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害与防治
糖尿病神经病变
MNSI 足外观:正常0分,不正常1分(畸形、干燥、胼胝、感染、 开裂),若有溃疡再加1分。踝反射和大脚趾震动觉分别为:正 常0分,减退0.5分,消失1分。MNSI > 2分为异常
MDNS:大脚趾感觉(包括震动觉、触觉、针刺觉)和腱反射各项, 正常0分,减退1分,消失2分;四肢远端肌力,正常0分,轻中度减退1分,严重减退2分,不能动3分。MDNS > 6分为异常
异常。
Page 19
Page 20
早期发现及管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的思考
亚临床
临床阶段
神经损伤
糖尿病神经病变要早发现,早治疗
神经损伤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亚临床阶段就已出 现,应重视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早期治疗, 以使早期神经病变恢复正常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in Neurology. 2011;13:143-159 Page 21
甲基维生素B12 较维生素B12 更容易转运至神经细胞器中促进核酸蛋白质及卵磷脂的合 成通过刺激轴突的再生修复损伤的神经。弥可保,常用剂量为1.5mg/d,分3次服用。
Page 31
改善神经微循环
✓ PGI2类似物:前列环素I2 ,具有抗血小板和舒张血管作用,可防止血栓生成,改善神经
微循环。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亦有增加神经血流量,改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类
对称性
A .远端,主要是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如双足疼痛、感觉异常或过敏) 以大纤维受累为主 混合型 以小纤维受累为主 自主神经病变(直立性低血压、腹泻、便秘、月经失调、阳萎、汗液分泌失调) 慢性进展性、以运动受损为主的神经病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类
非对称性 . 急性或亚急性近端为主的运动神经病 单颅神经病:一侧或双侧展神经、动眼 神经麻痹等 躯体神经病:腰骶神经丛、股神经、尺 神经等 肢体嵌压性周围神经病:腕管综合症等 (引自汤晓芙和卢祖能,1996)
方法:
神经妥乐平3.6nu,肌注,Bid,×8周
(四)改善血液循环和抗血小板聚集药
前列腺素E1 西 洛 他 唑(培达) 安步乐克 尼莫地平、地巴唑 腹蛇抗栓酶、 降纤酶、低分子肝素(速避凝)
前列腺素
前列地尔 (凯时,PGE1) : 可扩张血管、增加神经内膜中血流、 抑止血小板聚集、抗凝血 ug + NS 250 ml ,静滴, Qd×20d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类
大纤维型:主要表现为节段性脱髓鞘和髓鞘再生。 小纤维型:轴突病变为主,可伴有继发性脱髓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发病率和流行病学
国外报道: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率16.3%-66%
1992年 英国Walters报道1077例DM中占16.3%
诊断
诊断
(一)神经电生理检查
整个神经的全长均可出现弥漫性传导异常,但越靠远侧程度越重。 一般是传导最快的有髓大纤维先受累。
诊断
病理改变
粗大有髓纤维受损—脱髓鞘 小纤维受损—轴索受损为主,继发脱髓鞘 肌电图与神经电图改变 肌电图:可见纤颤电位、正尖波等 神经电图: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减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
高血糖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
DPN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代谢紊乱,血管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细胞因子异常,氧化应激和免疫因素等均发挥作用。
还有葡萄糖自动氧化使反应性氧化产物形成,导致细胞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
一、代谢紊乱1、多元醇途径糖尿病时,高血糖激活葡萄糖的旁路代谢--多元醇通路,多余的葡萄糖经多元醇途径谢。
多元醇通路需要2个限速酶: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 ALR)和山梨醇脱氢酶(Sorbitol dehydrogenase, SDH)。
葡萄糖经ALR催化生成山梨醇,山梨醇再在SDH作用下生成果糖。
还原型辅酶Ⅱ(NADPH)是葡萄糖经ALR催化生成山梨醇过程中的辅酶,NADPH的消耗导致NO合成减少或者谷胱苷肽减少,其结果是血管的血流量下降和大量自由基产生,造成神经损伤;另外,神经组织内不含果糖激酶,不能利用果糖,造成神经细胞内大量山梨醇和果糖堆积,细胞内高渗,神经细胞肿胀、变性、坏死。
免疫组化证实,雪旺细胞中有ALR分布,支持多元醇途径在神经损伤中起作用。
人类ALR的组织表达水平部分由基因多态性决定,提示糖尿病并发症的遗传易感性与ALR基因相关。
使用酶联/放免方法检测红细胞中ALR蛋白质水平发现,ALR水平高者比ALR水平低者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
而且,ALR水平高的糖尿病患者与AR水平低者相比较,皮肤神经纤维变性更严重。
2、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形成正常情况下AGEs的生成及其缓慢,糖尿病时持续的高血糖可导致神经组织中蛋白质的非酶促化反应异常增高,生成大量的AGEs。
主要是半衰期长的蛋白质普遍糖基化,神经轴索细胞骨架蛋白,如:微管蛋白、肌动蛋白及神经丝蛋白半衰期都会比较长,且富含赖氨酸,因此容易发生糖基化反应。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长期的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但是它的发病机制是非常复杂的,如代谢紊乱,血管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细胞因子异常,氧化应激和免疫因素等均会诱导病变的发生。
如果只靠服药、注射胰岛素等来控制血糖,时间一长,对身体产生副作用,济南糖尿病医院采用“周围神经修复疗法”治疗神经病变,取得显著效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
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
感觉障碍严重的病例可出现下肢关节病及溃疡。
痛呈刺痛、灼痛、钻凿痛,似乎在骨髓深部作痛,有时剧疼如截肢痛呈昼轻夜重。
有时有触觉过敏,甚则不忍棉被之压,须把被子支撑起来。
当运动神经累及时,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晚期有营养不良性肌萎缩。
周围神经病变可双侧,可单侧,可对称,可不对称,但以双侧对称性者多见。
从李洪荣的表现上来看很明显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修复疗法”四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济南糖尿病医院采用“周围神经修复疗法”来治疗他的脚麻和脚疼,“周围神经修复疗法”的治疗优势在于它不开刀,不手术,无任何痛苦,安全性好;通过“周围神经修复疗法”治疗,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周围神经受到良好的保护;周围神经病变与血管病变同步治疗。
治疗当天李洪荣就感觉脚部疼麻的症状明显减轻,一周后李洪荣脚部疼麻症状完全消失,康复出院!迄今为止在济南糖尿病医院像李洪荣同样症状康复的患者达上万例,并且经过长期回访无一例复发!1、控制血糖周围神经病变是由持续高血糖、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对患者进行降糖、降压、降脂、减重等综合性治疗,能够预防并控制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及发展。
2、调理内分泌代谢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纠正患者体内的代谢紊乱,修复神经传导,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改善麻木、自发性疼痛等症状。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常见部位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常见部位
