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情况

合集下载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介绍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介绍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介绍
信贷部
杨婷
目录

1 概述(概念、历程) 2参与主体 3操作工具


1 概述
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 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 过中央银行与市场交易对手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 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 分。外汇公开市场操作1994年3月启动,人民币公开 市场操作1998年5月26日恢复交易, 规模逐步扩大。 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发展较快,目前已成为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工具之一, 对于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 走势、促进货币供应量合理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交易公告 [2015]第2号
文章来源:货币政策司 2015-02-28 18:09:28 2015年1月份,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短期流动性 调节工具(SLO)操作。具体情况如下: 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操作情况表

操作日期 1月19日 1月21日 操作方向 投放流动性 投放流动性 期限 交易量 加权平均 中标利率 2.63% 3.66%

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公告 [2013]第11号





文章来源:货币政策司 2013-06-19 17:47:26 为保持基础货币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2013年6 月20日(周四)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2013年第十一期中央银行 票据。 第十一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3个月(91天),发行量20亿元,缴 款日为2013年6月21日,起息日为2013年6月21日,到期日为 2013年9月20日。本期中央银行票据以贴现方式发行,向全部 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进行价格招标,到期按面值100元兑 付,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特别提示,第十一期中央银行票据 缴款要素如下,收款人户名:人总行-中央银行票据 (1301011),账号:210400003,支付行号: 001100001509。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 二○易公告 [2015]第26号

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

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

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导言:中央银行为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经济目标,采用调解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等经济变量的方针和措施。

即利用货币政策调解。

为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效用,加强对经济的可控性和可调解性,因此,中央银行推出三大一般性货币金融工具。

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实施具有突然的震动性,即使是对准本金率很小的调整,对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货币乘数的影响也非常大,因而不常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

再贴现率有以下不足:①使央行处于被动地位,其成功与否常常取决于商业银行。

②只影响利率的总水平,无法影响利率的结构。

③调整再贴现率常引起利率的升降变动。

如时常调整,使商业银行及大众无所适从。

相对前两者来说,公开市场业务有五大优点:①中央银行能以此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

②使央行处于主动地位。

③可进行微调整。

④可持续进行操作。

⑤万一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可迅速进行反向的操作。

因此,公开市场操作成为西方中央银行常用的货币政策。

一、公开市场业务的介绍:1、定义: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达到扩张和收缩信用、调解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的目的。

中央银行买卖的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和国库券。

2、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当时的英格兰银行为了平衡国库收支,开始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但20世纪30年代后,公开市场业务才真正成为货币政策的工具。

其中,凯恩斯主义使公开市场业务这一间接货币政策工具的地位得以稳定。

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货币理论推动公开市场业务发张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使公开市场业务成为全世界工业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转轨国家的日常货币管理工具。

中国从1998年1月放弃贷款限额管理,是公开市场业务成为央行间接调控和日常货币管理的最有力的工具。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基本原理:公开市场业务的基本原理是货币与债券之间的互换。

我国当前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趋势

我国当前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趋势

我国当前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趋势作者:李晓阳张龄鹤来源:《商情》2014年第38期【摘要】我国的公开市场业务从1998年以来迅速发展,已成为中央银行调控利率的主要政策工具。

然而,我国的公开市场业务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缺陷,这将制约着公开市场业务的实施效果。

本文在对我国当前公开市场业务进行剖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究了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公开市场业务货币政策发展趋势一、引言公开市场操作是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的行为。

与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公开市场业务有其特有的优点:一是主动性,中央银行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主动采取相应的措施,调节和控制操作规模,以实现调控的目标。

二是灵活性,中央银行可以灵活安排吞吐的规模和方向,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决定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幅度。

三是公平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要方式是市场竞价招标,这要求每个参与者都必须遵循市场交易规则,这就保证了交易的公平性。

四是连续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可以连续进行,这样可以防止对金融市场造成大的震荡,有利于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正是由于公开市场业务有着上述这些其他货币工具无可比拟的优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其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二、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制约因素从1996年公开市场业务起步到目前,经过十几年时间的不断实践和探索,我国的公开市场业务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中。

但是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有效性受到了很大影响,这些因素包括:(1)国债市场规模小,不活跃。

首先,我国发行的债券种类比较少,到目前为止可以上市流通的国债数量只有几种,这种状况直接制约了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

