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角活动中充分利用操作材料开展科学教育
科学区角活动教案
科学区角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思维方式。
4. 促进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科学实验器材、观察工具、教学课件等。
2. 材料:实验材料、观察对象、相关书籍等。
3. 环境:安静、整洁、安全的科学区角。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导性问题引发学生对科学话题的兴趣,例如:“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吗?”,“你们对科学有什么疑问或好奇的地方吗?”2. 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你们能解释这个现象吗?”,“你们能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吗?”3. 分享:教师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过程,例如:“你们能向大家分享你的发现吗?”,“你能听懂别人的想法吗?”,“你能从别人的分享中学到什么?”四、活动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
2. 观察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是否能准确观察现象、进行有效实验和提出合理想法。
3. 观察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分享能力,是否能与他人合作、倾听他人意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活动延伸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相关的科学书籍、实验材料等,让学生自主探究。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和分享。
3. 教师可以邀请科学家或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或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操作安全,避免使用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2. 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如佩戴防护用具、避免接触热源等。
3. 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的操作。
七、活动建议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适合他们的科学活动,如观察、实验、探究等。
2. 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选择贴近他们经验的科学话题,激发他们的兴趣。
浅议科学区角中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
、
动 材 料 就 是 游 戏 的载 体 , 儿童正是在对这些材料进行 摆弄 、 创 造 和交 流 中实 现 创 新 意识 与创 新 能 力 的 强 化 的 。这 些 科 学 区 活 动 的材 料 不 是 随便 一 堆 就 能 达 到 相 应 的 目 的 的 .教 师 需 要 根 据 幼 儿 的年 龄 特 点 和 实 际需 要 , 动态 地 “ 收” 与“ 放” , 不 一 定 要 更换游戏 内容 , 但 是可以改变游 戏玩法 , 提高 游戏难度 , 更 好 地提 高 幼 儿 探 索 科 学 的兴 趣 。 “ 硬 币 的 储 水 游戏 ” 中. 幼 儿 刚 开 始 对 简 单 地 滴 几 滴 水 不 以为意 . 可 是 当滴 了之 后 就 小 心翼 翼 , 有 的小 朋 友 担 心 水会 提 前 破裂 , 特 别关 照 同伴 别 晃 动 桌子 , 可 见小 朋 友 的耐 心提 高 了 , 方 法改 进 了 。 当他 一 边 滴一 边 数 几 滴 , 就 对 注 意力 进 行 了适 当 的分配。 对 于 大 班孩 子 来 说 , 几 次 玩 下 来后 , 硬 币储 水 量 可 以越
活 动 材 料 难 度 递增 。 迎 合 幼 儿 科 学 区 探 索 的 兴趣 如 果 说 游 戏 是 幼 儿 的基 本 活动 的话 ,那 么 活 动 区域 及 活
一
《 幼 儿 园 工作 规 程 》 指出: “ 要 充分 利 用 周 围 环 境 的有 利 条 件. 以积 极 运 用 感 官 为 原 则 , 创 设 与 教 育 相 适 应 的 良好 环 境 , 为幼 儿 提 供 活 动 和 表 现 能 力 的 机 会 和 条 件 。” 我 们 充 分借 助科 学 区的墙面布置 , 做成可 活动 、 可探索性 的墙饰 , 更 好 地 激 发 幼儿 自主 探 索 的热 情 。 大班 幼 儿 的 学 习 能 力 已达 到 一 定 的水 平. 特 别 是 自主 学 习 的 欲 望 较强 烈 大班 幼 儿 有 能 力 自己看 图理 解 图 意 , 并 尝 试 自主探 索 。 在
“投放适宜材料,促进幼儿发展”教研活动实录
教研活动实录投放适宜材料,促进幼儿发展中卫市幼儿园王淑芳杨军(获得全区幼儿园优秀教研案例网上评选活动二等奖)策划:王淑芳杨军主持:马悦英参训教师:张宏卫刘瑞红吴婧李翠华吴秀芬张雪梅浦婧娴俞晓芳一、活动主题:投放适宜材料,促进幼儿发展二、活动背景:随着利用废旧物品开展活动的不断深入,幼儿逐渐对生活中的各类物品都更加关注,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和浓厚兴趣。
为了更好地发挥材料的作用,进一步实施课程的整合,我们把废旧物品的利用进行拓展,将材料作为主题活动开发和实践的载体,使这项原本具有实践优势,但缺乏系统性的活动焕发了新的活力。
也就是说教师遵循了《纲要》中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这一原则,让每个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材料,采用自由的方式,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主题活动的实施,进行富有个性的探究活动,使教育更自主、更富创造力。
其中我们开展过的主题活动有“纸盒变变变”、“有趣的瓶子”、“好玩的绳子”、“奇妙的袋子”、“各种各样的纸”等,使废旧材料从手工制作、区角活动和环境创设中,扩展渗透于集体活动、户外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效地实现了课程的整合及多元互动。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废旧材料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及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作为教研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课题研究的过程不断指导着教师们在实践中进行反思,不断提出新问题进行再研究。
经过几年的研究,我们的老师存在以下的优势:1、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关注幼儿生活中的实际需要生成新的活动,注重引领幼儿发现真实的问题,并在真实的问题中获得体验,并以此来体现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2、在教研活动中,教师更乐于交流了,能围绕问题进行分析,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最终通过互动提升原有认识。
