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筏板基础设计实例
某高层建筑桩筏基础设计及沉降计算

某 高层 建 筑 桩 筏 基 础 设 计 及 沉 降计 算
谢 移 爱
摘 要: 结合 实际工 程, 介绍 了软 土地 基 中为控制 沉降而设 置桩 基 的深基础设 计方法及采用 电算软件进行 沉降计算的设 计手法 , 沉降计算 结果进 行 了分析 , 对 从而解决 了软土 中桩筏 基础 的沉 降计算 问题 。
地 质 现 象 本 次 钻 探 最 大 深 度 为 8 . , 露 土 层 上 部 为 填 土 , 5 0m 揭
WI NKL R( E 文克尔 ) 弹性地基梁板模型来计算 的。根据 本工程地 全新统沼泽相沉积淤泥质 黏土及中更新 统北海组 粉土 , 下部 为下 质 条 件 的 特 点 , 用 为 控 制 沉 降 而 设 置 桩 基 的 方 法 设 计 基 础 。这 采 更 新 统 湛 江 组 海 陆 交 互 沉 积地 层 , 成 因 类 型 及 岩 土 工 程 特 性 划 按 种 方 法 是 考 虑 桩 、 、 台 共 同 作 用 时 , 础 的 承 载 力 可 以满 足 要 土 承 基 分为 1 个 主要单元 层。 6 求, 而下 卧层变形过 大 , 时采用摩擦桩 旨在减少沉 降 , 此 以满足建 据钻探资料揭示 , 场地⑧ 中砂及 其 以下 土层 中⑨ , , 黏土 ⑩ ⑩ 筑物的使用要求 。以控制 沉 降为 目的设 置桩基 是指 直接 用沉 降 强度相对较低 , 其余 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 在 2 0k a以上 ; 5 P 其中⑥ 量 指 标 来 确 定 用 桩 的 数 量 。 基 本 原 则 有 以下 3点 : 粉质黏土及⑩ 中砂层分 布稳定 , 厚度较大 , 为硬塑 ~坚硬 或 中密 ~ 1 设计用桩数 量可 以根据沉 降控制条件 , ) 即允许 沉降量计算 密实状 , 承载力特征值 在 2 0k a以上 , 8 P 其下无 软弱 下卧层 分 确定 ; 布 , 理想 的桩基础 桩端持 力层 。根 据湛 江地 区经验 , 的类 型 是 桩 2 基 础 安 全 度 不 能 降 低 , 按 桩 、 和 承 台 共 同 作 用 的实 际 ) 应 土 可考虑选 择预应 力管桩或钻孔灌 注桩 。结合 本工 程特点 , 采用钻 状态来验算 。桩 土共 同作用 是 一个 复 杂 的过 程 , 随着 沉 降 的发 孔灌 注桩 基础的桩筏基础结构形式 。 展 , 、 的荷 载分 担不 断变化 , 为一种 最不利状 态 的控制 , 桩 土 作 桩 顶荷载 可能接近或 等于单 桩极 限 承载力 。为 了保 证桩 基 的安 全 桩基 的 布 置 : 据 主 楼 与 裙 楼 基 础 的 受 力 特 点 , 楼 采 用 长 度 , 根 主 规定按承载力特征 值计算的群桩承 载力特征值 与土承 载力 特 桩基 , 裙房则采用天然 地基 加短 桩基 的设 计思 路 , 采用 不 同桩长 征值之 和 , 应大于 等于荷 载效应 标准组合 作用 于桩 基承 台顶 面的 的形式进行布桩 。主楼 桩基主要 以承受上部 竖 向荷 载为主 , 柱下 竖 向力 与 承 台 及 其 上 土 自重 之 和 ; 布置群桩 , 桩径有 80眦 1 0 0 , 00眦 1 1 两种 , 大部分有效桩长为 4 0m,
某平板筏板基础设计说明及详图(含防水板)

高层建筑平板式筏板基础设计计算

高层建筑平板式筏板基础设计计算作者:赛里曼.海切木汉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3期摘要:高层建筑基础选型是整个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施工难度和工期。
本文以湖北某高层住宅楼的基础设计为例,介绍高层建筑基础的选型和筏板基础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选型;筏板基础设计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引言高层建筑地下室通常作为地下停车库,建筑上不允许设置过多的内墙,筏板基础能充分发挥其地基承载力,刚度大整体性好,调整不均匀沉降,更好的满足停车库的空间使用要求,同时施工难度小,缩短工期,降水及支护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在高层建筑中广泛应用。
本文以湖北某高层住宅楼的基础设计为例,介绍高层建筑基础的选型和筏板基础的设计方法。
2筏板基础结构设计2.1 工程地质概况本工程地下室1层,地上17层,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土分布自上而下分别为:①素填土层,厚度1.7~2.6m;②粘土层,厚度6.4~7.1m, 标贯击数为15~17击;③粉质粘土层,厚度2.7~4.0m, 标贯击数为10~11击;④粘土层,厚度2.6~19.8m, 标贯击数为12~17击;2.2 基础结构方案选择根据地基土质、上部结构体系、柱距、荷载大小、使用要求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的不同,筏形基础可分为梁板式和平板式两种类型。
与梁板式筏基相比,平板式筏基具有抗冲切及抗剪切能力强的特点,且构造简单,施工便捷;对于框架-核心筒结构宜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
本工程基础占地面积为1142m2,总荷载为210792KN,即要求地基平均承载力为185kPa。
从地层剖面分析,地下室开挖后板底标高下的土层为硬-坚硬状粘土,标贯击数为15~17击,经深度及宽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300kPa,可满足要求。
地基的验算包括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两个方面,对于高层建筑,变形往往起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
筏板基础设计分析 - 高层结构 - 结构设计 - 土木在线社区