其次,国债期限结构单一,使得在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时,可供选择的国债工具数量少,国债期限结构的不合理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2)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与完善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与完善
不足之处 。
中央银行通 过 公开市场 业务 操作
调节货币和信 用,主要是通过利率和准
备金两个渠道来影响:
( )公 开 市 场 业 务对 利 率 的影 响 一
( )作 用 对 象 一
1 .法定存 款准备金率作用的对象 是货币乘数。由于货币乘数与法定存款 准备金率 呈反方向变化 关系,因此法定
公开市场 业务对 利率 影响主 要是 改变 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 。
( )公开 市场 业 务 的 准备 金 效应 二
中央银行 的 公开市场 业务 主要 的
32 发展研 究 / 2 0 0 8年 第 5 期
维普资讯
理 论 经纬
存 款准备金 率变动 会直接 改变货 币乘 数 ,从而使 货 币供 应量 发生 极大 的变 化 。具体而言 ,中央银行调高法定存款 准备金率 ,导致货 币乘数降低,存款派
长,收缩货币供 应量。 二、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与其他一般
性 政 策 工 具 的 比较
不 同的货 币政策 工具有 不 同的作 用,但不同的货 币政策也可以达到相同
的效 果。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
调整,以及 公开市场业务都具有调节货 币供 应量 和信用创造,从而达到调节宏
市场上进行长短债券的转换操作,即在
上 债 券种 类 丰 富 ,中央 银 行 可 以在 公 开
日常效应就是改变法定准备金的水平及
其增长率 。中央银行进行 公开市场业务 操作买进政府债券的行为将会增加银行
体系的准备金,扩大其发放贷款与创造 存款 的能力 ,促 进 了货币与信 贷的增
长,从而使货币供给总量上升。相反 ,
中央银行卖出债券就 会降低准备金的水 平与增 长,最 后减缓 货币与信 贷的增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引言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等金融工具来调节货币市场流动性的行为。

公开市场业务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提供流动性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和当前趋势两个方面对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进行浅论。

一、历史发展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央银行开始逐步引入公开市场工具来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控。

最初,公开市场操作主要通过国库券和凭证交易进行,以期改善市场流动性状况,稳定货币供应量。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推进,中央银行逐渐引入更多的金融工具和操作方式,包括逆回购、定向操作等,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流动性调控需求。

在此基础上,2006年,我国中央银行进一步推出了公开市场操作常态化制度,明确了公开市场操作的法定地位和操作原则。

通过建立操作规则和优化市场机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业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公开市场操作的透明度和有效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二、当前趋势在当前形势下,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继续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1. 深化市场化改革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金融改革的深化,我国中央银行将进一步加强公开市场业务的市场化改革。

这包括在市场准入、操作工具、操作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以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市场化程度和效率。

通过引入更多市场化因素,中央银行将更好地引导市场预期,实现货币政策的精准调控。

2. 加强风险管理随着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增加,风险管理成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发展的重点。

中央银行将加强对公开市场操作风险的监测和管理,改进风险管理工具和体系,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

与此同时,中央银行还将加强公开市场操作与其他政策工具的衔接,实现综合性风险管理。

3. 推动创新发展随着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中央银行将积极推动公开市场业务与金融科技的结合,实现更高效、便捷的操作方式。

公开市场操作统计分析

公开市场操作统计分析

对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发行次数和操作利率的统计分析摘要:本文以2001年-2017年我国的公开市场各项操作的数据为对象,包括正回购、逆回购和央行票据发行的次数及利率,研究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发展趋势和在调节市场流动性方面的作用。

结果表明:正回购与央行票据发行次数高于逆回购次数,发行规模却小于逆回购规模,即总体市场供应量处于平衡状态。

在利率方面,前期逆回购利差为正,从2012年开始均为负,说明近年来央行趋向于增大货币供应量。

本文的价值在于展开分析了我国的公开市场各项主要操作,对于央行开展更加灵活的进行操作来引导和管理市场,对处于金融改革的关键时期的我国接下来的公开市场操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公开市场操作回购央行票据发行一、引言: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重要工具。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与指定的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外汇等交易,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水平,并进一步控制市场上的货币供应,以实现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

