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张伯礼、薛博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和《中国推拿百科全书》(骆仲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的相关内容及其他相关文献研究。
(1)无明显脏器器质性病变,以虚损性疲劳为主;(2)多以懈怠、劳倦、失眠健忘等为主要表现;(3)多伴有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的相关症状。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1994年修订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
(1)通过临床评定的无法解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疲劳,这种疲劳是新发的或者有明确的发病时间,非先天性的,不是由于正在从事的劳动引起的,经过休息不能得到缓解,且患者的职业能力、受教育能力、社交能力及个人生活等各方面较患病前有实质性下降。
(2)下述的症状中同时出现4项或4项以上,且这些症状已经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但不应该早于疲劳:①短期记忆力或集中注意力的明显下降;②咽痛;③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压痛;④肌肉疼痛;⑤没有红肿的多关节的疼痛;⑥头痛,但其发作类型、方式及严重程度与以前不同;⑦睡眠后不能恢复精力;⑧运动后的疲劳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
(二)证候诊断1.肝郁脾虚证:神疲乏力,四肢倦怠,不耐劳作,头部及周身窜通不适,抑郁寡欢,悲伤欲哭,或急躁易怒,情绪不宁,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胸胁满闷,喜出长气,头晕,低热,睡眠不实,纳食不香,腹部胀满,大便溏软或干稀不调,月经不调。
舌胖苔白,脉弦缓无力等。
2.心脾两虚证:精神疲倦,四肢无力,劳则加重,神情忧郁,不耐思虑,思维混乱,注意力不能集中,心悸健忘,胸闷气短,多梦易醒,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身痛肢麻,面色不华。
舌质淡,脉细弱等。
3.脾肾阳虚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肢软无力,腰膝冷痛,困倦嗜睡,懒言易汗,畏寒肢冷,食少便溏,或遗精阳痿,性欲减退。
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种以长期体力和心理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中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对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也有独特的方法和理论。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一、辨证施治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中医通常会根据以下几种证候进行辨证施治。
1. 脾虚证脾虚是慢性疲劳综合征最常见的证候之一。
患者常表现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身体沉重等症状。
中医治疗脾虚证常采用补益脾气的方法,如服用健脾补气的中药方剂、调整饮食结构以及进行适当的运动。
2. 肝郁脾虚证肝郁脾虚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另一种常见证候。
患者常伴有情绪低落、脾气易怒等症状。
中医治疗肝郁脾虚常采用疏肝解郁、调理脾胃的方法,如针灸、按摩、心理疏导等。
3. 肺脾不和证肺脾不和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一种内外因共同作用的证候。
患者常出现气短、心慌、脾气急躁等症状。
中医治疗肺脾不和常采用调补肺脾、舒缓情绪的方法,如服用滋阴润燥的中药、进行舒缓身心的练习等。
二、中药治疗中药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法。
1. 养血安神患者常伴有失眠、头晕等症状,中医常采用养血安神的方法来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枸杞子等,可通过调理血气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2. 补益脾胃脾胃虚弱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重要病机之一,中医常采用补益脾胃的方法来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党参、黄芪等,可增强体质、改善消化功能。
3. 调理肝气肝气郁结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主要病机之一,中医常采用调理肝气的方法来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枳壳等,可疏肝解郁、舒缓情绪。
三、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的独特疗法,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针灸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身体的功能状态。
升陷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升陷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病案分析患者:李某某,男,67岁,职业:退休,住址:延津县盛世华府主诉:神疲、乏力1年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开始出现神疲乏力,胸闷,时有低热,体温波动在37.2~37.8℃ ,失眠健忘,头晕头痛,少气懒言,活动后症状加剧,并出现气短,曾到多家医院诊治,症状未能缓解,遂来就诊。
中医四诊见: 舌质淡黯、苔薄白,脉细弱。
既往病史:既往体健过敏史:无中医诊断:虚劳症候诊断:气阴不足,清气不升西医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治法:补中益气,活血化瘀处方:升陷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黄芪30g,升麻10g,桔梗8g,知母10g,山茱萸10g,人参6g,丹参12g,当归12g。
7剂,每日1剂,煎汤分2次口服,7剂为1个疗程。
分早晚食后温服。
病机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主要表现为疲劳,虽经休息亦不能缓解,并伴随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烦躁,心情郁闷,情绪低落,低热缠绵等一组症状群,现代医学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病的成因缘于人体的阴阳气血失衡。
患者先天禀赋不足,加之长期劳神思虑,情志抑郁,饮食失节等因素,造成脏腑亏虚,气阴不足,甚则气虚下陷,脉络瘀滞。
本病病因复杂,虚中夹实,故治疗宜攻补兼。
方药分析升陷汤出自张锡纯先生《医学衷中参西录》。
升陷汤以黄芪为主者,因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唯其性稍热,故以知母之凉润者济之;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助黄芪举陷升提;桔梗为药中之舟楫,可载药上行,直达病所。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升陷之功。
临床如见气虚严重,可重用黄芪,并加人参;有瘀血,加丹参、当归;阴虚不足,加麦门冬、生地黄等。
审稿:娄政驰注意:“郑学农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作为公益性平台,旨在为广大患者朋友科普健康、养生知识,与医道同仁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
