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PPT课件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ppt课件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ppt课件

有机物
无机盐
成人 1/3
2/3
幼儿 1/2
1/2
(3)各部分的骨的发育
1
• 三、运动系统各个部分的特点
1.幼儿骨的特点
(1)、骨膜较厚,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对骨有良好的营养作用, 促进了骨的增长。
(2)骨的化学成分1/3
2/3
幼儿 1/2
1/2
(3)各部分的骨的发育
2
是血管的“清道夫”
7
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
• 幼儿血液的特点: • (1)幼儿年龄越小血液量相对比成人多,新生儿血量占体重的15%,
1岁时占体重的11%,14岁时占体重的9%,这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是有 利的。 • (2)幼儿血液中血浆含水分比较多,含凝血物质纤维蛋白原和无机盐 类都比较少,因此,幼儿出血时血液凝固较慢。新生儿出血约需8—10 分钟凝固,幼儿 约需4—6分钟凝固,成人仅需3—4分钟凝固。 • (3)幼儿血液中红细胞含血红蛋白较多,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含红细胞 440—510万个;每100毫升血液中含血红蛋白13.4克,且具有强烈的吸 氧性,这对幼儿的新陈代谢是有利的,能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健 康的幼儿血红蛋白不低于12克。 • (4)幼儿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和成人差不多,但对机体防御和保护机 能较强的嗜中性粒细胞较少,而防御和保护机能较差的淋巴细胞较多。 因此,幼儿时期对某些传染病的感受性较高,传染病的发病率较成人高
11
第三节 呼吸系统
• 一、呼吸系统组成:上呼吸道:鼻咽、喉

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和肺
• 二、呼吸系统功能:吸入O2呼出CO2,气体交换、气体输 送
• 三、幼儿呼吸系统特点
12
• 1,鼻是呼吸系统的第一道门户,作用:清洁、湿润、加温, 既是呼吸器官又是嗅觉器官。

2024版幼儿卫生保健知识PPT课件(全)pptx

2024版幼儿卫生保健知识PPT课件(全)pptx

幼儿卫生保健知识PPT课件(全)pptx目录CONTENCT •幼儿卫生保健概述•幼儿生理特点及保健措施•幼儿心理发展及保健方法•幼儿园环境卫生与安全要求•家庭参与和合作共育策略•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01幼儿卫生保健概述定义与重要性定义幼儿卫生保健是指通过一系列预防、保健、治疗措施,保障幼儿身心健康,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工作。

重要性幼儿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发育时期之一,幼儿卫生保健对于保障幼儿身心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卫生保健目标保障幼儿身心健康通过提供合理的膳食、良好的生活环境、适当的锻炼和充足的睡眠等措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预防疾病通过定期体检、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等措施,提高幼儿免疫力,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

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幼儿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幼儿卫生保健政策,如扩大预防接种范围、提高幼儿园卫生保健水平等,为幼儿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02幼儿生理特点及保健措施01020304骨骼发育肌肉发育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理特点分析幼儿呼吸道相对狭窄,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肌肉力量逐渐增强,但耐力较差,易疲劳。

幼儿期骨骼生长迅速,但骨密度相对较低,易受伤。

幼儿消化功能尚未完善,易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需求与膳食安排幼儿期是蛋白质需求的高峰期,应保证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

适量摄入脂肪,特别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有助于幼儿大脑发育。

提供足够的能量,以支持幼儿生长发育和活动所需。

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钙、铁、锌等,以满足幼儿生长发育所需。

常见疾病预防与处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及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和过期食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消化系统》ppt课件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消化系统》ppt课件

家长应按照医生建议,按时带孩 子接种相关疫苗,并确保疫苗接 种的全程管理。
健康教育
家长应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基本知识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勤 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教育,让孩子 明白健康饮食和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环境卫生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定期清洁和消毒 家居物品和餐具,避免病菌滋生。
均衡营养
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确 保幼儿获得足够的维生素 、矿物质和蛋白质。
控制糖分和盐分
避免给幼儿过多的糖分和 盐分,以防对消化系统造 成负担。
卫生习惯
勤洗手
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手的习 惯,特别是在饭前和上厕 所后。
餐具消毒
定期对幼儿的餐具进行消 毒,确保餐具的卫生。
避免交叉感染
在疾病高发期,避免幼儿 与生病的人接触,以防交 叉感染。
在外出就餐时,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 餐厅,尽量避免在卫生条件差的环境 中用餐。
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新鲜、卫生的食 物,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PART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幼儿消化不良的案例
01
症状描述
幼儿消化不良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时
还可能出现腹泻或便秘。
02
原因分析
2023 WORK SUMMARY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
保健《消化系统》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REPORTING
目录
• 幼儿消化系统概述 • 幼儿常见消化系统问题 • 幼儿消化系统保健方法 • 幼儿消化系统疾病预防 • 案例分析
PART 01
幼儿消化系统概述
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婴幼儿生理特点及保育ppt课件(2024)

