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下第三单元知识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9.桃花源记
一、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现在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
长于诗文辞赋,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象及农村生活。
语言质朴自然,被称为“田园诗人”。
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二、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卷六(中华书局1979年版),约作于南朝宋永初二年(421),陶渊明时年57岁。
当时正处于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生灵涂炭,陶渊明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隐居农村已十余年,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切身体会,于是虚构出一个与污浊的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世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三、重点字词
1.读音:
遂(suì)邑人(yì)间隔(jiàn ɡé)
垂髫(tiáo)语云(yù)刘子骥(jì)怡然(yí)
俨然(yǎn)阡陌(qiān mò)
诣太守(yì)舍船(shě)豁然开朗(huò)屋舍(shè)
便要还家(yāo)
2. 词义
(1)缘:顺着、沿着。
(2)行:行走,这里指划船。
(3)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5)鲜美:新鲜美好。
(4)夹岸:两岸。
(6)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7)缤纷:繁多的样子。
(8)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9)得:看到。
(10)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11)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
(12)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13)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14)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15)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16)妻子:指妻室子女,“妻”“子”是两个词。
(17)邑人:同乡(县)的人。
(19)间隔:隔绝,不通音讯。
(21)具言:详细地说出。
(18)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0)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22)延:邀请。
(23)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
(24)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
(25)及郡下:到了郡城。
(26)诣:拜访。
(27)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
(28)规:打算,计划。
(29)寻:随即,不久。
四、文章结构
(30)问津:访求、探求。
按渔人行踪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段):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2、3段):渔人在桃源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4、5段):渔人离开桃源以及再次探访桃源未果。
五、课文重难点
1.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渔人入山后,看到桃花源怎样的生活环境?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桃花源中的人是怎样热情好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桃源内的人们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5.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也为下文再寻桃源却不得埋下伏笔。
6.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7.请用一句话概括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环境优美、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和压迫、人民生活自给自足,和平安定的理想社会。
8.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这个美好的世外桃源用意何在?
借世外桃源平和、美好的形象反衬现实(政治黑暗、连年战乱)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文章主旨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
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改变黑暗现实的政治理想,寄予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作者对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宁、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
10.小石潭记
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现在山西永济西)人,所以世称柳河东。
因官迁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代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作品丰富,尤以山水游记最富艺术独创性,著有《柳河东集》。
二、创作背景
公元805 年,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
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在永州历时十年,贫病交加,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满怀愤懑。
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异态的潭水、小丘、山涧美不胜收,他便借山水排解内心的忧愁。
著名的《永州八记》即为这一时期所作。
三、重点字词
1.读音
篁竹(huánɡ)嵁(kān)
悄怆(chuànɡ)2.词义清冽(liè)
俶尔(chù)
幽邃(suì)
卷石底(quán)坻(chí)屿(yǔ)
佁然(yǐ)翕忽(xī)奉壹(yī)
(1)水尤清冽(liè):格外清凉。
(3)屿(yǔ):小岛。
石。
(2)坻(chí):水中高地。
(4)嵁(kān):不平的岩
(5)蒙络摇缀:蒙盖缠绕,摇曳牵连。
(7)下澈:向下照射,照到水底。
(9)佁(yǐ)然:静止不动、呆呆的样子。
(11)翕(xī)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13)悄怆(chuànɡ):忧伤。
(15)以其境过清:凄清。
(6)可百许头:大约。
(8)布:照映。
(10)俶(chù)尔:忽然。
(12)差互:交错不齐。
(14)幽邃(suì):幽深。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 段):总写小石潭全貌,写了竹、水、潭、石、树等。
第二部分(2、3 段):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并写到了小溪的走势。
第三部分(4 段):写幽静的环境,抒发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
第四部分(5 段):补充交待同行的人。
五、课文重难点
1.本文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细致地加以描绘。
如第②段对潭水的描写,整段文字没有一个“水“字,但没有一处不在写水。
请你分析一下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出潭水的特点的?
