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解剖 PPT

合集下载

口腔PPT幻灯片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口腔PPT幻灯片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质韧、(形)有点彩。正常龈沟深度不超过2mm。两牙之间突起 的牙龈为牙龈乳头。
④ 牙骨质 在组织发生和功能上与上述三组织一致。
24
5. 咬合关系、牙合、牙弓关系
上下颌牙齿互相接触的关系叫咬合关系。正 中牙合是判断咬合关系是否正常的标准。
➢反合 ➢开合 ➢深覆合 ➢锁合
25
正 常 牙合
26
前牙牙合 型
39
✓ 舌背部粘膜的舌乳头 a)丝状乳头 呈天鹅绒状遍布于舌体上面,司一般
感觉。
b)菌状乳头 数目少,散在分布于丝状乳头之间, 有味蕾,司味觉。
c)叶状乳头 位于舌侧缘后部,含味蕾,司味觉。 d)轮廓乳头 位于界沟前方,乳头周围有深沟环绕,
沟内有味蕾,司 味觉。
40
舌背
41
42
43
舌腹
44
由颞骨关节窝、颞骨关节结节、下颌骨髁状突以
及关节盘、关节囊和关节韧带构成。
83
84
口腔颌面部的主要生理功能
摄食 咀嚼 味觉 吞咽 表情 辅助发音 辅助呼吸
85
口腔颌面部解剖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 义
▪ 位置显露
易受伤
▪ 血供丰富
易恢复同时出血多
▪ 解剖结构复杂
▪ 有皮纹
与美容密切相关
▪ 易影响形态和功能
▪ 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
86
谢谢!
87
③ 口腔前庭沟、翼下颌皱襞、颊脂垫尖注射 麻药的进针点等有关。
31
32
2、固有口腔内的常用解剖标志
① 牙列 ② 牙槽突是颌骨上与牙相连接的骨性突起,
受压力后吸收,受牵张力后再生,骨改建 活跃,这一特性是牙齿矫正时牙齿得以移 位的基础。牙拔除后牙槽突萎缩,不宜于 活动义齿固位,也不利于牙种植体的植入。

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ppt)

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ppt)
临床上常以正中牙合判断咬合关系是否正常。牙弓关系异常可 表现为牙合关系的异常——反牙合(前牙、后牙、单个牙) 、开 牙合(前牙、后牙、单个牙)、深覆牙合、锁牙合(正、反)
前牙覆颌,覆盖;
后牙咬合关系:中性, 近中,远中。
(五)舌
(六)腭
(七)口底
四、牙齿分类、名称及临床牙位记录法
为了缩减临床书写或口述牙的全名,常用代号来表示,目前最 常用的方法有:
(二)表面形态
口腔前庭沟: 上、下唇系带: 颊系带: 腮腺导管口:平对7牙冠颊粘膜上。 磨牙后区: 翼下颌皱襞: 颊脂垫尖:
二、固有口腔及其表面形态
(一)固有口腔
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为上下牙弓,后为咽门。 固有口腔亦称口腔本部,可见以下具有临床意义的解剖标志。
(二)表面形态
牙冠、牙列或牙弓: 牙槽突、龈沟、龈乳头: 硬软腭: 口底:
• 4、下颌及颏部区域的表面标志
• (1)颏唇沟
• (2)颏下点
• (3)颏孔
• 5、其他区域的表面标志
• (1)耳屏
• (2)眶下孔:鼻尖至外眦

连线的中点
• (3)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

耳垂至鼻翼与口角间

中点连线的中1/3
(二)表面形态的协调关系
• 1、颌面部的水平比例关系 • 2、颌面部的垂直比例关系 • 3、鼻、眼、眉的关系 • 4、鼻、唇、颏的关系 • 5、左右对称关系
以“+”符号将上下牙弓分为四区。符号的水平线用以区分上下 ;垂直线用以区分左。或以A B C D分别代表各区,A代表右上区 ,B代表左上区,C代表右下区,D代表左下区。恒牙用阿拉伯数字 1、2、3、4、5、6、7、8代表,乳牙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 Ⅴ代表,乳牙名称及代号见,恒牙名称及代号见,例如

