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大时代的银行同业业务、投行业务、金融市场业务、公司业务跨界创新实务专题大纲
资产管理业务历程总结汇报
资产管理业务历程总结汇报资产管理业务是一种管理和优化资产配置的重要业务,旨在帮助客户实现财富增值和风险控制。
本次汇报将回顾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主要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资产管理业务起源于传统的证券投资业务。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资产管理公司主要通过证券投资来实现财富增值。
从基金管理到资产组合管理,不断涌现出一系列投资工具和策略,如指数基金、股票组合、债券组合等。
这些工具和策略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选择,帮助他们实现资产增值。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资产管理业务逐渐进入数字化时代。
在线交易平台的出现使得投资者可以更便捷地进行投资操作,而智能投顾的兴起则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智能的投资建议和定制化的投资方案。
互联网科技的应用使得资产管理业务更加开放和透明,投资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信息和监控资产的情况。
然而,科技进步也给资产管理业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风险。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一些新兴的业务模式和产品不断涌现,如P2P借贷、虚拟货币等。
这些新业务虽然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但也伴随着高风险和不确定性。
资产管理公司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监管,以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和资产安全。
另外,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改革不断深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为资产管理业务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完善,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保护和监督。
资产管理公司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和政策动态,灵活调整业务战略,以应对市场风险和变化。
综上所述,资产管理业务是一项重要的金融服务业务,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传统证券投资到数字化时代的转变。
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资产管理业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资产管理公司需要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监管,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回报给投资者。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相信资产管理业务会继续发展壮大,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机会。
资管新规下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困境及解决措施
2021年07期 (3月上旬)金融天地资管新规下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困境及解决措施梁敏怡 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摘要:从发展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政策视角出发,其目的在于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整体水平,并意在促进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变革。
随着资管新规延续至2021年,立足于当前提出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解决思路。
研究显示,目前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同业业务发展中主要面临:内部审计困境、金融创新困境、刚性倒逼困境、人才队伍困境。
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在资产二次评估中引入互联网思维、完善内控机制形成专家治理新局面、使同业标的与投资者的信息相匹配、建立同业业务准入资格实现专门化。
关键词:资管新规;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解决措施201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资管新规)。
所谓“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原则,以同业资金融通为核心的各项业务,是商业银行近年来兴起并蓬勃发展的一项新业务。
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本着“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监管层要求打破刚性兑付。
根据相关认定条款,金融监管机构列举了4类满足刚性兑付的情况,这就构成了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从发展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政策视角出发,其目的在于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整体水平,并意在促进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变革。
随着资管新规延续至2021年,立足于当前提出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解决思路,则具有现实意义。
一、相关研究述评(一)相关研究概述有研究指出,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目前隐藏着巨大的市场风险,比如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合规风险。
这些微观风险在宏观上会对监管当局政策有效性和整个实体经济发展带来隐患。
有研究认为,在资管新规的引领下,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将以非标业务的标准化及进一步结构化为切入点、以会计处理与风险计提规范化为着力点、以经营主体的专营化为支撑点、以风险管理的精细化为关键点、以战略决策的科学化为落脚点进行大幅度地调整。
银行资管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白瑞明
银行资管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白瑞明作者:暂无来源:《金融理财》 2017年第9期本文编辑李明敬邵萍中国银行业协会自2000年成立以来,作为中国银行业自律组织,在维护银行业市场秩序,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服务行业需求,维护银行业合法权益;二是服务监管机构,在协助银行监管部门制定政策、完善法规等方面做好服务,切实当好监管部门的助手。
未来,中国银行业协会将进一步加强与会员单位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指导和服务。
7月14 -15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部署,为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指明了方向。
可以说,此时召开“新监管下资管行业发展研讨会”正当时。
银行资管作为银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发展迅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在会议议程里我看到,中信银行将要发布“资管经理人景气指数”,这是很有前瞻性的课题,银行资管需要这样一个工具,跟踪和预判行业发展情况,给监管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我对这个指数的发布充满期待。
下面我就银行资管行业发展谈几点看法。
一、银行资管满足百姓财富保值增值需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自2004年诞生第一只银行理财产品以来,商业银行凭借广泛的销售渠道、较大粘性的客户资源,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迅速,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497家银行有存续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9.0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3.630/0。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当前整个大资管行业规模约102.1亿.银行资管规模占据整个大资管行业近三分之一的份额;如果剔除交叉持有因素后,各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60多万亿,银行资管规模占比达到近一半。
银行资管紧紧跟随监管导向,在满足百姓财富保值增值需求的同时,大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2016年,银行理财为投资者创造收益合计近万亿元,其中,一般个人类产品兑付客户收益4582.7亿元,占全市场兑付客户收益的46.89%。
资管业务将是新金融发展最重要、最有活力的领域——建信理财协同发展总监杨龙
杨龙表示,未来资管业务会更加网络化、场景化、泛在化。 一是金融科技正在引领资管业的产品和服务向更高效、更便 捷、更普惠的方向发展。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春节期间,除了 个别特殊的工作岗位外,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自觉在家隔离, 各大城市的大街上、公共交通上都人烟稀少、空空如也,大 量的银行网点都关门歇业,许多行业都受到疫情的巨大冲击 和影响,但理财业务却基本没受疫情影响,继续保持正常增 长。这是为什么呢?
