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在生成中绽放美丽论文
学语文教学论文把握生成让课堂绽放美丽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把握生成,让课堂绽放美丽人教版新课标关注课堂的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新的世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高度发达,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
基础教育承载着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为下一代的生存与发展,挑战与机遇,竞争和合作等提供保障。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战场,课堂又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已成为了师生双方共同谱写的一曲美妙的生命旋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参与教学活动的人都能求取真知,智慧才能和其他品质得以发展、提高,激发生命热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教授、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指出:教学活动是动态生成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精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展学生上,而不是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一种对教师的配合,而是看作对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握好生成理念,就会让今天的课堂呈现出绚丽多姿。
一、加强生命意识,让生成的课堂焕发人性的光辉学生是活生生的、个性化的人。
每一次的备课中,我们都有个环节要备学情,但我们备学情时更多关注的是这个班、这一学龄段学生的群体特征,而难有对个体的关注。
但在课堂上出现的却是个性飞扬、异彩纷呈的、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我们不能强求每个学生每堂课都能排除外界的干扰,比如课前和同学闹点小矛盾,昨天晚上和爸爸妈妈看了场科幻片,中午要到哪儿去吃顿好吃的等,而安静地坐在课堂;也不能苛求我们预设的答案都能获得满意的,甚至只要是响亮的回答。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明确提出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新理念。
郭教授认为,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回归生命本体的教育。
这就需要我们每个教师在上每堂课时,加强生命意识,尊重这些幼小的生命,注意倾听孩子们的发言,多看看孩子们课堂上的细微变化,敏锐地抓住每个孩子有价值的问题,多想想“孩子的这个问题,我该怎么去引”,并使之具有张力和辐射力,覆盖全体学生,使课堂效率更高,更丰富。
“生成”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生成”让语文课堂更精彩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学活动的核心。
“教”是为“学”服务的,是因“学”而存在的,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对于语文教学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语文是母语,我们的孩子是在母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语文是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刻起就接触到的文化,他们生于斯而长于斯。
因此,语文应是他们最乐于学习,也是最易自主学习并引发共鸣、进行思考、提出问题的一门课程。
然而,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我们总是一相情愿地为语文教学设计着看似巧妙的流程,煞费苦心地启发诱导学生进入我们为之制定的道路上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新课程实施后,我们的语文教师注重了学生的活动,注重了自己的启发诱导,但热热闹闹的课堂、沸沸扬扬的启诱背后,大多还是把学生丰富的个性思维,淹没在教师思想权威的死湖中。
笔者曾观摩过某省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该省的各地市各派一名选手参加,该赛事应该能够代表该省初中语文教学的最高水平。
但三天观摩下来,感受到的是教师的基本功很扎实,教学设计很有条理,学生活动充分,回答精彩,体现了教师和学生很高的素质。
但正是教学过程的流畅与完美让我感觉很不舒服,学生配合得简直天衣无缝。
我不知道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能真正学到些什么,同样,如果学生真的这样优秀的话,是不是教师就不要浪费学生的时间了?应该起到示范与引导的大赛是这样,那么我们身边的语文课呢?语文课堂设置痕迹太浓,而“生成”性根本得不到体现和重视,因此笔者想就语文课堂中的“生成”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设置”是指由文本和预料到的学生状况而预设的教学方案,“生成”是从学生那里发现新问题或由学生提出新问题而改变预设方案临时局部生发。
诚然,语文教学的“设置”是必要的,我们的教学,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应有明确的目标与任务,教师的备课是必然的,否则我们的教学会过于随意和杂乱无章。
但是过于强调“设置”会丧失学生的主体地位,走上形式主义的极端,这对教学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课堂在随机生成中变得精彩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课堂在随机生成中变得精彩人教版新课标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已经五个年头了。
纵观现在改革初期的课堂教学,教师轻车熟路地驾驭课堂,轻松流畅地完成教学任务,几近完美的教学,也是自己幻想能拥有这样的课堂效果。
但总觉得课堂上少了些什么。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种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教育、教学和教师。
预设、生成这些新名词也频频出现。
什么是预设呢?说简单点,预设其实就是一个教师课前备课所需做的多方面的工作。
它表现在课前、课堂、结果上。
预设是必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性、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教学预设具有目标明确、结构严密、操作性强等特点。
何谓生成?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实在在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
动态生成的特点为即时性、随机性,生成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这一理念的产生使一线教师改变了教学观念,我也是其中一位。
