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 单元测试(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西欧富裕农民约翰建立了租地农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材料反映了西欧( )
A.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B.基督教的兴起
C.城市的兴起
D.庄园的瓦解
2.促使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发生转变的主要因素有( )
①城市复兴
②君主专制形成
③市民阶层崛起
④手工工场出现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3.下列是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并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的是( )
A.富裕农民
B.资产阶级
C.市民阶层
D.贵族
4.文艺复兴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该运动的背景是( )
A.启蒙运动的兴起
B.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的爆发
5.学者布克哈特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意识处在一层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组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材料中“这层纱幕”在
意大利最先烟消云散是由于 ( )
A.罗马共和国崛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的兴起
D.殖民扩张活动
6.他是意大利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代表作品(如右图)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他”是( )
A.莎士比亚
B.达·芬奇
C.但丁
D.哥伦布
7.明朝末年,西班牙占据菲律宾后,马尼拉(属菲律宾)一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商品经此中转后远销世界。形成这种贸易格局的背景是( ) A.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大化改新的影响
D.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8.15世纪时,欧洲人非常渴望到东方发财。哥伦布和麦哲伦偏偏“背道而驰”,坚持认为向西也可以到达东方,支持他们这一信念的最重要因素是( )
A.西班牙王室大力支持
B.他们得到了航海地图
C.郑和航海也是向西的
D.他们相信地圆学说
9.“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关系到世界历史重大转折的时刻。从此,新旧大陆的隔绝状态被打开了。”这句话主要是针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而言的。这里的“新旧大陆”分别指的是( )
A.亚洲和非洲、大洋洲
B.欧洲、亚洲和大洋洲
C.美洲和欧洲、亚洲、非洲
D.欧洲和非洲、亚洲
10.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查。据此回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 ) A.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
B.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
C.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
D.人类历史迈入工业文明时代
11.“在太平洋上,我们有3个月零20天没有补充营养,只能吃碎成粉末、满是蛀虫的饼干……喝又黄又臭的水。”这可能是下列哪个船队的航行记录( )
A.迪亚士船队
B.达·伽马船队
C.哥伦布船队
D.麦哲伦船队
12.下面为“新航路开辟一览表”。据表可知 ( )
①四位航海家都到达了亚洲②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③欧洲与亚洲的交通往来从此开始④葡萄牙和西班牙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下面为“三角贸易”示意图,图中序号①为火器、机械制品等,那么序号②、③可能是( )
A.黑奴、烟草
B.黑奴、火器
C.黄金、枪支
D.烟草、丝绸
14.19世纪40年代英国最终征服印度,马克思感慨地说:“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要好些。”下列观点最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 )
A.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B.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
C.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
D.英国征服印度是好的
15.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15—19世纪,(戈雷岛)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岛上简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鲜明的对比。”材料揭示了( )
A.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B.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
C.罗马帝国的扩张范围
D.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有的垦殖是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垦殖者成为这些地区的新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
材料二中世纪的社会评论家经常认为欧洲社会包括三个等级或阶级:“祈祷者、作战者和劳作者”。……这种将社会整齐地分化为三个阶级的模式抓住了中世纪欧洲的一些重要事实,它清晰地反映了一个在政治、社会和经济上均不平等的社会……却也忽略了一些为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带来诸多变化的过程。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材料一反映出欧洲出现了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对当时欧洲有什么样的影响?(4分)
(2)结合所学知识,“祈祷者、作战者和劳作者”分别主要指哪些人?(6分)
(3)请用学过的知识说说中世纪的欧洲社会的诸多变化有哪些。(10分)
1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16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材料二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热情和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材料三哥伦布说:“黄金就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材料四图(a):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b):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