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本体论文学思潮

合集下载

文学思潮简介关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特点

文学思潮简介关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特点

文学思潮简介关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特点文学思潮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内形成的﹐与社会的经济变革和人们的精神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的潮流。

在社会上是否形成广泛的影响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区别文学思潮和文学思想的重要标志。

文学思潮也不同于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

文学流派通常表现为由思想和艺术的共性而不一定由纲领上的共性联系著的作家集团﹐出现文学流派并不一定能形成文学思潮。

创作方法是指作家认识和反映现实生活所依据的总的原则﹐这种总的原则并不一定依附于某一文学流派或文学思潮。

而文学思潮则可以包容各种不同的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

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才发生重合﹐如欧洲17世纪的古典主义﹑18世纪末至19世纪前期的浪漫主义和同时稍后的批判现实主义﹐就既是大规模的文学思潮﹐又是文学流派﹐也是文学的创作方法。

文学思潮的出现﹐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和由此产生的新的思想要求﹐这两者是文学思潮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此外﹐历史文化的材料准备与文学思潮的形成也具有渊源关系。

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思潮﹐也称文学主潮。

文学主潮与历史上进步阶级的思想和人民群众的普遍情绪相一致﹐与时代发展的洪流相表里﹐反映著历史前进的方向。

但在文学主潮出现和发展的同时﹐往往也会出现与之相对立的潮流。

如欧洲浪漫主义的文学主潮是积极浪漫主义﹐但同时也伴随著消极浪漫主义。

而且德﹑英﹑法等国都是消极浪漫主义产生于前﹐积极浪漫主义形成于后。

不过消极浪漫主义持续的时间很短﹐不久就被作为文学主潮的积极浪漫主义取代了。

中国的文学思潮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与西欧不尽相同。

在中国文学史上﹐虽有各种文学流派各树旗帜﹐递嬗相继﹐但像欧洲近代那样连续形成几次大规模文学思潮的现象比较少见。

中国古代以明清时期形成的文学思潮较有代表性。

有的研究者把明清文学思潮分为三个阶段﹐即以李贽﹑袁宏道﹑汤显祖﹑吴承恩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以《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和《长生殿》的作者洪升为代表的感伤主义﹐以《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可备此一说。

文学本体论

文学本体论

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还有托尔斯泰他认为:
艺术是人类表达感情的工具,起源于人们把自己体验 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文学 本体 论
6
4.客体说──作品

这种观点偏向于作品本身,是20世纪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 位的文艺思潮,它不是某一家的观点,而是一种共同的倾向,其共
样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那个极左思潮占统治地位的时代的 产物。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文学 本体 论
14
关于概念化

1.定义:为某个政治任务服务、使其成为“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 声筒”的文艺作品。 2.特征:
总的来说,文学形象是作家情感的对象化,即体现者、载
体,当现实中的人和事,即生活原型,不足以表现其情感 时,作家就会采取变形的手法,创造出足以表达其情感的
文学形象。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文学 本体 论
13
第一章
文学本体论
文学 本体论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1
第一节
文学的一般本质
一、 文学的本质与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反映论 (一)什么是文学?
这是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说它古老,是因为自从人类创
造了文学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探讨这个问题,说它是常新的,是因 为至今仍然没有取得一个能被大家所接受的明确答案,不同时代的
这类作品作家在进行心灵化的加工改造时,主要是偏重于符合
事物的本质规律,加工的是事物的现象,符合的是事物的本质。 在此情感是隐蔽的,形象是富于客观化的。

(2)变形作品──情理化

(完整word版)文学批评复习

(完整word版)文学批评复习

文学批评提纲题型:1.名词解释(5题×5)(张力、反讽、生化、解构主义等)2.填空(10题×1)(流派、代表人物、著作、代表观点、机构等)3.不定项选择(10题×2)4.简答(2题×10)(要点5′展开5′)5.论述(25)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评论性文章(理论要点10分,结合文本阐释15′,一篇文章,运用所学的文学批评方法来分析)导论1.什么是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对文学现象做出判断,评价,指出其思想上,艺术上的得失和所以得失的原因。

2.文学批评的性质:科学性、自发性、开放性1)科学性a、意味着它不是一门单纯的艺术,而是一种知识,这是由批评的目的所决定的b、文学批评的科学性,还意味着它具有客观的基础,而不是主观的随意评价c、也意味着文学批评必须按照审美的标准,而不是可以采用任意的尺度2)自律性:表现在批评对创作的独立,对理论的独立3)开放性:a、文学批评的开放性,主要是由于文学作为“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的本质所决定的B、也是文学批评进行审美发现的必然要求C、同样是文学批评应对今天全球跨学科的学术趋势的挑战而做出的回应3.文学批评的功能:阐释功能(阐释与判断)发现功能创造功能第一章文学批评的主体1。

