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刘尚书梦得二首》白居易全诗赏析
【全唐诗】《哭刘》李商隐唐诗鉴赏
【全唐诗】《哭刘?》李商隐唐诗鉴赏【作品介绍】《哭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为伤悼友人刘?而作的七律。
此诗对挚友含冤被贬客死他乡表现出深深的悲恸,通过对亡友的伤悼,宣泄了诗人内心对朝廷的失望与痛心,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对黑暗政治的强烈抗议。
全诗风格悲壮,情感真切,既伤悼朋友,又为之鸣冤,深情而正义,感人肺腑。
【原文】哭刘?⑴上帝深宫闭九阍⑵,巫咸不下问衔冤⑶。
黄陵别后春涛隔⑷,湓浦书来秋雨翻⑸。
只有安仁能作诔⑹,何曾宋玉解招魂⑺?平生风义兼师友⑻,不敢同君哭寝门⑼。
【注释】⑴刘?(fén):字去华,昌平(今北京昌平县)人。
唐敬宗宝应二年(826年)进士。
李商隐的友人。
⑵深宫:一作“深居”。
九阍:九重宫门。
《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宋玉《九辩》:“君之门以九重。
”此言帝宫深遥。
⑶巫咸:传说中的古代神巫。
《甘泉赋》:“选巫咸兮叫九阍,开天庭兮延群神。
”此言朝廷不派人来了解刘?的冤枉。
⑷黄陵:在今湖南湘阴县北。
《哭刘司户?》:“去年相送地,春雪满黄陵。
”《水经注》:“湘水又北经黄陵亭西,又合黄陵水口。
其水上承太湖,湖水西流,迳二妃庙南,世谓之黄陵庙。
”《方舆胜览》:“庙在潭州湘阴县北九十里。
”《通典》:“岳州湘阴县有地名黄陵,即二妃所葬之地。
”春涛隔:言去年黄陵别后,方历一载。
时商隐在长安,与?所处之地遥隔大江,故云“春涛隔”。
⑸湓(pén)浦:指江州,即浔阳,今江西九江。
《庐山记》:“江州有青盆山,故其城曰湓城,浦曰湓浦。
”刘?可能卒于此地。
书:此指讣书。
从江州传来刘?的死讯,正是秋雨降落之时。
⑹安仁:西晋潘岳的字,他长于写作哀诔文。
此句以潘岳自喻,说自己只能空作诗文以致哀悼。
诔(lěi):古代叙述死者生前事迹,表示哀悼的文体。
⑺招魂:《楚辞》篇名,王逸认为是“宋玉怜屈原魂魄放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
⑻风义:风度节义。
此谓以交情而论,我们是朋友;但以风骨气节而论,我则敬之为师。
中学白居易的诗歌10篇热
中学白居易的诗歌10篇除夜寄微之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长安春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
红线毯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霓裳羽衣舞歌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纍纍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恹弹吹声逦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螾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一落人间x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移领钱塘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祇应三度按。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 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
解读“诗豪”刘禹锡份
解读“诗豪”刘禹锡(1)份解读“诗豪”刘禹锡1刘禹锡,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中唐诗人刘禹锡“诗豪”之誉,出于其诗友白居易。
白居易在《刘白唱和集解》中说:“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予不量力,往往犯之。
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
繇是每制一篇,先相视草,视竟则兴作,兴作则文成。
一二年来,日寻笔砚,同和赠答,不觉滋多。
”正如李白之“诗仙”、杜甫之“诗圣”、王维之“诗佛”,“诗豪”一词也同样凝练和代表了刘禹锡的创作特点。
之后,《旧唐书》、《新唐书》、《太平御览》、《唐才子传》等各加称引。
仔细推敲白氏所言,他称赞了刘禹锡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力不可敌的气势和才情,但没有涉及“豪”的具体美学内涵。
刘禹锡究竟何以称“豪”?其“豪”表现在哪些方面?南宋诗人和诗评家刘克庄对其进行了精到的解读。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是江湖诗派的领袖人物。
他的一生和刘禹锡具有某些相似性,不仅历经数朝(宋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和度宗五朝),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而且也遭遇了诗祸之事。