一、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常见部位二、生活中如何预防糖尿病三、糖尿病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常见部位1、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常见部位
1.1、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类型,以手足远端感觉运动神经受累最多见。
通常为对称性,典型者呈手套或袜套式分布;下肢较上肢严重。
1.2、近端运动神经病变:一侧下肢近端严重疼痛为多见,可与远端运动神经同时受累,伴迅速进展的肌无力和肌萎缩。
是肌肉最常受到累及的类型。
2、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2.1、心血管疾病:据调查,近半数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
糖尿病人患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5~7倍。
糖尿病是以糖代谢障碍为主,同时伴有蛋白、脂肪的代谢障碍,甚至还可以有水、盐代谢和酸、碱失调。
2.2、脑血栓:调查表明,糖尿病人脑血栓的发病率为非糖尿病人的12倍。
糖尿病由于血糖增高。
可使血液变得粘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
血流缓慢,极易发生脑血栓。
3、糖尿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
3.1、血糖控制不佳:过高的血糖会导致并发症发病率增加。
3.2、患者病程增长:一般糖尿病患病超过5年,其并发症发病率会增加。
3.3、患者年龄增长:一般过了青春期,其并发症发病率会增加。
3.4、高血压:一般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其并发症发病率会增加。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指南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需根据 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 结合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以 提高疗效。
中药治疗需遵循“调理脏腑、平衡阴 阳”的原则,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 生活质量为目标。
03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现
代医学研究
药物治疗
中药汤剂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配伍 ,以调节机体气血阴阳平衡,改善微循环,减
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广泛应用将带动相关健康产业的发展,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制剂生产、中医医疗 服务等。
提高公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通过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促进公众健 康水平的提高。
THANKS
感谢观看
轻炎症反应等。
中药注射液如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可直接作 用于病变部位,改善神经传导功能,缓解疼痛等症状
。
药物治疗是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 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中药汤剂、中成药和 中药注射液等途径给药。
中成药包括丸剂、散剂、胶囊剂等剂型,使用方 便,可长期服用,但需注意药物成分及剂量。
针灸治疗
选取相关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以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
生活方式调整
控制饮食,增加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治疗效果评估
症状改善情况
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四 肢麻木、疼痛等症状明显 减轻。
神经传导速度检测
治疗后,患者的神经传导 速度有所提高。
生活质量评估
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得到明显改善,能够进行 正常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神经细胞损伤。
微血管病变
长期高血糖引起微血管结构异常 和功能紊乱,导致神经细胞缺血、 缺氧,进而引发神经细胞损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课件
诊断标准和流程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等结果,综合判断是否符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
诊断流程
首先对患者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然后根据需要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影 像学检查,最后综合各项检查结果,作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排 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诊断延误
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症状常常隐匿,许多患者在出现明显症状时才就 医,导致诊断延误。这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并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提高 公众和医生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和警惕性至关重要。
治疗方法有限
尽管有一些药物治疗和非药物疗法可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但现有治 疗方法的效果仍有限,且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开发新的有效治疗手段和药物仍 是当前面临的挑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害
疼痛
DPN患者可能出现肢体疼痛,如 刺痛、烧灼痛、刀割痛等,严重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感觉障碍
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患者感觉减退或 异常,可能出现肢体麻木、蚁走感 等症状,增加患者跌倒、受伤的风 险。
运动障碍
DPN患者可能出现肌肉萎缩、肌力 减退等运动功能障碍,导致关节活 动受限,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 活。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课件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概述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
及诊断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和康 复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进展 和挑战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案例分 享和讨论
0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概述
定义及流行病学特征
定义
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
高血糖毒性
中药熏洗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中的应用
中药熏洗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药熏洗作为传统中医疗法在神经病变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