我开始重新审视课堂教学:带着精美的预设走入课堂,如愿地完成预设任务,就如行云流水一样让人赏心悦目,但总觉得课堂上如果能随机生成一些亮点,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的火花,那就是锦上添花的课堂。
所以,在预设过程中,需要教学工作者尽可能地把问题考虑全面,主观上竭尽所有可能,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才能很好地抓住生成给教学所带来的契机。
认真分析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弹性控制教学环节,重组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出新思想、新创意、新观念、新问题。
因此,教师把“精心预设”看做是课程实施的一个起点,用心捕捉教学中的“即时生成”,据此调节教学行为,使课程实施由“执行教案”走向“互动生成”,使课堂成为孩子个性张扬的天空。
【案例描述】《登上企鹅岛》一课是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少年儿童跟随南极考察队来到南极大陆的所见所闻。
主要介绍了在企鹅岛上看到的各种各样的企鹅,写出了企鹅的有趣和可爱。
让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有效预设和动态生成 ,没有课前的 胸有成竹 ,就不可能有课堂上的游
何来至美的课堂生成。 三. 教师在课堂预设 中要全 面
认 识学 生 。
当地抓住生成的时机和资源 ,能够
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动态 生成 的课 堂对 于预 设的 要
刃有余。因此课前准备至关重要 ,
它是 决定课 堂教 学成 败 的一 个关 键
本质上说 ,教师从事教学,不是教 教材 、教教案 ,应是用教材教学。 教材只是一条线索 ,它的功能是为 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路径。至
角色去读懂学生 。因为 只有 知道
什 么知识 为学生所需要 , 自己才
能 为 学 生 提 供 所 需 要 的 知识 ;只
高效教学必然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
统一 。
有 了解学生学 习的最佳方 式 ,设 心与智慧也才能在课堂上飞扬。 四. 教师 的教学机智是预设与
生成 的保证 。 课 堂 是 学 生 的 ,也 是 老师 的 。 我们 在强调 以生 为本 的 同时 ,也 应
于教材上的具体素材 ,包括知识发 计 符合学生学 习方式 的预设 ,童
探 索 与 发 现
让杨 语. 叉课堂 因生成 而精 彩
0 士
,口
◎
课改后的语文课堂虽然精彩纷呈 ,环环紧扣,层次井然,
学 生在 课 前 的预 习 、与 老师 的 配合 方 面都 很 到位 ,老 师预 先
设计 、调控课堂也很 自如,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似乎没有很
好 展现, 学 生的课 堂问题 生成 似乎 稍显欠 缺 。针 对这 种现象 ,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自己 的看法 。
一
.
教师充分全面 的课前准备
让语文课堂在生成中绽放精彩
三 、在延 伸拓展 中捕 捉 生成
开放 的语 文课 堂 给 了我们 学 习的 开放空 间 ,它所延 伸 的领域 就 十分可 观 。我们 可 以在恰 当延 伸 的领域 中寻找 生 成 点。在新理念 中 ,不紧扣教材 而 “ 旁逸斜 出”是应 该肯定
能像传统教学那样 只备一种思路 ,教师怎 么教 ,学生就 怎么 的。适 度发挥 ,拓展 课堂并在拓 展中积极捕捉生成 点是可行 学; ( ) 4 教师应 当胸怀这样一个预先 设置好 的总 目标 , 使教 的方法 之一。一位教 师在教学 《 姑娘的信 》时,学 生不光 秋 学 中新生成 的内容围绕这个 总 目标进行 ,使 得课堂既不 拘泥 对课 文 内容很感兴趣 ,还迫不及 待地设想秋姑娘 的信 还会 写
一
、
教学 是教 师和 学生 共 同组成 的传 递 和掌 握知识 的双边 样做不是 加重 黄河 的泥沙 含量吗 ?我觉得这个办法不好 。” 活动。课堂教学是通过 师生 、生生 的多边互动 ,通 过相互 的 听 了这番 话 ,老师意识到 学生的这一见 解将打捞与环保结合 沟通 理解 ,不断生成 ,不 断构建 的。 良好的师生关 系是教学 了起来 ,所提 问题充分体 现了学生不 唯书、不唯师 、不唯人
染 。这样 把有 指导的课 内主动学 习和课 外独立的主动学习结 合 ,使学生真 正以主人翁 的姿态生活在课 主动学 习的意识 将不断增强 ,主动 学习的能力也将不断提 高,而 我们 的课堂也必然生机盎然。
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 ,从生命 的高度 、用动态生 成的观念 源 了。如 一位老师在教学 《 捞铁牛 》一 课时 ,当学完课文 , 认识语文课堂教学 ,精彩唾手可得 正要准备做 练习时 ,一位 学生举起 了 : “ 我想提一个 问题 , 黄河 的泥沙本来就很 多 ,怀丙让人把船 上的沙铲人黄河 ,这 在 民主 平等 中捕捉 生成
让语文课堂绽放美丽
让语文课堂绽放美丽【摘要】语文课堂是师生进行心灵交流的场所,如何让语文课堂展现出勃勃生机?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而爱上语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妨在课堂上善于发现,巧妙引导,通过品读、想象、对话、拓展等环节,让语文课堂绽放属于它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美丽品读想象美丽这个词语,有人会用它来形容生活,也有人用它来赞美大自然,而我觉得美丽这个词语更应该体现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充满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仔细翻阅语文课本,不难发现许多充满美的诗句,不论是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还是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课本中的大量美文所蕴涵的审美信息,为美化语文课堂奠定了基础。
作为语文教师,应善于发现,巧妙引导,让美绽放在语文课堂中,更绽放在孩子们的心中。
一、课堂是孕育美,生成美的地方1.学会品读美。
读,是语文课堂的重点,也是难点。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
”有了情感的熏陶,朗读才会到位,所以说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不是要教他们朗读的技巧,而是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情感,抓住一些关键的字词,让学生走进作者所描绘的那个情境中取,让他们进行心灵之间的交流。
《槐乡五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
教学时,我让学生以游客的身份走进槐乡,去观察,去感受。
以“走进槐乡,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统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让学生在整体上对第一自然段有一个把握。
在他们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品读句子来细细体会槐花的多、白、美、香这些特点。
通过“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感受花多色白;通过“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感受槐花的婀娜多姿。