婴幼儿生理特点及保育ppt课件(2024)

提供全面的保育服务,包括生活 照料、教育指导、健康管理等。
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婴幼儿 全面发展。
2024/1/26
11
预防为主原则
注重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 提高他们的抵抗力。
关注婴幼儿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 解决心理问题。
2024/1/26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婴幼儿的安全意 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避免偏食和挑食
家长应引导婴幼儿尝试多种食物, 避免偏食和挑食,培养良好的饮食 习惯。
15
良好饮食习惯培养
2024/1/26
定时定量进餐
建立规律的进餐时间和量,有助于婴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过度喂养或饥饿。
自主进食能力的培养
鼓励婴幼儿自己动手吃饭,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独立性。
餐桌礼仪的培养
教育婴幼儿在餐桌上保持安静、不随意走动,学会使用餐具和分 享食物。
17
PART 04
婴幼儿睡眠保育
REPORTING
2024/1/26
18
睡眠环境营造
安静舒适
保持室内安静,减少噪音干扰, 提供舒适宜人的睡眠环境。
适宜温湿度
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在适宜范围 内,避免过热或过冷影响婴幼儿
睡眠。
柔和光线
使用柔和的灯光,避免强烈光线 刺激婴幼儿的眼睛,有助于促进
睡眠。
2024/1/26
12
PART 03
婴幼儿饮食保育
REPORTING
2024/1/26
13
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
2024/1/26
母乳喂养的优点
母乳是最天然、最健康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因子 ,有助于婴幼儿生长发育和提高免疫力。
母乳喂养的技巧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精品课件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精品课件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教材的第二章“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和第三章“幼儿卫生保健措施”,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幼儿生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幼儿各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幼儿日常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生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幼儿各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幼儿日常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提高学生的卫生保健意识。

3. 培养学生关注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生理发展规律的掌握,幼儿各年龄阶段生理特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幼儿日常卫生保健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幼儿生理发展规律。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按照教材内容,讲解幼儿生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

3.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实例,讲解幼儿日常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的卫生保健知识。

5. 案例分析(20分钟)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判断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板书设计1. 幼儿生理发展规律2. 幼儿各年龄阶段生理特点3. 幼儿日常卫生保健基本原则4. 幼儿日常卫生保健具体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生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2)列举三个幼儿各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并简要说明。

(3)结合实际案例,论述幼儿日常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

2. 答案:(1)幼儿生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

(2)幼儿各年龄阶段生理特点:新生儿期:生理功能尚未成熟,适应能力差。

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消化系统功能逐渐完善。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课件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课件

适量运动
定期体格检查
通过定期体格检查,监测学前儿童的 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指标,及 时发现生长发育异常。
鼓励学前儿童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和体 育游戏,促进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 的发育。
预防疾病
免疫接种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及时为 学前儿童接种各类疫苗,提高其
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个人卫生
教育学前儿童养成勤洗手、不随地 吐痰、不乱摸鼻子和眼睛等良好的 个人卫生习惯,降低感染疾病的风 险。
需注意饮食卫生
详细描述
学前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 发育成熟,容易感染消化道疾 病。家长应保持孩子的手部卫 生,定期清洗餐具和玩具,避 免交叉感染。
02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促进生长发育
合理营养
提供均衡、多样化的食物,确保学前 儿童获得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维 生素等营养素,以支持正常的生长发 育。
溺水、窒息
溺水、窒息的预防
家长应确保儿童在水中或使用口鼻呼吸时得到有效监护,并教育孩子不要在无 人看护的情况下单独游泳或玩水。
溺水、窒息的处理
如果孩子发生溺水、窒息,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就医。在等待急救人 员到来之前,应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06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 卫生保健课件
•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 •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措施 •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预防 •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01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
骨骼系统
总结词:脆弱、易变形
01
输标02入题
详细描述:学前儿童的骨骼系统尚未完全骨化,骨骼 相对较软,易发生弯曲和变形。因此,需要避免长时 间维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写字、看电视等。

