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解读内容

合集下载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解读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解读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解读1、药敏试验是如何测定的?根据美国临床标准委员会(The National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 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即Kirby-Bauer法)测定。

将含有一定量抗菌药的纸片贴在涂有细菌的琼脂平板表面,35℃培养过夜,测量纸片周围抑菌圈的大小确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抑菌圈越大敏感性越高。

不同细菌对不同抗菌药敏感性的判定标准不同,例如头孢噻肟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抑菌圈≤14mm为R,15mm-22mm为I,≥23mm为S;苯唑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10mm为R,11mm-12mm为I,≥13mm为S。

2、药敏试验报告中S、I、R 指的是什么?S(susceptible),是指细菌对抗菌药敏感,使用常规剂量时的平均血浓度超过MIC 5倍以上,用常规剂量通常有效;I(intermediate)是指细菌对抗菌药中度敏感,常规剂量时平均血浓度等于或略高于MIC,需用高剂量或对体内药物浓缩部位的感染可能有效;R(resistance)是指细菌对某种抗菌药耐药,药物对细菌的MIC 高于应用常规剂量时的血浓度,应用常规剂量治疗通常无效。

3、药敏试验中,测试抗菌药物的品种是如何选定的?抗菌药有近200种,药敏试验中没必要也不可能包括每种抗菌药。

所测试的抗菌药纸片的种类是根据各类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及临床可能选用的药物而确定的,同类药物通常只选择1-2个代表品种。

NCCLS对各种细菌的药敏试验中宜测试的药物品种进行了推荐,如测定葡萄球菌属的药敏试验应包括苯唑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SMZ-TMP)和万古霉素;此外可根据情况增加其他品种如氯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和呋喃妥因等。

4、为什么肠球菌属细菌药敏报告的测定药物这么少?对头孢菌素类和多种抗菌药天然耐药,故药敏试验中所包括的抗菌药品种较少,NCCLS 推荐的测试品种为氨苄西林或青霉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此外亦可增加庆大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和呋喃妥因等,后两者适用于尿标本。

如何正确解读微生物报告单

如何正确解读微生物报告单

3. 培养阳性报告单中出现以下大些英文缩写具体代 表什末?有何临床意义? MRS: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其中MRSA是耐甲 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E是耐甲氧西林表皮葡 萄球菌;MRCNS是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提示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呈耐药,同时对红霉素、 四环素类、磺胺类、庆大霉素和链霉素等氨基糖甙类 及氟喹诺酮类同时耐药,建议使用糖肽类抗生素如万 古霉素、替考拉宁等或垩唑烷类如利奈唑胺进行治疗。
7.大便培养阴性报告怎麽理解? 大便培养阴性我们一般报告“无沙门、无志 贺、无金黄色葡萄球菌、无真菌生长”,因为我 们的大便培养一般只作上述四类细菌的分离鉴定, 所以培养阴性结果只能排除上述四类致病菌。如 需培养其他致病菌需在培养前与实验室联系。大 便厌氧培养阴性我们一般报告“无厌氧梭状芽孢 杆菌生长”,因为大便里面本来就含有大量厌氧 菌,多为一些无芽孢的正常菌群如乳酸杆菌、双 歧杆菌等,我们会在接种之前经过加热破坏掉无 芽孢的细菌,主要培养可引起肠道感染的厌氧梭 状芽孢杆菌。现在咱们实验室无条件开展厌氧菌 培养。
如何正确解读微生物报告单
为了临床工作者能正确解读微生物报告单,我 对我科微生物报告单作简单介绍:
1、微生物报告分几种类型? 我们的微生物报告主要分三种: 培养阳性报告、培养阴性报告及涂片报告。 2、培养阳性报告主要类型? 为什麽培养阳性有的有药敏结果,有的没有药敏结果?
培养阳性报告主要分有药敏结果和 无药敏结果的报告。有药敏结果的报告 时认为该菌为明确致病菌、不排除为致 病菌、院内感染重要病原菌、数量达到 致病菌判读标准、有明确药敏判读标准。
13.为何药敏试验结果有时出现判断结果修改现象? 有时会出现某药物K-B法按正常判读标准应该为 “S”或“R”,但报告结果与之不符,这种现象一般 有两种原因:一是我们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了某种耐药 机制而修改;二是我们观察到某种药物检测结果可能 不可靠,并通过多种方法验证后作出修改。