本文介绍了中药熏洗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的作用机制。
临床研究证实了中药熏洗的有效性,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文章还提供了中药熏洗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中的应用指南,包括注意事项和禁忌。
结论部分强调了中药熏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的重要性,有助于改善病情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中药熏洗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中的应用及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熏洗、护理、治疗、作用机制、有效性、临床研究、应用指南、注意事项、禁忌、改善病情、生活质量。
1. 引言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引发糖尿病患者长期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神经系统被称为人体的“电线系统”,负责传递各种信息和指令。
当糖尿病患者神经系统受损时,就会导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神经末梢感觉减退甚至消失,从而影响疼痛感知、温度感知和触觉等功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患者出现感觉异常、麻木、疼痛、尤其是夜间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还可能引起步态异常,如跛行、容易摔倒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神经病变还可能导致骨骼肌萎缩和关节畸形,给患者带来更多的身体痛苦。
1.2 中药熏洗在神经病变治疗中的重要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中药熏洗作为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之一,在治疗神经病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熏洗可以通过药物的挥发性成分进入人体经皮吸收,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到温通脉络、祛风燥湿、活血祛瘀等作用。
中药熏洗可以促进组织的血液循环,加速神经的修复和再生,缓解神经病变的症状。
健康讲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健康讲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一、概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所致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为30%~90%。
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早期呈相对可逆性,后期发展为顽固性难治性神经损伤。
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普遍认为其发生与血管病变、代谢紊乱、神经生长因子减少、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本病患者性别差异不明显,男女几乎相当,患病年龄7~80岁不等,随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上升,高峰见于50~60岁。
患病率与病程关系不明显,T2DM患者中约有20%的神经病变先于糖尿病症状的出现,患病率与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但糖尿病高血糖状态控制不良者患病率明显增高。
本病属中医“麻木”、“血痹”、“痛证”、“痿证”等范畴。
二、DPN的临床表现1、周围感觉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早期最多见的神经病变,临床上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四肢远端有本体觉、位置觉、振动觉、温度觉异常,常有共济失调、踏棉絮感,四肢蚁走感,或手套、袜套样感觉,随后可伴有深部钝痛与痉挛样痛,即痛性神经病变,疼痛呈持续性、自发性或疼痛过敏。
病程少于6 个月至1年为急性,超过6 个月至1 年为慢性。
多见于下肢疼痛,常伴有其他感觉异常:如麻木,其疼痛的产生可能与小的 C 型纤维损伤病变有关。
2、周围运动神经病变2.2.1单神经炎局部运动神经病变好发于老年人,起病突然,伴疼痛,与营养神经的血管堵塞有关。
好发部位有正中神经、尺神经,可发生腕管综合征;累及桡神经、股神经、大腿外侧皮神经、腓神经、足跖正中神经与外侧神经,可出现皮肤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累及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出现眼睑下垂、复视、斜视。
2.2.2近端运动神经病变也称糖尿病性肌肉萎缩,与慢性炎性多神经脱髓鞘病变、神经结构破坏、神经蛋白漏出引起自身免疫有关。
临床特点有:①以老年患者为主,起病缓慢,个别突然起病;②以大腿或骨盆疼痛为主;③常伴有下肢近端肌无力,坐下后起立困难;④多由单侧起病发展为双侧病变;⑤可有自发性肌束收缩症状;⑥体检见明显的髂腰肌、闭孔肌、大腿内收肌肉群无力,臀大肌及臀小肌相对完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健康教育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健康教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即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该病变会导致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受损,在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行动困难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为了帮助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开展全面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1. 了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于长时间高血糖对神经系统的损害而引发的。
该病变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如刺痛、麻木、疼痛等;运动功能减退,如肢体无力、步态异常等。
病变的早期症状可能较轻微,患者可能容易忽视病情的变化。
因此,了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和发展过程,及时监测和干预,对于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2. 饮食控制与体重管理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合理饮食控制和体重管理。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并保持适当的热量摄入是关键。
此外,饮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避免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
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和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3. 血糖监测与控制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并根据医生指导进行血糖控制。
血糖控制不仅可以减轻糖尿病本身的症状,也可以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概率。
