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舌运动训练在中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中的意义

合集下载

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治疗中采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并观察该种方式康复效果。

方法:设置60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设置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为观察起止时间段,采用数字表法分为一般组和康复组,一般组采用一般康复护理,康复组采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1)一般组和康复组吞咽障碍治疗效果对照中,一般组吞咽障碍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康复组,(p<0.05),两组有差异。

(2)一般组和康复组生活质量对照中,一般组躯体功能、生理职能、社交职能、情感状态评分均低于康复组,(p<0.05),两组有差异。

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治疗中采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功能训练;舌肌训练;效果脑卒中患者在治疗后常会出现失语、吞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其中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患者发生吞咽障碍会造成其无法正常进食,进而出现肺部感染、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中需要加强吞咽肺功能康复训练,以此来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正常饮食,提高生活质量。

基于此,在本组研究中对脑卒中患者治疗中采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并观察该种方式康复效果,现将分析结果呈现于下文中[1]: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2019年1月--2021年12月60例脑卒中患者并分为一般组和康复组,一般组30例,患者在53--76岁之间,平均年龄63.59±3.38岁,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康复组30例,患者在54--77岁之间,平均年龄64.09±3.52岁,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

(p>0.05),两组资料无差异。

1.2方法1.2.1一般组采用一般康复护理,主要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指导患者进行语言、站立、行走和四肢活动等康复训练,观察患者的身体耐受力情况,指导患者及进行科学的饮食干预等,向患者讲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和康复效果。

脑中风所致吞咽困难的康复训练方法

脑中风所致吞咽困难的康复训练方法

脑中风所致吞咽困难的康复训练方法脑中风所致吞咽困难的康复训练方法1、颊肌、喉部肌训练。

首先嘱患者坐位,以热(不烫伤皮肤为宜)、冷(不冻伤皮肤为宜)毛巾湿敷患者颊部皮肤10~15 min。

然后进行颊部皮肤按摩10~15 min。

随后嘱其轻吸一口气,做鼓腮、吹气动作锻炼颊部肌群。

休息5 min后,嘱其发“a、 o、 e”声音以锻炼喉部肌群。

其频率和次数依患者情况而定,建议每次10~20 min,2次/d。

2.舌肌和咀嚼肌训练。

如患者舌肌萎缩或伸缩无力可用消毒舌钳帮助患者夹住舌,帮助患者做舌的上下、左右、环绕等运动。

每个运动发复做10~15次,同时注意舌钳夹舌时松、紧适宜,防止舌体受损,嘱患者休息5 min,然后护理人员双手大拇指放于患者鼻翼两侧,四指弯曲托住下颌,帮助患者做牙齿咬合运动10~15次,以锻炼咀嚼肌,2次/d,同时注意观察患者,避免咬伤舌体。

3.冷刺激吞咽反射区。

无菌棉签10枚,用5%葡萄糖液5 ml浸湿,平铺在一次性输液器包装袋中,冰冻2 h以上备用。

常规口腔消毒后,用冰棉签直接刺激患者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等。

停止刺激后,指导患者舌尖抵上齿龈,同时用鼻深吸气2次。

操作时,注意棉签在口腔内停留不超过5 s,冰棉签现取现用,防止棉签解冻或脱入口中。

4、吞咽辅助肌群训练。

嘱患者舌体尽力前伸5 s后收回,反复10次,舌体尽力后卷5 s后放松,反复10次,舌体在口腔中顺时针、逆时针各环绕10次,咬紧上下磨牙10次,鼓腮10次,吸吮10次,闭口深呼吸10次,每日训练2次。

5、轻度吞咽困难行进食训练时,首先准备好吸引器、氧气等抢救物品,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患者取端坐位,环境安静,精神集中,选择半流食或软食等易于吞咽和控制的食物,如较稠的芝麻糊、蛋羹、豆腐脑等。

这些食物流动速度慢,容易变形,易于吞咽。

进食前先空咽几次,将食物放于健侧,每次1~3 ml为宜,此过程要催促患者。

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呛咳、发绀等。

舌肌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早期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

舌肌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早期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

舌肌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早期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舌肌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早期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伊始时间为2021年1月,终止时间为2022年3月,采用随机分组法,选取我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6例作为入组成员,区分为了两个群组,分别为对照组统共43例患者使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以及观察组统共43例在前组基础上使用舌肌康复训练,对患者最终的干预成效进行两个群组之间的比较。