蒂博代将文学批评分为自发批评、职业批评、大师批评2。

批评主体应怎样坚守明确的价值立场(10分简答题)1)注重核心价值与共识性价值的辩证关系2)体现崇高的精神担当3)贯穿严肃的政治情怀4)显现高尚的学术人格第二章文学批评的对象(怎样展开研究):文本、作者、思潮、文学史第三章文学批评方法(上)(重点)一、社会历史批评1。

什么是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本体论2

本体论2

⑴ 总体文学是以三个以上的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 为研究客体的。 “凡同时地属于多国文学的文学性的事实, 均属于总体文学的领域之中。”
——《比较文学论》梵· 第根著,戴望舒译, 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p208.
(2)总体文学是指称文学批评、诗学、美学或文 学理论。
总体文学和比较文学关系
所谓总体文学,指的是各国文学的一般规律,实际 上就是文学理论。比较文学超出了民族文学的界限,研等于总体文学,却也不是与总体文学不相关的。 因为,在比较文学研究中,随着课题的深化,其结果必 然要涉足总体文学的领域。“比较”的实质就在于它能 打破各种界限,把文学视为一个整体,从这样的角度来 研究文学现象,探讨其中的规律,而这同样是总体文学 所追求的途径和目标。比较文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我 们认识总体文学乃至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
张岱年
• 本体: 万物的本源 • 本体论: 为万物本源、为哲人的精神寻找安身 立命基点的设问与回答。
比较文学本体论:
比较文学的本体是什么,以此来成立比较文 学本体论,即设问与回答比较文学研究作为一门 学科的成立它所安身立命的基点是什么,对比较 文学研究的基点——本源做终极意义上本体论追 问。
四、比较视域
• 汉族网 •
• 喀麦隆奇异风俗:儿子可以娶妈
举行两次婚礼,婚礼在夜间举行
老婆们按值日表与老公过夫妻生活
• 父兄的老婆也可继承
2、国别文学( national literature) 是以一个国家共同的政治地域观念所 定义的文学现象,如中国文学、日本文学、 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等。 国别文学研究如,中国文学史,外国 文学史,20世纪欧美文学史,德国文学简 史等。

当“视域”一词被作为哲学概念运用 时,这两层含义都被保留了下来。同时它 的意义还得到了扩充。简单地说,哲学意 义上的“视域”不仅仅与生理——物理的 “看”的范围有关,而且与精神的“观” 的场所有关。因而作为哲学概念的视域似 乎也可以译作“观场”。在这个意义上, 感知、想象、感受、直观、本质直观、判 断等等意识行为都具有自己的“视域”即视 力范围。

「文学概论第二章」

「文学概论第二章」

第二章文学与作家前一章介绍了与作品相关的基本知识,这一章介绍文学创作的主体——作家。

没有作家就没有创作,作家的创作是整个文学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家的体验、心理、个性和修养等主观因素,对文学创作具有直接的影响。

同时,一定时代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语境,以及文学传统、文学体制等外在条件,也会直接或间接制约、影响作家的创作活动。

本章的作家论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创作主体、创作意识、创作过程、创作思维。

第一节创作主体在文学理论中,关于创作主体的认识有两大基本观点:第一,以作家作为文学创作的中心,突出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论的感物说关注主体心灵对外在之“物”的“感受”或“感悟”。

与此相关的创作理论有“养气说”、“虚静说”;“才、胆、识、力”说,“胸有成竹”等观点。

西方象征主义则认为文学创作是意识与潜意识交互作用的过程;表现主义认为是表现人的直觉的过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认为创作的动力是潜意识、幻想、梦和性欲;荣格的精神分析则要求表现人类的“集体无意识”。

第二,以文本作为文学创作的中心。

受西方的语言学转向和接受美学的影响,出现了突出“文本”作用的各种理论。

还有如“作者之死”、“自动写作”等理论思潮。

本节分别介绍作者中心说、文本中心说以及作者地位变化的原因。

一、作者中心说作者中心说认为,作者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作者的创作动机、价值判断、情感经历等个人因素被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中国文论关于作者中心说的基本观点在中国古代文论中,从作者的角度来思考文艺的本质,主要包括言志说和缘情说两种观点。

言志说认为文艺是心志的表现,缘情说认为文艺是情感的表现。

《尚书·尧典》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朱自清将这段话称之为中国诗论的“开山的纲领”1。

