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快离子导体陶瓷

合集下载

先进无机材料的基本理论

先进无机材料的基本理论

先进无机材料的基本理论无机材料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简称。

传统的无机材料:由硅酸盐化合物为主要组分制成的材料,包括日用陶瓷、普通工业用陶瓷、一般玻璃、水泥、耐火材料等。

先进无机材料:由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硅化物以至各种无机非金属化合物经特殊的先进工艺制成的材料。

无机材料的分类分类:从结晶程度上:多晶体的陶瓷、单晶体、无定形体或玻璃体;从形态上:块状材料、纤维材料和薄膜材料;从用途上:不仅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和各个工业领域,而且与高技术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先进陶瓷陶瓷:从传统工艺的含意来说陶瓷是指将粘土一类的物料经过高温处理变成坚硬有用的多晶材料。

现代陶瓷:广泛含义则还包括玻璃、人工晶体、无机涂层和薄膜等。

先进陶瓷:是为有别于传统陶瓷而言的。

先进陶瓷有时也称为精细陶瓷(Fine Ceramics)、新型陶瓷(New Ceramics)、高技术陶瓷(Migh-tech.Ceramics)等。

先进陶瓷从性能上可分为: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两大类。

结构陶瓷:是以力学机械性能为主的一大类陶瓷。

特别适用于高温下应用的则称之为高温结构陶瓷。

功能陶瓷:利用材料的电、磁、光、声、热和力等性能及其耦合反应,如铁电、压电陶瓷、正(或负)温度系数陶瓷(PTC或NTC)、敏感陶瓷、快离子导体陶瓷等等。

④显微结构分析上的进步,使人们更精细的了解陶瓷材料的结构及其组成,从而可控制地做到工艺-显微结构-性能关系的统一,对陶瓷技术起到了指导作用。

⑤陶瓷材料性能的研究使新的性能的不断出现,大大开拓了陶瓷材料的应用范围。

⑥陶瓷材料无损评估技术发展,加强了使用上的可靠性。

⑦相邻学科的发展对陶瓷科学的进步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2.先进陶瓷材料研究的趋势①纳米陶瓷:所谓纳米陶瓷,首先所用原料的粒度是纳米量级的粉体,其次在显微结构中所体现的晶粒、晶界、气孔和缺陷分布也都处在纳米级水平。

纳米陶瓷的出现将引起陶瓷工艺、陶瓷科学、陶瓷材料的性能和应用的变革性发展。

高一必修1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无机非金属

高一必修1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无机非金属

高一必修1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无机非金属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自然科学。

小编准备了高一必修1化学第六章知识点 ,希望你喜欢。

一、重要概念无机非金属材料①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

②包括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

陶瓷①从制备上开看 ,陶瓷是由粉状原料成型后在高温作用下硬化而形成的制品。

②从组分上来看 ,陶瓷是多晶、多相(晶相、玻璃相和气相)的聚集体。

玻璃①狭义:熔融物在冷却过程中不发生结晶的无机非金属物质。

②一般:假设某种材料显示出典型的经典玻璃所具有的各种特征性质 ,那么不管其组成如何都可称为玻璃(具有玻璃转变温度 Tg)。

玻璃转变温度:玻璃态物质在玻璃态和高弹态之间相互转化的温度。

具有Tg的非晶态无机非金属材料都是玻璃。

水泥凡细磨成粉末状 ,参加适量水后 ,可成为塑性浆体 ,能在空气或水中硬化 ,并能将砂、石、钢筋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通称为水泥。

耐火材料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 ,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 ,在宏观(微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备的性能。

可以通过材料设计使各组分的性能互相补充并彼此关联 ,从而获得更优秀的性能。

二、陶瓷知识点1.陶瓷制备的工艺步骤原材料的制备坯料的成型坯料的枯燥制品的烧成或烧结2.陶瓷的天然原料①可塑性原料:黏土质陶瓷成瓷的根底(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②弱塑性原料:叶蜡石、滑石③非塑性原料:减塑剂石英;助熔剂长石3.坯料的成型的目的将坯料加工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半成品 ,使坯料具有必要的机械强度和一定的致密度。

4.陶瓷的成型方法①可塑成型:在坯料中参加水或塑化剂 ,制成塑性泥料 ,然后通过手工、挤压或机加工成型;(传统陶瓷)②注浆成型:将浆料浇注到石膏模中成型③压制成型:在金属模具中加较高压力成型;(特种陶瓷)5.烧结将初步定型密集的粉块(生坯)高温烧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致密体。