结果:干预前吞咽功能两个组别没有差异(P>0.05),干预后吞咽功能更优的一个组别为观察组(P<0.05);获得更高临床疗效的一个组别为观察组(P<0.05)。

结论:对于处于早期阶段的脑卒中患者,对其通过舌肌康复训练模式进行锻炼,能够显著改善其所存在的吞咽障碍症状,患者能够拥有更加接近理想状态的治疗成效,是一种值得临床实际推广与使用的方式。

【关键词】舌肌康复训练;脑卒中;吞咽障碍脑卒中是一种习见的急性发作疾病,拥有较高的死亡率,在该疾病之中常出现的一种后遗症就是吞咽功能障碍,并且该症状会持续存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了改善该情况需要通过早期的训练对其进行纠正[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伊始时间为2021年1月,终止时间为2022年3月,采用随机分组法,选取我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6例作为入组成员,区分为了两个群组,分别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统共43例,22例和21例分别为对照组的男女患者例数,54岁至79岁为其年龄,均值(68.52±5.36)岁;24例和19例分别为观察组的男女患者例数,55岁至79岁为其年龄,均值(68.38±5.58)岁;将基线资料进行两个组别之间的比较,没有差异(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归属于对照组的患者,对其实施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其所涉及的具体康复治疗训练工作内容如下:康复治疗师指导患者将嘴巴张大到最大限度,并将其下颌控制着向两侧进行移动,将嘴巴闭上之后,迅速实施鼓腮操作,从而实现面颊部的活动,有利于改善面颊肌的相关功能;并指导患者使用鼻咽部深吸气之后,再进行比起,并缓慢的完成呼气过程,再逐渐让其完成深吸气、闭气、用力咳嗽的训练流程,从而对呼吸肌的功能起到了促进作用;医护人员需要让患者以侧卧位的状态下完成空吞咽训练,并在进食之后,对所处体位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吞咽功能的训练。

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01
长期留置鼻胃管既不能避免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又不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甚至可导致废用性吞咽障碍。
02
长春
谢谢! 2010.长春
THANKS
光纤内窥镜结合气流刺激吞咽功能检查法
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
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标准: 评定条件:帮助的人;食物种类;进食方法和时间
1级:
任何条件下均有吞咽困难或不能吞咽;
2级:
3个条件均具备则误吸减少;
3级:
具备2个条件则误吸减少;
4级:
如选择适当食物,则基本上无误吸;
5级:
如注意进食方法和时间基本上无误吸;
中风后的吞咽障碍
多数患者伴有构音障碍和摄食困难,难以实现语言交流。
吞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并发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甚则窒息等,危及生命。
通常将吞咽障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口腔准备期及口腔期障碍
食管期障碍
咽期障碍
口腔准备期及口腔期障碍
2
1
此种障碍的主要表现为:开口、闭唇困难,流口水,食物从口中洒落,咀嚼费力,食物向口腔后部推进困难。
02
当结构或功能欠缺程度超过弥补性活动所能达到的范围和限度时,出现失代偿,亦即吞咽障碍。
03
明显的吞咽障碍很容易识别,症状不明显者(又称“不显性”吞咽障碍)则易被忽视。
04

主要是脑干与吞咽功能有关的颅神经核受损引起的延髓麻痹或双侧皮质延髓束损害产生的假性延髓麻痹引起的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是脑中风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中风急性期吞咽障碍发生率为41%,慢性期为16%,脑干卒中吞咽障碍发生率为51%。
01
预防吸入的方法如将声带向中间位移、会厌向背部位移、呼吸与进食道路分开术、喉切除术等。

中风后的口腔康复训练和修复治疗

中风后的口腔康复训练和修复治疗

中风后的口腔康复训练和修复治疗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造成脑部功能损伤。

中风后的康复训练和修复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尤其是口腔康复训练和修复治疗,在恢复说话、吞咽和咀嚼能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一、中风对口腔功能的影响中风可以引起主要运动性肌群麻痹,包括面部表情肌群和舌肌。

这些运动失调会导致语言障碍、吞咽困难和口唇、舌头等口腔肌肉功能障碍。

此外,感觉神经系统的受损也会影响患者对咀嚼、味觉和温度等刺激的感知能力。

二、口腔康复训练的重要性1. 恢复说话能力:由于中风影响了面部肌肉活动,患者可能会出现说话不清晰或完全失去语言能力的情况。

口腔康复训练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和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这些训练可以包括发音练习、肌肉运动调整和交流技巧等,以提高患者的口腔功能和表达能力。

