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分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关于做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总结评估工作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关于做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总结评估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3.11.19•【文号】国中医药医政医管便函[2013]114号•【施行日期】2013.11.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关于做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总结评估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医管便函〔2013〕1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厅局中医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医处:今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开展中医医院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并制定印发了活动方案及实施细则。
在方案及实施细则中明确提出“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实施中医诊疗方案,总结评价中医临床疗效。
”为做好中医诊疗方案的总结评估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中医诊疗方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汇聚全国专家力量,在认真总结各地经验基础上制订的技术方案,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实施中医诊疗方案是持续改进活动的重点工作之一。
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医医院要高度重视中医诊疗方案的应用推广和临床疗效总结评估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实。
二、为做好中医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及优势病种中医临床疗效的分析、总结及评估工作,我司组织专家研究起草了《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体例》及样稿(见附件,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府网站下载:),现印发给你们,供各中医医院在撰写总结分析报告时参考。
各中医医院也可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增加总结分析的内容。
三、根据要求,中医医院要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每个科室至少选择3个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组织实施,并对重点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
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方案
怀柔区中医医院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总结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关于做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总结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相关文件精神,为推动我院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工作背景中医诊疗方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汇聚全国专家力量,在认真总结各地经验基础上制订的技术方案,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实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是持续改进活动的重点工作之一。
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各临床科室认真对待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的应用推广和临床疗效总结评估工作,将其作为科室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实。
二、人员安排为统筹分工,加强管理,有效开展此项工作,将责任落实到科室,落实到人,特成立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如下:组长:马友合业务院长负责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副组长:张亮医务科长负责对具体工作进行监管牛卫洲医务科员负责对具体工作进行监管组员:孙久林、陈少军、齐锡友、谢春荣、王小强、王国范、陶杰、邢天伶各科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三、实施步骤1、医务科召开临床科主任会,认真组织学习《通知》精神,明确科室的重点病种,总结各科室的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和临床路径管理情况。
(2013年12月23日)2、结合我院实际,研究制定疗效总结分析的基础数据收集表,布置下一阶段的具体任务,每月完成的目标值。
将科室成员的任务分工、人员职责做好。
(2013年12月23日)3、参考《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体例》和《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样稿》,各科室完成《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并汇总到医务科。
(2014年1月7日前)4、医务科汇总后,综合处理,检查无误后上报。
四、工作要求1、本着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态度去完成此项工作。
2、克服困难,按时完成此项工作。
2013-12-18附:各科室具体人员分工如下:。
中医临床路径分析
凉州区中医医院肺病科2013年中医临床路径分析及总结我科(肺病科)2013年全年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以来,对部分病种临床路径进行了实践,总结了不少经验,现总结评估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1。
在2011年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部分管理组织成员,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
成立了由科主任担任组长的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并设立了个案管理员。
2。
确定试行病种,实践临床路径管理。
再次选“支气管哮喘持续发作状态”入临床路径.2013年度全年共实践临床路径病种126例,目前全部已完全完成临床路径的实施.3.效果评价及分析.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治疗,支气管哮喘持续发作状态可得到缓解,总体费用控制在2400元左右,患者均对治疗的满意度及认可度均较高。
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试行病种同比总费用比以前减低了18个百分点,住院天数同比减少了4天,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减少了医疗纠纷和投诉,试行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二、经验及体会1。
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2。
加强医疗质控室成功推行临床路径的基础。
三。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存在问题:1.临床路径准入把关不严。
主要原因是临床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相关政策、知识还不熟悉,在判断患者是否符合准入标准时,常常忽视合并症的治疗和疾病的转归。
2。
医患沟通有待加强。
临床路径的实施,也是加强医患沟通的过程,不分医护人员对于这一点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3.能成功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上适合的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有其它疾病或有并发症,或者病情变化较多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医院关于开展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的培训计划