筏板基础设计分析- 高层结构- 结构设计- 土木在线社区筏板基础设计分析1筏板基础埋深及承载力的确定天然筏板基础属于补偿性基础, 因此地基的确定有两种方法. 一是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直接确定法. 它是根据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按照有关规范通过深度和宽度的修正得到承载力设计值, 并采用原位试验(如标惯试验、压板试验等) 与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综合判断法来确定岩土的特性. 二是按照补偿性基础分析地基承载力. 例如: 某栋地上28 层、地下2 层(底板埋深10m ) 的高层建筑, 由于将原地面下10m 厚的原土挖去建造地下室, 则卸土土压力达180kpa, 约相当于11 层楼的荷载重量;如果地下水位为地面下2m , 则水的浮托力为80kpa, 约相当于5 层楼的荷载重量, 因此实际需要的地基承载力为14 层楼的荷载. 即当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 ≥250kpa 时就能满足设计要求, 如果筏基底板适当向外挑出, 则有更大的可靠度.2天然筏板基础的变形计算地基的验算应包括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两个方面, 尤其对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 变形往往起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 目前的理论水平可以说对地基变形的精确计算还比较困难, 计算结果误差较大, 往往使工程设计人员难以把握, 有时由于计算沉降量偏大, 导致原来可以采用天然地基的高层建筑, 不适当地采用了桩基础, 使基础设计过于保守, 造价提高, 造成浪费.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计算模型,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自由沉降量往往同实测的地基变形量不同, 这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的.(1) 这种理论的假定条件遵循虎克定律, 即应力—应变呈直线关系, 土体任何一点都不能产生塑性变形, 与土体的实际应力—应变状态不相一致;(2) 公式中S = 7S6 z iAi- z i- 1Ai- 1ES i[ 2 ]采用的计算参数系室内有侧限固结试验测得的压缩模量ESi , 试验条件与基础底面压缩层不同深度处的实际侧限条件不同;(3) 利用公式计算的建筑物沉降量只与基础尺寸有关, 而实测沉降量已受到上部结构与基础刚度的调整.采用箱型基础或筏板基础的高层建筑物,由于其荷载大、基础宽, 因而压缩层深度大,与一般多层建筑物不同, 地基不是均一持力层. 因此在地基变形计算的公式中引入了一个沉降计算经验系数7S. 通过实际沉降观测与计算沉降量的比较, 适应高层建筑物箱型基础与筏板基础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主要与压力和地层条件相关, 尤其与附加压力和主要压缩层中(0. 5 倍基础宽度的深度以内) 砂、卵石所占的百分比密切相关. 由于该系数7S 仅用于对附加压力产生的地基固结沉降变形部分进行调整, 所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可根据地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计算高层建筑的地基变形时,由于基坑开挖较深, 卸土较厚往往引起地基的回弹变形而使地基微量隆起. 在实际施工中回弹再压缩模量较难测定和计算, 从经验上回弹量约为公式计算变形量10%~30% , 因此高层建筑的实际沉降观测结果将是上述计算值的1. 1~1.3 倍左右. 应该指出高层建筑基础由于埋置太深,地基回弹再压缩变形往往在总沉降中占重要地位, 有些高层建筑若设置3~4 层(甚至更多层) 地下室时, 总荷载有可能等于或小于卸土荷载重量, 这样的高层建筑地基沉降变形将仅由地基回弹再压缩变形决定. 由此看来, 对于高层建筑在计算地基沉降变形中, 地基回弹再压缩变形不但不应忽略, 而应予以重视和考虑.高层建筑箱型基础与筏板基础的计算与一般中小型建筑的基础有所不同, 如前所述, 高层建筑除具有基础面积大、埋置深, 尚有地基回弹等影响. 有时将基础做成补偿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 将附加压力视为很小或等于零,这与实际不符. 由于基坑面积大, 基坑开挖造成坑底回弹,建筑物荷重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基础仍然有沉降变形, 即回弹再压缩变形. 为了使沉降计算与实际变形接近, 采用总荷载作为地基沉降计算压力比用附加压力P 0 计算更趋合理, 且对大基础是适宜的. 这一方面近似考虑了深埋基础(或补偿基础) 计算中的复杂问题, 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大面积开挖基坑坑底的回弹再压缩问题. 因此《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 6—99) 除规定采用室内压缩模量ES 计算沉降量外, 又规定了按压缩模量E 0 (采用野外载荷试验资料算得压缩模量E 0, 基本上解决了试验土样扰动的问题, 土中应力状态在载荷板下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 计算沉降量的方法. 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沉降计算.按平面布置规则, 立面沿高度大体一致的单幢建筑物, 当基底压缩土层范围内沿竖向和水平方向土层较均匀时, 基础的纵向挠曲曲线的形状呈盆状形, 即“∪”状. 在研究建筑物荷载的水平分布规律时: 对于筏板基础, 可将筏板划分为许多小单元, 如果不考虑各小单元之间的相互影响, 单位面积承受的荷载重量(基底应力曲线) 与基础的纵向挠曲曲线的形状相吻合, 即也呈“∪”状. 这说明建筑物四周各点沉降量受到其它各点荷载的影响较小, 中部各点沉降量受到其它各点荷载的影响较大; 若将基础设计成整片筏板基础, 势必造成在相同的地基承载力下, 中部沉降量大, 而四周沉降量较小, 基底土变形不相协调.试验表明[ 4 ]: 刚性筏板在试验荷载下主要是整体沉降, 挠曲变形极小, 最大也未超过3‰; 而有限刚度筏板基础则除了整体沉降外还产生挠曲变形, 筏板刚度不同, 挠曲程度也不同.在筏板厚度相同的情况下, 随着长×宽(以矩形为例) 的增加, 筏板的刚度随之降低.