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野(1)
认知语言学解读
• 戴浩一:台湾国立中正大学语言学研究所教授, 是少数专长于认知语言学的华人。
• 王士元:香港中文大学现代语言学系暨中研院院 士,另一少数专长于认知语言学的华人。
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概念
• 原型 • 范畴化、基本范畴 • 上下位 • 隐喻模式、转喻模式
孕育,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成熟。1987年,美国
莱考夫《范畴》的出版,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形
成;1989年,勒内·德尔文组织的在德国杜伊斯堡
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标志着认知语
言学的正式诞生。90年代中期以后,认知语言学
开始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 认知语言学代表人物
• 乔治·雷可夫 (George P. Lakoff1941年-):认知语言 学的其中一位创立者,提倡比喻(隐喻)是日常语言 活动中的必须认知能力。
• 2.范畴化:
范畴化,也叫做归类,是比较的一个特例。 一个范畴或类别往往有个“原型”,是用以确定 类别的参照标准,需要归类的目标与标准进行比 较,符合标准所有特征的目标例示这一标准,不 完全符合的目标是对标准的扩展。
范畴化,简单地说,就是把不同的事物归为同 一类型的过程。例如:人有各种各样的人,我们把 不同的人统称为“人”,这就是一种范畴化。
认知语言学 Cognitive linguistics
目录
一、什么是认知语言学(定义、 背景、代表人物)
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概念 三、思考探究 四、认知语言学的优与缺 五、认知语言学在中国
一、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在
反对主流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诞生,在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 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
认知语言学肇始于20 世纪70 年代, 80 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 如句法、意义、音系以及语篇等。
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1989 年春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1990 年出版的5认知语言学6杂志。
自诞生之日起, 认知语言学就把自己置于认知科学这一大学科中, 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逐渐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
在过去20 多年里, 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几个重要领域里已卓有成效, 如范畴化、概念隐喻、转喻、多义性、拟象性以及语法化等( 参见文旭1999, 2001) 。
尽管认知语言学家内部在具体方法、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别, 但他们的研究目标和基本原则有许多共同之处。
为了进一步理解并准确把握这一新的认知范式, 本文拟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研究方法作一些解释与探讨。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最明确的方式之一。
从/ 表达观念和思想0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语言, 这种观点就是通常所说的/ 认知观0。
这种观点认为, 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 而认知系统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组成。
这些认知能力与语言相互作用并受语言的影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研究语言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表达或交流观念和思想的方式。
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认知现实主义( cognitive realism) 的承诺, 即确认语言是一种心理或认知现象。
语言学诸多门派都以探索隐藏在大脑中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语言机制作为终极目标, 换句话说, 语言分析的目的不只是描写人们的语言行为, 而是解释引起语言行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 揭示语言行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
像乔姆斯基、杰肯道夫(R. Jackendoff) 、兰格克(R. Langacker) 、雷科夫(G. Lakoff) 、比尔沃思(M. Bierwisch ) 以及赫德森(R. Hudson) 这些代表不同理论方法的语言学家, 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这一目的。
认知语言学1
这些识解以我们实际上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自行车 和汽车为前提。
3.Categorization (范畴化)
Categorization is the process of classifying our experiences into different categories based on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范畴化是基于人类经验的异同将我们的经验划分成 不同的类型。 •There are three levels in categories: the basic level, the super-ordinate level, and the subordinate level.
