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翻译》导学案

预习案

一、文言文翻译相关知识

1、文言文准确翻译的重要性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载体,尤其是那些经历了上千年锤炼的古典文学作品,其深沉的思想,诚实的品德,宽宏的怀抱,让我们折服。当然把握这些精华是建立在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基础上的。

古文翻译是对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训练。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加大了对文言文的主观题的考查,体现着《语文教学大纲》“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的要求。但是现实是很多学生在文言文翻译中丢分。文言文丢分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古代专有名词强行拆开翻译,古今异义词不分,漏译,误译,无实义的虚词该删的不删,该补出的内容没有补出,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或者增添的不恰当等等。

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要点解说】本考点的要求有二:一是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根据语境读懂某一个句子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语气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地分析。翻译句子,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文言句子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合乎逻辑的白话文,做到语意准确、文从字顺、规范明了。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是阅读文

言文的基础与关键,务必高度重视。

3、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2)、文言文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文言文翻译的目标

文言翻译应达到的标准:“信”、“达”、“雅”。

(1)信——要求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

(2)达——要求明白通畅,符合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3)雅——要求造句考究,文笔优美。

二、自主学习

1、复习《劝学》《师说》《赤壁赋》,准确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并能灵活翻译

自主翻译《庖丁解牛》相关文段,对照给出的翻译文段中的错误,试着归纳,探究总结:文言文翻译失分的原因在哪里?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足奇,砉然向然,奏刀马砉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一个厨师丁给文惠君杀牛。他用手按着牛头,用肩膀靠住牛脖子,用脚踩着牛肚子,用膝盖顶住牛身子,牛身上发出哗哗的响声,杀牛刀在前进,也发出哗哗的响声。这些声音,像音乐一样悦耳动听,合乎桑林的舞蹈,又合乎《经首》,传说中尧的乐曲的节奏。

(错误有:

[1]"解"和"杀"意义不同;

[2]牛头、牛脖子、牛肚子之类为原文所没有的;

[3]"牛身上发出哗哗的响声"不很明确,如译为"皮骨和肉分离时发出哗哗的响声"

可能会好一些;

[4]"一个厨师丁"不合现代汉语习惯,可译作"一个叫丁的厨师";

[5]"杀牛刀在前进",也不妥,可改为"进刀时";

[6]"合乎桑林的舞蹈",不通,应译为"合乎桑林舞的节拍";

[7]"传说中尧的乐曲"没有必要译出。

其中[1][2][7]为译得不确切、多余,[3][4][5][6]译得不明白通顺。

探究案

一、准确翻译下列句子,对照译文,合作探究,寻找翻译的具体方法。

(一)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孔子师郯子、苌虹、师襄、老聃。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6、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根据加点字的翻译,合作探究,得出规律:

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二)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4、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5、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根据加点字的翻译,合作探究,得出规律:

删减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减。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三)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根据加点字的翻译,合作探究,得出规律:

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古汉语中还有一些词类的活用现象,也应该用现代汉语的相应的词语加以置换。

(四)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5、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根据加点字的翻译,合作探究,得出规律:

调序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

(五)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根据语句内容、译文,合作探究,得出规律:

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得通顺。

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

(六)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根据加点字的翻译,合作探究,得出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