2. 改善吞咽困难:中风后,患者常常面临吞咽困难的问题,可能出现食物吸入支气管引起肺炎等并发症。

口腔康复训练可以通过肌肉锻炼和调整、姿势调整以及饮食适应性训练等方式改善患者的吞咽困难情况,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3. 提升咀嚼能力:中风后患者往往会面临咀嚼困难的问题,导致进食不畅或无法正常摄取营养。

口腔康复训练通过锻炼面部表情肌群和舌肌,提高患者口腔功能十五来俐成巨作权辰确性爆邦忿霖棋秸予与口部协调能力,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以保证摄取足够的营养。

三、口腔康复修复治疗的方法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面部肌肉和舌肌的运动康复训练。

这些训练可以通过运用热敷、电刺激、按摩等手段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肌肉修复和康复。

2. 言语治疗:言语治疗主要针对中风后的说话困难和失语问题。

通过语音发音练习、情感表达训练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清晰流利的说话能力。

3. 饮食适应性训练:由于中风导致吞咽困难,患者通常需要进行饮食适应性训练。

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吞咽能力情况,制定合适的饮食方案,并指导患者正确进食姿势。

4. 心理支持:心理支持在中风康复过程中非常重要。

口唇操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口唇操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iigaieiheefeciofaself-designed iraining on swalowing funciion forsirokepaiieniswiih dysphagia. Meihodi Toialy 40 sirokepaiieniswiih dysphagia weredivided inio iheconirolgroup and iheinierveniion group , wiih 20 casesin each group.Al paiienisreceived sirokeuniicare, and ihosein iheinierveniion group wereirained wiih aself-designed exercise for swallowing function. The Bithel index (BI)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activito ofdaily living ofpaiienis, and wa ier swa low ies iwas used io evaluaieiheswalowing funciion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BI score was increased in both two groups before dischige from the hospiial, and washigherin iheinierveniion group ihan ihaiin iheconirolgroup, wiih asignificani diferenca(P <0. 05) - The score of water swallow test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 05) - Conclusion The self-de­ signed iraining on swalowing funciion isefeciiveio improveiherehabiliiaiion ofswalowing funciion and improveihequaliiy oflifein sirokepaiieniswiih dysphagia$ KEY WORDS: lipsexercise; rehabiliiaiion care; dysphagia; aciiviiy ofdaily living

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护理体会

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护理体会

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护理体会标签:中风;吞咽困难;康复;体会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失语或言语蹇涩、偏身麻木或偏瘫为主症,通常会影响患者的自主吞咽,使吞咽能力受损或丧失[1]。

吞咽障碍是中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不能正常饮水进食,容易引起脱水及营养不良,并且还会经常发生误咽而引起吸入性肺炎。

特别是老年患者,即使是轻微的误咽,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呼吸系统疾患,从而严重影响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而吞咽障碍的康复主要靠功能训练而并非药物治疗,吞咽功能训练必须及早进行并且要持续不断。

吞咽训练和康复护理同时兼顾,如此才能确保获得明显的康复效果。

吞咽障碍的患者在进行口、咽、面、舌、颈部肌肉肌力训练的同时,应该特别注意吞咽技巧的训练。

引导患者进食时务必全神贯注,把注意力集中在吞咽上,不可讲话,以免呛咳。

尽可能鼓励患者自我进食,实在完成不了才须协助。

这对减少并发症及早期康复是十分重要的。

笔者长期从事中风康复工作,现将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吞咽的康复训练1.1 口腔周围肌肉的运动训练口腔周围肌肉的运动障碍将严重影响咀嚼和吞咽,特别是对于吞咽障碍的患者口颜面功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口颜面功能训练主要包括皱眉、闭眼、鼓腮、微笑等表情动作训练;张颌、闭颌等颌运动训练;噘嘴、咧嘴等唇运动训练;伸舌、缩舌、舌的左右摆动和环行运动等舌运动训练。