因此设计中可选取“板式筏基+ 独立柱基”相结合的基础形式, 即中部(电梯井等剪力墙集中处) 用筏基, 四周柱基础采用独立基础或联合基础. 使筏板的长×宽尺寸减小、刚度增大,这不仅降低沉降变形的挠曲程度, 提高筏板的抗冲切能力, 同时, 减低了板中钢筋应力, 减少筏基的配筋量.为协调各部分的变形, 使其趋于一致, 还可通过变形验算调整独立柱基的面积.既满足结构使用要求, 又达到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基础选型设计中, 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 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充分利用天然地基的承载能力, 通过比较“整片筏基”与“板式筏基+ 独立柱基”的工程造价. 以上2 种不同基础形式, 后者较前者节省约30%~40% 的费用, 经济效益显著.当由于地层分布不均匀、上部结构荷载在筏板基础上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筏板基础各部分的差异沉降较大时, 可综合考虑采用以下处理措施:(1) 将出露地质较差的土层挖出一部分, 换填低强度等级的素混凝土形成素混凝土厚垫块, 以改变和调整地基的不均匀变形. 也可以采用“换填法”, 垫层采用碎石、卵石等材料, 经碾压或振密处理, 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2) 调整上部结构荷载或柱网间距, 减小基底压力差;(3) 调整筏板基础形状和面积, 适当设置悬臂板, 均衡和降低基底压力;(4) 加强底板的刚度和强度, 在大跨度柱间设置加强板带或暗梁等.3筏板基础的结构设计筏板基础的主要结构形式有平板式筏基和肋梁式筏基, 包括等厚度或变厚度底板和纵横向肋梁. 一般情况下宜将基础肋梁置于底板上面, 如果地基不均匀或有使用要求时, 可将肋梁置于板下, 框架柱位于肋梁交点处. 在具体筏基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如下问题:(1) 应尽量使上部结构的荷载合力重心与筏基形心相重合, 从而确定底板的形状和尺寸.当需要将底板设计成悬挑板时, 要综合考虑上述多方面因素以减小基础端部基底反力过大而对基础弯距的影响;(2) 底板厚度由抗冲切和抗剪强度验算确定. 柱网间距较大时可在柱间设置加强板带(暗梁加配箍筋) 来提高抗冲切强度以减少板厚, 也可采用后张预应力钢筋法来减少混凝土用量和造价. 决定板厚的关键因素是冲切, 应对筏基进行详细的冲切验算;(3) 无肋梁筏板基础的配筋可近似按无梁楼盖设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倒楼盖法) 的计算方法进行, 精确计算可用有限元法;对肋梁式筏基, 当肋梁高度比板厚大得较多时, 可分别计算底板和肋梁的配筋, 即底板以肋梁为固定支座按双向板计算跨中和支座弯矩, 并适当调整板跨中和支座的配筋;(4) 构造配筋要求: 筏板受力筋应满足规范中0. 15%的配筋率要求, 悬挑板角处应设置放射状附加钢筋等. 设计人员往往配置受力钢筋有余, 构造钢筋却配置不足.4筏板基础抗浮锚杆的设置不少设计人员担心地下水位对底板的浮托力而设置抗拔锚杆, 在这里作如下分析和讨论.(1) 施工过程中浮托力的产生是由于基坑内积水(雨水和施工用水或地下水渗透) 所致;浮托力的大小与地下室的体积和基坑内积水高度有关. 因此, 只要能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有序排水或限制水位, 在基础底板底以下就不会产生浮托力.(2) 地下室上浮是因为地下室结构及上部结构的荷载重量不足以克服地下水的浮力, 当筏板基础底板上的结构重量大于实际上浮力后, 整个基础结构就能稳定. 因此在地下室和地面上相应有限几层的结构完成后, 就可以克服地下水的上浮力, 不需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水位保持警惕.(3) 在计算地下水的浮托力时因注意: 筏基底板所承受的浮托压力只是底板与地基岩土的缝隙水压力、孔隙水压力, 板承受的浮托力与地基岩土的缝隙发育程度、孔隙率有关, 其实际压力强度小于静水压强. 其次, 底板的水承压面积并非全部. 由于底板与地基岩土已粘结成整体,因而能提供一定的粘结(抗拔) 力. 有关试验资料认为有效粘结面积占底板面积最小比率为K = 50% , 而粘结强度最低为250kpa (相当于毛石砌体与M 10 沙浆间的抗拉力). K 值是一重要因素, 应通过试验确定.浮托力的估算: 当K = 50%~100% 时,如地下水位为- 2. 0m 的10m 深地下2 层的基坑, 当底板厚度1 600mm , 顶板单位荷重为1 600kg, 则单位面积的浮托力T 和地下室结构重量W 分别为:T = 80×(50%~100% )= 40. 0 kpa~80. 0kpaW = 1. 6×25+ 16×2= 72. 0kpa 从以上分析和讨论可见, 即使按K = 1 计算使浮托力T 最大, T 与W 的差值也只有8. 0kpa, 待地面上再施工1~2 层后, 就能保持整体平衡, 因此只要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能保持基坑干燥, 基础和地下室结构及地上2 层结构施工完成后, 就可放弃对地下水位的监测, 从施工过程来看是无需设置抗浮锚杆的.对于一些地下室较大、较深而地面以上结构层数不多的建筑, 则应根据上述总体平衡的原则计算确定抗浮锚杆.对于地下室面积较大而主体塔楼面积较小的建筑, 应验算裙房部位的浮托力能否与结构自重相平衡, 否则也应设置抗浮锚杆.在底板配筋设计时应注意到由于水的浮托力使底板产生的弯矩, 当板下不设置抗浮锚杆时应全面考虑浮托力产生的弯矩, 当底板设置抗浮锚杆后则可适量减少底板的配筋量.5裙房基础的设计由于裙房的单柱荷载与高层主楼相比要小的多, 因此无需采用厚筏基础, 采用薄板配柱下独立扩展基础即可.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裙楼独立柱基的沉降与主楼筏板基础的沉降要相协调, 即控制沉降差在允许值范围内. 应根据公式计算主楼沉降量S , 再按各柱的荷载N 值和S值反算出各独立柱基础的面积A (尚应验选地基承载力).6结束语高层建筑基础选型是整个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施工难度和工期, 因此应认真研究场地岩土性质和上部结构特点, 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高层建筑的基础选型应因地制宜, 除基础应满足现行规范允许的沉降量和沉降差的限值外, 整体结构应符合规范对强度、刚度和延性的要求, 选用桩基或筏基都不是绝对的, 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才是基础选型的标准.。
高层大体积基础筏板浇筑方案 最终版范文