杨龙表示,2018 年是“资管新规”落地之年,资产管 理行业迎来统一监管的发展要求,也正式开启了资管行业 供给侧改革的新纪元 ;2019 年是银行理财子公司诞生元年, 2020 年是银行理财与理财子公司共同转型融合、协同发展 的一年,存量的预期收益型的理财产品加快向理财子公司移 交和转化。
其次,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路径看,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深 度不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当前全球资产管理规模约为 88.7 万亿美元,其中北美地区规模达到 42 万亿。虽然中国 已经成为是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单一资产管理市场,资产管理 规模仅为 82.9 万亿人民币,行业规模占 GDP 的比重仍然较 低,仅为金融机构总资产的四分之一。
截至 8 月末,金融市场上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总规模超 过 3.3 万亿元,较 2020 年初新增 2.5 万亿元,增长了 3 倍多。 而 2021 年将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意味着市场上 绝大多数的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将要全面压降退出,转型成 完全符合新规的净值型理财产品,银行资管理财业务将彻底 跨入净值管理的新时代。
第三,资管业务是国家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改善社会 融资结构 ;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 ;发展多层次资本 市场,培育多重机构投资者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资管机构借 用各类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的协同作用,能够满 足产业链中不同位置、不同体量、不同生命周期、不同所有 制企业的资金需求,尤其是能够成为支持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重要金融工具。
宏皓:大资管时代银行如何转型升级
宏皓:大资管时代银行如何转型升级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称《指导意见》)发布,这是我国进入大资管时代。
大资管时代的到来,预示着金融综合经营将不断增多,也标志着我国新金融格局正在形成。
在市场竞争和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的推动下,银信、银证、银保、证保等不同行业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合作不断加强,以理财产品为主的交叉性金融产品也在快速发展。
一些理财产品直接或间接投向贷款,发挥了一定的贷款替代作用。
而金融产品的创新,已使得各项金融业务差异越来越小,界限越来越模糊。
在金融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悄然走进大资管时代,很多金融巨头、大型对冲基金,都正转向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系统,以预测市场趋势,从而做出更好的交易决定。
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在为资管行业的效能提升、成本下降、新的空间展开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但这也无疑让人的优势在资管行业受到巨大挑战。
而新的金融科技革命3.0的核心技术迅速扩张,会促使大资管更加复杂。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结构逐步发生转型,宏观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和“新的政策探索期”等多期叠加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在资产端均面临着资产质量下降,坏账率上升,应收账款账龄不断延长等一系列问题。
各类机构账面上亟待处臵、盘活的问题资产给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带来了大量的业务空间。
资管行业终于迎来统一监管11月1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出台,过渡期到2019年6月30日。
其中,打破刚兑、净值管理、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等规定均涉及到银行理财业务。
相比较于其他资管产品,商业银行以国家信用为背书,银行理财产品具有“隐形兑付”的特征。
那么,在打破刚兑之后,银行理财产品对于普通投资来说是否还具有吸引力?实行净值管理后,银行理财模式更向公募模式靠拢,其竞争优势又体现在哪里?在统一监管背景下,银行理财又该如何突出重围?隐形兑付优势被打破银行理财规模将下降手头上闲钱超过5万元,短期内对流动性要求不太高,还希望有较稳定收益,银行理财绝对是不少普通投资者的首选。
大资管时代产品创新与协同营销案例解析大纲
大资管产品创新管理与协同营销案例解析(大纲)第一部分:日益规范发展的大资管业务一、对大资产管理业务及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理解!1、全行业发展概念:2、银行资管业务部门架构3、银行资管业务的含义银行资管的含义1、广义意义2、现代意义:二、大资产管理业务的现状与发展1、大资管行业发展三大成果。
2、银行资管三大业务板块分析。
3、银行资管理财业务三种分析。
4:近期资管市场的三个特征三、大资管的四种主流业务模式四、当前监管政策的十大影响1、各类机构准入愈加严格,总数将得到控制五、五条主线推进资管业务转型第一条线:资产管理线(资产端)。
第二条线:资管投行线(产品端)。
第三条线:财富管理线(客户端)。
第四条线:业务管理线(客户端)。
第五条线:建立专业人才队伍(人才端)。
第二部分:现阶段各类金融机构大资管产品创新分析1、经济转型带来融资主体的变化:从成长、成熟企业为主向全周期转变2、客户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需求3、客户生命周期的大资管金融服务需求4、大资管业务的三维分析案例:商业银行大资管业务产品线商业银行大资管业务投资线一、近期以来,各类金融机构大资管产品创新明显呈现三个方向的发展趋势:1、发展中高端客户财富管理业务。
2、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资管业务模式。