第6章功能陶瓷1103

第6章功能陶瓷1103
式中A、B — A、B元素的电负性;PAB — 陶瓷的离子键成
分比例。
A、B的差值越大,离子键越强,或者说离子键成分比例越 大。反之,A、B的差值越小,则共价键成分比例越大。当 A=B时,成为完全的共价键。
二、鲍林规则
电子陶瓷的绝大部分为以离子键为主的晶体材料,结构 主要取决于正负离子如何结合在一起,同时又能具有最大的 静电引力和最小的静电斥力。所谓“鲍林规则”,它主要针 对离子晶体,对于共价键结合并同时具有部分离子键性质的 晶体也有参考价值。但对于完全为共价键结合的晶体,是不 适用的。
晶体结构缺陷有好几种类型,根据几何形状分: 点缺陷(尺寸处于1~2个原子大小)、线缺陷(位错)和面缺
陷(晶界和界面)。 1. 功能陶瓷晶体中的点缺陷 2. 根据对理想晶格偏离的几何位置及成分划分: (1) 填隙原子:进入晶格中正常结点间的间隙位置。 (2) 空位:正常结点没有被原子或离子占据,成为空结点。 (3) 杂质原子:外来原子进入晶格成为晶体中的杂质。
电场在大于正负饱和值 之间循环一周的过程中,电 极化强度与电场强度沿封闭 曲线CBDFGHC变化,这一 曲线称为电滞回线。电滞回 线是铁电畴在外电场作用下 运动的宏观描述,是铁电体 的标志。
(1)温度对电滞回线的影响
矫顽场和饱和场强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环境温度对材料的晶体结构有影响,因而其内部自发 极化发生改变,尤其是在相界处变化最为显著。例如, BaTiO3在居里温度附近,电滞回线逐渐闭合为一直线(铁 电性消失)。
位置不发生变化、瞬间就能完成、去掉电场后又能恢复原状 态的极化形式。 1)电子位移极化
加上外电场后,离子中的电子相对于原子核逆电场方向 移动一小距离,带正电的原子核将沿电场方向移动一更小的 距离,造成正负电荷中心分离,形成感应偶极矩,当外电场 取消后又恢复原状。 2)离子位移极化

第六节 非金属导电材料

第六节 非金属导电材料

为介质损耗,通常用损耗因子tan表示.损耗角正切tan的倒数则
称为品质因数Q, 即
Q 1/ tan

很显然, 损耗因子tan大, 则介电陶瓷的能量损耗也大,品质因数
Q就低.
11
(二) 介电陶瓷材料
• 介电陶瓷是最主要的介电材料, 其性质与陶瓷多晶体的晶体结构密切相
关.
• 在晶体32种对称点群中,11种有对称中心, 21种无对称中心.
象称为极化. – 极化可分四种(见下页图):
• 电子极化 • 离子极化 • 偶极子极化 • 空间电荷极化
9
电子极化: 在电场作用下, 使原来处于平衡状态的 原子正、负电荷重心改 变位置,即原子中电子 相对于原子核产生的较 小位移. 离子极化: 在电场作用下, 多晶陶瓷体内的正、负 离子分别 相对位移. 偶极子极化: 在电场作用 下, 非对称结构的偶极子 趋向与外电场方向一致.
4
• 在这种氟石结构的四价氧
化物MO2中,加入碱土金 属氧化物RO和稀土氧化
物RE2O3等,这些氧化物 的低价阳离子置换Zr4+ 离
子后,会在
M
4 1 x
Rx2
O2
x

M
4 12
x
RE23xO2
x
固溶体
晶格内出现氧离子空位:
加入一个二价阳离产生一
个氧离子空位, 加入一个
三价阳离子产生1/2个氧
离子空位. 这些空位稳定
了立方结构, 同时这些氧
离子空位和氟石型结构中
存在的间隙使 O2-在氧的
亚晶格中具有高的迁移率,
从而产生氧离子传导特性.
5
• 稳定氧化锆的电性能 ZrO2-12%CaO:阴离子空位6.0%,σi=5.5(S/m)(1000 ℃下), Ea=1.1eV ZrO2-9%Y2O3: 阴离子空位4.1%,σi=12(S/m)(1000 ℃下), Ea=0.8eV • 应用:

第六节 非金属导电材料

第六节 非金属导电材料

–热释电晶体中,在外电场作用下,
压电晶体
随电场改变电偶极子方向的晶体 称为铁电晶体.
热释电晶体 铁电晶体
图 电介质、压电晶体、热释 电晶体和铁电晶体的关系 12
• 介电陶瓷按介电常数, 可分为三类: – 第一类: 具有低和中等介电常数. 中等介电常数范围: 15-500. 损 耗因子 < 0.003. – 第二类: 以铁电材料为主的高介电常数陶瓷. 介电常数范围: 200020000. 性能随温度、频率、场强变化程度大. 损耗因子 < 0.03. – 第三类: 介电陶瓷材料组织中含有导电相. 可降低电容器中介电材 料厚度. 性能与第二类相同.
介电材料: 是利用固体的介电特性,以感应而非传导的方式传递 电的作用和影响.
介电材料又叫电介质.
(一) 介电性
– 介电性: 当材料内的带电粒子被束缚在固定位置上, 在外电场作用下
仅发生微小位移, 即形成极化电荷但不产生电流, 带电粒子在电场下
作微小位移 (即发生极化) 的性质称为介电性.
8
• 极化: 介电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不产生电荷的长距离输送,而只产生有限 的电荷重排,使电介材料获得一个电偶极矩(简称电矩),该现
14
3. 高介高压电容器陶瓷
• 高介电容器陶瓷: 介电常数超过1000的介电陶瓷材料通常为铁电陶瓷材料.
– 材料
• 以钛酸钡(BaTiO3 )为基 + 掺入少量MnO2等添加物: 介电常数很 高
• 以Sr、Sn、Zr 等离子,置换钙钛矿型结构的多元复合化合物, 则 使介电常数增大到近20000.
• 高压电容器陶瓷:
• 主要材料:
在通用树脂中 + 导电填料及添加剂 – 通用树脂:聚烯烃(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 导电填料: 金属粉、金属纤维、炭黑、石墨、碳纤维等; 形 状: 球状、薄片状、针状 – 添加剂:抗氧剂,固化剂,溶剂,润滑剂等