相比于再贴现政策和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操作在主动性、灵活性、时效性等方面均具有较大优势,在金融体系发达的国家,监管机构常常更青睐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节经济发展。

当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快,出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等问题时,中国人民银行可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回收货币,提升利率,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反之,当我国经济呈现下滑趋势时,也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强货币流动性,刺激投资和消费。

在这些过程中,中央银行还需要考虑信贷供求、汇率变动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公开市场操作政策,在各个因素之间寻求平衡。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主要包括现货债券买卖、回购交易,以及发行央行票据。

学术界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初,其主要理论有:利率渠道传导机制、货币供应量渠道传导机制、资产价格渠道传导机制、信用供给渠道传导理论、股票市场渠道传导机制。

公开市场业务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理论界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Taylor(1993)[i]指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中持有的证券的数量对短期名义利率具有显著影响,继而可达到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Andreas和Schabert(2005)[ii]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持有债券的非预期的增加可以作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

近几年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应用情况

近几年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应用情况

近几年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应用情况关键词: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背景;优缺点;作用;效果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

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收缩银根时,便卖出证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便买入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

一、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背景1.公开市场业务的启动与恢复期(1994~1998年)1994年我国成功实施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了银行结售汇制度,建立了银行间外汇市场,中央银行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于1994年3月启动了外汇公开市场操作。

1996年4月又启动了买卖短期国债的公开市场业务。

当时交易对象只有14家商业银行,交易工具只有财政部当年发行的短期国债,交易品种只有正回购一个,交易方式非常单一,每次的招标数量很少,只有1~2亿元的规模。

1997年因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开市场业务基本上停止了。

1998年5月央行恢复了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并实行了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些实力雄厚、资产质量较好、资信较高,并能进行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

当年人民银行共进行了36次公开市场操作。

至此,公开市场业务开始成为调控基础货币的经常性货币政策工具。

2.公开市场业务的初步形成期(1999~2001年)1999年至2001年,因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低谷,需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大力支持,所以,中央银行除了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低到6%外,还加大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力度。

1999年9月以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加大了对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的现券买入力度。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大金融市场信心十足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大金融市场信心十足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大金融市场信心十足近年来,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持续加大,对金融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升了市场参与者的信心。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控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的灵活运用,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本文将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相关概念、力度加大的原因以及对金融市场信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是指央行通过买卖国债、金融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方式,调节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以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目的是调节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影响市场利率水平,引导市场预期,从而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央行通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增加或减少市场上的流动性,进而影响市场的利率水平和资金价格,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

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主要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央行需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稳定货币市场,提振市场信心。

国内金融市场变动频繁,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不稳定,央行需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引导市场预期,维护市场稳定。

受到政策调控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央行需要加大对金融市场的调控力度,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对金融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升了市场参与者的信心。

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可以有效调节市场上的流动性,维持市场的稳定。

通过增加或减少市场上的流动性,央行可以影响市场的利率水平,从而对市场的预期产生影响,进而引导市场参与者的行为。

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可以有效提升市场参与者对央行货币政策的信心。

在市场预期不稳定的情况下,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可以向市场释放出积极的信号,提振市场的信心,稳定市场预期。

在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的央行也需要注意避免引发金融市场的过度波动。

央行在实施公开市场操作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的流动性和市场供求情况,避免过度干预市场,引发市场的过度波动。

公开市场业务通俗理解

公开市场业务通俗理解

公开市场业务通俗理解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公开市场业务。

这玩意儿啊,就好像是经济世界里的一个神奇魔法棒!你看啊,公开市场业务其实就是央行在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事儿。

这就好比咱平时去菜市场买菜,央行就是那个大买家或者大卖家。

央行通过买卖这些证券,来调节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

比如说吧,央行觉得市场上钱太多了,那它就卖点证券出去。

这就像在大热天里给经济降降温,让大家手头的钱别那么宽裕,别瞎折腾,冷静冷静。

反过来,如果央行觉得市场上钱不够,那它就开始买买买,把证券买进来,给市场注入更多的钱,就像给干涸的土地浇浇水,让经济能好好地生长发展。

这可不是瞎折腾哦!这对咱老百姓的生活影响可大了去了。

要是央行操作得好,那经济就能平稳运行,咱的工作、生活也都能顺顺利利的。

要是操作不好,那可就麻烦啦,说不定会引发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呢。

你想想,要是通货膨胀了,那钱可就不值钱啦,原来一块钱能买的东西,现在得两块钱甚至更多,咱老百姓的日子不就难过了嘛!要是通货紧缩呢,大家都不敢花钱了,企业也不好过,工作不好找,那也让人头疼啊!所以说啊,央行的这个公开市场业务可得谨慎操作,就像走钢丝一样,得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