3、不断提升资产管理综合化服务水平。
案例:二、各类主要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产品创新分析1、商业银行大资管产品创新方向:案例:2、证券公司大资管产品创新方向:案例:3、保险公司大资管产品创新方向案例:4、信托公司大资管产品创新方向案例:5、资产公司大资管产品创新方向案例:6、私募基金大资管产品创新方向一级市场业务。
二级市场业务。
结构性投融资业务。
分销募资和财富管理。
第三部分:公司业务转型资管项目产品创新案例案例一:银行、信托合作高资质理财+股权融资产品创新一、项目背景二、融资主体介绍三、客户需求与设计业务方案四、业务交易结构图解与演示五、股权投资到期后银行理财资金安全退出保障措施六、综合收益七、业务启示案例二:保险、信托、银行合作投资棚户区改造项目产品创新一、交易方案说明:二、业务交易结构图解与演示三、需签订的各项协议四、合作各方收益分析案例三:集合金融业务财富管理大全的私人银行产品创新一、广阔的发展前景二、业务交易结构图解与演示三、不同金融平台的服务产品提供1、银行类产品提供及综合平台管理。
“大资管”时代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策略分析
“大资管”时代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策略分析作者:孙承新来源:《财税月刊》2017年第06期摘要“大资管”时代日益呈现出“规模大、成长快”、“跨界融合”、“综合化经营”、“市场全面开放”等显著特征,给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
商业银行需要在理财产品、业务营销、投资以及管理等方面有效转型,才能够在大资管时代取得突破。
关键词商业银行;大资管;机遇与挑战一、大资管时代背景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以及金融政策的放开,“金融深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进程向前推进,同时个体财富增加,投资欲望提升,我国已经进入大资管时代。
对众多商业银行来说,一方面面临巨大的金融市场竞争,证券、保险、银行、基金、信托等金融子行业百花齐放,必然给商业银行金融理财业务带来巨大冲击;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压缩商业银行传统“存贷”业务利润空间,理财业务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大资管时代下,推进理财业务转型是各商业银行获得可持续性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随着我国金融资管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大资管时代逐渐显现出“规模大、成长快”、“跨界融合”、“综合化经营”、“市场全面开放”等显著特征。
二、大资管时代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必要性(一)传统理财业务无法适应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市场需求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最初内生于传统金融体系对金融压抑的突破,这种金融压抑体现于三个方面:需求的压抑、供给的压抑和市场的压抑。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化,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逐步实现,特别是目前经济减速造成企业融资需求下降,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快速上升造成贷款投放意愿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动摇了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理财产品价格下降缓慢,已经远高于传统信贷投放的价格要求。
(二)传统理财业务无法适应行业竞争加剧的格局伴随着《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行政法规的出台,各种形态的金融子行业,包括证券、保险、银行、基金、信托等都开始获得监管许可,进军资产管理业务领域。
银行资管业务的未来——中信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总裁李国峰
银行资管业务的未来——中信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总裁李国峰作者:暂无来源:《金融理财》 2017年第9期本文编辑李明敬邵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2004年光大银行率先在国内同业推出了第一支外币和人民币理财产品,从而拉开了国内银行的理财大幕,吹响了国内银行转型发展、业务创新、融资结构优化的集结号,银行资管业务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历史时期。
据《2016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显示,至2016年末,中国大资管行业规模已达116.1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理财规模为29.05万亿元人民币,占比达到25%。
据波士顿咨询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泛资管市场管理资产总额将达到174万亿元人民币,2015-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130/0;剔除通道业务,管理资产规模将达到149万亿元人民币,2015-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0/0。
这表明未来几年,国内银行资管业务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资管业务将成为国内银行业新的业务增长点。
需要注意的是,近两年来,受国际国内经济下行与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黑天鹅”事件频发、“灰犀牛”潜在危机加剧等的影响,整个社会经济体系运行的稳定性下降、风险逐步显现,投机资产推动资产价格异常波动,“资产空转”、“影子银行”、“不当创新”、“嵌套牟利”、“无序竞争”等现象愈演愈烈,异化了银行资管业务的本质,为银行资管业务可持续发展蒙上了“阴影”。
据此,央行和银行监管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整肃银行资管业务,力求实现银行资管业务规范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