第二章幼儿生理特点与卫生保健课件

第二章幼儿生理特点与卫生保健课件

第二章幼儿生理特点与卫生保健课件一、教学内容1. 幼儿生理特点:身体发育规律、感知觉发展、运动机能发展、神经系统发育等。

2. 幼儿卫生保健:合理膳食、良好生活习惯、个人卫生、常见疾病防治等。

3. 教育者在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中的职责:关注幼儿生理需求、营造良好生活环境、指导家长参与卫生保健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幼儿生理特点。

2. 培养学生关注幼儿卫生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3. 使学生明白教育者在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参与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生理特点、卫生保健知识、教育者在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中的职责。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幼儿生理特点与卫生保健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案、作业本等。

学具:笔记本、课本、作业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了解幼儿生理特点与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2. 知识点讲解:(1)幼儿生理特点:身体发育规律、感知觉发展、运动机能发展、神经系统发育等。

(2)幼儿卫生保健:合理膳食、良好生活习惯、个人卫生、常见疾病防治等。

3. 例题讲解: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幼儿生理特点与卫生保健之间的关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5. 教育者在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中的职责:关注幼儿生理需求、营造良好生活环境、指导家长参与卫生保健等。

六、板书设计幼儿生理特点身体发育规律感知觉发展运动机能发展神经系统发育幼儿卫生保健合理膳食良好生活习惯个人卫生常见疾病防治教育者在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中的职责关注幼儿生理需求营造良好生活环境指导家长参与卫生保健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幼儿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2. 列举三个幼儿卫生保健方面的建议。

3. 谈谈你对教育者在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中职责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课件 幼儿卫生保健 第一章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课件 幼儿卫生保健 第一章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三、循环系统
表4 不同年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百分比
年 龄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新生儿
26.0
60.5
2~3岁
36.5
51.5
5~6岁
43.5
46.5
成人
62~72
21~23
三、循环系统
(2)心脏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由于它 的收缩、舒张,才把血液送至全身(见图15)。
图15 心脏的结构示意图
二、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组成(见图12)。
图12 呼吸系统模式图
二、呼吸系统
(一)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1. 鼻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也是嗅觉器
官。 2. 咽 咽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3. 喉 喉既是呼吸道的一部分,也是发音器
官。 4. 气管、支气管 气管上接喉的下方,下端
基本单位。100多年前,德国著名的病理学家微耳和留 下一句名言:“人体是细胞的王国 ”。组成细胞的化
学 元素共有 60多种。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
这些化合物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两大类。上述化合物构成原生质(见图2)。
图2 细胞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
存在于细胞间的物质称为细胞间质,是细胞与细胞 之间的联系物质,也是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内环境。细 胞的大小差异也很大,如成熟的卵细胞直径在100μm 以上,而淋巴细胞直径只有6μm。
三、循环系统
幼儿心脏体积比例相对地较成人大。婴幼儿 心排出量少,而新陈代谢旺盛,所以幼儿心脏每 分钟跳动的次数多即心率快(表5)。
表5 不同年龄的心率
年龄
平均心率/ (次·min -1)
新生儿 140
1~2岁 3~4岁 5~6岁 7~8岁 成人 110 105 95 85 72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PPT课件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PPT课件

好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家园沟通与合作的方式方法
家长会议
家园联系册
定期举行家长会议,向家长介绍幼儿 园的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和安排,听取 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家园之间的 沟通和合作。
建立家园联系册,记录儿童在幼儿园 和家庭中的表现和进步,及时反馈问 题和不足,促进家园之间的沟通和合 作。
家访
幼儿园老师可以定期进行家访,了解 儿童在家庭中的生活情况和卫生习惯 ,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
预防疾病和意外伤害
家长应该关注儿童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和意 外伤害。同时,还应该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如定期接种 疫苗、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等。
06
总结与展望
课程总结与回顾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
强调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对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对于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基 础性作用。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PPT课件
目 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保健 • 学前儿童心理特点及保健 • 学前儿童安全教育及防范措施 • 家园合作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 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儿童身心健康
通过卫生保健措施,预防 疾病,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发展。
制定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教职工和儿童的应对能力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联系和合作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好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05
家园合作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家长参与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
01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参与卫生保健工作,可以更加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并解