医院关于开展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的培训计划篇一:2013年中医临床路径实施计划成都市青白江区中医医院关于2013年临床路径实施计划的通知医院各科室: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年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并遵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部署,现把《2012年青白江区中医医院中医医院临床路径实施计划》下发各有关临床科室。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部署,以病人为中心,以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认真做好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统筹兼顾医疗质量管理和效率管理、促进医院改革的具体探索。
医院各临床科室及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组织实施,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落实责任,务求实效成立青白江区中医医院中医临床路径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包健副组长:段定山成员:钟瑞德、刘琼、刘华富、方勇、叶小军、李雪莲医院要紧密结合实际,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临床路径、中医诊疗方案,制定详细的试点方案,确定具体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做到责任到人、指标到人。
同时要认真组织开展对相关临床科室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和效果的检查、监督和考核工作,保证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务求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医院中医临床路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试点医院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估分析。
中医临床路径工作办公室将适时组织对各临床科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三、具体实施认真落实要求从2013年11月份起,结合科室特点与优势病种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临床路径、中医诊疗方案认真执行。
如门诊或所在病区没有对应的临床路径,可以试点西医临床路径,总结中医临床路径经验,为今后开展奠定基础。
眼科消渴目病中医诊疗方案2013(修改后)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诊疗方案(2013年)消渴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所导致的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消渴目病是消渴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以视网膜血管闭塞性循环障碍为主要病理改变特征的致盲性眼病。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1)消渴病史。
(2)不同程度视力减退,眼前黑影飞舞,或视物变形。
(3)眼底出血、渗出、水肿、增殖,晚期可致血灌瞳神后部、视衣脱离而致暴盲甚或失明。
(4)可并发乌风内障、青风内障及金花内障等内障眼病。
2.西医诊断标准(1)糖尿病病史:包括糖尿病病程、既往血糖控制水平、用药史等。
(2)眼底检查可见微动脉瘤、出血、硬性渗出、棉絮斑、静脉串珠、黄斑水肿、新生血管、视网膜前出血及玻璃体积血等。
(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帮助确诊。
(二)分级标准1.阴虚燥热证:眼底查见微血管瘤、出血、渗出等;兼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或口干舌燥,腰膝酸软,心烦失眠;舌红,苔薄白,脉细数。
2.气阴两虚证:视物模糊或眼前有黑影飘动,眼底可见网膜、黄斑水肿,视网膜渗出、出血等。
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咽干,自汗,五心烦热;舌淡,脉虚无力。
3.脾肾两虚证:视物模糊或眼前有黑影飘动,眼底可见网膜、水肿、棉绒斑、出血;形体消瘦或虚胖,头晕耳鸣,形寒肢冷,面色萎黄或浮肿,阳痿,夜尿频,量多清长或混如脂膏;舌淡胖,脉沉弱。
4.淤血内阻证:视物模糊,眼前有黑影飘动,眼底可见网膜新生血管,反复发生大片出血、视网膜增殖膜;兼见胸闷,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舌暗,有瘀斑,脉弦或细涩。
5.痰瘀阻滞证:视物模糊,眼前有黑影飘动,眼底可见视网膜水肿、渗出,网膜新生血管、出血,玻璃体可有灰白增殖条索或与视网膜相牵、视网膜增殖膜;形盛体胖,头身沉重,身体某部位固定刺痛,口唇或肢端紫暗;舌紫有瘀斑,苔厚腻,脉弦滑。
(四)鉴别诊断:1中医鉴别诊断靑盲:目系病变为主,色淡、苍白,边界清晰,部分可见筛孔,脉管变细,视衣色淡。
2013上半年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doc
2013年上半年单纯胸腰椎骨折疗效评价、分析及优化2013年上半年我科共收治胸腰椎骨折骨折患者31例,符合诊断标准,并进入诊疗方案25人次,现对实施本路径病例分析统计如下:患者男11例,女14,年龄最大91岁,最小48岁,平均66岁;平均住院12.2天,优21良3例,差1例,疗效优良率达96%。
无医疗事故差错发生,中药内服、药酒外擦、针灸、中药封包、中药熏洗等中医药参与率100%,经中医综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者明显缩短了病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了病残率,受到了广大患者好评。
一、单纯胸腰椎骨折中医治疗难点及存在问题1、患者急性起病,疼痛、腰背部活动不利,难以用西药完全治疗。
中药参与治疗,配合中药内服、药酒外擦、针灸艾灸康复治疗。
2、胸腰椎骨折发病急,外伤暴力致病,折断伤筋,故活动受限;伤及人体经络血脉,血溢脉外,故肿胀;瘀血内停,血瘀则气滞,气滞不畅故疼痛不适。
3、患者多数为老年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多影响治疗效果,病情复杂、病程较长、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护理工作。
4、患者急性期经中西药治疗病情多缓解明显,但治疗过程一般较长,仍需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护理工作。
5、多数患者老年体弱,故应注意保护患处,以免受冷,外感邪气,加重病情,此为预防治疗并重之举。
二、改进解决方案1、收集整理古典与现代文献,挖掘祖国医学治疗胸腰椎骨折病治疗方法,做好临床研究文献资料准备工作。
2、加强我科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实践在解决胸腰椎骨折病治疗难点中的应用。
3、优化胸腰椎骨折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方案,提高辩证准确率、完善治疗流程。
4、制定科室胸腰椎骨折急性期协定方中药治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5、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患者急性期疼痛不已,可给予药酒涂擦、艾灸、针灸穴位疏通等西药消炎利水的综合治疗。
6、患者恢复期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出院后康复指导,并注意随访。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11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优势病种是指在特定的诊疗条件下,中医在对疾病治疗和预防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和效果的疾病。
中医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对一些病种具有显著的优势。
本文将分析并探讨中医的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
一、中医优势病种及其诊疗方案实施情况1. 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中医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药物治疗:中医的药物治疗常采用活血化瘀、消食化痰、理气调脾等方法,如丹参、川芎、红花等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改善心脏的血液循环,增加心脏的供血量,减轻心绞痛症状。
(2)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中成药和中医针灸等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可以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体质,给患者配制个性化的中药方剂。
中成药包括复方丹参片、冠心宁胶囊等,具有改善心脏功能和减轻症状的作用。
中医针灸可以调整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增加血管的弹性,从而改善冠心病的症状。