回归本质、回归理性、规范发展从全球视野看,银行资管业务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瑞士。
在工业革命后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富有家族资产管理需求旺盛的特殊环境下,受制于投资人与融资人信息的不对称,瑞士金融机构利用其人才、专业、信息的优势,为私人客户和企业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
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全球金融体制调整优化、科技进步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的快速累积,公众对资产保值、增值和规避高额税收需求的日趋强烈,加之金融机构追求高利润、高成长业务发展的动力强劲,银行资管业务便应运而生、快速发展。
资管行业的五大趋势与挑战!——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院资深专家常务副院长樊志刚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院资深专家常务副院长樊志刚:资管行业的五大趋势与挑战!我国资管总规模已达到百万亿级,是金融体系当中最有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领域。
目前我国资管行业呈现出“五化”趋势性特征。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院资深专家常务副院长 樊志刚|文11月12日,由易趣财经、《金融理财》杂志社主办,光大永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支持举办的“金貔貅·2020第三届银保合作发展(北京)高峰论坛(资管峰会)”在京举行。
本次盛会以“变革与使命”为主题,围绕后疫情时代大资管行业的转型与破局、资管行业跨界合作模式展望、资管过渡期资管转型的机遇与挑战、资管线上化转型与发展等一系列主题进行,银行保险信托高管齐聚一堂,倾囊解道。
此外,活动上还发布了《后疫情时代影响下的中高端用户理财新态暨中国银保合作蓝皮书报告》,翘首以盼的23项银保资管大奖也新鲜出炉。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资深专家常务副所长樊志刚发表了精彩演讲。
樊志刚表示,资管业务起源于十八世纪的欧洲,迄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程,我国资管行业起步较晚,但踏着改革的春风,在短短几十年间走过了公募基金主导、信托扩展、泛45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资管及统一监管等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了以银行理财为主体,基金、券商、保险、信托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资管格局。
资管行业的“五化”趋势樊志刚指出,当前,我国资管总规模已达到百万亿级,是金融体系当中最有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领域。
目前我国资管行业呈现出“五化”趋势性特征。
第一,市场开放化。
2018年以来,我国不断放宽外资入股银行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等等股权比例限制,放宽外资金融机构机构设置与经营范围设置,大量外资机构正在加速布局中国资管市场,仅在今年第一家外资控股的理财公司开业运营,外资控股的证券公司增至8家。
这说明中国的资管市场正在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心态拥抱世界资管市场,拥抱世界金融体系。
解读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模式创新
解读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模式创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金融业中的重要一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传统的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并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许多资产管理公司开始进行业务模式创新。
本文将解读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模式创新。
一、投资受众拓展传统的资产管理公司主要面向高净值客户和机构投资者,这种模式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且边际收益递减。
为了拓展市场份额并增加收入来源,许多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泛的投资受众,如普通个人投资者和中小企业。
他们开发了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投资需求,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拓展客户群体。
二、产品创新和多元化传统的资产管理公司主要提供基金管理服务,而现代资产管理公司则通过产品创新和多元化来满足更多的投资需求。
他们开发了更多类型的基金产品,如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指数型基金等,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的投资者。
此外,资产管理公司还创新了其他金融产品,如私募股权、投资咨询和财富管理等,以提供更全面的投资服务。
三、科技驱动的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利用科技手段来推动业务模式创新。
他们借助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提高投资决策的精确性和效率。
通过利用科技创新,资产管理公司能够实现更精准的资产配置、更高效的风险管理和更便捷的客户服务。
科技驱动的创新为资产管理公司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并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