The figure-ground alignment seems to apply to space with the ground as the prepositional object and the preposition expressing the spatial relational configuration. It also applies to our perception of moving objects. Since the moving object is typically the most prominent one, because it is moving, it is typically the figure, while the remaining stimuli constituent the ground.图形-背景关系似乎可以运用于空间研究,背景充当
约翰逊把意象图式定义为通过感知的相互作用和运动 程序获得的对事物经验给以连贯和结构的循环出现的 动态模式。
认知语言学
学科发展历程
认知语言学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在美国孕育(朗 奴·兰盖克提出空间语法),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成熟, 其学派地位得以确立,其确立标志为1989年春由勒内·德 尔文(ReneDirven) 组织的在德国杜伊斯堡(Duisbury) 召 开的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此次大会宣布于1990年 发行《认知语言学》杂志, 成立国际认知语言学( ICLA) , 出版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系列专著,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进 入稳步个特例。一个范 畴或类别往往有个“原型”,是用以确定类别的参照标准, 需要归类的目标与标准进行比较,符合标准所有特征的目 标例示(instantiate)这一标准,不完全符合的目标是 对标准的扩展(extension)。
经典范畴理论的如下特征 1 范畴划分由一组充分必 要条件决定 2 特征是二元 3 范畴具有清晰边界 4 范畴 成员之间地位平等。
eg2.钟书能 阮薇. 认知与忠实——汉英上下位词翻译的认知 视角『j』.韶关学院学报
3.上下位:
以基本层次范畴为中心 范畴可以向上发展为上位范畴向 下发展为下位范畴上位范畴依赖于基本层次范畴 且物体 的完形形象和大部分属性都来自基本层次范畴 因此又被 称为寄生范畴(parasiticcategory) 下位范畴也是寄生范 畴它是在基本层次范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细致的切分。
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概念
原型 范畴化、基本范畴、上下位 命题模式、意象模式、隐喻模式、转喻模式 意象图示
1.原型(prototype):
是物体范畴最好、最 典型的成员, 所有其他成 员也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典 型性。
eg1. 在英语的世界图景中, 鸟的原型为画眉鸟;而对于 母语为俄语的人而言则是 麻雀; 麻雀在中国人的认 知意义中也具有典型意义。
认知语言学(一)综述.
• 对于认知科学的性质,该小组说: “认知科学是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人工 智能、语言学、神经科学等基础科学及哲 学的交界面上发展起来的高度跨学科的新 兴科学,其中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是认 知科学的核心学科。认知科学的创立标志 着以现代科学为基础,人类对自身特有的 心理活动、脑和心智关系、人工智能的研 究已进入到一个的新阶段。这是近半个世 纪以来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2)Richards(1936)认为,隐喻是人类语言 无所不在的原理,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口 头交际平均三句话中就会出现一个隐喻。 Ortony(1979)认为,所有语言都具有隐喻 性质。Derrida(1982)指出:哪里有文字, 哪里就有隐喻,所有隐喻都是有理据的,如 Love is attraction Love is electricity Love Is A Physical Force Love is magnetism
• 人类祖先从认识空间和自身开始认识世界, 空间概念和身体部位是我们形成若干抽象 概念的两个主要基础,成为人类原始思维 的出发点,也是人类最重要的隐喻源。因 此,先民的思维具有“体认”特征,即经 常把人的身体和经验作为衡量周围世界的 标准。
• 人们在经验和行为中形成了概念和范畴 (语义同时形成)。这就形成了认知语言 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在语言与现实之间存 在认知和概念这一中间层次,如果不依靠 认知结构和范畴知识,就无法接近现实。 因此,反映在语言中的现实结构是人类心 智的产物,而人类心智又是身体经验的产 物。
• 人类的范畴根据原型进行概念化,每个原 型就是一个神经结构,它能使我们进行与 此范畴相关的推理和想像。基于原型的推 理十分常见,但不为我们所意识,占据了 实际推理的很大比例。
• 传统英美分析哲学认为所有思维都是有意 识的,通过先于经验的反思就能完全知晓, 体验哲学认为这办不到,而认为大部分认 知和推理是无意识的,它决定了全部知觉 思维的结构。没有这种无意识思维,就没 有有意识思维。
1. 语言的认知研究与认知语言学
1. 语言的认知研究与认知语言学语言认知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是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却是最近20年的事。
语言的认知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基于心理学的研究(the psychological approach),一个方面是基于语言学的研究(the linguistic approach)。
基于心理学的研究注重语言的感知、语言理解、记忆、注意力、推理等方面的问题,而基于语言学的研究则比较注重语言的形式类、语言符号的意义、形式和意义之间的操作、意义-概念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等方面的问题。
语言的认知研究涉及到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语言是什么的问题以及语言以什么样的方式和结构存在的问题。
心智之外,因此可以作为一个纯客观的研究对象来对待;另一类认为语言与人的心智有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语言不是一种纯粹客观的现象,因此研究语言必须与语言所赖以存在的心智联系在一起。
什么是语言?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是语言学领域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语言学不像别的学科,研究对象很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一直与别的学科有粘连。
如果研究对象不确定的话,一切都会成为问题。
索绪尔在讲到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时,开宗明义地说:“语言学的材料首先是由人类言语活动的一切表现构成的”关于语言是什么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基本上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类认为语言是一种客观现象,它独立于人的认识主体,那么人类言语活动的表现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当然首先就是语言本身,因为人类言语活动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没有语言什么都谈不上。
所以还是应该首先回答什么是语言这个最根本的问题。
迄今为止,各种语言学的著作和非语言学的著作对“语言”做过几十种界定,因为观察角度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