如何正确理解培养和药敏结果

如何正确理解培养和药敏结果
• 监测病原菌耐药性变迁:长期监测药敏结果,可以了解病原菌耐药性的 变化趋势,为临床和公共卫生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 综上所述,药敏结果的解读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延缓耐药菌产生以 及监测病原菌耐药性变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应 该充分重视药敏试验的开展和结果的解读,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
耐药(R):病原菌在特定药物浓度下仍能正常生长,表示该药物对 病原菌无效。
通过药敏结果的判断与解读,可以为医生提供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 的敏感性信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药敏结果的临床意义
• 指导合理用药:根据药敏结果,医生可以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提 高治疗效果。
• 延缓耐药菌产生:通过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
临床医生如何与实验室有效沟通与合作
提供详细病人信息
医生在送检标本时,应提供患者的详细病史、症状、体征 等信息,帮助实验室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解读结果。
及时反馈治疗效果
医生在收到培养和药敏结果后,应结合患者治疗效果,向 实验室反馈,以便实验室持续优化和改进测试方法。
定期沟通与培训
医生和实验室人员应定期进行沟通和培训,共同提高对病 原体培养和药敏测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准 确、高效的治疗方案。
方法
一般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肉汤 稀释法等,将病原菌与不同浓度 的抗菌药物接触,观察其生长情 况。
药敏结果的判断与解读
01 02 03 04
敏感(S):病原菌在特定药物浓度下生长被完全抑制,表示该药物 可用于治疗。
中介(I):病原菌在特定药物浓度下生长部分被抑制,表示该药物 疗效不确定,需结合临床情况判断。
THANKS
感谢观看
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解读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解读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解读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解读1.引言细菌培养药敏结果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所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药敏结果是通过将细菌分离培养后,在不同的培养基上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通过观察生长生理和生化特性来确定药物对细菌的杀菌作用和药物的浓度。

2.方法2.1 细菌培养方法首先需要进行细菌的分离纯化,一般采用平板法、分离稀释法或滴管法等方法,将混合菌液均匀涂布在含有抗生素的寒天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菌落的形态观察,并选取单个菌落进行进一步的培养。

2.2 药敏试验方法将选取的纯化菌株接种在含有不同抗生素的寒天培养基上,根据不同的细菌相关标准,将药敏试验分为两类:定量法和定性法。

定量法:采用稀释法、琼脂滴定法或扩散法等方法,测定某一抗生素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定性法:采用直径(mm)法测定抗生素对菌落的抑制圈直径。

根据抑制圈的直径大小可以确定对某一抗生素的敏感性和抗性。

3.结果解读3.1 敏感性解读在药敏结果报告中,对于某一特定细菌对某一具体抗生素的敏感性会有一定的表述方式。

通常会用"S"表示敏感性,表示该细菌对该抗生素呈敏感状态;用"MS"表示中度敏感,表示该细菌对该抗生素的敏感性较差;用"R"表示耐药性,表示该细菌对该抗生素具有耐药性。

例如,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性显示为"S",表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呈敏感状态,可以选择青霉素作为治疗选项;对于大肠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显示为"R",表示大肠杆菌对青霉素耐药,青霉素不能作为治疗选项。

3.2 抗生素选择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非常重要。

临床医生在选择抗生素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3.2.1 细菌的药敏性根据细菌对某一抗生素的敏感性,选择对该细菌有杀菌作用的抗生素。

通常选择对该菌株敏感的抗生素,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微生物检验报告单是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结果汇总,用于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解读微生物检验报告单时,需了解报告单的结构和内容,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以下是对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

报告单上通常会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标本信息、检验项目、结果解读以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1. 标本信息:标注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还包括所采集的标本类型和采集时间。

标本类型可以是血液、尿液、痰液、脑脊液等,不同的标本类型对应着不同的检测项目和标准。

2. 检验项目:通常包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药敏试验等。

细菌培养可以检测出各种致病菌,真菌培养用于检测真菌感染,药敏试验则用于指导药物治疗。

检验项目的具体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 结果解读:细菌培养结果会列出各种致病菌的数量、形态、特征等信息。

真菌培养结果通常会给出菌种名称和数量。

药敏试验结果会显示各种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对致病菌的敏感性或耐药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结果解读中可能存在几种情况:阳性、阴性、混合感染等,需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4. 抗生素敏感性分析:针对检出的致病菌,报告单会列出各类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通常使用缩写来表示,如“S”表示敏感、“R”表示耐药、“I”表示中介性或不确定。

根据这些结果,医生可以选择适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对于不同病种和感染部位,报告单上的信息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尿路感染的标本,报告单可能包含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对于皮肤感染的标本,报告单可能包含细菌培养和真菌培养的结果等。

当解读微生物检验报告单时,需要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1. 肯定感染:首先要判断报告单中是否检出致病菌,如果没有检出致病菌,则可能排除感染的可能性,但也有可能是细菌数量太少而未能检测出来,或者是其他原因导致。

如果检出致病菌,则可能存在感染情况。

2. 确定致病菌:根据报告单中的菌种名称和数量,可以确定感染的致病菌。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解读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解读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解读
摘要:
1.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的含义
2.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的解读方法
3.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正文:
一、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的含义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是指通过实验室培养和药敏试验,观察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或耐药性。

这一结果有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药物副作用。

二、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的解读方法
1.细菌培养阳性:培养结果为阳性,表示患者感染了某种细菌。

化验单上会显示培养出的细菌名称。

2.药敏试验: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医生会选择不同的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可以观察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或耐药性。

3.药敏结果表示:药敏结果通常用“S”和“R”表示。

S 表示细菌对某种抗生素敏感,R 表示细菌对该抗生素耐药。

4.解读药敏报告:药敏报告会显示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情况。

医生会根据药敏报告,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三、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1.指导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医生可以选择对感染细菌敏
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避免抗生素滥用:通过对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的分析,医生可以避免对感染细菌不敏感的抗生素的使用,减少抗生素滥用现象。