3、教师能够将废旧材料与课程相互结合,使材料融入到幼儿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孩子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在老师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天讨论的正是我们园本教研中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
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操作材料
浅议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操作材料【摘要】随着我国<<纲要>>的贯彻落实,幼教改革不断深入,科学教育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应地,科学教育中的操作材料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媒介,幼儿主要通过与材料的交互作用而得到发展。
因此要力争最大效度地发挥操作材料的教育功能,引导幼儿大胆地说、大胆地想、大胆地试,尽情地进行科学活动,从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促使幼儿的创新潜能在与材料的交互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操作材料随着我国<<纲要>>的贯彻落实,幼教改革不断深入,科学教育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应地,科学教育中的操作材料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媒介,幼儿主要通过与材料的交互作用而得到发展。
因此要力争最大效度地发挥操作材料的教育功能,引导幼儿大胆地说、大胆地想、大胆地试,尽情地进行科学活动,从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促使幼儿的创新潜能在与材料的交互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正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
”当孩子们想探知“电话为什么会有声音却看不到人”“为什么铁块会沉而木头会浮”时,不如顺应幼儿的天性,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尝试,这会比教师费尽苦心地解释更容易让孩子们领悟,并获得直接的体验与感受。
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机会、工具、用品、材料,尽量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手来。
种植、饲养、采集、记录、统计、小制作、小实验都是有趣的动手活动,在操作中,幼儿感知了事物的特征,积累了经验,发展了兴趣,也培养了求知欲和动手探索的良好习惯。
一、操作材料的选择1、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激发、保持幼儿探索欲望。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探索未知的基础,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我们提供给幼儿的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感知过的或触摸过的材料,由此引发和保持幼儿对材料的探索欲望。
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设计原则和指导要点
区角活动是一种通过自观、探究和实践来促进学生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的教学方式。
在区角活动中,科学教育设计原则和指导要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简单到复杂,深入探讨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设计原则和指导要点,以便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
一、区角活动的定义区角活动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在教室中设置的一些特定区域或地点,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和实践。
这种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和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科学教育设计原则1. 体现学习者的发展性在设计区角活动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芳龄、兴趣、认知水平等因素,体现学习者的发展性。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合适的任务和活动,使他们在参与区角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2. 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区角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应该设计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任务和活动。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融入真实情境和问题科学教育设计要融入真实的情境和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科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生活中的事件、故事等,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4. 注重跨学科整合区角活动的设计要注重跨学科整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任务和活动设计中,要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艺术等多种学科的知识,促进他们的综合素养发展。
三、科学教育设计指导要点1. 设计活动情境在区角活动的设计中,要设立具体的活动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采用实物展示、故事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确定任务和目标在设置区角活动时,要明确任务和目标,让学生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任务和目标要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课程目标相适应。
3. 提供所需资源和材料在设计区角活动时,要提供学生所需的资源和材料,让他们能够顺利地进行活动。
资源和材料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挑战性。