对什么是语言进行界定可以有不同的视角,从语言的自然属性上说,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从语言的社会属性上说,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从语言的心理属性上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索绪尔注意到了语言学研究对象的多面性,认为语言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研究对象的多重属性。
公共基础知识认知语言学基础知识概述
《认知语言学基础知识概述》一、引言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强调语言与认知的紧密联系,关注语言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和表现。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我们理解语言的本质、结构和使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将对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阐述和分析,包括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
二、基本概念1. 认知语言学的定义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与认知之间关系的学科,它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的一部分,语言的结构和使用反映了人类的认知方式和思维过程。
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的意义不仅仅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更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
2.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
同时,认知语言学也关注语言与其他认知领域的关系,如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
3.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认知语言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理论分析、跨学科研究等。
实证研究主要通过语言实验、语料库分析等方法来验证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假设;理论分析则主要通过对语言现象的分析和解释来构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体系;跨学科研究则主要通过与心理学、哲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合作来拓展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视野。
三、核心理论1. 范畴化理论范畴化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是指将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过程。
在认知语言学中,范畴化理论主要关注语言中的范畴化现象,如词汇的分类、语法结构的分类等。
范畴化理论认为,语言中的范畴化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它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思维过程。
2. 隐喻理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它是指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理论主要关注隐喻的本质、功能和认知机制。
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和思维过程,它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3. 转喻理论转喻是一种与隐喻相似的语言现象,它是指用一种事物来代替另一种事物的语言表达方式。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乔治·雷可夫 (George P. Lakoff;/ˈleɪˌkɔf/,1941年-):认知语言 学的其中一位创立者,提倡比喻(隐喻)是日常语言活动中的必须认知能 力。
马克·詹森 (Mark Johnson:
朗奴·兰盖克 (Ronald Langacker,1942年12月27日-):认知文法的提 倡者
eg2.钟书能 阮薇. 认知与忠实——汉英上下位词翻译的认知 视角『j』.韶关学院学报
3.上下位:
以基本层次范畴为中心 范畴可以向上发展为上位范畴向 下发展为下位范畴上位范畴依赖于基本层次范畴 且物体 的完形形象和大部分属性都来自基本层次范畴 因此又被 称为寄生范畴(parasiticcategory) 下位范畴也是寄生范 畴它是在基本层次范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细致的切分。
Gilles Fauconnier (1944年8月19日-)
Charles J. Fillmore
William Croft Michael Tomasello (1950年1月18日-)
戴浩一:台湾国立中正大学语言学研究所教授,是少数专长于认知语言 学的华人。
王士元:香港中文大学现代语言学系暨中研院院士,另一少数专长于认 知语言学的华人。
认知语言学 Cognitive linguistics
一、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概念 三、认知语法学 四、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五、认知语言学优与缺 六、认知语言学在中国
一、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脱胎自认知心理 学或认知科学,大约在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开始成型。 认知语言学涉及电脑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语言学、 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它针对当时仍很火热的生成 语言学,提出:语言的创建、学习及运用,从基本上都必 须能够透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
Chapter-1--Prototypes-and-Categories认知语言学(1)
Categorization
the world is made up of an infinite variety of objects with different substances, shapes and colors.
Berlin & Kay’s research on focal colors and inspirations Eleanor Rosch’s research (an extended one) and
inspirations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prototype categor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totype theory
Theories on categorization
The Classical Theory Wittgenstein’s theory The Prototype Theory
The Classical Theory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categorization was the prevalent model since the time of Aristotle and holds that conceptual and linguistic categories have definitional structure (Evans & Green, 2006:251).