3.降低药物副作用: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可以降低药物副作用对患者的影响。

4.监测抗生素耐药性: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可以反映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有助于医生了解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对于诊断感染性疾病、指导抗生素治疗以及监测抗生素耐药性具有重要意义。

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报告

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报告

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报告支原体是一类微生物,可以感染人体呼吸道、生殖系统等部位,引起多种疾病。

为了对支原体感染进行准确诊断以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医生常常需要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报告。

下面我就从培养方法、药敏测试以及报告结果的解读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一下关于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报告的相关内容。

一、支原体培养支原体培养是指在适宜的培养基上,提取患者样本中的支原体,并将其培养繁殖至足够数量,以便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通常情况下,支原体培养需要使用特定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下进行操作。

样本可以是患者的咽拭子、尿液、分泌物等,通过正确的取样方法,可以提高培养的成功率。

二、药敏测试支原体药敏测试是为了指导临床对支原体感染进行抗生素治疗选择而进行的一项检测。

药敏测试需要将已培养的支原体分离培养,并将其接种到含有不同抗生素的培养基上,通过观察支原体的生长状况,可以判断该药物对支原体的敏感性。

目前常用的药敏测试方法有纸片扩散法和肉眼观察法,其中纸片扩散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三、报告结果解读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报告的结果可以分为培养结果和药敏结果两个部分。

培养结果通常包括对支原体的鉴定和数量,同时还要标注出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其他细菌和真菌情况。

对于鉴定结果中出现的其他细菌和真菌,需要根据临床情况判断其是否为感染的原因。

药敏结果是对所测试的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进行报告,通常以“敏感”、“中度敏感”、“抗药”等方式呈现。

根据药敏结果,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针对性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报告是对支原体感染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选择的重要手段。

通过正确的培养方法,可以获得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支原体,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

药敏测试则可以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报告结果的解读需要综合考虑培养结果和药敏结果,提供个体化的治疗建议。

希望通过这些技术手段,能够更好地应对支原体感染,保障患者的健康。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解读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解读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解读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解读一、细菌鉴定细菌鉴定是指对细菌进行种属鉴定,以确定其属于哪一类细菌。

通过细菌鉴定,可以确定细菌的种类,从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是测定细菌对各种抗生素敏感性的试验。

通过药敏试验,可以了解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三、耐药性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

耐药性通常是由于细菌基因突变或抗生素滥用所引起的。

耐药性的出现使得某些抗生素对某些细菌的治疗效果降低甚至无效。

四、敏感性敏感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

敏感性高的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较弱,容易被抗生素杀死;敏感性低的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较强,不容易被抗生素杀死。

五、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抑菌浓度是指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抗生素浓度。

MIC值可以反映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是药敏试验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六、抑菌圈抑菌圈是指抗生素在培养基上形成的抑制细菌生长的区域。

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抗生素的抗菌能力,是药敏试验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七、生物被膜生物被膜是指细菌在固体表面形成的膜状结构。

生物被膜可以保护细菌免受抗生素的攻击,从而提高细菌的耐药性。

八、交叉耐药性交叉耐药性是指一种细菌对一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后,对其他种类的抗生素也产生耐药性。

交叉耐药性的出现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成本。

综上所述,正确解读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对于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医生需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交叉耐药性的问题,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的解读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的解读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的解读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是指将患者的样本进行培养,然后观察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敏感性,从而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药敏结果的解读对于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药敏结果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

而细菌对这些抗生素的敏感性则分为敏感、中度敏感和耐药三种情况。

如果细菌对某种抗生素敏感,说明该抗生素可以有效杀死细菌;如果是中度敏感,则说明该抗生素对细菌的杀灭作用较弱;如果是耐药,则说明该抗生素已经不能杀死细菌了。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如何根据药敏结果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首选的抗生素是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

如果没有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可选,则需要选择中度敏感的抗生素,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

如果细菌对所有抗生素都耐药,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案。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误区。

首先,不同类型的细菌对同一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可能不同,因此不能将不同类型的细菌混为一谈。

其次,药敏结果只是参考,最终治疗方案还需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最后,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需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

总之,药敏结果的解读对于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我们需要根据药敏结果来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并且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误区。

同时,在治疗期间也需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

微生物药敏报告解读

微生物药敏报告解读

微生物药敏报告解读微生物药敏报告是指对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以确定该菌株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该报告通常包含了微生物的鉴定结果,以及针对不同类型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结果。

然而,报告中的信息并不总是易于理解,因此,需要认真解读报告,以便正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微生物鉴定结果首先,报告中通常会提供微生物的鉴定结果,如菌属、菌种及形态学特征等。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菌株的特性以及可能引起的感染类型非常重要。

例如,耐药性较强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往往需要使用更强效的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敏感性结果微生物药敏报告中最重要的信息是针对不同类型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结果。

一般来说,抗生素敏感性测试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敏感(S):该菌株对该抗生素有高度敏感性,并有望对其治疗。

