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4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_课件1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_课件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来源 问世 著作 内容
来源
评价
马 克
革命 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
背景 标志——《共产党宣言》 意义
内容 意义
具体实践——巴黎公社《法兰西内战》 内容
意义

理论与实践关系
逝世 评价
逝世 评价 问题探究
用表格形式整理归纳本课学习的马克思六本 著作主要包括每本书“内容”,以及弄清哪些是 和恩格斯共同创作的。
(1)崇高理想的树立:为人类工作
(2)第一次思想转变:由唯心主义向唯物 主义的转变
(3)第二次思想转变:由革命民主主义向 共产主义的转变。
理论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3)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 表现:1844年在《德法年鉴》中指出犹太人的 政治解放问题,并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第一次指明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 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
表现:马克思在《德法年鉴》、《神圣家族》、
《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三本合刊或著作中都 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发展了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
结果: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论都进行
批判发展,并做了有机结合,最后创立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论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1、诞生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2、诞生过程
《德法年鉴》、《神圣家族》、 《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言》、 《法兰西内战》、《资本论》
课堂练习
马克思在大学期间接受了黑格尔哲学的精髓是
(B

A.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自由主义
D.民主主义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是受到以下哪位哲学家的影

(C )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四精选课件:5.1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共29张PPT)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四精选课件:5.1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共29张PPT)

哲学家们只是 用不同的方式解释 世界,而问题在于 改变世界.
马克思特别强调自己的思 想不是理论而是方法, 不 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变世 界。
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
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 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 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 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 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
《资本论》热卖,马克思“火”了
特利尔城虽 然城小,但 很古老,已 有2000年的历 史,是德国 最古老的城 市之一。
马克思的故乡 特利尔
马克思的幽灵又回来了
科学社会主 义的奠基人 马克思
为人类贡献
了什么思想?
马克思的理论创造---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
19世纪人类优秀文化三大成果
德意志
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英国古典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的 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 英法空想 社会主义 科学 社会主义
马克思离开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 又超越费尔巴哈走向历史唯物主义。
德国唯物 主义哲学家 和无神论者, 他的唯物主 义思想成为 马克思哲学 的重要来源。
马克思参加了法国多 数工人协会的会议; 马克思和卢格合办的 《德法年鉴》;
在巴黎,1844年4--8 月,写了《1844年经 济学哲学手稿》;
1845年,马恩合写 《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唯 物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和女儿燕妮
马克思一家周末郊游
Karl Marx1875
Karl Marx1882
我们还在解读马克思的路上……
恩格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课件:5.1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课件:5.1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3-
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 基人马克思
一二三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一、树立崇高的理想,实现伟大的转变 1.树立崇高的理想 中学时代的马克思,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产生了为人类谋幸
福的崇高理想。 2.实现伟大的转变 (1)大学期间的马克思,被黑格尔哲学所吸引,汲取了黑格尔哲学
的精髓——辩证法思想,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1841 年,受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影响,马克思迅速摆脱了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例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包括( )
①伏尔泰的启蒙思想 ②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③费尔巴哈的
唯物主义思想 ④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在
批判地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的基
础上形成的。
答案:B
-21-
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 基人马克思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12345
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基本要点是( ) A.阶级斗争学说 B.无产阶级革命学说 C.剩余价值学说 D.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解析:A、B、D三项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答案:C
随堂演练
-22-
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 基人马克思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12345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马克思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德国籍犹太人,24岁时就当上一家 激进报纸的编辑。他在一些国家受到警察的不断迫害之后,终于在 伦敦定居下来。在伦敦,他在大不列颠博物馆里工作30年,为其 《资本论》收集资料。这部著作对后来历史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卢 梭的《社会契约论》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人教版历史选修四5-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人教版历史选修四5-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2、青年黑格尔派的核心
获耶拿大学博士,毕业论文运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汲取了黑格尔哲学的精髓——辩证法思想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1843年夏,马克思与 童年时代的女友燕妮 结婚,从此,她成了 马克思志同道合、患 难与共的亲密伴侣和 战友。
3、思想的伟大转变
①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A、接受黑格尔哲学思想(唯心主义、辩证法)
单第 元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1课 第2课 第3课 第4课 第5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和 Karl Marx(1818-1883) 路透社先后以“千年第一
二、伟大的合作
1、马恩友谊的开始: 1844年 2、理论合作: 3、实践合作:
⑴合作建立革命组织
①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②参加并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年,受委托为同盟拟定纲领,即《共产党宣言》
⑵共同参加革命斗争 ①积极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 (性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有无产阶级参加) ②创办“民主派机关报”《新莱茵报》 是当时民主运动中唯一代表无产阶级观点的报纸
②科学社会主义 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 克思主义),将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的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晚年编写的《资本论》,发现了剩余价值, 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
马克思一生的 唯物史观 两大重要发现
剩余价值
六、评价马克思
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①与恩格斯一起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②参加并帮助把“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③积极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并创办了《新莱茵报》 ④领导了第一国际,成为第一国际的灵魂 ⑤关注巴黎公社革命运动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知识点总结