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玩得转的,得有专业的知识和经验才行。

而且啊,这公开市场业务还有个好处,就是比较灵活。

不像其他的政策工具,一旦定下来就不好改了。

它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随时调整买卖的力度和方向,就像个灵活的舞者,在经济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咱老百姓虽然不能直接参与到公开市场业务中,但咱可以通过观察经济形势,了解央行的动作,来调整自己的生活和投资策略。

比如说,央行开始放水了,那咱是不是可以考虑买点股票、基金啥的,跟着赚点小钱呢?要是央行开始收紧银根了,那咱就得小心点,别盲目投资,免得亏了本。

总之啊,公开市场业务就像是经济的调节阀,控制着货币的流量,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咱可得多了解了解,这样才能在经济的大潮中不迷失方向,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内容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内容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内容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是指通过出售或购买政府债券等金融市场上的证券,来调控货币市场流动性和利率水平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通常由中央银行通过与商业银行进行交易来执行。

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买入操作和卖出操作。

买入操作(逆回购):中央银行购买商业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等证券,向商业银行提供短期流动性,同时将资金注入市场。

这样可以增加市场上的流动性,促使商业银行增加贷款和投资,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卖出操作(回购):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政府债券等证券给商业银行,从商业银行手中回收流动性,同时将从市场上抽回的资金收回。

这样可以减少市场上的流动性,收紧贷款和投资,以应对通胀压力。

公开市场操作的具体操作方式包括常见的现金交割交易和利率互换交易。

现金交割交易是指中央银行直接向商业银行购买或出售证券,并在交割日支付或收取相应金额的现金。

利率互换交易是指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进行利率互换,通过利息支付和利息结算来调整市场上的流动性和利率。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可以更精确地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以达到货币政策的目标,比如控制通胀、稳定汇率、促进经济增长等。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一、背景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始于上世纪70年代,尤其是19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是其中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它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维护国内货币的稳定和金融安全。

公开市场业务是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公开市场操作的定义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对金融市场资金流动的影响行为。

央行通过购买和销售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政府债券来调节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满足货币政策的目标。

在中国,央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形式主要包括央行票据、市场准入和再贷款等操作。

三、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自1997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已经逐步成为实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1.1997年,央行开始进行先期招标式开展国库券市场业务,为后来形成的公开市场操作奠定了基础。

2.2003年,央行对中国人民银行票据进行全面推广,央行票据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实施工具之一开始发挥大规模作用。

3.2009年1月,央行推出2009年度公开市场业务的具体方案,正式开展逆回购操作,央行以国库券及企业债为抵押品从商业银行手中购买,以释放市场资金,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4.2012年6月14日,央行公告宣布推出1年期存单,此次推出存单也开启了其公开市场业务新阶段。

央行在债务膨胀、通货膨胀、股市下跌等情况下,选择公开市场操作以调控市场。

四、当前公开市场业务趋势中国市场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不断创新,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1.更加注重市场化操作。

央行将公开市场业务纳入货币政策工具以调控市场,凸显公开市场业务的市场化特点。

2.宽松货币政策。

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从去年末实行的“稳健中性”政策转向“松紧适度”的调控。

针对这一调控方向,公开市场业务也会更加注重创新、灵活、迅速地调动市场资金,形成合力推动经济发展。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一、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二、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优势三、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趋势四、公开市场业务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五、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面临的挑战一、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历程。

早在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实行公开市场操作。

1996年,我国实行市场化利率后,公开市场操作的意义更加凸显。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加强对公开市场业务的监管,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业务的规则和制度。

目前,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已经成为影响利率形成和货币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优势公开市场操作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之一,有着一系列的优势。

首先,操作灵活。

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快速调整市场资金供求,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这种操作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利率影响直接。