2.中度敏感(I):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但仍有机会对其治疗。

3.耐药(R):该菌株对该抗生素存在耐药性,这意味着该抗生素治疗该菌株无效。

4.不敏感(NC):表示对该类抗生素不做出反应,该结果通常是由于菌株并不具备这类药物敏感性。

选择治疗方法基于微生物药敏报告结果,医生和临床医师可以采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仅仅依赖药敏报告是不够的。

医生还需要考虑病人的年龄、健康状况、过往药物使用记录,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等方面因素。

此外,一些细菌具有多重耐药性,也就是同时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使用复合方案进行治疗。

总结微生物药敏报告对预防和治疗感染非常重要。

针对不同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和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然而,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还需要考虑病人的疾病特点和治疗史,并依据医学知识和经验,采取恰当的复合方案,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微生物药敏结果临床解读与应用

微生物药敏结果临床解读与应用

微生物药敏结果临床解读与应用微生物药敏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AST)是一种用来检测微生物(如细菌)对特定抗生素的敏感性的实验。

这种测试的结果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处理细菌感染时。

以下是微生物药敏结果的临床解读和应用:一、临床解读:1.敏感(Sensitive, S):●如果细菌对某种抗生素敏感,这意味着这种抗生素在临床上可以有效抑制或杀死这种细菌。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敏感的抗生素通常是首选。

2.中间敏感(Intermediate, I):●中间敏感意味着抗生素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不如敏感类别中的抗生素。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药物浓度增加或药物累积,中间敏感的抗生素也可能有效。

3.耐药(Resistant, R):●耐药表示细菌对某种抗生素具有抵抗力,常规剂量的抗生素无法有效控制或杀死这种细菌。

●应避免使用对该细菌耐药的抗生素。

二、应用:1.制定治疗计划:●药敏测试结果是制定抗生素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有助于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

●这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抗药性的发展。

2.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患者对初步治疗没有反应,药敏结果可以用来调整治疗方案。

●在长期或复杂的感染治疗中,根据药敏结果定期调整抗生素选择是常见的做法。

3.监测抗药性发展:●药敏测试可以帮助监测特定地区或医院内细菌抗药性的趋势。

●这对于公共卫生管理和抗生素使用指南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4.避免抗生素滥用:●通过准确的药敏测试,可以避免不必要或无效的抗生素使用,从而降低抗药性风险。

5.个体化治疗:●药敏测试结果有助于实现针对特定患者和感染的个体化治疗。

三、注意事项:1.临床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感染部位、患者的免疫状态、过敏历史等)来解读药敏测试结果。

2.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结合其他微生物学和临床数据来做出最终的治疗决策。

3.定期更新和审视药敏测试技术和标准,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临床微生物药敏报告解读

临床微生物药敏报告解读

临床微生物药敏报告解读
临床微生物药敏报告解读
一、报告中关于微生物名称的解释
1.“革兰氏阳性杆菌”:是指根据革兰氏染色反应的物质形态及生理生化性质,由显微镜观察鉴定,细菌经染色观察后形态特征符合革兰氏阳性杆菌的;
2.“双球菌”:指经染色观察到的细菌孢子体为双球形状的芽孢细菌;
3.“阿米巴菌”:指经染色观察到的细菌孢子体为阿米巴形状的菌落单元;
4.“霍奇金淋巴病毒”:指经预离心和显微镜观察到的病毒粒子的形态特征符合霍奇金淋巴病毒的;
5.“衣原体”:指经预离心和显微镜观察到的病毒粒子的形态特征符合衣原体的。

二、报告中关于抗菌药物解释
1.“氨培南”:是一种抗生素药物,主要用于抗细菌性感染。

它可以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酶,阻碍细胞壁的合成,从而杀死细菌。

2.“头孢菌素”:是一种抗生素药物,主要用于抗细菌性感染。

它可以抑制细菌的多肽合成酶,阻碍细菌的多肽合成,从而杀死细菌。

3.“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抗生素药物,主要用于抗病毒性感染。

它能够抑制病毒的转录和复制,从而杀死病毒。

4.“氯霉素”:是一种抗生素药物,主要用于抗细菌性感染。


可以抑制细菌的RNA合成酶,阻碍细菌的RNA合成,从而杀死细菌。

微生物药敏结果解读及与临床的沟通详解

微生物药敏结果解读及与临床的沟通详解

关于细菌耐药我们应该知道什么?
天然耐药的抗菌药物(肯定无效) 可以选择的抗菌药物(可能有效) 细菌药敏试验可以提供哪些信息? 如何解读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当前第8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四\17点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
对抗假单胞青霉素(替卡西林、哌拉西林),抗假 单胞氨基糖苷(吉他霉素、妥布霉素),抗假单胞 三代头孢(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环 丙沙星、氨曲南等均耐药
静脉采血后注入血培养瓶。 (2)于已用抗生素不能停用时,可于48小时内分别于下次用抗生素之
前,采取3份血液标本(要求双管双侧)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 检,应放置室温保存,但不能超过8-9小时。
(3)必要时可取骨髓1-2ML,无菌注入血培养瓶中送检。
注意: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一般病人在发病初期1-2天或发 热高峰时采集血液保本。
n 感染菌对同一种药物的MIC越小,效果越好 n 不同种抗菌药物之间MIC无可比性
n 目前很多仪器报告的是检测折点,而不是真正
的MIC
当前第16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四\17点
与临床沟通中常见问题
5、培养阳性的细菌都需要用抗菌药物治 疗吗?
n 不是的 n 培养阳性感染,可能为污染(血培养),可能为定
避免漏检。
(3)标本采集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采集标本的容器必须经灭菌处理,不可用消毒剂。
当前第28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四\17点
2、标本运送
(1)标本采集后应尽快运送到细菌室。
(2)标本采集后在室温下超过2小时未送到细菌室的,可
视为不合格标本。
3、标本验收 (1)实验室只接受和处理合格标本。
当前第3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四\17点