幼儿园动手实践科学教育案例 幼儿园实验
幼儿园动手实践科学教育案例一、概述在幼儿园阶段,科学教育是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手实践是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探索和发现,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本文将结合幼儿园实际案例,探讨动手实践科学教育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二、幼儿园动手实践科学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通过动手实践,幼儿可以自己操作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这种能力不仅对幼儿的科学学习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积极影响。
2. 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幼儿在实践中探索、观察、发现和总结规律,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种能力是幼儿园阶段孩子的重要素质之一,对其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3. 帮助幼儿建立科学观念和自信心通过实际操作,幼儿可以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建立起科学观念,增强自信心,从而对科学充满好奇心和兴趣,为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幼儿园实验案例分析以下是一则幼儿园实验教学的案例分析:1. 实验主题《水的特性》2. 实验内容利用简单的实验器材,比如水杯、滤纸、吸管等,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水的特性,如水的密度、表面张力等,并进行相关实验操作。
3. 实验步骤第一步:观察水的表面张力。
在水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在水的表面轻轻放置一个滤纸,观察滤纸浮在水面上的情况。
第二步:探究水的特性。
教师引导幼儿用吸管轻轻吹在水上,观察水面的变化,引导幼儿探究水的特性。
4. 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让幼儿通过亲身操作,了解水的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引导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初步认识。
四、幼儿园动手实践科学教育的实施方法1. 选择适合幼儿的实验主题在选择实验主题时,应该根据幼儿的芳龄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实验内容,注重实验内容的趣味性和启发性,使幼儿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动力。
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作者:谢晶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年第11期幼儿园区角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多样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愿望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形式进行个别性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权利与人格,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幼儿教育更加关注幼儿个体的发展,提倡为幼儿提供开放、丰富多样的环境。
于是区角活动也就在各类幼儿园中广泛地开展起来,成为幼儿园集体教学的补充,成为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深受幼儿和教师的喜爱。
那么,如何使幼儿园科学教育在区角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呢?一、贴近幼儿自然生活,使自然元素在区角活动中有机渗透和融合(一)关注自然现象,对周围事物及现象感兴趣自然和社会资源的引入,可以使幼儿的活动不再局限于幼儿园中,而真正面向“大自然”“大社会”。
从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出发,我们应尽可能地多创设一些幼儿亲近自然、喜爱动植物、喜欢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物的机会。
为此,我们要多为幼儿创设有趣味性、有操作性、可供幼儿观察的有利环境,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质材料,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
如:在自然角里放置胡萝卜,先让幼儿用眼睛观察它的外形特征,再请幼儿用小手触摸、感知它凹凸不平的纹理,还可以将它洗干净让幼儿用嘴巴尝尝它的味道,还可以为幼儿准备多彩的蜡笔或装饰品,让幼儿自己动手试一试,用胡萝卜制作玩教具,让幼儿了解到原来自然界中的食物还可以变成各种有趣的玩具。
科学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需要教师和幼儿用心去探究和发现。
将科学探索活动寓于自然角中,我们会惊喜地发现:自然角中奥秘多!(二)动手动脑探索,对物体和材料乐在其中材料的投放要给孩子留有想象的空间和创造的空间,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成品材料的投放,多提供些半成品材料和废旧物品,从而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材料的使用价值,并以此来激发幼儿接近材料的兴趣,并自由地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变、组合它们。
简述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设计原则和要点
篇名: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设计原则和要点一、概述分组学习现在已成为很多学校的教学重点之一,因为它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学习。
而区角活动则是分组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合作和互动,实现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师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区角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希望能够借助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文将围绕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设计原则和要点展开探讨。