遵循医嘱,并采取合理的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注射,保持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对于维护神经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4. 锻炼与运动适度的锻炼和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代谢水平,减轻体内脂肪积累,控制血糖。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
在进行运动前,糖尿病患者应咨询医生,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血糖控制程度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5.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非常不利,也会加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
吸烟会影响血液循环,加速血管内皮细胞老化,导致血液供应不足。
酒精会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并对肝脏造成损伤。
因此,烟酒戒掉对于预防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非常重要。
中药穴位敷贴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
医诊通慢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导致的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是指外周神经受损引起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
随着糖尿病的进展,患者会有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并显著影响到自身的健康和生存质量。
神经病变还会进一步加重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例如足部溃疡和感染等,增加伤残和死亡风险,加剧患者的痛苦。
糖尿病持续时间越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越高。
常规的DPN治疗主要包括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疼痛和其他症状,但这类治疗方案的效果并不明显。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是一种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
它根据穴位治疗的原理,将中药煎制成药膏后,针对某些穴位进行敷贴,利用穴位的特殊调节作用,促进药物渗入人体皮下组织和血液循环系统,达到治疗和缓解症状的效果。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DPN主要是通过利用穴位的特殊调节效应,增强药物渗透和吸收量,然后在特定部位发挥治疗作用。
中药穴位敷贴可以达到多重效果,除协助药物吸收外,还能起到循环调节、舒筋活血、抗炎镇痛、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对于治疗DPN 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药穴位敷贴的治疗原理中药穴位敷贴是中医养生保健的一种方法,利用中草药煎剂或药物制剂贴敷于身体特定穴位上,通过刺激、调节人体穴位和经络,以达到防治疾病和保养身体的作用。
敷贴穴位与疾病相关,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选择相应的穴位和煎药方。
它的原理是,中草药所含的有效成分经皮肤渗透进入经脉络系统并作用与穴位,所具有的化学成分、药效、气性等能够在穴位局部产生调整体内气血、促进新陈代谢及激活细胞自我修复等作用。
敷贴的方式是将药物制剂放在专门设计的贴布上,并在选定的穴位附近进行贴敷。
贴敷时间长短因药物配方不同而异,通常为半小时至数小时;一般建议遵循医师的指导和监测变化后再次贴敷。
这种养生方法的实用性高,适用于很多常见症状和体质虚弱者,可以缓解肌肉酸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等。
DPN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管损伤,中医认为,DPN与肝、肾、脾等功能失调有关。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和治疗
戒烟限酒等生活习惯改善
吸烟和过量饮酒均会 增加糖尿病周围神经 病变的风险,应积极 戒烟限酒。
定期进行足部检查, 选择合适的鞋袜,避 免足部损伤和感染。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 间,有助于改善身体 状况。
03 治疗方法及药物选择
口服药物治疗策略
选择合适的口服药物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选 择适合的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磺 脲类药物等。
家属参与康复计划制定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康复计划制定,共同制定合 理的生活方式和锻炼计划,促进患者的康复。
心理干预在康复过程中作用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通过心理评估工具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是否存 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
根据患者的心理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如认知行 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
衡。
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如全 谷物、蔬菜、水果等,有助于改
善肠道功能。
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 B1、B6、B12等,对神经系统
健康有益。
规律运动锻炼指导
规律运动锻炼有助于改善血糖 控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建议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散 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 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运动前需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避免 运动损伤。
注意事项
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时,需要注意胰岛素的种类、剂量、注射 时间等,避免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同时,患者需要学会 正确的注射技巧和血糖监测方法。
非药物辅助治疗方法介绍
饮食治疗
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控制总热 量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 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
纤维的食物的摄入。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完整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完整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超过50%。
临床以慢性疼痛和四肢袜套样改变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分析了DPN的发病机制、分型及治疗等,从而为临床防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DPN发病机制的认识糖脂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在高糖代谢环境中,周围神经极易受到损害,因为高血糖会增加醛糖还原酶的活性,而醛糖还原酶是多元醇代谢途径中的一种关键还原酶,导致大量山梨醇和果糖等物质在神经元中积累,不能被完全利用和分解,从而引起细胞内渗透压升高,随之出现肿胀,严重时引起细胞变性和坏死,从而进一步导致糖脂代谢紊乱,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神经微循环异常,最终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加,造成血管腔狭窄甚至阻塞,发生微循环障碍、神经缺血缺氧的损害和髓鞘的连续性被破坏,从而进一步引起神经的损伤。