语文生成性课堂教学论文
语文生成性课堂教学论文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因环境与阅历的不同而具有独特的个性,这就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无限丰富而又复杂多变的生成性。
有了这个生成性,课堂才能产生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而只有及时准确地抓住这些生成教学资源,课堂才能碰撞出更加炫目的智慧火花,才能出现更为精彩的华章,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而全面的理解和人生的积极发展。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语文新课标才会形成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的理念。
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还不能在课堂上促进教学生成,不能驾驭好生成性教学课堂,而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即那种只按照既定教案预设流程一成不变的授课行为,还在深深地影响着课堂教学。
因此,当前我们必须为促进课堂教学生成、驾驭生成性课堂教学作不懈的努力。
那么,如何促进课堂教学生成并驾驭生成性课堂教学呢?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点个人体会。
一、促进课堂生成的方法1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生成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生命体相互碰撞中,在学生对文本的反复阅读研讨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程序。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许多学生对老师心存畏惧,课堂上经常是身心紧张,不能畅所欲言。
这就要求语文课堂必须是民主、平等、和谐的。
只有在这样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放得开,学生的合作互动才能做到位,学生的想法与情感才能随性地表达。
也只有这样,课堂的生成资源才能随之而来。
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教学生成提供可靠保证。
例如,教者可经常面带笑容,用亲切的话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要注重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待学生要有一颗挚爱之心、宽容之心。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和谐民主、利于生成的课堂氛围。
2设计富有内涵的课堂提问想要改变平淡课堂,促进课堂生成,最有效的途径是设计有内涵有思维度的课堂提问。
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问题,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之间生成各种新的教学资源。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造就美丽的语文课堂
造就美丽的语文课堂课堂是语文教师实施语文教育的主阵地。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既要关注生活,又要立足文本,努力挖掘其中的美感因素,注意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要让学生喜欢语文,热爱语文,就要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堂,充分感受语文课堂的美丽。
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学的艺术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境” 。
每篇文章的内容都会形成一定的情境和气氛,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因此,在语文课中需要渲染课堂气氛,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符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感受美,鉴赏美。
一、要心中有数、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是指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既要把握好教材的价值取向又要开掘教材蕴藏的资源,使得教学内容丰韵起来。
我在教学语文时,打破教材这本“圣经”,不囿于课本上提供的内容,创造性地“用教材教”。
课前让孩子走出教室,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寻找大自然。
课堂上引导孩子通过目睹、耳闻、鼻嗅、口尝去感受秋天。
利用多媒体手段,引领孩子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欣赏田野的自然风光,启发孩子感悟冬是美丽的、夏是甜蜜的、春是芳香的秋是丰收的……这样把握教材上起课来才能挥洒自如。
“目中有人”是教师从孩子的“学”出发。
在教学设计中,我更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思考孩子想学到什么,会怎么学,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帮助解决。
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
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成为师生向未知方向探索的旅程。
二、要创设情境、生发情感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 。
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孩子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
教师要善于把握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由景入情,以情观景,启发想象,步入情境。
一节好的语文课,一个“情”字怎生了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
让课堂因生成而美丽精选作文
让课堂因生成而美丽精选作文今年的六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在湖州举行的“浙江新课改”(浙东北片)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交流会,听到了许多优秀教师的精彩课例,更有幸的是听到了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杭州市优秀教研员王燕骅教师的汇报《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
王教师的汇报深入浅出,不时穿插一些实例,让我受益非浅。
由此,我联想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