1.2 颈部放松训练头部和躯干的过度紧张会防碍舌部和口腔周围肌肉的运动,降低吞咽控制能力及咳出误咽物的能力。

在训练前和进食前放松颈部,可以防止误咽。

具体方法是前后左右放松颈部,或做颈部左右旋转以及做提肩、沉肩运动,重复此运动。

1.3 冷刺激法用冰勺柄刺激舌体也可促进吞咽反射的快速触发。

1.4 舌控制法将舌尖放在门齿之间做吞咽动作也可改善吞咽反射的触发。

2 吞咽障碍患者的摄食训练2.1 咽部冷刺激和空吞咽训练在饭前替患者做10次以下练习:使用棉棒蘸冰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和咽后壁,然后做空吞咽动作。

舌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在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舌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在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舌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在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发表时间:2020-12-11T08:34:06.07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0年8期作者:陈宇翔[导读] 本文研究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康复训练结合舌针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汇报如下。

海南昌江县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海南昌江县 572700【摘要】目的研究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康复训练结合舌针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中风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接受康复训练结合舌针疗法干预。

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洼田饮水评分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情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

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康复训练结合舌针疗法进行治疗,能够大幅度改善吞咽功能,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使病情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中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舌针疗法;生活质量;有效率导致中风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口、咽、喉、食道进行控制的神经功能出现紊乱,中风后吞咽过程出现异常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双唇不能够完全闭合、面颊肌张力水平降低、舌各方向的活动范围明显缩小、吞咽反射出现延迟或完全不能够启动[1]。

本文研究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康复训练结合舌针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0月1日-2020年7月3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中风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

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16例;中风病史1-9个月,平均3.2±0.5个月;吞咽功能障碍发生时间1-7个月,平均2.4±0.6个月;患者年龄42-76岁,平均56.9±6.5岁;观察组中男性31例,女性13例;中风病史1-11个月,平均3.5±0.4个月;吞咽功能障碍发生时间1-8个月,平均2.7±0.5个月;患者年龄42-79岁,平均56.4±6.3岁。

中风病人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

中风病人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

中风病人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咱家里要是有中风后出现吞咽障碍的病人,那可得好好重视康复训练啦!这可不是小事儿呀!你想想,吃东西咽不下去,那多难受呀!就好像咱平时喝水,要是突然被呛到了,那滋味可不好受,而中风病人的吞咽障碍可比这严重多了。

康复训练第一步,那就是从基础的口腔运动开始。

让病人多做做嘴巴张合的动作,就像咱平时打哈欠那样,把嘴巴尽量张大,再慢慢合上,这能锻炼他们的口腔肌肉呢。

还有啊,让他们舌头也动起来,左右舔舔,上下舔舔,这就好比舌头在嘴里跳舞呢,多有意思呀!这能帮助提升舌头的灵活性呀。

再来说说食物的选择。

可不能随便什么都给病人吃哦!要选一些容易吞咽的,就像那软软的布丁呀,滑溜溜的,多好咽下去呀。

可别弄那些硬邦邦的东西,那不是给病人找麻烦嘛!就好像让你穿着小鞋去跑步,能舒服吗?喂食的时候也要注意哦!别着急,慢慢来,就像哄小孩一样,要有耐心。

把食物放在病人嘴里合适的位置,让他们能轻松咽下去。

可别一股脑儿地塞呀,那可不行!咱还可以和病人玩一些小游戏来帮助他们训练。

比如说吹气球,这能锻炼他们的呼吸和唇部力量呢。

想象一下,病人努力把气球吹起来的样子,是不是很可爱呀?这也是一种乐趣呢!还有啊,要鼓励病人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

就好像大地需要雨水滋润一样,口腔也需要水呀。

要是口腔干干的,那吞咽能顺畅吗?别忘了给病人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呀!他们本来就因为生病心情不太好,要是咱再不给点信心,那他们得多沮丧呀。

要告诉他们,慢慢来,肯定能好起来的,咱要有信心!这就好比爬山,虽然过程有点累,但只要坚持,总能爬到山顶看到美丽的风景呀!总之呀,中风病人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可不能马虎,这需要我们的细心、耐心和爱心。

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就一定能帮助病人慢慢恢复,让他们重新享受美食的乐趣,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

这难道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吗?所以呀,大家一起加油吧!。

分析经口进食康复护理训练指导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影响

分析经口进食康复护理训练指导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影响

分析经口进食康复护理训练指导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影响【摘要】目的:探讨经口进食康复护理训练指导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康复医学科2019年7月—2020年6月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调研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康复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的康复护理基础上实施经口进食康复护理训练指导。