公开市场操作直接决定银行间市场的利率水平,进而影响整个市场的利率水平。

这种方式的实施可以更直接地实现利率目标。

再次,稳定市场预期。

公开市场操作的每一步操作都会随之产生信号性影响,从而使得市场参与者更好地维持理性预期,进而使市场更加稳定。

三、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趋势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趋势是,不断深化操作方式和调整品种结构。

近年来,我国公开市场操作新增货币基金作为操作品种,不断丰富品种结构。

在操作方式上,近年来,联合开展定向降准与公开市场操作,更好地满足了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需求。

此外,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探索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效率和便捷性是一个重要趋势。

通过科技手段,我国中央银行可以更快速地获取市场信息,为决策判断提供更多的依据。

四、公开市场业务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公开市场操作是一种间接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政策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施货币政策时,我国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控市场资金供求,进而影响市场利率水平。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现状问题研究及对策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现状问题研究及对策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现状问题研究及对策作者:张欣来源:《大东方》2016年第03期摘要: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通过有价证券买卖来吞吐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其在货币政策中所占分量越来越重。

本文分析了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现状问题,指出市场机制、交易工具的不完善性,利率市场化程度低,国债市场规模小,政策对通货膨胀抑制的影响因素,通过文献阅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制度建设、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操作创新、外国经验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公开市场;货币政策;国债;利率市场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方式正由行政性的直接调控逐渐转向间接调控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应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公开市场业务是国内宏观调控中主要的调控工具之一,并且对我国整体经济与金融调控影响也大。

一、公开市场业务的现状在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我国中央银行引入了公开市场业务,吞吐外汇和有价证券以稳定人民币汇率,调节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发展和国债等有价证券规模的不断扩大,流通中的货币占基础货币投放量的份额越来越大,公开市场业务将在金融宏观调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日趋发达,利率市场化逐步实现以及货币金融市场不断完善,使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不断处于重要地位。

所以,我国应继续加快利率市场化,不断丰富和扩大金融市场、债券市场,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二、我国公开市场业务存在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防范信贷风险的原则,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货币信贷环境。

以下为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主要存在的问题:(一)利率市场化仍未彻底完善我国利率市场化从1996年开始,走过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币存贷款利率等多方面利率市场化。

目前,2015年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即放开人民币存款利率的上线管制。

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之下,资产结构、经营效率都面临重大调整和变化。

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
一是满足了商业银行为增加可用资金而融资的需要。1998年5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向商 业银行累计融出资金2367亿元,适时满足了其资金需求,为商业银行增加贷款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二是发挥了对市场利率的导向作用。随着市场利率的逐步放开,中央银行对短期利率的引导和调控就显得非 常重要。中国人民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灵活的特点,配合利率调整,适时调整公开市场业务债券回购利率,并 适当引导银行间拆借利率的变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制定相关的债券交易资金清算制度和操作规程
依托中央国债登记公司的通信络,中国人民银行开发了公开市场业务招标、投标、中标交易系统,并不断升 级,实现了2000年计算机问题平稳过渡,为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持。
实施效果
实施效果
公开市场业务恢复以来,在引导市场利率、满足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配合财政政策的实施、促进银行间债 券市场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2013年1月,立足现有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并借鉴国际经验,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 (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 SLO)”,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 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
2019年1月25日,为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entral Bank Bills Swap,CBS)。
发展特征
综述 不断扩大交易对象
逐步丰富交易期限品 种
不断拓展交易工具
积极开展回购交易 的同时加大现券操
作的力度
尝试不同的交易方 式
制定相关的债券交 易资金清算制度和
操作规程
综述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有回购、现券交易以及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三个品种。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原则上每周进行一次,同时根据商业银行的大额资金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专场交易。近几年其发展具有以下特 征。

公开市场操作历史梳理

公开市场操作历史梳理

公开市场操作历史梳理公开市场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s)是指央行通过买卖国债、短期国库券等债券来调节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和利率水平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下面是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历史梳理:2015年: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10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3.35%。

4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展10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70%。

6月末底,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以缓解股市熔断带来的流动性压力。

8月25日,央行宣布启动国内资金市场防范风险的临时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增加1000亿元短期流动性。

12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启动500亿元逆回购操作。

2016年: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展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35%。

5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6月20日,央行启动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并增加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8月24日,央行宣布启动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25%。

10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启动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3%。