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四“诗祸”条记载:“唯宝、绍间,《中兴江湖集》出,刘潜夫诗云:‘不是朱三能跋扈,只缘郑五欠经纶。
’又云:‘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敖器之诗云:‘梧桐秋雨何王府,杨柳春风彼相桥。
’曾景建诗云:‘九十日春晴景少,一千年事乱时多。
’当国者见而恶之,并行贬斥。
”这就是著名的江湖诗祸。
其中所提及的刘克庄的两首诗前者仅存此两句,题名《黄巢战场》,后者出自《落梅》二首之一,全诗云:“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垂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诗作本是借梅花的飘零以寄寓作者的身世之感,却被摘取诬陷,导致文字之祸。
虽然刘克庄幸得有人为之开脱,最终免除了贬逐的处分,但他一直没有摆脱这诗祸的阴影。
白居易的古诗有哪些
白居易的古诗有哪些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1,《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news。
kemaowang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千古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创作背景:《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当时实龄十六岁。
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2,《大林寺桃花》四月的世界,花儿已经枯萎,古老寺庙里的桃花刚刚盛开。
我想找一个能让我生命垂危的地方,但我不知道它已经被转移到了这里。
千古名句:四月是世界末日,山寺桃花开。
创作背景:唐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再官至左拾遗,可谓春风得意。
谁知几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
身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曾面对琵琶女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沧桑感慨。
这种沧桑的感慨,也自然地融入了这首小诗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纪游诗,蒙上了逆旅沧桑的隐喻色彩。
3,《忆江南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古往今来有句名言:日出而作红花胜火,春来而江水绿如蓝。
创作背景: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三首《忆江南》,这是其一。
赠梦得白居易译文和鉴赏
《赠梦得》唐朝白居易的译文和鉴赏赠梦得——【唐】白居易心中万事不思量,坐倚屏风卧向阳。
渐觉咏诗犹老丑,岂宜凭酒更粗狂。
头垂白发我思退,脚蹋青云君欲忙。
只有今春相伴在,花前剩醉两三场。
译文:心中没有烦忧,静坐倚着屏风沐浴阳光。
渐渐觉得吟诗也显得老态,哪里还适宜借酒装疯。
我头发苍白想着退隐,你却要忙碌地踏着仕途青云。
只有今年春天还能相伴,花前让我们多醉上几回。
注释:心中万事:内心的所有事情。
不思量:不去想,不忧虑。
坐倚:坐着依靠。
屏风:室内挡风或分隔空间的家具。
卧向阳:面向阳光而卧。
咏诗:吟诗作对。
老丑:形容衰老和不雅。
岂宜:哪里适合。
凭酒:借酒。
头垂白发:头上的白发下垂,象征年老。
我思退:我想退隐。
脚蹋青云:比喻仕途得意。
君欲忙:你想要忙碌。
只有:唯有。
今春:今年的春天。
相伴在:在一起。
花前:在花丛前。
剩醉:尽情地醉。
鉴赏: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诗人在春日里的悠闲自得之情景。
开篇“心中万事不思量,坐倚屏风卧向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变化的漠然,从容地享受着阳光和微风。
紧接着“渐觉咏诗犹老丑,岂宜凭酒更粗狂”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老后仍然沉迷于诗歌创作、饮酒豪放生活的自省与反思,意识到不应再像年轻时那样放纵无度。
中间两句“头垂白发我思退,脚蹴青云君欲忙”则是对比手法,诗人一方面感到身体衰老、白发如霜,内心却在思考着退隐的生活;而另一方面,他看到别人(或许是年轻人)还在追逐功名利禄,步履不停。
这里透露出一种对世事的淡然与超脱。
结尾两句“只有今春相伴在,花前剩醉两三场”则充满了对现实生活中的简单乐趣的珍惜和享受,诗人似乎放下了一切忧虑,只愿与眼前的春光共度时光,无论是赏花还是饮酒,都只求当下的快乐,不计较过多。
整首诗通过柔和的笔触和深长的呼吸,展现了诗人在暮年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调整和超然。
赠梦得——【唐】白居易年颜老少与君同,眼未全昏耳未聋。
放醉卧为春日伴,趁欢行入少年丛。
寻花借马烦川守,弄水偷船恼令公。
刘白唱和诗欣赏
