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考苑《专题十一散文阅读之作品的结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请梳理作者
2.为什么作者在文章中写……
设题方式
3.文章要表现的不是……,却又从……写 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4.作者为何用了很多笔墨写……?
5.作者在写某一事……
散文中具有结构意义的材料所起到的结构 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种:
1.贯穿全文内容,起到线索作用。
答源自文库思路 2.引出某一事物,为下文内容作铺垫。 3.和某一事物形成对照。
一般来说,散文常用的线索有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 感受或者事迹)、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思 想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事 件线索(中心事件)、时间线索等。
通常的提问方式为:
(1)某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请简析。 (2)简要分析某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这类题目一般的答题规范是:点明文章的线索,并分析
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到了端午便过时。杨梅开花在 初春,也正是杜鹃启啼之时。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 艺精湛,能亲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貌,而 杨梅开花在夜间,开完便谢,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封建时 代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开花为 憾,于是相议于月明之夜,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 开的形状,准备把它绣出来。当她们到杨梅林对,遇见一只 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及醒来,不见小姑。于是一路呼 唤“姑姑,姑姑”,后来叫得精疲力竭,发现小姑的鞋子,知 为虎所噬,于是啼叫“姑姑”变成“姑虎,姑虎”,因怕回去 婆家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每年杨梅开花时 即开始呼叫,一直要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
据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姹紫嫣红的“山踯躅”, 有人叫“映山红”,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 叫吐血亡后,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杜鹃鸟开始啼叫,正 是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像现在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 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边。看来花虽已 谢而鸟未亡,可见啼血化花只是美丽的附会。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据说它不自 己营巢,产卵在地上,等到其他鸟类出去觅食,剩下空巢, 它就把卵偷偷放进别人巢中,等别的鸟代它孵育。这自然不 是一位好母亲所为。想来小鸟孵出来后,可能还要别人代它 喂养到毛翼丰满,能自行觅食为止。这鸟比起乌鸦燕子的母 性,显得不负责任,好在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所 以有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使“蜀人悲子鹃鸟鸣”哩!
据说逆旅中的游子,听到这种啼声,常常动起思家归心, 唐代无名氏《杂诗》云: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有家归不得时,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心 中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想象。杜鹃啼声凄厉悲切,古今公认, 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会。有人听出它是“姑 姑,姑姑”,也有人听出是“姑乎,姑乎”,而潮州人则听出 是“姑虎,姑虎”,且凭这啼声,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作 《姑嫂鸟》,潮州家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
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 一种鸟有这样那样的传说,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 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故事同环境、时间相结合,可以 编成动人的作品。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可 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甚至读到 前人写的诗词时,我们同情其故事,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 恶行止。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人们也喜欢把一 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杜鹃这种鸟 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
4.映衬烘托某一事物。
5.和文中某一部分内容形成照应关系。
典型例题 (2012·湖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目。 耳边杜鹃啼 罗琅
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醒的时 间无定时。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词《忆秦娥》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上 月三更”。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悲切的啼声,时近时远。我 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鸟 鸣,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半鹃啼 大概也发自那里。
1.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 中的作用。
答案:①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将杜鹃啼叫的时 间,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以及杜鹃鸟啼叫声的附会情 况结合起来。②文章以“杜鹃啼”统率文章引用的诗词 和传说故事,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解析:解答此题要抓住标志性语句,结合文体特征 ,把握语句间的组合关系。文章标题中含“杜鹃啼”, 文章开头提到经常在午夜梦回听到杜鹃的啼叫声,引出 相关的诗词和有关的附会情况,中间虽插叙动物学上对 杜鹃恶行的评断,可转而又引出另外的诗词和相关的传 说。
2.文章用了较大的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请 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答案:①相对诗词、传说的片段引用,“姑嫂鸟” 这一民间故事则为完整叙述,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 杜鹃鸟传说的美好意义。②“姑嫂鸟”的故事,为下文 的议论作铺垫。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材料安排及其结构用意的能力 ,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答。引用“姑嫂鸟” 的故事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同时也引发读者美好的想象 ,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从全文结构来看,这一传说是 下文展开议论的基础。
其作用。先指出结构作用,然后结合上下文内容或全文 内容具体分析。
分析文章思路
根据写作意图和表现主旨的要求,如何选择、组织 材料,如何使写进文章的材料条理化、有序化、整体化 ,这都要作通盘的考虑、妥当的安排和周密的布置,这 一思维的过程就表现为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通常表 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 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
第二节 作品的结构
材料安排及其结构用意
散文在材料安排时的结构特点一般有以下几种: (1)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 (2)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 (3)按场面的安排来安排材料。 (4)按材料性质的归类安排结构。 (5)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 (6)按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安排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