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水杨酸片剂及胶囊剂的制备及其溶出度的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药剂学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片剂及胶囊剂的制备
及其溶出度的测定
Preparation and Dissolution Rate Determination of Acetyl Salicylic Acid’s Tablet and Capsule
姓名:xxx
学号:xxx 年级:xxx
专业:xxx
小组成员:xxx
指导教师:xxx
2014年6月15日
乙酰水杨酸片剂及胶囊剂的制备及其溶出度的测定
Xxx
(xxx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100081)
摘要:目的制备乙酰水杨酸的片剂及胶囊剂,并测定两种乙酰水杨酸剂型溶出度。方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溶出度测定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在303nm下测定不同时间溶出度。结果:乙酰水杨酸的片剂溶出度大于其胶囊剂。
关键词:乙酰水杨酸;片剂;胶囊剂;溶出度
Preparation and Dissolution Rate Determination
of Acetyl Salicylic Acid’s Tablet and Capsule
xxx
(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xxx, Beijing, 100081)
Abstract:Objective: To prepare the Acetyl Salicylic Acid’s tablet and capsule, and determine their dissolution rate. Method: Dissolution rate wa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Pharmaeopoeia of China (2005) by testing the light absorption value (A) spectrophotometrically at 530 nm. Result: the Acetyl Salicylic Acid tablet’s dissolution rate is more than that of capsule. Conclusion: provide the scientifical data for choosing the form of Acetyl Salicylic Acid.
Keywords: Acetyl salicylic acid;tablet and capsule;dissolution rate
前言
【研究背景】
药物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药物的有效成分及药物的化学结构,口服固体制剂的溶出度也是影响人体生物利用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两者有着明显的相关性,特别是难溶性药物,如乙酰水杨酸,由于颗粒大小或加入赋型剂不同,尽管口服剂量相同,疗效却存在很大差异。难溶性药物制剂是药典规定需要进行溶出度测定的药物类型之一,由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试验操作过程较溶出度试验复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具有良好体内外相关性的药物,通过测定体外溶出度来预测难溶性药物的体内生物利用度,进筛选制剂处方和控制其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乙酰水杨酸也叫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也可提高植物的出芽率,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乙
酰水杨酸微溶于水,属难溶性药物,其溶出度是重要的质控指标,2010 年版药典规定溶出度不得小于标示量的80%。
对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小于0.1~1mg%)而言,溶解是其主要过程,崩解时限往往不能作为判断难溶性药物制剂的吸收指标。因此,对口服固体制剂,尤其是在体内吸收不良的难溶性药物的固体制剂、缓控释制剂,以及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的药物固体制剂,均应做溶出度检查。《中国药典》和许多国家药典对口服固体制剂的溶出度及其测定方法都有明确的规定。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中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崩解和溶出的体外试验法。口服固体制剂在体内胃肠液中需经崩解和溶解过程才能经生物膜被机体吸收,对许多药物而言,其吸收量通常与该药物从剂型中溶出的量成正比,即溶出的药物量愈大,吸收的药量就愈大,药效就愈强。
【研究原理】
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通过制剂技术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可供内服和外用,是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它具有剂量准确、质量稳定、服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片剂成形的原理:
1、湿法制粒颗粒形成原理:粉末间相互结合成颗粒与粘附作用和内聚作用有关。在制颗粒时,粉末间存在的水分可引起粉末的粘附,如果粉末间只有部分空隙充满液体,则所形成的液桥可以使粉末相结合;如果粉末间的空隙都充满液体,并延伸到主孔隙的边缘时,则颗粒表面的表面张力及整个液体空间的毛细管吸力可使粉末结合;当粉末表面完全被液体包围时,粉末可凭借液滴表面张力彼此结合。湿粒干燥后,粉末间形成固体桥,加强了粉末的结合。对于无水的药物粉末,颗粒中粉末之间分子间力的作用很强,可使颗粒保持必要的强度。
2、颗粒压制成形的机理:1.机械力的作用,又称齿合力;2.粒子间力的作用;3.压缩致片剂组分熔融形成固体桥;4.可溶性成分重结晶形成固体桥。
制片的方法有制颗粒压片、结晶直接压片和粉末直接压片等。制颗粒的方法又分为干法和湿法。现将常用的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流程介绍如下。
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流程:
制成的片剂需要按照药典规定的片剂质量标准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除片剂的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且有适当的硬度外,必须检查重量差异和崩解时限。有的片剂药典还规定检查溶出度和含量均匀度。并明确凡检查溶出度的片剂,不再检查崩解时限;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不再检查重量差异。片剂重量差异、崩解时限和含量均匀度检查见2000版药典二部附录5~6页和72页,75~78页。
片剂压缩成形性的评价方法:1、硬度与抗张强度(TS):硬度是片剂的径向破碎力(kN),常用孟山都硬度计,硬度测定仪等测定。抗张强度是表示单位面积的破碎力(kPa或MPa)。抗张强度的大小反应物料的结合力和压缩成形性的好坏。2、脆碎度(breakage,Bk):片剂受到震动或磨擦之后容易引起碎片,顶裂,破裂等。脆碎度反映片剂的抗磨损震动能力,也是片剂质量标准检查的重要项目。常用Roche脆碎度测定仪。3、弹性复原率(elastic recovery,ER):将片剂从模中推出后,由于内应力的作用发生弹性膨胀。把这种现象称为弹性复原或弹性后效。弹性复原率是将片剂从模孔中推出后弹性膨胀引起的体积增加值和片剂在最大压力下的体积之比。一般药物片剂的弹性复原率在2~10%,如果药物的弹性复原率较大,片剂的硬度低,甚至易于裂片,可加入可压性好的辅料以改善压缩成形性,裂片现象。
胶囊剂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制成的固体制剂。主要供口服用,也可用于直肠、阴道等。空胶囊的主要材料为明胶,也可用甲基纤维素、海藻酸盐类、聚乙烯醇、变性明胶及其他高分子化合物,以改变胶囊的溶解性或达到肠溶的目的。根据胶囊剂的硬度与溶解和释放特性,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与软胶囊、肠溶胶囊和缓释胶囊。硬胶囊剂的一般制备工艺流程为:
1.空胶囊与内容物准备
空胶囊分上下两节,分别称为囊帽与囊体。空胶囊根据有无颜色,分为无色透明、有色透明与不透明三种类型;根据锁扣类型,分为普通型与锁口型两类;根据大小,分为000、00、0、1、2、3、4、5号八种规格,其中000号最大,5号最小,常用的为0号规格。
内容物可根据药物性质和临床需要制备成不同形式的内容物,主要有粉末、颗粒和微丸三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