神经营养因子(NTF)缺乏NTF负责维持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功能,NTF缺乏会损害神经的生理功能及其自愈能力,其中脑源性NTF和胰岛素样神经生长因子均参与DPN的发生和发展,神经生长因子是属于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在神经元的发育、分化,维持正常功能方面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因此NTF 缺乏也是诱发DPN的一个重要因素。
氧化应激DPN与氧化应激(OS)反应关系密切,OS是由于人体衰老或者病变,导致了氧化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失衡,从而产生了过多的机体活性氧(ROS)。
ROS及二酰基甘油(DAG)能够激活蛋白激酶C(PKC)途径。
PKC由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蛋白激酶A(PKA)和蛋白激酶G(PKG)共同构成,它不仅是神经因子信号传导的主要媒介,还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转化等生理过程,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
DAG-PKC通路通过调控一氧化氮(NO)产生,引起外周血管功能障碍,进而促进DPN进展。
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调节性T淋巴细胞亚群的细胞免疫机制在DPN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参与了免疫介导的炎症负向调控机制,使周围神经组织中CD8+T细胞浸润增加,对雪旺细胞有毒性,可诱导其细胞凋亡。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糖尿病手脚麻木疼痛)手术治疗要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糖尿病手脚麻木疼痛)手术治疗标签:糖尿病神经病变医学科普 | 作者:刘海生 | 发表时间:2012-03-19 10:50:2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手术一、Dellon三联周围神经减压手术1、什么是Dellon三联周围神经减压术Dellon三联神经减压手术由美国周围神经外科协会原主席、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和整形外科Dellon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发明,是针对性解决下肢或者上肢神经病变的一种手术。
对于下肢、足背、足底及足趾麻木、疼痛、足下垂病人,常采用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松解三联手术;对于手部麻木病人,采用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感觉支减压三联手术。
上述手术称为周围神经三联神经减压手术。
摘自Dellon文章2、Dellon三联神经减压手术疗效在世界多医学中心的研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手术病人的感觉障碍缓解或改善可达70-90%,下肢无力症状可缓解80-90%;而同期药物对照治疗组上述症状缓解率为30%;在4.5年随访中,发现手术治疗组无皮肤溃疡和截肢者;而对照药物治疗组溃疡和截肢率为30%;(Dellon, Aszmann 2000,2004)周围神经减压手术是防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人截肢的最有效手段。
神经刺激征阳性(Tinel征)是预测手术效果的重要标志。
指在神经走形位置,叩打或者触碰某点,可以诱发病人肢体麻木,即为阳性患者,手术缓解症状的几率至少在80%以上。
国内外病例报告有效率汇总分析:表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胫神经减压后的疗效(摘自Dellon,Diabetic Neuropathy,chapter10:Discussion:Global confirmation)数量症状改善研究神经病人疼痛感觉1992 Dellon 31 22 85% 72% 1995 Wieman & Pate 33 26 92% 72% 2000 Caffee11 58 36 86% 50% 2000 Aszmann, Kress & Dellon 16 12 69% 2001 Tambwekr 10 10 80% 70% 2003 Wood & Wood 33 33 90% 70% 2004 Biddinger & Amend 15 22 86% 80% 2004 Valdivia, Weinand & Maloney 60 60 85% 85% 2005 Lee & Dellon 46 46 92% 92% 2005 Nelson & Little 6 6 86% 86% 2005 Steck 25 25 84% 72% 2005 Rader 49 49 90% 75% 2005 DiNucci 36 36 80% 80% 2005 Yao 70 70 95% 95% 2006 Siemionow 37 37 90% 90% 总计516 464 88% 79% 464例病人,共进行了516条神经的手术,疼痛缓解率在88%,感觉障碍恢复率在7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与康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与康复一、概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的疼痛、麻木、蚁走感、感觉减退等症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在我国,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
因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与康复显得尤为重要。
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疼痛、麻木、蚁走感等症状的出现和加重,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了解患者整体状况。
2.生活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烫伤、冻伤、划伤等。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潮湿。
3.心理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心理状况,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降糖、调脂、营养神经等药物,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等。
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康复1.物理治疗:采用针灸、按摩、理疗等方法,缓解患者疼痛、麻木等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运动疗法: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症状。
3.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平衡训练、肌力训练、感觉训练等,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4.心理康复:针对患者心理问题,采用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5.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参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互助团体,分享经验,互相支持,提高生活质量。
四、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是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
浅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修改版
0期 → 1期 → 2期 → 3期
↑
↑传统的治疗是从二期开始的
思考:从1期开始治疗是否可行?