四、合作与共享传统的资产管理公司主要依靠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来开展业务,而现代资产管理公司则更加注重合作与共享。
他们与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通过合作与共享,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共享资源和信息,提高业务效益,并且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服务体验。
综上所述,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模式创新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
资管行业发展现状及业务方向
资管行业发展现状及业务方向
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金融监管的改革,资产管理行业日益成为金融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资管行业已经形成了以证券、银行、信托等机构为主体的多元化业务模式,其业务范围逐渐扩大,包括基金、私募股权、债券、投资咨询等多个领域。
从资管行业发展现状来看,资管机构的规模不断扩大,资产管理规模逐年增长。
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资管机构积极推出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此外,资管行业对于金融科技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
在未来,资管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一方面,资管行业需面对监管政策的不断变化和金融市场的波动风险,另一方面,资管机构应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产品创新,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并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因此,资管行业的业务方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继续积极探索金融科技的应用,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2. 拓展投资领域,加大对于股权、债券等非公开市场的投资力度。
3. 加强对于环境、社会、治理等ESG因素的关注和应用,推动资产管理业的可持续发展。
4. 提高投资者服务质量,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意识,保障投资者权益。
总之,资管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资管机构应积极拥抱变革,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产品创新,以推动资管行业的良性发展。
2024资管行业发展趋势的看法
2024资管行业发展趋势的看法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资产管理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24年,资管行业将面临哪些发展趋势?本文将结合行业现状,对2024年资管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资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居民财富的积累和金融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资产管理业务。
预计到2024年,我国资管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资产管理产品种类将更加丰富,涵盖股票、债券、基金、保险、信托等多种类型。
二、科技赋能资管业务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2024年,这些技术将进一步赋能资管行业,提升资管机构在投资研究、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的能力。
科技与资管的深度融合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三、资管产品净值化转型加速在监管部门推动下,资管行业净值化转型已取得一定成效。
预计到2024年,净值化产品将成为市场主流,资管机构将更加注重提升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以满足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
四、绿色金融和ESG投资崛起在全球范围内,绿色金融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逐渐受到关注。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发展,2024年,绿色金融和ESG投资将在资管行业取得显著成果,成为行业增长的新引擎。
五、资管行业竞争加剧,专业化、差异化发展成趋势随着资管市场规模的扩大,行业竞争将愈发激烈。
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资管机构将更加注重专业化、差异化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
预计到2024年,资管行业将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资产管理机构。
六、监管政策不断完善,合规经营成为行业基石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对资管行业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
2024年,合规经营将成为资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行业整体合规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结:2024年资管行业将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市场规模扩大、科技赋能、净值化转型、绿色金融和ESG投资崛起等趋势的推动下,资管行业将实现高质量发展。
银行迎来“资管大时代”
银行迎来“资管大时代”银行进入传统资管业务的屏障正在被渐渐清除。
日前,中信银行发布的其已经获首批理财资产管理业务试点资格的公告激起了资管行业的惊天巨浪——在银监会的推动下,银行正迈入“资管大时代”。
