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记忆现象中的内隐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误记忆现象中的内隐性

错误记忆是对过去经验和事件的记忆与事实发生偏离的现象。它表明了记忆的异化和扭曲,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地发生的,因而许多错误记忆与内隐记忆是相关联的。

错误记忆现象最早是由英国心理学家Bartlett在20世纪30年代发现的。他让大学生阅读印第安民间故事“幽灵战争”在间隔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复述这个故事。结果随着时间的增加,故事中的内容往往被略去一些,故事变得越来越短。但奇怪的是,被试还增加了一些新的材料,使故事变得更自然合理,有的甚至还渗入了一些伦理内容。

由于错误记忆常常是在个体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不适合用来研究错误记忆。研究者多采用与内隐记忆有关的方法来研究错误记忆。有研究表明,对社会信息的记忆比对非社会信息的记忆具有更强的内隐性。

本实验采用一个有趣的“瞬间成名”的测试来揭示内隐记忆对产生错误记忆的影响。

一、目的

探究导致错误记忆的内隐社会认知因素。

二、仪器与材料

1.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2.材料:外国人名的译名(三个字),共40个,其中男性人名20个(字为蓝色),女性人名20个(字为红色)。

三、方法

1.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双击“电脑实验”,打开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错误记忆现象中的内隐性”,右边呈现实验说明。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

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值)等,也可以单击“开始实验”按钮直接进行实验。

2.两个阶段的指导语分别为:

(1)学习阶段指导语是:

下面屏幕将依次呈现20对外国人名,每对并列两个人名,其中左边的为著名人物,右边的为普通百姓。男性人名用蓝色字表示,女性人名用红色字表示。

请尽量记住著名人物的名字,这很重要。

当你明白了实验要求后,可以点击下面的“开始实验”按钮开始。

(2)测试阶段指导语是:

下面将随机逐个呈现你刚才识记过的人名,其中男性用蓝色字代表,女性用红色字代表。请你使用1号反应盒对每一个名字做出判断,看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著名人物名字,是请按“+”号键,否则请按“-”号键。

当你明白了操作要求后,按任意键继续实验。

3.实验开始后屏幕依次呈现20对外国人名。其中左边为著名人物,右边为普通百姓。男女各有10名为著名人物。被试按照指导语要求看呈现的每对人名并尽量记住著名人物的名字。看完休息片刻(做简单四则运算题)。休息完毕再次出现指导语,之后屏幕将依次逐个呈现前面出现过的全部40个人名,被试对呈现的人名是否著名人物做出判断。程序记录正确判断次数和反应时。

4. 实验结束,数据被自动保存,实验者可直接查看结果,也可换被试继续实验,以

后在主界面“数据”菜单中查看。

四、结果

1.设计一个三线表,将实验结果中对著名人物(男性N1,女性N2)的正确判断次数以及把普通百姓误判为著名人物的次数(男性M1,女性M2)分别填入表内。2.将正确判断著名人物的次数N1+N2作为外显记忆的指标;将误判为著名人物的次数M1+M2作为内隐记忆的指标。检验所有被试的外显记忆指标和内隐记忆指标是否有显著差异。

3.比较M1和M2是否有差异。

五、讨论

1.分析错误记忆中存在的内隐记忆。

2.分析本实验中人物的性别因素是否影响内隐记忆,为什么?

3. 如果改变被试再认前的休息时间,是否会影响错误记忆的结果,试作分析。

六、参考文献

1.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64-165

2.杨治良.汉字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任务分离和反应倾向.心理学报,1995,1:1-6 3. 郭秀艳等. 错误记忆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应用心理学,2004.01

4.樊晓红,周爱保.内隐社会认知:社会性决策的个人背景效应.心理科学,2002,25(6):694-6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