伴随着课堂改革的大潮,“预设”、“生成”这两个词也融入了我们的教学实践。
所谓预设是教师面对教材、面对学生应考虑的两个问习题:“学什么”与“怎样学最有效”的基本定位和假设途径,预设包含了教学理念及在理念引领下的详细教学操作层面(策略),它具有有效引导学生自由学习、能动学习并有机整合学习目的的“理想意图”和操作思想,它是教师走进课堂,走上讲台之前的必修课。
“生成”,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指事物的发生、形成。
在新课改中,生成有了更丰富的含义。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传统教学是重预设而轻生成的。
教师精心预设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牵着学生走,教师教得好苦,学生学得好累。
新课程理念认为,光有“预设”没有“生成”是不够的,这样的教学课堂必然呆板缺憾。
要“预设”更要“生成”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才能展现课堂动态美,才能使课堂充满人文性。
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能“生成”学习策略,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能“生成”学习时空。
当然,“生成”要顺应学生的需求,“生成”可以让错误变得美丽。
“生成”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发挥潜力、张扬个性、提升素养、充满诗意的心路历程。
那么怎样让“生成”使课堂美丽起来呢?一、需要增强课堂实时生成的意识。
平常同事间的闲聊,听课后的交流,听到最多的是“我提的问习题,没有学生能答复出来!”、“我没有完成教学导案……”、“现在想起来,今天课堂上有个学生提了个好问习题,可当时我为了完成教学内容,把它放过了!”……这些话背后隐含着什么?课已结束,可我们教师的“心”还是在“预设”的“我怎样教”的旧念上。
课堂因生成而更精彩论文
课堂因生成而更精彩论文课堂因生成而更精彩论文课堂因生成而更精彩江苏邳州杨娜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
我们应该处理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近几年的课堂实践中,我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
在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中,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可以感知和体验,从而生成自己的知识。
下面是《7 的乘法口诀》一课的两个教学片断,在此进行对比和探讨。
一、片断A1. 课件演示:七个△拼成了一个小帆船。
师:观察画面,摆一只船用了几个△?生:摆一只船用了7 个△。
师:如果摆2 只、3 只……7 只小船,各需要多少个△?请填在表格里。
2. 学生填写表格、汇报反馈师:你是怎样填写表格的?生:摆一只小船需要7 个△,摆2 只小船需要14 个△……摆7 个小船需要49 个△。
(教师完成表格板书)师:表格中的28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生1:我是这样算的:前一格中3 个7 相加是21,所以21+7=28。
生2(兴奋)喊:我知道,四七二十八,所以填28。
师(有些不自然):你很聪明。
(意思是我还没教口诀,你怎么就说出来了!)生3:7+7+7+7=28。
二、片断B1. 情境创设今天,数学王国举行了乘法发口诀擂台比赛,你想参加吗?师:比赛的第一关,就是让学生用口诀填空。
三五(),二五(),二四(),四五()……生口答完成填空。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乘法口诀王国里的一部分朋友,今天,我们继续来结交一些新朋友:7 的乘法口诀。
(板书)生:老师,我来背给你听,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会的学生也跟着背)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有的同学已经会背7 的乘法口诀,还有一部分学不会或者还不熟练,怎么办呢?生:我会,我来教他们。
师:好,同学之间就应该互帮互助!但我们教乘法口诀不能只把口诀告诉他们,还得让他们明白这些口诀是怎么来的,是吗?现在,给大家时间准备一下,想一想应该怎样帮助这些同学来认识7 的乘法口诀呢?2. 学生分组活动,准备教口诀的材料,汇报交流师:你是怎样教7 的乘法口诀的?生:老师,我是这样教的,1 个7 是7,2 个7 是7+7=14,3 个7 是7+7+7=21……然后再编写7 的乘法口诀: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七七四十九。
让语文课堂绽放光彩
让语文课堂绽放光彩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感悟文学艺术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学情趣的关键阵地。
要让语文课堂绽放光彩,需要共同努力,包括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
本文将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探讨如何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和核心。
教师要有高尚的教育情操和专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引用诗词、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维发散。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示范演绎等形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也需要丰富多彩。
语文课程涵盖了文言文、现代文学、课外阅读等多个方面,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
在教授古诗词时,可以通过讲述诗人的生平故事、展示古代文人的诗词创作方式等方式,增加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在学习现代文学作品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剧场表演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高。
家长和学生的支持也是让语文课堂绽放光彩的重要条件。
家长应该重视语文教育,鼓励孩子多读书、多写作,培养孩子的语文学习兴趣。
家长可以与学校和教师积极沟通,了解孩子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帮助孩子解决困难。
而学生本身也要主动参与语文学习,积极参加课堂活动、课外阅读和写作比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校也应该重视语文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学习资源。
学校可以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学校还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模式,丰富语文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校还可以组织语文知识竞赛、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生成,让语文课堂流光溢彩论文