Chapter 1 Prototypes and Categories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象似性研究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象似性研究引言: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研究中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语言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于理解语言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象似性的研究,并对其在语言认知和语言学习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象似性的定义与分类:1. 象似性的定义象似性是指语言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包括音位、词汇、句法和语义等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在认知语言学中,象似性被视为是语言表达的基础,也是语言理解和习得的关键。
2. 象似性的分类根据不同的语言学层次,象似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音位层面的象似性:包括音素和音节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比如汉语和英语中存在着不同的音位系统,这就导致两种语言在发音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2)词汇层面的象似性:包括词汇的形态和语义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比如汉语和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汉字共同体,这就导致两种语言在词汇形态上存在着较高的相似性。
(3)句法层面的象似性:包括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比如英语和法语中存在着类似的主谓宾结构,这就导致两种语言在句法层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
(4)语义层面的象似性:包括词义和句义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比如汉语中的“猫”和英语中的“cat”在词义上存在着相似性,它们都表示“一种动物”。
三、象似性在语言认知中的作用:1. 帮助语言理解象似性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语言表达,通过发现和比较语言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人们可以准确地理解和解释语言信息。
2. 促进语言习得象似性可以帮助人们更快地掌握一门语言,通过比较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人们可以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目标语言。
3. 影响语言运用象似性可以影响人们的语言选择和语言使用,比如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会根据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选择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
《认知语言学》PPT课件
• 一般来说,认知语言学分为两大领域,其一为 “认知语法”,其二为“认知语义学”。
•认 知 语 法 的 奠 基 人 和 代 表 人 物 为 Ronald Langacker(San Diego),认知语义学的 奠基人为 George Lakoff(Berkeley)。两人均为加 州大学的学者,为此有人说认知语言学与生成 语言学的争论,是美国东西海岸之争(生成语法 理论的核心人物乔姆斯基在麻省理工学院)。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研究框架
(1)语言研究必须同人的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联系 起来。
(2)词义的确立必须参照百科全书般的概念内容和 人对这一内容的解释(construal)。
( 3 ) 概 念 形 成 根 植 于 普 遍 的 躯 体 经 验 ( bodily experience),特别是空间经验,这一经验制约了人 对心理世界的隐喻性建构。
• 另有一种说法, 将1987年视作认知语言学的 正式诞生年, 因为这一年出版了认知语言学 的两部奠基之作: 一部是莱考夫的《女人、 火和危险事物———范畴揭示了思维的什 么奥秘》。此书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 后又多次再版。该书一问世, 马上轰动了美 国的科学界, 许多重要的学术刊物纷纷发表 评论; 另一部是兰盖克的《认知语法基础》 ( 第一卷) 。
• 2、对语言范畴化诸原则的研究。
• 原型是物体范畴最好、最典型的成员, 所有其 他成员也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比如说, 在英语的世界图景中, 鸟的原型为画眉鸟;而对 于母语为俄语的人而言则是麻雀; 麻雀在中国 人的认知意义中也具有典型意义。
• 根据莱考夫的论述, 认知模式据其结构原则的 不同分为四种: 命题模式、意象图示模式、隐 喻模式和转喻模式。
认知语言学主要观点-解释说明
认知语言学主要观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运作和理解的学科。
它的理论基础是关注语言的认知过程,即我们如何通过语言来思考、理解和表达信息。
认知语言学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语义(词义和句义)、句法结构(句子的组织方式)、语用(语言的使用和交流目的)、语音(声音和音调的产生和感知)以及语篇分析(文本的组织和解读)。
在过去几十年中,认知语言学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
随着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进步,人们对语言的认知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传统的形式语言学只关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而认知语言学则更注重人类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密切联系。
它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和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我们能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世界。
此外,认知语言学还关注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对于表达方式、词汇习惯和语义理解有着差异性。
通过比较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语言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着重介绍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