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探讨
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种以体力和精神疲劳为主要表现,伴随着一系列全身性症状的疾病。
虽然其病因尚不明确,但中医在治疗CFS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丰富经验。
本文将探讨中医对于CFS的治疗方法,旨在为患者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一、中医分类治疗法中医将CFS分为不同类型,根据不同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CFS类型包括气虚血瘀型、脾胃湿热型、肝肾阴虚型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医师会进行辨证论治,针对不同类型选择相应的中药方剂和治疗方法。
1. 气虚血瘀型气虚血瘀型CFS主要表现为疲乏、乏力、气短等症状,中医治疗主要通过补气养血、活血化瘀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养血生发汤、柴胡活血汤等。
2. 脾胃湿热型脾胃湿热型CFS主要表现为倦怠、困乏、口苦口干等症状,中医治疗主要以健脾利湿、清热化湿为主要治疗原则。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薏苡仁汤、龙胆泻肝汤等。
3. 肝肾阴虚型肝肾阴虚型CFS主要表现为乏力、舌红少苔、五心烦热等症状,中医治疗主要通过滋阴养血、益肾安神来缓解病情。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六味地黄丸、护肾胶囊等。
二、针灸疗法辅助治疗除了中药治疗,中医还常常采用针灸疗法来辅助治疗CFS。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机体的气血流动,帮助改善病情。
常用的针灸手法包括温针、电针、艾灸等。
例如,在治疗气虚血瘀型CFS 时,可以选择梁丘穴、足三里穴等穴位来进行针灸治疗。
三、中医养生调理中医强调"治未病先调理"的理念,对于CFS患者来说,养生调理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中医通过调整饮食、作息、心态等方面的养生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例如,建议患者每天有规律地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等。
同时,中医也提倡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情绪压抑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总结: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具有针对性和整体调理的优势。
中医对于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于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方法疲劳综合征是我们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它的主要症状包括长时间的体力或者精神上的疲劳感,导致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医学体系,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帮助缓解和治疗疲劳综合征。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对于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一、精神调养中医强调身心相互关系的平衡,精神调养是治疗疲劳综合征的重要环节。
根据中医理论,疲劳综合征往往与情绪紧张、精神压力大等因素相关。
因此,通过舒缓心情和调整精神状态,可以帮助恢复身体的活力。
1. 中药调理:针对不同人的体质和症状,中医师可以开方给予适当的中药调理。
例如,对于情绪低落、烦躁易怒的病人,可以使用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如熟地黄、黄连等。
2. 食疗: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通过调整饮食也可以帮助缓解疲劳综合征。
常用的具有益气补虚作用的食物有枸杞、红枣、山药等。
二、脉络调理脉络调理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认为,脉搏是反映人体脏腑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调理脉络可以改善身体的机能,增强抵抗力,从而缓解疲劳综合征。
1. 针灸疗法:中医经络理论认为,针刺可以改变气血运行通畅,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于疲劳综合征患者,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气海等。
2.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以促进经络气血的运行,通畅气机,增强体力和精神状态。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推、拿、按、揉等。
三、调整作息合理的作息安排对于缓解疲劳综合征至关重要。
中医强调人体与自然界的和谐,指导人们按照自然的变化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1. 睡眠调节: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是缓解疲劳的关键。
中医提倡早睡早起,按照自然界的阳光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生物钟。
避免熬夜和睡眠不足,保持每晚7-8小时的睡眠时间。
2. 锻炼身体: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改善体力和精神状态,增强抵抗力。
中医推崇一些柔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气功等,可以通过调节呼吸和运动身体来提高整体的健康水平。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方法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方法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是一种以长期体力和心理疲劳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中医学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体内的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引起的。
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可以从调理脏腑功能、调和气血平衡、提高机体抵抗力等多个方面着手。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方法和技术。
一、脉诊与辨证施治脉诊是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师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一步分析病情并作出相应的辨证施治。
常见的辨证类型主要有气虚、血虚、脾胃不健等,针对不同的辨证类型,中医师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比如,对于气虚型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可以采用补气养脾的中药方剂;对于血虚型的患者,则可以采用补血活血的中药治疗。