一、编制依据1、业主提供的有关设计施工图纸资料及技术说明2、业主组织的图纸会审会议纪要3、裕升璞院项目施工组织设计4、《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11)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J119-201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7、《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1)10、《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 50108-2011二、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2.1工程概况裕升璞院项目是山东裕升置业有限公司的商住楼工程项目,位于日照市太原路西侧,天津路北侧,地下1层地下室,主要是车库用房;地上由8栋多层、2栋高层的楼房组成,本方案针对的是东区,拟建建筑物共2栋。
根据设计,本工程主楼采用筏板基础,其中筏板厚度为1.2m;车库部位为0.45m。
其中1#-1楼北侧与车库连接处在J轴北2.1米设有后浇带。
中间南北在14-15轴处设有后浇带。
西段混凝土方量约965立方。
东段约970方。
1#-2楼周围设有后浇带,南侧在K-J轴之间。
北侧在Q-R轴间设有后浇带,南北后浇带同1#楼南北位置。
西段混凝土方量约880 方。
东段混凝土方量约890 方,均为大体积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为P6。
根据设计,基础及地下室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率不小于0.0002,干缩率不大于0.0003;后浇带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膨胀率不小于0.0004,干缩率不大于0.0003;温度后浇带砼浇筑时间安排在其两侧混凝土浇筑两个月后进行,沉降后浇带砼浇筑时间安排在主体封顶后进行。
本工程基础筏板砼浇筑质量,将是影响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项目部将制定严密、可行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按此方案进行施工,确保砼施工质量万无一失。
裕升璞院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混凝土主要工程量2.2施工条件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先满足一下施工条件:(1)基础筏板模板内清理干净,无积水、锯屑、铁丝等杂物;筏板钢筋、模板、预埋等均已通过业主、监理、区质检站验收,质量合格。
某工程筏板基础CAD建施图