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解读内容演示教学

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解读内容演示教学

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解读内容微生物培养、药敏试验的流程及意义一、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的总述微生物培养就是使用体外试验的方法检测可能导致感染的病原菌,并给以药敏结果,为临床医生针对某一特定的临床感染提供依据。

而药敏试验则是承接微生物培养的一项工作,即对于培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体外试验检测细菌对于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来预测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选用抗菌药物的依据来治疗感染。

对于检测到的可能的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时选择的药物是参照美国的CLSI 推荐的标准制定的。

尤其,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时有固定的药敏组合,不是人为可以随意添加或减少的。

(一)微生物的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流程基本为:①将标本进行处理(不是所有的标本都需要处理);②将标本接种于不同的培养皿中在不同条件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不同的标本所含菌的种类不同,不同菌的生长条件不同,因此需要接种于不同的培养皿中);③24h后观察培养皿中细菌的生长情况:a.此时若无细菌培养,继续放回培养箱中培养24h,若仍然无细菌生长则判定为阴性结果,因此阴性结果出具的时间为48h以后。

b.若有细菌生长,要根据形态和气味等对细菌进行初步的判定,若能判定出细菌的种类,则进行相应的药敏试验。

贴有药敏片的培养皿在培养箱中培养24h后进行药敏结果的解读,然后报告结果,这种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报告出具的时间就是48h以后。

由于不同的细菌的生长的速度不同,有些细菌在培养24h后不能完全判定结果甚者24h培养后无法观察到明显的细菌生长的则需要继续培养24h,即连续培养48h后同样根据菌落的形态、气味等来观察判定细菌的种类然后进行药敏试验。

这种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出具需要72h以后。

而血液、骨髓等标本则是利用不同于上述培养方式的方法进行培养。

它有专门的培养瓶和仪器。

这种仪器会自动监测培养瓶中的变化来判定有无细菌生长,若有细菌生长仪器会发出警报。

在培养5天内任何时间发出警报的培养瓶都要抽取瓶中的物质在培养皿中进行接种培养,同样在菌种鉴定后进行药敏试验;若在培养5天内不发出警报的培养瓶则视为阴性结果。

微生物药敏结果解读及与临床的沟通

微生物药敏结果解读及与临床的沟通




耐药菌,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出现, 使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着困难的用药 决策。 细菌药敏试验在选择抗菌药物种类上 为临床提供参考(经验治疗);可以 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临床实验室检验有自身的局限性。 各科室间交流非常重要!!!
微生物培养
微生物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运 送及处理,与细菌的培养、鉴定结果 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医生、护士、检 验人员均应重视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 集的有关问题,并有责任向患者及家 属进行正确采集标本的宣传和指导。
3、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通常留取晨尿,尿液采集后要及时送检,并保 证2小时内接种;不能及时送检和接种时,尿液 应置2-6℃冰箱保存并于8小时内接种。
(1)中段尿采集法:成年男性和女性分别用肥皂水或 1:1000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尿道口和外阴部,再用 冷凉白开水冲洗,排尿时弃去前段尿,收集中段尿1020ML置于带盖的无菌容器内立即送检。 (2)导尿法:用导尿管留取10-20ML尿液置无菌容器 中;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应更换新导尿管留尿,留置导尿 时,用无菌消毒法消毒导尿管外部及导尿管口,用无 菌注射器抽取尿液送检(不可采集尿液收集袋中的尿 液送检)。
与临床沟通中常见问题
6、选择药敏报告敏感的药物,为 什么临床治疗无效?
体外药敏试验只能预测体内治疗效果,并不等同; 一般来说,耐药=治疗无效; 敏感≠治疗有效。 • 可能不是真正的致病菌(污染或定植菌) • 细菌本身因素(如诱导耐药,生物被膜) • 感染部位与药代动力学因素 • 细菌的MIC,给药剂量和用药方式 • 药敏试验药物中有些药物单独使用无效,但可以与其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


对抗假单胞青霉素(替卡西林、哌拉西林),抗 假单胞氨基糖苷(吉他霉素、妥布霉素),抗假 单胞三代头孢(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和亚胺培 南、环丙沙星、氨曲南等均耐药 可能有效的药物

微生物药敏实验报告

微生物药敏实验报告

微生物药敏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检测微生物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药敏实验是通过测量抗菌药物在体外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评估药物对病原菌的抗菌活性。