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PPT课件

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PPT课件

督促作用
家长要督促幼儿执行个人卫生习惯, 确保幼儿能够坚持执行。
配合作用
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要求, 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沟通作用
家长要与幼儿园保持密切沟通,及时 反馈幼儿在家中的卫生习惯表现。
05 幼儿园食品安全 与营养管理
食品采购、储存与加工要求
采购要求
选择有信誉的供应商,确保食材 新鲜、无农药残留,符合国家食
消毒程序
在清洁的基础上,对家具、玩具等物品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对厕所等重点区域进行加强消 毒处理。
注意事项
清洁消毒工作应在幼儿不在场时进行,避免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注 意个人防护和通风换气;定期对清洁消毒用品进行清洗和更换,保持清洁卫生。
04 幼儿个人卫生习 惯培养与教育
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内容
品安全标准。
储存要求
食材分类存放,生熟分开,避免交 叉污染;定期检查食材,及时处理 变质或过期食品。
加工要求
食品加工前应充分清洗,确保卫生; 烹饪过程中要煮熟煮透,避免食物 中毒。
餐具消毒及食品留样制度
餐具消毒
餐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洗,然后进行高温或紫外线消毒,确保无 菌。
食品留样
每餐次的食品应按规定留样,标注留样日期和餐次,保留48小 时以上,以备查验。
信息化技术应用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幼儿园卫生保健 工作将更加便捷和高效,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 智能技术,实现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精准化。
专业化程度提升
未来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将更加专业化,需要专业 的卫生保健人员和医疗机构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和 服务。
家园共育模式推广
未来幼儿园将更加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推广 家园共育模式,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同时, 家长也将更加关注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积极参 与相关活动。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幼儿生理特点课件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幼儿生理特点课件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幼儿生理特点课件一、教学内容1. 幼儿的身体发育特点:骨骼、肌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2. 幼儿的生理功能特点:体温调节、睡眠、排泄、饮食、运动等。

3. 幼儿的生理需要:营养、水分、睡眠、运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生理特点,掌握幼儿身体发育的基本规律。

2. 培养学生对幼儿生理特点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幼儿卫生保健意识。

3. 培养学生关爱幼儿、关注幼儿健康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身体发育特点、生理功能特点、生理需要。

难点:幼儿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幼儿营养需求的满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幼儿生理特点示意图、实物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学习手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幼儿在园内的活动场景,让学生观察幼儿的行为、动作,引发学生对幼儿生理特点的思考。

2. 知识讲解:利用PPT展示幼儿生理特点的相关知识,包括幼儿身体发育特点、生理功能特点、生理需要等内容。

3.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幼儿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如幼儿如何调节体温、排泄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一个幼儿的生理现象,如为什么幼儿会容易出汗、为什么需要定时喝水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如如何为幼儿合理安排饮食、运动等。

六、板书设计幼儿生理特点:1. 身体发育特点2. 生理功能特点3. 生理需要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

2. 请列举三个幼儿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

3. 请分析一下如何为幼儿合理安排饮食、运动等,以满足其生理需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幼儿生理特点的基本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关注幼儿的健康。

教师在课后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教师还可以拓展延伸相关内容,如幼儿心理特点、幼儿教育方法等,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第一章课件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第一章课件
4.比较法
通过观察、分析, 找出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卫生 保健
.
学习目标:
1.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熟悉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 调节功能。
2.熟悉学前儿童生理八大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生理解剖特点, 并掌握基本的卫生保健要点。
.
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奇妙的人体
人体的基本形态 人体的基本结构
人体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本生理特征和生理功能调节
学前儿童各大系统 特点及卫生保健
运动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排泄系统 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 生殖系统 感觉. 器官
第一节 奇妙的人体
一、人体的基本形态
从外形上可分为四部分: 头、颈、躯干、四
脑颅: 颅腔内有脑,和脊髓相连:
肢。 头颅 面颅: 面、颅、眼、耳、口、鼻等器官
足弓
脱臼
二、幼儿运动 系统卫生保健
3.易疲劳的骨骼肌
1.培养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2.合理地组织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3.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4.衣服和鞋子应宽松适度 5.注意安全, 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
二、呼吸系统
呼吸: 人体不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呼吸运动: 胸腔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 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
.
(一)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1.柔软的骨 2.灵活的关节 3.易疲劳的骨骼肌
.
(一)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1.柔软的骨
(1)幼儿骨骼比较柔软, 软骨多。成骨细胞在幼年时期参与骨的成长, 使骨不 断伸长、增粗。 (2)幼儿的骨膜比较厚, 血管丰富, 血液循环快, 新陈代谢旺盛, 受伤后愈合较 成人快。 (3)为红骨髓, 具有造血功能。(成人为黄骨髓) (4)骨组织含有机物较多, 无机物较少(各占1/2)。骨的弹性大而硬度小, 不易骨折, 但受压后容易弯曲变形。(青枝骨折——幼儿的骨头韧性强、硬度 小, 容易发生变形, 一旦发生骨折, 可能出现折而不断的现象。) (5)脊柱、骨盆、腕骨等部分到10岁左右才能全部钙化。