高层住宅楼筏板基础的设计

高层住宅楼筏板基础的设计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高层住宅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而作为支撑这些高楼大厦的重要基础结构,筏板基础的设计至关重要。
筏板基础具有整体性好、能有效调整不均匀沉降等优点,在高层住宅楼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筏板基础的概念与特点筏板基础,简单来说,就是一块像筏子一样的钢筋混凝土板,将整个建筑物的底面积全部覆盖,把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地传递到地基上。
其主要特点包括:1、整体性好:筏板基础能够将上部结构的荷载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基础底面,有效地减少了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2、稳定性高:由于基础面积大,对地基土的承载力要求相对较低,能够适应较软弱的地基条件。
3、抗渗性能强: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筏板基础可以有效地抵抗地下水的渗透,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二、高层住宅楼筏板基础设计的考虑因素在设计高层住宅楼的筏板基础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基础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1、上部结构的荷载准确计算上部结构传递到基础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是设计的关键。
这包括建筑物的自重、使用活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等。
不同的荷载组合会对筏板基础的尺寸和配筋产生重要影响。
2、地质条件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承载力特征值、地下水位等信息是设计的基础。
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基础持力层,并确定地基的处理方式。
3、沉降控制高层住宅楼由于高度较大,荷载较重,对沉降的要求较为严格。
设计时需要通过合理的基础尺寸和配筋,控制建筑物的沉降量和差异沉降,避免因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开裂和损坏。
4、抗浮设计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建筑物可能会受到地下水的浮力作用。
此时,需要进行抗浮设计,确保筏板基础能够抵抗地下水的浮力,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5、温度应力由于筏板基础的混凝土体积较大,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
设计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设置后浇带、添加膨胀剂等,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三、筏板基础的设计计算1、地基承载力计算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基土参数,按照相关规范和公式,计算地基的承载力。
某高层筏板基础设计实例

第1期2009年1月广东土木与建筑GUANGDONG ARCHITECTURE CIVIL ENGINEERING某高层筏板基础设计实例王后举张琴No.1JAN 2009(1、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深圳518031;2、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深圳518031)摘要:筏板基础在高层建筑中属于比较经济的基础形式,文中利用多种方法确定基床反力系数,通过PKPM 程序JCCAD 模块中的3 种计算模型计算了筏板基础的内力并进行了对比,提出建议使用Mindlin 应力公式求解。
关键词:基床反力系数;筏板基础;Mindlin 应力公式A Design Example of Raft Founda of High BuildingWang Houju Zhang Qin(1、Hong Kong Hua Yi Designing Consultants(S.Z.) LTD. Shenzhen 518031,China2、China Nuclear Power Design Company. LTD. Shenzhen 518031,China)Abstract:Raft foundation is a comparatively economic type in high building. The article deduces coefficient of subgrade reaction byusing a variety of methods,solves and compares with internal forces of the raft foundation by use of 3 computing models of JCCADmodule in PKPM software. The stress formula by Mindlin is proposed to solve internal forces of raft foundation.Key words:coefficient of subgrade reaction; Raft; the stress formula by Mindlin和地下室部分进行分析,标准层平面和典型基础结1 工程概况构平面分别如图1~2所示。
简述高层住宅楼筏板基础的设计

简述高层住宅楼筏板基础的设计
要】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高层住宅楼越来越普及,筏板基础设计自然成为焦点。
本文首先对高层住宅楼筏板基础设计的有关理论进行分析,包括承载力与埋深的确定、基础变形量的计算、筏板基础抗浮锚杆设计以及筏板基础计算方法等,并结合具体案例进一步探究。
关键字】高层;筏板基础;设计;案例分析
前言:基础选型是高层住宅楼设计中非常关键的,很多高层住宅楼的地下被设计成停车场,自然不能设计太多墙体,此时筏板基础就能很好的满足各种需求,而且施工较为简单,已经广泛应用到高层住宅楼的建设中。
1.高层住宅楼筏板基础设计分析
1.1.确定承载力与埋深
由于我国城市用地紧张,因此高层住宅楼越来越密集,设备用房、车库等地下室成为必须设置的,要结合具体功能确定地下室层数和高度,因此基础埋深也就确定了,然后再结合土质特点确定基础类型的选择。
是否可以使用筏板基础的方式又两种,第一是结合承载力设计值确定;第二是结合补偿性基础特征对地基承载力进行研究。
1.2.筏板基础变形量的计算
地基变形量的计算是高层住宅建筑中最重要的验算,以当前的理论水平无法精准的计算地基变形量,计算结果会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因此给设计人员增大难度,可能会造成造价提高、资源浪费等后果。
高。
某高层建筑筏板基础抗浮方案的探讨与设计