功能陶瓷

功能陶瓷
离子导电常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
例如β-Al2O3在c方向上的电导比在其他方向上大许多,这是由于离子 通道存在明显的方向性。
Dept. of MSE, CQU
15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离子电导率与温度T的关系满足Arrhenius关系:
ion
E A exp( ) kT
(4-9)
晶格中导电离子可能占据的位置比实际填充的离子数目多得多; 临近导电离子间的势垒不太大; 晶格中存在有导电离子运动的通道,如各种体积较大的八面体间隙 和四面体间隙相互连通。
Dept. of MSE, CQU
14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离子在晶格中可能占据位置的投影图 (a)绝缘体;(b)离子导体
Dept. of MSE, CQU
11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缺陷对陶瓷导电的影响
晶体缺陷对陶瓷导电行为的影响比较复杂。陶瓷中点缺陷对材 料电性能影响较大,一般都是陶瓷材料的电导有所增加。
例如立方ZrO2,其结构中的正离子作立方密堆积,负离子占据全部 四面体间隙,而全部八面体间隙空着,这就便于其他例子在其间移动。 如果在立方ZrO2中加入8at%的Y2O3,Y3+部分替代Zr4+后在晶格中形成部 分氧离子空位,可使ZrO2的立方相在低温时稳定和称为离子导电的固体 电解质。
Ag在AgI晶胞中 的位置
Dept. of MSE, CQU
21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具有β-Al2O3结构的氧化物
β-Al2O3结构属于六角晶系。这种结构的导电性源于一价碱金属离子A+ 的高迁移性和高可交换性。晶胞中阳离子采取立方堆积,铝粒子处在八 面体和四面体间隙位置上。A+和氧层连接在一起,这种疏松的连接层是 无序的,它提供了原子通道,使晶格中的A离子很容易移动。 一价A离子的半径过大或过小均会 引起电导率的下降。这是因为离子 半径过大时,其迁移能力变差;而 离子半径过小会使正离子在电导通 道中作漩涡式的迅速移动,也会阻 碍其运动。 这类材料的导电行为是极端各向异 性的,垂直于c方向的电导率比于c 方向的电导率大得多。

电性功能材料

电性功能材料

固体的导电性
i为金属中的电 流密度,σ为金 属的电导率,E 为施加在金属上 的电场强度。
欧姆定律 i=σE或E=ρi
σ=1/ρ(ρ为电阻率)
物质的导电性用 电导率σ来表征
L = RS
电导率的大小决定了固态物质的导电性能
第 二 电性功能材料 章
S?
•导电功能材料的分类 导体(σ=106~108S/m) 根据固体在室温 下的电导率 半导体(σ=10-9~105S/m) 绝缘体(σ=10-20~10S/m)
国际上通用的硬铝线HAl则主要用于送、配电 线,它只能在90℃以下连续使用。大容量高压输电 导线要在150℃下连续工作,需用含Zr等耐热铝合 金TAl;而变电所用的母线则要在200℃下连续工作, 必须使用超耐热铝合金STAl。
第 二 电性功能材料 章
金属导电材料—导电布线材料
导体布线材料
主要采用Au、Ag、Cu、Al等电导率高的材料,有 时也使用金属粉和石墨粉与非金属材料混合的复合 导电材料,其电阻率通常比强电用材料的电阻率高 的多,并有厚膜和薄膜之分。 电子工业用的导体布线材料应具有膜电阻小、 附着力强、可焊性和抗焊熔性好等优点
复合型
第 非金属导电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 二 电性功能材料 章
1.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结构型高分子导电材料中,至今只有聚氮化硫 (SNfn)可算是纯粹的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其他 的许多几乎是用氧化还原、离子化或电化学方法进 行掺杂后才具有较高的导电性。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聚乙炔、聚苯胺、聚苯硫醚、 聚噻吩、聚吡咯等。
auagptpd等新型的cu等贱金属厚膜导体新型的cu等贱金属厚膜导体膜电阻小可焊性和抗焊熔性好无离子迁移可焊性和抗焊熔性好无离子迁移优点缺点工艺要求较高老化性能尚不如贵金属厚膜导体好工艺要求较高老化性能尚不如贵金属厚膜导体好第二章电性功能材料贵金属贵金属厚制作方法导体浆料丝网印刷后烧结而成膜层致密附着力强金属导电材料导电布线材料特点厚膜导体膜导体附着力强可用非活性焊接剂焊接抗焊熔性均好丝网印刷性能好与多种电阻及介质材料兼容可用非活性焊接剂焊接抗焊熔性均好丝网印刷性能好与多种电阻及介质材料兼容第二章电性功能材料要求金属导电材料导电布线材料薄膜布线导体分为单元膜和复合膜两大类具有导电性好附着力强化学稳定性高可焊性和耐焊性均好成本低等特点

