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重点(天津中医药大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学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1.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病特点:

①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②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③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④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3.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

4.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

5.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

1.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1)风热病邪:①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②易化燥伤阴③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①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②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3)湿热病邪:①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②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③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4)燥热病邪:①病变以肺为主②易致津液干燥③易从火化

5)温热病邪:①邪气内伏,热自里发②里热内迫特性显着③易耗伤阴液

6)温毒病邪:①攻窜流走②蕴结壅滞

7)疠气:①致病力强②传染性强③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④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2.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

3.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主。(春温,伏暑)

第三章卫气营血辨证表:

病理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备注

邪郁卫表

肺气失宣发热,微恶风寒,头痛,

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

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

脉浮数

发热,微恶风寒,口

微渴

里热蒸迫

热炽津伤

壮热,不恶寒,反恶热,

汗多,渴喜饮冷,尿赤,

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

壮热,不恶寒,口渴,

苔黄

以热盛阳

明多见

营热阴伤

扰神窜络

身热夜甚,口干不甚渴饮,

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

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

身热夜甚,心烦,谵

语,舌红绛

动血耗血

瘀热内阻

身灼热,躁扰不安,神昏

谵狂,吐血衄血,便血尿

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

身灼热,斑疹,急性

多部位、多窍首出血,

舌质深绛

三焦辨证表

证型病理辨证要点备注

上焦温邪犯肺卫气受郁肺气失宣发热,微恶风寒,咳嗽

邪热壅肺肺气闭郁身热,咳喘,苔黄

湿热阻肺肺失清肃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苔白

湿蒙心包湿热酿痰蒙蔽包络神志时清时昧,舌苔垢腻

邪陷心包邪热内陷机窍阻闭神昏,肢厥,舌绛

中焦阳明热炽胃经热盛热炽津伤壮热,汗多,渴饮,脉洪大而数阳明邪结肠道热结传导失司潮热,便秘,苔焦燥,脉沉实有力

湿热积滞搏结肠腑身热,腹痛,大便溏垢,苔腻湿热中阻湿热困阻升降失司身热不扬,脘痞,呕恶,苔腻

下焦肾精耗损邪热久羁耗损肾阴

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燥咽干,舌

绛不鲜,干枯而萎,脉虚虚风内动肾精虚损肝失涵养手指蠕动或瘛疭,舌干绛而萎,脉虚第四章温病的辨证

1.寒热往来病机:①湿热痰浊郁阻少阳,枢机不利;②邪留三焦,气化失司;③湿热秽浊郁闭膜原

2.身热不扬:温病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

3.斑诊的形态:顺证──松浮洋溢,如洒于皮表,多为邪热外达

逆证──紧束有根,如履透针,如矢贯的,为热毒锢结

4.舌苔黄腻或黄浊:皆为湿热病湿渐化热,蕴蒸气分的征象,多见于湿温病滥热流连气分的邪热偏盛或湿热俱盛证。

第五章温病的治疗

1.温病的治疗原则

①卫气营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②三焦:“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3.温病的主要治法和代表方:

1)泄卫透表法:——开泄腠理、疏解表邪、透疹外达,用于温病初起,邪在卫表

①疏风泄热(银翘散,桑菊饮)——风温初起,风热病邪袭于肺卫

②透表清暑化湿(新加香薷饮)——夏用感受暑湿,复受寒邪侵犯肌表

③宣表化湿(藿朴夏苓汤)——湿温初起,湿热病邪侵于卫表

④疏表润燥(桑杏汤)——秋燥初起,燥热病邪伤于肺卫

2)清解气热法:——清热保津,止渴除炽,使气分无形邪热或从外泄或从里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