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进程中与吞咽障碍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实验组的误吸、营养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口进食康复护理训练指导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起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进食;护理训练;脑卒;吞咽功能;障碍脑卒中,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脑中风,是大脑血管破裂或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正常流入大脑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疾病【1】。

脑卒中一旦发生,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语言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意识模糊、头痛、视感障碍等临床症状,这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是很大的。

吞咽障碍是指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括约肌或食管的结构和(或)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正常送到胃内的一个过程【2】。

本文探讨经口进食康复护理训练指导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影响,通过经口进食训练,改善病人摄食吞咽的功能,改变或恢复经口进食的方式,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增强病人康复的信心,有利于其他功能障碍的恢复。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康复医学科2019年7月—2020年6月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调研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

对照组男性患者29人年龄在44〜70岁之间,平均(63.89±3.01)岁,女性患者21人,年龄分别在45〜71岁之间,平均(62.54±2.43)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5人年龄在47〜69岁之间,平均(59.87±2.72)岁,女性患者25人年龄在49〜72岁之间,平均(60.73±2.60)岁。

呑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呑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呑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呑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呑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呑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梁盛华;刘强;李婷妤;陈双龙【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wallowing func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tongue pharyngeal muscle training in the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swallowing disorder.Methods 84 cases of stroke after swallowing throat disorde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ere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swallo-wing func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swallowing tongue muscle training therapy.Pharyngeal swallowing disorders,treatment effec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standard fluoroscopic swallowing the function and ability of daily lif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1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SSA scor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while the VFSS sco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1 ).After the treatment,MBI and SWAL-QOL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the control (P<0.01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wallowing func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tongue pharyngeal muscle training in the patients with after post-stroke swallowing disorder is remarka-ble and worthwhile.%目的探讨呑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在脑卒中后呑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84例脑卒中后呑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呑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呑咽障碍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标准与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表(SS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MBI)与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表(SWAL-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呑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在脑卒中后呑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具有借鉴价值.【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8(022)002【总页数】3页(P283-285)【关键词】脑卒中;呑咽障碍;呑咽功能训练;舌肌训练;生活质量【作者】梁盛华;刘强;李婷妤;陈双龙【作者单位】北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西北流 537400;北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西北流 537400;北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西北流 537400;北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西北流 537400【正文语种】中文呑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更加重病情提高病死率。

舌下三针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28例临床观察

舌下三针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28例临床观察

舌下三针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28例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1-09-13T17:29:22.167Z 来源:《心理医生》2010年第11期供稿作者:厉彦宝[导读]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厉彦宝 (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卫生院 276800)【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0)11-099-02【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将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舌下穴位针刺疗法,对照组采用体针疗法。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舌下三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能明显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舌下三针中风吞咽障碍吞咽困难是中风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系由延髓发出的第Ⅸ、Ⅹ、Ⅺ、Ⅻ对颅神经受损后可导致的言语及吞咽障碍。

吞咽困难容易导致进食困难,不能保证人体的正常营养供给,而且由于吞咽困难、饮食呛咳,食物有可能误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的肺炎和肺部感染的可能性,甚至有可能造成窒息导致死亡,所以中风后并发吞咽困难的后果严重,可独立的影响病死率[1]。

但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方法,自2005年2月—2010年2月,笔者试用舌下三针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26例,收到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神经内科确诊为中风病伴吞咽困难的的住院患者5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28例,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57~72岁,平均年龄为(63. 5±6.2)岁;病程7天~半年;对照组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55~73岁,平均年龄为(62.8±6.7)岁;病程7天~半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与病例选择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2],入选病例均经脑CT或MRI证实为脑梗塞。

中风患者的吞咽训练

中风患者的吞咽训练

布 包裹 患者 的 舌 部 , 由 家人 用 手 辅 助 患 者的 舌 头 ,按 前 面 所 述 , 做 不 同 方 向
的被 动运 动 。
口 部 运 动 一 些 中风 患 者 不 , 仅 不 能 正 常 进 食 , 而 且 还 因 为 吞 咽 功 能 丧
失 , 面 部肌 肉瘫 痪 导 , 致不 能控 制地 流 涎 。 患 者 常 因此 感 到羞 愧 ,不 愿 与人 交
临床上 ,骨质疾病 “ 两 兄 弟 ” 很 容 易诊 断 , 出现 了症状或发现 了临床表 现 者 及 , 时 到 医 院就诊 即可 。 一 般情 况 下 , 骨质增 生 在 x 光 或 (I T 扫描 等检 查手段下很容易确诊 。 而骨质疏松不 仅可在 X 光或 CT 扫描下 确诊 , 还 可 利用骨密度测定仪对骨密度 的情况 进行测定 ,是否发生 了骨质疏松也便 一 目了然 。 一 旦 确诊 了骨质疾 病后 , 不 论增生或疏松 , 都应在思 想上 重视病 情 ,及 时去正 规 医 院治疗 。
流 严 , 重 地 影 响 了 中风 后 的语 言 、 肢 体 等功 能 的康 复 。 这 时 , 可 通 过 一 些 简单
的 口 部运 动 ,改善其流涎症状 。
具体方法
先让 患者张 口 发 “ n