第六章-无机材料的电导PPT课件

第六章-无机材料的电导PPT课件
与材料有关。
.
8
管状试样
RV
r2 r1
2 Vldxx2 Vllnrr1 2
.
9
圆片状试样
RV
V
4h
(r1 r2)2
.
10
3、表面电阻与表面电阻率
RS
S
l b
两电极间表面电阻RS由 左式决定,l电极间距
离, b 电极长度,ρS 样品表面电阻率,单
位为欧姆。表示材料
表面上,电流从任意
大小正方形相对两边
Jt
DqnV
x x
n qnV x kT x
.
31
能斯托-爱因斯坦方程
D nq2
kT
建立离子电导率与扩散系数关系。
由电导率公式:σ=nqμ建立扩散系数D
和离子迁移率μ关系: D kT BkT
q 扩散系数随温度变化规律为:
DD0ex pW (kT)
.
32
影响离子电导因素
1、温度:温度升高,电导按指数规律 增加。
.
2
第一节 电导物理现象
一、电导宏观参数 1、 电导率和电阻率
IV R
SJ LE R
J L E 1E
SR
.
3
1、电导率和电阻率
SR
L 为材料电阻率。单位:欧姆·厘米 (Ω·cm)
1
定义为材料电导率,单位欧
姆-1·厘米-1(Ω-1 ·cm-1)
.
4
材料电导率排序(Ω-1 ·cm-1)
.
50
.
28
扩散与离子电导
离子电导是在电场作用下离子扩散 现象。主要有三种扩散机构:
空位扩散 间歇扩散 亚晶格间歇扩散
.

快离子导体 ppt课件

快离子导体 ppt课件

无序状态。
➢正常离子晶体
快离子导体,相变过程就是导电相由
有序到无序的转变过相程变。
天津理工大学
③ 快离子导体的晶格中包含能量近似相等,而数量远比 传导离子数目多的间隙位。
肖特基缺陷:一定温度下、表面附近的原子A和B依靠热
运动能量运动到外面新的一层格点位置上,而A和B处的空位 由晶体内部原子逐次填充,从而在晶体内部形成空位,而表面 则产生新原子层,结果是晶体内部产生空位但没有间隙原子, 这种缺陷称为肖特基缺陷。
天津理工大学
离子导电性:离子类载流子电场作用下, 通过材料的长距离迁移。
半径较小离子形成的亚晶格又被称为液态亚晶格。
天津理工大学
а-AgI晶体结构
I- 体心立方堆积,
占据8个顶点和体心位置 一个晶胞中含2个I-
Ag+ 可以占据I- 形成的八面体空隙
6个面心 12个棱中心
一个晶胞中含6个可占据位
可以占据I- 形成的四面体空隙
6个面上,每个面4个位 一个晶胞中含12个可占据位
天津理工大学
② 快离子导体往往不是某一组成的某一材料, 而是指某一特定的相。
如: AgI а β γ-AgI 三个相, 仅а-AgI是快离子导体
典型的快离子导体由两种晶格组成。
半径较大的离子形成刚性晶格,离子占据固定位置。 半径较小的离子占据在刚性亚晶格的某些间隙位置,间隙位
大于离子数,这种离子可以随机分布在间隙位上,称运动离子。
载流子为离子或离子空位的电导——离子电导
天津理工大学
1 固有电导(本征电导)
载流子由晶体本身热缺陷——
弗仑克尔缺陷 肖脱基缺陷
提供
晶体的温度较高时,一些能量较高的的离子 脱离格点形成“间隙离子”,或跑到晶体表 面形成新的结点,原来的位置形成空位,从 而破坏晶格的完整性,这种与温度有关的缺 陷称之为晶体的热缺陷。

信息功能陶瓷材料

信息功能陶瓷材料

而每个氧离子附近有4个这样 = S= ,而每个氧离子附近有 个这样 2
故从Ba 的Ba2+,故从 2+中获得的总静电键强度 为 2 − 4*2 所以氧离子的价数为 = Z2 = , 3 12
Z− + Z− =4/3+4/2=2 2 1
鲍林规则
3)鲍林第三规则一多面体组联规则 ) 离子晶体中配位多面体之间共用棱边的数目愈大, 离子晶体中配位多面体之间共用棱边的数目愈大, 尤其是共用面的数目愈大,则结构稳定性愈低。 尤其是共用面的数目愈大,则结构稳定性愈低。对于 高价、低配位数的正离子来说,这种效应很明显。 高价、低配位数的正离子来说,这种效应很明显。 这是因为处于低配位、 这是因为处于低配位、 高价正离子的静电键强度虽 然可以计量地分配到各配位负离子中, 然可以计量地分配到各配位负离子中,但不等于说其 正离子电场已为负离子多面体所完全屏蔽。 正离子电场已为负离子多面体所完全屏蔽。当这类多 面体之间共用的棱边数增加,则正离子间的距离减小, 面体之间共用的棱边数增加,则正离子间的距离减小, 即未屏蔽好的正离子电场之间的斥力加剧。 即未屏蔽好的正离子电场之间的斥力加剧。当配位多 面体之间以共面方式结合时, 面体之间以共面方式结合时,则必然降低整个结构的 稳定性。 稳定性。