《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比较文学导论》书本内容整理【知识点全】

《比较文学导论》书本内容整理【知识点全】
第四节五种相关学科的概念界分及比较文学的定义
1民族文学与国别文学的界分
国别文学是以一个国家共同的政治区域观念所定义的文学现象。民族文学是从一个民族共同血缘观念来成立起学科身份的。
在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体系中,国别文学就是民族文学,民族文学也就是国别文学,可以互相指称。在研究一个国家的多民族文学时,或研究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国家之文学与其他国家、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时,应该使用民族文学。
2比较文学的诞生
3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历程
一、比较文学发展的早期历史;
二、比较文学的危机及其转向
三、跨世界的比较文学及其走向
第三节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渊源
1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的出现有赖于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必须与外来文化相接触,二是必须具备通识眼光,即能具有一种从国际角度来从事文学研究的立场。
2)比较文学研究是跨越两种国家文学以上而完成的。因为国家是一个政治地域观念,跨国家并不等于跨民族、跨语言与跨文化,这个定义在学理上是不准确的。
3)与法国学派最大的差异在于明确地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界限扩展到其他相关的学科中区,认为比较文学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与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这样大大地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
伽列
明确指出比较文学隶属于文学史,把比较文学从文学创作及文学作品中界分出来,以说明比较文学在学科意识及学科界限上归属文学研究。并且,主张文学研究的对象是国际间的精神关系,这种国际间的精神关系必须是能够被文献与考据所证明了的材料事实联系。(国际精神关系特指不同语境下作家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与跨国界的文学交流关系)
当代的比较文学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它利用跨学科、跨文化的特点积极地参与多变得文化交流和对话,加强了世界各地的思想互动。
第二节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渊源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文艺学。

东西方最早都称为‚诗学‛。

文艺学可分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三个分支。

2.文学活动:以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文学消费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的总称。

其一,它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元素构成。

其二,它在意向上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从创作到作品到欣赏接受的过程,这是一个精神过程。

二是从文学生产到产品形成再到交换买卖的过程,这是一个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过程。

3.文学理论:是着重探讨和总结文学现象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的一门科学,其具体研究对象为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

文学理论的体系一般包括文学发展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五大部分4.文学批评: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进行阐释和评价的科学。

5.文学史:叙述和研究文学发展过程、分析评价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的学科。

问题:1.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方面,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属于社会科学。

它以文学规律、特征、性质为研究对象,任务是对文学本质、文学创作、作品构成、文学接受四大方面做出理论阐释,建立起基本理论和概念系统。

其品格应是实践性和一定的价值取向。

实践性即它应来源并指导文学实践活动;价值取向即每一种文学理论总有一个肯定、提倡或否定、反对什么文艺与艺术趣味的倾向性。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价值取向当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趣味与理想,为社会主义和人民服务。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它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发展了的文学理论。

它有五大基石,分别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生产论、文学交往论。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课件4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课件4

文学主体性理论2
• 文学主体性理论提出以后,很快引发激烈的争论,但 其基本思想,得到了文学界的广泛认同。文学主体性理
论是对1980年代文学变革的理论阐发和总结,其所主张的文学 主体意识和自由精神对当代文学具有现实性的和长久的价值。当 然,如同此前的人道主义理论,它在思想体系上也存在着理想化 的特征与局限性,比如先验的将人的主体性确立为首要的和核心 性的存在和价值等。
文学的本体论理论1
• 1980年代中后期,体现文学独立与自由的另一个现 象是文学本体意识的凸显与相应的理论探讨、批评实 践热潮。这一思潮强调的是文学的自律、自洽特性和文学的“
内部” 研究。以相对和区别于传统文学理论注重文学“外部研 究”的倾向。
文学的本体论理论2
• 这一时期,西方英美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结 构主义等文学理论成为最新的理论范式。理论批评界 出现了类似于西方的“形式主义”、“语言学转折” 的文学理论、批评的潮流。创作领域也出现了注重叙 述、语言等形式的先锋小说等潮流。文学本体论具有形
的现代化两方面来看,现代主义思潮无疑是启蒙主义思潮的延续 ,它深化了对人的理解,也进行了文学的现代转型。从这个意义 上说,80年代后期现代主义与前期的现代主义侧 重形式面不同,而是一种更加全方位从思想到艺术的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实验。如上所述,它的非理性的
背景之二:西方现代思想与文学 的影响
• 西方20世纪现代哲学、艺术、文学对国内文学的影响 ,在文革地下文学中即已露端倪。文革结束后,大量 西方现代哲学、艺术、文学涌进国内,对处于思想解 放状态中的人们思想意识产生巨大冲击和影响。这一
时期影响较大的有尼采哲学、弗洛伊德心理学、存在主义哲学、 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理论,以及西方“现代派”的各种文学潮流。 这种影响到1980年代后期更为强烈和深入,催生了现代派小说 等现代主义创作潮流。