首先,我们将概述文章的结构和目的,然后依次讨论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关键要点。
最后,我们将总结这些要点,并对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性进行思考。
同时,我们也将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推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文章的结构是为了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跟随文章的内容和逻辑思路而设置的。
一个良好的结构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主题,有效地提供信息,并使整篇文章具有条理性和连贯性。
本文采用以下结构来呈现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和要点:1. 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认知语言学进行概述,向读者介绍其背景和基本概念。
同时,我们将给出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以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我们的写作意图。
2. 正文: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我们将围绕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展开讨论。
具体而言,我们将依次介绍三个主要要点,分别阐述它们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
每个要点将以独立的小节来呈现,使读者能够逐步深入了解认知语言学的不同方面。
什么是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的原则
什么是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的原则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以第2代认知科学和体验哲学为理论背景,那么你对认知语言学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认知语言学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认知语言学的创立者认知语言学的创立者普遍被认为是乔治·雷可夫(George Lakoff)、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及朗奴·兰盖克。
当中雷可夫及约翰逊专门研究语言中的隐喻及其与人类认知的关系;而兰盖克的专长在于认知语法。
乔治·雷可夫:认知语言学的其中一位创立者,提倡隐喻是人类日常语言活动中的必须认知能力。
戴浩一:台湾“国立”中正大学语言学研究所教授,是少数的华人专长于认知语言学。
王士元:香港中文大学现代语言学系暨中研院院士,另一少数的华人专长于认知语言学。
王寅: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中心教授,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是近几年国内认知语言学的领军人物。
出版了几部相关专著,其《构式语法研究》是国内首部有关构式语法的著作;并发表了几十篇相关论文。
张敏: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
著有《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
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流派认知语言学不是一种单一的语言理论,而是代表一种研究范式,是多种认知语言理论的统称,其特点是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着重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这些语言理论虽不相同,但对语言所持的基本假设都大同小异,都不同程度地认可上一节提到的基本观点,只是在讨论和关注的具体语言现象上有所差别。
认知语言学主要理论方法有:Fillmore、Goldberg 等人的“构式语法”(Const ruction Grammar);Langacker 的“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Lakoff、Talmy 等人的“认知语义学”(Cognitive Semantics);以及S. Lamb 的神经"认知语言学"(Neurocognitive Linguistics)等。
认知语言学(沈家煊讲座1)
认知语言学0.“认知语言学”的范围这里所说的“认知语言学”是加引号的,有其特定的含义。
并非所有关心认知的语言研究都是“认知语言学”。
如果像“生成语言学”那样认为语言就是通过一些逻辑规则和客观的语义特征而“生成”的,而这些逻辑规则和客观的语义特征都以一定的心理表征形式储存在人的记忆中,从这一假设出发的语言研究自然也属于一般意义上的认知语言学,但是跟本文将要说明的有特定含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假设却是大相径庭的。
“认知语言学”不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代表语言研究近年兴起的一个学派或思潮。
“认知语言学”也不是一种单一的理论,而是语言学内部的一种研究范式,其特点是着重阐释语言和其他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这一研究范式发端于70年代,自80年代中以来,范围已扩展到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句法学、语义学、音系学、篇章分析等。
“国际认知语言学学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并出版《认知语言学》杂志。
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有C. Fillmore, G. Lakoff, R. Langacker, G. Fauconnier, L. Talmy, J. Taylor, D. Geeraertgs, E. Sweetser, J. Haiman 等。
这些人各自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对语言所持的基本假设都大同小异,只是在讨论和关注的具体语言现象上有所差别。
有的用“认知框”(frames)来描写词义(见Fillmore 1982),处于“认知框”内的概念成分跟百科知识相联系,但不一定有语词形式;有的着重研究“隐喻”(metaphor)在语义学和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见Lakoff & Johnson 1980);有的集中研究一般认知能力和语言之间的具体联系,如Talmy(1988)的“动力作用”(Force Dynamics)理论;有的全面研究语法范畴所呈现的“典型效应”(Prototype Effects,如Tylor 1989);还有的专门研究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然联系或“象似”关系(iconicity,见Haiman 1985)。
认知语言学外语教育学(一)2024