⼈教版⾼⼆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产阶级⾰命家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马克思知识点总结第五单元⽆产阶级⾰命家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马克思【课程标准】了解马克思的⾰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马克思为创⽴马克思主义学说⽽不懈奋⽃的探索精神;马克思的主要⾰命活及他的理论建树。

【整体感知】马克思在理论上的贡献: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指导⽆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有⼒武器,是普遍真理。

【知识梳理】⼀、马克思“为⼈类⼯作”崇⾼理想产⽣的原因1、良好的早期教育2、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早期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法国启蒙思想中的“⾃由、平等、天赋⼈权”思想的影响使马克思产⽣了为⼈类谋幸福的崇⾼理想,从⽽确⽴了马克思⼈⽣的指路航标——为⼈类的解放和幸福⽽⼯作。

⼆、马克思思想的伟⼤转变及其原因1、转变的过程①⼤学期间他被⿊格尔哲学所吸引,加⼊青年⿊格尔派组织的“博⼠俱乐部”。

②尽管后来由于对⿊格尔唯⼼主义的批判,使他与青年⿊格尔派的主要⼈物分道扬镳,但他在这⾥汲取了⿊格尔哲学的精髓——辩证法思想,为创⽴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

③这⼀年,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发表,这本书给马克思以巨⼤影响,使他迅速摆脱⿊格尔唯⼼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④由于普鲁⼠政府对资产阶级⾃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镇压,尽管取得了博⼠学位,马克思并没能如愿地在⼤学⾥谋得职位。

但他仍坚持中学毕业时的信念,决⼼⽤哲学的理性与政府的⿊暗作⽃争。

他把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领导⼯⼈运动作为⾃⼰⼀⽣的事业。

⑤马克思还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进⾏了研究,在思想上,这个时期的马克思已完成从唯⼼主义向唯物主义、从⾰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转变。

2、转变的原因(1)由唯⼼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的原因:崇⾼理想,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书的影响。

(2)由⾰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的原因:崇⾼理想,对费尔巴哈思想的研究和批判。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1)马克思和恩格斯创⽴马克思主义的奋⽃历程1844年8⽉,马克思开始了与恩格斯的伟⼤合作,他们合作写了《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发表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并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他们把唯物主义运⽤于⼈类社会和⼈类历史的研究,第⼀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5.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5.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课后习题答案解析学思之窗1、你怎样看待马克思的人生选择?答案提示:马克思认为青年人应该选择为人类服务的职业,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个人的幸福和全人类的幸福完美结合起来,才能永远被人们所敬仰,并发挥作用。

这一选择是伟大的、高尚的,我们青年人应该学习马克思,将自己的价值选择与时代和人民所关心的共同目标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为理想而坚持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马克思是怎样看待自己的人生追求的?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答案提示:马克思认为,只有为全人类劳动的人生追求,树立坚定的人生信念才能够成为伟大的人物和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一生为之努力和奋斗。

我们青年人的人生价值追求一定要和国家、民族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选择最能为民族复兴做出贡献的职业,并能够坚定不移地奋斗终生。

3、结合中国历史请思考,马克思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一场“极端不义的战争”?答案提示:英国殖民者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对中人民族犯下了滔天罪行:劫掠并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规定十口通商,侵略进一步深入内地,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传教;《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开天津为商埠,强割中国领土九龙司地方一区,强迫清政府同意华工出国,变相进行“奴隶”出口贸易。

这一切都严重地侵犯了中国主权和践踏了中国人民的基本人权,因此马克思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一场“极端不义的战争”。

本课测评1、马克思是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付诸实践的?答案提示:人生目标:由于良好的早期教育和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马克思产生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并因此确立了“为人类工作”的人生目标,立志献身于人类最大多数的幸福事业。