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正面写鱼,侧面烘托水清。
明写鱼,暗写水。
分别从游鱼、阳光、影子等各个角度去渲染。
先写鱼“空游”突出水之清,继而写鱼影,借光来写水清,“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鱼、石、影全都看得清清楚楚,反映见水的清澈。
2.写游鱼的这一节,极为细腻传神,采用了什么手法?写鱼除了表现潭水的清澈外,还有何用意?
①写游鱼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佁然不动”是静,“俶尔远逝”是动,水中游鱼静态与动态相互映衬,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
②由景及情,自然引出鱼群“似与游者相乐”一句,既表现了作者在赏景中的心理状态,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小石潭的秀丽景色却使作者产生如此旷世凄情,是什么造成的?假如现在让你去观赏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你会作何感想?
①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优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②作者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政治失意生活中的抑郁心情,因此当他听到水声时,当看到鱼儿“往来翕忽”的游态时,他感到欢快,但是小石潭幽静寂寥的景色,无人欣赏的命运,让他想起了自己被贬谪的境遇,触及作者孤独寂寞的悲苦之情。
③能够欣赏到自然景色的幽静美丽,但是作者的那种凄苦情感只能在小石潭记中体会到,因为我们与作者的人生际遇并不同,由景出触发出的情感也不同。
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5.作者写景如画,又寄情于景,即作者在对小石潭的描写中融入了个人情感和遭遇,谈谈对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
作者初入小石潭,“闻水声,如鸣佩环”,被景物所吸引,这时的心情愉悦,但是在他眼中游鱼是“空游无所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乐景衬哀情。
而小石潭源头“斗折蛇行”、“不可知其源”正是作者对前途艰险的忧虑,使他感到前途渺茫,此时的小石潭在他眼中则是“悄怆幽邃。
凄神寒骨”。
这恰好是作者心中孤单寂寞的投影,所以“一切景语皆情语”。
六、文章主旨
作者描绘了小石潭记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悄怆幽邃的气氛,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再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11.核舟记
一、作者简介
魏学洢(yī)(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兴)人。
明朝末年著名散文家。
其一生短暂,著有《茅檐集》。
二、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卷十(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 年版)。
略有删节。
文中所记核舟的雕刻者是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
据清代笔记记载:王叔远,常熟人,又名叔明,号“初平山人”,曾到过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
1994 年,在宁波镇海发现了一枚桃核舟,核舟船篷一侧,有一明显为“明”字的标志,“明”是王叔远的简称,其方位与魏学洢《核舟记》中记载的“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情况完全一致。
经过专家鉴定,此枚核舟为王叔远晚年作品。
三、重点字词
1.读音
洢(yī)器皿(mǐn)
峨冠(é)罔(wǎnɡ)
矫首(jiǎo)
箬篷(ruò)
袒(tǎn)
贻(yí)
轩敞(xuān chǎnɡ)八分有奇(jī)
髯(rán)
黍(shǔ)
糁(sǎn)
诎(qū)
篆章(zhuàn) 夷(yí)
衣褶(zhě)
壬戌(rén xū)
椎髻(jì)甫(fǔ)
2.词义
(1) 奇巧人:技艺奇妙精巧的人。
奇,奇特。
(2) 为:做,这里指雕刻。
(3) 贻余:赠我。
(4) 有(yòu)奇(jī):多一点。
有:通“又”,奇:零数。
(5) 箬(ruò)篷: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
(6) 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
名词作动词用。
(7) 髯(rán):两腮的胡须。
(8) 手卷:横幅的书画卷子。
(9) 卷端:指画卷的右端。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卷末:指画卷的左端。
矫首昂视:抬头仰望矫举。
不属(zhǔ):不相类似。
诎(qū):同“屈”,弯曲。
倚之:(左臂)靠在左膝上。
历历数也: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楫(jí):船桨。
舟子:撑船的人,船夫。
椎髻(jì):梳成椎形发髻,属于词类活用。
啸呼:大声呼叫。
了了:清清楚楚。
修狭:长而窄。
游削:挥动、运用刻刀。
四、文章结构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总(第1 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分(第2~5 段)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总(第6 段)总结全文,统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五、课文重难点
1.“奇巧”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奇巧”二字是文眼,表现了王叔远雕刻技艺之精湛,以下对核舟的具体说明都是围绕着雕刻者雕刻技艺的“奇巧”展开的。
2. 文章第一句是从哪些方面突出“奇巧”二字的?集中说明了什么?