认知语言学外语教育学(一)引言概述:认知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认知关系的学科,它为外语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
本文通过几个大点来探讨认知语言学在外语教育学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将介绍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然后,我们将详细讨论认知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包括其在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听力和口语训练以及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最后,我们将总结认知语言学对外语教育学的重要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正文:1.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描述认知语言学的定义和目标- 解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如心理语言学和语言认知处理等- 探讨认知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心理学、神经科学等2. 认知语言学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词汇认知的过程和机制- 探讨词汇教学中的认知策略,如语义网络、联想记忆等- 讨论认知语言学对词汇教学的影响和启示3. 认知语言学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阐述语法认知的概念和特点- 讨论认知语法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如意义导向教学、概念映射等- 总结认知语言学对语法教学的价值和意义4. 认知语言学在听力和口语训练中的应用- 分析听力和口语认知的过程和特点- 探讨认知语言学对听力解码和口语产出的影响- 讨论认知语言学在听力和口语训练中的策略和方法,如认知负荷理论、语篇分析等5. 认知语言学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阐述写作认知的过程和特点- 探讨认知语言学对写作教学的影响和启示- 讨论认知语言学在写作教学中的策略和方法,如思维导图、意义导向写作等总结: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与认知关系的学科,对外语教育学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语法、听力、口语和写作等方面的教学。
词汇教学可以通过认知语言学的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词汇记忆和运用能力;语法教学可以通过认知语言学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听力和口语训练可以借鉴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负荷理论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写作教学可以通过认知语言学的策略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
第六课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第二语言
二、认知语言学对语言习得的基本 观点
•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形成、运用、习得都是基 于用法的(usage—based) • 第一,母语是以具体用法为基础逐步习得的;习 得语言就像其他复杂的认知活动一样,从具体的 事物中提炼出抽象结构或图式(最初由康德提出, 他把图式看作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 技术,一种技巧。皮亚杰通过实验研究,赋予图 式概念新的含义,成为他的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 概念。他把图式看作是包括动作结构和运算结构 在内的从经验到概念的中介,在皮亚杰看来,图 式是主体内部的一种动态的、可变的认知结 构。 )。
•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先天 机制,他认为不仅应该研究语言行为,而 且应该研究语言能力,转换-生成语法就是 关于语言能力的理论。 • 其研究对象是内在性语言,而不是一般语 言学家所研究的外表化语言 ,指人脑对语 法结构的认识,以心理形式体现。生成语 法学一般不研究话语的社会内容、交际功 能和说话的环境等等。 • 它使用数学那样的符号和公式来规定概念, 表达规则,所以称为形式化的语法。
• 4、把认知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结合起来, 考查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习得同一目的 语的情况,或者研究相同母语背景的学习 者习得不同目的语的情况。这方面的研究 把二语习得置于更广阔的理论框架下,便 于发现过渡语的个性和普遍性。 • 5、在研究方法上,注意与学习者语料库 结合起来。最近,束定芳(2009)也强调了语 料库方法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运用。
• 第六,认知语言学和基于用法的模型强调 语言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在真实互动 中学会的,强调学习者的自身参与。这种 思想与交际教学方法的理念不谋而合。
三、认知语言学角度二语习得研究 现状
• 1、多义词的习得 • 认知语言学的许多研究都发现,多义词各个义项 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以基本义项为原型组成语义 网络。相关的二语习得研究力图回答如下问题: 设法使学习者认识到各义项的关系是否有助于他 们掌握词的意义?Taylor(1989)发现二语习得与母 语习得有相似之处,具体有:1)原型意义比边缘 意义更早被二语学习者习得;2)学习者水平越高, 其对二语原型的选择和判断就越接近本族语者, 但是无论学习者水平高低都会同本族语者存在差 异。
认知语言学视野(1)
陆标(landmark)
下列句子的背后都有上述意象图式
The plane flew over. The bird flew over the yard. The plane flew over the hill. The boy climbed over the wall.
Over意义的扩展
有些看起来透明的结构有自己整体的意义,不是构成部分 意义的简单相加。
change hands、look up to、lose sight of 绊脚石、走后门、下台阶、赶鸭子上架、
生米煮成熟饭
2.4 固化/自主化
固化也称自主化。无论一个语言结构多么复杂, 无论抽象还是具体,只要发生的频率足够高,都 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在心智中得到表征,其内部成 分和构造不再引起注意。这时该语言结构得到了 固化,即在语言知识库中得以储存。这样的结构 叫做构式(construction)。人的语言知识库里 包括大量的构式。
具体
d. The basketball player is exactly six feet five and one half inches tall.