5 8 . 4
筏 板
之下 , 根据结施 图及 设计 演算 , 埋深 1 0 . 0 5 m 深 的筏板 基础
区域约 1 3 7 8 5 m 范 围 , 均 需 考 虑 抗 浮 措 施 。且 抗 浮 区 域 的
7栋
单 位抗 浮力 应 不小 于 5 4 k N / m 。故 地 下 抗 浮 区 域 的 总 抗 浮
2栋 3栋 1 8 5 7 . 3 7 5 . 0 0 m, 根据勘 察报告 ,
筏 板 基 础
4栋 1 8
5栋 6栋
l 8 5 7 . 3 —1 O . 5 5
场 地地 下 水 水位 埋 深 为 5 6 8 . 4 4~ 5 7 1 . 4 1 m 。丰枯期季节水位 变化 幅 度 为 1 . 5 0~ 2 . 5 0 m左右, 历史 最 高 水 位 为 5 7 3 . 5 0 m。 结合表 1 统计可知 , 绝 大 部 分 楼 层 基 础 均 位 于 地 下 水 位
2~8 c m, 个别大 于 1 0 c m, 亚 圆形 , 卵石成 份多为岩 浆岩和沉 积岩, 中等 ~微风 化 ; 中砂 、 砾 石及 黏性土充 填 , 充填物 含量
2 0~5 0 %, 局 部 含 少 量 漂 石 。根 据 密 实 状 态 不 同 , 可 分 为 松
散、 稍密 、 中密 、 密实等不同亚层 。该土层 为基础及基 础之下
3 . 1 增 重
2 工程地 质及 水 文地质 条件
拟建 场地 地 貌 单 元 属 于 岷 江 水 系 一 级 阶 地 , 场地地面较 平坦 。地 层 自上 而 下 主 要 为 : ( 1 ) 素填土 ( Q 。 ) : 红 褐色 , 主 要 由黏性 土及 泥岩 碎块 组成 。堆 积 时 间 不 足 1 0年 , 层厚 o . 5~ 2 . o m, 基 础 深 度 范 围 内 完 全挖 除 。 ( 2 ) 粉 质黏土( Q 。 ) : 灰黄色 , 可 塑 ~硬 塑 , 湿, 无 摇 振
20层楼筏板基础设计计算手稿

前言筏板基础有埋深深、刚度大、整体性强、抗震能力好等优点,不仅能充分发挥地基承载力,减小基础沉降量,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而且可满足地下大空间(如地下停车场、地下仓库、地下商场等)的要求。
因此,筏板基础作为建筑结构(尤其是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首选的基础方案,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由于筏板基础的受力和变形与诸多因素有关,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筏基的受力机理还不十分清楚,致使筏基在实际应用中,不同设计人员设计的筏基(如厚度、配筋等)相差悬殊,从而给工程造成浪费或隐患。
本文以某工程为实例,对高层建筑筏板基础的选型和设计方法进行讨论,供同行商榷参考。
1.工程概况某办公大楼,地面以上20 层,地下1 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占地面积1800m2。
建筑物总荷重580000KN,即要求地基平均承载力为322Kpa。
基坑开挖深度7.1m。
根据勘察资料,其土层分布自上而下为粘性土,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局部强风化与中风化岩层。
2.基础选型一般的高层建筑,常需在地下设置车库、人防、设备用房、水池等,并由其使用功能决定其层高和层数。
这些条件基本确定了底板的埋置深度,然后根据该深度结合场地的岩土条件进行基础选型,确定选择天然筏板基础的可能性。
本地区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种典型的上软(填土、淤泥、砂石)下硬(风化残积土和风化软岩)的岩土结构地层,且其软土层厚薄不一,基础埋深变化较大,所以高层建筑大多采用桩基,采用桩基是设计人员对这种地层结构基础选型的第一选择,设计风险小,计算简单;缺点是桩长较长,投资较天然地基大。
对本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建议也是桩基,但我们发现,该区域地下室开挖后板底标高下的岩土层已基本露出强风化或中风化岩层,通过对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初步分析,这两项指标基本能满足要求,是有可能采用天然筏板基础型式的,没必要非桩基不可。
再经过反复试算对比,采用天然地基上的筏板基础方案。
3.筏板基础的结构设计3.1筏板基础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通常由下列方法确定:(1)据地质勘察部门提供的报告。
平板式筏板基础例题

12 基础设计12.1 非抗震设计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2.1.5条:高层建筑应采用整体性好、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建筑物容许变形要求并能调节不均匀沉降的基础形式;宜采用筏板基础;故本工程选用平板式筏板基础,素混凝土叠层100厚。
图12.1 柱底(基础顶面)内力图(最大轴力组合内力(括号内为设计值))(1)基础埋深筏板基础的埋深当采用天然地基时不宜小于建筑物地面以上的高度的1/12(39.9m/12=3.325);本工程采用了地下室,基础埋深为5.0m,满足要求. (2)筏板厚度确定本工程采用平板式筏板基础,筏板厚度一般按照每层楼50mm考虑,本工程地上十层,取1200mm筏板进行计算。
(3)筏板尺寸确定本毕业设计只进行了一个方向框架一榀框架进行计算,在筏板基础设计时,近似的取其他框架的基顶荷载都和计算榀框架的基顶荷载相同进行计算。
=∑k P (5451.72kN+7540.09kN )×2×6=155901.72kNx e =((5451.72kN+7540.09kN )×2×0.8m+(5451.72kN+7540.09kN )×2×9.2m+(5451.72kN+7540.09kN )×2×17m+(5451.72kN+7540.09kN )×2×24.8m+(5451.72kN+7540.09kN )×2×32.6m+(5451.72kN+7540.09kN )×2×40.4m )÷155901.72kN-20.7m=0.1my e =(5451.72kN ×6×1.2m+7540.09kN ×6×9.2m+7540.09kN ×6×17.2m+5451.72kN ×6×25.2m )/155901.72kN-13.2m=0故选用左边突出0.8m (距柱轴线),右边突出1.0m (距柱轴线),上下各为1.2(距柱轴线);如图12.1所示2m 96.10922m 2.13m 8)m 0.1m 8.048.74.8(=×+××++×+==)(m m bl A(4)验算地基承载力根据本毕业设计的地质条件,选择砂质粘土层(kpa 280=ak f )作为持力层。
某高层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优化设计