(啊
)音



发பைடு நூலகம்

y
_’' ( 衣
)音

然后
再发


~ /I J

( 呜 )音 ,接
着发 f“ ”
( 夫 )音 ,或做
骨质疾病预 防措 施 整饮食结构 。减少脂肪摄入 肪摄入 过 多可能引起脂性腹
泻 ,腹泻必 然阻碍脂肪 的吸收 ,也便

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8-07-17T12:07:49.31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2期作者:刘辰[导读] 这表明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市 300000摘要:为了分析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疾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

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吞咽功能训练和舌肌训练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和电视透视吞咽功能。

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2.5%和72.5%(P<0.05);在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SSA(标准吞咽功能评分表)评分和VFSS(电视透视吞咽功能评分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改善(P<0.05),但是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改善效果更加显著(P<0.05)。

这表明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关键词:吞咽功能训练;舌肌训练;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效果分析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患者吞咽困难,病情如果恶化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针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目前在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为主和中医治疗为主。

近些年大量研究表明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治疗的过程中开展针对性的吞咽功能训练和舌肌训练,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改善患者治疗效果[2-3]。

舌肌锻炼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影响

舌肌锻炼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影响

舌肌锻炼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影响目的:探究舌肌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20例脑卒中患者(12例为急性卒中,≤3个月;8例为慢性卒中,≥3个月),平均年龄69.7±8.6岁(51岁至90岁)。

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通过使用舌肌训练工具及压舌板进行为期8周的舌肌训练。

数据采集包括:训练前后言语、吞咽及临床体征的疗效比较,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吞咽功能及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饮食及吞咽困难生活质量(QOL)问卷。

采集时间为研究开始后4周及8周时。

结果:所有患者经过8周舌肌训练后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0.0%和85.0%,明显高于4周时吞咽功能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吞咽功能及饮水试验评分随锻炼时间延长逐渐改善;平均SWAL-QOL及饮食问卷显示患者的疲倦感、社交、精神健康、负担感及吞咽咀嚼功能等均有明显提高改善(p&lt;0.05)。

结论:舌肌锻炼能够增强急慢性脑卒中患者舌肌及口腔肌肉肌力,能相应地改善吞咽压力及患者生活质量。

标签:舌肌;吞咽困难;脑血管疾病/脑卒中;锻炼;康复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在急性卒中患者中可达76%,其除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外,还能够增加营养不良、脱水及肺炎的风险,据报道至少10%的脑卒中患者住院30天内因肺炎而死亡[1]。

同时脑卒中患者若通过鼻饲进食,需较长的住院时间和更多的护理,康复潜能较差,若通过自主饮食,则容易发生误吸而致肺炎甚至窒息[2]。

目前部分研究注重针对导致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神经生理功能进行康复,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的自主性,但已明确的是长时间的强化训练是卒中后功能康复重建的基础[3]。

吞咽动作是由大脑半球及皮质脊髓束至脑桥、延髓调节相应的肌肉配合完成,脑卒中后这种调节系统的破坏势必会导致吞咽的功能受损,然而功能的重建可能也部分依赖于肌力的恢复[4]。

Robbins等通过对年龄超过70岁健康人群进行逐步舌肌抵抗运动后发现能够获得比较好的舌肌肌力结果[5],这促使我们想进一步探索舌肌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以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风后的言语康复和认知训练

中风后的言语康复和认知训练

中风后的言语康复和认知训练中风(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阻塞造成的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中风往往伴随着言语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

然而,通过适当的言语康复和认知训练,患者可以恢复部分或全部受损的能力,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中风后的言语康复和认知训练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方法。

