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体温的控制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八上3.5 体温的控制 教学课件
【思考与讨论】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
1、恒定的体温能让动物摆脱环境的 限制。 2、体温恒定是动物正常生命活动进 行的必要条件。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 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思考:体温恒定是固定在某个温度点吗?
一、恒定的体温
【任务一】请分析小红同学记录的家庭成员 不同时间的体温数据
成员 6:00
体温的控制
体温的控制
恒定的体温 产热和散热的平衡
体温受脑控制
一、恒定的体温
请以“体温是否恒定”分类标准将鱼,青 蛙,鹰,老虎,乌龟,人分为两类。
1、低等动物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它们 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变 温动物。
2、在不同的环境下,能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 动物,称为恒温动物。
量
5. 如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 血管的舒缩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比较A、B两图可知,A图中 的情况发生时,外界气温 ,皮 肤内大多数毛细血管 ,血流 量 ,由皮肤散发的热量 。 (2)B图是在外界气温 的情况 下发生的,同时汗液分泌 ,从 而使人体散热量 ,这样可使人的 保持正常
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一般不超过一度。
既然一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是 通动常态说平的衡体的温指,的那是么人在体某内一部个的时温度刻,可临以床用上 常体用温口计腔测温量度哪、腋些窝部温位度得、到直准肠确温度体来温表呢示?。
同一个人在同一环境里,三个部位温度一样吗?
表3-4 人的体温
血管_舒__张__, 皮肤血流量_增__加__, 皮肤温度_上__升__, 散热量_增__加__。
【阅读】书本P116,找出中暑的原因 军训中,有同学中暑晕倒了,你要如何处理?
现实生活中哪些行为可以增加产热? 现实生活中哪些行为可以增加散热?
3.5体温的控制教案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表是在一个身体健康的初中二年级学生身上测得的三个温度值(在同一时刻测得的),从测量的部位来说,你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生:同一个人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是有所不同的。
观察同一人在不同时间的温度变化图像能得出什么结论?生:人的体温不是固定值,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变化的教师总结: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这三个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都可以代表被测人的体温。
二、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人体存在体温说明什么?生:人体会发热 夏天人靠得近一些会觉得热说明什么?生:人体会散发热量 思考讨论:人类是怎样维持体温恒定的呢?生:是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测量部位 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36.0——37.4 °C 36.7——37.7 °C36.9——37.9 °C 正常范围1.产热过程展示: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下的产热量百分比人体在安静和运动状态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或组织分别是什么?生:安静时主要产热的是内脏;运动时主要是肌肉活动:请你用柱状图来表示人体运动时各器官或组织的产热情况生:画出柱状图并展示,相互评价活动:请你用扇形图来表示人体运动时各器官或组织的产热情况生:画出扇形图并展示,相互评价2.散热过程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皮肤有哪些方式散热呢?展示皮肤散热图片生: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直接散热原理是什么? 产热量%安静 劳动或运动时脑 内脏 肌肉和皮肤 其他 16 56 18 10 18 90 1生:热传递思考与讨论:常温情况下和高温情况下分别以哪种散热方式为主?生:思考讨论在常温下,皮肤汗液分泌少,蒸发散热所占比例不大;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时,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八上科—3.5体温的控制
教学过程三、【基础知识梳理】一. 动物的行为: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环境刺激所产生的反应称作动物行为,也称本能。
按行为的获得方式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动物的某些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我们称之为先天性行为,也称本能。
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二.恒定的体温:鸟类、哺乳类、尤其是人类,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都有保持体温相对恒定,因此这几种动物叫恒温动物。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保持在37摄氏度左右。
体温的测量部位三.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产热:安静时,产生热量的主要来自内脏,运动时,主要来自骨骼肌散热: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
皮肤散热的方式主要是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两种。
1、直接散热,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
2、可以通过血管血流量来控制,外界温度低,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小;外界温度高,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3、蒸发散热: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者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四、【典型例题剖析】[例 1]现在不少人把狗当作宠物养。