《20世纪西方文论》 第二章 英美新批评

《20世纪西方文论》 第二章  英美新批评
够使读者的心理经验得到平衡协调。 其次,经验价值有优劣之分。 最后,艺术家身上存在好的有价值的经验,
因而他们创作出的艺术作品能够协调冲动, 是使冲动达到和谐状态的最佳媒介。
二是分析文学价值的实现过程。 文学价值的实现,就是对读者的心灵施加影
响,使读者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和协调,这其 实就是文学交流活动。 三是提出了文学语言的四种意义功能的理论。 瑞恰兹划分了文学语言四种不同的意义功能, 分别是“字面意义”“情感意义”“语气” 和“目的”。
其次,艾略特除了把整个的文学看作一个有 机整体之外,也把每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的 存在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
艾略特对传统的文学“有机整体观”既有继 承也有发展,充满了辩证色彩,他不仅着眼 于整个文学的历史传统,而且也具有开放性 的视野和历史性的眼光,从而推动了传统文 学理论观念的新的发展。
二、“非个性化”诗学 艾略特“非个性化”的诗学主张核心理论内
反复阅读和细致阅读。
第三节 艾略特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Thomas Stearns Eliot, 1888—1965),美国著名 诗人、评论家、剧作家、 文学理论家,英美新批评 学派的理论先驱和奠基人。
1922年创办文学评论季刊《标准》,1927年 加入英国籍,194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语义三角”理论是指分析词语(符号)、 思想(概念)和事物(所指对象)三者之间 的关系,而意义就产生于词语、思想和所指 对象的三者关系之中。
“符号—情境”理论是“语义三角”理论的 发展,它主要分析意义生成过程中,语言符 号和情境的关系。
瑞恰兹认为,词语意义的产生除了语言单纯 的指称功能以外,还存在一个语境问题。
英国文学理论家瑞恰兹在1924年出版的《文 学批评原理》则对新批评学派的方法论观念 产生重大影响,他采用20世纪的心理学的新 观念,把语义分析的方法运用于文学批评, 试图建立一种科学化的文学批评方法,后人 称作“语义学批评”。

文学思潮概述

文学思潮概述

文学思潮概述文学思潮是指在某个时期或特定背景下,作家们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倾向和特征。

它是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人类思想与价值观的变化。

本文将对几个历史上重要的文学思潮进行概述,包括古代文学思潮、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一、古代文学思潮古代文学思潮是指在古代社会出现的主要文学流派和思想倾向。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古希腊的史诗,如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它们以英雄人物和传奇故事为主题,展示了古希腊人的勇气和智慧。

而在古罗马时期,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则表现出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二、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对传统文学形式和思维方式提出了挑战。

在文学方面,它强调个体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体验,追求形式的创新和自由。

例如,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以流变的叙述方式展示了主人公一天的经历,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而美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则以内心独白的方式描写女性的自我意识和生活困境。

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发展的一种文化观念,对现代主义的理性性格提出了反思。

后现代主义文学试图通过叙事的碎片化和多样性来反映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模糊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的《重建时代三部曲》。

这部小说采用多个叙述者的视角,不断穿越不同时间和地点,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权力斗争和个人困境。

四、其他文学思潮除了以上几个典型的文学思潮,还有许多其他思潮对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自然主义思潮强调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悲观描写,法国作家埃米尔·左拉的《纳纳》即是典型之作。

而现代派则追求形式上的革新和语言的美感,如俄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就是一部充满诗意和讽刺的现代派小说。

总结文学思潮的发展是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不同的思潮代表了不同的时代精神和文学观念。

从古代文学思潮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每一种思潮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探索了独特的文学表达方式和思想议题。

