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儒林外史_看吴敬梓对治学与治生问题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研究

从 儒林外史 看吴敬梓对治学与治生问题的思考

胡 欣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摘 要: 儒林外史 是一部表现封建文人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通过对

三大类知识分子形象的描述,展现了其所在时代知识分子的治学和治生追求,显示出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对知识分子命运和追求的冷峻思索,回答了治学和治生的关系问题,并为知识分子指出了一条崭新的人生发展道路。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吴敬梓;治学与治生;思考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07)06-0104-04

古代读书人一般都会面临着治学和治生问题的

困扰:治学与治生的目的是什么?是先治生解决生存的后顾之忧而后全力以赴来治学,还是先治学而后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抑或是治学与治生并辔而行相得益彰?解决二者之间矛盾的关键因素和方法是什么?应该说这些问题对于读书人来说,既是人生的原则问题,也是人生的实际问题,是古代每个读书人必须回答和践行的问题。

张载云: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

不仅回答了读书人读书的终极目的,指出了读书人所必须担负起的崇高的现实使命和历史责任,而且也成为古代读书人所奉行的金科玉律。在宋代以前的儒家圣人和很多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眼中, 乐道 是最高境界,只要有道,即使是 一箪食、一壶浆 又有何妨?思想和谈论中基本上不涉及所谓形而下的治生问题,即使涉及也往往是语焉不详,点到即止。从隋代开始的科举考试,到唐代已经彻底成熟。这种成熟带来了影响后世深远的读书人的一种观念:要修齐治平,就要步入仕途,要步入仕途最好的途径和方法就是参加科举考试。科举成为连接治学与治生的中介桥梁, 一举成名天下知 所带来的不仅仅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种形而上理想得到实现,同时也带来了生计问题的彻底解决。于是,众多的读书人皓首穷经走在这条独木桥上,虽九死而不悔。宋代及宋代以后,伴随着物质的发达、城市的兴起、工商业的蓬勃、市民阶层的崛起和个体财富积累富裕,尤其是明中叶

以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王阳明心学的流行,八股取士制度的森严、腐败,行商之人富庶、奢华的生活与读书人难以进身带来的生计艰难困窘所形成的巨大反差等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知识分子们虽然不再把治学与治生的目的这些形而上的问题作为思虑的内容,但治学与治生关系中每个人必须面对的治学与治生孰先孰后、孰轻孰重、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等实际问题却摆上他们的桌面,成为他们必须回答的眼前切实问题。生活在18世纪的吴敬梓用自己的长篇小说 儒林外史 ,通过书中各类知识分子的行为和命运走向,形象、鲜活地对上述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吴敬梓在 儒林外史 中对读书人除王冕、四大奇人外,还对迟衡山、庄尚志等一批知识分子进行了肯定。

迟衡山以教书为生,以微薄的束修维持着自己和全家的生计,以最低生活标准完成了自己的治生需要。其思想主要是礼乐兵农,被誉为 制礼作乐之才 。他希望盖一所泰伯祠,在春、秋两季,用古礼、古乐祭祀,借此让人们学习礼乐,助一助政教。于是,他发动并组织了祭祀泰伯祠的活动。虽然他的思想有点迂腐,但是他的部分思想观念在当时却是很可贵的,如针对 举业 这一问题,马二先生认为 举业 二字,是从古及今每个人必须要做的,而迟衡山则针对他的观点谈出了了自己的看法: 上年

收稿日期:2007-08-28作者简介:胡 欣(1965-),女,河南光山人,讲师。

104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X i n yang N or m a lUniversity 第27卷 第6期 2007年12月 (Ph il o s .&Soc .Sc.i Edi.t )Vo.l 27No .6Dec .2007

他来敝地,小弟看他着实在举业上讲究的,不想这些年还是个秀才出身,可见这 举业 二字原是个无凭的。 [2]287他认为马二讲究举业多年,可至今仍旧是一穷秀才,可见举业虽是治学的一条途径,但天不酬勤,所以是无凭的。由举业无凭出发,他又明确提出了学问与功名二者不可兼得的道理: 讲学问的只讲学问,不必问功名;讲功名的只讲功名,不必问学问。若两样都要讲,弄到后来,一样也做不成。 [2]288他的这番言论表明了他蔑视功名,追求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问,而非空洞的、教条式的举业学问, 而今读书的朋友,只不过讲个举业,若会做两句诗赋,就算极雅的了,放着经史上礼、乐、兵、农的事,全然不问 [2]198。