付诸实践:(1)理论方面:深入研究与思考哲学问题,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无产阶级制定了科学的世界观;深入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现实经济问题,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先后完成几部经济学著作,主要代表作是《资本论》,这部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深入研究了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和工人运动状况,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2)革命方面:与工人运动领导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参加并帮助把“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积极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领导第一国际的活动;支持关注巴黎公社革命运动,创办报刊宣传革命,如《德法年鉴》《新莱茵报》…………2、概述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和实践活动。

人教版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PPT教学课件

2.大学生活
(1) 加 入 组 织 : 被 黑 格 尔 哲 学 吸 引 , 加 入 “博士俱乐部”。
(2)思想转变:1841年,受费_尔__巴__哈___的《基 督 教 的 本 质 》 一 书 的 影 响 , 开唯始物转主义向 ________。
3.伟大转变:1844年马克思完成从唯心主 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 ________的伟大转变。
历史选修四(配人教版)第五单元 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

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课程标准
教材研读学案 第
1

课堂探究讲义
速效提能演练
课程标准
了解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 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教材研读学案
一、“为人类工作” 1.少年时代 (1)出生: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莱茵省的 特利尔城。 (2)入学:未上过小学,12岁进入_威__廉__中__学_读 书。 (3)立志:喜欢说的名言是“为人类工作”。
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
A.暴力革命
B.代议制民主
C.先进的生产力
D.科学社会主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阅 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工业革命的开 展,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导致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的弊端日益暴露,资本主义私有 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尖锐矛盾造成了周 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另一方面, 无产阶级迅速壮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 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逐渐兴起。无法克 服的经济危机和工人运动的逐渐高涨,最终 将导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而这恰恰根 源于生产力的进步。
综合考查马克思主义
例2 阅读下列材料: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子课题,如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等,进行深入研究。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积极交流、讨论,共同完成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评价,共同进步。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研究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课前播放马克思生平事迹的短视频,让学生对马克思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展示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背景,如工业革命、社会变革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时代。
3.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为何会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问题导向
2.运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马克思的思想体系,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利用观看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马克思的生活背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热情。
2.通过学习马克思的思想,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本节课主要讲述了马克思的生平、学说以及他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马克思的主要思想贡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以及认识马克思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2.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积极交流、讨论,共同完成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人教版历史选修4《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ppt

人教版历史选修4《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ppt

1、阅读“流亡的贫困生活”这部分内容, 你能体会到马克思怎样的革命精神?
对革命报有必胜的信念
2、阅读P80“学思之窗”,你还能感受到 马克思怎样的精神?并回答教材中的问题。
1、创立和领导第一国际 1)背景: A、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新高·潮; B、马恩准备
2)活动: A、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 马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 B、马是领袖和灵魂; C、1876年解散。
B 大学时代
C 流亡生活期间
D 晚年时期
课堂练习
马克思在大学期间接受了黑格尔哲学的精髓是
(B
)A 唯物主义B 辩 Nhomakorabea法C 自由主义
D 民主主义
课堂练习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是受到以下哪位哲学家的影响

C)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歌德
对马克思摆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产生巨大影响
的书是(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5.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教案(人教版选修4)

5.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教案(人教版选修4)

第五单元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选修·教师用)【学习要求】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马克思思想的两次转变和飞跃。

2、马克思和恩格斯伟大合作的成就。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重点难点】重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他所从事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活动。

难点:马克思“喂人类工作”崇高理想的确立的原因和他思想几次飞跃的原因。

【单元导言】19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各国主要国家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无产阶级作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就需要有一种正确地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来指导,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思潮应运而生,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将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列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由理论转变成了现实。

20世纪,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

邓小平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本课导言】马克思,1818年生于德国莱茵省的特利尔城,1883年3月14日逝世于伦敦自己的书桌旁,书桌上还放着尚未完成的《资本论》,,三天后他被送往伦敦海格特公园,在他的葬礼上他的好友说“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

那么马克思岁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呢?一、创立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阅读书本77页到78页第2段回答马克思是如何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1、大学期间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组织的“博士俱乐部”。