从1期进行防治是否有理论基础?
疾病的防治首先要从基础的病理学上去探讨 研究认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遗传因素 (二)缺血及缺氧性因素 (三)氧化应激: (四)多元醇通路过度活跃 (五)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AGE受体-核因子(AGE-
复方丹参滴丸对糖尿病周围神 经病变干预治疗的临床观察
主办单位:邢台市医学会内分泌暨糖尿 病学会
协作单位: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 司
.
32
研究目的
•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效果
• 寻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使用复方丹参滴 丸最佳时期。
• 观察效果复方丹参滴丸与依帕司他联合治 疗
.
症状或体征多为对称性由远端向近端逐渐发展
0期
50% 无糖尿病神经病变
更
为
典
NCV异常
型
1期
38% 无症状性神经病变
的
无体征和症状
则
表
现
为
手
NCV异常
套
2期
8-12% 症状性神经病变
伴体征和症状异常
或 袜
套
状
3期
1-3% 残疾性神经病变
NCV及体征和症状异常
致残:溃疡; 变形; 非创伤性截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期
与甲钴胺对比 周围神经病症状及体征改善率
改 善 率
随机、双盲、平行、多中心临床研究(n=218)
参加单位:上海瑞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院、天津代谢病医院、上海长征医院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摘要:在中医文献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消渴痹症”“脉痹”“痿证”等范畴,中医方面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由于平素机体阴虚,因病久失治,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因素所致,其病机主要为阴虚血瘀,病理可概括为虚和瘀,因虚致瘀,虚瘀错杂,以虚为本,以瘀为标,贯穿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始终,治疗当以辨证论治(阴虚血瘀、阳虚寒凝、气虚血瘀、痰瘀阻络、肝肾亏虚)治疗为主,标本兼治。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防治中医古籍中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名,依据其临床表现与参照早有论述,《丹溪心法》载:消渴肾虚受之, 腿膝枯细,骨节酸疼;《王旭高医案》中记载:消渴日久, 但见手足麻木, 肢凉如冰。
《普济方》相关文献描述及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痹证”“痿证”范畴[1]。
近年来中医药的应用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临床疗效显著。
本文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病因病机及证治进行研究与认识,以期为DPN 的诊疗提供新思路,现介绍如下。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病因病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消渴日久不治或者失治,致使机体素体阴阳俱虚,气血虚弱,经脉失于濡养,而致手足麻木。
阴损及阳,阳气虚弱,寒从内生,血凝不畅,而致肢麻如冰,消渴久病失治误治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因,如《王旭高医案》云: “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肢凉如冰”根据此句可佐证。
饮食起居生活不规律,无节制,损伤脾胃后天之本,气血津液生化无源,经脉及肌肤失于濡养,则出现肢体麻木不仁,如《丹溪心法·消渴》篇云: “酒面无节,酷嗜炙?……于是炎火上薰,腑脏生热,燥热炽盛,津液干焦,渴饮水浆而不能自禁[2]。
”此句可验证。
《临证指南医案·三消》指出:“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
”情志失调,肝失疏泻,气机郁结,气郁则血,瘀血阻络,不通则痛,故见肢体麻木疼痛。
房室过度,耗伤肾精,肾燥精虚,久则阴阳俱虚,肢体筋脉失于濡养,而肢体麻木不仁,疼痛,如《外台秘要·消渴消中》篇云: “房室过度,致今肾气虚耗故也,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可说明。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防治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防治标签:DPN;危害;治疗;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作为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生命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其具有死亡率、致残率高、临床护理难度大、治疗经济成本高等多种典型特征,因此要在明确认识DPN危害的基础上做好预防与治疗[1]。
目前由于DPN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治疗上西药、中药、手术等均有应用,针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及DPN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以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下面对近年来DPN的预防与治疗做简要综述。
1.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生与危害1.1 DPN的病因与发生目前临床对糖尿病患者DPN并发症的病因、发生机制尚不能完全肯定,但是对于导致发病的相关因素与高危因素有一定认识,包括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持续高血糖、遗传易感因素等在内的均易导致DPN发生率增加,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会导致体内代谢因素、氧化应激、免疫因素、神经营养因子、遗传因素、血管因素等发病发病,增加DPN发生率与危险性[2]。