刘白唱和诗欣赏情深意笃慰平生——刘白唱和诗欣赏白居易和刘禹锡都是中唐著名诗人,他们生于同年(772年),都有遭贬的经历,都做过苏州刺史,又是挚友,故合称“刘白”。
在几十年的交往中,他们时有诗歌唱和,有时甚至连篇累牍,动辄几十首。
如:《秋霖即事联句三十韵》、《席晴联句》、《会昌春连宴即事》、《西池落泉联句》、《蔷薇花联句》等。
白居易晚年收集他们唱和的作品编辑成《刘白唱和集》(上、下卷)。
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堪称雅事。
刘白唱和诗,虽有不少即景、即事、即兴的作品,但也有诸多篇章完全跳出了“应制”的束缚,表现出感时忧国的深沉涵义、富有哲理的深刻思想和同病相怜的深厚友谊。
刘禹锡22岁登进士第,走上仕途,24岁即授太子校书。
他积极进取,锐意改革。
永贞元年,时任监察御使的刘禹锡与王叔文、柳宗元等组成政治改革集团,遭窦群弹劾,革新失败。
革新集团成员十人(史称“二王八司马”)被贬。
刘禹锡九月贬连州刺史,十月再贬朗州司马,后又放夔州、和州等地,历二十余年,屡遭打击。
白居易29岁中进士,一度官运畅通,但他怀着“兼济天下”的抱负,对现实多有不满,写下了大量的讽喻诗,使得一些权贵切齿痛恨。
在刘禹锡遭贬后的第十年,即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也因宰相武元衡、御使中丞裴度遭人暗杀(一亡一伤)事,义愤填膺,上疏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给权贵们找到了报复的机会,诬陷他议论朝政是僭越行为。
白居易从左赞善大夫(陪太子读书的官)任上,被驱逐出京,贬为江州司马。
此前,刘白即有唱和,而现在,“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更成了倾诉衷肠的知己。
尽管白居易在贬官三年后又升任忠州刺史,后又召回长安,而刘禹锡仍被“弃置”,但他们的友谊在与日俱增。
诗歌唱和就成了他们增进友谊的桥梁。
刘禹锡在和州任刺史时,刘白多有唱和。
换印虽频命未通,历阳湖上又秋风。
不教才展休明代,为罚诗争造化功。
我亦思归田舍下,君应厌卧郡斋中。
好相收拾为闲伴,年齿官班约略同。
这是白居易的《答刘和州》。
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鉴赏及译文参考
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鉴赏及译文参考《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律。
这首诗首联写人生不同时段的感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鉴赏及译文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唐代:白居易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译文少年时尚不知为生计而忧虑,到老来谁还痛惜这几个酒钱?你我争拿十千钱买一斗好酒,醉眼相看都已七十只差三年。
闲来征求酒令穷搜经书史籍,酒醉聆听吟咏胜过领略管弦。
待到菊花黄时自家的酒酿熟,我再与你一醉方休共乐陶然。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注释梦得:诗人刘禹锡,字梦得。
沽酒:买酒。
后期:后会之期。
犹:还,尚且。
十千:十千钱,言酒价之高以示尽情豪饮。
七十欠三年:诗人白居易、刘禹锡都生于772年,写此诗时两人都六十七岁。
征:征引,指行酒令的动作。
雅令:高雅的酒令,自唐以来盛行于士大夫间的一种饮酒游戏。
穷:寻根究源。
经史:满腹的经论才学。
清吟:清雅的吟唱诗句。
菊黄:指菊花盛开的时候,通常指重阳节。
家酿:家中自己酿的酒。
陶然:形容闲适欢乐的样子。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赏析此诗题中“闲饮”二字透露出诗人寂寞而又闲愁难遣的心境。
前两联,字面上是抒写诗友聚会时的兴奋,沽酒时的豪爽和闲饮时的欢乐,骨子里却包涵着极为凄凉沉痛的感情。
从“少时”到“老后”,是诗人对自己生平的回顾。
“不忧生计”与不“惜酒钱”,既是题中“沽酒”二字应有之义,又有政治抱负与身世之感隐含其中。
“少时”二字体现出诗人少不更事时的稚气与“初生之犊不畏虎”的豪气。
“老后”却使读者联想到诗人那种阅尽世情冷暖、饱经政治沧桑而身心交瘁的暮气了。
诗人回首平生,难免有“早岁那知世事艰”的感慨。
“共把”一联承上启下,亦忧亦喜,写神情极妙。
“十千沽一斗”是倾注豪情的夸张,一个“共”字体现出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情景,也暗示两人有相同的处境,同病相怜,同样想以酒解闷。
白居易唐诗赏析
白居易唐诗赏析白居易唐诗赏析【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下(今陕西渭南市)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一生作诗3000多首,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琵琶行和长恨歌了,因为这两首都是长乐府。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元和十年,子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子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扰慢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不知数。
