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河流与湖泊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我国河流湖泊的一般概况
2、让学生认识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湖泊的不同特征
3、理解我国河流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教学重点:
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内流区和外流区,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
我国地形、气候与河流分布及相关水文特征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分布着许许多多“从雪山走来,奔向大海”的大江大河。
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湖泊被誉为大地的明珠。
本章我们来学习河流湖泊的知识。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河流和湖泊能给我们生活提供哪些便利?也给我们造成了哪些灾害?
(教师总结)今后的生产活动中,我们将更多地开发、利用其“利”,防治其“害”。
(板书)第1节河流和湖泊概况
(学生活动)完成练习:查阅地图册,找出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各注入哪个大洋。
读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图
(讲述)我们把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
外流河的区域叫做外流区。
(学生活动)找出塔里木河河水的去向,与长江、黄河、珠江等的区别?
(讲述)我们把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称为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叫做内河区。
(板书)一、内流区和外流区
1、外流区、内流区的界线
(学生活动)读图找到内流区、外流区的分界线,观察其位置,思考:1、与气候一章中的哪条气侯区的分界线位置接近?(可查阅地图)2、外流区的气候特征和外流河的水文。
(给出广州的降水量柱状图)3、内流区的气候特征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给出乌鲁木齐的降水量柱状图)
(总结)略
(板书)2、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讲述)除河流外,我国还拥有众多的湖泊。
分布在内流区的叫内流湖,多为咸水湖,分布在外流区的叫外流湖,是淡水湖。
(学生活动)观察“咸水湖和淡水湖”示意图,分析说明内流湖多为咸水湖,外流湖则为淡水湖的原因。
(板书)3、外流湖和内流湖
(讲述)这些湖泊的分布相对集中在两大湖区,即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学生活动)读图,找出两大湖区的主要湖泊。
(总结板书)(1)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
(2)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
读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
学生对照图讨论。
(展示并总结)在中国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图上画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得出结论:我国内流河主要流经非季风气候区,气候干燥少雨。
(提问)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内流河的河水主要来源于哪里?(高山上冰雪融水。
教师可补充:部分来自山地降水。
)
(提问)根据内流河河水的来源,分析内流河的水量在一年中有什么变化?(春季随气温逐渐增高,冰雪融化,河水增多;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河水最丰富;秋季冰雪融水减少,水量逐渐减少;冬季最少,甚至断流。
(讲述)正是由于内流河流经非季风区,这里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所以内流河的流量小,水位变化大。
而且河水被大量蒸发.流量迅速减少。
因此内流河的流程短,很多河流中途消失。
读:中国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图。
指导学生在地图上识认季节河的符号,并且在内流区中找出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展示并讲述)展示胡杨树的两幅图片。
在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树被世居于此的维吾尔族人称为“英雄树”,有“长着不死一千年,死了不倒一千年,倒了不烂一千年”的说法。
而如今塔里木河流域几十万亩胡杨林枯萎死亡。
除此之外,还有大面积的沼泽、芦苇和红柳等消失。
沙漠蔓延趋势逐年加剧。
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危及下游5万多人的生存,那里的耕地面积由60年代的5万公顷,减缩到现在的1.4万公顷。
由此可见,对河流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学习京杭运河
(过渡)前面介绍的都是天然河流的水文特征。
在我国除了众多的天然河流外,还有许多的人工河流。
其中有一条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人工河就是中国的京杭大运河。
读“京杭运河示意图”,完成教材中的读图练习:
从京杭运河示意图上看:
1、京杭运河北起___________市,南至___________市;
2、京杭运河自北向南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省、市;
3、京杭运河自北向南沟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大水系。
(展示并讲解)分别展示我国两大湖区的主要湖泊图片,并配以适当的说明。
板书设计:
众多的河湖
一、外流区和内流区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
2、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水文特征
外流河:季节变化夏季气温高,为汛期;内流河:夏季降水多,为汛期⑶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3、外流湖和内流湖
二、京杭运河
教后记:
通过课堂练习,学生一边绘制中国水系图,一边填写本节课所学习的重要的河流和湖泊,大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能从材料中找到相关有用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仍需加强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黄河的治理
教学目标:
1、记住黄河的自然地理概况:发源地、注入的海、形状、流经的省区和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2、理解黄河对中华民族做出的贡献。
3、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各河段的基本方案。
教学重点:
1.记住黄河的地理概况。
2.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各河段的基本方案。
教学难点: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各河段的基本方案。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提到黄河,我们说它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那么我们将怎样看待黄河和治理黄河呢?这一节我和大家一起来探究一下第二章第三节的第二个问题:黄河的治理
讲授新课
二、黄河的治理
[承转]我们先了解一下黄河的自然地理概况:
出示学习提纲:
(板画)黄河干流轮廓图,:
1、说出黄河的发源地及注入的海洋。
2、说出黄河流经的省区。
3、说出黄河的形状像汉字的什么字?
