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理上任十大必读哈佛经典文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经理上任十大必读哈佛经典文章

当别人的领导绝非易事。对于绝大部分新经理而言,获得晋升、初次走上管理岗位的兴奋和新鲜之后,他们很快就会发现,作为管理者想要获得成功所需的技能和方法,与作为员工个人成功所需的技能和方法截然不同。正如某证券公司一位新任分公司经理的感言:“我实在无法用言语形容。它很像当你有了孩子时的感觉。一天前,你还没有孩子。可过了一天,你就突然变成了母亲或父亲,你必须了解有关照料小孩的一切知识。”

所有的企业高管和领袖也都曾经有过初为经理的日子。他们生命中获得的第一份管理工作会对他们产生终身影响。数十年后,当回忆起最初的那几个月时,他们会觉得这段转型经历塑造了自己的领导理念和风格,不断影响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如果某个员工因为出色的个人业绩和能力得到提拔,却无法成功地承担管理责任,那么就会使企业蒙受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务损失。

过去一个世纪里,全世界最聪明的学者一直在研究人何以胜任管理和领导工作,并把自己最了不起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这里推荐的是一百年来最值得新经理阅读的十大哈佛文章,其中很多篇文章已经成为管理学、心理学、领导学的经典必读文献,值得每一位有志于管理和领导的商业人士永久珍藏,终身阅读。

1、角色认知篇:《初为领导》

本文作者琳达·希尔是哈佛商学院最资深的教授之一,她是哈佛商学院领导力和组织行为学两个学科领域的首席教授。过去十五年里,希尔教授专注于研究那些正在向管理岗位进行重大职业转型的人士,尤其关注那些由于个人业绩优异而被提拔为经理的人,《初为领导》一文就是她的主要研究成果。文章指出,学习管理比大多数新经理预想得还要困难,这个过程充满了痛苦和压力,其主要原因在于,新经理对管理工作有五大错误认知,包括:误以为自己掌握了新的权力;误以为权力源自自己的职位;误以为必须控制自己的下属;误以为自己必须和每个下属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误认为自己必须确保一切运转顺利。如果他们能够及早认清这些错误观点,就可以大大提高自己成功的几率。

2、角色转换篇:《帮帮你的新经理》

大多数组织都会把具有出色技术能力的员工提拔成初级经理。但是,新经理常常不能理解自己的角色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任务不再是实现个人的成就,而是使其他人能够有所成就;他们也没有意识到,建设一个团队往往比做成一笔生意更重要。可怜的新经理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往往会假装镇定,羞于求助。而在所有这一切手足无措中,对他们来说最难做的事情有5件:有效授权;获得上级支持;展现自信;进行战略思考;给予员工反馈。这听起来似乎都是管理者的基本技能,每个新经理应该都已经掌握。实际上,

即使做到高管的人也往往会在这上面犯错。本文作者为此专门创建了一个咨询公司,只做一项业务:帮助各个公司的新经理迅速进入角色。本文是她的经验大集合。

3、授权管理篇:《谁背上了猴子》

这篇首次发表于1999年11月的文章,是《哈佛商业评论》百年历史上重印次数排名第一的文章,全世界有几百万管理者读过它。它以哈佛罕见的幽默语言,把工作比作猴子,提出了喂养猴子的五项原则。这篇文章随时会提醒你:现在猴子在谁的背上?在你的背上,还是在下属的背上?或者,下属正在成功地把猴子转移到了你的背上?本文浅显易懂,却揭示了企业里一个常见的带有讽刺意味的现象:由于管理者不肯授权,或者没有学会授权,结果反而成为下属的下属。新经理替下属打工,下属反过来监督和检查上级的工作。现在,学会授权,把主动性还给下属吧!

4、绩效管理篇:《高效经理人为何高效》

这篇文章讲述了高效管理者的8个习惯。打住!这篇文章和前几年曾经流行的某本畅销书《高效……的N个习惯》毫无关系!本文作者是管理大师的大师、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20世纪最伟大的管理学者彼得·德鲁克生前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倒数第二篇文章。德鲁克在这篇文章中强调:高效的管理者可能魅力四射,也可能情趣全无;可能富于幻想,也可能强调数据。从外向到内敛,从随和到霸道,从

慷慨到吝啬,什么类型都有。例如,杜鲁门一点魅力都没有,可他却是美国历史上最有成效的总统之一。德鲁克在65年的职业生涯中,近距离研究了纽约大主教区的红衣主教弗朗西斯·斯佩尔曼、通用汽车的艾尔弗雷德·斯隆、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等传奇的高效领导者之后,总结出高效经理人的8个习惯。

5、激励员工篇:《员工激励的“四力模型”》

到底什么东西能够激励我们?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试图破解这个难题。一些大思想家,包括亚里士多德、亚当斯密、弗洛伊德、马斯洛等,都曾努力理解人类行为的种种微妙特征。如今,神经科学、生物学、进化心理学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让我们可以更精密地研究人类大脑的运作规律。哈佛商学院的三位教授在这篇文章中揭示出,人的行为由四种情感驱动力所决定,它们分别是:获取(acquire),即获得稀缺的东西,包括社会地位等无形的东西;结合(bond),即与个人和群体建立联系;理解(comprehend),即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防御(defend),即抵御外部威胁和推动正义。这些驱动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基础。企业要想激励员工,就必须设法同时满足它们。友情提示:这四个驱动力相互独立,没有主次之分,也不能相互替代。如果其中一个驱动力比较弱,那么即使其他三个驱动力都很强,员工的整体激励度也会大打折扣。

6、有效沟通篇:《沟通的天堑与通途》

这篇文章首次发表于1952年7月,是心理学和管理学史上的奠基文章之一,也是《哈佛商业评论》百年历史上被重印次数最多的文章之一。文章的两位作者,一位是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另一位是哈佛商学院的人际关系学教授。文章指出,在沟通中,仅仅做到逻辑严密、思路清晰、表达准确是远远不够的,有效的沟通必须把双方的情感互动纳入考虑范围,对于管理者来说,必须学会尊重员工的个性,倾听不同的观点。我们都有本能的欲望想去评判别人。感情越是强烈,沟通中所能达成的共识就越少。如果你是一场激烈争论的冷静旁观者,你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其实他们俩说的不是一回事。”有个方法可以检测一下你倾听的质量:下次当你和配偶或者朋友发生争执时,不妨暂停讨论,建议大家采用如下原则:“不管轮到谁发言,都要先准确地复述一遍前面说话者的想法和感受,直到那位说话者满意为止。”试试看,保证你们不会再争吵!

7、团队建设篇:《团队的法则》

这篇首次发表于1993年3月的文章也是管理学历史上的一篇奠基之作,文章澄清了“什么是真正的团队”。作者是麦肯锡美国公司的两位前合伙人,他们在这篇经典文章中指出,“团队”已经成了企业界一个恶俗的词语。然而,并非所有的工作团体都构成一个有效的团队。要区分清楚倒也不难:工作团体的业绩是由各个成员的个人业绩加起来决定的;而团队的业绩则既包括个人成果,也包括集体工作成果。简而言之,团队大于其各部分之和。团队的本质在于共同的承诺。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