在实施中,中医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和体质,个体化地制定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还注重患者的生活调摄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2.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中医在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中医针灸和中医推拿等。
(1)中药治疗:中医常采用降血压类中药,如天花粉、山葵籽、白芍等。
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血管的弹性、舒张血管等,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2)中医针灸: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调整人体气血的流动,增加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降低血压。
常用的穴位包括曲池、内关、太冲等。
(3)中医推拿: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调理经络,促进气血的通畅,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实施中,中医将辨证施治的方法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还注重患者的饮食调节和生活习惯的培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优势病种是指中医药在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的疾病或病种。
其治疗方
案的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针对具体的疾病或病种,中医药在治疗方案设计上具有一定的
独特性。
中医药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辨证施治,注重整体调节,
与西医以症状为中心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在实施中医疗效分析时,可以
对中医药治疗方案的整体性、个性化进行系统评估,并与西医的治疗方案
进行比较,以评估中医药在治疗上的优势。
其次,中医药在一些特定疾病或病种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例如,中医在肝病、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骨科疾病等方面具
有较为显著的优势。
针对具体的疾病或病种,可以对中医药的治疗方案进
行系统分析,评估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上的疗效,并可以结合患者的病情、
临床症状、辨证施治等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中医药在一些特殊人群中的应用也显示出其优势。
中医药注重
以人为本,讲究个体化调理,注重刺激人体自愈功能。
因此,在妇科疾病、儿科疾病、老年病等特殊人群中的应用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针对这些人群,可以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积极调理人体阳气、阴气、气血等方面的
平衡,提高患者的自愈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总之,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疾病或病种的治
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通过对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可以更系统地了解中医药在特定病种中的疗效和应用优势,从而为中
医药的发展和推广提供有力的依据。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针灸推拿科最早确定的优势病种之一,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开展了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的实施工作。
期间接受诊疗方案的门诊患者共有351例,完成351例,平均治疗10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针灸、推拿、牵引、中频药物导入治疗、艾灸、拔罐、运动康复训练及口服中药汤剂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的351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特色疗法使用率100%,中药饮片使用率 2.78%,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7例(2.78%),针灸治疗227例(90.4%),推拿治疗121例(48.2%),中,其他疗法46例(18.3%)。
(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
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牵引、中频药物导入治疗、艾灸、拔罐等。
依从性差的治疗方法有:运动康复训练及口服中药汤剂。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 1. 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应用较好;2. 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 3. 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1. 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低,如牵引只适合体质较好的患者; 2. 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
脾心痛精深中医临床路径应用的统计分析报告及改进要求措施2011年12年13年
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临床路径应用的统计分析及难点分析及改进措施(2011年度)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临床路径在我科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路径方案实施情况实施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临床路径以来,我科收治脾心痛病人22例。
严格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方案选择病人,共有21例符合条件并进入临床路径。
具体如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 ICD-10编码:K85);临床分型为肝郁化火证、肝胆湿热证、腑实热结证;严格遵照脾心痛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执行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参照①《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版,中华人民国卫生部制定颁发,1993年;第四版,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颁发,2002);②《急性胰腺炎》(肇达,等.人民卫生,2004)。
(1)主要症状:起病突然,常有饮酒和进油腻食物等诱因,以急性起病的上腹疼痛为主要症状。
(2)次要症状:常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可伴有轻度发热、黄疸、便闭等表现。
(3)体征:上腹部压痛、伴或不伴腹肌紧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正常。
(4)舌脉:舌淡红或红,苔薄白、或薄黄、或黄厚、或燥,脉细或紧或弦数或弦滑数。
(5)现代影像学技术(超声、CT、MRI):表现出胰腺炎的特征,可见胰腺非特异性增厚或肿大,胰周边缘不规则或有一个间隙的少量积液。
具备主症,结合查体及现代影像学技术可确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1、中药服:按照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治疗方案辩证使用中药汤剂。
2、中医外治法:按照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诊疗方案,辩证选择使用中医外治法。
3、针灸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辩证分析,选择穴位针刺治疗。
4、嘱咐患者卧床休息,禁食。
二、统计分析实行中医治疗脾心痛临床路径后,分别从六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住院天数:经过比较,入临床路径病例住院天数平均缩短1-2天。
医疗费用:入临床路径病例平均费用6000元,一般中、西医治疗脾心痛病例平均费用10000元,医疗费用明显降低。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012年本年度上半年我科中风病入径患者31人,出径4人,中风病中医临床路径的运行情况良好。
对于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我科不断分析总结,并提出问题,加以完善,但在过去的一年里,仍有较多患者在中风治疗中合并其它疾病,而使临床路径中断。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工作:1 遵循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基本思维和路线的基础上,完善中风病临床路径,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风病的治愈好转率,缩短中风病病程。