4、说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5、黄河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是怎样划分的?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黄河上游、中游河下游是怎样划分吗?
[承转]我们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做出了那些贡献呢?
[板书](二)评价黄河
读图2、32,让学生看图中的四幅图片回答:
由黄河的奉献系列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
1、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黄河源头
2、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说出黄河干流上的主要水电站及水利枢纽工程并板图
3、塑造平原和灌溉作用:(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华北平原:说明华北平原主要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
)
4、提供旅游资源(点明主要提供旅游资源,也有水能资源。
)
[承转]黄河有功也有过,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成为中国的一大忧患,那么:造成黄河忧患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呢?
读课本50页活动1,让学生阅读找出:
1、黄河忧患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洪水威胁、泥沙淤积、缺水断流、水污染
[承转]由于洪水的威胁和泥沙淤积,使黄河不同的河段产生了不同的环境问题,那么:
2、黄河不同河段产生的环境问题各是什么?
(1)上游:①荒漠化问题—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结合我国的干湿地区分布分析干旱的原因)②凌汛——主要是自然原因
(2)中游:水土流失问题——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1)黄土高原土质疏松(2)暴雨集中(3)支流众多。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滥砍滥伐、过渡放牧)
引导学生读课本49页图2、33《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图》:说出:黄河哪个河段产生的泥沙最多,进一步体现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
插入历史知识:古代最强盛的唐朝建都长安(今西安),古代的丝绸之路就从长安出发,到达欧洲,从历史上看,这里当时的条件怎样?现在出现这样的结果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简单说出措施,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思想。
(3)下游:下游的“地上河”隐患与凌汛展示“地上河”图片提出问题:①“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放录像)②“地上河”造成的隐患是什么?
(河床不断升高,人们被迫筑堤束水,暴雨季节,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危险,历史上,黄河曾多次迁徙改道,行程方圆25万平方千米的泛滥区,给黄河两岸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
展示课本49页图2、34,引导学生分析范围和出现的后果。
由此图可以看出,黄河下游狭窄的汇水面积,没有支流汇入,由此推断“地上河”的形态与隐患。
[承转]面对黄河的忧患,怎样根治呢?
[板书](三)根治黄河
出示阅读材料(课本50页)
[献计献策]治理黄河水患,应当在上、中、下游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上游:建设大型水库;中游: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同学们,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了解了黄河的自然地理概况,知道了黄河对中华民族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带来的忧患,并且找到了根治黄河的办法。
)
那么我们附近的主要河流有哪些?它给我们的奉献了什么?有没有给我们带来灾难?我们如何去治理才能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板书设计: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二、黄河的治理
(一)认识黄河(二)评价黄河:黄河的贡献、黄河的忧患、黄河的治理
教后记:《黄河的治理》一课的学习,既是学习黄河这条河流的相关知识,又是以这条河流为例,了解一条大河的学习思路,所以本课的学习很重要。
从本课的标题就可以看出,学习黄河时,重在她的治理。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长江的开发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中国地形图、长江水系图,说出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2、通过有关图文资料的分析,了解长江的开发利用状况。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长江的基本概况;能初步提出长江开发利用的方向及措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课前学生收集有关长江及课后收集“长江三峡”的图文资料,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长江“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称号的意义,探究长江开发利用的方向与措施。
教学难点:运用资料分析探究长江作为“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含义,今后开发利用方向及措施。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和黄河一样,长江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之歌》就表达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的无限赞美之情。
它既是我国的“水能宝库”,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
在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长江“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功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于长江的开发。
学习新课:
长江的源流概况: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著名的峡谷、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上、中、下游的特点
要求学生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并配合“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政区图”,沿源头到入海口依次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沿途所经过的支流、湖泊、地形区、省级行政区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宜昌、湖口。
各小组充分讨论后,派代表上台交流,并填绘在板图上。
教师过渡:水能资源的开发主要是利用水流推动水轮机组发电,巨大的水量和水流速度快是水能开发的先决条件。
而江阔、水深,水流平稳是航运的理想条件。
长江上、中、下游各段流经的地形、水流的速度、水量的大小都有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对长江各段的开发措施各不相同。
要求学生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和“中国地形图”,假如你是一个水电站建设专家,你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长江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发挥长江的水能资源。
阅读“长江航运图”,从通航里程、货运量等方面了解长江航运的重要价值,理解长江“黄金水道”的含义。
长江的长度和水量都大于密西西比河,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有“黄金水道”之称,但长江的货运量只及密西西比河的1/10,阅读P55—P56内容,阐述你对长江航运的见解?(长江航运的障碍因素,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说一说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对航运有什么好处?