二、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也有良好的效果。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
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常用的针灸穴位有百会穴、足三里穴等。
通过针刺或艾灸这些穴位,可以调节体内的气血平衡,改善疲劳症状。
三、中药调理中药丰富而独特的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经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根据患者的辨证症状,中医师会采用单味中药或复方中药的形式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当归等。
比如,黄芪具有补脾益气的功效,可以帮助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当归则有益血、活血的作用,对血虚引起的疲劳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四、中医调养中医强调身心合一的调养原则,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时也不例外。
中医认为,饮食、作息、心理状态等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因此,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中医师会建议他们调整饮食结构,增强营养摄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
五、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手段。
通过按压、揉捏等手法来刺激患者的经络、穴位,改善气血运行状况,促进身体的康复。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又称慢性疲劳免疫功能障碍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Immune Dysfunction Syndrome, CFIDS),是一种以持续性疲劳和体力、认知功能等多系统症状为特征的复杂疾病。
中医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是脾胃失调、气虚血瘀、肾虚等多元因素引起的,因此在中医诊疗方面,主要采取调理脾胃、益气补血、滋养肝肾等方法,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中医诊疗方案。
1.中医诊断:中医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依靠四诊合参:望、闻、问、切。
其中,望诊主要观察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腻等;闻诊主要听取患者的自述症状,如疲乏无力、记忆力下降等;问诊则包括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日常生活习惯等;切诊主要通过脉象判断患者的气血盛衰、脏腑功能状态等。
2.中医治疗方法:(1)调理脾胃:脾胃失调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常常采用健脾理气的方法,通过调节饮食、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增加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改善机体的气血状况。
常见的健脾食疗方案包括糯米红枣粥、薏米粥、山药粥等。
(2)益气补血:气虚血瘀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另一主要病机。
中医常常采用益气补血的方法,通过药物调理,提高机体的气血水平,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熟地黄、当归等。
(3)滋养肝肾:肝肾虚弱也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常见病机。
中医常常采用滋养肝肾的方法,通过调理生活作息,减少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因素对肝肾的伤害,同时使用滋肾安神的中药,如枸杞子、山药、龙眼肉等。
(4)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常采用埋针、腕针、温针等方法,通过调整经络气血的运行,改善机体的功能状态。
(5)中药汤剂:中药汤剂在中医诊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常被使用。
中药汤剂常常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病情程度等来调配,常用中药有六味地黄丸、四物汤等。
3.中医养生建议:(1)合理调节作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是重要的。
中医怎么缓解慢性的疲劳综合征.doc
中医怎么缓解慢性的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病情错综复杂,临床易误诊为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神经症等。
中药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对于上班族面临的慢性疲劳综合症,可以采用中药和按摩疗法进行防治。
中药
慢性疲劳综合征属于中医“虚证疲劳”范畴。
中药方剂中的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都是很好的辨证方剂。
六味地黄丸可用于治疗肾阴虚患者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足心热、遗精盗汗,是滋阴补肾的经典方剂。
但补中益气汤联合小柴胡汤不仅能疏肝理气,还能健脾和胃。
可用于治疗肝郁脾虚患者,如肢体疲劳、精神疲劳、易怒、厌食。
按摩
按摩头部穴位,如百会、四神聪、风池等。
具有清头益脑的功效、安神;同时,结合背部经络穴位按摩,如舒菲、脾俞、命门等。
,能起到调节和补充全身杨琪的作用,持续时间长,疲劳、失眠、乏力的症状自动消失。
中医药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
中医药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是长期疲劳感和身体虚弱感。
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并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一、慢性疲劳综合征概述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不明原因的体力和精神疲劳的综合症,其特点是体力活动能力显著下降、疲劳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并且无法通过休息和睡眠来缓解。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多因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如免疫功能障碍、神经内分泌紊乱等。
二、中医药治疗原理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原理是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恢复人体的免疫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从而缓解疲劳症状。
中医药治疗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个体差异,因此对于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配方。
三、中医药治疗方法1.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患者的疲劳症状。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气海、太冲等。