图式化即抽象
水牛远景:水牛群
水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景:水牛个体
前者是后者的图式
S V N1 N2:
Mary gave John a book. We sent him a message. William baked her a cake.
人类每时每刻都在识别和归类:
这是一张人脸还是一个人在吹奏乐器?
语言理解的识别和归类是apprehend T as S。
试分析下列表述:
?年方八十 ?衣衣不舍,郎财女貌 ?张敏是我的教师。
觉得有问题是因为它们不能与我们大脑中的标准匹配, 归类遇到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些看起来透明的结构有自己整体的意义,不是构成部分
意义的简单相加。
change hands、look up to、lose sight of
绊脚石、走后门、下台阶、赶鸭子上架、 生米煮成熟饭
2.4 固化/自主化
固化也称自主化。无论一个语言结构多么复杂, 无论抽象还是具体,只要发生的频率足够高,都 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在心智中得到表征,其内部成 分和构造不再引起注意。这时该语言结构得到了
• 推动/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means that she is now far behind, and will need retraining.
理论上不成立。
课下认真复习。
3.2 原型理论
符号化是一种联想
与语言有关的联想是符号化。
语言单位的形式和意义本无必然的联系,但若使用 者发现某一语言形式的出现总是伴随着特定的意义, 就会在形式和意义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并在心智 中得到表征。
Langacker:符号结构
[ [ TREE ] / [triː] :
“Tree”这个符号单位分
在独立的语言模块。
第二,认为语言是一开放的系统,由一系列符号 单位组成,符号单位分为语形(phonological)和语 义(semantic)两个极,相当于索绪尔的能指和所指,
因此,认知语言学是向索绪尔符号系统说的回归。
第三,与第二点相联系,认为由语素组成的词项
和词组成的短语,以及语法分析中常见的主语和动
具体
c. The basketball player is about six feet five inches tall. d. The basketball player is exactly six feet five and one half inches tall.
学并非专门的理论,而是代表着一种或一 组研究取向。该领域的学者对语言的本质有着共同 的看法,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具有一致性。 第一,质疑乔姆斯基语言学提出的语言专用模块 (language-specific module)说,认为语言能力内嵌于
一般的认知能力和过程之中,心智(mind)中不存
Over的原型义
射体(trajector)
陆标(landmark)
下列句子的背后都有上述意象图式
The plane flew over.
The bird flew over the yard.
The plane flew over the hill. The boy climbed over the wall.
路径图式
She’s writing a PhD thesis and she’s nearly there. (视活动沿着 路径发展)
力量图式
力量 F 作用于某事物: F The students frequently push the professors into extreme views. 遇阻: F
这是一张人脸还是一个人在吹奏乐器?
语言理解的识别和归类是apprehend T as S。
试分析下列表述:
?年方八十 ?衣衣不舍,郎财女貌 ?张敏是我的教师。
觉得有问题是因为它们不能与我们大脑中的标准匹配,
归类遇到困难。
2.3 组合
组合是指较小的简单结构通过整合形成较大的复杂结构的 过程。形成的复合结构的意义可能是部分意义之和,但随 着复合结构出现频率的提高,它也可能得以固化,具有自 主性。
半固定短语或句 式、框架结构
抽象句型
2.5 联想/符号化
联想:当两事物总是伴随出现时,人类就会建立两者间 的联系。 如: The smell of bananas always reminds me of my week in hospital in 1952. I always had bananas on my night table.
鹂”。
范畴中其他成员具有不同数量的属性,它们从属于该范 畴的“典型性”不等,拥有属性多的典型性高,而少的 则典型性低。所有具有不同“典型性”的成员之间具有 “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
辐射范畴
一个概念范畴是一个家族,原型具有最大的典型性,其他
成员因典型性的差异与原型具有家族相似性,从原型引申 出去,将成员用线条连接,范畴所有成员之间将形成辐射 状的分布,我们把这样的范畴叫做“辐射范畴”(radial category)。
词义与辐射范畴
与非语言类概念范畴一样,一个词因有多种意 义,它的词义也形成辐射范畴。 词是多义的,原型(即本义)与其扩展义形成 辐射。 词义的扩展是具有认知理据的,通常是隐喻、 转喻或意象图式转换的结果。
38
The balloon is flying over the house
The bird is flying over the tree
Over其他扩展意义(一)
超出
Your article is over the page limit.