2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积极复查患者入院异常项目,并加以处理。
3 加强中风病患者的护理,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防止诱发其他疾病。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012年本年度下半年我科入径中风病患者35人,出径5人,中风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尚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很多问题:1 我科以内科疾病为主,患有中风病的老年患者居多,多数患者由于在中风病治疗过程中合并其他疾病及治疗而出径。
2 较多中风病患者病程迁延不愈,最终导致住院天数过长而出径。
解决措施:1 不断完善临床路径,为求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防止诱发其他疾病。
2 尽量完善中医诊疗规范,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在针药并举的情况下,提高中风病的治愈好转率,缩短面瘫病程。
中风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我科于2012年1月在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实践工作,中风病临床路径通过1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1. 中风病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健全工作制度。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通知精神,科室专门召开办公会,研究、部署我科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开展,确定了中风病临床路径,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小组,张红莉主任担任组长,张玉洁副主任、樊会竹副主任、徐红护士长担任副组长,何楠任个案管理员,韩丽娟、王桂霞、梁秀、李密任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成员。
急诊科优势病种
**********急诊科2013年度疗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措施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措施一、诊疗方案实施情况2013我科在去年优势病种(外感发热)基础上,根据我科实际情况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制定并实施了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优势病种的临床诊疗方案及路径,并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运用,其中大多数以中青年人为主,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全部病人均采用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药包括中药饮片辨证施治和中成药辨证施治;风寒束表型:用解表散寒法;风热犯表型:用解表清热法;暑湿袭表型:用清暑祛湿法;卫气同病型:用透表清气法:白虎汤加减。
中成药:杏苏颗粒、小柴胡颗粒、双黄连口服液、小柴胡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
结合中医特色治疗以针刺等治疗。
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1. 有效:服药72h内体温降至37.2℃以下,且体温不再上升超过37.2℃的时间。
2.显效:即刻退热判断标准:服药后4h内体温下降0.5℃。
3.痊愈天数:首次服药至疾病痊愈所需时间。
4.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痊愈标准:精神、食欲好、体温恢复正常满12小时、鼻咽部症状消失、咽充血消失。
(二)临床疗效评价治愈:68%显效:22%有效:8%无效2%三、疗效评估外感发热的主要诊断依据是发热、恶寒、咳嗽、头身痛,有外感病史;外感发热邪在肺卫,治疗当因势利导,从表而解。
风寒束表型:用解表散寒法:麻黄汤加味。
同时加予葛根重用桂枝以达解肌发表,以缓解患者的头项强痛等症,总有效率80%以上。
风热犯表型:用解表清热法:银翘散加减时适当加予黄芩,生地,柴胡等清热药以加强退热效果有效率85%以上。
在配合中医特色疗法和不配合中医特色疗法中以针刺:选穴大椎,曲池、合谷;拔罐取穴大椎等。
疗效较对照组高20%。
但在治疗中往往外感有兼夹有湿、署、燥、实等病症,所以在病症分析是要注意兼症的治疗,兼湿者加祛湿药,兼署加清署生津药,兼燥者加生津润燥药,兼实者祛实邪。
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附件2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科—、基本情况膝骨性关节炎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2年5月到2013年6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
期间收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46例,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91例,完成71例,变异20例,平均住院日17.73天。
使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推拿、中药薰洗、抜罐、小针刀、关节运动疗法、隔物灸疗法以及康复训练等。
二、诊疗方案使用情况分析(-)主要治疗方法使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71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使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42.25% ,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 ;特色疗法中,针刀使用率92.95% ,关节运动疗法使用率为80.28% ,关节腔注射疗法使用率为85.91% ,隔物灸疗法使用率为70.42% ;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30例(42.25%),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71例(100.%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38例(53.52% ),针灸治疗71例(100% ),推拿治疗69例(97.18% ),中药熏洗治疗87例(80.28% ),康复治疗13例(18.31% ),内科基础治疗25 例(35.21% 1(二)使用情况分析按照使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 ),中等(25%—75% )和差(<75% ),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
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推拿、小针刀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口服中成药、中药熏洗、康复功能锻炼、口服中药汤剂和其他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针刺特走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肯定”使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手法调整肌力平衡、小针刀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白疕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一、基本情况白疕寻常型银屑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3年5月到2013年11月,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15例,完成13例,平均住院日天;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中药薰洗、药浴、紫外光照射、中药湿敷、中药涂药等;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13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100%,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辨证施治率100%;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3例100%,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6例%,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100例100%,中药熏洗治疗12例%,紫外光照射13例100%;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紫外光照射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中药熏洗、口服中成药、推拿、和其他疗法;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清热凉血法治疗白疕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康复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缓解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中药熏洗方法,适用于白疕静止期和缓解期,鳞屑较厚的患者;2. 