狗外出时走不远就要撒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 )A、生理活动的需要B、留下气味作“记号”C、与其他的狗沟通信息D、吸引异性的狗前来[引导分析]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都能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狗沿路撒尿,并不是与其他的狗沟通信息,或者吸引异性狗前来。
实际上狗撒尿是它留下气味作“记号”,这样它才能沿着气味顺利返回家。
所以,选择B[举一反三]1、一只失去雏鸡的母鸡,很有“爱心”地把一只小鸭当作自己的小孩进行照料。
母鸡的这种“爱心”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B、学习行为C、社会行为D、防御行为2、唐朝诗人白居易写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句诗反映了鸟的什么行为 ( )A、攻击行为B、贮食行为C、繁殖行为D、防御行为3、下列行为属于先天行为的是 ( )A、海狮表演顶球B、婴儿吃奶C、猩猩叠木箱摘香蕉D、鸡听主人叫唤后前来吃食[例 2]有关人体在寒冷环境中防止体温下降的适应性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皮肤血管多数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B、 皮肤散热增加C、 汗液分泌减少,甚至不分泌D、 骨骼肌出现“战栗”[引导分析]当外界环境寒冷时,身体散热要减少,而且要增加产热,保持体温恒定,AC是减少散热,D是增加产热 B是增加散热所以 B[举一反三]1、通常情况下,人体的散热主要依靠 ( )A、内脏B、皮肤C、汗液D、骨骼肌课后反馈本节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照常完成 □提前完成□延后完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的接受程度:□完全能接受 □基本能接受□不能接受,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的课堂表现:□很积极 □比较积极 □一般□不积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上次作业完成情况:完成数量____% 已完成部分的质量____分(5分制)存在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合需求:家 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管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交时间教研组长签名学管师签收。
体温的控制教学设计
体温的控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体温的控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人体体温的生成和调节机制。
学生能够掌握体温调节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爱护自己和他人健康、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乐于合作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体温的生成机制:代谢、运动、食物消化等产生的热量。
2.体温的调节机制:中枢调节、末梢调节。
3.体温调节的主要方法和措施:增减衣物、调节室温、科学饮食、适度运动等。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5分钟)1.显示一张人体温度调节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2.引出“体温调节”这个概念,并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人体需要调节体温?Step 2 学习体温的生成机制(20分钟)1.分小组讨论并展示结果,回答问题:人体体温是如何产生的?2.教师梳理学生回答的关键点,并进行知识点的讲解。
Step 3 学习体温的调节机制(30分钟)1.分小组进行观察实验:用温度计测量体温,并记录测得的数据。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总结体温的调节机制并进行展示。
Step 4 学习体温调节的方法和措施(30分钟)1.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体温情况下的体温调节方法。
例如:在寒冷环境下如何增加体温,在炎热环境下如何降低体温等。
2.学生展示扮演情景和给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3.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给予点评和指导。
Step 5 拓展练习(20分钟)1.出示一些常见的体温调节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给出解决办法。
2.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练习,然后交流并讨论各自的解决方案。
Step 6 归纳总结(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主动提问和教师解答。
四、教学反思:1.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形式,学生互相合作、分享和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初中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5体温的控制 学案
中学年级〔上〕科学“五步三查〞自主开展学典编号:日期:主备人:裘夏荣审核人:班级小组:学生姓名:教师评价:课题:1. 5 体温的控制课型:预习+展示+练习稳固学习目标:①了解体温及体温恒定的意义②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③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④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2、在右图中,用扇形图表示表3-6中人体安静时各器官或组织的产热情况。
3、产热的同时,机体又以各种方式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其中以上的热量通过散发出去。
4、散热的方式包括散热和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外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当外界温度超过35℃,人体散热的方式主要是散热。