2. 草药治疗草药治疗是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草药有人参、黄芪、当归等。
这些草药具有补气血、益肾脏、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体力和精神状态。
3. 隔日取药法隔日取药法是一种特殊的中医药治疗方法,适用于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
该方法通过间隔一天取药,能够减轻药物对患者的刺激,减少不良反应。
这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得到验证,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四、中医药治疗案例以下是一个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案例。
患者是一位30岁的女性,主要症状是长期疲劳和失眠。
经过中医医生的详细问诊和观察,确定该患者是气虚血瘀。
医生开出了一副草药方剂,包括人参、黄芪、当归等草药。
同时,针灸疗法也被应用于治疗。
经过数次治疗后,患者的疲劳感和失眠症状明显减轻,并且精神状态得到了很好的恢复。
五、总结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治慢性疲劳综合征
中医治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为现代一个病名;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四肢,主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饮食不节或思虑过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乏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四肢肌肉失养故见四肢酸痛无力、头晕头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
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是必须重视的新病种,归于亚健康范畴,涉及五脏六腑,主要以脾、肝、肾为主。
可以通过中医辨证组方调治,以达到预防、治疗、控制的目的。
概述疲劳为元气耗伤之虚证与心理变化(或不畅)双重因素所致。
治疗仍然以辨证施治为前提,不仅要补虚扶正,也应祛疲安神。
一方面补虚固元,滋养机体,虚得补,正则旺,疲劳自除;另一方面,调畅心志,舒心畅意,神得安,心则宁,疲劳可消。
脾伤疲劳证从脾治用归脾丸、健脾丸,益气健脾,祛疲养神。
脾伤疲劳证多因饥饱失常,酒食过度,或忧愁思虑过多,或工作繁重杂乱,应酬频繁,形体劳役所致。
青少年则可因用脑过度,思虑伤脾所致。
本证因脾伤中亏,肢体乏养。
可见怠惰嗜卧,四肢乏力不收,大便泄泻,懒于言语,恶食纳少,舌苔薄白腻,或厚腻,或舌质偏淡,脉缓而大或浮,或细,或濡诸症。
① 处方:西洋参或党参、炒白术、茯苓、炙黄芪、山药、砂仁、青皮、陈皮、木香、鸡内金、莱菔子、紫苏梗、藿香、甘草等。
②方解:方中西洋参或党参、炒白术、茯苓、炙黄芪、山药益气健脾,砂仁、青皮、陈皮、木香行气调中运脾,紫苏梗、藿香化湿醒脾,鸡内金、莱菔子消食理脾,甘草益气和中。
诸药共奏益气健脾、祛疲养神之功。
肝伤疲劳证从肝治用一贯煎、逍遥丸、舒肝丸,养阴柔肝,祛疲醒神。
肝伤疲劳证多因酒食应酬过多,或工作压力大,或喜怒不节,谋虑过度,或疲劳过度,情绪心理的改变超过肝的调节能力所致。
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云:“肝者罢极之本”,明确指出肝脏功能失调是产生疲劳的重要原因。
肝藏血,主疏泄,肝能藏魂,魂与神密切相关,可影响心理活动,神经活动过度会影响肝,从而降低肌肉活动能力。
中医对疲劳综合征的治疗
中医对疲劳综合征的治疗疲劳综合征是现代社会常见的一种健康问题。
许多人在工作与生活中经历持续的疲劳感,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医疗方法,对于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中医对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和中医调理等方面。
一、中药治疗疲劳综合征中医认为,疲劳综合征与人体的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有关。
根据不同的症状和体质,中医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1. 补气药物中医认为,疲劳综合征多与气虚有关。
常用的补气药物有黄耆、党参、丹参等,这些药物能够增强人体的抵抗力,缓解疲劳状况。
2. 益肾药物肾虚也是引起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医常用的益肾药物有淮山、山药、枸杞子等,这些药物能够滋补肾脏,提高肾脏的功能,从而改善疲劳综合征。
3. 养血药物气血两虚也是导致疲劳的原因之一。
中医常用的养血药物有当归、白芍、红枣等,这些药物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感。
二、针灸疗法治疗疲劳综合征针灸疗法是中医的独特治疗方法之一,对于缓解疲劳综合征有着明显的疗效。
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穴位刺激、拔罐疗法等。
1. 穴位刺激中医经络学认为,人体有多个穴位与疲劳综合征相关。
常用的穴位有合谷、太冲等,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气血的循环,改善疲劳综合征。
2.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利用罐子在特定穴位上产生负压,通过吸引和刺激皮肤,促进血液循环。
这种疗法能够消除疲劳综合征的症状,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三、中医调理疲劳综合征除了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中医调理也是治疗疲劳综合征的重要方法之一。
具体的调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饮食中医认为,饮食对于疲劳综合征的治疗具有重要影响。
中医建议合理搭配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同时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
2.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感。
中医建议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例如散步、太极拳等,能够有效改善疲劳综合征。
中医对于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于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方法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简称 CFS)是一种难以解释的、慢性疲劳的临床综合症,其特点是长期的持久性疲劳,无法缓解。
中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对于治疗疲劳综合征也有独特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于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一、辨证施治中医治疗疲劳综合征首先要进行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中医师将疲劳综合征分为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病因有脏腑气血失调、气虚、阴虚、阳虚等。
针对不同的证型,中医师会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以达到调和气血、祛邪宁心的效果。
1. 脏腑气血失调型对于脏腑气血失调型的疲劳综合征患者,中医通常会采用补气养血、调理脏腑功能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当归等,这些药物可以提升机体的免疫力,改善气血不足的情况。