i
k
Z
+
N

Z-一负离子的电价, k一与该负离子相关联的静电键 一负离子的电价, 一与该负离子相关联的静电键 数目, 一与某个负离子相邻的第 个正离子。 一与某个负离子相邻的第i个正离子 数目, i一与某个负离子相邻的第 个正离子。
§ 1.2 鲍林规则
这就是说, 这就是说,正离子将其电价平均分配给与它相邻的负离 子,同理,负离子也将其电价平均分配给它相邻的正离 同理, 子。 总之, 总之 , 电价规则从电中性角度来表现晶体结构的稳 定性。这就是说,对于稳定的晶体,不仅宏观上保持电 定性。这就是说,对于稳定的晶体, 中性,在微观区域内也应保持电中性。 中性,在微观区域内也应保持电中性。

非金属材料学 第六章 陶瓷

非金属材料学 第六章 陶瓷

制备工艺
真空烧结、气氛烧结、热压烧结等手段
化学组成控制
成分由人工配比决定,性质的优劣有原料 的纯度和工艺决定,与产地关系不大
使用精选或提纯的氧化物、碳化物、 氮化物、硼化物等原料
原料
结构陶瓷
碳化物
陶瓷 氧化物 陶瓷 硼化物 陶瓷
氮化物
陶瓷
2014-9-16

氧化物陶瓷
新型陶瓷
按照化学组成
氧化物陶瓷
非氧化物陶瓷
过渡金属的碳化物、 氮化物、硼化物等
金刚石、石墨、 非金属非氧化物陶瓷
按照功能
新型陶瓷
结构陶瓷
功能陶瓷
力学性能
物理、化学性能
新型陶瓷的特点
用途 多用于现代科技中的高、精、尖端领域
性能
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导电或绝缘,并在 声、光、电、磁、生物工程等方面有特殊功能
粉状成型体的烧结过程示意图
(a) 烧结前成型体中颗粒堆积情况; (b) 颗粒间的键合和重排过程; (c) 颗粒间界面积增加,固-气表面积相应减少,但仍有部分空隙是连通的;
(d) 颗粒界面进一步长大,气孔逐渐缩小变形,最终转变为闭气孔。
颗粒粒界开始移动,粒子长大气孔逐渐迁移到粒界上消失,烧结体致密度增高
粗陶瓷制品 :肉眼看上去不是均一的坯体
按结构特征
细陶瓷制品:肉眼看上去是均一的坯体
不致密陶瓷
按气孔率大小
致密陶瓷
各种陶瓷在黏土-长石-石英三元体系中的组成范围
不致密陶瓷
泥料中含有助熔剂少及烧成温度低时制成的制品是不致密陶瓷。 包括细陶瓷中的陶器和精陶和粗陶瓷中的绝大部分如砖瓦制品、熟料黏土砖等。
砖瓦

磁性 磁性陶瓷主要是Fe2O3和Mn、Zn等的氧化物组成的陶瓷材料,可用作 磁芯、磁带、磁头等。

快离子导体陶瓷

快离子导体陶瓷

☐自从1966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发现以钠离子为载流子的β--Al2O3在200~300℃有特别高的离子电导事后,钠离子导体发展成为一类重要的快离子导体。

☐β--氧化铝就是一类非化学计量、通式为M+2O·xA3+2O3 (M+ = Na+ 、K+、Li+、Rb+、Ag+、Cu+、Ga+、Tl+、H3O+、NH4+、H+ 等;A3+ = A13+、Ga3+、Fe3+) 的化合物(铝酸盐)的总称,其中x可以就是5--11之间的各种数值,当x不同时,可有不同结构。