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3.国家医保政策限制了某些治疗方法的临床实施,如推拿治疗在医保规定的适应症中不包括白疕;三、疗效评价与分析一总体效果评价完成临床路径的13例患者中,症状改善12例%,体征改善12例%,好转12例%;临床痊愈及好转占病例总数的%;二疗效评价1.评价标准1以皮损严重程度在治疗前后的积分变化来判断疗效,分4级判定;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皮损基本消退,临床症状消失,n≥95%;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明显减轻,95%>n≥70%;有效:皮损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有所改善,70%>n≥50%;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临床症状未减轻或反而恶化,n<50%;2以皮损症候评分在治疗前后的积分变化来判断疗效,分4级判定;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皮损全部消退,临床症状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明显减轻,95%>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皮损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有所改善,70%>证候积分减少≥50%;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临床症状未减轻或反而恶化,证候积分减少不足50%;2、评价方法1皮损严重程度评分—PASI评分表1表1:PASI评分表PASI评分=头部面积分×头部严重程度分D+I+E×+上肢面积分×上肢严重程度分D+I+E×+躯干面积分×躯干严重程度分D+I+E×+下肢面积分×下肢严重程度分D+I+E×2、中医证候的改善,采用中医主要临床症状评估量表表2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制定;表2.主要临床症状评估量表3.疗效分析采用以上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疗效点为:以症状改善、皮损变薄,红斑颜色变淡为近期主要评价指标;本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如下:13例患者中皮损消退≥70%的11例%;70%≥皮损消退≥50%的2例%,未改善0例;总体有效率100%;案例1:于某,男,48岁;主因“全身红斑脱屑反复发作30年,加重1月余”入院;患者于3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红斑、丘疹、脱屑,后累及四肢、躯干,曾在多家医院诊断为“银屑病”给于治疗,病情缓解,患者自述本病冬重夏轻,1月前因过敏导致本次病情加重,皮疹泛发于全身,前胸、后背起黄豆大丘疹,上覆银白色鳞屑,刮去鳞屑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双小腿及双手呈片状脱屑,无明显瘙痒. 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皮科情况:前胸、后背起黄豆大丘疹,上覆银白色鳞屑,刮去鳞屑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双小腿皮损呈斑块状,中度浸润,上覆糠白色鳞屑,双手呈片状脱屑,无明显瘙痒,指、趾甲正常;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白疕血热证西医诊断:寻常型银屑病进入路径后立即复方甘草酸苷静滴,中药熏洗,紫外光照射,中药湿敷,给以犀角地黄汤口服,治疗17天后皮损消退80%以上,仅有双胫前小块皮损;案例2:略案例3:略病例基本信息表三、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一白疕临床治疗难点分析银屑病是一种顽固且易复发的皮肤病;给病人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临床医生颇感棘手;多年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研究,人力物力都投入不少,但仍有诸多问题没有突破;难点之一:病因方面银屑病的病因尚未清楚,目前认为,银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通过免疫介导的共同路径最后引起角质形成细胞发生增殖;但迄今为止,对于其发病机制尚无定论;难点之二:治疗方面银屑病的治疗进展是我们极为关注的问题;目前西医治疗用药为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生素类、维生素类药物等;部分药物疗效好,但存在极大毒副作用而临床无法推广用之;中医治疗本病辨病与辨证结合,分型与分期兼顾,临床确有一批疗效甚好的验方、复方,但疗效缓慢,疗程长,且缓解病情者多;总之,本病的治疗缺乏特效药,没有根治手段;难点之三:复发问题银屑病不是不治之症,不是没有治愈的可能性,我们所采用的治疗方案能很快能够达到临床治愈,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够预防银屑病的复发;这是本病难点中的难点;基于以上的问题,我们今后研究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①进一步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深入研究,只有对本病的发病机制有清晰的认识,才有可能找到治疗上和预防复发的突破;②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扬长避短,取西药见效快的特点与中药疗效满意、安全无副作用等有机结合,研制一批安全特效的药物,同时对目前疗效肯定的中药验方、复方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了解其作用机制;③用现代医学模式的观点防治认识教育基础上,将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因素有机结合,重视心理因素在本病的发病加重及复发中的作用,医患合作,给患者更多关心和理解,解除思想顾虑,避免精神紧张,合理安排生活,注意饮食调节,工作量力而行;治疗上要采取针对性防范性措施,避免感染因素,避免用药不当、不慎而造成红皮病或脓疱型银屑病等的发生,合理恰当用药,力求简单有效,仔细观察病情,避免诱发因素;实验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即使在临床治愈后,其实验室检查亦存在异常,如免疫方面仍存在表皮内免疫复合物沉积;皮肤损害消退处的微循环虽有改善,但仍未恢复正常;电镜发现治愈病例个别棘细胞核仍较大,线粒体聚集仍存在,线粒体嵴模糊;所有这些都说明经过临床治愈的病例,表皮组织的显微结构仍保留着治疗前病变细胞的特点,表明表皮细胞尚未完全恢复正常,这可能是本病易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二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从疗效分析中可以看出,本诊疗方案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减轻了患者皮肤损害程度,改善了临床症状,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分析如下:1.清热凉血消斑,迅速改善进行期的症状,防止皮损进一步蔓延;中医药治疗有助于减轻病情进展速度,进入本路径的血热证患者经过中药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中药汤剂口服治疗,配合清热解毒消斑的中药湿敷,紫外光照射,5-7天阻止皮损扩散,无新发皮损;2.活血化瘀,促进斑块消退;在银屑病进入缓解期或是静止期,皮损基地已不是鲜红色,再用清热凉血解毒的中药治疗已基本无疗效,这时需加入活血化瘀或是破血逐瘀药物,改善皮肤微循环,加快皮损消退,对于斑块型银屑病尤为明显;五、方案外本专科中医技术方法应用情况自拟“康银胶囊“的临床应用情况患者长期寒凉中药,损伤脾胃,以致银屑病经久不愈,我科根据老中医经验,以凉血活血,健脾除湿为治则,创制协定方“康银胶囊”,能有效缩短静止期和缓解期的时间,延长复发周期;附协定方“康银胶囊”地黄20g丹皮15g赤芍15g知母6g拳参15g紫草15g玄参15g白茅根15g槐米12g大青叶15g土茯苓20g茯苓10g防风6g蒺藜6g 苍术12g白术15g党参10g当归6g白芷6g山药15g丹参6g萆薢12g白鲜皮15g甘草6g黄芩12g陈皮12g枳壳9g板蓝根15g牛膝12g双花炭15g;共10付浓缩提纯后灌胶囊,共服用2个月;2013年10月25日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一、基本情况蛇串疮带状疱疹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3年5月到2013年11月,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9例,完成9例,平均住院日天;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成药注射液、半导体激光照射、针刺、拔罐、中药湿敷、火针等;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9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100%,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22%,特色疗法使用率100%,辨证施治率100%;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9例100%,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2例22%,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100例100%,针刺2例22%,半导体激光照射15例100%;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半导体激光照射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针刺和其他疗法;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缓解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针刺方法,适用于疾病后期疼痛较重的患者;2. 