2. 气虚型气虚型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主要症状是疲乏无力、气短懒言等,中医会使用补气的方法来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耆、白术等,这些药物可以补充体内气血,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3. 阴虚型阴虚型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主要症状是盗汗、失眠多梦等,中医会采用滋阴补肾、宁心安神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枸杞子、龙眼肉、当归等,这些药物可以滋阴清热,使患者精神焕发,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4. 阳虚型阳虚型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四肢乏力、畏寒怕冷等,中医会采用温阳补肾、祛寒壮阳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肉桂、仙灵脾、巴戟天等,这些药物可以温补阳气,使患者体温回升,消除寒冷感。
除了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也常用于治疗疲劳综合征。
针灸可以通过调理经络、平衡气血,改善机体功能,推拿则可以通过按摩穴位、调理气机,缓解疲劳感。
这些中医疗法在治疗疲劳综合征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二、饮食调理中医治疗疲劳综合征还注重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调理气血,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对于疲劳综合征患者,中医建议饮食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 食物选择中医建议患者多摄入一些具有补气血、益肾壮阳作用的食物,如糯米、山药、黑豆、核桃等。
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种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且无法通过休息缓解的体力和精神疲劳症状。
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医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中的方法和原理。
一、辨证论治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首先注重辨证论治。
中医将慢性疲劳综合征归为虚劳类疾病,常见的证型有气虚、阳虚、阴虚等。
1. 气虚型气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以乏力、气短、肢倦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治疗气虚型患者,通常采用益气固表的方法,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等。
2. 阳虚型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以倦怠、肢冷、畏寒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治疗阳虚型患者,常用温补阳气的方法,常用的中药方剂有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
3. 阴虚型阴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以烦躁不安、口干、失眠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治疗阴虚型患者,常用滋阴养血的方法,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六味地黄丸、清热解毒汤等。
二、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重要手段之一。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病人的疲劳症状。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百会、神门等,针刺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选取。
针灸疗法一般需要持续数次或数周以上的治疗,疗程因患者的身体状况而定。
三、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按摩、拍打、揉捏等手法,促进血液循环,调整气血平衡,缓解疲劳症状。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拇指推、揉脊、擦腰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推拿按摩通常需要专业医师进行,每次治疗时间约为30分钟至1小时。
四、中药汤剂中药汤剂在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药汤剂通过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滋养脏腑,改善疲劳症状。
常用的中药汤剂包括四君子汤、十全大补汤等,具体的方剂选择可以根据患者的辨证论治结果而定。
中药汤剂通常需要连续服用数周或数月,并且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特色疗法研究进展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特色疗法研究进展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是一种以体力或精神劳动过度后长时间疲劳、持续超过6个月并且无明显原因可找到的一种疾病。
中医特色疗法作为一种综合医学体系,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研究进展。
下面将从中医的病因病机理论、治疗原则和具体方法三个方面来介绍。
一、中医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理论中医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主要包括情志因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等。
情志因素是指负性情绪长时间持续不解,导致气机郁滞和脏腑功能紊乱。
脏腑功能失调包括气机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失调等。
气血失和是指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机体功能低下。
其机理主要包括气机郁滞,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等。
气机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机郁滞导致气滞血瘀,进而导致病证。
气血不足是指人体气机功能紊乱,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脏腑功能失调即脏腑的功能紊乱。
二、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原则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原则主要包括调整气机、益气养血、调和脏腑、补充精神。
调整气机是指调节体内气机的运行,排除气机郁滞。
益气养血是指通过药物或针灸方法补充体内的气血,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调和脏腑是指调和脏腑功能的紊乱,恢复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行。