☐研究最多的两种结构就是铝酸钠的两种变体:β--A12O3 (Na2O·11Al2O3) 与β"--A12O3 (Na2O·5、33Al2O3)。

☐由于M+ 在结构的堆积面中扩散,产生很高的离子电导,使β--氧化铝簇化合物成为快离子导体中一组重要的材料。

☐重叠结构中氧离子按最紧密堆积的方式堆积成致密层,Al3+离子占据四面体空隙,构成铝氧基块。

两铝氧基块之间就是[NaO]-层,两层[NaO]-由Al–O–Al链联系起来,[NaO]-层较松散。

致密层的原子配置与尖晶石结构相似,又叫做“尖晶石基块”。

一个Na–β-A12O3 晶胞包括两个这样的“尖晶石基块”。

☐在密堆积的基块中,离子运动就是比较困难的,而在松散的钠氧层中,钠离子的半径与氧离子的相比要小得多,所以钠离子在松散层中可以进行移动、扩散、离子交换。

事实上钠离子就是不能在结晶C轴方向移动,即不能通过立方密堆积的氧离子层间C轴方向移动。

而钠离子只能在两个夹晶石基块中间的[NaO]-扩散层移动, Na–β-A12O3导电性就是由钠离子在垂直于C轴的[NaO]-层平面内的移动产生的。

☐在适当条件下,它具有很高的离子电导。

在300℃时,钠离子扩散系数可达1×10-5 cm2 /S,电导率达3×10-3 S/m。

利用Na–β-A12O3的这一电导性质,可以用来制作钠硫电池与钠溴电池的隔膜材料,广泛地用于电子手表、电子照相机、听诊器与心脏起搏器等。

第六章快离子导体陶瓷详解

第六章快离子导体陶瓷详解
第六章 快离子导体陶瓷
1.电解质及快离子导体陶瓷 2. 离子导电机理 3. 氧离子导体 4. 钠离子导体 5. 锂离子导体 6. 氢离子导体
1
1.电解质材料及快离子导体陶瓷
①电子导体 众所周知,金属是很好的导电材料,电线电 缆都是用铜或铝做成的,因为金属中存在大量 的自由电子,当把金属做成导线,接通电源后, 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就按一定方向运动而导电, 这种情况就叫做电子导体。
电池应:2Na+xS=Na2Sx
31
C. Na离子传感探头
V -Al2O3
- - - - - -- -- - - -- - - -- - -- ------
Al-Si熔体 -Al2O3
32
D. 高温燃料电池
O2
ZrO2 H2
ZrO2
O2
工作温度:800-10000C 燃料电池的开路电压:
V0=(RT/nF)ln[PO2(c)/PO2(a)] 高温燃料电池的阴极反应:
20
(3)可动离子可驻留的间隙位之间势垒不 能太高,以使传导离子在间隙位之间可以比较容 易跃迁。
(4)可容纳传导离子的间隙位应彼此互相 连接,间隙位的分布应取共面多面体,构成一 个立体间隙网络,其中拥有贯穿晶格始末的离 子通道以传输可动离子。
21
⑧快离子导体的特性
•快离子导体既保持固态特点,又具有与熔融强电解质或强电 解质水溶液相比拟的离子电导率。 • 结构特点不同于正常态离子固体,介于正常态与熔融态的 中间相------固体的离子导电相。 • 导电相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性能。 •良好的快离子导体材料应具有非常低的电子电导率。 •快离子导体中运动离子的半径一般都比较小,研究得最多的 是AgCu、Li、Na、F和O等的快离子导体。

快离子导体陶瓷

快离子导体陶瓷

3.快离子导体材料

三维传导的锂离子导体是骨架结构,迁移通道更多,由于 传导性更好,又是各向异性,因而引起更多兴趣和更多的 研究。 Li4Zn(GeO4)4是具有三维传导性能最好的快离子导体。 在300℃时电导率为0.125S/cm,并兼有烧成温度低(1100-1200℃)、制备方便等优点。但它对熔融锂不稳定,对CO2
β--A12O3 (Na20·11A12O3)
β--A12O3 ’ ’ (Na20·5.33A12O3) β--A12O3’组成为Na2O· 2O3。 7Al β--A12O3’ ’ ’ 是掺入MgO稳定的相,组成表示为: Na2O· 4MgO· 2O3。 15Al