5、读图3-31填空,〔1〕当外界温度较低时,血管,皮肤血流量,皮肤温度,散热量。
〔2〕当外界温度升高时,血管,皮肤血流量,皮肤温度,散热量。
〔3〕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时,皮肤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极小,不能发挥作用,此时,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6、中暑: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而,会出现中暑现象。
中暑的表现是:体温高、头痛、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昏厥,严重时危及。
主题三:体温受脑控制〔学法指导:认真阅读课本P116,完成下面内容〕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中的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人的行为如等,对体温调节也有一定的作用。
速分配任务,进展板面规划。
2、有问题的继续寻求帮助3、组织预展竞评标准:1、学生自研情况;2、互动时的小组交流;3、展示姿态;4、板书面貌〔版面设计、书写质量、三色笔运用〕;5、质疑评价B、使动物分布广泛C、增强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使动物成功地繁衍后代4、如图是人体不同器官的产热情况图,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该图表示的是人在〔填“安静〞或“运动〞〕时的产热情况。
〔2〕人在另一状况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
〔3〕运动时人体产热的总量应比安静时要〔填“多〞“少〞或“一样多〞〕。
《体温的控制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体温的控制》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体温的控制》。
体温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了解体温的控制对于保持健康非常重要。
在这节课上,我们将进修体温的调节机制,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合理控制体温。
二、知识点讲解1. 体温的调节机制人体的体温是由大脑中的下丘脑调节的。
当体温过高时,身体会通过出汗、扩张毛细血管等方式来散热;当体温过低时,身体会通过收缩毛细血管、颤抖等方式来保持体温。
这种自动调节的过程就是体温的调节机制。
2. 合理控制体温的方法在夏天,我们可以通过多喝水、穿着透气衣物、避免暴晒等方式来降低体温;在冬天,我们可以通过穿厚衣服、多喝热水、加强锻炼等方式来保持体温。
此外,当感冒发烧时,可以适当服用退烧药或物理降温法来控制体温。
三、案例分析小明在夏天外出玩耍时,由于平昔暴晒在太阳下,导致体温过高,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
这时,他应该怎么做才能降低体温呢?解决方法:小明应该立即找个阴凉处休息,喝一些清凉的水,可以用湿毛巾敷在额头上,帮助散热。
同时,可以适当洗个凉水澡或者用风扇吹风来降低体温。
四、练习题1. 体温是由哪个部位来调节的?A. 大脑B. 心脏C. 肺部D. 肝脏2. 在夏天如何降低体温?A. 穿厚衣服B. 喝热水C. 多喝水、穿透气衣物、避免暴晒D. 避免运动3. 当感冒发烧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体温?A. 多喝酒B. 多吃辣椒C. 适当服用退烧药或物理降温法D. 不吃不喝等待自然降温五、总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体温的调节机制以及如何合理控制体温。
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注意保持体温的平衡,保持健康。
下节课我们将进修更多关于健康的知识,敬请等候!。
3.5体温的控制练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内容】
1.人体体温调节的原理
2.影响体温调节的因素
3.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
4.体温调节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多少吗?为什么人体需要保持恒定的体温?
2.实践与创新:通过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3.合作与交流:小组合作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
4.素质教育:结合体温调节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体温调节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体温调节案例进行分析,如高温环境下的体温调节、运动员剧烈运动时的体温变化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体温调节的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体温调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体温调节的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体温调节的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了沟通与协作能力,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了从实际情境中提炼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心。
初中科学教案:《体温的控制》教案
初中科学精品教案:《体温的控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温的概念,知道体温的计量单位。
2. 掌握体温的正常范围,了解体温的变化原因。
3. 理解体温的控制机制,知道人体如何维持恒定的体温。
4.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体温的概念及计量单位2. 体温的正常范围及变化原因3. 体温的控制机制4. 人体如何维持恒定的体温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温的概念、体温的正常范围、体温的控制机制。
2. 教学难点:体温的变化原因、人体如何维持恒定的体温。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体温的重要性。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体温的概念和控制机制。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对体温变化原因的认识。
