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学:研究文学活动的知识体系

文学理论:文学的原理、范畴和判断标准

研究对象——文学活动(艾布拉姆斯:作品,作家,读者、世界)

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价值取向:

第一、民主的价值取向(人文性)

第二、科学的价值取向(科学性)

第三、现代的价值取向(结合民族性)

一、来源:

康德:18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

(2)主要著作:《纯粹理性批判》

(3)康德的影响:文学的独立性、自主性。

文学的本质——超功利的审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认知—工具理性(科学技术)

道德—实践理性(法律道德)

审美—表现理论(审美艺术)

文艺自主性诉求(两个否定对象)——

1、政治权力。

2、市场/商业压力

黑格尔:

1)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集大成者、客观唯心主义者

2)(2)主要著作:《逻辑学》、《《美学》等

3)(3)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普遍特殊

一般个别

思想形式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人类学原则,坚持反映论和审美意识的观点,但没有看到社会实践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机械唯物主义)。

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审美反映论;艺术发生于劳动与巫术统一论;情感与认识世界统一论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念

1、文学活动论

2、文学反映论

3、艺术生产论

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5、艺术交往论

6、人民文学论

第一节

西方的传统文论——文学是模仿

一、柏拉图——模仿理论(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

1、理念论哲学

理念世界永恒绝对不变

现象世界短暂相对变化

二、亚里士多德——模仿论

1、艺术模仿的是现实世界

2、一切艺术都是模仿(模仿出于天性),只是模仿的媒介、对象、方式不同罢了

3、诗比历史更真实

中国

一、观物取象

1、周易;阴阳概念:一切现象都体现出普遍的、相互对立的矛盾

2、八卦

3、“十翼”——释“经”文之大义

《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

《文言》、《说卦》、《序卦》、《杂》卦。

二、物感说:客体对主体心灵的刺激感通,使之情感波动,是使“物”感“心”。

实质:心感,心感的本质是人与物的交互感应,它是一种直瞬间的直觉体验。

三、“原道”说

本义乃“聚集”“可靠性”(天地人神)真理/存在

“文原于道”:强调在自然美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

道:儒、释、道——自然之道文:物一不文,一切文采,文学

文学与读者

(一)、西方文论中的作者观念

一、古代

艺术家和诗人首先是掌握一种特殊技艺的人。

亚里士多德《诗学》:技艺高深

贺拉斯《诗艺》:第一流的诗人总是天赋和勤奋的结合

柏拉图《伊安篇》:灵感说,神的指派

《斐德罗篇》:迷狂说,成为神的代言人

二、中世纪的作家:匿名的书写者

三、第二节想象与体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作者观

1、天才论——作者的凸显(18世纪以后的欧洲)

康德:天才是“天生的内心素质(ingenium),通过它自然给艺术提供规则。”

独创性、典范性、先天性

2、创造者——浪漫主义眼中的作者

强调人的主观性和内心现实,反对古典主义的理性统治,推崇感情的力量

艾布拉姆斯:创作和制作

雪莱:幻想和想象的作用超越了对自然的观察。

席勒:理想压倒了现实,成为更为重要的因素

华兹华斯:诗人的真理是常人的真理,是内心生活的真理。

对于浪漫主义而言,艺术家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让这个“非诗”的世界成为“诗”的世界。因此“诗人”所指的不是写作有韵律的诗行的人,而是一切能够创造出“诗意”的人。

浪漫主义文论把诗人的地位置于无与伦比的高度。

四、经验的表达——现实主义的作者观念:现实主义文学从19世纪兴起,致力于呈现出实

在的生活经验,描绘真实的世界

1、自然主义;左拉:放弃主观的判断、崇尚科学——故事愈是普通一般,便愈有典型性

2、莫泊桑:艺术家必须通过取舍和组织才能构造逼真的小说

3、巴尔扎克:细节的真实和广阔深刻的思想深度

四、文学史的建立

圣伯夫:文学作品就是作家个人的性格、气质和精神状态的反映,并表现作者的意图,因此对文学作品的研究,首先就是从研究作家的生活开始。

丹纳:作品由作家决定——作家由作家的群体决定——作家的群体由风俗和精神状态决定——风俗和精神状态受种族、环境和时代决定

丹纳的研究在历史上第一次把作家纳入到一个更大的范围之内研究其创作的动力学和因果关系,作家和艺术家的特色属于社会总体结构的一部分

五、二、意图谬误——新批评的作者观

诗的“非人格化”

1、维姆萨特、比尔兹利1946 合写论文《意图谬误》

意图谬误——认为把作品当作作者的表达、作者的派生物是一种意图谬误。它反对文学史批评,认为不应当把作者作为理解作品的钥匙,而更应当重视作品本身。

“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

2、新批评

20世纪20—50年代是英美批评界影响较大的一支批评流派,得名于美国约翰·克罗·兰色

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受到整体社会的无意识结构的控制,个人与其说是主动地进行选择,不如说已经被结构确定了意义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结构主义文论关心文本和文学的普遍语言问题。把文学首先看成语言现象,构想一个层次结构:语言决定总体的文学→总体的文学决定具体的文学作品。

4、精神分析批评——弗洛伊德

心理结构理论意识——现实原则:是一切感觉、知觉和理性思维的主体,是自觉活动

激发者。能够意识到的思想和情绪。

前意识——中间环节:是无意识向意识发展的过渡领域,是临近意识的心

理现象,是当下意识不到却可能被回想起来的东西潜意识——快乐原则:“里比多”的原始的、本能的永恒冲动,遵循“快乐的

原则”,强烈的寻求发泄和满足。几乎无法进入人

的意识和理性层面。

冰山比喻:考察无意识是认识人性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把握人的动机的最重要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