本实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将含有不同抗菌药物的药敏纸片放置在培养基上,观察细菌生长情况,计算抑菌圈直径,从而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细菌接种:将待测细菌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用无菌棉签均匀涂抹。

药敏纸片放置:选择合适药敏纸片,用无菌镊子将其放置在培养基上,间距至少24mm。

培养:将培养皿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结果分析:根据抑菌圈直径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如敏感、中介或耐药。

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拉定对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可作为首选药物。

环丙沙星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作为备选药物。

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和克林霉素的抗菌效果较弱,可作为辅助治疗药物。

克林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对细菌不敏感,应避免使用。

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建议使用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拉定和环丙沙星治疗该细菌感染。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反应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同时,应进行定期药敏实验复查,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而临床微生物鉴定与药敏试验对于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临床微生物鉴定的方法和药敏试验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临床微生物鉴定是指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种类鉴别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

这有助于医生正确选择抗菌药物,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细菌鉴定是通过对细菌的形态、染色特性、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等进行测定,以确定细菌的种类。

例如,革兰染色可以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而血清学试验则可以用于鉴定链球菌、肺炎球菌等。

病毒鉴定是通过病毒的分离培养、抗原抗体检测、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确定病毒的种类。

例如,分离培养可以用于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抗原抗体检测可以用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等。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微生物检验是指通过对人体、环境或食品等样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等实验室检验,以获得微生物感染或微生物污染的相关信息。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则是实验结果的汇总和解读,对于临床医生、食品生产商、环境监测单位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由于微生物检验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因此对于一般的人群来说,报告单上的内容可能并不易于理解。

本文将从常见的微生物检验报告单出发,对报告单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微生物检验报告单。

报告单标题以及基本信息解读打开微生物检验报告单,我们可以看到报告单的标题一般会以“微生物检验报告”为主,有些还会加入样本种类、采样时间等信息。

接着,报告单会列出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医生快速定位患者,对检验结果进行更准确的解读和分析。

检验项目解读微生物检验报告单上通常会列出多项检验项目,这些项目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感染或者污染进行的检测。

常见的检验项目包括:细菌培养和鉴定、真菌培养和鉴定、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病毒检测等。

每一项检验项目都会有明确的检验结果和解读。

在解读报告单时,应当逐一分析每一项检测项目的结果,以充分了解患者的微生物感染情况。

细菌培养和鉴定结果解读在微生物检验报告单中,细菌培养和鉴定结果通常是最为关键的信息之一。

细菌培养结果会告诉医生患者体内或者样本中的细菌种类以及数量。

细菌鉴定结果则会告诉医生这些细菌是否属于致病菌。

通过对细菌培养和鉴定结果的解读,医生可以快速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病原性细菌,并可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解读微生物检验报告单中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该项测试结果会告诉医生不同抗菌药物对感染菌株的敏感性或者耐药性。

医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病毒检测结果解读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微生物检验报告单中还会包括病毒检测的结果。

最新微生物药敏结果解读及与临床的沟通

最新微生物药敏结果解读及与临床的沟通
微生物药敏结果解读及与临床 的沟通
一、药敏结果的解读 药敏试验采用全自 动微生物分析仪,为MIC法,有固定的药敏 组合。
二、微生物培养 目前均为有氧培养,可 以做的有:普通细菌培养、真菌培养、支原 体培养。
培养的目的:使用体外试验的方法检测可 能导致的病原菌并给以药敏结果,为临床医 生针对某一特定的临床感染提供依据。但培 养并不是万能的。
细菌对A组抗生素耐药 病人对A组抗生素过敏 严重感染或多部位、多种细菌混合感染 控制传染病流行
--C组:备选抗生素,在下列情况下使用
对一个或多个首选药耐药的地区流行株感染 对不常见菌感染的治疗 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U组:包含某些仅用于或首选治疗泌尿道感染的抗 菌药物
与临床沟通中常见问题
• 感染菌对同一种药物的MIC越小,效果越

• 不同种抗菌药物之间MIC无可比性 • 目前很多仪器报告的是检测折点,而不
是真正的MIC
与临床沟通中常见问题
5、培养阳性的细菌都需要用抗菌药 物治疗吗?
• 不是的 • 培养阳性感染,可能为污染(血培养),可能为
定植(痰培养)
• 任何结果必须结合临床情况进行评价(很重要) • 感染部位的清创、引流、换药比使用抗菌药物更加
临床实验室检验有自身的局限性。
各科室间交流非常重要!!!
微生物培养
微生物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运 送及处理,与细菌的培养、鉴定结果 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医生、护士、检 验人员均应重视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 集的有关问题,并有责任向患者及家 属进行正确采集标本的宣传和指导。
(一)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验 收和处理注意事项
重要
• 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器官功能支持,纠正酸碱平衡,
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高血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培养、药敏试验的流程及意义一、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的总述微生物培养就是使用体外试验的方法检测可能导致感染的病原菌,并给以药敏结果,为临床医生针对某一特定的临床感染提供依据。

而药敏试验则是承接微生物培养的一项工作,即对于培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体外试验检测细菌对于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来预测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选用抗菌药物的依据来治疗感染。