4. 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体温的变化。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体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体温的概念及计量单位:讲解体温的概念,介绍体温的计量单位(如摄氏度、华氏度等)。
3. 体温的正常范围及变化原因:讲解体温的正常范围,分析体温变化的原因,如环境温度、运动等。
4. 体温的控制机制:讲解人体如何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维持恒定的体温。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体温变化原因的认识,总结体温的控制机制。
6. 实验活动: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体温的变化,如在冷环境中观察体温的变化等。
7.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温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体温概念、正常范围和控制机制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体温变化原因的认识。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如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
八年级科学上册-3.3.5-体温的控制教案-浙教版
教案3.3.5 体温的控制每课必记《体温的控制》教案来自网络周敏英一、教学目标1、了解体温及体温恒定的意义。
2、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
3、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4、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产热与散热的平衡调节。
难点:体温平衡调节的控制过程。
三、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作业,完成下表。
家庭成员一日内体温变化调查表(腋窝温度)1、引言地球上的气温可高至56.8 ℃,低至零下89.2 ℃。
而目前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那么在不同的环境中,人是怎样来控制自己的体温的呢?2、新课【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这是从我儿子身上得到了三个不同的数值(几乎是在同一时刻测得的),到底哪个是我儿子的体温呢?【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得出结果)学生明确:通常说的体温指的是人体内部的温度,体温实际上是一种简化了的说法。
由于人体的内部温度不易测试,所以临床上常用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来代表体温。
同一个人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有所不同。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第一次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预习作业,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可指导学生进行方法的训练:1.选择一个人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2.选择一个家庭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3.选择同一年龄不同性别学生的个人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得出: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一度。
2.不同年龄的人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体温高于年老者。
3.性别不同体温也会有个体差异,一般女子的体温比男子略高。
4.体温会因活动量、精神状态、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等等。
【教师活动】(设疑)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呢?【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明确:体温恒定是正常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
恒温动物能摆脱环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既有利于动物在较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扩大了活动的范围。
【教师活动】(设疑)人类为什么能够维持恒定的体温呢?显示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情况下的产热量百分比统计表,要求学生用数学中已学过的统计图更形象直观地进行表示。
浙教版科学八上3.5 体温的控制 配套教学教案
§3.5体温的控制【学习目标】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1. 了解体温及体温恒定的意义;2. 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3. 了解产热与散热平衡的调节。
自研·合作主题展示提升·质疑评价主题一:恒定的体温阅读课本113-114页,完成下列问题:1.体温恒定的动物有哪几类?2.(1).体温恒定是不是体温是一个固定值?(2).人的体温一般会受哪些因素影响?3.体温恒定有什么意义?产热与散热的平衡:学法指导:阅读课本114-115页,完成下列问题,做好右边笔记1.读表3-6: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下的产热量百分比。
安静时和运动时主要产热器官分别是什么?2.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常温下散热的途径和温度过高或剧烈运动时散热主要途径分别是什么?3.讨论:冬天和夏天手背上的皮肤血管有什么不同么?4、中暑的原因是什么?(书上划线记号)应采取什么措施?主题二:体温受脑控制学法指导:阅读课本116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当环境温度低于人正常体温时,简述体温调节恒定的过程。
2.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人正常体温时,简述体温调节恒定的过程。
主题一:1、安静时主要产热器官为;运动时主要产热器官为。
2.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常温下散热的途径主要是,取决于与外界环境温度差;温度过高或剧烈运动时散热主要途径是。