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三、疗效评价与分析一总体效果评价完成临床路径的9例患者中,100%患者痊愈后出院,疱疹全部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或瘢痕;临床痊愈占病例总数的100%;二疗效评价评价标准临床痊愈;皮疹结痂,疼痛消失, n≥95%;显效:皮疹大部分结痂,疼痛明显减轻,n≥70%;有效:皮疹部分结痂,疼痛减轻,30%≤n<70%;无效:症状基本无变化,n<30%;疗效指数n= 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疗前积分三评价方法1、时间指标:新丘疱疹/水疱停止出现时间无新水疱出现的时间、丘疱疹/水疱完全消退时间、开始结痂时间、全部结痂时间、开始脱痂时间、全部脱痂时间、疼痛开始减轻时问、疼痛完全消失时间;2、症状指标1丘疱疹/水疱0分:无丘疱疹/水疱;1分:丘疱疹/水疱数目<25个;2分:丘疱疹/水疱25~50个;3分:丘疱疹/水疱>50个;2糜烂0分:无糜烂;1分:1~3处糜烂,或糜烂直径<5mm;2分:4~6处糜烂,或糜烂直径5-10mm,中度渗出;3分:>6处糜烂,或糜烂直径>10mm,重度渗出;3红斑/水肿0分:正常肤色;1分:皮肤淡红;2分:皮肤潮红,中度肿胀;3分:明显的潮红、肿胀;4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尺度评分法Vsual Analogue Scale,VAS,即以长度为10cm的标尺两端0-10,每1cm代表1分;0为无痛,10为剧痛,分别代表最好和最差,让患者取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位置,医生读出分数;四疗效分析采用以上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疗效点为:以疼痛改善、皮损消退为近期主要评价指标;本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如下:9例患者中疼痛消失、疱疹消退100%,疼痛、疱疹未改善0例;总体有效率100%;案例1:刘某,男,53岁;主因“右下肢疱疹伴疼痛5天”入院;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无腰痛,无腿麻,诊于新汶矿务局中心医院,腰部CT检查示无明显异常,未处理;继而右下肢内侧皮肤出现红色疱疹,伴阵发性刺痛,影响患者工作. 既往身体健康,患胆囊结石3月;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皮科情况:右下肢内侧见散在红色丘疱疹,呈带状簇集性分布,无糜烂、渗出;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蛇串疮肝经郁热西医诊断:带状疱疹进入路径后立即复方甘草酸苷静滴,半导体激光照射,中药涂擦,给以龙胆泻肝汤加减口服,治疗9天后疼痛消失、疱疹消退,仅留有褐色素沉着斑;案例2:略案例3:略病例基本信息表五、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一蛇串疮临床治疗难点分析蛇串疮是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若不及时治疗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尤其是老年人,近年来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多年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运用中医中药及中医特色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疗效;难点之一:病因方面蛇串疮的病因较明确,是由于人疱疹病毒3型感染引起;中医方面多为情志内伤,肝郁气滞,久而化火,肝经火毒外溢肌肤而发;但我们通过临床发现年老体虚发病者较多,而且往往引不起足够认识,病程拖延导致治疗效果欠佳;下一步重点观察体虚年老患病者病因形成机制;难点之二:治疗方面蛇串疮气滞血瘀证相当于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进展是我们极为关注的问题;目前西医治疗用药为维生素类、营养神经类及止痛药等;药物疗效甚微;中医治疗本病辨病与辨证结合,分型与分期兼顾,临床确有一批疗效甚好的验方、复方,针刺、拔罐也有较好疗效;但疗效缓慢,疗程长;总之,本病本证型的治疗缺乏特效药;基于以上的问题,我们今后研究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①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临床辨证准确,用药要灵活;②扬长避短,取西药见效快的特点与中药疗效满意、安全无副作用等有机结合,研制一批安全特效的药物,同时对目前疗效肯定的中药验方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了解其作用机制;③用现代医学模式的观点防治认识教育基础上,将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因素有机结合,重视心理因素在本病的发病加重及复发中的作用,医患合作,给患者更多关心和理解,解除思想顾虑,避免精神紧张,合理安排生活,注意休息;治疗上要采取针对性防范性措施,让患者重视本病,得到及时的治疗,才能有较好的疗效;二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从疗效分析中可以看出,本诊疗方案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及早消除了患者疼痛,改善了临床症状;具体分析如下:1.清肝火解热毒,迅速改善临床症状,防止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中医药治疗有助于减轻疼痛程度,进入本路径的肝经郁热患者经过中药清肝火解热毒中药汤剂口服治疗,配合针刺及半导体激光照射,3天内能迅速减轻患者疼痛;2.理气活血,重镇止痛;由于很多患者对本病认识不够,导致病情拖延,来院时疱疹已消退,但疼痛不止;西医已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我们用活血化瘀、重镇止痛的中药配合针刺拔罐治疗,疼痛改善明显,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六、方案外本专科中医技术方法应用情况本方案治疗比较全面,效果比较理想,我们在临床上未采取本方案以外的中医诊疗技术2013年10月28日粉刺痤疮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一、基本情况粉刺痤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3年5月到2013年11月,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门诊患者共有76例,完成73 例,肺经风热证平均治疗时间<28天,脾胃湿热证平均治疗时间<56天,痰淤互结证平均治疗时间<84天,冲任不调证平均治疗时间<84天;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外用中药面膜,红蓝光照射、针刺、皮损内注射、中药涂药等;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73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100%,中成药使用率15%,特色疗法使用率100%,辨证施治率100%;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73例100%,外用中药面膜38例52%,红蓝光照射15例%,针刺3例4%,皮损内注射5例%,中药涂药61例%;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中药面膜、中药外涂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红蓝光照射和针刺;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中药面膜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临床观察对皮肤美白也有较好作用;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受到患者经济水平的影响,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经济条件好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红蓝光照射一次费用较高,应用上受到了限制;2. 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三、疗效评价与分析一总体效果评价完成临床路径的73例患者中,68例患者痊愈,临床痊愈占病例总数的%;二疗效评价1.