补充精神是指通过药物或心理疗法等方法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三、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具体治疗方法中医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
中药治疗方面,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人参等,这些药物具有益气养血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疲劳状况。
另外,还可以使用柴胡、白芍等药物调整气机,疏肝理气。
对于脑功能低下的患者,可以使用藏红花等药物来改善其精神状态。
针灸治疗方面,常用的穴位有百会、足三里、关元等。
针刺这些穴位可以调节患者的气机,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改善患者的疲劳状况。
此外,针刺耳穴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耳穴,调节脑功能,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
慢性疲劳综合征15个针灸治疗处方
慢性疲劳综合征15个针灸治疗处方慢性疲劳综合征是指以慢性疲劳持续或反复发作6个月以上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低热,头痛、咽喉痛、肌痛、神经精神症状等非特异性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此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它的产生涉及体力、脑力活动的长期过度紧张,即精神情志过度劳累,导致人体神经、免疫、内分泌等诸系统调节失常,临床出现以疲劳为主的多种组织、器官功能紊乱的症状。
目前,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没有特效的针对性治疗方法,而中医针灸擅长于调节整体功能,在临床治疗上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领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治疗原理基于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病机为五脏气化功能的失调,而针灸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刺激腧穴、经络,调节人体脏腑的功能及气血的运行,因此我们认为针灸疗法是治疗此病较为理想的选择。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针灸治疗关键在于调理五脏气机,同样兼以补益气血。
具体方法可有针刺、艾灸、穴位贴敷、拔罐等多种方法。
又由于脑神在此病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应用针刺治疗时亦应配合醒脑开窍的治法,调理脑神及五脏之神。
治疗方法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须采用补法。
所以针灸补虚的功效主要取决二个方面:一是取穴,补虚大都取具有强壮作用的穴位,如足三里、命门、气海、关元等。
二是行手法,临床施行补的手法种类较多。
①捻转法: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
②提插法: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下,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
③疾徐法: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
④迎随法: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
⑤呼吸法: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
⑥开合法: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
具体方法是:方法1:取穴:脾俞、膈俞、足三里、神门、大陵、关元。
施术:针刺用补法,可配温和灸。
适用慢性疲劳综合征心血虚,症见心悸,怔忡,面色苍白,倦怠,口干,兼阴虚则虚烦不得眠,舌红少苔,脉数或结代。
方法2:取穴:心俞、内关、足三里、郄门。
中医缓解上班族慢性疲劳综合征方法.doc
中医缓解上班族慢性疲劳综合征方法中药慢性疲劳综合征属于中医“虚证疲劳”范畴。
中药方剂中的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都是很好的辨证方剂。
六味地黄丸可用于治疗肾阴虚患者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足心热、遗精盗汗,是滋阴补肾的经典方剂。
但补中益气汤和小柴胡汤既能疏肝理气,又能健脾和胃,可用于治疗肝郁脾虚型患者如肢体疲劳、精神疲劳、易怒、厌食。
按摩按摩头部穴位,如百会、四神聪、风池等。
具有清头益脑的功效、安神;同时,结合背部经络穴位按摩,如舒菲、脾俞、命门等。
,能起到调节和补充全身杨琪的作用,持续时间长,疲劳、失眠、乏力的症状自动消失。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天人相应”是四季养生的总体观点,许多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四季养生的功能。
春季健康维护黄帝内经说,“春天和三月是你变老的月份。
”这意味着春天的三个月是新生命出现的季节。
天地自然充满活力,万物似乎欣欣向荣。
根据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在这个季节,人们应该早睡早起,穿宽松的衣服,适当地散步,以使他们的精神放松和快乐,并保持他们的活力。
不要过度劳累或发脾气。
在秋成,春天种一粒谷子,种一万颗种子。
所以春天是一年中最关键的时刻。
春天养肝:古人说春天应该在肝脏。
人体在春天的新陈代谢与肝脏有很大关系。
肝脏自然会受到风和木材的影响。
传统中医认为,春天,肝气随万物而升,让人神清气爽。
但是,如果肝气升得太多或肝气郁结,很容易损伤肝脏,在夏季会发生感冒病变。
春季养生应保持头脑安静,并尽量避免过多情绪影响头脑安静。
过度的情绪刺激人们破坏五脏六腑的平衡和协调,肝主惊风,惊风则乱。
二是开展适当的活动,如散步、慢跑、体操、太极等。
中医认为,养生的效果不仅限于这个季节,还为下一个季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医认为春天主宰着自然界的东方和人体的肝脏,而肝气在春天自然旺盛,春天养生不好。
因此,肝气受损,肝损伤不会产生心火。
在夏天,火不足,冷水会攻击它,从而导致寒冷的病变。
春天回到了大地,万物生长,春天在三月欣欣向荣。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案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长期的疲劳感,伴随着体力和智力的衰竭,以及一系列的身体不适症状。
中医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是由于人体的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的。
因此,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首先,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一般来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包括疲乏无力、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等。
根据这些症状,中医可以判断出患者体内的气血不足、脾胃功能失调等问题。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中医会采用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方法,以调整患者的体质,增强其抵抗力。