2017年:1月24日,央行宣布启动2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25%。

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7天和14天逆回购利率5个基点。

12月13日,央行宣布启动2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50%。

2018年: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启动20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50%。

3月16日,央行宣布下调7天、14天逆回购操作利率5个基点。

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启动2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55%。

10月11日,央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

以上是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一些重要节点,展示了央行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控货币市场的力度和频率。

由此可见,公开市场操作在汇率、通货膨胀和流动性等方面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概述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概述

工具
性 质
特点
国债
信用保证、收益稳定、流动性高;传导 主导 范围广、速度快、传导结果较好;具有 工具 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的双重性质。
有利于及时吸收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 政策性金 辅助 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投资对 融债券 工具 象。
中央银行 备份 央行主动、迅速、准确地针对流通中货 币量的情况进行对冲操作,准确反映货 工具 债券 币政策的意图。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
(一)公开市场业务的涵义 公开市场业务,又称为公开市场政策或公开市 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 价证券,借以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调控信用规 模和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 政策措施。
(二)公开市场业务发挥作用的条件
1.中央银行必须具备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 个金融市场的资金实力。
(4)公开市场操作对象——人民币、外汇
(5)公开市场操作的交易方式
回购交易(短期回笼或
投放基础货币)
正回购:卖出债券,约定
在未来某个时间买回。
逆回购:买进债券,约定
在未来某个时间卖出。
现券交易(一次性投放
或回笼基础货币)
现券买断:直接买入债券。 现券卖断:直接卖出债券。
(6)公开市场操作过程。(P226)
(6)公开市场操作过程。(P227)
(1)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体 公开市场业务的实施者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 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手(交易商):50家 包括银行机构42家、证券公司4家、保险公司 2家、基金公司、投行各1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公开市场操作方式: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方式的类型: 根据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又可将 公开市场业务分为主动性公开市场业务和防御性公开 市场业务两种模式。

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分析

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分析
67
2公 开 市 场 业 务 的初 步 形 成期 ( 9 9-0 1年 ) . 19" 0 ' 2 19 9 9年 至 2 0 0 1年 ,因 受 亚 洲 金 融 危 机 的 冲击 和 国 内有 效 需 求 不 足 的 影 响 , 国 经 济 发 展 一 直 处 于 低 我 谷 , 要 中央银行 货 币政 策 的大力 支持 , 以 , 央银 需 所 中 行除 了把法 定存款 准备 金率 调低 到 6 %外 ,还 加 大 了 公开市 场业务操 作 的力度 。
美 国 、 国 、 国 、 国等市场 经 济发 达 国家得 到广 泛 德 法 英
使 用 , 为 各 国 中 央 银 行 经 常 使 用 、 活 有 效 地 调 节 成 灵
市 场 货 币 供 应 量 的重 要 工 具 。 0世 纪 8 2 0年 代 以后 , 许
多发 展 中国家 也 纷纷 运用 这 一 工具 来 调 节 货 币供 应
民 币汇 率并 轨 , 行 了银行 结 售 汇制 度 , 立 了银 行 实 建 间 外 汇 市 场 , 央 银 行 为 了 稳 定 人 民 币 汇 率 , 19 中 于 94 年 3月 启 动 了外 汇 公 开 市 场 操 作 。 9 6年 4月 又 启 动 19 了买 卖 短 期 国债 的 公 开 市 场 业 务 。当 时 交 易 对 象 只有 1 4家 商 业 银 行 , 易 工 具 只 有 财 政 部 当 年 发 行 的短 期 交 国债 , 易 品种 只 有 正 回购 一 个 , 易 方 式 非 常 单 一 , 交 交
每 次 的 招 标 数 量 很 少 , 只 有 1~2亿 元 的 规 模 。 1 9 97
与 证 券 持 有 人 进 行 证 券 买 卖 , 吐 基 础 货 币 , 节 货 吞 调

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的实际效果分析

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的实际效果分析
工 具 。 本 文 在 回顾 我 国公 开 市场 业 务及 操 作 工 具 的发 展 历 程 的 基 础 上 ,运 用 经 济 计 量 方 法 , 详 细 论 证 了我 国公 开 市场 业务 对 我 国 的广 义 货 币供 应 量 M2的 变 化 有 影 响 ,但 是 作 用 效 果 与 西 方 发 达 国 家 相 比 还 有 显 著 差 距 。针
[ 稿 日期 ] 2 1 —0 —2 收 00 7 3 [ 者 简 介] 张 艳 ( 9 3 ) 作 18 ~ ,女 ,西 安 市 人 , 西 安 欧 亚 学 院 _ 商 管 理 学 院 ,助 教 。 T -
7 5