业内人士称,中国的资管行业已经进入重新整合阶段,在银行理财业务试水资产管理业务后,传统意义上的信托、券商、基金等通道业务,其价值可能被削弱,商业银行资管业务的市场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加强。
银行理财试水资管业务近期,银监会在推动银行理财产品转型上已经出台实质性举措。
9月26日,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已经批准包括工行、建行、交行、平安、民生、光大、中信、浦发、招商、兴业,以及渤海银行在内的11家银行试点债权直接融资工具和独立发行资产管理业务。
同时还将进行债权直接融资工具的试点,各家银行的试点额度在5—10亿元之间。
与以往先明确规则,后确定试点机构名单有所不同,此次试点是先圈定试点名单。
而具体方案仍在讨论之中,目前并未正式落地。
不过尽管终极方案尚未落定,但各家银行都已经开始筹划相关产品。
一位获得试点资格的某国有大行零售银行部门人士透露,该行目前正在开展相关产品前期设计的准备工作。
“未来的相关产品将利用一部分客户或者项目的融资需求,将这些资产包做成单一计划的理财产品发售给投资者,把实体经济中的融资需求与银行理财资金进行对接。
”至于此前市场上热议的“银行理财资金有望投资二级市场”的说法,则“没那么简单”。
众多业内人士表示,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多以稳健型为主,因而银行对于理财资金入市均持审慎态度。
加上此前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禁止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二级市场股票或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
若银行理财资管计划开户直投二级市场,则相关法律法规需要修改完善。
一家股份制银行财富管理部负责人表示,银行试点产品将在原有制度框架内操作,将基于银行的基础业务进行,侧重于发展理财产品的融资功能。
资管行业发展现状及业务方向
资管行业发展现状及业务方向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繁荣,中国资产管理行业也在不断壮大和发展。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主要是由国有大型银行和保险公司主导的机构投资者和公募基金组成的,但是随着私募基金的兴起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民间资本也开始进入资产管理市场。
从发展现状来看,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中国资管行业总规模已经达到86.2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公募基金规模达38.4万亿元,同比增长36.3%;私募基金规模达47.4万亿元,同比增长10.4%。
此外,中国还成立了一些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如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博时基金等,这些公司凭借着专业的管理团队和优越的交易平台,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资管业务方面,中国的资管行业主要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资产证券化、养老金、黄金ETF以及FOF等业务。
其中,公募基金是资管行业的主要业务之一,它通常由银行、券商、基金公司及其它金融机构发售,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基金份额参与资产管理,而且与股票市场相比,公募基金的风险相对较低,这也是很多投资者选择公募基金的原因之一。
另外,私募基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资产管理形式,它是面向高净值人群和机构投资者的专业投资平台,投资领域多样性和灵活性较强,风险也相对较高,但是收益也更具吸引力。
信托和资产证券化业务也是资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托是一种以产权转移为基础的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则是通过将资产转化为证券来进行融资,两者都是通过各种金融工具来实现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
此外,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金等领域的业务也逐渐得到了政府和市场的关注。
养老金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抚养费用等的金融产品,它可以通过个人或企业进行投资和运营,通过对养老金组合进行管理,实现资产增值和风险控制。
总之,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在不断壮大和发展,未来将会继续向多元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宏皓大资管时代银行如何转型升级
宏皓大资管时代银行如何转型升级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投资需求不断增加,资产规模也日益膨胀。
此时,资产管理行业开始进入“宏皓大资管时代”,这也意味着传统的银行必须进行转型升级,才能在新的时代中立足。
银行的资管业务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便是业务模式的改变。
传统的业务模式主要侧重于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一对一”关系,而“宏皓大资管时代”则更为注重整体化的管理。
银行需要通过与其他机构和好的资管公司进行合作,打造更加全面的资管生态圈,提供多元化的资金管理服务。
为了应对这种变化,银行需要进行人才和技术的深度升级。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银行需要培养新型的资管人才,以适应新的时代。
同时,也需要建立自己的技术研究和创新体系,以确保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在宏皓大资管时代,银行的资管业务转型升级还需要重视风险控制。
银行需要加强对投资风险的管理和监控,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以避免市场波动给客户带来的财务损失。