对于检测到的可能的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时选择的药物是参照美国的CLSI推荐的标准制定的。

尤其,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时有固定的药敏组合,不是人为可以随意添加或减少的。

(一)微生物的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流程基本为:①将标本进行处理(不是所有的标本都需要处理);②将标本接种于不同的培养皿中在不同条件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不同的标本所含菌的种类不同,不同菌的生长条件不同,因此需要接种于不同的培养皿中);③24h后观察培养皿中细菌的生长情况:a.此时若无细菌培养,继续放回培养箱中培养24h,若仍然无细菌生长则判定为阴性结果,因此阴性结果出具的时间为48h以后。

b.若有细菌生长,要根据形态和气味等对细菌进行初步的判定,若能判定出细菌的种类,则进行相应的药敏试验。

贴有药敏片的培养皿在培养箱中培养24h后进行药敏结果的解读,然后报告结果,这种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报告出具的时间就是48h以后。

由于不同的细菌的生长的速度不同,有些细菌在培养24h后不能完全判定结果甚者24h 培养后无法观察到明显的细菌生长的则需要继续培养24h,即连续培养48h后同样根据菌落的形态、气味等来观察判定细菌的种类然后进行药敏试验。

这种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出具需要72h以后。

而血液、骨髓等标本则是利用不同于上述培养方式的方法进行培养。

它有专门的培养瓶和仪器。

这种仪器会自动监测培养瓶中的变化来判定有无细菌生长,若有细菌生长仪器会发出警报。

在培养5天内任何时间发出警报的培养瓶都要抽取瓶中的物质在培养皿中进行接种培养,同样在菌种鉴定后进行药敏试验;若在培养5天内不发出警报的培养瓶则视为阴性结果。

因此血培养出具结果的时间为5~7天。

菌落的鉴定需要有雄厚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相关基础知识。

常规鉴定的方法有形态特征和理化特性。

形态特征包括显微形态和培养特征;理化特性包括营养类型、碳氮源利用能力、各种代谢反应、酶反应和血清学反应。

在微生物室学习时发现,很多时候在不太确定细菌的种类时,检验人员也会结合理化特性来判定细菌种类。

(二)革兰氏染色、应用及意义由于微生物的生长有时间限定,因此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没有急查的说法。

最快的结果也只能是通过涂片来判定有无细菌生长和细菌染色后的颜色和形态,来给临床医生的用药提供依据。

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因为细胞壁的结构不同,在革兰氏染色时染成不同的颜色。

革兰氏阳性菌显示紫色、革兰氏阴性菌显红色或粉色。

由于细胞壁的结构不同,导致这两类细菌在染色性、抗原性、毒性、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差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

在治疗上,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敏感(结核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革兰氏阴性菌对青霉素不敏感(但奈瑟氏菌中德流行性脑膜炎双球菌和淋病双球菌对青霉素敏感),而对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

所以区分病原菌是G+、G-,在选择抗菌药物方面意义重大。

常见的G+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常见的G-: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布氏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不动杆菌属、那尔森菌属、嗜肺军团菌、百日咳杆菌、副百日咳杆菌、志贺菌属、巴斯德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性杆菌、类志贺吡邻单胞菌等。

涂片的原理就是将标本固定于玻璃片上,并进行革兰氏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情况和细菌的形态。

是若有细菌生长,也只能判定是革兰氏阳性菌或者是革兰氏阴性菌。

涂片是一种粗略的、快速的细菌鉴定的途径。

经常被辅助用于细菌种类的鉴定,虽然通过这种方法无法给予具体的细菌的种类及药物耐药性。

但是对于临床医生用药可以提供一个大致的方向。

微生物标本有带菌体液和无菌体液两种类型。

带菌体液包括:痰、鼻咽拭子、尿液、粪便等;无菌体液包括血液、骨髓、脑脊液、关节腔积液、心包积液、胸腔积液、鞘膜积液、胸腹水等。

在排除采集标本或其他操作过程污染之后从患者血液等无菌体液中检出的细菌一般都应视为病原菌。

二、药敏试验结果的解读药敏试验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有指导意义,正确地解读药敏报告单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药敏结果来选择合理的药物及合适的剂量等。

不同细菌进行药敏试验时选用的抗菌药物是根据美国CLSI标准来配备的。

不同的药物会使用不同的药物组合,但总体上该标准将所选药物分为以下几类:--A组:首选,常规试验和报告--B组:首选抗生素,在下列情况下选择使用–细菌对A组抗生素耐药–病人对A组抗生素过敏–严重感染或多部位、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控制传染病流行--C组:备选抗生素,在下列情况下使用–对一个或多个首选药耐药的地区流行株感染–对不常见菌感染的治疗–控制传染病的流行--U组:包含某些仅用于或首选治疗泌尿道感染的抗菌药物因此,同一张药敏报告单中包含的药物有A组、B组甚至可以有C组和U组;不同的标本检出同样的细菌,药敏报告单中的药物也不会相同。