并在他的毕业论文中成功运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2、1841年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发表使他摆脱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马克思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马克思
——英国《焦点》月刊
(1)材料说明了马克思在革命生活中处于何种状态?
政治上遭迫害流亡,生活上贫困.
(2)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有哪些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马克思一生主要的理论贡献与革命实践活动
①1844年 《神圣家族》 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
②1845年 《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一次系统阐明唯物史观 ③1848年 《共产党宣言》
——恩格斯
通过学习, 马克思身上有哪些精神 值得人们敬仰和学习的?
1、实践精神与理论探索精神;
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和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3、关注人类命运, 坚定为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材料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 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 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材料二 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 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 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 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据材料一归纳马克思重大的理论研究成果 (2)材料二中恩格斯如何评价马克思的?你如何理解?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马克思给我们留下怎样的精神财富?
四、第一国际的灵魂(1864—1876)
11起、8草6创4《年建成与“立领国宣导际言第工》一人、国协《际会临:”时走成章工向立程人国;》运际等动联重合要文件; 始终是协会的领袖、灵魂。
马克思
2、支持巴黎公社
1871年,《法兰西内战》: 高度赞扬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系统总结经验教训。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教学设计(共1课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教学设计(共1课时)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以及它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学生反馈: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促进教学相长。
3.布置课后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复习习惯。
提示:可以选择诸如贫富差距、劳动者权益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
3.论述作业:以“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及其在当代的价值”为主题,撰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
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文中需引用至少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观点。
4.小组讨论作业:分组进行讨论,针对“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这一主题,每组提出至少3条具体的实践建议。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2.交流分享: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成果分享,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倾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教师点评:在各小组分享结束后,我对各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1.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掌握不足,需要通过生动、具体的教学案例和史料解读,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2.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容易受到个人情感和主观认识的影响,需要引导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
3.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问题,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

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四《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说课稿

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四《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说课稿

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四《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说课稿一、教材背景与地位《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是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四中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及其思想体系。

这篇文章通过对马克思的生平、学术成就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的阐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意义。

本篇课文是高中历史选修四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和思考,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作用,并能够对当代社会主义进程进行思考和分析。

二、教材内容与解析1. 马克思的生平与学术成就本节主要介绍了马克思的个人经历和学术成就。

学生通过阅读这一部分可以对马克思的人物形象进行初步了解,了解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2.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本节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剩余价值学说。

学生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

3.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的意义本节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学生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学习可以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当代社会主义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三、思考与拓展1. 马克思主义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本部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入思考,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对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学生可以进一步分析和思考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当代社会变革中的实际运用,以及如何根据时代特点进行创新和发展。

2. 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与现实应用本部分对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与现实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四、教学目标和重点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马克思的生平和学术成就,认识到马克思在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2.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如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3.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应用,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作用;4.发展批判思维能力,能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思考和评价。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第一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第一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教学设计
2.结合现实社会现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
这些练习将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马克思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其理论对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此外,我会对本节课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肯定,并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和体会的文章,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
五、业布置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学习,撰写一篇关于马克思生平事迹及其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中作用的文章,要求不少于800字。文章中需体现马克思的思想成长过程、主要理论贡献以及对学生个人信仰和价值观的影响。
-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分析。
-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提高课堂互动性。
3.强化对马克思基本观点的讲解,结合实例进行阐述,降低理论难度,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
-采用图解、举例等方法,形象地展示马克思的理论观点。
-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4.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
5.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马克思及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通过学习马克思的生平事迹和著作,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坚定信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4: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4: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马克思所提出的伟大设想,指明了人类文明发展的 方向,因而至今仍有“经久的生命力、强大的解释力和 重大的影响力”,至今仍是西方最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之 一。
附:本册总结
附:本册知识点总结
一、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治世”和“盛世”的含义以及出现的原因
1.“治世”和“盛世” 在封建社会里,封建朝廷让大多数农民(自耕农)保有一些剩余生产物,得以维持一家 人的正常生活和进行再生产,社会上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秩序安定、矛盾 缓和、民族和睦、文化昌明等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治世”或“盛世”。
3、实践合作:
⑴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作思想准备;
①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1846
②正义者同盟
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7-1848
(《共产党宣言》) (结合必修一内容)
⑵参加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①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物质援法; ②参加德国三月革命; ③创办了“民主派机关报”——新莱茵报
(唯一代表无产阶级的报纸)
①1844年马恩合写《神圣家族》,是一部批判青年黑格尔 派唯心主义著作。 ②1845年马恩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发展黑格尔的辩 证法,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③1848年马恩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 生。 ④1871年马克思写了《法兰西内战》,赞扬巴黎无产阶级 的革命精神,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这个被认为马 克思所写的最辉煌的文件之一。 ⑤马克思晚年编写《资本论》,具有划时代意义,是政治 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
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说课稿(共1课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说课稿(共1课时)
1.分析学生的作业和测试结果,了解他们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策略。
2.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定期回顾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持续优化教学方案。
3.创设模拟情景,如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4.安排写作练习,让学生撰写关于马克思或科学社会主义的短文,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具体目标:
(1)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
(2)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探究,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体目标:
(1)学生能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学生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马克思的生平事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马克思的生平事迹,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而教学难点则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能够运用其分析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为此,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二历史课件5.1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人教版选修4)