学生议论并发表见解
活动小结:工程条件复杂、投资大、交通不便等原因,使长江水能资源的利用率还比较低。
随着西部大开发,我国东西部对电力的需求加大,加上西部地区科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必将加快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速度。
从图2.38可以看出,长江干流从四川宜宾以下四季都可通航。
为了克服影响长江通航的因素,应当多方投入资金,疏通航道,消除浅滩,更新长江船舶,确保航行安全,加强沿江港口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长江将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
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将形成一个巨大的水库,利用船闸,万吨级的轮船可以直接到达重庆,而且在长江干支流大力修建水库,可以缓解航道内水位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过渡:长江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但是,这条母亲河有时却相当暴虐,几乎年年发生洪灾。
阅读课本P58资料:长江三大洪水比较
设问:是什么原因使母亲河对她女儿如此残酷无情呢?
学生活动:学习课本P55阅读材料,结合活动2,说说长江洪灾频发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判断居住在长江流域各地居民的下列做法是否合理?说明判断依据,并为当地居民设计今后发展生产的的方向。
1、生活在长江上游的居民:我们这里山地多,耕地很少。
为了多产粮食,准备把附近山坡的树砍掉,在那里种庄稼,另外还需要砍些木材用来烧火做饭。
2、生活在沿江平原的居民:我家的人口越来越多,原来的耕地不能满足全家对粮食的需要。
在湖中或河中围些耕地可以增加粮食产量。
生活在沿江城市的居民:我们这里工厂多,污水净化投资太大,不如把污水排入长江,反正江水最终要流到海里。
活动小结:长江流域降水丰富,暴雨时各支流往往同时涨水,这是洪灾的主要原因。
上中游地区乱砍滥伐,破坏植被,会使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
长江携带的大量泥沙在中下游河道和湖泊中沉积,使河床抬高,行洪能力降低,会导致洪水泛滥成灾。
今后可以在山坡上种植果树,既保持水土,又增加了收入。
每当洪水来临,沿江湖泊可以起到调蓄作用,减轻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
但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容水量减小,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降低。
今后可以在河湖中养鱼发展乡镇企业。
如果长江受污染,会危及水生生物,污染长江两岸人民的生活和灌溉用水。
所以,污水排入长江以前必须净化。
教师总结:由于以上原因,我们明白了长江洪水灾害越来越频繁。
如果这种状况不彻底改变,长江将成为中华民族的灾难和“心腹大患”。
为此国家实行退湖还田,平垸行洪政策,还制定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宏伟规划。
加上三峡水利枢纽建成以后的巨大调蓄作用,长江洪水威胁将大大减轻。
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江概况,知道了长江是我国的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目前可开发利用率比较低,潜力巨大。
明白了长江洪灾频发的原因和综合治理的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逐步实施,长江一定会发挥“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作用。
要求学生长话短说,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对本节课的内容加以概括,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谈这节课的收获。
教后记:本节内容较多,所以在有些内容的教学处理中显得急促,如流经地形区和长江的支流名称及其位置没有拿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巩固。
在讨论荆江河段的治理时学生自主时间较短。
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讲练结合,贯彻改革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