一、言语康复1. 概述中风后的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无法说话)、吐字不清、口齿不清、理解困难等症状。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与他人的交流能力,限制了他们参与社交活动以及日常生活。

因此,进行有效的言语康复尤为重要。

2. 言语治疗言语治疗在中风后的康复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与专业治疗师合作,患者可以进行语音、语言以及听力训练,帮助恢复或改善他们的沟通能力。

在言语治疗中,常使用的方法包括口腔运动训练、发音和吐字练习、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训练等。

治疗过程需要个性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定目标并逐步实现。

3. 使用辅助工具除了传统的言语治疗,还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帮助中风患者进行康复。

例如,电子移动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可以提供语音识别和发音指导,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即时支持。

这些工具可以激发患者积极性,并提高康复效果。

二、认知训练1. 认知功能障碍中风后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计划能力减弱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患者处理信息和进行日常任务的能力。

2. 认知康复认知康复是一种通过针对特定认知功能进行训练来改善其受损程度的方法。

常见的认知康复训练包括注意力和集中力的练习、记忆改进技巧的学习、时间与日程管理的训练等。

在认知康复中,设定明确的目标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治疗师可以指导他们使用记忆簿、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以及其他辅助工具来提醒和组织日常任务。

3. 社交互动认知训练不仅仅涉及个人认知能力的恢复,还需要注重社交互动方面的训练。

中风患者往往失去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和参与社交活动的能力。

因此,进行认知训练时,同时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社交互动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舌运动含服中药冰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舌运动含服中药冰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舌运动含服中药冰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运用舌运动含服训练,含服自制中药冰块,治疗脑卒中后中度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8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

两组均给予系统化康复治疗、针刺和冰刺激治疗,观察组将单纯冰块改用自制中药冰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吞咽障碍评分和吞咽能力的改善程度。

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18%,对照组72.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

治疗后两组吞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

结论:舌运动含服中药冰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能够较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关键词] 吞咽功能障碍;舌运动含服法;自制中药冰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

国外文献报道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37%—78%[1]。

主要是由于吞咽、迷走和舌下神经的核性或核下性损害产生的真性球麻痹和/或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产生的假性球麻痹。

如果不及时治疗常可引起营养不良、误吸、呛咳、肺炎及窒息等并发症。

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可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方法在冰刺激咽部肌肉及神经的同时,含服的自制中药方剂被机体吸收利用,双管齐下、强强联合,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符合条件的8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44例,男30例、女14例,年龄37-87(61.0±6.8)岁。

对组44例,男32例、女12例,年龄38-88(62.0±2.2)岁。

两组年龄、性别、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均P>0.05)。

1.2入选标准:①脑卒中诊断标准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伴有吞咽障碍。

综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

综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
参 考 文 献
阻断血管紧张素 Ⅱ 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受体 的结 合, 抑制血管收缩和醛 固酮的释放。目前认为 , 高血
压 的发病机 制 主要 由多个基 因及 多种环 境 因素 共 同 作用 引起 发 病 J 。一 种 降 压 药 不 可 能 同时 阻 断这 些 发 病 机 制 , 种 单 药 治 疗 的 降 压 幅 度 均 为 各 1m g 右 , 制 率 只 有 5 % 一7 % 。多数 患 者 0 mH 左 控 0 0 难 以达标 。且 降压 作用 与剂 量 不成 正 比 , 副作 用 而
对 心脏 收缩 功 能 、 负荷 及 心 率无 明显 影 响。 厄 贝 前 沙坦 为血管 紧张 素 Ⅱ受 体 抑 制 剂 , 能通 过 选择 性 地
钠平衡可进一步加强 A B的降压作用 ; R ②低剂量两 药联用 可减 少副作 用 ,C C B可 不 同程度 地 激 活 肾素一 血管 紧张素 系统 ,R A B的联 合 应 用 可减 弱 这 一 副反 应; ③减轻副作用 , 如本试验厄贝沙坦可减少 由非洛 地平引起的外周水肿 ; ④改善总体疗效 , 与单药治疗 相比, 降压 治疗反 应率更 高 , 降压 幅度更 大 。
作做 1 2 5— 0次 。 吸吮练 习 : 咀嚼 或 咀嚼 口香糖 或 空
共6 5例 , 为 20 均 06年 7月 一 07年 7月杭 州 20 市第一 人 民 医 院住 院 的脑 血 管 意 外 ( V 患 者 。 C A)
男4 l例 , 2 女 4例 , 年龄 4 7 5— 6岁 。意识 清楚 , 生命
杨加 亮 陈丽娜 纵
关键 词 中 风 吞 咽 障碍