《口腔颌面部解剖》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解剖》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解剖
Oral and Maxillofacial Ana tomy
淋巴
赵晋龙讲师
临床意义
口腔颌面颈部的淋巴组织( 淋巴结和淋巴管)十分丰富;共同组 成此部的防御系统。正常情况下,淋 巴结的硬度与软组织相似,不易触及 。感染状态下淋巴结会肿大和疼痛; 肿瘤侵及淋巴结呈现无痛增大。
分组
根据部位、排列方向 • 环行组:浅,环绕颈项上部,输 出
列于颈横动静脉的浅面(横链)。 • 收纳脊副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的
输出管。 • 输出管入颈深下淋巴结。
颈深上淋巴结 superior deep cervical lymphati
c nodes
• 位于肩胛舌骨肌下腹与颈内静脉交叉的 上方,沿颈内静脉周围排列。
• 接收枕淋巴结、耳后淋巴结、腮腺淋巴 结、颌下淋巴结的输出管。
• 输出管入颈深上淋巴结的颈二腹肌淋巴 结或肩胛舌骨肌淋巴结。
咽后群
• 位于咽后间隙,在椎前筋膜的前方, 主要集中于咽上部的后方。
• 收集鼻腔后部、蝶窦、后筛窦、硬 腭、软腭、中耳、咽鼓管、鼻咽部 及咽后壁的淋巴。
• 输出管入气管前淋巴结,颈深上淋 巴结。
颈浅淋巴结
superficial cervical lymphatic no
腮腺毗邻关系
外: (浅面)覆盖有皮肤、皮下组织、 深筋膜浅层和淋巴结。
上: 外耳道、颞下颌关节后面。 前内:咬肌、下颌升支、翼内肌后部。 后内:乳突、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
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 和Ⅸ~Ⅻ对脑神经。
腮腺导管 Stensen duct
• 颧弓下,与颧弓平行,在腮腺咬肌筋 膜浅面的皮下组织中。开口于上颌第 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腮腺乳头。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课件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课件
运动神经:舌下神经(第XII对脑神经)所 支配。
味觉神经:面神经(第VII对脑神经)的鼓 索支。
(五)舌:舌乳头
舌背黏膜有许多乳头状突起,这些乳头主要包括丝 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四种
丝状乳头:刺状细小突起,数量较多,遍布于整个舌背 菌状乳头:色红,大而圆,散布于丝状乳头间。含有味觉
骨折应及时复位,以免发生错位愈合 感染易引流,较少发生颌骨骨髓炎
(2)解剖薄弱部位及其临床意义
上颌骨存在骨质疏密、厚薄不一,连接骨缝多, 牙槽窝的深浅、大小不一致等因素,从而构成 解剖结构上的一些薄弱环节或部位,这些薄弱 环节则是骨折常发生的部位
三条薄弱线:Le Fort I 型、II型、 III型骨折线
恒牙的标志与书写
记录:1、2、3、4、5、6、7、8 右上第一磨牙:6
(三)乳牙与恒牙的替换
乳牙期:6-8个月开始萌出乳中切牙,两岁半左 右萌齐。
替牙期:6岁左右开始萌出第一磨牙(六龄齿), 7岁左右开始替牙,12左右岁替牙结束。从乳牙 开始替换到替换结束,口腔内既有乳牙,又有 恒牙,这种乳、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的时期
临床上常将颌面部分为面上、面中、面下三部分, 两眉弓中间连线为第一横线,以口裂平行线为第 二横线。(图1-2)
颌面部解剖区域
二、口腔颌面部的主要生理功能
摄食:牙、唇、舌、唾液腺等共同参与完成 咀嚼:主要由口腔内的牙协同作用来完成 吞咽:经吞咽反射运动使食物进入食管和胃 感受味觉:舌背上的味蕾可感受酸、甜、苦、
神经未梢 轮廓乳头:8-12个,较大,沿人字沟排列。含有味蕾以
司味觉 叶状乳头:位于舌根部两侧缘,为数条平行的皱襞。平常
不明显,炎症时充血发红,突起而疼痛,有时误诊为癌。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ppt课件