DPN的发生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神经纤维中葡萄糖水平发生异常,导致糖化终产物、自由基等形成,自由基经由多元醇途径活性合成一氧化氮,糖化终产物导致一氧化氮灭活,最终导致血管受γ-亚麻质酸内皮素影响出现血管收缩反应,形成糖尿病,糖尿病发生后患者体内血液凝固性升高、血小板活性升高、红细胞变硬,导致神经内膜毛细血管阻塞,从而加重神经缺氧反应,引起患者身体内部不可逆性的神经病变与结构损伤,导致神经传导速率下降,引发DPN造成致残甚至致死,另外也有临床研究表示糖尿病患者基底膜增厚与内皮细胞肿胀也会加重神经缺氧反应[3]。
1.2 DPN的危害DPN患者神经纤维会发生节段性脱髓鞘,严重时还会伴有神经细胞变性、轴突变性、肿胀等,有报道针对DPN与炎症反应加以研究,结果显示自主神经回路至少可部分调控患者体内炎症反应,迷走神经活性的增高可降低免疫系统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减少细胞因子产生并抑制炎症反应,患者体内促炎因子TNF-a、IL-1、IL-8等被抑制,抗炎因子如IL-10、TGF-b则不受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定和消退斑块 丹红注射液可降低血清TC和LDL-C水平,降低斑块/内 膜面积比及内膜/ 中膜厚度比,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
丹红注射液对局灶脑缺血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丹红注射液可抑制ET/NOS的升高等,对心肌缺血再灌 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科研成果: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论文1985篇: SCI收
全部患者应该在诊断为糖尿病后至少每年筛 查一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对于糖尿病病程较长,或合并有眼底病变、 肾病等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应该每隔3-6 个月进行复查
36
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通过筛查和评估早期发现各种症状表现
相关的临床检查:
单丝检查 音叉检查
针刺痛觉
温度觉 踝反射 肌电图 Ewing心血管反射试验
循证医学研究
《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对照试 验的 Meta 分析》
2 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分析:
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 1) 正中神经运动神经 [ WMD=3.81, 95%CI (3.29, 4.34)];
2) 正中神经感觉神经 [ WMD=3.94, 95%CI (3.32, 4.55)];
2
背景
危害
预防
治疗
3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 能清楚肯定
相关因素包括:
持续高血糖 高血压 肥胖 高脂血症 遗传易感因素
4
•神经纤维发生节段性 脱髓鞘 •严重时伴有轴突变性、 肿胀,或伴神经节细 胞变性
6
新思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与炎症反应*
自主神经回路至少可部分调控体内的炎症 反应 脾或其他器官内迷走神经的活性增高可降 低免疫系统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减少细 胞因子产生并抑制炎症反应
肢体远端部位遭受各种意外损伤而全然不知
烫伤、热水烧伤、足部外伤引起溃疡
糖尿病足
糖尿病感觉神经病变的危害
疼痛和感觉异常 温、痛觉的减退或缺失 关节位置觉和振动觉受损
步态与站立不稳:感觉性共济失调 行动不稳容易造成跌倒、外伤甚至骨折 老年人骨折引起的并发症导致死亡率增高
录8篇,CNKI收录1977篇(Meta分析16篇)。 SCI:影响因子3.0以上三篇,2.0以上四篇,集中在心脑血管和糖尿病领域.
循证医学研究
《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对照试 验的 Meta 分析》
1 临床综合疗效: 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较对照组单独使用甲钴胺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综合疗 效[OR=4.01, 95%CI (2.90, 5.53),P<0.00001]
34
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每日检查双脚,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重点检查Βιβλιοθήκη 底、趾间及足部变型部位 检查内容:
-各种损伤、擦伤、水疱 -皮肤干燥、郓裂 -鸡眼和胼胝(老茧) -皮肤温度、颜色 -趾甲异常 -肿胀、溃疡、感染 -霉菌感染
注意阳性症状
三、预防与治疗
预防
定期进行筛查及病情评价
丹红注射液
组方优势
•丹红注射液由丹参和红花两味药组成 •丹参活血行血,内能达脏腑、化瘀滞,外能利关节、通 脉络 •红花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丹红注射液由两味经典活血化瘀植物药组成,在符合 中药君臣佐使之原则基础上,最大化减少了药味数,从而 有效保障了药物的安全性。
针对并发症病因的作用机理
路感染
勃起障碍
阳痿可能是糖尿病自主神经
病变的最早症状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肾病
自主神经病变→交感神经 张力下降→肾血管收缩障 碍→高血压加剧肾脏损伤 自主神经病变能够预测胰 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肾 小球滤过率(GFR)的下 降*
* Sundkvist G, Lilja B: Autonomic neuropathy predicts deterioration in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in patients with IDDM. Diabetes Care 1993, 16(5):773-779.