二、科学教育设计原则1. 贴近生活区角活动的设计应该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主题和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 贴近课程区角活动的设计应当与课程内容相呼应,紧密结合学科知识和教学目标,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和补充。
3. 具有层次性设计区角活动时应考虑到学生的芳龄和认知水平差异,设置不同的层次和难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综合性原则区角活动应尽可能涵盖各个学科领域,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5. 融入实践区角活动的设计要贯穿实践教学的理念,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和体验,通过亲身实践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科学教育设计要点1. 主题的选择在进行区角活动设计时,首先要确定活动的主题。
主题的选择应该在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又能够符合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要求。
比如可以选择做一个“太阳系科普展”,“植物的生长展示”等主题。
2. 活动的设置在主题确定后,要根据活动要求和学生芳龄特点,设计各项活动内容和设置。
包括了解活动的时间、空间和材料条件,活动细节的安排,以及学生分工和协作等事项。
3. 指导与引导在区角活动中,老师要做好指导和引导工作,指导学生了解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4. 教学资源的准备在区角活动中,老师需要准备好各种教学资源和材料,包括相关书籍、图片、工具和器材,以及安排好活动所需的场地和设施。
浅谈幼儿园科学活动区材料投放与使用的策略
浅谈幼儿园科学活动区材料投放与使用的策略摘要:教学改革思想逐步影响到了各学段的日常教学中。
为此,幼儿园在指引的过程中也应善于营造多元化的氛围优势,促进幼儿的发展和进步。
以幼儿园科学区为例,幼儿园要合理在科学活动区投放材料,不断为幼儿的成长提供多元化的空间,以此让幼儿能够在学习中和实践中加强领悟。
幼儿园在最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对“花朵”整体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意识的塑造。
在科学活动区域中投放不同的材料,践行不同的方法,能够为幼儿的综合成长提供必要的力量,插上“梦想的翅膀”。
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幼儿园科学区材料投放和使用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区;材料投放和使用;策略;分析前言:实践研究表明,各阶段的教学均会发展成为一定的基础,会为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提供自己的力量。
教育是以百年为基调,甚至以更长久的指引为目标,幼儿教育是最先驱的力量。
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注重幼儿思维的培养,让思维火花的点燃为幼儿提供探索世界的“种子”。
为此,幼儿园在实际的引导过程中应感受到区域活动的价值和重要性。
各管理阶层应不断通过区域活动的展开,突破原有学前教育、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局限性。
以幼儿引导为基调,创新和优化不同的方法,让幼儿园教学能够展现出其独特化的风貌。
一、幼儿园科学区材料的设计和投放应考虑的层面(一)区域材料的投放具有主题性与目的性以幼儿的发展目标为主要依据,在科学游戏中,教师投放的材料应有明确的目的性,与所要达成的主题教育目标紧密相关。
从幼儿思维特点(直觉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出发,应该为幼儿提供可见、可闻、可触摸、可操作的材料,以便让幼儿通过游戏操作,获取直接经验。
(二)区域材料的投放具有指向性与层次性幼儿的兴趣,主要来自于材料,幼儿的发展更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要求,有层次的投放。
并且在幼儿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给予适时和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使每个幼儿都能亲自动手、积极参加,并从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使自信心得到发展。
区域活动中操作材料的投放
科学实施教育爱的重要手段——表扬和批评的艺术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威廉·詹姆斯),相信没有一个人生来只是为了被别人否定的,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
”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时时处处去发现他们身上的潜能,去发现他们的长处与优点。
正所谓,批评只能让学生知道自己什么地方错了,而未必就知道该怎么办。
表扬则是肯定了他们的正确表现,鼓励他们应该怎样做。
表扬的次数多了,也就是肯定的多了,这会强化学生正确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那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表扬手法才算是合理呢?以下我将提供一些表扬的策略:﹡不要轻易把学生相互比较。
比如表扬某个学生时,对其他人说:“看XXX 多好?你们怎么那么不听话?老师就喜欢他!”﹡表扬要公平、一致。
不管是听话的学生还是不听话的学生,他们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所受到的肯定也应该是平等的。
﹡善于抓住学生闪光的一刻。
不管是多么不听话的学生,也都会有善良的一面,老师应及时发现学生正确的行为,并给予肯定。
﹡隐恶扬善。
教师的眼光应多停留在学生的长处上,而不是动不动就说:“你怎么又这样了?” ﹡口头表扬与奖励要结合好。
有时候仅靠头表扬不能达到很好的刺激效果,教师需要一些“小红花”来鼓励学生的行为。
如给他们“小苹果”贴纸、带他们出去玩等,但是老师必须讲明奖励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普遍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强调家长、老师都要以平等的心态和学生对话,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
但是激励和赏识是否意味着不能批评呢?没有人喜欢被批评,但是批评又是常用的教育方式之一,因为是人难免就要犯错误,我们的教育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很多老师都指出,自己批评学生是因为爱他们,是为他们好。
的确,批评也是一种爱,如果不爱学生,将会对学生的错误熟视无睹。
但是有些学生却不能理解老师的用意,有些甚至觉得“老师批评自己就表示不喜欢自己”。
中班区角活动中的材料投放
中班区角活动中得材料投放区角活动中材料得制作与投放就是一项既重要又复杂得工作。
材料得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教学活动就无法进行;材料得复杂性体现在既要保证幼儿有兴趣探究,还要保证幼儿取得与教育目标一致得探究结果。