完成
The movie is over.
传递
The discredited government hand power over to an interim authority.
词、修饰和被修饰、主从等关系也是符号单位或符 号结构,都是有意义的。词法和句法结构都是符号。
同盟军
功能主义研究:奉自然产生的语料为圭臬。 社会语言学:考察语言使用的差异。 语法化研究:语言使用中用例的不断重复是
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得以形成的前提。
语料库研究:从大量语料中挖掘语言使用的
为两极:
语义极=概念(化); 语形极=起符号作用的结 构(包括语音、书写形式 乃至手势)。 语言中的词项、结构、句型都 有语形和语义两个极。
三 研究问题概览
3.1 体验性及意象图式
人类的身体具有独一无二的构造,因此我们的世界观
带有种属专有的(species-specific)特点。我们对现实世
原型:一个范畴(事物)典型的、一般的范例 (typical or average exemplar of something)。 原型是该范畴所有范例中抽象的、理想化的代表。
原型具有典型性(typicality)
如一个范畴可用多个属性来定义的话,原型可能具有所 有或最多的属性,因此原型是最典型也是该范畴中最常 见、最普通的成员。如“鸟”范畴中的“麻雀”“黄
1. 语言观
认知语言学崇尚体验哲学,以建设性心智
主义、互动论和联通论为心理学基础。它批
判语言天赋说,坚持从体验性认知的角度来
解释语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在于表达意
义,语义必须臵于语言研究的首位。意义即概念化
(conceptualization),是客观现实、身体体验、认知 方式、知识框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强 调认知方式和主观性在语义形成中的作用,同时也 重视社会文化和百科知识对于语义解读的必要性。
固化,即在语言知识库中得以储存。这样的结构
叫做构式(construction)。人的语言知识库里 包括大量的构式。
汉语构式举例
语素 词 复合词 固定的短语(习 语、熟语等) 亚、者、头、子、吧(“酒吧”的 “吧”) 幽默、孟浪、浪漫、憧憬、忽悠、老 师、丹青 哑铃、蓝领、木马、梨园、耳旁风、 半瓶醋、马后炮、绊脚石 走后门、敲边鼓、唱红/白脸、背黑锅、 吃定心丸、蜻蜓点水、赶鸭子上架、 生米煮成熟饭、胡子眉毛一把抓 有 (经验/年头……)、年方 、 与 联系、连 也/都 及物句型、双及物句型、动结结构、 “把”字句
比较。标准常常是我们所熟悉的,目标是不熟悉的。
范畴化,也叫做归类,是比较的一个特例。一个范畴或类
别往往有个“原型”,是用以确定类别的参照标准,需要
归类的目标与标准进行比较,符合标准所有特征的目标例 示(instantiate)这一标准,不完全符合的目标是对标准的 扩展(extension)。
人类每时每刻都在识别和归类:
界的经验是体验性的(embodied),带有对自己身体的 认识。 这就是说,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识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 自己身体特点的影响。研究人的思想以及语言不能脱离
人的体验性。
意象图式(image schema)是一种概念结构,是 体验性在认知上的体现。这些图式与我们身体的 构造和姿势、及其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对其他事 物的操控等密切相关。在与世界的交互中,我们 赋予世界秩序和模式。
The chair in the corner.
容器图式被隐喻性地用于大量非空间认知域,例如:
视觉
The ship is coming into view. He’s out of sight now.
事件、行动、状态
I put a lot of energy into washing the windows. I get a lot of satisfaction out of washing windows. He’s in love. I’m slowly getting into shape.
水牛近景:水牛个体
前者是后者的图式
S V N 1 N 2:
Mary gave John a book.
We sent him a message.
William baked her a cake.
这些例句具体化上面的双及物句型(图式)。
2.2 比较/范畴化
比较指发现两个事物间差异的认知操作。 比较意味着非对称性,一事物是比较的标准(standard), 另一事物是比较的目标(target),目标以标准为蓝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