幼儿园卫生保健ppt课件

幼儿园卫生保健ppt课件

障儿童身心健康。
02
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
室内外环境清洁与消毒
01
02
03
每日清洁
确保室内外环境每日进行 清洁,包括地面、桌面、 玩具等。
定期消毒
对幼儿园内各区域和物品 进行定期消毒,以降低病 菌传播的风险。
清洁用品管理
使用安采光要求
通风要求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 定时开窗通风,以减少病 毒在空气中的滞留时间。
03
幼儿日常卫生习惯培养
洗手方法与频率教育
正确的洗手方法
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按照七步洗手法 彻底清洁双手,特别注意指间和指甲 缝的清洁。
洗手频率教育
饭前便后、接触污物后、户外活动后 等关键时刻,都要及时洗手,培养幼 儿良好的洗手习惯。
口腔卫生习惯培养
刷牙方法与技巧
教育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包括刷牙时间、刷牙力度和刷牙角度等,确保 牙齿全面清洁。
THANKS
感谢观看
04
常见疾病预防与处理措施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01
02
03
0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减少病毒传播机会。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教育幼儿勤洗手、不随地吐痰 、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

增强免疫力
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幼儿摄入 足够的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

及时隔离与治疗
发现幼儿出现呼吸道症状时, 应及时隔离并就医,防止疾病
定期口腔检查
组织幼儿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保障幼儿口腔健康。
良好饮食习惯引导
均衡饮食
引导幼儿养成不挑食、偏食的习惯,确保摄入各种营养素,促进 身体健康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用鼻呼吸
•正确擤鼻涕
•不挖鼻孔
•不蒙头睡觉
•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要遮挡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培养正确的姿势
4.科学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5.严防呼吸道异物
安静进餐 不要玩小东西
6.保护幼儿的声带
•避免高声喊叫、扯着嗓子唱歌、说话 •选择音域适合的歌曲和朗读材料
•唱歌场所应保护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 •得了伤风感冒要多喝水、少说话
2.心脏的特点
心跳快
婴幼儿年龄越小,心率越快。婴幼儿心肌薄弱,力量小,心脏容量小,每次收 缩搏出的血液量少。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2013年12月
主要内容
运动系统
泌尿系统
呼吸系统
内分泌系统
循环系统
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
生殖系统
感觉器官
一、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动。