钿头云击节碎,血色罗裙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汝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带殁的诗句
带殁的诗句君殁帨犹存,拭我泣君泪《吴节妇》明·乌斯道功名生不彰,身殁岂为鬼《下第后屏居长安,书怀寄太原从事》唐·刘驾存为世珍,殁亦见思《自祭文》魏晋·陶渊明今日军回身独殁,去时鞍马别人骑《邻妇哭征夫》唐·张籍空识归来陶令句,莫知存殁李华文《乡人某属题哭儿记、儿从军没缅甸、其家未》当代·钱钟书故人何处殁,谪宦极南天《伤迁客殁南中》唐·张祜才高登上第,孝极殁庐茔《哭胡珪》唐·方干七战殁牖下,毕万自有天《再送王圣俞戴溪》宋·方回生前不得供甘滑,殁后扬名徒尔为《邻相反行》唐·薛逢白头青鬓隔存殁,落日断霞无古今《予元丰戊午岁自楚至宋由柘城至福昌年二十有》宋·张耒战士殁边魂尚哭,单于猎处火犹红《塞上即事》唐·吴商浩谤书未及明君爇,卧骨将军已殁功《入塞二首》唐·沈彬生无封国分,殁有表阡时《陈夫人哀诗》宋·刘克庄殁叹千年隔,生悲百事空《广支苏才翁挽词三首其一》宋·梅尧臣殁犹荣故里,宸笔镂坚珉《观文殿大学士刑部尚书赠左仆射兼侍中刘公挽》宋·苏颂万乘既已殁,孤舟谁忍还《琴曲歌辞·湘夫人》唐·郎士元老翁八十余,有子殁征戍《暮宿田家作》明·蓝智英名如白日,千岁常不殁《将至兰陵道中以远岫重叠出寒花散漫开为韵》宋·李处权气骁尝忽敌,身殁始知名《悼李奉》宋·刘子翚岂若目前荣,未殁声已息《谒双庙》宋·梅尧臣夫君殁去何人葬,合取夷齐隐处埋《闻司空侍郎讣音》唐·徐夤交友沦殁尽,悠悠劳梦思《因梦有悟》唐·白居易顷刻知音几存殁,半回依约认轮蹄《横吹曲辞·洛阳道》唐·郑渥劬劳罔报生何益,存殁沾恩死必酬《上明州太守茶子俊(还武昌迁葬告牒而作)》元·丁鹤年殁庙配尊斝,生堂合聲鑮《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唐·韩愈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唐·李白荣来天泽重,殁去绣衣新《忆江西提刑何仲容》宋·周敦颐清泉碧嶂间,殁则於斯藏《寓萧塘皆春堂偶成》宋·卫宗武其人今已殁,乡里失其依《感怀(六首)(以下《鄞游稿》)》明·戴良存殁之诚,言尽于此《蝶恋花·意》宋·赵令昔游已三岁,存殁伤怀抱《离阳翟》宋·张耒圣人病殁世,不患穷而蹎《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微旨也》唐·皮日休功名如不彰,身殁岂为鬼《下第后屏居书怀寄张侍御》唐·李频母忧儿不归,儿归母已殁《除夕古体三十韵》宋·赵蕃朱崖谪掾从亡殁,更有何人鉴奇物《苏君厅观韩干马障歌》唐·顾云舜殁虽在前,今犹未封树《始皇陵下作》唐·曹邺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安州应城玉女汤作》唐·李白吴王已殁女不返,潮水无情那有期《赋得吴王送女潮歌,送李判官之河中府》唐·皎然身殁惧人见,夜埋山谷傍《学仙》唐·张籍仲尼既云殁,余亦浮于海《岁暮海上作》唐·孟浩然君生霅水清,君殁霅水浑《悼吴兴汤衡评事》唐·孟郊弯弧倘有裴将军,老命须臾应弦殁《虎来》明·沈周方婴存殁感,岂暇林泉适《东林精舍见故殿中郑侍御题诗追旧书情涕泗横集…冯少府》唐·韦应物富贵徒言久,乡闾殁后归《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唐·岑参繁华人已殁,桃李意何深《金谷园花发怀古》唐·无名氏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哭刘尚书梦得二首》唐·白居易丘公已殁故人稀,欲过街西更访谁《哭丘长史》唐·张籍高斋谢公殁,此地即危楼《宣州杂诗二十首其一》宋·梅尧臣官清贫似旧,名重殁犹存《傅银青挽词二首其一》宋·苏辙并驱不同逵,存殁事愿毕《咏史》宋·周南讳之宁免殁,不讳达者为《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宋·叶茵二陵犹可望,存殁有忠臣《赠司徒豆卢府君挽词》唐·苏颋行藏无悔吝,存殁备哀荣《李阁学挽诗三首其一》宋·王炎孔孟久殁言可师,千古布散叶与枝《依韵和达观禅师山中见寄》宋·梅尧臣仍令身殁后,尚纵平生欲《铜雀妓》唐·刘商二人殁後数来者,西台唯有尚书郎《李君贶借示其祖西台学士草圣并书帖一编二轴》宋·黄庭坚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其一》宋·梅尧臣圣道不行,自周公殁《畴依》宋·王柏其后十有五年,哭中父于密州,作诗吊之,则子飞、长文、令举殁矣《王中父哀词(并叙)》宋·苏轼灯孤晦处明,高节殁后彰《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唐·刘商母殁未归土,女长未出门《送吴季野》宋·梅尧臣有虞今已殁,来者谁为托《作诗》唐·刘叉燕昭殁后金台少,僮瘦驴饥驿堠长《赠罗摄官》宋·刘克庄鲁国先生殁,夷门吉士哀《哭孙明复殿丞三首其一》宋·梅尧臣常时禄且薄,殁后家复贫《哭单父梁九少府》唐·高适科第旋收夫又子,空缘自解殁犹生《林孔英岳母卢夫人挽词》宋·戴栩富贵今如梦,便蕃殁有恩《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右丞李公挽辞三首其