《文学本体论》课件

《文学本体论》课件

总结词
风格和特点是文学作品个性化的表现,是作 者个人风格的体现。
详细描述
风格和特点是文学作品个性化的表现,是作 者个人风格的体现。风格和特点的形成与作 者的个人经历、文化背景、审美观念等因素 密切相关。通过风格和特点的运用,文学作 品得以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03
文学作品的解读方法
文本解读的步骤
《文学本体论》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文学本体论概述 • 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 • 文学作品的解读方法 • 文学本体论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 文学本体论的意义与价值
01
文学本体论概述
文学本体论的定义
文学本体论的定义
文学本体论是指对文学的本质和本体进行探讨和研究的一种理论。它探讨文学的本质属 性、文学的存在方式和文学的发展规律,旨在回答“文学是什么”的问题。
03
作家还需要根据作品的主题、风格和读者需求,选择合适的语言 风格,如平实、华丽、幽默等,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文学创作中的形式探索
形式是文学作品的外在表现,对作品的表达和意义产生重要影响。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需要关注作品的形式要素,如结构、情节、人物塑造 等,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创新。
作家还需要根据作品的主题和内容,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如小说、诗歌 、散文等,以更好地展现作品的内在意义和艺术魅力。
05
文学本体论的意义与 价值
对文学理论的影响
01
文学本体论为文学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拓展 了文学研究的领域。
02
文学本体论强调文学本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为文 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深入的探讨方向。
03
文学本体论有助于打破传统文学理论的研究范式, 推动文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文学本体论》课件

《文学本体论》课件
在本节中,我们将对文学本体论进行进一步思考,并展望未来文学研究的发 展趋势。
参考文献
作者. (年份). 书名. 出版地: 出版单位.
通过文学本体论的研究,人们能够更加
拓宽文学创作的思路与技能
2
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表达。
文学本体论可以为文学创作者提供新的
思路和技能,帮助他们创作出更有深度
和创意的作品。
3
提升文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通过文学本体论的研究,可以提升文学 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学术界提供更多 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六、结语
四、文学本体论的主要理论流派
形式主义
强调文学作品的形式和艺术特 征,关注作品自身的结构、语 言和形式表达。
本体论批评
关注文学作品的本质和存在方 式,探究文学作品与现实世界 的关系。
语言学批评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探寻论的意义与现实价值
1
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学
《文学本体论》PPT课件
这是一份关于《文学本体论》的PPT课件,旨在探讨文学的本质和意义,帮助 人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学,并拓宽文学创作的思路和技能。
一、引言
在本节中,我们将详细定义文学本体论并介绍研究内容,为后续内容做好铺 垫。
二、文学本体论的历史演变
古代文学本体论
探讨古代文学的本质和意义,揭示古代文学作 品的特征和创作过程。
现代文学本体论
探究现代文学的本体问题,研究现代文学作品 的特征和创作过程。
三、文学本体论的基本问题
1 文学的定义及范畴
阐述文学的定义,并探讨文学作品的分类和范畴。
2 文学作品的本体特征
分析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如叙事、语言、情感表达等方面。
3 文学创作的本体过程

文学概论课件04文学的思潮、流派与类型

文学概论课件04文学的思潮、流派与类型

第四讲文学的思潮、流派与类型•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的基本类型一、文学思潮•(一)文学思潮的涵义•文学思潮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流行的文学观念与文学创作潮流。

它与特定的社会思潮、哲学思想相关联,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段内文学的主要趋向,同时它又会影响、规范此一时代中相当一部分作家的创作活动。

•文学思潮往往会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学文化运动。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

丹纳《艺术哲学》P5-7•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

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

就是抗拒或背弃这个风气的人也受到它负面的支配,因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来逃避或矫正他所厌恶的风气。

•钱锺书《中国诗和中国画》•作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盛行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的共同潮流、趋向,文学思潮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

(二)文学思潮的产生•文学思潮之产生,首先与社会思潮等有着紧密的关系。

(外因)•可以说文学思潮是一定文化历史语境中的产物,特定时期的社会变动、政治经济变革、某种社会思潮、文化思潮或哲学思潮,等等,都影响文学彼此互相联系、互为影响。

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反对封建束缚与封建礼教,孔孟之道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在道德、哲学等各个领域张扬革新精神,要求个性解放,而批判旧文化,建设新文化成为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文学领域,作家们正是在科学与民主精神的感召下改变过去陈旧的文学观念,在新的审美意识指导下从事创作。

鲁迅(188—1936)在《文化偏至论》里提出“养个性而张精神”,在《灯下漫笔》中说:“实际上,中国人就从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宴席。

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宴席的厨房。

”要“扫荡这食人者,掀掉这宴席,毁坏这厨房。

文学理论 名词解释

文学理论 名词解释

导论(1--2章)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发展过程、相关知识、文学的基本规律、文学活动中的个案的学科。

2、文学活动:由文学创作活动、文学接受活动组成的一个循环运动,它包括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个要素。