因而,材料得制作与投放就是关系到科技活动教学成功得关键因素。
因此,我们放到教学活动中得材料应该具有探究性与引导性,因为这两个特点就是保证教学活动得以进行以及促进幼儿自主发展得基本条件。
一、活动材料应具有探究性材料得探究性能够引发幼儿动手、动脑。
就是因为只有具有探究性能够引发幼儿动手、动脑得材料,才能“引发、支持幼儿得游戏与各种探索活动”,才“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得积极互动”。
引发幼儿根据自己得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
探究不同一般意义上得动手操作。
探究并不仅仅就是儿童动手操作,更重要得就是儿童在动脑思考得基础上动手操作,就是儿童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交织进行得活动。
不能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得动手操作活动不能被瞧作探究活动。
例如,给幼儿几辆汽车,让幼儿根据教师得要求,找一找有几个轮子几扇窗,有些什么不同,这并不就是一种典型意义上得探究活动。
如果交给幼儿各种材料,如汽车得门、窗、轮子等让幼儿自己拼装出汽车,就就是一种探索活动。
这就是因为在第一种活动中,幼儿从事得就是一种简单、机械得动手操作活动,动脑思考得成份很少,动手操作得余地也不大;而在第二种活动中,幼儿不仅需要进行较复杂得动手操作活动,更需要不断地思考如何拼装各个部件,如何固定部件之间得连接,以及选择什么部件适合正拼装得汽车,如何让各个部件活动起来等问题。
在第二种活动中,幼儿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得空间都非常大,因而第二种活动就是探索活动。
其次,将探究活动不同于机械训练。
教师将训练幼儿使用筷子得活动瞧作就是探究活动。
事实上,探究与训练存在很多差异:①从活动得目标来瞧,探究活动就是要培养幼儿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帮助幼儿理解事物,而训练就是要培养幼儿得生活习惯或机械得操作技能,虽然两者对幼儿得发展都很重要,但就是它们存在着本质得差别。
科学区角活动教案
科学区角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对科学现象产生好奇心,培养探索精神。
2.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各种科学教具、实验仪器、实验材料等。
2. 教学环境:安静、整洁、安全的科学区角。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 探索:教师出示教学材料,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科学现象。
3. 交流: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幼儿动手操作,验证科学现象。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科学探索活动。
2. 环境创设:教师将科学区角环境进行优化,提供更多有趣的科学材料。
3. 区域活动:教师组织类似的科学活动,让更多幼儿参与其中。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 关注幼儿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
3. 倾听幼儿在交流中的表述,评价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科学探索情况。
六、活动内容1. 主题一:认识简单的物理现象学习力的作用:拉、推、挤、压了解重力的概念探索物体浮沉的原理2. 主题二:探索生命的奥秘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观察昆虫的特征与习性了解人体的简单生理结构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实验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讨论法:鼓励幼儿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发现和疑问,培养合作意识。
4.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探究精神。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较为复杂的科学现象和原理。
国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国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过分关注与强调相对静态的正确的科学知识的研究与掌握等,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个性化的科学探究过程,是()取向的。
正确答案是:学科2.生活取向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更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因此,这类活动往往倾向于()活动,因为这样幼儿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科学探究,不受时间的限制,并且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
正确答案是:自由3.以下哪类活动不属于科学集体教学活动的类型()正确答案是:区域游戏型活动4.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可以独立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材料、同伴、玩法等,按照自身的意愿选择开展某个活动或是参与到同伴活动中去。
这体现了区角活动的()特点。
正确答案是:自主性5.区角活动的设计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精确答案是:活动自主性6.家庭XXX教育的开展可以随时随地,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都不受限制。
这是家庭教育中进行科学教育的()特点。
正确答案是:灵活和随机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以( )为主要活动方式。
正确答案是:游戏8.幼儿需要根据探究的任务和对问题的猜测假设,选择适宜的观察、实验、测量等方法,制订研究的计划和调査的方案。
这属于幼儿科学探究的()环节。
正确答案是:猜测假设9.在人为把握的条件下,教师或幼儿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动手操纵,以发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因果联系的方法是()。
精确答案是:实验法10.因为学前儿童在玩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影子的存在,所以教师就借此引导他们认识光影关系,生成了一次科学教育课程,这体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想与指点的()。
精确答案是:生活性原则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在选择确定了活动内容之后,通常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三个部分。