其次,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时,也需要注意患者的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饮食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帮助他们恢复体力,增加免疫力。
中医建议患者多食用一些具有益气养血、健脾益胃作用的食物,如山药、红枣、莲子等。
同时,还要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此外,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还可以采用一些辅助疗法。
例如,中医常常会使用针灸、艾灸等物理疗法来调理患者的气血,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此外,中药熏蒸、中药泡脚等疗法也可以帮助患者舒缓疲劳,改善睡眠质量。
这些辅助疗法可以与中药内服治疗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体系,包括辨证施治、饮食调理和辅助疗法等多个方面。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辨证治疗需要个体化,因此,在进行治疗前,患者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以便得到更精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总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调整患者的体质,改善饮食习惯,以及辅助疗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疲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中医辨证治疗需要个体化,因此,在进行治疗前,患者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以便得到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中医药在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简称CFS)是一种以长期持续的疲劳感为主要症状的复杂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在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包括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常用中药治疗方案以及辅助治疗方法等。
一、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在中医理论中,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气血不足、脾胃虚弱、心肾不交、情志失调等。
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医师会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常用中药治疗方案1. 补气养血药物治疗气血不足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常见证候,中医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补气养血。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当归、熟地等,这些中药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健脾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疲劳感和生活质量。
2. 健脾益胃药物治疗脾胃虚弱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这一病机,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健脾益胃。
常用的中药有人参、白术、陈皮等,这些中药能够提升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从而增强体力,缓解疲劳感。
3. 补心肾药物治疗心肾不交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另一个重要病因,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补心肾。
常用的中药有熟地、枸杞子、茯苓等,这些中药具有补益心肾、安神益智的作用,可缓解焦虑、失眠等症状,改善疲劳综合征的整体病情。
三、辅助治疗方法除了中药治疗外,中医还常常结合其他疗法来辅助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常见的辅助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按摩、气功调理等。
这些疗法能够通过调整患者的气血运行和身体平衡,减轻疲劳感,促进康复。
四、中医药在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的优势相比于西医药物治疗,中医药在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中具有以下优势:1. 个体化治疗:中医药强调个体化治疗,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 综合调理:中医药一般采用综合调理的方法,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调整患者的身心状态,全面提升患者的康复水平。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张伯礼、薛博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和《中国推拿百科全书》(骆仲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的相关内容及其他相关文献研究。
(1)无明显脏器器质性病变,以虚损性疲劳为主;(2)多以懈怠、劳倦、失眠健忘等为主要表现;(3)多伴有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的相关症状。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1994年修订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
(1)通过临床评定的无法解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疲劳,这种疲劳是新发的或者有明确的发病时间,非先天性的,不是由于正在从事的劳动引起的,经过休息不能得到缓解,且患者的职业能力、受教育能力、社交能力及个人生活等各方面较患病前有实质性下降。
(2)下述的症状中同时出现4项或4项以上,且这些症状已经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6 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但不应该早于疲劳:①短期记忆力或集中注意力的明显下降;②咽痛;③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压痛;④肌肉疼痛;⑤没有红肿的多关节的疼痛;⑥头痛,但其发作类型、方式及严重程度与以前不同;⑦睡眠后不能恢复精力;⑧运动后的疲劳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
(二)证候诊断1.肝郁脾虚证:神疲乏力,四肢倦怠,不耐劳作,头部及周身窜通不适,抑郁寡欢,悲伤欲哭,或急躁易怒,情绪不宁,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胸胁满闷,喜出长气,头晕,低热,睡眠不实,纳食不香,腹部胀满,大便溏软或干稀不调,月经不调。
舌胖苔白,脉弦缓无力等。
2.心脾两虚证:精神疲倦,四肢无力,劳则加重,神情忧郁,不耐思虑,思维混乱,注意力不能集中,心悸健忘,胸闷气短,多梦易醒,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身痛肢麻,面色不华。
舌质淡,脉细弱等。