促炎因子TNF-a,
IL-1, IL-6和IL-8被抑制,抗炎 因子如IL-10及TGF-b不受影响
*Aaron I Vinik1, et al. Diabetic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 inflamm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 Diabetes Invest, 2013. doi:10.1111/jdi.12042
三、预防与治疗
预防
控制血糖,纠正血脂异常,控制高血压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其他危险因素目前还没
有明确肯定的预防性研究,但是血脂和血压的改
善以及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已经被认为可以预防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32
2013美国ADA糖尿病指南 相比以往的两大亮点
亮点一:突出糖尿病病人血压管理的重要性。 年轻的糖尿病人,血压控制必须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年老的病人收缩压可以适当放宽到140毫米汞柱,以免 不能耐受,产生头晕、乏力等症状; 但是如果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则还是控制在130毫米 汞柱以下。 亮点二:自我血糖监测。 除了每日监测三餐前血糖,6种情况也需要测定(餐后 血糖,睡前血糖,运动前血糖,疑有低血糖时,发生低 血糖后,遇特殊情况或任务时)
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自查表
多伦多评分( 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
2010年ADA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指南更改 带给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的思考
亚临床
临床阶段
神 经 损 伤
•糖尿病神经病变早发现,早治疗 神经损伤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亚临床阶段就已出现,应 重视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早期治疗,以使早期神经 病变恢复正常
3) 腓神经运动神经 4) 腓神经感觉神经 3 血液流变学分析:
改善血浆黏度 [ WMD=-0.50, 95%CI (-0.58, -0.42)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Vol.13 No.6
预防
控制血糖,纠正血脂异常,控制高血压
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数据和流行病学
研究的数据均支持,不论对1型还是2型糖尿病患
者,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均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神经病变及大血管病变
30
2013美国ADA糖尿病指南 血糖控制目标(成人)
将HbA1c降至7%左右或以下可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的发生;若在确诊后即执行此标准,远期的大血管并发症 发生率也将降低。因此对于多数非妊娠期成人,HbA1c的 目标值为7%。(B) 对特殊人群(病程短、预期寿命长、无明显CVD者)可将 HbA1c目标值设置得更严格(如6.5%),但前提是不发 生明显低血糖等治疗负反应。(C) 对有严重低血糖病史 /预期寿命短 /进展期微血管并发症或 大血管并发症 /病情严重/糖尿病病程长且以有效剂量联合 用药血糖无法达标的人群,可将HbA1c目标值放松(如 8%)。(B)
糖尿病自主 神经病变时
抑制解除
二、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危害
感觉神经病变的危害 运动神经病变的危害 自主神经病变的危害
糖尿病感觉神经病变的危害
疼痛和感觉异常 温、痛觉的减退或缺失 关节位置觉和振动觉受损
糖尿病感觉神经病变的危害
疼痛和感觉异常 温、痛觉的减退或缺失 关节位置觉和振动觉受损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危害
瞳孔
泪腺分泌障碍
心血管功能障碍 胃肠道功能紊乱
泌尿生殖系统
汗液分泌障碍
糖尿病神经病变和心血管病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与多种心血管事件关系密切
静息性心动过速
体位性低血压
运动耐量下降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心梗后生存率降低 可预测卒中的发生
•迷走神经抑制脾 中巨噬细胞活化 释放细胞因子, 抑制炎症反应 •同时下丘脑-垂 体轴也通过释放 糖皮质激素参与 炎症的调节过程
抑制
正常状况下
糖尿病病程早期就已存在副交感神经神经功能受损,交感 神经活性相对增高 副交感神经活性的下降导致对炎症反应的抑制力减弱
若这种状态持续存在,失调的炎症反应便可促使糖尿病并发症的 发生:心血管并发症、视网膜病变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in Neurology. 2011;13:143-159
三、预防与治疗
治疗
对因治疗
神经修复药物:甲钴胺
抗氧化应激药物:α-硫辛酸、依达拉奉、
谷胱甘肽 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药物及扩血管药物 丹红注射液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危害
瞳孔
泪腺分泌障碍
心血管功能障碍 胃肠道功能紊乱
泌尿生殖系统
汗液分泌障碍
胃轻瘫 便秘,便秘-腹泻交替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危害
瞳孔
泪腺分泌障碍
心血管功能障碍 胃肠道功能紊乱
泌尿生殖系统
汗液分泌障碍
神经原性膀胱
尿潴留、尿失禁,易并发尿
糖尿病运动神经病变的危害
四肢远端肌力减退、肌肉萎缩、腱反射消 失 运动神经受损会引起肌肉、关节松弛,导 致异常骨性突起或关节畸形,最终引起表 皮磨损溃疡形成
Charcot关节病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