3、人体处于低温时血管,散热少;在时血管,散热多。
人体体温恒定就是、保持动态平衡4、口头表述中暑的表现。
主题二|人体内产热和散热是通过中的来调节和控制的;特别是人的一些的措施对体温也有一定调节作用。
2 4 8 1 2 4 8 1当堂检测:1、测定人体体温时,温度计放在什么部位测得的体温是接近真实体温 ( )A.口腔 B.腋下 C.掌心 D.肛门内2、皮肤对保持人的体温恒定有重要作用,夏天天热时 ( )A.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 B.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减少C.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加 D.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3.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能保持体温恒定的主要意义是()(A)使体内产生更多的热量(B)增强体内运输氧气的能力(C)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使体内的新陈代谢加快4.人体的体温主要依靠机体的和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
八年级科学上册 3.5 体温的控制教学设计1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
《体温的控制》教学目标1.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了解产热和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2.了解脑干对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学会体温的测量;学会中暑的防治和处理。
重点难点恒温概念的掌握产散热的平衡问题散热的方式以及散热多少与血管管径的关系大脑对体温的调节产散热的平衡问题散热的方式以及散热多少与血管管径的关系大脑对体温的调节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1.引言通过几X生活在热带以及寒带的骆驼图片,引出为什么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可以生活在温差如此之大的环境中?2.新课【教师活动】让学生用已经储备的知识,从体温这一个角度出发把幻灯片中的动物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可以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播放短片,让学生找概念——什么叫冷血动物(变温动物)。
【学生活动】(从短片中提取信息,归纳得出结果)学生明确,恒温动物:可以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保持相应体温的动物。
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
鸟类和哺乳类都是恒温动物.【教师活动】提出问题:体温恒定对动物的生存有何意义?【教师活动】提出问题:人的正常恒定温度是多少?(一般学生都会回答是37摄氏度).【学生活动】让学生活动亲身测量一下体温,最终让学生明确我们所说的恒温是相对的允许在一定的X围内变动.【教师活动】展示老师自己的不同部位的体温,以及自己在一天内不同时间的体温变化.让学生了解人的不同部位,以及同一部位不同时间里的体温是有所不同的。
祝老师不同部位体温值祝老师不同口腔不同时间体温值【教师活动】让学生读资料”2016年06月20日,气温36摄氏度。
一84岁高龄的老太,被人发现昏死在家中,送医院时已口吐白沫,体温升高达40摄氏度。
”并让学生想一想老太太得了什么病?分析此病发生的原因.(前一个问题学生容易回答上来是中暑,后一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教师可以设疑激趣通过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来解决中暑病因的问题.)【教师活动】展示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情况下的产热量百分比统计表,要求学生得出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学生活动】分析讨论,明确:产热的主要器官是内脏、肌肉和皮肤。
3.5体温的控制公开课
人类何以维持体温恒定的呢? 原来是人体的 产热 和 散热 两个生 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几种器官在安静或运动情况下的产热量的百分比。
骨骼肌
骨骼肌
安静时
运动时
1、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2、人体多少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 出去的? 3、皮肤散热的方式主要是哪两种?
皮肤结构示意图
散热:
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 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 温度差 。
• 5.在气温37℃的环境中,下列情况更容易使 人中暑的是 ( B ) A.无风干燥的沙漠 B.充满水蒸气的车间 C.有风湿润的麦田 D.高层建筑物的顶部
课后作业
• 1、作业本:第五节( 14题选做) • 2、预习展示作业:阅读《本章回顾》,小 组合作制作一张本章知识结构图。
高温环境下
将血液温度提高到 37到 37 °C以下
信息传导到脑干中的 热受体,并开始
增加汗的分泌,使皮 肤的血管舒张
增加散热
战栗和使皮肤的血管 收缩
增加热量和减少失热
血温降低
血温增高
回到正常的血温
散热<产热
高温又湿润的环境易中暑,为什么?
同学中暑了,你如何帮助他?
• 3、人体睡觉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 自 内脏 ,剧烈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 骨骼肌 来自 。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 是 皮肤 ,其散热方式有 皮肤直接散热 和 汗液蒸发散热两种。当环境温度等于或 超过人体温度时,人体散热主要依 靠 汗液蒸发散热 。
• 4.早产儿出生后,往往被安置在育婴箱中 监护,这主要是由于 ( D) A.早产儿质量较轻,体质较差 B.早产儿从母体获取的养料不够多 C.避免被细菌感染 D.体温调节机构发育不完善
科学广场
《体温的控制》教案8-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第5节体温的控制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体温及体温恒定的意义,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了
解产热与散热平衡的调节。
2.过程与方法: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念。
二、课堂探究
1.活动一、测自己腋下的体温,并将测量结果与身边的男女同学进行比较,得出什么结论?