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1、疾病疗效判定标准按尼莫地平法计算,以皮疹消退率作为疾病疗效判定标准;皮疹消退率=治疗前皮疹总评分一治疗后皮疹总评分/治疗前皮疹总评分;痊愈:皮疹消退率≥95%显效:95%>皮疹消退率≥70%,或疾病严重程度减低2度以上好转:70%>皮疹消退率≥30%,或疾病严重程度减低l度以上无效:皮疹消退率<30%,或皮疹反见增多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皮损加其他症状按尼莫地平法计算,以皮疹加其他症状评分的总降低率作为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_痊愈:总评分降低率≥95%;显效:95%>总评分降低率≥70%好转:70%>总评分降低率≥30%无效:总评分降低率<30%2.评价方法1、皮疹评分方法:皮疹类型0分:无;2分:仅见粉刺4分:粉刺、丘疹、脓疱并见6分:粉刺、丘疹、结节并见8分:粉刺、丘疹、结节、囊肿并见皮疹数量0分:无;2分:<30分4分:31-50个6分:>50个8分:>100个2、其他症状评分方法:皮疹痒痛0分:无1分:有颜面色红0分:无1分:有口渴喜饮0分:无1分:有尿黄0分:无1分:有便秘0分:无1分:有三疗效分析采用以上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疗效点为:以皮损近期改善主要评价指标;本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如下:68例患者中皮疹消失,皮疹未改善0例;总体有效率100%;案例1:王,男,19岁;主诉“面部皮疹1年余”来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红色皮疹,散在分布,无瘙痒,轻微触痛;未诊疗;既往身体健康;皮科情况:面部见散在数十个红色米粒至豆粒大小丘疹,无糜烂;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粉刺肺经风热证西医诊断:痤疮进入路径后立即给以枇杷清肺饮加减口服,面部红蓝光照射、中药面膜外敷等治疗,10天后复诊,见面部皮疹颜色明显变淡,部分已消退,继续上方案治疗10天后,皮疹全部消退,部分留有淡褐色斑;案例2:略案例3:略病例基本信息表四、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一粉刺临床治疗难点分析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给广大青年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尤其是青春期,近年来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多年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运用中医中药及中医特色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疗效;。
【免费下载】肠痈中医诊疗方案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 急腹症的首位。转移性右下腹 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 病情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 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பைடு நூலகம்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而右下腹阑 尾区 (麦氏点 )压痛,则是该病重要一个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 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 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一、病名 西医:急性阑尾炎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外科 学》(第七版) 中医:肠痈 二、诊断 (一)中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 (2002 版,主编 赵尚华)肠痈进行诊断。(1)转移性右下腹痛, 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2)可伴发热,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 (3)右下腹固定压痛。重者可有反跳痛,腹肌紧张,腰大肌试验阳 性,结肠充气试验阳性。 诊断依据:
峨眉山市中医医院外科 肠痈(阑尾炎)中医诊疗方案(2013 年) 上年度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总结 总结:一年中我们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利用我们的特色疗法, 根据不同的病情,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中 医临床效果,尤其是采用辨证施治配合西医疗法等治疗方法对 69 例 肠痈进行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分析:中医认为肠痈是由于饮食不节、寒温不适、情志所伤,以致 损伤胃肠,导致肠道传化失司,糟粕停滞,气滞血瘀,瘀久化热, 热胜肉腐而成痈肿。所以治疗应该是六腑以通为用,通腑泻热是治 疗肠痈的关键。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及早应用可以缩短疗程。初 期(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酿脓期轻证(轻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及 右下腹出现包块者(阑尾周围脓肿),采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反复 发作或病情严重者,应及时采用手术治疗。我们采用这些方法对肠 痈进行辨证论治,效果满意。 评估:采用中医临床观察方法,对 69 例进行观察,总有效率 90.1%,其 中治愈 62 例,占 89.8%,好转 7 例,占 10.2%。结果可以看出,中 医康复疗效明显,临床效果客观,体现了特色优势。为了进一步提 高中医治疗肠痈的疗效,我们对诊疗方案进行了优化,制定了 2013 年的肠痈的中医诊疗方案。如下:
外科中医优势病种分析总结优化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的疗效分析总结和优化(2012年版)一、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全年共收治病人13人次,按照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诊治,13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治疗总有效率84.6%,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2%。
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治愈:全身症状消失,肿块消散,疮口愈合。
好转:全身症状消失,局部肿痛减轻,或疮口尚未愈合。
无效:反复“传囊”或形成乳漏。
(二)疗效分析及总结2012年度外科共收治了乳痈(急性乳腺炎)患者13例,中医诊断符合率100%。
临床治愈11例。
13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治疗总有效率84.6%,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2%。
平均住院天数为7天。
根据我科2012年制定的诊疗方案治疗乳痈(急性乳腺炎),效果明显。
缩短了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三、难点分析部分患者成脓期切开排脓后易形成乳瘘,影响局部治疗,使切口愈合缓慢。
四、优化措施中医药治疗乳痈(急性乳腺炎)具有悠久的历史,效果显著。
借鉴中医葱管导尿术,置管引流。
行乳房脓肿置管引流术,减少换药次数,可以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愈合时间。
同时方便医生观察引流量和引流物性质,使切口愈合加快,瘢痕减小,防止乳瘘形成。
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诊疗方案的疗效分析总结和优化(2012年版)一、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全年共收治病人21人次,按照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诊治,21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治疗总有效率95.2%,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6.3%。
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血、尿淀粉酶正常。
好转:症状体征改善,血、尿淀粉酶降低。
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血、尿淀粉酶降低不明显。
(二)疗效分析2012年度外科共收治了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患者21例,中医诊断符合率100%。
临床治愈20例。
21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治疗总有效率95.2%,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6.3%。
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汇报