.
29
上颌窦: 呈锥形…
2.上颌骨突: 额突、 颧突、 腭突、 牙槽突
.
30
• 上颌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1.支柱式结构:
多骨相连,中央空腔,受力时,力传导分散,不易 骨折,力过大,多处骨折;肌肉力小,骨折不移位,血 供好,易愈合。
2. 解剖薄弱:
骨质疏密厚薄不一,连 接骨缝较多,易发生骨折。
1. 恒牙 的数目、名称、萌出时间和次序
.
24
恒牙萌出时间及次序
萌出时间(岁)
牙齿名称与顺序
上颌
下颌
第一磨牙
5~7
5~7
中切牙
7~8
6~7
侧切牙
8~10
7~8
尖牙
11~13
10~12
第一前磨牙
10~12
10~12
第二前磨牙
11~13
11~13
第二磨牙
12~14
11~14
第三磨牙
17~26
17~26
.
27
第二节 颌 面 部
一、 颌面部表面形态 (一) 颌面部上1/3的
表面形态标志 (二)颌面部中1/3的
表面形态标志 (三) 颌面部下1/3的
表面形态标志

28
二、 颌 骨
(一) 上颌骨(maxilla) 分为一体、四个突起
1.上颌骨体:上颌窦及四壁,开口于中鼻道。
四壁: 前壁(脸面)、 后壁(颞下面)、 上壁(眶面)、 内壁(鼻面)
.
10
(二) 颊 皮肤、浅表表情肌、颊脂垫、颊肌、粘膜
.
11
(三) 牙齿
牙齿的组成:
1. 牙冠的形态
2. 牙根的数目和 形态