生成,让语文课堂流光溢彩摘要: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而生成性则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它使学习的实施充满创造性。
教师要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适度引导,使生成更富有效果。
预设不是要限制生成,而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完成研究目标和内容的催化剂。
研究活动的成功与否就体现在不可预知行为增加的程度,研究性学习的魅力也就在于其生成性。
关键词:动态;生成;课堂;生命;光彩“动态生成”教学观念要求教师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学生,而要着眼于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成长,站在人生发展的制高点对其动态生成进行智慧的选择和高超的把握。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机械地按原先设定的一种思路进行教学,而是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下,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且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能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光彩。
一、捕捉生成的切入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动态、多元化的对话和交流,真实的课堂不会是预设不折不扣的执行和再现,而是充满变数的。
捕捉生成的切入点很多,诸如以下几种。
1.文本的空白点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充满了未定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发现文本的空白,实现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2.课堂中的亮点在课堂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惊人之语”,这是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师要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放大它,让个别的创造成为全体的创造,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成”的智慧火花。
3.学生的错误也有价值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文本理解的正确与错误都是正常的,“课堂应该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
学生出现的错误并不全是坏事,关键是教师要在随机应变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不放过一处细小的,但又有很大教学价值的“错误”,并立即把它作为最宝贵的教学资源,及时地转化为一个随机生成的教学环节。
2019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生成的课堂 绽放生命的美丽》.doc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生成的课堂绽放生命的美丽》【摘要】:课堂情境是千变万化的。
学生在变,课堂气氛在变,时间在变,教师自身在变。
教师不断面临挑战。
只有在意想不到的情境中,因时而异,因情而变,表现出种种积极状态,做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善于抓住课堂中的普遍事件和偶发事件,捕捉教育契机,才能与学生一道共同构建起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
【关键词】:生成、生命、美丽、智慧教师只有善于挖掘生成的可利用的课堂事件,营造生命成长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才能使教学目标得到创造性的实现。
这样,课堂也就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舞台,成了一方精彩纷呈、智慧飞扬的天地。
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必然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在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生成课堂。
面对即时生成性教学资源,我们应及时捕捉并把握好这些生成性语文教学资源,让它成为语文教学的契机,而不是夜空中一颗美丽的流星!一、生成让生命迸发美丽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平台,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美丽风景。
让课堂美丽起来,教师则责无旁贷充当引导者,当课堂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时,教师恰如其分的灵活引导,才会化干戈为玉帛,化尴尬而自然,使每一个意外都转化为课堂上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因之而体验成长,教师因之而感受幸福。
“讨厌”一词表示一种不喜欢的情绪情感。
在“讨厌”一词教学中,我要求学生用讨厌说一句话,并说说理由。
课堂上顿时热闹起来,稍归平静后,小手如林般竖了起来。
“我讨厌狗,因为它有时会咬人”、“我讨厌大灰狼,因为它总是欺负其它小动物”、“我讨厌大老虎,因为它总是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一切如我预先设想,孩子们众说纷纭,畅所欲言。
“老师,我还要说……”,我做了一个请的动作,“我讨厌人……”我的心骤然一紧,现在的孩子怎么了?这个回答是我预先无论如何也无法设想到的。
让语文课堂绽放光彩
让语文课堂绽放光彩语文课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些语文课堂存在着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
所以,让语文课堂绽放光彩成为了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语文课堂的内容需要多样化和丰富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以课本为依托,注重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忽视了现代文学的魅力和吸引力。
而当代学生更喜欢接触具有时代色彩和个性化的文学作品,语文课堂的内容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进行调整。
可以引入一些现代文学作品,或者是一些有趣的小说、散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和文学的魄力。
还可以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情感,使他们更愿意去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和表达中。