3.脾肾阳虚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肢软无力,腰膝冷痛,困倦嗜睡,懒言易汗,畏寒肢冷,食少便溏,或遗精阳痿,性欲减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张伯礼、薛博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和《中国推拿百科全书》(骆仲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的相关内容及其他相关文献研究。
(1)无明显脏器器质性病变,以虚损性疲劳为主;
(2)多以懈怠、劳倦、失眠健忘等为主要表现;
(3)多伴有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的相关症状。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1994年修订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
(1)通过临床评定的无法解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疲劳,这种疲劳是新发的或者有明确的发病时间,非先天性的,不是由于正在从事的劳动引起的,经过休息不能得到缓解,且患者的职业能力、受教育能力、社交能力及个人生活等各方面较患病前有实质性下降。
(2)下述的症状中同时出现4项或4项以上,且这些症状已经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但不应该早于疲劳:①短期记忆力或集中注意力的明显下降;-6②咽痛;
③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压痛;④肌肉疼痛;⑤没有红肿的多关节的疼痛;⑥头痛,但其发作类型、方式及严重程度与以前不同;⑦睡眠后不能恢复精力;⑧运动后的疲劳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
(二)证候诊断
1.肝郁脾虚证:神疲乏力,四肢倦怠,不耐劳作,头部及周身窜通不适,抑郁寡欢,悲伤欲哭,或急躁易怒,情绪不宁,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胸胁满闷,喜出长气,头晕,低热,睡眠不实,纳食不香,腹部胀满,大便溏软或干稀不调,月经不调。
舌胖苔白,脉弦缓无力等。
2.心脾两虚证:精神疲倦,四肢无力,劳则加重,神情忧郁,不耐思虑,思维混乱,注意力不能集中,心悸健忘,胸闷气短,多梦易醒,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身痛肢麻,面色不华。
舌质淡,脉细弱等。
3.脾肾阳虚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肢软无力,腰膝冷痛,困倦嗜睡,懒言易汗,畏寒肢冷,食少便溏,或遗精阳痿,性欲减退。
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无力等。
4.肝肾阴虚证:形体虚弱,神疲无力,腰膝足跟酸痛,潮热盗汗,头晕头痛,耳鸣眼涩,心烦易怒,失眠健忘,口干咽痛,午后颧红,大便干结,遗精早泄,月经不调。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等。
二、治疗方法
(一)推拿治疗
1.常规手法操作
头面部:患者取仰卧位,闭目。
医者位于患者头侧。
以一指禅偏锋推眼眶,分抹面额及头部;按揉百会穴、太阳穴,5分钟左右。
腰背部:患者取俯卧位,腰背部覆盖治疗巾,医者站于一侧,沿两侧膀胱经用滚法上下往返治疗5分钟左右;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施于肺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命门等穴
位;然后用右手食、中二指指腹循督脉经自大椎穴向长强穴轻抹三遍;后行捏脊法在背部膀胱经反复提捏多次,以皮肤略红,稍有温热为度;最后以擦法擦督脉、命门。
腹部:患者仰卧位,医者立于一侧,用手指按揉胸腹部任脉及胃经各约1分钟,然后以腹部为重点,沿顺时针方向揉腹、摩腹约3~5分钟,最后用一指禅推法或拇指点按膻中、中脘、天枢、气海、关元等穴位约5~8分钟。
四肢部:患者分别取仰卧位和俯卧位,覆治疗巾与上、下肢部,医者站于一侧,施滚法于四肢部,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为主;配合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施于曲池、内关、合谷、神门、血海、伏兔、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穴位。
2.脊柱关节调整手法
根据病情需要,对颈、胸、腰骶椎出现小关节紊乱征象的患者,可施以脊柱关节调整推拿技术,尤其要重视枕寰枢、骶髂关节、颈胸交界处的脊柱调整。
(二)针灸治疗
1.针刺:辨证选用百会、印堂、大椎、膻中、气海、关元、内关、神门、血海、足三里、三阴交、行间、太溪等腧穴,气虚明显用温针灸,肝郁加太冲或期门,肾虚加肾俞或命门,脾虚加中脘或脾俞,头痛加太阳或风池等。
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隔日1次。
2.灸法:循经灸督脉及背俞穴,分别选取大椎、至阳、心俞、膈俞、肝俞、脾俞、命门、肾俞等穴,用艾条循经按腧穴位置自上至下分别于各穴施回旋灸至局部皮肤发红,患者觉发热为止,各穴施术3~5分钟,隔日一次。
3.拔罐疗法:沿背部督脉及膀胱经行拔罐治疗,每次5分钟,可酌情予以走罐及闪罐治疗。
(三)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肝郁脾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调肝解郁
推荐方药:逍遥散加减。
柴胡、茯苓、当归、白芍、白术、薄荷、生姜、郁金、川楝子、厚朴、枳壳、甘草等。
中成药:逍遥丸等。
2.心脾两虚证
治法: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推荐方药:八珍汤加减。
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川芎、当归、白芍、地黄等。
中成药: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等。
3.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中健脾,益肾壮阳。
推荐方药:右归丸加减。
熟地黄、制附子、肉桂、山药、白术、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炙甘草等。
中成药:右归丸等。
4.肝肾阴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知母、黄柏、龟板、鳖甲、枸杞子等。
中成药:知柏地黄丸等。
(四)运动疗法
适当进行有氧训练,根据个人特性、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选择,如快走、慢跑、骑车、太极拳、导引等。
(五)健康指导
1.披风喊,适寒温,尽量减少伤风感冒。
2.调饮食,戒烟酒,少食辛辣厚味生冷不洁之物。
3.慎起居,适劳逸,松弛有道,适当节制房事。
4.舒情志,少烦忧,积极的心理疏导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疗效指数(尼莫地平法)=(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100%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
有效:临床针状、体征均有所好转,30%≤疗效指数<70%;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
(二)评价方法
1.评价时点
第一次治疗当天以及治疗14~21天,可选用“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症状评分标准”或“疲劳评价量表”等进行评价。
2.评价量表
根据“疲劳评价量表”评价。
疲劳量表即FS-14量表,是1992年由英国King’s College Hospital心理医学研究室编制。
评价方法:请仔细阅读每一条目后,根据最适合本人的情况选出“是”或“否”。
除第10,13,14个条目为反向记分,即回答“是”记为0分,回答“否”记为1分;其他十一个条目都为正向记分,即回答“是”记为1分,回答“否”记为0分,计算出总分值。
总分值越高反映疲劳程度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