34科。

56789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道德、10变化的过程的一种文学理论形态。

11文学理到后来的各种形态的兴起分化,到现在又向文12、文学信息学:文学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负载传播信息,由编码到译码,是一个信息的生成与转换过程,由这种研究方法构成的一种文学理论形态。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它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原着中所阐述的文艺学思想的核心,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领袖思想中所包涵的文学理论为主体,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所论述的理论为补充的文学理论体系。

2、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是人的活动的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途径,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促成人的全面的发展。

3、本质力量对象化:是人的活动的特性。

人的劳动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在劳动之前就有了蓝图,人按照预先的设计有目的、有计划的加工改造对象,使对象打上主体的烙印,最终符合人的要求。

4、文学反映论:文学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5、交往行为理论: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吸收了马克思的理论和方法所提出的一种诗学理论,认为6统文论。

产,中国现实生活中特殊的矛盾,健康发展。

71、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文学活动有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2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并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3、本质力量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的自由自觉的意识,即人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自然的特性。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PPT课件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PPT课件

特征。当代文学思潮就是对中国当代所发生的文
学思想整体发展和状况的描述。
-
13
对于这样一个定义,我们应该注意:
▪ a、文学思潮是在文学活动的整体系统中展 开的,完整的文学思潮不仅涉及创作,也 涉 及理论、批评和鉴赏(接受)等活动。 文学思潮好比是大海中的海流,而创作现 象 只是表面上的一些浪花。
▪ b、美学性、历史性和思想性并重。文学 思潮的美学性是要强调“文学思潮”的 “文学性” 。强调文学思潮的历史性,实 际上是阐明文学 思潮产生、形成、发展的 社会政治、经济变 革和阶级斗争、社会思 潮等历史条件、思想- 基础的制约和影响。 14
文学思潮特点1以一定的文学思想为旗帜2多以运动的形式存在和发展3以文学名著为标志4带有艺术上的开拓性1横向上看它不社会的政治绊济变革社会思潮哲学思潮密切联系3具体看1一般说来社会处二大挫折大变革新旧交替时期也就是产生各种文学思潮时期2不社会思潮有十分密切关系3和哲学思想的关系亦十分密切4文学思潮的诞生离丌开文学自身的继承和革新5主体因素即作家理论家的敏锐性创造力和感应力同样非常重要
▪ 本课程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存在的基本事实出发, 以新时期的思潮论为主,以新时期的文学思潮作 为理论概括和学术提升的重点。
-
3
▪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 预修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文学 概论、中国古代文论、当代西方文论
▪ (三)考核方式
▪ 1、平时能力考核
▪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参与课堂讨论,完成小论文 情况,读书笔记等写作情况量化后占最后总成绩 的40%。
(现象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和七、八十 年代两次作家队伍的重组;50年代小说的戏剧 化;“文革”中戏剧成为主要的艺术形式;80 年代的文学自主要求和艺术创新热;90年代的 散文热和长篇小说;新世纪的小叙事和底层文 学,等等。)

本体论1

本体论1

韦勒克在反思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 时也追溯了文学的发展:
‚‘文学’这个词在使用上指称所有的 文学作品,这是我们所说的多种意义之一, 这种用法在18世纪很快就被本土化和民族化 了。它被运用到法国、德国、意大利文学, 几乎同时,这个学术经常失去原先广泛的含 义,变成狭义的文学,即我们今天所言称的 ‘想象的文学’、诗歌和想象的、虚构的散 文。‛
文学比较案例
繁漪和安娜 李贺和济慈 《金瓶梅》和《查泰来夫人的情人》 孔子和荷马
• 文学比较
她们都是女性,各自都有一个有地位、富足的家庭, 都有一个给她们撑脸面又缺乏爱的丈夫,都有冲破这个家 庭追寻爱情自由的愿望,并大胆地找到自己的情人,却又 被情人抛弃。同时也可以罗列她们的差异:安娜要冲破的 是贵族家庭,繁漪要冲出的是封建专制家庭;安娜形象美 丽,她总是以一种迷人的心魄的眼光凝视着第三者;繁漪 的形象苦涩,她总是以一种病态般的忧郁伺机叩问第三者 的心灵。但仅只于止,只把两个不同文化体系中文学形象 的同异加以罗列,虽然跨文化了,但没有达到比较文学的 目的:只是一种表面类同的比附。
• 跨语言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标识。
一般来讲,比较文学研究在跨越了两种语言 之上,也就跨越了民族与文化。但是不跨语言, 比较文学研究也可以成立。 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
• 跨文化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标识。
东方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佛教文化系 统、儒家文化系统、道家文化系统等。 但是欧洲一些民族和国家在信仰上共同隶属 基督教文化系统,对这些民族和国家的文学进行 比较研究,因为跨越了民族和语言,所以比较文 学在这里同样可以成立。
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争议
• 法主张影响研究,美主张平行研究; • 法的理论背景是孔德的实证主义,美的理 论背景是英美新批评。 • 法主张比较文学研究拒斥美学;美主张把 文学批评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主流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各布森在《现代俄国诗歌》一文中提出了 “文学性”(literariness)这—概念:“文学研 究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即使一部 特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那种东西,文学是一 种特殊的现象秩序,一种特殊的材料秩 序,……文学的演变其实是形式的辨证演变。” 也正如后来的结构主义者巴尔特所称:“语言 是文学的本体、是文学的世界;整个文学都包 孕在写(writing)之中。”由此,语言作为文学 的材料及这些材料的构成规律成为“俄国形式 主义”文学研究的本体。 他们认为文学的语言系统是完全独立自足的, 与作者、历史、社会等因素所构成的外部世界, 包括文学的接受者是没有关系的。