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汇报近年来,中医药在我国的发展备受关注,中医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也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中医医院的一名临床医生,我将就我所在医院中医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所在医院注重中医诊疗方案的科学制定。
在制定中医诊疗方案时,我们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特点、身体状况以及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在制定诊疗方案的过程中,我们也积极借鉴现代医学的诊疗方法,将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使诊疗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其次,医院加强了中医诊疗方案的执行力度。
在医院内部,我们通过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中医诊疗方案得到有效执行。
医生们在诊疗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定的诊疗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患者得到规范、科学的治疗。
同时,医院也加强了对医生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中医诊疗方案的理解和执行能力,使诊疗方案的实施更加规范、专业。
此外,医院还注重中医诊疗方案的效果评估。
在患者治疗结束后,我们会进行随访和效果评估,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通过效果评估,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改进诊疗方案,以期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总的来说,我所在医院对中医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管理和监控,力求使诊疗方案更加科学、规范、有效。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中医诊疗方案的实施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中医诊疗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机制,加强对中医医生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中医诊疗能力。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患者的宣传和教育,增强他们对中医诊疗方案的理解和信任,使中医诊疗方案得到更好的实施和推广。
综上所述,我所在医院对中医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汇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中医诊疗方案的实施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推动中医诊疗方案的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专家手册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围手术期诊疗方案部分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手册(2013年版)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围手术期诊疗方案部分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170分)说明:1.对3.1.1进行检查时,要求设置的5个一级临床科室必须独立设置。
2.检查病历时要由专家从病案信息库中随机抽取,不得由医院提供(下同)。
3.对指标3.2进行检查评估时,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临床科室中抽取2个临床科室,其中从内科系统临床科室和其他科室各抽1个(不含已抽取确定为检查对象的重点专科),共2个科室。
对每个科室分别打分,最后求平均分作为每项指标的实际得分。
4.对指标3.3.1—3.3.4项进行检查评估时,由专家在临床科室中随机抽取2个科室,其中从内科系统临床科室和其他科室各抽1个(不含已抽取确定为检查对象的重点专科)进行检查。
对每个科室分别打分,最后求平均分作为每项指标的实际得分。
5.对指标3.3.5进行检查时,由专家在制定了常见病种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的手术病历中随机抽查。
6.对指标3.9.3进行检查评估时,由医院提供开设病房的临床科室名单和设立病区中医综合治疗室的科室名单及相关证明材料,并从设立病区中医综合治疗室的科室中随机抽取2个科室实地考查。
7.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是指经药监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8.处方情况评价方法:查看评审前一年度报表,并抽查评审当月某天的处方。
如该天处方比例远低于该年度的处方比例,则再抽查另外一天的处方以进一步核实。
中成药和西药在一张处方中的按中药处方计算,计算时应分别计入中药处方数和处方总数。
9.在对临床科室进行检查时,备选科室不包括“治未病”科和重症医学科。
10.抽查病历,不特指的,运行病历和归档病历均可。
临床科室建设检查记录表(诊疗方案及应用)451.对指标3.3.4进行检查,查阅评审前3年资料时,如当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尚未正式印发相关病种诊疗方案,则检查科室对本院自行制定的诊疗方案进行分析、总结的资料。
中医诊疗方案优化是指对诊疗方案进行更新和修订。
2013年-伊犁州中医医院骨伤科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
股骨干骨折(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2013版)一、病名:中医病名:股骨干骨折西医病名:股骨干骨折股骨干骨折(fracture ofthe shaft thefemur):是指股骨粗隆下2—3cm 至股骨髁上2—3cm处的骨折。
此骨折多见于青壮年及lO岁以下的儿童。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进行诊断。
(1)有严重外伤史(2)主要症状: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有短缩、成角、旋转和侧方移位畸形及功能障碍。
(3)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有严重外伤史。
(2)主要症状; 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有短缩、成角、旋转和侧方移位畸形及功能障碍。
(3)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二)症候诊断围手术期症候为血瘀气滞证;伤后2周以内。
外伤后经络受损,血溢脉外、淤于皮下筋膜,阻塞气血、气滞血瘀。
局部压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三、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方案术前:(一)牵引治疗(包括骨牵引和皮牵引):术前患肢肿胀明显,予手法复位后牵引治疗。
1、皮肤牵引:适用于小儿及年老体质较差的成年人,儿童牵引重量约为1/6体重,成人约为1/7-1/12体重,一般不超过5公斤为宜。
2、骨牵引(股骨髁上牵引):适用于股骨中下1/3骨折,患肢置于Braun架上,牵引重量约为体重的1/7-1/8。
术前术后(二)中医药治疗:1、术前口服中药:血瘀气滞证治法: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红花、牛膝、灵脂、归尾、丹参、独活、木香、赤芍等加减。
(注:胃肠道不适者可用颗粒剂或中成药替代汤剂)2、术后中医药调理:依据患者四诊合参,可分为二期,仍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方(1)早期(1周内)以祛瘀为主:①补气活血祛瘀: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肢肿痛较甚者,又舌红有瘀斑,脉数有力,可酌情加川芎,地龙,赤芍,酒军,独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分析、总结及评价
本年科室各位医生对中医诊疗方案进行学习,对我科收治的患者,常规应用中医诊疗方案进行治疗。
实施中医诊疗的常见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优势病种为上述三种疾病。
通过对中医诊疗情况总结,对我科收治患者接受诊疗常规情况统计;总体实施比率占78.4%,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方案实施比率占92.6%,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中医治疗中,患者更易接受针刺、理疗、中药涂擦治疗,对中药汤剂接受较差。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常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居多。
主要原因是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社会压力大,导致病情拖延,气血耗伤,甚至累积脏腑,
优化诊疗方案:由于目前医保统筹额有限,故应优化治疗结构,提高中医药比例,临床中常见应用针灸推拿方法,并总结改进,提高疗效。
对常见病、优势病种采取常规针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