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也需要创新和改进。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以“灌输式”为主,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被动接受者。
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减,也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需要从“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可以采用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活跃参与课堂,使之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和交流的场所。
语文课堂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表达。
语文学科的核心在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语文课堂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可以开展一些朗读、朗诵的活动,让学生在表达中感受语言的美妙和力量;可以组织一些作文比赛,让学生在写作中培养语言的表达能力;还可以进行一些口头表达的训练,让学生在言语中获得自信和成就感。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语文课堂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进行跨学科的综合应用。
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五年级作文
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五年级作文
标题: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五年级作文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如何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呢?我想说,那就是“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所谓“生成”,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反馈,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从而产生新的知识和理解。
首先,我们要明白,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因此,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而不是机械地传授知识。
其次,我们要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勇于提问,敢于质疑,善于思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我们要学会合作,与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分享想法,共同进步。
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一个团队的力量却是无穷的。
最后,我们要珍视每一次的生成,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成长的过程,是我们宝贵的经验。
只有通过不断的生成,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让我们的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总的来说,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需要我们师生共同努力,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精神,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个挑战,去创造每一个可能。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充满乐趣,让我们的学习生活因生成而精彩!。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生成课堂上亮丽的风景线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生成——课堂上亮丽的风景线人教版新课标众所周知,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也正因如此,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这也成为新课程的一个亮点。
课堂中,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回答:“老师,我是这样思考的。
”“老师,我不同意你的说法。
”……学生不再是只会听不会想的小孩了,他们开始有自己的见解。
这时,教师是不闻不问,照样按自己的教案上课,还是及时捕捉课堂生成资源来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实践告诉我,走出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珍视学生的思维,呵护学生的发现,尊重学生的创造,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更加亮丽。
一、珍视学生的思维,享受学生独特一篇课文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许多创新的思维,老师如能及时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表达出来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老师是一个参与者,讨论者的身份和学生一同学习成长,这样让学生的表达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就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想,这已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理念的体现。
现以《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为例,说说我们课堂精彩的“小片断”。
学完了《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我让学生归纳并引出本课的主题——机智勇敢、不怕牺牲。
师:“你们喜欢王二小吗?”生:“喜欢!”师:“你们喜欢王二小什么?”生:“他很勇敢!”生:“他很聪明!”生:“他不怕牺牲!”生:“我觉得王二小勇敢,但是他不聪明,不应该牺牲。
”出人意料的思维,打乱了我正常的课堂的教学计划。
马上就有部分学生同意他的观点:“王二小不该牺牲。
”我当时愣住了,一年级的小孩竟然否定课文和老师的观点。
因为我在黑板上鲜艳的写了几个字“机智勇敢、不怕牺牲。
”准备用说教式的那套来将学生的思维牵到课本主题来时忽然学生开始纷纷讨论起来,孩子们眼中充满了疑惑的目光看着我,显然,他们的兴趣并不在聆听老师的说教上。