“文艺本体论”论者对“文艺本体”的界定大体上 可分为两类:一是语言本体论,认为文学作品的语 言和形式即本体,文学作品的语言事实存在即是文 学作品本体存在;二是人类本体论,有人认为人的 生命活动、生存状态即是本体,而文艺的真正本体 只能是人类本体,艺术的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纯粹的 生命意识,任你的生命本性自由地运动,“人类生 存本体论”终演化成了人类学意义上的“艺术本体 论”。 李泽厚在80年代提出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哲学,90年 代改为人类学情本体理论。认为中国文艺的核心就 是情本体。 90年代后,对文艺本体论进行了反思和科学建构。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本体论哲学:研究存在的本质。哲学的亚 里士多德时代。(17世纪前) 认识论哲学: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 我们如何知道世界 展过程。哲学由对世界本质的存在论探询 的本质 转到了人认识世界何以可能的探询。哲学 的笛卡尔时代。(17-19世纪) 语言论哲学:海德格尔指出,“语言是存 我们如何表述我们所 知晓的世界的本质 在的揭示、澄明、到达”。(19世纪末后)


西方文艺本体论强调文学的文学性、特异 性、结构关系、符号性。 其共同点是:强调文学作品的文本形式价 值,反对对文学作品进行历史主义或心理 主义的批评。强调文学批评的客观和科学 性。


文学本体论将文学视为一种本体性存在, 阻断了文学与作者意图和读者阅读的联系, 视文学为一种与历史、社会、现实绝缘的 神秘的语言符号实体,视为一种超验性存 在。 焦点是对文学历史本质的忽视。



“结构主义”的文学观念认为,文学作品是由 词语构成的封闭自足的结构系统,而文学作品 的意义在于文本内部诸构成因素之间的差异性 关系。巴尔持认为,将客体一一分解,可以发 现它的松散碎片,而在这些松散碎片间有着可 以产生某种意义上的细微区别。 法国的结构主义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文本 内部诸构成因素之间的差异性关系。其核心思 想是研究文学作品内部“碎片”的关系及其意 义。 他们把叙事学引入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拓展了 文学研究的空间。


本体论文学思潮:朦胧诗,文化寻根小说,先 锋小说的形式主义试验。 以“寻根文学”为代表的“文化小说”开始剥 离文学中的政治、经济、伦理等的社会学因素 的承载,进而逃避对当代现实生活的关注,尽 量捕捉古代的或偏远地域的文化遗风,用制造 “审美距离”来实现“文化小说”的审美本性。 除“文化小说”外,“朦胧诗”等文学样式刻 意追求语言的非逻辑性和多义性。总之,新时 期文学越来越企图在主题、结构、叙述方式及 语言诸层次上实现文学的审美本性。

别林斯基说:“没有一个诗人能够由于自身 和依赖自身而伟大,他既不能依赖自己的痛 苦,也不能依赖自己的幸福;任何伟大的诗 人之所以伟大,正因为他的痛苦或幸福是探 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中,他从而成为 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只有渺 小的诗人才会由于自身或依赖白身而喜或优, 然而也只有他们自己才去聆听自己那小鸟一 般的歌唱。”【《别林斯基论文学》,第1版, 第26页。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