徐琳 峰
杭州 市第 一人 民医 院康 复 医学科
杭 州 30 0 10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舌运动训练在中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治疗
中的意义
【摘要】积极进行口舌运动的训练,使患者较快恢复吞咽功能,减轻因吞咽障碍引起的窒息、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而且因长期依赖鼻饲的患者会有低人一等的悲观心理,这些都影响中风患者的康复。

所以中风的康复医疗能促进患者病体的康复,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减少残废率,还有利于患者的心理调适,以增进患者生活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吞咽功能障碍口舌运动意义
吞咽障碍主要指当脑血管疾病时,控制口、咽、喉、食管神经功能障碍所造成的,致使咀嚼肌、舌肌、咽喉、会厌部肌肉运动发生障碍。

不能使患者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至胃内,不能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

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约29%—60.4%伴有吞咽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咳嗽、喘鸣、哽咽。

导致食道受阻,食物由鼻腔返流,可引起窒息、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1年成立神经科以来,48例患者老年病例住院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均经CT检查确认脑出血或脑梗塞,住院治疗均为20天,因SPSS12统计软件进行抗栓结果指示,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和技术路线对于吞咽障碍病人,可以针对其负责吞咽的
各部位进行锻炼,增强吞咽功能[2]。

依次是:(1)下颌运动:固定下颌被动地作上下活动,逐步自己张闭下颌,并左右前后反复地运动,然后进行抗阻运动,保持张口中间位,用压舌板等放在上下牙中间训练或反复咀嚼口香糖之类的运动。

(2)口唇运动:用被动、自动、抗阻运动,口唇突起、圆形、牵拉、张口、闭合等口型练习。

(3)面部运动:双腮鼓起、瘪下。

左右歪斜作自动抗阻运动。

注意双唇紧闭,双腮鼓起时两唇紧闭后放松吐气。

(4)舌部运动:舌头进行前突、后伸上卷、下降、左右等被动、自动、抗阻运动。

如果患者不能自行舌运动,可用纱布包裹舌钳轻轻夹住患者舌头,进行上下左右运动,反复做10次,将舌放回原处,轻轻托住下颌,让患者闭口,以磨牙咬动10次或者手指用纱布包好进行牵拉或者用压舌板抵压,使患者意识到在利用口腔的感觉。

(5)对咽部进行冷刺激以促进吞咽反射恢复。

用纱布包好的压舌板蘸湿水冰冻后,轻轻放在患者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进行空吞咽动作。

帮助并指导患者每天上下午进行一次口舌运动,每个动作重复10次。

食物的选择很重要,冷的食物可以减慢吞咽速度,减少口量,从而降低误吸率。

每餐嘱患者进食柔软,密度均匀的糊状食物,并宜少量、慢速地进食,引导患者有意识地进行患病前的摄食、咀嚼、吞咽等一系列动作,食后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噎呛和误吸。

1.3对照组常规护理的患者以及进行了口舌运动训练的患者。

1.4吞咽障碍训练的介入时间吞咽障碍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重稳定,没有重度心肺合并症,呼吸平稳,痰不多,血压稳定,无恶
心呕吐、腹泻等,能听从张口提舌的提示,可进行康复训练。

1.5效果评定根据吞咽功能恢复状况及饮水临床试验进行评定,正确进行口舌运动训练的患者较无口舌运动训练的患者,吞咽功能明显改善。

2结果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效果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x2=8.5,P&lt;0.05,差别有显著。

3意义
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可防止咽下肌群发生失用性萎缩,加强舌和咀嚼肌的运动,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改善摄食和吞咽能力,增强患者自我生存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社会、家庭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此方法的推广应用,创造较好的社会效益。

减少病人长期鼻饲或胃肠外营养的费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也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开支,减轻患者经济上的负担,且治疗效果显著。

增强患者生活信心,恢复和改善其生活质量,学习和劳动的能力,早日康复,使其重返社会。

参考文献
[1]邵灵芝,吴小梅,黄陆文.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的恢复护理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12):2583—2585.
[2]杨锦媚,潘惠珍,李桂萍.脑卒中吞咽障碍下恢复护理现状[J].中化护理杂志,2006,40(6):464—4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