我的体温是,结论:
2.自学归纳
下表是在同一时刻测得的一个身体健康的初中二年级学生不同部位的三个温度值,从测量的
腋下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
36.4 °C 36.9°C 37.3 °C
家庭成员一日内体温变化调查表(口腔温度),分析体温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请完成下面
成员上午6h 上午10h 中午12h 下午2h 傍晚6h 晚上9h
母亲37.0℃37.2 ℃37.3℃37.4℃37.2 ℃37.1℃
父亲36.8℃37.0℃37.1℃37.3 ℃37.1℃36.9 ℃
自己37.1 ℃37.3 ℃37.4 ℃37.5 ℃37.3 ℃37.1 ℃
(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C,正常人的体温固定的,而是一个温度。
(2)同一个人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是有所。
(3)正常生理条件下,体温可随、、情况的不同,在一定的
范围内变动。
女性男性,小孩大人,傍晚早晨。
3、活动二、根据教材上表的数据和图,请在书上描述一下人体运动时各个器官的产热情况
分布柱状图
课后实践
小小论文:中暑
1、人为什么会中暑?
2、中暑后的表现?
3、如何预防中暑?
4、当发现有人中暑后如何救护?……………。
3.5体温的控制导学案
3.5 体温的控制学习目标1.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
2.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过程。
3.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4.能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课堂学习设计[科学探究]一、恒定的体温1.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
低等动物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它们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因此称为。
鸟类、哺乳类动物的体温,称为。
2.人的体温也保持恒定,保持在左右。
3.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的。
恒温是相对的,温度的变化幅度变化不大,在内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关系。
4.保持正常的体温是恒温动物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
因此恒定的体温对动物具有。
二、产热与散热的平衡1.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和这两个生理过程的结果。
2.产热(1)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2)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寒冷时,,能使热量。
(3)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能。
(例如寒冷时,想到冰冷的环境,会觉得更冷,使人“发抖”,促使骨骼肌产生更多热)3.散热(1)散热有和两种方式。
(2)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
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多。
又可通过血管中的来控制。
外界温度低时,,血流量减少,减少;温度高时,,血流量增加,。
(3)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
4.中暑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而,会出现中暑现象。
中暑的表现是:体温高、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昏厥,。
三、体温受脑控制1.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来调节和控制的。
2.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保温或降温的措施(如增、减衣服),也能调节体温。
[典型例题解析][例题] 人在寒冷的环境中会冻得“发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同步训练1.当环境温度达到35℃以上时,人体散热主要靠进行;在冷得“发抖’’时,骨骼肌产生的。
八年级科学上册 3.5 体温的控制教学设计3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
《体温的控制》一、教材依据初中《科学》浙教版第三册第三章第五节《体温的控制》二、设计思想通过师生的教学互动,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从理论上使学生了解了各种有关体温的知识。
“授人与鱼,莫过于授人与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点不是仅仅为了“学会”知识,更是为了“会学”知识。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本着“课程为本、追某某效、实践创新”的思想,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指导下,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多种途径,如: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等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的教学模式。
三、教材分析本章的主题是生命活动的调节,它是在学生已学过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生物体对环境影响所做出的相应反应。
本章内容以人为中心取材,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本节作为本章的最后一节,选取人体的体温为切入口,我认为选题选得很巧妙,体温的恒定是受激素和神经调节,也与动物的行为有关,编者通过选取“体温的控制”这个恰到好处的实例,有利于把前面所学知识相互联系,深化理解,加强综合,充分说明了人体在不停地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与本章的主题相呼应。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产热和散热的平衡调节。
教学难点:体温的调节与控制。
五、学情分析学生对体温的控制有体会,但认识欠深入细致,八年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所发展,抽象思维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他们已经能够根据对图表的分析,得出初步的简单的结论。
另外,对于这个内容来说学生平时也能从其它渠道了解有关信息。
但是有些的学生表达能力不强,他们已经自己意会了的东西往往很难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有的时候常常会想说而不敢说,或者是说不清楚。
要把一些感性认识转化到书面的理性认识。
六、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及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内容的目标为:知识与技能:1.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2.了解产热和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3.了解脑干对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4.学会体温的测量;5.学会中暑的防治和处理。
第5节 《体温的控制》教学设计