一》宋·苏颂强饭示终殁,爽灵方上宾《留侯庙下作》宋·贺铸功名齎志殁,回施称家儿《陈崇道挽词》宋·楼钥荣愿未酬身已殁,平生稽古竟如何《毛彦谟以其弟彦周出见索挽词谨赋一首其一》宋·傅察礼逊生前贵,恩追殁后荣《贞懿皇后挽歌三首(今存二首)》唐·窦叔向坐嗟存殁意难报,作歌愧匪琼瑶篇《谢陈惟寅赠其故弟惟允所画山水》明·徐贲碧砌红轩色未干,去年身殁今移主《杏为梁-刺居处僭也》唐·白居易前世有奇疾,五日瞑未殁《寤寐谣》宋·梅尧臣俯仰叙存殁,哀肠发酸悲《喜于广陵拜觐家兄奉送发还池州》唐·韦应物未第身魂殁帝京,东还长欠奠幽灵《吊薛公孟》宋·林逋文存人已殁,行复我何云《送嘉州监押曹供奉》宋·梅尧臣谤书未及明君爇,卧骨将军已殁功《横吹曲辞·入塞曲》唐·沈彬千年尧舜心,心成身已殁《文宗陵》唐·曹邺临殁最难忘,欷歔不相向《李夫人歌》明·高启老秦殁已一岁,胡李方始量移《题忠悯公送婿邢得昭归婺女诗后》宋·徐木润其人虽已殁,其气著星斗《杂诗五首其一》宋·曾巩桂水身殁后,椒浆神降时《二妃庙送裴侍御使桂阳》唐·李颀右丞今已殁,遗画世间稀《题王右丞山水障二首》唐·张祜老艾先生殁,骎骎四纪年《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上以揄扬其问学下则得佛》宋·陈藻谢玄晖殁吟声寝,郡阁寥寥笔砚闲《宣州崔大夫阁老忽以近诗数十首见示吟讽之下…郡斋》唐·白居易长兄殁辽东,二年共和前《挽大姊》现代·陈独秀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岐《秦中吟十首·立碑》唐·白居易隋侯殁世几千载,只今薄俗空嗤嗤《六叹(集已载三首)》唐·李涉昔逐良人去上京,良人身殁妾东征《题沙鹿门》唐·谁氏女德风千祀蔼芳馨,生享修龄殁更荣《太硕人臧氏挽章二首其一》宋·陈造叹曰:嘉皇既殁终不返兮,山中幽险郢路远兮《九叹》汉·刘向生前浩然弃,殁后所忠求《大行皇帝挽诗六首其一》宋·刘克庄前辈倏云殁,愧君曾比方《哭张博士太常》唐·罗隐万乘既已殁,孤舟谁忍还《湘夫人二首(乐府诗作一首)》唐·郎士元楚共将殁,求厉若灵《感古十四首其一》明·陈第埋殁汉父祖,孳生胡子孙《感白莲花》唐·白居易。
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系统训练二
“古代诗歌阅读”系统训练(二)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①黄庭坚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②处,松煤③浅染饱霜兔④。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注] ①绍圣二年,黄庭坚因被诬陷而被贬黔州,元符元年迁戎州。
此诗作于黄庭坚初到戎州之时。
②石泓:砚台的别称。
③松煤:用松烟制成的墨。
④霜兔:用雪白的兔毫制成的笔。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既是黄斌老画竹时的感受,也是作者黄庭坚内心情绪的真实再现。
B.“公与此君俱忘形”是指黄斌老和横竹俱屈服于外部的压力,改变了自己的品格。
C.诗的前两联侧重于借画竹表现人物的品质特征,后两联主要咏叹的是黄斌老画技的高超。
D.本诗作者以炼句著名,全诗平仄交替,音韵优美,给人一种挺拔瘦劲之感。
解析:选B B项,“俱屈服于外部的压力,改变了自己的品格”说法错误。
此句承接上句,是指竹不为雷霆所惊,而黄斌老也处变不惊。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从注释①和首联可以看出作者的愤懑之情;从颔联中的“雷不惊”“忘形”可以看出作者的倔强不屈;从颈、尾两联可以看出作者对黄斌老画竹技巧的赞赏。
参考答案:①愤懑,对自己被贬的抑郁不平、愤懑之情;②倔强不屈,借竹子的不屈来表现自己倔强不屈的品格;③赞赏,对黄斌老画技的赞赏。
[白话诗歌]借酒浇愁,但胸中抑郁不能平复,只得吐露出来,化作峥嵘岁月中高昂挺拔的横竹。
横竹像卧龙安卧,不为雷霆所惊;您与横竹融为一体,全都超然忘形。
晴天的窗影落在砚台上,用兔毫笔饱蘸松烟墨作画。
在画中安置三块怪石使横竹盘曲,即便如此也担心横竹形神完备后会破壁飞去。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欧阳修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古诗哭刘尚书梦得二首翻译赏析
古诗哭刘尚书梦得二首翻译赏析《哭刘尚书梦得二首》作者为唐朝诗人白居易。
其古诗全文如下:【其一】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其二】今日哭君吾道孤,寝门泪满白髭须。
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齿亦枯。
窅窅穷泉埋宝玉,骎骎落景挂桑榆。
夜台幕齿期非远,但问前头相见无。
【赏析】刘禹锡早年曾参加王叔文叔侄领导的永贞改革运动,事败后,遭到长期放逐。
白居易被贬后,二人交往渐多,晚年交谊,甚至超过元稹。
所以刘死之后,白居易哭之甚恸。
第一首诗的首二句揭出诗人与刘梦得的交情深厚。
白氏《醉吟先生传》:“退居洛下,(与)鼓城刘梦得为诗友。
”又《白氏长庆集》有《刘白唱和集解》,当时诗坛,刘、白并称,因此落笔就写“四海声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绸缪”是表现朋友间的情意殷勤,冠以“百年交分”,更显出二人友情的终生不渝。
接下来的四句叙述二人友情的基础。