3.快离子导体材料
应用:
3.快离子导体材料
在已发现的氧离子导体中,主要是适用于600-1600℃, 高、中氧分压区间的萤石型和钙钛矿型结构的氧化物。 发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是以二价碱土氧化物和三价稀 土氧化物稳定的氧化锆固溶体。
传导离子 O2-离子 结构类型 萤石型 示 例 ZrO2基固溶体,ThO2基固溶体 HfO2基固溶体,GeO2基固溶体 Bi2O3基固溶体 LaAlO3基,CaTiO3基,SrTiO3基
4. 用于制造工业钠探测器以及一些固体离子器件等方面。
3.快离子导体材料
(3)Li+快离子导体:
随着高能电池研究发展,以Li+导体随着研究的进 展,以锂离子导体作为隔膜材料的室温全固态锂电 池,由于寿命长、装配方便、可以小型化等优点引 起人们的重视。 锂离子导体种类很多,按离子传输的通道分为三大 类。一维、二维、三维传导三大类。
3.快离子导体材料
一维导体,其中隧道为一维方向的 通道;
二维导体,其中隧道为二维平面交联的 通道,如Na-β-Al2O3快离子导体; 三维导体,其中隧道为三维网络交 联的通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现了以银离子 为载流子的复合碘化银化合物(RbAg4I5室温 复合碘化银化合物 电导率达0.27S/cm)为代表的一系列室温阳离 子导体,把固体电解质的应用由高温推向室 子导体 温。
6
几乎同时还发现了以钠离子为载流子的 β--Al2O3在200-300℃有很高的离子导电率(达 10-1S/cm),相当于熔盐电导的水平,这是固 熔盐电导的水平 体电解质的又一次突破,它导致大功率Na/ S电池的出现,有可能用作高能钠硫电池的 电池 隔膜材料。 隔膜材料
3
离子运动引起的固体导电现象早就被人 离子运动 固体导电 们发现并得到应用。 最早发现并应用的是19世纪末用掺杂氧 化锆做成的宽带光源(通常称为能斯脱光源) 化锆 ,以及PbF2都是阴离子导体。
4
20世纪30年代中期,斯托克(Strock) 又发现AgI是在146℃从低温相转变为高温 AgI α相后,是一种具有高离子导电率的阳离 子导体,电导率增加了3个数量级以上, 子导体 达到1.3S/cm。
16
在没有外场时,这些缺陷作无规则的 运动,不产生宏观电流; 运动 但是当有外场存在时,外电场对它们 外电场 所带的电荷产生作用,使离子沿一定的方 电荷产生作用 向运动,从而产生宏观电流。 向运动 这说明离子导电和离子在晶体中的扩 离子导电 散跃迁有关。 散跃迁
17
⑵ 导电性离子
在化学势梯度或电势梯度的作用下,离 子通过间隙或空位发生迁移。 间隙或空位 作为导电性离子都是那些离子半径较小 导电性离子 ,原子价又低的离子,这些低价离子在晶格 内的键型主要是离子键。由于离子间的库仑 离子键 引力较小,故易迁移。
A B O
48
钙钛矿型结构不像萤石结构在晶胞中心 钙钛矿型结构 有很大空隙,因而对O2-迁移不利,所以钙钛 迁移不利 矿型结构固溶体的O2- 传导性不如萤石结构固 溶体。 ABO3型氧离子导体主要有以CaTiO3、 SrTiO3和LaAlO3为基的三个系统。
49
CaTi0.95Mg0.05O2.95、CaTi0.5Al0.5O2.75和 CaTi0.7Al0.3O2.85在1000℃的电导率可达102S/cm数量级,且后者在低氧分压下的离子
46
⑵ 钙钛矿型的氧离子导体
和萤石型结构的氧化物类似, 钙钛矿型结 构氧化物ABO3 (A=M2+或M3+,B=M4+或M3+) 中的A或B被低价阳离子部分取代时,为保持 被低价阳离子部分取代 晶体的电中性,也会产生氧离子空位,从而 出现氧离子传导,而成为离子导体。
47
钙钛矿型氧离子导体ABO3
44
在选择添加剂时,除考虑电导率 添加剂 的大小外,还要考虑应用场合对离子 导体在化学稳定性和抗热冲击性以及 化学稳定性 抗热冲击性 经济等方面的要求。 经济
45
2 CeO2 Ce2O4
O2- (
1/4 removed )
Bi2O3
Bi3+ ( 6s2 )
δ-Bi2O3 的缺陷类萤石结构示意图
730~825℃
34
萤石型结构的四价氧化物MO2在掺杂碱 萤石型结构 土金属氧化物RO或稀土氧化物Ln2O3后,为 了保持晶体的电中性,在M1-x4+Rx2+O2-x或 M1-2x4+Ln2x3+O2-x固溶体晶格内出现氧离子空 位。如下图所示:
35
低 价 位 元 素 取 代 高 价 位 元 素
ZrO2 (Y2 O3)
14
② 是由固定较弱的杂质离子的运动造 杂质离子 成的,因而常称杂质电导。 杂质电导 杂质离子晶格中结合比较弱的离子,所 以在较低温度下,杂质导电显著。 杂质导电显著
15
某些离子晶体能够导电主要是由于离子 离子晶体能够导电 的扩散运动引起的。 的扩散运动 离子扩散主要有空位扩散、间隙扩散、 离子扩散 亚晶格间隙扩散。
10
2. 离子导电机理
绝大部分陶瓷属于绝缘体,在室温或不 太高的温度下,材料的离子导电率都比较低 离子导电率 ,电导的活化能都比较高,因而很少显示离 电导的活化能 子导电性。
11
但是,快离子导体(离子导电陶瓷)在一 快离子导体 定的温度条件下具有和强电解质液体相似的 离子电导特性。 许多陶瓷都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电导 离子晶体 主要为离子电导。 离子电导