“新批评”是20世纪20年代发韧于英国,30年代至50 年代成型并流行于美国的文艺批评流派。英国意象派诗 歌理论是“新批评”最早的源头,而英国诗人、文学批 评家艾略特等是“新批评”流派最早的开拓者。 “新批评”理论家认为,诗作为一种话语,均带有本体 论的特征。诗所涉及的是科学话语无法处理的存在状态, 诗的目的在于恢复我们借助知觉和记忆零碎把握到的更 为致密和难以处理的本源世界。 “新批评”派的另一重要任务是排除心理学批评方法的 干扰。代表人物——W.K.威姆塞特和M.C.比尔兹 利在合写的《意图说的谬误》与《传情说的谬误》中强 调“本体论”批评应尽力排除心理学批评的干扰。“





1、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的本体论 索绪尔的语言学共时性理论和乔姆斯基等的语 言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区别理论,是20世纪 西方文艺本体论产生的重要理论基础。 俄国形式主义文艺理论产生的背景:对以往文 学研究中美学、心理学、历史学研究的超越。 俄国形式主义研究文学的构成材料,主要是把 语言分析(文学的构成材料)作为文学研究的 本体,从而赋予文学研究科学性。 文学语言具有自指性,本身具有独立的美学功 能。文学之本体在于其“文学性”。



1、80年代之前的文艺理论概述 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论 文艺从属政治论 文艺阶级斗争论 我们需要历史地看待新中国后的文艺理论: 一方面看到其历史的合理性,一方面要客 观认识到文艺政治化对文艺创作本身所造 成的损害。




2、新时期文学本体论受到西方文艺本体论观念 的影响,又呈现出自己的特征 新时期文艺本体论的提出是基于文革的政治文 化背景和中国文学自身的建设与发展需要。 朱光潜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关系质疑》 中提出文艺的“非上层建筑”性质,引发了文 艺与政治关系的讨论。文艺界以认识论逐步代 替工具论,开始注意到艺术真实与社会真实之 间的区别与联系,引发了文艺真实大讨论。引 入审美距离等观念。 80年代中后期,文艺本体论成为文艺学的重要 论争问题。西方的文艺本体论观念开始影响中 国文学理论和创作。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的 统一和“历史合力论”。文艺作为整体是“美学” 和“史学”的“合力”互相交错、互相熔铸而产生 的“合金”。文学艺术的本质属性正是存在于这种 “美学”力量和“历史”力量的“合力”的作用和 过程之中。 2、中国新时期文学理论中的本体论有其重要的历 史语境,文革专制政治的影响,新时期文学的政治 祛魅,夸大了对文学本体论的亲近态度,从而忽视 了其理论本身的局限性。 3、文学本体论的追求,客观上为新时期文学的繁 荣奠定了审美多元化的基础。

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运动最早兴起于20世纪 60年代初的法国,文化人类学家列维· 斯特劳 斯发表了《野性的思维》一书,此后福柯、拉 康、巴尔特、阿尔都塞及德里达等人推动了结 构主义思想运动的发展。一词源于拉丁文 “Structure”,原指总体“结构”中各部分、 各要素、各单元之间的本质联系。瑞士心理学 家皮亚杰在《结构主义》一书中,认为结构具 有三种特性,即“整体性”、“转换性”和 “自身调节性”。

朦胧诗对诗歌意象和表达方式的追求 先锋小说的“纯艺术性”,马原的“叙述圈 套”。


先锋文学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 ,文学史上有“探索小说”、“实验小说”、“现代派小说”、“新潮 小说”、“后新潮小说”等不同称谓。 创作上的特点主要:反意识形态化;对传统文学观念的颠覆,放弃现实 ,回归自我;叙事的实验性,表现为一种叙事游戏,结构散乱、破碎, 人物趋于符号化,扁平化,缺少性格深度。 主要作家:马原的《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 船》,洪峰的《极地之侧》、苏童的《平静如水》、余华《现实一种》 、《鲜血梅花》、《古典爱情》、格非的《迷舟》、《褐色鸟群》、孙 甘露的《访问梦境》、以及叶兆言、北村、林白、海男的小说等。

本体论:ontology。美国文学批评家约翰· 克罗· 蓝瑟姆在 《新批评》一书中首先使用“本体论”概念。要求文学批 评要具有客观精神,符合科学规范,即对 文学批评的“伪科学”性质。企图建立一种具有客观精神 并符合科学规范的“本体批评”,以消解“意图说”等文 学研究的谬误。 80年代主张从本体论高度来讨论文学的本质与规律、文艺 的功能与价值,将文学的某个要素作为本体论来确定文艺 的独特地位,使文学获得自主性与独立性。这是改革开放 中文艺界思想解放的产物,也是对之前的政治化文学观的 反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