我马上反问:“你为什么说王二小不聪明,不该牺牲,有理由吗?”他一脸自信地站起来:“王二小应该装着要去尿尿,这样就跑掉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语文课堂在生成中绽放美丽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而“发展”却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
因此,我们必须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重新认识语文课堂教学,重新认识我们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创造,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
通过教学实践,我有以下见解。
(一)弹性预设,放飞学生的思维。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无法预见,也就产生出许多的生成性问题。
教师一方面要凭借教学机智应对生成性问题,对教学进度与方法手段适时地做出反应和调整,另一方面要在预设时,加强科学性、计划性,为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虽然说课堂教学有许多是无法预料的,但有时还是有章可循的。
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同样的课题,同样的教学设计,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表现,正是因为这种种不同,才构成复杂多样的学情。
面对这些,教师能做的也能做到的就是课前的种种努力,精心细致的预设,这样才能在上课时进行随机应变,才能使课上到位,才能应对学生的种种不同,为了生成的精彩瞬间,教师在课前的预设是很重要的。
(二)巧妙把握.促进学生的生成
(1)生成于学生的质疑问难。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命题,而学生的学习需求常常以他们的方式——疑问表现出来,可能这些问题在我们看来是根本不需考虑的,但是我们
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看待课文,而必须让学生从他们的经验世界来发现和提出问题,必须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
如我在《地球爷爷的手》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反复读课题的基础上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地球爷爷怎么会有手?地球爷爷的手用来干吗?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探寻究竟,学生饶有兴趣的读懂了课文。
当然,学生的需求有教育价值大小之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评估和筛选,但决不能置学生的问题于不顾。
如果质疑归质疑,教学归教学,质疑和教学成为“两股道上开的车”,课堂教学生成的机会便失之交臂。
(2)生成于课堂的多元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应当放飞心情,感悟生命的历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应当是平等、互动的过程。
“对话”与我们过去教学中常用的“谈话法”有质的区别:“谈话法”实际上是教师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只是用“谈话”的方式把学生往既定的答案上引,而“对话”则是对话者之间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融、思想的碰撞。
按照解构主义哲学的观点,“对话”应当是一种“消解”,——既消解教师在课堂里的中心地位,也消解好学生在课堂中的”话语霸权”,话题也是随着对话者的关注点而转移的。
在这样的”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会有新的思想和语言生成。
在课堂“对话”中,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
孩子虽然幼小,却常常有让老师心
灵震颤的时候。
如一年级教学《两个鸟蛋》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小朋友拿了两个鸟蛋玩得那么开心,你想对他说什么?”老师设计的意图只是要求学生像课文写的那样,提醒他鸟妈妈一定在焦急不安了。
没想到有位小朋友说:“他要是把蛋打破了,两只小鸟就死了。
这是两个小生命。
”教师没有料到一年级的小学生也能从生命的高度看待玩鸟蛋事,心头一热,马上说:“我们都爱惜自己的生命。
我们也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小鸟。
”我们看到正是这种平等的对话使“教学相长”。
(3)生成于学生的趣味创造。
课堂教学中大量的事实表明,我们往往对学生的创造潜能估计过低。
而我们的种种不放心和不放手,最终将导致学生思想翅膀的退化而永远不能高飞,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肯定是一个退化的民族,那将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也是我们民族的悲哀,所以我们必须都相当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如我在上《曹冲称象》一文时,教案中预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爱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品质。
在课堂推进过程中,有些学习小组学生举手发言:“老师,我们有更好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对这一始料未及的信息,我甚感欣喜,即放手让学生回答,学生说:“石头那么重,又要搬来,又要抬上船、装上船,太麻烦,倒不如直接往船上站人,只要称出每个人的体重,加一加,就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
”学生的智慧、潜力真是无穷无尽,他们敢于超越古人,勇于创新,而这些不可能是目标所能预设到的。
教师在课堂上大为赞赏:同学们,
你们这种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古人的勇气令我感动,我为你们骄傲、自豪。
预设目标就是在生成中添入了灵活、创新的成分,提升了水平,实现了超越!如果我们能抓住时机让孩子创造,这些地方就成了课堂的”闪光点”,而学生也能在创造中感受成长的快乐。
生成性的因素遍布课堂,关键是我们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要对课堂上这些生成性因素的巧妙把握,这样不但会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价值,而且将使得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
教学活动不只是教书,而且育人。
认识到学生成长的多方面生命需要及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和发展的可能,从而重视、研究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过程,将使教育活动过程焕发生命的活力,课堂将因生成而美丽!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程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