29
在已发现的氧离子导体中,主要是 氧离子导体 适用于600--1600℃和中、高氧分压区间 的萤石型和钙钛矿型结构的氧化物。 萤石型 钙钛矿型
30
发现最早、应用最广的是以二价碱土 氧化物和三价稀土氧化物稳定的ZrO2固溶 氧化物 三价稀土氧化物 体。 此外,掺杂的Bi2O3固溶体在低温下 的离子传导性超过了ZrO2固溶体,引起了 人们的注意。
它快离子导体 的研究,并在某些方面获得
了应用。
9
由于快离子导体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用 快离子导体 价值,已在众多实际应用领域发展成为很有 价值的材料或器件。 近年来,各国科学家十分重视与能源有 关的问题,而快离子导体用作无污染高能钠 快离子导体 硫电池、燃料电池新能源材料,氧分析器等 硫电池 燃料电池 氧分析器 的研究就备受关注。
12
⑴ 离子电导分类
①源于晶体点阵的基本离子的运动,称 晶体点阵的基本离子 为固有离子电导(或本征电导),这种离子自 固有离子电导 本征电导 身随着热振动离开晶格形成热缺陷(肖特基 热缺陷 缺陷、弗伦凯尔缺陷)。
13
这种热缺陷无论是离子或者空位都是 热缺陷 离子 空位 带电的,因而都可作为离子导电载流子。 离子导电载流子 热缺陷的浓度决定于温度T和离解能E 热缺陷的浓度 温度 离解能 ,只有在高温下热缺陷浓度才大,所以固 热缺陷浓度才大 有电导在高温下才显著。 有电导
25
二维传导指的是离子在晶体结构 二维传导 中的某一个面上迁移,这种传导特征 某一个面上迁移 都出现在层状结构的化合物中;
26
三维传导的特点是,在某些骨架结构 三维传导 的化合物中,离子可以在三维方向上迁移 ,因而传导性能基本上是各向同性的。 各向同性的 与晶态物质相比,在非晶态离子导体 结构网络内,没有明确而特定的离子传输 通道,所以非晶态离子导体的传输性能是 通道 各向同性的。 各向同性
36
加入一个2价阳离子产生1个氧离子空 位,加入一个3价阳离子产生1/2个氧离子空 位,这些氧离子空位和萤石结构中存在的空 氧离子空位 隙均赋予某些四价氧化物MO2(ZrO2 、HfO2、 ThO2、CeO2、UO2等)氧离子传导特性。
37
稳定二氧化锆的导电机理
38
目前研究得最彻底和应用最广的是氧 化锆基固溶体。 化锆基化锆
42
因此,这类陶瓷又被称为氧离子导 电陶瓷,如在氧化锆中加入CaO,每加 电陶瓷 一个Ca2+就产生一个氧离子空位,其缺 陷反应方程式为: (1-x)ZrO2 + xCaO = Zr1-xCaxO2-x + x O243
CaO的加入产生了大量的氧离子空位, 的加入 氧离子空位 在空位附近的氧离子向空位移动时,空位便 向其相反方向移动而导电。 在高温下氧离子容易移动,电导率大, CaO和Y2O3稳定的ZrO2材料在1000℃时氧 离子电导率可分别达到10-2和10-1S/cm。
19
20
⑶ 快离子导体的晶体结构
离子在晶体中的运动特征,取决 离子 运动特征 于晶体结构和化学键性质。 晶体结构 化学键性质
21
① 快离子导体的晶格组成 由不运动的骨架离子构成的刚性晶格, 不运动的骨架离子 刚性晶格 为迁移离子的运动提供通道; 由迁移离子构成的亚晶格。 迁移离子 亚晶格
22
② 离子迁移变成快离子导体条件 固体结构中存在大量的晶格缺陷; 晶格缺陷 亚晶格结构的存在,即迁移离子附近应存 亚晶格结构的存在 在可能被占据的空位,而空位数目应远较迁 移离子本身的数目为多,迁移离子具有在其 空位上统计分布的结构。这种快离子导体的 特征是离子的移动非常容易;
18
在已发现的快离子导体中,可移动离子 快离子导体 有H+、H3O+、NH4+、Li+、Na+、K+、Rb+ 、Cu+、Ag+、Ga+、Tl+ 等阳离子和O2-、F阳离子 等阴离子。 阴离子 因此,Li+,Ag+ 等阳离子在室温下就呈 现出高的离子导电性;而像F-、O2- 等阴离 子,由于半径大,仅在高温下才能显示出离 子导电性。
31
⑴ 萤石型结构的氧离子导体
在萤石结构中阳离子(Zr4+)位于阴 离子(O2-)构成的简单立方点阵的体心 ,配位数为8。如下图所示:
32
萤石型化合物结构示意图
A4O8
4 AO2 O2A4+
33
由于阴离子构成的简单立方点阵的体心 阴离子 部位只有一半被阳离子占据,所以在这种结 一半被阳离子 构中存在空位,有利于离子迁移。 存在空位
27
3. 氧离子导体
以氧离子 (O2-) 为主要载流子(或导电性 离子)的快离子导体,称为氧离子导体。
28
早在19世纪末就发现了氧离子导体并用 氧离子导体 作宽带光源,以后发现氧化锆存在大量氧空 位,其电导主要是氧离子(O2-)电导。 氧离子导体具有特殊的功能,已在工业 氧离子导体 上得到应用,如作为高温燃料电池、氧泵的 隔膜材料和氧传感器等。
40
为防止相变引起的开裂,可在氧化锆 防止相变引起的开裂 中加入少量碱土金属氧化物(MgO、CaO等) 或稀土氧化物(Y2O3、CeO2等),使ZrO2稳 定为萤石结构的立方固溶体。 定为萤石结构的立方固溶体
41
在防止开裂的同时,由于晶体结构中 产生了大量的氧离子空位,在电场或外压 大量的氧离子空位 力下,氧离子可通过氧空位扩散而导电, 氧空位扩散而导电 但其间只允许氧离子通过,而其他气体离 子因离子半径及电价的不同则不能通过氧 因离子半径及电价的不同 空位参与导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