精确答案是:活动过程2.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开始局部、、结束局部三个局部。
精确答案是:展开局部3.幼儿的思维特性以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纵进行科学研究。
浅谈幼儿园班级科学活动区(角)的教育活动
东西南北2017年6月1期·261·浅谈幼儿园班级科学活动区(角)的教育活动杨月英石家庄深泽县幼儿园摘要:所谓的班级科学活动区是指在班级的活动室内,划出一定的区域或角落,利用柜子、桌子等构成活动场地,向幼儿提供操作或制作材料的环境,让幼儿在其中进行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
班级科学活动区(角)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能够保证幼儿的自由地、独立地选择各种材料进行操作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体验机会。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中图分类号:R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296(2017)06-0261-011 班级活动区角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班级区角科学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设计应该“以材料为中心”展开,活动目标和过程的设计应该蕴涵于材料之中。
材料是科学区创设的关键,材料的多少、质量的高低、材料之间的结构关系材料是科学区创设的关键,材料的多少、质量的高低、材料之间的结构关系,直接关系到科学区活动的开展和幼儿的探索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多方面搜集材料,丰富科学区活动的内容。
材料是幼儿活动场所和操作的物质对象,幼儿是否对科学区感兴趣,是否能够顺利地开展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提供,可以说材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桥梁。
丰富而适宜的材料,可以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活动的条件和表现的机会。
它是决定幼儿主动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活动兴趣。
1.1 为幼儿提供安全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 首先,投放的材料要安全,不要用有缺角、有毛刺、不卫生的物品。
其次,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应是丰富多彩的,包括材料自身应附着多种教育因素。
比如,“穿珠”游戏中的珠子,可以有色,有形,有孔,有大小,有质地区别,且数量充足,以保证幼儿通过对材料的充分操作,获得某些感知经验的积累,从而促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
然而,丰富的材料并不等于越多越好。
有些老师为了丰富活动区材料,倾其所能,聚其所有,投放的材料可谓五花八门。
简述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指导要点
区角活动是指利用学校教室或校园内的一些特定区域进行实践性教学活动。
这种活动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在区角活动中,科学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地进行科学教育指导是教师们需要重点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下面将从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科学教育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区角活动是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来进行的,通过这种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区角活动强调实践性教学,学生需要动手进行操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区角活动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内容设计1. 选取有趣的课题。
在进行区角活动时,教师需要选取一些有趣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设置合理的实验内容。
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实验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 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引导式教学。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应该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和学习。
2. 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 多媒体辅助。
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辅助,使用图片、视瓶等教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评价1. 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观察和实验,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方法和态度。
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方法和态度,包括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合作学习中的态度和行为。
3. 创新思维能力。
评价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看学生在活动中是否能够以创新的思维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
科学投放区域材料,保证区域活动顺利开展
染 各 种颜 色 的沙 和作 沙 画 ) ;科 学 区 投 放 各 种 颜 色 的泥 土 或 图 片 ( 了解 泥 土 的种 类及 功 用 ) ;或 者用 不 同材 料 建 筑 的房 子 图片 ,了 解房 子 的构
造和材料 ( 石 头 房 、土 房 、或 砖 房
等等 ) ;建构 区投 放 大量 积木 ,以及
瓶子 ( 观 察 沙 子 有 细 的 、有 粗 的 ,
们都是 好朋友” ,大 班 以 爱 的 教 育 为 主题 开展 区域 活 动 “ 猜猜 我有 多 爱你 ” “ 我们的祖 国” 。 同 时 ,鼓 励 各 班 教师 依 据 自身 的 特点 和优 势
创 造性 地开 展 工 作 。 五 、 区域 材 料 进 行 层 次性 和计
共 同 制 定各 年 龄 段 区 域 活 动 教育 目 标 和 内 容 ,如 :小 班 以 生 活 为 主题
开展区域活动 “ 娃娃家” “ 社 区 医
’ 开 / l 春
文 珠 / 唐 海 市 家 中 ・ 儿 心 园 陈