某高层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优化设计摘要:在经济日新月异发展过程中,我国建筑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剧增,使得高层建筑的受力难度也愈来愈大,变得更加复杂,至此对高层剪力墙结构基础的稳定性、强度以及刚度的标准也在不断提升。
众所周知,在高层建筑中基础工程的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是保证建筑整体质量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同时也影响着周围环境的安全。
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工程实例,重点探讨某高层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优化设计方法,以期能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些许裨益。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优化设计前言:基础结构作为建筑工程重要部分,需要承受上部结构全部荷载,必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强度。
尤其是对高层建筑工程来说,垂直与水平荷载更大,且在高度逐渐增长的情况下,水平荷载形成的弯矩与剪力也会迅速增大,会造成倾覆力矩成倍增长。
基于此特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基础受力状态进行分析,保证筏板基础具有足够强度与刚度,稳定性可以满足工程建设要求。
1高层建筑基础选型1.1十字交叉条形基础是指在柱网下纵、横两个方向上均设置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使上部结构在纵横两个方向均有联系。
这种基础适宜于地基较弱,土的压缩性或柱荷载的分布在两个方向都很不均匀的情况。
设置十字交叉基础后,可以进一步扩大基础的底面积,同时由于这种基础具有空间刚度,可以调整结构的不均匀沉降。
1.2筏板基础当地基很软弱,承载能力低,而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又很大,以至于十字条形基础还不能提供足够的底面积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
它可做成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种。
1.3桩基桩基是高层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
它适宜于上部结构荷载很大、地基又较软弱,坚实土层离基础顶面较深,而采用其他基础形式可能导致沉降量过大的情况。
桩基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灌注桩或钢桩。
桩基选择和承台设计应根据上部结构类型、荷载大小、桩穿越的土层、桩端持力层土类、地下水位、施工条件和经验、制桩材料供应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
高层建筑筏板基础板厚设计浅见

7.8m,底板混凝土C30,如图l所示,其计算
反力是均匀分布的,这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文
过程如下:
献…中,尚东伟通过厚板的模型试验表明,柱
通过上部结构计算,柱子截面1200× 1200,砼C45,最大轴力设计值为24888kN, 取柱距的1/6为板厚试算,即h=1.4m,平均
下反力大于跨中反力,反力曲线呈波浪起伏, 筏板存在一定的局部弯曲,即实际的地基反 力应如图2所示。当然,其曲线分布的形状
FX=24888—393.9
X 4.22=17940kN
剪切验算的结果都比原设计节约。
抗冲切承载力=0.3ftUmho+0.8fy—
3.4在GBJ7川9第8.4.3条中规vAsv定u=0.,3×1.5×103×4×2.65×1.45+
“筏板厚度也可以根据楼层层数按照每层
0.8×310×103×10~6×60×754=18136kN
最大剪力V(即冲切力设计值)为:393.9×
的柱帽,或在底板底部局部加厚,或同时考虑
(8.1X 7.8—4.4 X 4.4)=17261kN,剪切承
加肋和底板局部加厚。
载力为:0.07fcUmho=0.07×15×103×4× 2.7×1.55=17902kN,满足要求。
从施工、经济、工期以及使用功能影响等 分析,如果假定基底反力不均匀分布,柱底和
(2),平板结构,板厚1.5m,在柱上板带3.2m
—4.194.1)=14426kN剪切承载力=0.07
宽度范围内加箍筋西12@150,共22肢,使柱
×15×103×4×2.6×1.4=15288kN>
上板带形成暗梁(宽3.2m),在柱脚处进行抗
14426kN,满足要求。
冲切验算:
高层住宅楼筏板基础的设计

浅谈高层住宅楼筏板基础的设计[摘要]:文章以某工程为例.对高层建筑基础的选型和平板式筏板基础的结构设计进行介绍,并着重阐述运用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共同作用的分析原理,对筏板基础内力进行分析的有限元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选型;筏板基础:有限元法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概述建筑物采用何种基础型式,与地基土类别及土层分布情况密切相关。
工程设计中,常遇到这样的地质情况,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土层为风化残积土层、全风化岩层、强风化岩层或中风化软岩层,因此,有可能采用天然基础。
高层建筑地下室通常作为地下停车库,建筑上不允许设置过多的内墙,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础的使用;筏板基础既能充分发挥地基承载力,调整不均匀沉降,又能满足停车库的空间使用要求,因而就成为较理想的基础型式。
筏板基础主要构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础和梁板式筏板基础,平板式筏板基础由于施工简单,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以南宁市青秀区某高层住宅楼的基础设计为例,拟对高层建筑基础的选型和筏板基础的设计方法进行介绍。
如下图示:2基础选型2.1工程地质概况本工程设地下室1层,塔楼地上26层,采用剪力墙结构。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土层分布自上而下分别为:①素填土层,厚度.0.2m~15.8m;②耕表土层,厚度0.2m~2.9m;⑨含砾砂粘土层,厚度0.7m~4.2m;④粘土层,厚度0.9m~3.2m;⑤圆砾,厚度0.3m~5.6m;⑥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厚度6.6m~22.1m,标贯击数为33—48击,承载力特征值fak=450kpa;⑦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厚度 >11.9m,标贯击数为56—96击, 承载力特征值fak=800kpa。
2.2基础结构方案选择基础的设计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要求:(1)基础承受的荷重,不得超过地基的允许承载力,以保证安全。
(2)基础的总沉降量及差异沉降量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值之内,以保证上部结构不致损坏。
《筏板基础资料》课件