庄尚志出身于书香世家,对他而言,完全没有治生的必要,所以,他能够全力以赴地治学。幼年时就很有才气的他,成人后更加刻苦钻研,一门心事只想做一个真正的学者。在不合理的制度下,以及学风败坏的情况下,依然不受外界名利的诱惑,追求自己的理想,潜心研究 诗 、 礼 、 易 等,做一个治学严谨、态度认真的学者。在杜少卿看来,庄尚志无疑是当时的 治礼 大家。祭祀泰伯祠时,就采用了由他考订的礼乐。南京城里, 活了七八十岁的 人,也 从不曾看见这样的礼体 [2]221。其渊博的学问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嘉靖皇帝仔细看过庄尚志献的十策后,认为他学问渊博,颇有重用之意。但他 恳求恩赐还山 ,想专心致志地做学问,实践其 道行则仕,道不行则隐 的原则。正如迟衡山所说 做学问的只讲学问 , 讲功名的只讲功名 ,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学术上有一番成就,否则便一事无成。这一点,庄尚志是透心的明白。

像他们这样的真正的学者还有很多,他们之所以选择放弃举业,首先主要是因为他们有治学的前提条件 没有治生问题的后顾之忧,不再为衣食发愁。王冕以卖画为生,四大奇人中的季遐年以写字为生,王太以卖火筒子为生,荆元凭借裁缝手艺,每日 寻六七分银子 [2]322,余下的工夫就弹琴、写字、作诗。他们的治生问题解决之后,就能踏踏实实地治学,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治学的成功又促使他们更好地治生,治生条件的改善,又促使他们更好地治学,从而在治学上有一番成就。其次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科举的弊端,八股文的死板、空洞乏味,认为这些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和意识,意识到这样下去,治学上不会有任何成就,与他们所追求的真正学问是迥异的。这一类人秉承知识分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的崇高的现实使命和历史责任,不醉心于举业,把功名富贵当成身外之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踏踏实实治学;他们想为国家出力,希望唤醒世人,拯救文人士子,改变日益沦没的世风,但是现实环境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重修泰伯祠上,以此来实现古人 礼、乐、兵、农 的理想。但是,成为废墟一片的泰伯祠证明,他们的希望是虚妄的,所做之事的结果于世无补。这无疑是在告诉世人,诚实正直的知识分子身处危世,那种实现崇高的现实使命和历史责任的理想不过是徒然的幻想,他们所走的是一条在当时特定社会环境下无法走通的道路,只能保持着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一小片可怜的独善其身的自由天地。这是吴敬梓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思考之后所做出的形象回答。

为治生而治学的这类人物是 儒林外史 中所刻画的人物中最令人难忘的一类。这类人物他们没有多么远大崇高的理想和抱负,他们大都醉心于举业,试图通过科举取士求得功名富贵,达到实现荣宗耀祖的愿望。为此,他们孜孜不倦地治学,他们以同样的热情和斗志投身于八股治学。这是属于被社会异化的平常人的一群人。

虞育德6岁启蒙,十七八岁跟随云晴川学习古文诗词,还学习地理、算命等治生的本事。看起来,他完全可以像王冕、 四大奇人 一样,凭借治生的本事谋生,然后转入治学。但他没有 四大奇人 洒脱,也不像王冕那样果断,而是因为生计逼迫,按照社会设计好了的人生模式,按部就班地走上了举业之路,50岁考取进士后,被外放为南京国子监博士,从此,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他之所以如此,后来他与杜少卿所说的一番话道破了个中因由:不为生计, 我要做这官怎的 [2]270,其实,在内心深处他想一心一意专研学问,但是他选择了举业。他有做真正学者的资本,但他因生计而选择了放弃。

周进,60多岁,依然是个老童生,一把年纪还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功名。为了生计,他曾在县衙顾老相公家充当西席3年,当 顾小舍人 进学成了秀才后,再也没有资格继续做他的老师,无奈失业在家。后来,夏总甲推荐他到薛家集观音庙私塾中坐馆,又被众人辞了。在姐夫的帮助下,他来到省城谋生,在游玩贡院时,看到与自己无缘的天字号,联想到梅玖的挖苦侮辱、王举人的盛气凌人,心里一阵酸楚,多年的心结未解,就想一头撞死在地下。众人见状就想法集资为周进捐了监生,这样,周进一路考过,中了进士,被钦点为学道。周进通过科举取士改变了

105

胡 欣:从 儒林外史 看吴敬梓对治学与治生问题的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