关于药敏报告单的解读,常见的问题及答案如下:1、我们想用的药物在药敏试验中没有做?①可能是天然耐药②可能是药物的敏感性被其他药物所预报2.为什么有的菌报告很多种药物,有的仅报告几种药物?报告的药物种类根据细菌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铜绿假单胞菌报告的药物较多,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报告的药敏较少。

3、是否能将所用的药都做药敏试验?①没有必要:通过耐药机制和标志性药物可以预测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②没有可能:不是所用药物都可以做药敏试验(需要药物在体外稳定,需要有操作标准和解释标准)4、在药敏试验报告中MIC越小的抗菌药物效果越好吗?如何根据MIC联合用药?①感染菌对同一种药物的MIC越小,效果越好;②不同种抗菌药物之间MIC无可比性;③目前很多仪器报告的是检测折点,而不是真正的MIC。

5、培养阳性的细菌都需要用抗菌药物治疗吗?①不是的;②培养阳性 感染,可能为污染(血培养),可能为定植(痰培养);③任何结果必须结合临床情况进行评价(很重要);④感染部位的清创、引流、换药比使用抗菌药物更加重要;⑤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器官功能支持,纠正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高血糖等。

6、选择药敏报告敏感的药物,为什么临床治疗无效?①体外药敏试验只能预测体内治疗效果,并不等同;一般来说,耐药=治疗无效;敏感≠治疗有效;②可能不是真正的致病菌(污染或定植菌);③细菌本身因素(如诱导耐药,生物被膜);④感染部位与药代动力学因素;⑤细菌的MIC,给药剂量和用药方式;⑥药敏试验药物中有些药物单独使用无效,但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⑦药物剂型及生物利用度(纯品、商品)。

7、涂片镜检结果与培养结果不吻合?①涂片镜检是报告所有检见的细菌,而培养的目的是检出致病菌,因此会产生涂片和培养结果不一致的情况;②一些苛氧菌需在特殊的环境或培养基上才能生长,因此可能在培养后才能得到。

8、取的明显就是脓液标本,为何鉴定报告为无菌生长?①我们做的是有氧培养,脓液可能为厌氧菌感染。

②可能细菌被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吞噬。

9、鉴定结果明明写着四联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为何没有药敏结果?①四联球菌为微球菌,一般不引起人体致病,为非致病菌,故考虑污染可能;②药敏结果参照CLSI标准,目前革兰氏阳性菌没有参照标准,故暂不能做药敏试验,若需治疗可参照阳性球菌用药。

10、一般培养不是三天出结果吗,今天第四天了怎么还没出来?一般培养经48小时后,即第三天出报告,若需分离致病菌的则第四天出报告。

11、今天的培养结果怎么与前天的不一样?①取材是否规范。

②痰标本,有时选优势菌做,就可能导致两次不一样。

12.明显稀便,培养结果为何正常?①大便普通培养,通常只能鉴定志贺菌、沙门菌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我们没有鉴定血清;②怀疑霍乱时,需开霍乱弧菌培养;③可能病毒感染(轮状病毒)。

三、微生物标本及常见致病菌1.血液标本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是诊断菌血症或败血病的基本方法。

正常人的血液是无菌的、如从患者血液中检出细菌一般应视为病原菌(排除采集标本或具他操作过程污染),提示有菌血症或败血症,或心内膜炎、心包炎、血源性骨髓炎。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或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A、B群,肺炎链球菌等)、肠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脑膜炎奈瑟菌、伤寒及副伤寒沙门菌和厌氧菌等。

2.骨髓标本正常人的骨髓是无菌的。

若从患者骨髓中检出细菌(排除污染),提示细菌性骨髓炎或菌血症、败血症。

常见病原菌同血液培养。

检验方法和报告方式同血培养。

3.脑脊液标本脑脊液的细菌学检查对于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植。

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菌的,检出细菌提示有细菌性(急性化脓性、结核性等)脑膜炎。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 A、B 群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4.痰标本痰标本的细菌学检查对于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下呼吸道的痰液是无细菌的,而经口腔咳出的痰带有多种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如草绿色链球菌)。

若从患者痰标本中查见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提示有呼吸道细菌感染。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肺炎链球菌、A群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布兰汉菌、白喉捧状杆菌、结核分枝杆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肠杆菌和军团菌等。

5.咽拭标本咽拭培养对于上呼吸道的细菌感染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正常咽拭有多种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如草绿色链球菌)。

若从患者咽拭标本中查出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提示上呼吸道有细菌感染(如急、慢性扁桃体炎,咽炎,喉炎等)。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微球菌和棒状杆菌等。

6.泌尿、生殖道标本尿液通常是无菌的或一过性有少量微生物,但是尿道内或尿道周围皮肤的菌群会污染尿液标本,从而可能导致错误的培养结果。

中段尿培养加计数对于泌尿道感染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细菌培养必须结合菌落计数辨别是否为病原菌。

有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生长,菌落计数>105/ml,提示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肾或膀胱结核等)。

常见病原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和伤寒沙门菌等。

尿标本包括清洁中段尿、导尿导管尿、经耻骨上皮肤穿刺采集膀胱内尿液。

正常的内生殖器是无菌的,而外生殖器(包括男性尿道口和女性阴道)有多种细菌寄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