艳 . 中 央银 行 开 展 公 开市 场 操 作 的 实 际效 果 分 析 [] 陕西 广 播 电 视 大学 学 报 ,2 1 , () J. O 1 1
公 开市场 操作 是指 中央银 行在 金融 市 场上 买 卖 二 级 市场 债 券 以增 加 或减 少 货 币 供应 量 的一 种 政策 手 段 ,是 目前 大多数 发达 国家 常用 的三大 货币 政策之 一 。 由于我 国公开 市场业 务起 步 晚 ,国 内对公 开 市场业
务 运行研 究 的文献 相对较 少 ,研究 主要集 中对 公开 市场 的理论 研究 和公 开 市场业 务操 作工 具缺失 原 因分析
开 市场操 作成 功经 验 的基 础 上 ,认 为制 约 中国公开 市场 操作 效果 的 主要原 因是 中 国国债 市场规模 以及结构 期 限不 够合理 。赵 丽娜 ( 0 4 2 0 )提 出公 开市 场业务 是货 币政 策有 效性 的突破 口。魏永 芬 ( 0 5 2 0 )对公 告操 作进 行 了研究 ,指 出 “ 告操 作” 的缘 由 、背景 以及优 点 ,认为 中 国 目前应 该 大力发 展公 开市场 操作 ,提 公

我国中央银行票据发行情况的分析

我国中央银行票据发行情况的分析

•公开市场业务的政策目的
•2.实现货币政策的转变,又可称为主动性目标。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方向 •和力度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实现其转变。在此目标下, •其任务是通过连续、同向操作,买入或卖出有价证券,增加或减少商业 •银行的储备总量和货币供给总量,达到实施扩张或紧缩的货币政策目标。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
•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
•1.调控存款货币银行准备金和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通过市场买进或 •卖出有价证券,可直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超额出备 •水平,从而影响存款货币银行的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2.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可从 •两个渠道影响利率水平:党中央银行买进有价证券时,一方面,证券需求 •增加,证券价格上升,影响市场利率;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储备增加,货 •币供给增加,影响利率。当中央银行卖出有价证券时,利率变化方向 •相反。此外,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不同期限的有价证券,可直接改变 •市场对不同期限证券的供求平衡状况,行与流通
•央行票据采用价格招标的方式贴现发行,在已发行的34期央行票据 •中,有19期除竞争性招标外,同时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9家双边报价商通过非竞争性招标 •方式配售。由于央行票据发行不设分销,其它投资者只能在二级 •市场投资。
央行票据的作用
•1、丰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弥补公开市场操作的现券不足 •2、为市场提供基准利率 •3、推动货币市场的发展
我国中央银行票据发行 情况的分析
2020年5月30日星期六
第一部分
•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 •公开市场操作的形成 •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 •公开市场业务的政策目的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完善路径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完善路径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完善路径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完善路径随着我国金融体系和市场的不断发展,公开市场操作作为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和调节经济波动的手段,在近年来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和完善。

然而,要更好地发挥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还需要在操作的方式、工具、对象和频率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以下是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完善路径。

首先,要改进公开市场操作的定价工具。

当前我国公开市场操作主要采用的是以利率为调控工具的逆回购和正回购操作,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迅速引导市场利率,但其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有限。

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操作的定价工具,可以考虑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比如提供更多的中长期贷款的操作等,以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其次,要完善公开市场操作的对象范围。

目前,我国公开市场操作主要针对的是金融机构,但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应该逐步扩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对象范围,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主体等,以促进金融资源的更加平衡和有效配置。

再次,要加强公开市场操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公开市场操作作为央行货币政策的一种工具,其透明度和公正性对于市场的信心和稳定非常重要。

因此,应该加强对公开市场操作的监管和信息披露,确保操作的公开公正,并加强市场参与者的合规意识和制度建设,以防止市场操纵等不当行为的发生。

还应该逐步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频率和及时性。

公开市场操作的频率和及时性对于发挥其调节经济波动的作用非常重要。

当前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频率相对较低,一般为每周一次,这对于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动不够敏捷。