白刘二人都是有志之士,都曾想改变中唐时期的社会局面,重振盛唐时代的雄风,然而命运多蹇,宦海沉浮多年,不幸均遭贬谪,志向不能实现,生活上也极其困顿不堪。
所谓“同贫OrG同病退闲日”。
这简短的七个字实包含着无限丰富的内容,他们何以贫病,何以退闲,都意在言外。
相同的遭遇奠定了他们毕生的友情。
如今一死一生,死者不能复生,生者亦至耄耋之年,他们的交情也经受了真正的考验。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二句分别从政治理想和诗文唱和两个方面描叙了二人志趣相投的友情。
前一句诗人自注说:“曹公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使君指刘备,这里借指刘禹锡。
刘、白二人都热衷于政治革新,可谓志同道合,故以英雄相推崇。
这是二人为友的政治思想基础。
后一句则写禹锡诗婉而多讽,其微言大旨,自己能知之。
这是指诗文方面白居易也是刘的知音。
据说孔子修完《春秋》,曾慨叹说:“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白居易自注说:“《春秋》之旨微而婉也。
对诗人刘禹锡、李白、白居易、王维的简介
对诗人刘禹锡、李白、白居易、王维的简介第一篇:对诗人刘禹锡、李白、白居易、王维的简介对诗人刘禹锡、李白、白居易、王维的简介:刘禹锡(772-843)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刘禹锡的诗以律、绝为工,格调高亢,意向简括,气骨桀骜;乐府小章尤为著名。
他与柳宗元、白居易交游、唱和,并称为“刘柳”与“刘白”。
白居易称他为“诗豪”,清人王夫之称为“小诗之圣”。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存诗近千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代表人物。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唐代诗人、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
他一生作诗《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
其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
其作品最主要的为山水诗。
王伟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
着墨不多,意境高远,诗意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
第二篇:诗人白居易简介诗人白居易简介(772~846)白居易(772~846)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卒于武宗会昌六年。
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
河南新郑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在中国以及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
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出生了。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
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
白居易《哭刘尚书梦得二首(其一)》诗词注释与评析
白居易《哭刘尚书梦得二首(其一)》诗词注释与评析
哭刘尚书梦得二首(其一)
四海声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同病退朝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曹公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
文章微婉我知丘。
仲尼云:“后世知丘者《春秋》。
”又云:“《春秋》之旨微而婉也。
”
贤豪虽没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注释】
刘尚书梦得:刘禹锡,字梦得,卒于会昌二年(842年)七月。
绸缪:犹缠绵,此处指情意深厚。
杯酒英雄:用刘备、曹操典,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丘:孔丘,孔子。
微之:见《赠元稹》注。
卒于大和五年(831年)。
【评析】
自古英雄相惜,文人相轻。
对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来说,却不尽然。
他们生时同欢同乐,相亲相爱,死时亦愿泉下结伴同游。
如此交谊不可不谓厚。
人到暮年,朋友相继去世,先是元稹,再是刘禹锡,这怎能不令诗人悲声痛哭。
此诗颔联共十四字,总括刘白同甘共苦直至生死相隔的交谊。
“一死一生临老头”,两个“一”复沓,节奏感极强,再现了听闻哀耗一瞬间心中强烈的凄楚。
颈联用事贴切,毫不滞涩,亦是白诗本色。
尾联由刘禹锡写到元稹,三人同行,二人却已早逝,其悲真难以自抑。
席上赠刘梦得原文_翻译及赏析
席上赠刘梦得原文_翻译及赏析粉署为郎四十春,今来名辈更无人。