银行的资管业务应该更加专业化,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此外,银行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还需要建立更加全面和灵活的销售模式。
如今的投资者更加注重投资的效果和回报,银行需要依托各种渠道创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资管业务。
通过创新的销售模式,银行可以促进资金流动,增加客户黏性。
总之,在宏皓大资管时代,转型升级已经成为银行发展的必经之路。
银行需要顺应市场变化,加快人才和技术升级,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并且创新销售模式,为客户提供更为专业、全面的资产管理服务。
希望银行能够适应这一变化,并且在宏皓大资管时代中不断前行。
银行理财迎来了大资管时代.doc
银行理财迎来了大资管时代继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之后,银行也将迎来资产时代。
中信银行日前宣布,经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批准,该行获得首批资产业务试点资格。
分析人士表示,这意味着银行再出创新,理财产品的形式将更加丰富,收益率水平有望再上台阶。
相关产品收益有优势有消息称,包括中信银行在内,此次有8家银行首批获得理财资产管理业务试点资格,其他银行尚未对此作出回应,但银行资管类理财产品在不久的将来陆续浮出水面将毫无悬念。
从收益率水平来看,银行资管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应存在明显优势。
业内人士分析,银行资管业务还得与银行的根底业务挂钩,比方将理财资金用作债权或股权,对接实体经济工程,拓宽银行客户的融资渠道。
最终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明显好于债券类产品,当然,风险也会明显高于债券类产品,关键还看银行的资产管理的水平。
目前,银行的相关新产品尚未推出,市场人士对其只能进行预测。
业内人士分析,未来的银行资产管理产品可能会更透明,投资者对其投资方向,运作方式等都可以一目了然。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取得理财资产管理业务试点资格后,可能免去以往同类理财产品存在的通道费用,从而降低投资者购置理财产品的本钱,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使投资者获得更多投资时机。
产品反映银行资管能力与传统的理财产品不同,银行的资产管理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就像不同的券商、基金和信托公司的资管能力有差异一样。
这就让投资者有了更多项选择择余地,不像债券类产品那样差距不大,不同的资管类产品将表达不同银行的资管能力。
银行开展资管业务无疑使银行理财产品线更加丰富。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各家银行的理财资金仍然以信贷资产、债券、信托等为主要投资方向,理财产品大致分为债券票据类、结构类、信贷资产类等产品,尽管银行还有代销券商、基金、信托的资管产品,但毕竟只提供个通道,而不是自己的产品。
此外,一旦银行推出自己的资管产品,那么此前一直颇受青睐的银行代销的券商、信托等资管类产品将遭受较大的冲击,此类产品将在银行的产品栏里逐渐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管大时代的银行同业业务、投行业务、金融市场业务、公司业务如何跨界创新仅仅在两三年间,银行同业业务急速膨胀。
随着127号文的发布以及多位监管人士近期对规范同业业务的频频发声,迅猛发展的同时风险又不断聚集的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如今正走进监管层的视野,一场针对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整顿治理的帷幕已经拉开。
银行投行化的进程,在踩线叫停及创新驱动的矛盾中曲折而反复地前进着。
多家商业银行年内均提出加码投行业务的口号,在债券融资承销、资产托管及财务顾问等传统模式之外,股权融资、信贷资产证券化等突破也亟待落地。
同时,广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方兴未艾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机构如何顺应金融同业合作新时代的大潮,实现跨界合作与创新转型,也已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
内容大纲
债券市场发展、转型及对资管合作的金融机会
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兴起与发展——中国债市15年
二、广义债券实务操作模式
(一)交易商协会非债务融资工具
(二)人民银行金融债
(三)发改委企业债
(四)证监会/交易所债券
(五)境外人民币债
三、后风暴时代债市监管困境与市场演进路径
四、信用违约元年的现实挑战与机遇
五、高收益债投资专题实务
资管大时代的银行金融市场和投行业务创新及同业合作实务
一、我国资管业务的发展现状
二、资管大时代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三、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创新模式及实务案例探讨
四、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创新模式及实务案例探讨
五、当前银行与金融同业的主要合作模式
六、未来银行金融市场及投行业务的创新思路
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创新模式与转型探索
一、商业银行如何开展并购业务?
(一)并购贷款业务
(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务
(三)跨境并购业务
二、商业银行如何介入股权融资?
(一)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业务
(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三、资产证券化带来的投行业务机会
(一)企业资产证券化
(二)双SPV模式的企业资产证券化
监管新规下银行理财、同业及金融市场业务转型发展探讨
一、银行理财、同业、投行及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概况
二、银行理财、同业及金融市场业务的主要模式与案例分析
三、银行理财、同业等监管新规动态及解读
四、银行理财、同业业务的创新思路与转型发展探讨
五、大资管时代银行同业跨界合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