第5节《体温的控制》教学设计新授课一课时一设计理念“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将打破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以活动为基本形式,实验为探索途径,讨论为提升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决策能力,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探寻客观规律,铸就学生发散、严谨、独立的意识形态品质。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第三章第五节,教材的安排往往遵循受教育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认知过程,这过程中结合生活经历往往更能触动学生敏感的神经,而本节课也体现出这种科学规律。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生命之源(水)、人类的庇护者(大气)有过基础的了解,故提出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以由外在宏观世界回归人本身,这涉及到生物学现象“体温”。
调节体温的机制对学生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世界观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的对象为八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少年对于自然界的种种事物感到好奇同时也迷惑,而对于教师强迫性的言语和行为会产生强大的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应因势利导,借助实物,模具,言语的直观表现,联系生活实际,正确激发其求知欲和探索欲。
通过小组合作,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树立自信心,获得学习的效能感,是锻炼其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恒温的相对性及意义。
了解产热和散热的部位、方式和方法。
能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技能目标学会体温计的使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得出产热、散热的部位、方式和过程,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品质。
情感目标以温度计测量得出的实验数据为证据,树立学生“科学结论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小组讨论合作,派代表发言,逐步建立起生命是伟大也是复杂的情感认识。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
难点:体温平衡调节的控制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温的控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体温及体温恒定的意义。
2、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
3、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4、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产热与散热的平衡调节。
难点:体温平衡调节的控制过程。
三、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作业,完成下表。
1、引言
去年我们印象很深的是“非典”在中国的流行,我们每天必须要测量体温,如果体温超过了“38℃”可能就要被隔离,那么人的正常体温应是多少呢?学生回答:37℃左右。
这是地球上气温最高的地方之一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死谷,最高气温达57℃,这是地球上气温最低的地方之一南极,最低气温达零下89 ℃。
而目前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那么在不同的环境中,人是怎样来控制自己的体温的呢?
2、新课
一、体温测量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这是从一个孩子身上得到了三个不同的数值(几乎是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得出结果)
学生明确:通常说的体温指的是人体内部的温度,体温实际上是一种简化了的说法。
由于人体的内部温度不易测试,所以临床上常用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来代表体温。
同一个人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有所不同。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第一次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预习作业,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可指导学生进行方法的训练:
1.选择一个人的数据可得出么结论?
2.选择一个家庭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3.选择同一年龄不同性别学生的个人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得出:
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一度。
2.不同年龄的人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体温高于年老者。
3.性别不同体温也会有个体差异,一般女子的体温比男子略高。
4.体温会因活动量、精神状态、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等等。
【教师活动】(设疑)那么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明确:
体温恒定是正常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
恒温动物能摆脱环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既有利于动物在较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扩大了活动的范围。
二、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教师活动】(设疑)春:春暖花开,万紫千红;夏天:赤日炎炎,骄阳似火;秋天:一叶落而知秋,金风送爽;冬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可见,一年四季,我们所处的环境的温度不断在变化,但是在不发烧感冒的时候,人体体温总是在37度左右,我们的身体为什么能够维持恒定的体温呢?显示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情况下的产热量百分比统计表,要求学生用数学中已学过的统计图更形象直观地进行表示。
同时得出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学生活动】画统计图后,分析讨论,明确:
产热的主要器官是内脏、肌肉和皮肤。
安静状态下以内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肌肉和皮肤产热为主,尤其是骨骼肌,能使热量成倍增加。
【教师活动】(设疑)在产热的同时,机体又以各种方式将这些热量散发出体外,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那么散热的器官又有哪些?人体的散热途径有哪些呢?【学生活动】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时,汗液蒸发成为主要散热方式。
讨论:比较冬天、夏天的手背皮肤血管深浅、粗细(用热水袋给一只手加热观察比较)
散热的方式主要有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两种。
人体有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直接散发出取得,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当外界温度下降时,皮肤内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随之减少;相反,当外界温度上升时,则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也随之增加。
但在炎热的夏天,主要的散热方式是汗液蒸发散热,此时皮肤的直接散热已远远不能达到满足。
【教师活动】(设疑)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由于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了动态平衡的结果。
请大家分析:在寒冷和炎热的环境中怎样才能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呢?