贴 画 、树 叶 拓 印 画 、制作 各 种 各 样 树 叶 的标 本 等 活 动 。
蟹一 直 亡
是 各 种 形 状 、大 小 、颜 色 ,让 幼 儿 根 据 园 本 教 育 内 容 的 总 体 规
划 ,结 合 教 师 们 的实 际 工 作 能 力 ,
科 保 学 证 投 区 放 域 区 活 域 动 材 顺 料 利
大 胆 去 观 察 想 象 、操作 ,如 :幼 儿 会 根 据 自己的 想 象 力 去 进行 树 叶粘
孩子进行 印染操作 ) 。 另 一 组 是 形 状 各 异 、大小 、颜 色 不 同 的 树 叶 和 剪 刀 、双 面胶 、蜡 笔 、白纸 ( 这 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区角活动中充分利用操作材料开展科学教育作者:王树霞陈素梅…来源:滨州医学院幼儿园新《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提出:“对周围的事物。
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己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操作探索,而幼儿对周围的事物。
现象感兴趣,满足好奇心并产生探索的欲望是需要环境和材料为依托的,材料是物质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活动的物质支柱,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可获得多种经验,使身心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新《纲要》也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位幼儿都能运用感宫,多种形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科学教育的作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与经验的重要途径,在实现幼儿园培养目标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体现在:①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兴趣;②科学教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存在于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空间,教师可因势利导,抓任契机,灵活进行科学教育,丰富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的粗浅知识,增强幼儿的科学意识,形成幼儿对人事物的正确态度;③幼儿在科学活动中需要调动各种认知功能积极参与,在操作中积极思维,认真观察、比较、探索,并得土结论,从而使幼儿的认知能力在活动中得到相应的培养与提高,④科学教育的一些内容与其他教育内容有着潜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比如语言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体育活动《我是小伞兵》。
各种建构游戏等都包容着一定的科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科学教育帮助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开设区角,开展科学教育,给幼儿的自由探索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指出“教育是一种环境,是人类有组织、有计划地传递社会经验。
发展技能的方式”,要在幼儿园里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必须为幼儿创设丰富宽松的探索环境,为幼儿的科学活动配置充足的物质条件,随时满足幼儿求知欲的需要。
在科学区我们为幼儿安排了各种科学小实验,如:“神气的魔棒”,为幼儿提供玻璃棒、圆珠笔、绸子、碎纸屑,让幼儿自己来动手操作、探索,从而未发现塑料圆珠笔在头发上摩擦后会产生静电,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也能产生静电,因此有带了静电的圆珠笔或玻璃棒可以将碎纸屑吸起,从而引发幼儿对静电产生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
在建构区我们为幼儿安排了各种科学建构材料。
如:“多种房子的建构模型和图片”,为幼儿提供各种费旧的纸盒。
塑料瓶。
易拉罐,以及彩纸、皱纹纸、不干胶纸、乳胶、彩笔、剪刀等,让幼儿试着搭、画、剪、帖、玩,从而来体验其中的乐趣,并从中了解怎样才能使房屋建造得既美观又结实。
在快餐厅我们为幼儿安排了一些简易的、安全的、并与幼儿生活中有关系的厨具、餐具厨师和服务员的衣帽、蔬菜、调料等,让幼儿在探索的基础上学会简单的操作。
如:“炒菜”,为幼儿提供煤气灶、鸡蛋、调料(模型〕蔬柔等来让幼儿探索烹任的技巧,体验与同伴共同分享。
共同操作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幼儿在活动中可以自由进入,独立或合作地进行观察、操作、尝试、实验,自由自主地探究。
教帅不直接介入,不随意评价,微笑等待,尊重和关注幼儿的个性活动方式,发现和肯定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观察分析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在孩子求助时给予适宜的启发与合作。
让幼儿感到学科学、做科学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
三、材料的准备贴近幼儿的生活。
1、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激发、保持幼儿探索欲望。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幼儿己有的生活经验是探索未知的基础,因此要在科学活动中提供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感知过的或触摸过的材料,引发和保持幼儿对材料的探索欲望,如:科学活动〈神奇的袋子》,教师提供了自制的布袋,里边放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气味较强。
触感较明显的物品,如:苹果、铃鼓。
扣子、玩具车、纸等。
引导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感官去探索。
发现。
猜测神奇的袋子内的物品,讨论使用不同感宫猜测物品的感受,与材料产生共鸣,体验成功的乐趣。
2、引导幼儿从自己的生活环境里收集材料,变废为宝。
在幼儿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着各种各样的物品,教师要引导幼儿做有家园共同寻找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
如,活动《各种各样的纸》,活动前有的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去文化用品商店参观。
认识、并购买纸,有的家长积极引导自己的孩于在家或外出寻找各种纸,科学区成了纸的展览会,幼儿面对各种各样的纸探索的兴趣和愿望油然而生。
其中的宣纸印染引起了幼儿强烈的兴趣,教师向幼儿提供宣纸。
广告色和棉棒,生成了新的活动《花手帕》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宣纸的奥秘和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四。