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樽前见在身。
珠玉会应成咳唾,山川犹觉露精神。
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
——唐代·牛僧孺《席上赠刘梦得》席上赠刘梦得粉署为郎四十春,今来名辈更无人。
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樽前见在身。
珠玉会应成咳唾,山川犹觉露精神。
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
牛僧孺,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生于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卒于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
在牛李党争中是牛党的领袖,唐穆宗、唐文宗时宰相。
集五卷,今存诗四首。
贞元进士。
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等共同抨击时政,为宰相李吉甫排斥而久不任用。
穆宗时,累官至户部侍郎、同平章事。
敬宗时出任武昌军节度使。
大和四年(公元830年)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成为牛(僧孺)、李(德裕)之争中牛派首领人物。
武宗时,李吉甫之子李德裕为相,牛被贬任循州长史。
宣宗时召还,不久病卒。
牛僧孺九成爰奏,三献式陈。
钦承景福,恭托明禋。
——唐代·佚名《中宗祀昊天乐章。
福和》中宗祀昊天乐章。
福和九成爰奏,三献式陈。
钦承景福,恭托明禋。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
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
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灭。
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
沉沙无故迹,减灶有残痕。
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
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唐代·李世民《经破薛举战地》经破薛举战地唐代李世民展开阅读全文∨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
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
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灭。
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
沉沙无故迹,减灶有残痕。
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
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二仪初创象,三才乃分位。
非惟树司牧,固亦垂文字。
绵代更膺期,芳图无辍记。
咏老赠梦得原文及赏析
咏老赠梦得原文及赏析原文: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赏析:这首诗可以与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赠诗对比赏析:刘禹锡和白居易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多有不便,从这点上说,他们是同病相怜了,面对这样的晚景,白居易产生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并且写了这首《咏老赠梦得》一首给刘禹锡(字梦得)。
刘禹锡读了白居易的诗,写了《酬乐天咏老见示》回赠:“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从白老的“咏老”诗中,看到作者的性格和行为。
他们两人同在一年出生,也同享古稀高龄;而在遭际上,则大不相同,刘禹锡比白居易坎坷很多。
早期,二人初入仕途,都有匡国救民之宏志。
但遇到挫折后,白则本着传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旨而明哲保身。
但刘则屡经坎坷而不屈不挠,直至老而不休。
所以在思想上两人是同而又有别的。
他们万劫余生,都享古稀高寿,晚年同在洛阳,亦官亦隐,日夕唱酬。
上述两诗就是当时之作也,道出了他们各自肺腑之言。
在两首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两人对老的态度。
白居易的诗生动地揭述老人之处境和心态;而刘禹锡诗除了写老态入木三分之外,更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概,“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难怪结语两句能脍炙人口,历千年而不衰了。
这并不是说刘写诗技巧比白高明,而是由于诗是言志,两人对人生看法有所不同。