高二历史课件5.1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人教版选修4)

二、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和实践活动有哪些?
1.主要理论贡献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他系统阐明了唯物史观,创 立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 哲学;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
主义理论。
2.主要实践活动
(1)1846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参加“正义者同盟”并将其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 盟”,为同盟拟定纲领,即《共产党宣言》。 (3)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办《新莱茵报》,宣传民主 革命纲领。 (4)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支持、帮助巴黎公社革命。
2.下面的革命理论与实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 和参加的是 ( )
①改组“正义者同盟”
②写作《共产党宣言》

支持并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 A.①②④ C.①③④
④创办“民主派机关报”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答案:D
高频考点
[示例] 材料一
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
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指的是什么?马 克思详细论述这一观点的著作是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应持 怎样的态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第(1)问,
首先判断出该纲领为《共产党宣言》,再结合材料一中 “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已 经过时了”归纳出“过时”的主要原因。第(2)问考查学生 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容易得出答案。第(3)问注意 对马克思主义应持肯定态度。 [答案] (1)《共产党宣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教学教案
无锡市辅仁高中 陈伟新
1、 少年时代立下宏志:
良好的早期教育 + 法国启蒙思想影响 = “为人类工作”
“为人类工作”成为献身人类解放事业的指导思想。

2、 青年时代转变思想:
1)第一次思想转变
黑格尔辩证法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标志着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第一次伟大飞跃。

后来,马克思将唯物主义与辨证法相结合,创立辩证唯物主义。

随后,马克思又发现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意识是世界本质”的错误说法,他通过研究揭示人的意识取决于其生产方式,不同意识产生取决于不同生产方式的存在,由此创立历史唯物主义。

2)第二次思想转变
与德法工人运动领导人密切联系 主编《德法年鉴》 从事理论研究(马义来源)
马义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辨费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标志着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第二次伟大飞跃。

后来,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学理论。

马克思的两次思想转变说明:马克思具有与时俱进、自我创新的精神。

1、马恩友谊的开始: 1844年
2、合作创立革命理论
1)《神圣家族》——批判青年黑格尔学派唯心主义,肯定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

2)《德意志意识形态》——发展黑格尔辨证法
(克服费的机械唯物论),第一次系统阐明唯物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3、 合作建立革命组织
1)1846年—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传播科学社会主义;
2)1847年—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在欧洲国家建立支部;1848年,拟订并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详见必修一P122)
4、共同参加斗争
1)经济支援(支援法国等国家工人购买武器);
2)投身革命
积极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资产阶级反封建革命,有无产阶级参加) 创办机关报《新莱茵报》,是当时民主运动中唯一代表无产阶级观点的报纸
1、政治上遭迫害和驱逐——生活十分窘困;
2、对革命抱必胜信心——始终以革命事业为第一生命。

唯心————唯物 唯心————唯物 资革命民主主义————无共产主义
1、创立和领导第一国际
1)背景:
A、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出现新高潮;
B、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经验,深入研究,作了大量准备
2)活动:
A、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史称“第一国际”),马克思起草《成立宣言》、
《临时章程》等指导工人运动;
B、马克思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
C、1876年,由于各国资产阶级迫害而解散。

3)意义:
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国际工人运动联合的产物,载入史册。

马克思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在第一国际中发挥领导作用。

2、支持和帮助巴黎公社运动
关于巴黎公社运动,详见必修一P124)
1)革命期间,马克思给予支持和帮助;
2)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撰写《法兰西内战》,推动巴黎公社的斗争。

A、内容:揭露资产阶级反革命本质;
赞扬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总结公社的经验教训
B、意义:有力回击阶级敌人对公社事业的造谣毁谤;
是马克思最辉煌的文件之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3、关注东方民族革命
主要揭露欧洲列强侵略行经,赞扬亚洲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1、写作概述
1842年,马克思开始研究经济问题;1861年,开始《资本论》的写作,1867年出版第一卷,第二第三卷由恩格斯整理出版。

2、内容:略
3、意义:
1)划时代意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是马克思的又一伟大发现。

它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揭示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科学地论
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从而把马克思的社会主
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上。

2)为马克思建立社会主义学说提供依据,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有力武器。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

恩格斯悲称“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


1、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成为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武器;
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A、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
B、第一国际的灵魂
C、支持巴黎公社运动
D、关注亚洲民族革命
3、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世界影响深远。

教学补充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