引导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记录。
表达对材料的感知。
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表达对材料的感知,用适当的方式未表达。
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在《沉与浮》活动中,教师不仅问幼儿提供各种物品,还提供纸和笔,引导幼儿在玩水的过程中通过仔细的观察记录下每种物品放到水里的变化,引导幼儿用“↑”表示物品浮在水而上,“↓”表示物品沉到水底。
虽然幼儿画物品的水平有限,但是他们会抓住物品的某一明显的特征来画,边观察边记录。
幼儿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观察结果并不相同,教师引导幼儿在记录表上有争论的物品再次进行探索。
又如,活动《快乐的自助餐》,引导幼儿在品尝各种食物后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品尝后的感觉。
幼儿画了一个个色彩鲜明义可爱的娃娃,幼儿将自己对食物的感知用颜色和图案未表达。
如:满脸的红色、张大的嘴巴是吃了麻辣的姜片,张大的嘴巴。
紧皱的眉头是吃了苦瓜,满脸的红色,甜甜的笑容表现了对甜味的感知等等,幼儿拿着自己的阵主动与同伴交流,相互猜一猜,自己吃了什么味道的食物,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着探索成功的乐趣。
五、耐心等待,让幼儿充分利用区角里的材料尽兴探索耐心等待,意味着教师不应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幼儿的智慧;意味着教师要给以幼儿充分探索的时间,满足幼儿的探究愿望。
在教学活动前,教帅会预设多个活动环节,安排好个环节活动的时间,以保证活动的顺利。
有序的开展。
然而在活动中有时幼儿会沉浸在探索氛心人,随时随地收集身边易得的、卫生、安全的废旧物品,设置班级“百宝箱”,引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根据需要自由选取材料,使探索活动更加丰富和深入。
如活动《自制沙锤》,教师提供塑料瓶和可放在瓶中的东西,黄豆。
沙于等材料引导幼儿分辨声音的不同。
由于幼儿的探索兴趣很高己不满足于现有的材料,此时教师及时引导幼儿在“百宝箱”中自由寻找。
选取自己需要的材料,幼儿选择了不同的容器,有药瓶、易拉罐、纸盒等,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将相同的物品放入不同的瓶罐中,将不同的物品放入相同的瓶罐中;将不同数量的物品放入瓶罐中它们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
由于新材料的加入,使幼儿的探索活动进一步深入。
3、利用家长资源丰富材料。
教《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教师可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围和与材料积极互动的乐趣中,教师可随机调整活动的时间,满足幼儿探索的需要,而不是打断幼儿的探索转换为另一个活动环节。
而在探索活动一开始,教师就急于肯定或否定幼儿的发现与答案,在无形中也会左右和打断了大多数幼儿的探索,教师应适时引导,鼓励幼儿深入探索。
在《玩水》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一起准备了各种材料,如:小瓶、杯于、玻璃球、积木等,活动开始幼儿就将各种材料放入水中玩了起来。
教师仔细观察发现、捕捉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反映,发现有些幼儿乐此不疲地用杯子、瓶子装水倒水;有的幼儿发现棉花最好玩、,它放到水里会变颜色,还会慢慢沉下去;有的幼儿发现玻璃球不好玩,他一到水里就掉下去了;有的幼儿用劲按着水里的积木,不想让它在水面上,可是总不成功。
教师要善于观察,适时引导提出能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和提供新材料等。
“我来发现,我来探索”表达了幼儿渴望学习、渴望发展的心声,教师应积极为幼儿提供丰富可变的。
贴近幼儿生活的操作材料,善于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多途径的引发幼儿投入到活动中与材料积极互动,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六、实施科学教育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1、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和探究科学的能力。
教师对幼儿实施科学教育不能只看结果,而要注重幼儿探究科学的过程。
即要丰富幼儿粗浅的科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探求科学的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培养幼儿不怕困难、不怕失败。
敢于挑战的科学品质。
2、要重视幼儿的表达与交流。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差,决定着他们思维发展水平的高低。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感知科学的乐趣,还要引导幼儿把科学实践过程和获取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幼儿智力的提高,在探索。
研究过程中由于幼儿有了与同伴的语言交流,就会有分享、有后发,在别人的肯定、质疑、讨论、争议中,幼儿的思维不断梳理,明析,逐步向正确的认知靠近。
因此。
教师在实施科学教育中要给足幼儿自由。
宽松的语言环境,促动幼儿表达与交流。
这是科学教育的重要一环。
3、要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不同的幼儿其原有的知识水平,因此,教师在实施科学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可多采取小组或个别活动的形式,让幼儿既有个体自主活动,又有小组交流合作,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需要。
对不同水平,不同个性的幼儿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幼儿都能在科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4、要充分发挥幼儿情感、意志、个性作用。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的情感、意志、个性表现很明显。
某些平时好动的幼儿对某一科学活动兴致十足,能长时间认真观察、操作,用意志克服了好动的缺点;有的能力强的孩子面对困难却不能靠意志去克服;胆小的孩子更是知难而退;缺乏耐心的孩子则把原本很有趣的活动搞得失去了色彩……总之科学的成功需要有一个稳定而持久的情绪情感。
活泼自信的性格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我们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加以引导和激励,培养幼儿稳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活泼开朗、敢于挑战的个性品质,充分发挥情感、意志。
个性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的动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