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

课程标准素养解读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

治主张。

从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角度了解早期维新

思想和康有为等人的思想主张及活动。

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康有为维

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和影响。

从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时代的局

限性和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性。

一、戊戌变法的思想基础

1.早期改良思潮

(1)形成原因

①19世纪70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

②继承了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探索。

(2)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和郑观应等人。

(3)主要目的:解救民族危害,缓和社会矛盾。

(4)基本主张

①经济方面: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

②政治方面: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从政治上保障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5)历史影响: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思潮,成为甲午战争后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先声。

2.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1)变法思想萌发:青年时期,开始关心国家命运,留意西学;后来,萌发变法思想。

(2)上书变法:1888年,在北京第一次上书光绪帝,陈述变法图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张变成法,求自强,挽救危局。

(3)变法理论

①“三世说”:提出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要经过“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和“太平世(大同)”三个发展阶段的理论。

②代表作:在学生梁启超等人的协助下,写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

作,系统地阐述了变法理论。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129“学思之窗”,思考:

想一想:康有为借助诠释儒家经典来宣传维新主张的利弊得失各是什么?

提示利在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弊在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二、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戊戌变法的序幕

1.政治活动——公车上书

(1)背景: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引起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应。

(2)概况:康、梁发动会试举人上书朝廷,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

(3)影响: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

2.宣传活动:康有为等在京、津、沪等地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宣传变法主张。

3.组织活动——强学会

(1)成立:1895年8月,康有为等人在北京成立,后又成立上海强学会。

(2)性质: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3)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

(4)结果:1896年初,北京强学会和《中外纪闻》被查封;不久,上海强学会解散。

[名师点拨] 公车上书打破了几百年来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显示了知识分子的群体力量,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

三、梁启超与《时务报》——戊戌变法的舆论准备

1.变法宣传

演论》法主张重要性和必然性2.活动影响

(1)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作用。

(2)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3)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1.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相结合。

2.梁启超强调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科举制度,发展近代工业。

3.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对康有为维新思想特点的认识

史料一春秋,诗皆言君主,惟尧典特发民主义,自钦若昊天后,即舍嗣而巽位,或四岳共和,或师锡在下,格文祖而集明堂,辟四门以开议院……①故尧典为孔子之微言,素王之臣制,莫过于此。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史料二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回忆说:“当我读到康、梁的痛快淋漓的议论以后,我很快就成了他们的信徒,②一心要做变法维新的志士,对于习八股、考功名,便没有多大兴趣了。”

①说明康有为将孔子塑造成为托古改制的“素王”,为变法活动制造历史根据。

②体现了维新思想的深远影响。

(1)结合史料一探究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说明了什么?

提示特点:将变法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说明:康有为对中国国情了解深刻,但也反映出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阶级特点。

(2)根据史料二分析康、梁维新思想产生的影响。

提示开启了民智,解放了思想,使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政治,维新变法局面逐渐形成。

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认识

(1)特点:把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

家思想相结合,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2)利弊

①利: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

②弊: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和妥协性,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3)原因

①历史原因: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思想文化上,长期受封建主义正统思想的支配,压在他们头上的是一整套以孔子为偶像的正统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

②现实原因:进入近代以来,旧的一套已不能应付新局面,国家的危亡、时代的苦难,驱使人们去寻求思想上的新方向,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中去寻求真理。但是,封建主义的经典不允许他们“离经叛道”,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又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于是,康有为不得不披上孔圣人的外衣,举起“托古改制”的大旗。

③根本原因:是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导致的。有人说康有为不敢站着呐喊,而是跪着变法的,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使得资产阶级在探索过程中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康有为、梁启超及严复的思想主张

史料人人性善,尧舜亦不过性善,故尧舜与人人平等相同。①此乃孟子明人人当自立,人人皆平等。

——康有为《孟子微》不以民为重。其一切法制皆务压制其民,故不肯注意于内治。盖因欲兴内治,②不能不稍伸民权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遗种也,则必强忍魁桀,矫捷巧慧,而与其一时之天时、地利、人事最相宜者也。

③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严复

①说明康有为利用中国传统儒学阐释自己变法主张的合理性。

②说明梁启超重视民众的权利。

③体现了严复的进化论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