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5年5月因叛徒出卖被追捕,避居在卡德路白俄公寓,期 间创作多幕剧《赛金花》和独幕剧《都会的一角》。1936年6月 发表报告文学《包身工》。10月,与周扬等人开展救亡戏剧、电 影、音乐运动,撰写时事述评。1937年初春创作三幕话剧《上海 屋檐下》。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上海文艺界救亡协会成 立,夏衍当选为该协会理事。是月,经潘汉年介绍,他在上海见 到周恩来,从此以文化人的身份从事抗日统战和新闻工作。8月, 《救亡日报》创刊,任总编辑。1940年创作四幕话剧《心防》与 《愁城记》。1941年1月爆发“皖南事变”,夏衍撤离桂林赴香 港。4月参与创办《华商报》,任社务委员、党支部书记。12月8 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受周恩来急电指示组织戏剧界转赴西南各 地。1942年4月赴重庆,任中共南方局办事处文化组副组长。 1944年8月任《新华日报》代总编辑。1947年3月经香港抵达新加 坡,向华侨领袖陈嘉庚传达中共中央军政方针,并应陈嘉庚、胡 愈之邀请任《南侨日报》主笔。1948年6月,在香港《群众》杂 志开设《蜗楼随笔》专栏,在香港参与策动国民党资源委员会主 任钱昌照起义。还参与策动国民党上海海关关长丁贵堂起义。
1995年2月6日,夏衍在北京医院逝世,骨灰 撒入钱塘江,享年95岁。但他那丰富曲折的人生 经历和他留下的众多作品中间所闪烁着的人格风 采和人性光芒,是不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消失的。
1924年1月,正在日本福冈的沈端先(夏衍)将一篇 旧作重新修改,题名《新月之下》寄回上海,刊登在 《狮吼》半月刊上,署名“沈宰白”。这是夏衍发表 的第一小说,作品描写了一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 对未婚妻的思念。 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 瑾传》、《赛金花》、《法西斯细菌》、《上海屋檐 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改编创作《在烈火中永 生》、《革命家庭》、《祝福》、《林家铺子》等电 影剧本,著有《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等理论专著。 著述甚丰,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夏 衍剧作集》、《夏衍电影剧本集》、《夏衍杂文随笔 集》、《夏衍论创作》、《懒寻旧梦录》等。
“文革”时期,夏衍遭到批斗,被长期关押在大红 门卫戍区等地。1977年8月,夏衍恢复了党组织关系。 1978年2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4月任中国人 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党组副书记。11月,任中央文 化部顾问。1979年10月当选为第四届中国文联副主席, 11月,当选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1982年9月当选为中 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0月《夏衍论创作》由上海文 艺出版社出版。11月《蜗楼随笔》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 版。次年7月,《夏衍选集》(四卷本)由四川文艺出版 社出版。8月,夏将珍藏的清代纳兰性德的书简卷捐赠给 上海博物馆。10月,被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授予“国际 文化交流奖”。
1989年10月,夏衍将珍藏的明清以来的中国 名家字画94件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1991年1月, 他将珍藏的邮票珍品全部捐赠给上海博物馆。 1993年12月,《夏衍》画册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 版。1994年6月,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第一批藏 书2800册。10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 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
摄制时间:1965年 导演:水华 主要演员:于蓝、赵丹、 蔡松龄、胡朋、 项堃
(1)日常生活的戏剧性:善写普通知识分子与小市民 平凡的人生。《小市民》、《都会的一角》、《中秋》、 《重逢》、《赎罪》、《娼妇》、《上海屋檐下》市民 家庭司空见惯的感情摩擦和人事纠纷中痛苦的发现。取 材的平凡性、构思的朴素性和内在的深刻性结合。 (2)简约含蓄的情节结构:《上海屋檐下》在同一舞 台空间里,同时展开五家人家的悲喜剧,主线突出,结 构单纯,又保持了生活本身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准确传 神的勾勒,极端简洁与鲜明。“黄梅天气”的多层象征 意义。微温而含蓄的态度,不动声色的控诉,含着眼泪 的鞭挞。 (3)人道主义观点:与民主主义立场结合,关注大时 代中个人的命运,浓郁的人情味,含泪的笑类似契诃夫。
主讲:鲜超
夏衍