骨骼

骨连结

骨骼肌
(一)小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1.骨的成分
骨骼含蛋白质多、钙磷少,所以弹性大、硬度小,可 塑性、受压容易变弯曲。
2.骨骼的发育特点
➢耳咽管的开口平时是关闭的,若擤鼻涕过于用力或吞咽时会使耳咽管打开
。耳咽管短粗且呈水平位,易患中耳炎 。若擤鼻涕过于用力时,鼻腔的细菌 会由耳咽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喉腔狭窄,发炎时易发生梗阻而致呼吸困难 ;声带肌肉娇嫩,如果长时间地
大声喊叫,容易引起声带疲劳、声音嘶哑。会厌软骨不能及时盖住喉口而易使 食物呛入气管。
三、循环系统
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各组织要不断地得到氧气和营养物质, 同时又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不断地排出体外,这 个过程由循环系统完成。
血液——流动的组织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成分
血浆55%
血细胞 45%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 和废物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吞噬病菌,有防御和保 护作用 加速凝血和止血
血液的成分
白细胞吞噬病菌
(一)小儿循环系统的特点
1.血液的特点
• 喂养不当易患缺铁性贫血
未能及时、科学地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 血液凝固慢
婴幼儿的血液含水分多,血浆含纤维蛋白、钙等凝血物质少,所以血液凝固慢。 一般成人的凝血可在3分钟左右完成,而婴幼儿的止血速度较慢,遇到婴幼儿出血, 应立即止血。
讨论
为什么幼儿园教师组织跳跃的体育活动 时都要铺厚垫子?
小孩子过早学写字有什么危害?
二、呼吸系统
机体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呼吸。呼吸是通过 呼吸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的。
呼吸道
鼻 咽 上 支气管
下呼吸道
肺 气体交换的场所
鼻——是呼吸道的开端,也是嗅觉器官
鼻毛
鼻腔
(1)骨骼在生长
充足的营养、阳光和适当的运动有利于骨骼的发育。
(2)腕骨未完全骨化
婴幼儿腕骨的发育是逐渐进行的。新生儿的腕骨是由软骨组成的;7岁左右, 腕骨才有比较明显的骨化;10~13岁,腕骨的骨化才完成。所以腕部力量小, 不能承受重物,应该进行保护。
(3)脊柱生理弯曲尚未定型
随着动作发展而逐渐形成,只有到生理成熟期,才完全固定。
(2)大肌肉群发育较早,小肌肉群发育较晚。
大肌肉是指支配躯干、四肢的肌肉;小肌肉是指四肢远端的肌肉。从肌肉发育 的顺序来看,颈部和躯干的肌肉先发育,然后才是四肢的肌肉。四肢的大肌肉 先发育(3-4岁),四肢远端的小肌肉(5-6岁)后发育。因而幼儿所做的动作不够 精确。
颈部和躯 干肌肉
四肢 肌肉
3-4岁
不正确的运动方式 可能使组成髋骨的三块 骨之间发生移位。
3.关节特点
婴幼儿关节附近的韧带松弛,关节窝较浅,在过度牵拉的情况下, 容易发生脱臼。婴幼儿较为常见的脱臼是“桡骨小头半脱位 ”, 即“牵拉肘”。
4.肌肉的特点
(1)肌肉容易疲劳
肌肉中水分相对较多,蛋白质、脂肪、糖和无机盐较少,能量储备较差,因此, 肌肉的力量、耐力弱,容易疲劳和受损伤。
3.供给充足的营养
钙、维生素D能促进骨的钙化;蛋白质能促进肌肉的发育等。
4.衣服和鞋子应宽松适度
不可穿戴过小、过紧的衣服、鞋帽,以免影响骨骼、肌肉的发育。反之,过肥、 过大、过长的衣物,不仅会造成活动不便,还会影响动作的发育。
5.注意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组织活动时,要做好准备工作,防止发生骨折、脱臼和肌肉损伤、骨盆错位。
大肌肉
5-6岁
小肌肉
(二)小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
1.培养正确的姿势
要从小培养小儿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保护脊柱,预防脊柱变形。幼儿园要为幼儿 提供高度适宜的桌椅;不要让幼儿长时间单肩背书包,以免形成脊柱侧弯;不要让 幼儿睡沙发、软床等。
2.合理地组织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活动内容多样化(大小肌肉动作均有)。运动项目安排合理,运动量要适度。在 活动中,让孩子的两臂交替使用,上、下肢均参与活动。避免经常单一地使用某 些肌肉、骨骼。幼儿园不宜开展拔河、长跑、踢球等剧烈运动。 经常到户外活动,接受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气流的刺激,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阳光中的红外线能使人体血管扩张,促进新陈代谢;紫外张照射到皮肤上生成维 生素D,有利于防止佝偻病。








新生儿
3个月形成 6个月形成 1岁形成
7岁固定
18-25岁固定
不良的体姿易导致脊柱变形
成人脊柱从侧面看有四个生理弯曲, 即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这些 弯曲可以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保护 内脏和脑;能够平衡身体,并能负 重。
(4)骨盆尚未定型
髋骨由髂骨、坐骨、耻骨借助软骨连结而成, 没有愈合。直到20-25岁才能完全愈合。
➢气管及支气管管腔较狭窄,纤毛运动机能差,自净能力差,因此很容易感
染。
➢肺故易于感染。
2.呼吸运动
呼吸频率较快,且年龄越小呼吸越快
呼吸量较成人少,但新陈代谢旺盛,机体需氧量相对比成多,只有增 加呼吸频率来满足需要。
年龄
新生儿
1岁
呼吸频率
40-44
30
1-3岁 24
4-7岁 22
8-14岁 20
(二)小儿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
粘膜
功能:清洁、湿润和加温空气;辨味;发音共鸣
咽——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有呼吸和吞咽的功能,也可辅助发音
喉——呼吸的通道,也是发音器官
会厌软骨掌管着喉口开放与关闭 声带振动而发音
(一)小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1.呼吸器官
➢鼻腔较狭窄,缺少鼻毛,故易受感染并发生阻塞;鼻中膈前下方易因干
燥、外伤而出血,“易出血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