业的类型和层次结构,形成适应所在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升级需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大职业教育格局。
3.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
中高职教育一体化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衔接。
正如普通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注重知识和学科的衔接性一样,职业教育作为直接面向社会经济生产一线的定向教育,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更为重要。
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情况,设置中高职对口专业课程体系。
中高职相同专业可以制定同一个教学计划,但在知识深度和广度上要有严格的界定,要规定好各自的学习目标和相关的授课计划,明确各自不同的教学重
点,制定不同的课程标准,推进中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的有机衔接。
4.中高职教育配套政策的衔接。
相关政府部门要把促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处理好学校与政府、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真正形成以政府主导,企业与学校、学校与学校紧密合作的办学机制。
国家在政策进一步发挥导向作用,促进中高职教育立交桥的形成,使中职生有更便捷和更多样的教育选择和更多深造发展机会。
要逐步加大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比重。
依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积极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搭建起终身学习立交桥,为职业教育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提供条件,以此推动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和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5.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的创新模式。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高职衔接在我国已有了一定的进展,高职面向中职的对口自主招生和中高职五年一贯制已成为我国当前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主要模式。
这些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较好地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
要进一步探索能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的学分银行的学分制和弹性学习制度,增强职业教育的灵活性,实施中高职学分相互支撑、相互认可,构建一体化的中高职教育体制机制,促进中职与高职的有效衔接。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