平板基础的设计需要考虑板厚、 板底配筋、板顶标高等因素,以
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梁板基础
梁板基础是一种将建筑物荷载 通过一块较大的混凝土板和下 方的梁传递到下层土体中的基 础类型。
梁板基础通常适用于地质条件 不均匀、建筑物荷载较大的情 况。
梁板基础的设计需要考虑梁的 截面尺寸、配筋、跨度等因素 ,以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
特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能够有效地减少不均匀沉降;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壤和岩层;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施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筏板基础的应用范围
01
02
03
高层建筑
由于筏板基础能够提供良 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因此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 的基础设计。
《筏板基础资料》 ppt课件
• 筏板基础概述 • 筏板基础的类型 • 筏板基础的施工方法 • 筏板基础的工程实例 • 筏板基础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目录
01
筏板基础概述
定义与特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定义:筏板基础是一种将建筑物荷载通过一块较大的混凝 土板均匀传递到下层土体中的基础类型。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个环 节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 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符合 要求。
材料质量控制
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质量 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符合要求。
质量检测与验收
在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 检测和验收,确保筏板基 础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 求和相关规范。
04
筏板基础的工程实例
某高层筏板基础设计实例

某高层筏板基础设计实例某高层筏板基础设计实例在建筑结构中,基础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承载建筑物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面。
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更加复杂和重要,因为它需要承受更大的负荷和外力。
因此,高层建筑基础设计需要更加精细和周密,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个某高层筏板基础设计实例。
项目背景该项目是一座40层的商业大厦,位于某个南方城市的市中心地带。
土地基础为沉积性地层,上部为软黏土和砂土,下部为硬黏土和砾石。
地下水位约为3.5m,在雨季期间可能会上升至1.5m以下。
由于建筑体量巨大,对基础的要求是极高的。
设计过程基础设计应该以地勘、勘察报告、基坑以及现场监测为基础。
设计人员在实地勘察后,决定采用筏板基础设计方案。
筏板基础是一种适用于大型结构的基础形式,可以在不同地质条件下使用。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增加基础的面积来降低地基承压,并在上下面板之间加入隔水层,以防止土层的涌流。
设计人员计算了筏板基础的尺寸,确定了设计方案。
具体设计要求如下:1.基础深度:基础底部埋深为15米;2.基础面积:为建筑体量70%的面积,并增加适当数量的基础孔;3.下层墙厚度:底下3到5层建筑的墙厚度为1.5m,用来承受上部建筑的重量,并同时固定筏板基础;4.筏板厚度:筏板厚度为1.5m,混凝土强度为C45;5.隔水层厚度:基础底部设置隔水层,厚度为0.5m;6.顶板厚度:顶板厚度为1.2m,混凝土强度为C60;7.基础孔深度和尺寸:基础孔深为15米,孔径为2.5米,相互间距为6米;8.基础斜向支撑:在打孔过程中,基础需斜向进行支撑,使用斜撑固定孔内壁。
设计结果经过计算,筏板基础的面积为7100平方米,孔的数目为23个。
同时,为了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设计人员提出以下建议:1.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2.采用现场测试测定孔壁承载能力;3.定期监测设计参数,如孔壁抗力、基础变形等。
结论某高层建筑筏板基础设计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
粉质粘土
可塑
7.0~19.9 7.4 200
8 粉质粘土(夹粉土)
可塑~软塑
2.7~7.5 23 160
9
粘土
硬塑~坚硬
未穿透 10.9 270
24
2009 年 1 月 第 1 期
王后举等: 某高层筏板基础设计实例
JAN 2009 No.1
14400 1700 5002200 2000 190040020002000 700500
⑶ 模型 C: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弹性解:Mind-
211.0kPa,故下卧层地基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
lin 应力公式)
25
2008 年 12 月 第 12 期
广东土木与建筑
DEC 2008 No.12
由于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厚度较大,采用 Mindlin 的中厚板理论,比 Kirchhoff 的薄板理论更接近于实 际情形。 该模型的特点是反映了地基土扩散应力和 变形能力,考虑土层沿水平与深度变化的非均质性和 土层分层, 计算用参数 Eski 可经常规压缩试验直接 得到。 2.5 计算结果分析
⑴ 整体抗浮计算
根据文献[4]附录 C,中等密实土(可塑粘土)的
27.0(顶板恒载)+16.0(底板恒载)
基床反力系数推荐值为(2~4)×104kN m3;密实土(硬
=43.0kN m2 >3.7×10×1.1=40.3kN m2
塑粘土)为(4~10)×104kN m3。
⑵ 局部抗浮计算
参考北京地区粘性土, 压缩模量为 4~7.5MPa,
摘 要:筏板基础在高层建筑中属于比较经济的基础形式,文中利用多种方法确定基床反力系数,通过 PKPM 程 序 JCCAD 模块中的 3 种计算模型计算了筏板基础的内力并进行了对比,提出建议使用 Mindlin 应力公式求解。 关键词:基床反力系数; 筏板基础; Mindlin 应力公式
A Design Example of Raft Founda of High Building
(上接的第 28 页) 影响设计及施工的安全性,因此分析软土各向异性 对基坑及相关地下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大意义。
600 Mx (kN·m) 400 200
0 -200 -400 -600 -800
图3
x (m) Mx-x 剖面内力分布图
对于相同板带(跨中板带和柱下板带),跨中弯 矩 ModelA≈ModelC>ModelB, 支 座 弯 矩 ModelA≈ ModelC<ModelB。 ModelA 与 ModelC 的 结 果 十 分 接 近,但后者与实际情形更加吻合。 筏板内力计算方 法建议使用 Mindlin 应力公式求解。
中 国 建 筑 工 业 出 版 社 ,1993 [3] GB 50307-1999 地 下 铁 道 、轻 轨 交 通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规
范 [S] [4] 中 国 建 筑 科 学 研 究 院. PKPM JCCAD 用 户 手 册 及 技 术
条 件 [M],2005 [5] 仲 锁 庆 ,张 西 平 ,潘 海 利. 地 基 土 基 床 系 数 研 究 [J]. 地
-
1-2 淤泥质粉质粘土
流塑
0.8~2.4 - 50
2
粉质粘土
可塑~硬塑
1.1~5.4 6.7 210
3 粉质粘土(夹粉土)
可塑~硬塑
0.4~3.9 5.8 140
4-1
粉土
湿~很湿,稍~中密 1.9~8.1 9.5 150
4-2
粉砂
中密~密实
6.3~13.3 9.6 180
5-1 粉质粘土(夹粉土)
第1期 2009 年 1 月
广东土木与建筑 GUANGDONG ARCHITECTURE CIVIL ENGINEERING
某高层筏板基础设计实例
No.1 JAN 2009
王后举 张 琴
(1、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 518031; 2、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 518031)
图 2 典型基础结构平面图
因基床系数的选择对于筏板基础内
10%~20%,施工工期约占建筑总工期的 20%~25%, 力影响较大,故应进一步分析其取值依据。
若采用桩基础, 则其所占比例分别达 20%~30%和 30%~40%,可见筏板基础的经济效益较为明显。 本工
由 于 本 工 程 勘 探 时 并 未 进 行 K30 载 荷 试 验 ,按 照文献 3, 基床反力系数 K 与地基土的标贯击数 N
能会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满足安全、经济 括基坑支护和开挖施工) 的费用约占建筑总造价的
和适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采用筏板基础。 某高层住宅楼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地下
室为自行车库和设备间, 首层为架空层花 园,标准层为住宅。 地面上有 4 座相同的塔 楼,与地下室轴网成 20°角,塔楼均为 11 层, 屋顶结 构 标 高 为 34.8m,首 层 高 6.5m,标 准 层高 2.9m,首、2 层之间局部夹层,屋顶基本 上为坡屋面,设置双层板,坡屋面最高处为 42m, 局部平屋面处设置 3.6m 高屋顶构架。 地下室部分连通,长度达 265.76m。 地下室 部分连通,导致地下室长度超长,在塔楼周 边设置沉降后浇带。 一、二期地下室衔接处 形成“刀把”形,在凹角处设缝分开,减少温 度效应引起的伸缩。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 6 度,场地类别为 Ⅲ类。 抗浮设计水位-2.8m,地下室顶板面标 高-0.7m,室内外高差 0.3m,底板面标高-5.5m。 场地土情况见表 1。 现取其中一个典型塔楼
表 1 场地土层概况
层号
地层名称
状态
厚度(m) Es
fak
(MPa) (kPa)
1-1
耕土
--
0.0~2.7 -
Wang Houju Zhang Qin
(1、Hong Kong Hua Yi Designing Consultants (S.Z.) LTD. Shenzhen 518031,China 2、China Nuclear Power Design Company. LTD. Shenzhen 518031,China)
程初步设计为桩基础,考虑到场地附近挖方较多,对 的经验关系为 K=(1.5~3.0)N(MPa m)。 参考本场地
场地进行填土 1m 后优化设计为筏板基础。
其他建筑,取 N=18.0, K=24~54MPa m。根据综合固
2 筏板基础设计计算
结试验,K= s 2-s 1 · 1-e0 = Es1-2 - △p , 参考南京 e1-e2 e1-e2 h0 2h0
本工程底板配筋为:厚 1.0m,板底Φ20@200 双 向拉通,Y 向钢筋在下层;板面Φ20@200 双向拉通, X 向钢筋在下层,局部附加(Φ16~Φ25)@200。
参考文献
[1] 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2] 宰金氓 ,宰金璋. 高层建筑基础分析与设计 [M]. 北京 :
楼盖模型中的梁只是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其内力大小
下卧层为〈3〉粉质粘土夹粉土, fa= fak+h b·g (b-3) +h d·g m(d-0.5)=225.5kPa;按 照 PKPM各 种 模 型 计 算 结果,基底压应力 Pk,max=200kPa,3 层顶面处 Pz +Pcz =
只与筏板传递给它的荷载有关,而与地基土弹簧刚度 无关。
底板水浮力为:
基床系数范围为 36~45MPa m[6]。
3.7×10×1.1-16.0=24.3kN m2
综合以上计算值与经验值,K 取为 3×104kN m3。
地下室车道若顶部无结构板及板上覆土,则车
⑵ 模型 B:倒楼盖模型
道板底需设置抗浮锚杆。
本工程上部属于剪力墙结构,结构刚度较高。倒
2.2 软弱下卧层验算
地区经验[5],取 K=0.066×332.5=21.9MPa m。
本工程地基持力层为〈2〉层粉质粘土层,地基土
按照文献[3]附录 F,对于可塑或硬塑粘土,基
承载力特征值 210kPa,水浮力为主要控制因素。
床反力系 数 K 的 经 验 值 分 别 取 为 15~35MPa m 和
2.1 抗浮计算
35~70MPa m。
Abstract:Raft foundation is a comparatively economic type in high building. The article deduces coefficient of subgrade reaction by using a variety of methods,solves and compares with internal forces of the raft foundation by use of 3 computing models of JCCAD module in PKPM software. The stress formula by Mindlin is proposed to solve internal forces of raft foundation.
下 空 间 与 工 程 学 报 ,2005(12) [6] 周 宏 磊 ,张 在 明. 基 床 系 数 的 试 验 方 法 与 取 值. 工 程 勘
察 ,2004(2) [7] 仲锁庆. 关于用室内固结试验方法确定地基土基床系数
的探讨. 岩土工程界,2004(12)
≈≈≈≈≈≈≈≈≈≈≈≈≈≈≈≈≈≈≈≈≈≈≈≈≈≈≈≈≈≈≈≈≈≈≈≈≈≈≈≈
软塑~流塑
0.6~3.7 4.2 120
5-2
可塑,局部硬塑 1.3~6.0 6.8 220
5-3
可塑
2.5~4.7 5.8 160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