因此,应该逐步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频率和及时性,比如可以适当增加操作次数,或者改为根据市场情况和政策需要进行不定期操作,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动。

最后,要进一步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和力度。

当前我国的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相对较小,主要以小额逆回购为主,这对于货币供给的调控能力有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全年累计开展正回购操作 7650 亿元,到 期正回购7650亿元;开展逆回购操作约 2.2 万亿元逆回购累计到期26470亿元。 ②发行央行票据 5362 亿元,到期央票11480 亿元 。 ③完全对冲后,2013年度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累计实际净投放1138亿元,较2012年度的 14380亿元大幅缩量。 ④2013年我国外汇储备仍然大幅增加了逾 5000亿美元,累计余额超3.8万亿美元,再 创历史新高

谢谢观看~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
2014.4.25

一、公开市场业务介绍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介绍 三、近五年的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 业务报告


一、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 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 应量的活动。 主体:中央银行 对象:有价证券 目的:调节货币供应量
发行对象: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 作用:为市场提供基准利率,以及推动货 币市场的发展。

三、我国近五年的公开市场业务


2010年
央行货币政策执行的基调是,保持适度宽松的 货币政策,并且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①全年通过公开市场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资 金近9000亿元。 ②全年公开市场共计累计回笼资金6.36万亿元, 对冲到期释放7.25万亿元。 ③前两个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分别增加479亿 美元和72亿美元。但三季度和四季度则分别出 现1940亿美元和1990亿美元的大幅增长。年全 年外汇储备增长4481亿美元。


2013年
上半年,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灵活开 展公开市场双向操作,保持流动性水平合理 适度;下半年以来,针对流动性供求波动有 所加大的新情况,综合运用公开市场逆回购 操作、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等有效 熨平多种因素引起的短期流动性波动,同时 对部分到期的 3 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开展了续 做操作。
2014年 2014年从一月到4月一共投放资金7330亿 元 资金回笼量是9710亿元。




总结 我国自1996年开展公开市场业务以来,公开市 场操作作为调节货币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手段,为 我国经济稳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特别是自2002年以来,随着美元的贬值,人民币 升值压力逐渐增大,大量外资流入我国,我国外 汇储备额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截止到2009年12月,外汇储备额已经达到 23991.52亿美元。自此,公开市场业务逐渐变 成我国货币当局对冲外汇占款,减少金融机构流 动性的主要手段,为熨平经济的波动、调节市场 流动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交易品种 (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①回购交易 a 、正回购: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 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 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 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 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 b 、逆回购: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 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 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 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 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济形势的发展 a 、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收缩银根时,便卖 出证券,相应的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减 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 b 、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便买 进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直接增加金 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
二、中国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
包括 1、外汇公开市场操作:1994年3月启动; 2、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1998年5月26日 恢 复交易,规模逐步扩大。 主要特点 主动性、灵活性、时效性、市场化


②现券交易 a 、现券买断: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 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 b 、现券卖断:央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 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



③中央银行票据 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 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 是中央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 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资金,央 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2011年
①关于回购交易,央行正回购期限相对延长,2月7日 至3月27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3期、共 3780亿元的正回购操作,其中期限为28天的有7期, 其余均为91天; 央行只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两次逆回购操作,均 为14天期,分别在1月17日和19日,逆回购金额分别 为1690亿元和1830亿元。 ②全年累计发行央票约1.4万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约 2.5万亿元;截至2011年年末,央票余额约为1.9万亿 元。 ③关于现券交易,11年1月份,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 券成交3.1万亿元,同比下降20.1%,较去年12月份 下降52%,说明当前资金面较为平衡,央行现券交 易也趋于谨慎。


2012年 上半年,与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相配合, 以正回购操作为主、逆回购操作为辅实施公开 市场双向操作;下半年以来,将逆回购操作作 为流动性供给的主要渠道,有效熨平多种因素 引起的流动性波动。
①全年累计开展正回购操作 9440 亿元,开展 逆回购操作 60380 亿元;截至 2012 年年末, 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余额为 4980 亿元。 ②2012年央行未发行票据 ③2012年外汇储备仅3.13亿元,创9年新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