【口腔医学】颌面部骨2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口腔医学】颌面部骨2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第四节 颧骨
➢结构 ➢一体三突
第四节 颧骨
➢体部
➢颊面:隆突朝前外 ➢颞面:凹向后内→
颞下窝前外壁 ➢眶面:平滑内凹→
眶的外下壁
第四节 颧骨
➢突起 ➢额蝶突:上→接额骨和蝶骨大翼 ➢上颌突:内下→上颌骨颧突 ➢颞突:后→颞骨颧突→颧弓 ➢颧骨、颧弓位置突出易骨折
第五节 腭骨
➢形态和位置 ➢一对L形骨板 ➢鼻腔后部,上颌骨 与蝶骨翼突之间 ➢作用 ➢鼻腔底和侧壁、腭、 翼腭窝、翼突窝
(二)下颌支-外面
➢下颌角:
➢下颌支后缘与下颌体 下缘移行处 ➢茎突下颌韧带附着处
(二)下颌支-喙突
➢解剖标志及临床意义 ➢肌突/冠突/前突 ➢呈扁三角形 ➢有颞肌和咬肌附丽
(二)下颌支-髁突
➢特点及临床意义 ➢髁状突/关节突/后突 ➢下颌骨主要生长中心 ➢参与颞下颌关节构成 ➢分为头、颈两部分
第六节 蝶骨
➢形态和位置 ➢形似蝴蝶 ➢位于颅底中部 ➢嵌入额骨、颞 骨和枕骨之间
第六节 蝶骨
➢邻接 ➢前接额骨 ➢后接颞骨和枕骨 ➢下接犁骨和腭骨
第六节 蝶骨
➢结构 ➢蝶骨体 ➢小翼 ➢大翼 ➢翼突
第六节 蝶骨
➢蝶骨体
➢蝶窦:蝶骨体前面中隔 (蝶嵴)两侧的气窦 ➢蝶轭:蝶骨体上面前方 平滑处 ➢交叉沟:蝶轭后方 ➢视神经管:交叉沟外侧
第三节 鼻骨
➢邻接 ➢内侧:两侧鼻骨相接→ 鼻背 ➢外侧:接上颌骨额突 ➢上缘:窄而厚,接额骨 ➢下缘:宽而薄,构成梨 状孔上缘
第三节 鼻骨
➢鼻骨下部较薄且向 前突出,容易骨折, 而且多双侧同时发生
第四节 颧骨
➢外形和位置 ➢近似菱形 ➢左右各一 ➢位颜面外上部
第四节 颧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腮腺与面神经的关系 根据面神经在颅外的行程
及其与腮腺的关系,可将面 神经分为三段:
第一段:面神经干从茎乳 孔穿出到进入腮腺前的一段。 为腮腺浅叶所覆盖,尚未进入腮腺
第二段(腮腺内段):分为颞面干颈面干。 第三段:面神经5组分支,从腮腺边缘走出,呈扇形 布于面部表情肌的一段。
腮腺与耳颞神经的关系
面侧深区
位于腮腺咬肌区前部的深面,也即颞下间隙和翼颌 间隙的范围。
1.境界:
前:上颌骨后面; 后:腮腺深叶; 内:翼外板; 外:下颌支。
2.层次及内容
有大量的血管和神经位于 下颌支、翼内外肌与翼外板之 间,并为蜂窝组织所包绕。血 管、神经走向复杂,层次排列 不很明显,由浅→深,分层:(1Biblioteka . 翼丛:(2). 上颌动脉:
伴随下方的上颌 静脉,贴邻下颌骨髁 突颈部的深面向前走 行,越过翼外肌浅面 (少数在深面),经翼 外肌两头间进翼腭窝
①脑膜中动脉→棘孔→颅腔→硬脑膜; ②下牙槽动脉→下颌管→下颌骨、下颌牙、牙槽突、牙周膜及牙龈;
③上牙槽后动脉→上颌骨牙槽孔、颊侧牙龈→上颌磨牙、前磨牙、牙 槽骨、颊侧粘膜和牙龈、上颌窦;
⑵ 下颌骨髁突颈部骨折时, 可能伤及上颌动脉;
⑶ 上颌骨切除时,可在翼外肌二头之间显露和结 扎上颌动脉,以代替结扎颈外动脉;
(3). 下颌神经与翼外肌
下颌神经及其分支与翼外 肌关系密切,下颌神经出卵圆 孔后即位于翼外肌深面,几乎 立即分支: ⑴ 颞深前、后神经、咬肌神经 ⑵颊神经 ⑶舌神经
⑷ 下牙槽神经
颌面部解剖
腮腺咬肌区:
1.境界
前界:咬肌前缘; 后界:胸锁乳突肌、乳
突及二腹肌后腹的前缘; 上界:颧弓和外耳道; 下界:下颌骨下缘; 内侧界:咽旁间隙; 外侧:皮肤
2.层次及内容
由浅入深依次为: (1).皮肤 (2).皮下组织 (3).腮腺咬肌筋膜 (4). 腮腺 (5). 腮腺与神经血管的关系 (6). 咬肌
案例联系
眼睑闭合不全的病因
①最常见原因为面神经损伤、麻痹后,眼睑轮匝肌 麻痹,使下睑松弛下垂。
②其次为瘢痕性睑外翻。
③眼眶空寂与眼球大小的比例失调,如甲状腺相关 性眼病、先天性青光眼、角巩膜葡萄肿和眼眶肿瘤 引起的眼球突出。
④全身麻醉或重度昏迷时可发生暂时性功能性眼睑 闭合不全。少数正常人睡眠时,睑裂也有一缝隙, 但角膜不会暴露,称为生理性兔眼。
④眶下动脉→眶下裂→眶下沟→眶下管→眶下孔→面部:颊前部、上 唇根部、唇侧牙龈、上颌前牙、牙周组织及上颌窦等;
⑤腭降动脉→翼腭管→硬腭、软腭和腭扁桃体等; ⑥蝶腭动脉→蝶腭孔→鼻腔→鼻腔外侧壁、鼻窦及鼻中隔等。
上颌动脉有关的几个临床问题:
⑴ 作颞颌关节成形术或髁 突切除术时,应注意保护髁突 颈部深面通行的上颌动脉;
⑸ 下颌舌骨神经
⑹耳颞神经
总结
腮腺咬肌区中,腮腺浅面并无重要结构,重要的神经、 血管主要位于:
①腮腺内; ②从腮腺边缘呈辐射状露出; ③腮腺深叶深面。 面侧深区的钥匙:翼外肌 浅面:翼丛、上颌动脉 深面:下颌神经分支 上缘:颞深前后神经、咬肌神经 两头之间有上颌动脉、颊神经 下缘:舌神经、下牙槽神经
The End
张口困难或张口受限的原因分析
1.炎症感染 2.外伤:常见于外伤下颌骨骨折,如颧弓颧骨骨折、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均可造成张口困难,骨折后下颌 运动受限,肌肉挫伤,肿胀疼痛,张口也会受到影 响。骨折经过复位治疗后,张口受限的情况能够得 以治愈 3.颞下颌关节强直 4.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5.破伤风 6.恶性肿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