夏衍(1900-1995.02.06)文学家、文艺评论家。原名沈乃熙,字端 先,男,浙江余杭人(彭埠镇应为江干区)。早年参加五四运动,编辑进 步刊物《新浙江潮》。从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公费留学日本,入 明治专门学校学电工技术。留学期间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著作,并 接触日本共产党,参加日本工人运动和左翼文化运动。1927年被日本驱逐 回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同鲁迅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 成立后任执行委员,后发起组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9年后任《救亡 日报》总编辑、重庆《新华日报》代总编辑、中共香港工委书记。建国后 历任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日友 协会长、中顾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一生同情、支持世 界语运动。1981年同楚图南、胡愈之等知名人士发起组织中国世界语之友 会,支持在我国大力推广世界语。著作有:《心防》、《法西斯细菌》。 话剧剧本有:《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出版的选集有:《夏衍剧作 选》、《夏衍选集》。报告文学:《包身工》。创作改编的电影剧本有: 《狂流》、《春蚕》、《祝福》、《林家铺子》等。
1924年11月初,25岁的夏衍在日本门司受到孙中山的接见 并由李烈钧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3月明治专门学校毕 业,获工学士学位。4月入九州帝国大学。10月任国民党中央 海外部驻日神田总支部常委、组织部部长。1927年4月回上海。 5月经郑汉先、庞大恩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编入闸北区第三 街道支部,在提篮桥、杨树浦一带从事工人运动,同时在立达 学园、上海劳动大学任教。1929年10月出版译著《母亲》第一 部。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夏衍当选为执 行委员。3月出版《艺术》月刊,6月出版《沙仑》月刊,任主 编,发表关于电影的文章《有声电影的前途》。8月与田汉等 人成立“左翼剧团联盟”,后改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1932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成员。期间创作《狂 流》等一系列电影剧本。
摄制时间:1933年 导演:张石川 主要演员:胡蝶、龚稼 农
夏衍与田汉合作编剧 摄制时间:1935年 导演:许幸之 主要演员:袁牧之、王人美
摄制时间:1949年 导演:欧阳予倩 主要演员:舒绣文、冯 喆、 江韵辉、顾而已
摄制时间:1959年 导演:水华 主要演员:谢添、马麟 主要演员:夏梦、鲍方
家祖籍系河南开封,宋室南渡时移居江南, “经南宋、元、明、清王朝,至清朝末期,成为相 当富裕的中产地主阶级”,并兼有中层官吏的身份, 在当地可以说是很有影响的大户人家。沈家在仁和 广置田产,还出资在严家弄西面修建了一个寺庙, 名为“月塘寺”。夏衍的祖父沈文远,其妻余杭章 氏,是革命元勋、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堂妹。沈文远 夫妇生有三子三女,长子沈学诗。沈学诗娶德清县 徐绣笙为妻,后生下长子沈乃雍、次子沈乃熙(夏 衍)。
1949年,夏任华东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暨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7月当选为中国文联第一届全国委 员会委员和中华全国电影艺术工作者协会委员。1950年3月 任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 8月,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成立,兼任院长。1953年创作五幕 六场话剧《考验》。1955年5月,受潘汉年冤案牵连,在北 京被隔离,接受中组部审查。1956年,他将鲁迅小说《祝福》 改编为电影剧本。1958年3月将茅盾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 改编成电影剧本。1959年9月,《夏衍选集》由人民文学出 版社出版。1962年4月,影片《革命家庭》获《大众电影》 首届“百花奖”最佳电影编剧奖。1963年12月《电影论文集》 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电影剧本 《烈火中永生》。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10月30日 (农历九月初八),夏衍出生于浙江省仁和 县(后属杭县)严家弄27号,名沈乃熙,字 端轩。夏衍7岁入私塾“破蒙”,9岁进杭州 正蒙小学,11岁辍学在家自修,学做农活, 13岁入德清县立高小,15岁高小毕业,进杭 州泰兴染坊当学徒,16岁由德清县公费保送 入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
1919年,20岁的夏衍受“五四”运动影响, 投入杭州学生爱国运动;10月参与创办进步刊物 《双十》(后改名为《浙江新潮》),以“宰白” 为笔名,在“随感录”专栏中发表文章。1920年 8月,夏衍从甲种工业学校毕业,经校长许炳堃 推荐以公费保送到日本留学。1923年参加日本进 步学生组织的“社会科学研究会”。在《创造日 汇刊》、《狮吼》、《民国日报》副刊等处陆续 发表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