人生观的差异,反映在文字上也就各异其趣。
结果就表现为消极和积极的'分歧。
刘禹锡诗之前六句是对白诗的回答和补充,后六句则是对“老”的颂赞,使人读后会觉得“老”并不可怕,而更充满希望。
这是诗的可贵之处,自然百读不厌了。
【咏老赠梦得原文及赏析】。
哭李远原文及鉴赏
哭李远原文及鉴赏哭李远原文及鉴赏《哭李远》是创作于唐代的七言绝句,作者是卢尚书。
友人李远是一位淡泊功名,志趣高雅,才高于世,文名远播的雅士形象。
颔联一钓竿半局棋以生活细节刻画了友人性情散淡,闲适悠然的优雅生活情趣。
颈联平子赋谢公诗是以张衡、谢灵运比况,盛赞友人的文才显世,文名远播天下。
亦包含了淡泊功名,寄情山水的拔俗志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哭李远原文及鉴赏,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原文昨日舟还浙水湄,今朝丹旐欲何为。
才收北浦一竿钓,未了西斋半局棋。
洛下已传平子赋,临川争写谢公诗。
不堪旧里经行处,风木萧萧邻笛悲。
注释①湄,指岸边。
②丹旐(zhào),旧时出丧时为棺柩引路的旗子,俗称招魂幡。
③指张衡的《西京赋》。
④魏晋时,向秀与嵇康、吕安友善,嵇、吕后被司马昭杀害,过嵇旧居山阳,听邻人笛声,怀亡友感旧音而叹,向秀作《思旧赋》。
【作品鉴赏】《哭李远》描写友人淡泊功名,志趣高雅,才高于世,文名远播的雅士形象,表达了诗人路经友人李远故居时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悲伤情怀①友人李远是一位淡泊功名,志趣高雅,才高于世,文名远播的雅士形象。
②“一钓竿”“半局棋”以生活细节刻画了友人性情散淡,闲适悠然的优雅生活情趣。
③“平子赋”“谢公诗”以张衡、谢灵运比况,盛赞友人的文才显世,文名远播天下。
亦包含了淡泊功名,寄情山水的拔俗志趣。
尾联曲婉深挚的'表达了诗人路经友人李远故居时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悲伤情怀。
用典,作者用向秀路经其友人山阳故居,闻邻人笛声,感怀故人,作《思旧赋》的典故表达感伤哀悼之情。
反衬手法,以有声衬无声,用以风吹落木的萧萧之声和悲凉的笛声反衬友人逝去后故居的冷落凄凉,表现诗人内心的沉痛悲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哭刘尚书梦得二首》白居易全诗赏析
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哭刘尚书梦得》共二首,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悼念挚友刘禹锡的作品。
两首诗以极冼练的语言表明了二人友情的深刻基础,也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无限哀思。
下面我们来欣赏他的其中一首。
哭刘尚书梦得
其一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赏析】
这首诗作于武宗会昌二年( 842 )七月。
刘禹锡早年曾参加王叔文叔侄领导的永贞改革运动,事败后,遭到长期放逐。
白居易被贬后,二人交往渐多,晚年交谊,甚至超过元稹。
所以刘死之后,白居易哭之甚恸。
诗的首二句揭出诗人与刘梦得的交情深厚。
白氏《醉吟先生传》:“退居洛下,(与)鼓城刘梦得为诗友。
”又《白氏长庆集》有《刘白唱和集解》,当时诗坛,刘、白并称,因此落笔就写“四海声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绸缪”是表现朋友间的情意殷勤,冠以“百
年交分”,更显出二人友情的终生不渝。
接下来的四句叙述二人友情的基础。
白刘二人都是有志之士,都曾想改变中唐时期的社会局面,重振盛唐时代的雄风,然而命运多蹇,宦海沉浮多年,不幸均遭贬谪,志向不能实现,生活上也极其困顿不堪。
所谓“同贫同病退闲日”。
这简短的七个字实包含着无限丰富的内容,他们何以贫病,何以退闲,都意在言外。
相同的遭遇奠定了他们毕生的友情。
如今一死一生,死者不能复生,生者亦至耄耋之年,他们的交情也经受了真正的考验。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二句分别从政治理想和诗文唱和两个方面描叙了二人志趣相投的友情。
前一句诗人自注说:“曹公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使君指刘备,这里借指刘禹锡。
刘、白二人都热衷于政治革新,可谓志同道合,故以英雄相推崇。
这是二人为友的政治思想基础。
后一句则写禹锡诗婉而多讽,其微言大旨,我能知之。
这是指诗文方面白居易也是刘的知音。
据说孔子修完《春秋》,曾慨叹说:“知我者其唯《春秋》乎?
诗的感情深挚,语言又简炼,几乎每句话都表现出一个方面的内容。
诗人和刘禹锡遭际罪我者其唯《春秋》乎?”白居易自注说:“《春秋》之旨微而婉也。
”政治上志同道合,诗文上互为知音,无怪乎两人情深意长,而今刘氏去世,一去不返,怎不令人悲痛。
诗的结尾说:“贤豪虽没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悲壮之中饱含着无限的忧伤和怀念。
的相同,政治上的志同道合,诗文上的互为知音都以极冼练的语言表达出来,既表明了二人友情的深刻基础,又寄托了对友人的
无限哀思。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