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标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新课标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摘要] 中学语文新大纲和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落实新大纲新教材的要求,我们要切实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效率。而提高效率,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充分激发利用了情感因素,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激活情感因素,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语文教学情感因素教学效率

现代社会里,具有良好的情感,不仅能促使人们健康生活、和谐交际、调适心情,更能促进人格力量的形成,使人有尊严地生活。

所谓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

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

学生只有对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

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激发利用情感因素。中学语文新大纲和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落实新大纲新教材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切实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达到这个目的,该如何激活情感因素,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

一、开掘情感源流──“蓄情”

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孕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者善于把握这些情感因素,开掘情感的源流,就能使学生较好地蕴积情感的“储备量”,这方面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

1.定好情感基调。“转轴拨弦三两声”,讲的便是试弦定调的事。同样,文章中的情感也有一个基调的问题。从总体上讲,文章中流露出的情感总有差别,或激昂愉快,或悲抑凄婉,或勃发豪放,或凝重

深沉。为文章确定一个基调,可以从全局、整体角度去把握好作品中的情感。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中几次提到“我实在无话可说。”“无话可说”为全文楔定了感情的基调。教学时,只有扣准了“悲愤”,才能使学生深刻地领略鲁迅写此文的意义。

2.理清情感层次。古人云“情者文之径,辞者文之纬。”优秀的文章,“情”往往潜隐于“辞”中,形成一条情感发展线,体现了情感变化的层次性。《项链》一文,路瓦栽的感情经历了由借到项链的兴奋→舞会的得意→丢项链的痛苦→十年的艰辛还项链的过程。理清了这条情感线,便能使学生清晰地感悟到资本主义小资产阶级路瓦栽这一形象命运的悲剧性。

3.把准动情之点。中学教材中绝大多数课文文艺性较强。阅读这些篇目,统观全文时,总有一两处感人至深的佳境,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项脊轩志》作者通过记项脊轩,叙述了与亲人相处的家庭琐事,抒发了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等已逝亲人的绵绵的哀思。文中写到老妪的叙述,耐人寻味,使人感动。透过“妪与我的对话”,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绵绵的哀思。

4.辨明情感差别。人的情感具有较强的复杂性,显现出差异特性。阅读教学中,教者要注意抓住表现情感差异的语句,引导学生仔细玩味,培养学生丰富而又细腻的情感品质。《我的叔叔于勒》,作者对叔叔的幻想—幻想的破灭。表现出主人公情感的复杂性。教学时,要抓住“我”的复杂情感,让学生细品情感的迥异。

此外,“蓄情”不要忘了长期坚持培优辅差工作,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事实证明,如果老师给学生补课,学生不领情,和老师处于敌对状态或是紧关感情的闸门,对补课抱消极冷漠的态度,那么老师讲得多生动,学生还是无动于衷的。因此,在培优辅差工作前首先要与学生交朋友,从感情上师生产生共鸣,老师的教诲他才听得进去。培优辅差时不是只传授知识和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注意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即求知欲品质的培养,使老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主动要求老师予以补课、辅导。这样的培优辅差才有效。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和信赖他们,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设计一些通过努力才能回答的问题,对于暂时回答不出的问题,老师适当给予提示,起

到平坡和桥梁作用,让学生的思路顺着老师的引导慢慢往正确方向发展,最后回答完全。考试命题时,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易到难逐渐加码,千万别一开始就搞难题,这样势必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二、引领感知体悟──“酿情”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认知语文教材的过程,也是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情感逐渐被认同,逐渐被熏染的过程。由一受学生知识经验、阅历深浅等因素的限制,往往不能独立、及时而正确地领悟作者的感情。因此,教者要注意教给学生体情的方法,培养学生悟情的能力,为学生较好地表达情意酝酿情势。

1.以理激情。情感是以认识为前提的,只有被感知过的事物,才能对这一事物产生一定的情感。教学时,教者要善于运用讲解的方法,讲清与文章有关的背景、故事,引领学生认清事物的涵义、功用、丰富学生的认识,达到以理激情、情理交融的境界。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在理解主人公对叔叔态度的变化后,还应引领学生联系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甚至亲情”这一背景,从金钱关系上来认识人物的丑陋形象。

2.想象入情。教者引领学生感知描述性优美语言时,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像过电影一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透过语言文字达到领略作者表述之情的目的。《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王熙凤出场时,不见其人,先闻其声。教学这部分时,要充分启发学生形象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扣准字词句,通过语言,猜想其

这一人物的性格。

3.读中悟情。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章中的人、事、景、物,引起情感反应,从而体验书中的优美滋味。《纪念刘和珍君》中,作者为什么无话可说,但又说了很多话。教学时,可以抓住加点字词,重音朗读,读出讽刺挖苦意味,便可体会到鲁迅对“段其瑞政府”的憎恨之情。教者要注意指导学生,抓住字、词、句,进行朗读训练,体悟情韵。

4.比较体情。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以明晰差别,抓住特点,较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项链》一文紧紧围绕“项链”这一贯穿全文的线索,讲述了路瓦栽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教学时,可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看待路瓦栽。是诚信,还是爱慕虚荣。通过讨论,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用人性的观点分析路瓦栽。

5.设境生情。叶老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说的就是教学要引领学生进入描写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

生情感共鸣,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李吉林老师最善于设境生情。她执教《桂林山水》一文时,采用假想旅游的形式,引领学生荡舟漓江,体悟山水的美景,较成功地使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激情。

三、创设表情佳机──“泻情”

情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正确体悟教材情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执行这一任务的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往往带着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去感知教材的。教学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