【学生活动】第二次分寒冷组和炎热组讨论,得出结论:
寒冷环境中必须增加产热,如骨骼肌会不自主地颤抖,增加产热。
减少散热,如几乎不出汗,以减少蒸发散热;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从而减少散热;皮肤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缩小汗毛孔,也可减少热量散失。
炎热环境中必须减少产热,如减少运动;增加散热,但炎热环境中可以减少产热,但不产热是不可能的,故炎热环境中以增加散热为主。
三、体温调控
【教师活动】(设疑)机体的这种产热和散热过程有时受到谁的控制和调节呢?【学生活动】读图分析:体温调节中枢在脑干中的下丘脑。
当外界的气温低于人体正常体温(如37℃)时,血液温度降至37℃以下,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主要通过战栗产热和使皮肤的血管收缩以减少失热,血温增高回到正常的温度。
当外界的气温高于人体正常体温(如37℃)时,血液温度升至37℃以上,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及使皮肤的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血温降低回到正常的温度。
【教师活动】拓展:进一步猜测当散热>产热、散热<产热时,人的体温将会怎样变化?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应明确:因为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当长时间置身于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会引起体温降低;而在高温环境中过久,会因体内热量散不出去,导致体温升高,如中暑、发热。
【教师活动】讲述体温调节的障碍。
发热后体温一般不超过40 ℃。
体温高于40 ℃,称为体温过高,体温高达44.5 ℃而能生存的已是罕见。
一般认为人的最高致死体温大约是45.5 ℃。
体温过低是不是一定导致人的死亡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2001年最小的新闻人物: 13个月大的小艾里卡。
2001年2月底的加拿大埃德蒙顿市的气温仍然在摄氏零下30度以下。
只有13个月大、刚学会走路的女婴艾里卡只穿着纸尿裤和一件T恤衫走向零下30度的室外!等她被发现时,身体已经僵硬,心脏也停止了跳动,体温已经下降到摄氏16度!在医护人员的救助下奇迹发生了:艾里卡的心脏突然跳动了一下,接着竟然连续跳动起来!小家伙复活了。
科学家因此断言:冻体复活不是梦。
事实上,人体细胞冷冻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比如在治疗不育症时使用的精子冷冻、卵子冷冻、胚胎冷冻技术。
科学家预测,人体冷冻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将十分广泛。
可以把患了绝症的病人冷冻起来,几百年后当相关的技术出现后,再使其复活,经治疗而获得健康;再有,可以把字航员冷冻起来暂停人体老化的程序,数光年之后,他们抵达某个星系后解冻,他们的年龄就和离开地球时完全一样,没有任何衰老。
人体冷冻技术使人的太空旅行有了实现的可能。
目前不能确定人的最低致死体温。
上述体温调节是一种生理性调节,动物体还可以通过自觉行为来调节体温,大家还可以继续思考:还有哪些自觉行为可以调节体温呢?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
1动物会寻求温度适中的环境,如在冷环境中趋向热源,热环境中迁到风口等。
2动物还有姿势的变更,如暑热时伸展肢体,严寒时则个体蜷缩、拱肩缩背或拥挤成群、踏步或跑动等。
3人更有为保温御寒、降温避暑更有添衣、脱衣,甚至安装空调等主动的影响环境的行为。
【教师活动】打个不怎么恰当的比方,人体像一个自动控温的空调器。
在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人体的体温通常是通过自身调节和行为调节来保持相对的平衡。
不过人体体温的自我调节是有限度的,任何情况引起的体温变动超过了人体自身调节的能力,就会给人体造成实质性的损害,甚至死亡。
所以会有中暑、冻死等不幸事故发生。
3、小结
通过《体温的控制》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4、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