①原材料体积小;②雕刻的物品种类繁多;③雕刻物构思精巧,形态逼真。
说明了王叔远雕刻技艺的精湛。
3. 雕刻者为什么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两句话分别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和《赤壁赋》,写的是苏轼泛舟赤壁之所见、所感。
将它们刻在小窗上,既能通过小窗启闭景象的分别说明,使读者体会王叔远刀法的精细又能暗示核舟的背景、主题,照应第一段的“大苏泛赤壁”,使读者惊叹王叔远构思的奇巧。
4. 课文结尾段落文字有什么作用?
总括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八分有奇”,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揭示中心,表达了对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的由衷赞叹。
5.本文分说部分不是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按照船的中间、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描述核舟的。
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有什么好处?
本文这样写大概有两个原因:
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开闭,由此说起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这一个原因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描绘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
至于后写船尾,这不用细说,那两个舟子显然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者的。
而将船背放在最后写,则体现了文章写作内容安排主次分明,因正面是雕刻品的主体部分,而背面则为雕刻品的附属部分。
六、文章主旨
本文使用从中间到两头,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通过对核舟的细致描述,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同时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12.《诗经》二首
一、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 篇。
按照音乐的特点,《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计有“周南”“召南”等十五国风,共160 篇,其中大部分为周代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
“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雅乐,共105 篇,又分为“大雅”“小雅”。
“大雅”31 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 篇,用于贵宾宴享。
“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其中“周颂”31 篇,“鲁颂”4 篇,“商颂”5 篇,共40 篇。
二、创作背景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看法有二:一是当初周朝设有专门采集民间歌谣的官员,他们收集这些民歌以供朝廷考察民情风俗、检校政治得失之用,《风》多源于此;二是周朝有“献诗”制度,《雅》诗多是公卿大夫献诗的汇集。
总之,《诗经》是由许多人经历许多年编纂而成代代流传下来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三、重点字词
1.读音
雎鸠(jūjiū) 荇菜(xìnɡ) 蒹葭(jiān jiā) 湄(méi) 窈窕(yǎo tiǎo)
琴瑟(sè)
溯洄(sùhuí)
跻(jī)
逑(qiú) 参差(cēn cī)
芼(mào)
寤寐(wùmèi)
萋萋(qī)
坻(chí)
晞(xī)
涘(sì) 沚(zhǐ)
2.词义
《关雎》
(1)关关:拟声词,一种鸟的叫声。
(2)洲:水中的陆地。
(3)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4)逑(qiú):配偶。
(5)寤寐(wùmèi):指日日夜夜。
《蒹葭》
(6)芼(mào):挑选。
(1)蒹葭(jiān jiā):芦苇。
(3)溯洄(sùhuí):逆流而上。
(5)晞(xī):干。
(2)苍苍:茂盛的样子。
(4)溯游:顺流而下。
(6)阻:险。
(7)跻(jī):高。
(8)坻(chí):水中的陆地。
(9)涘(sì):水边。
(10)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四、课文重难点
《关雎》
1.《关雎》诗歌结构分析
第一章(第1 节)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漂亮姑娘,从而引发的爱慕感情和求婚的愿望。
第二章(2~3 节)描写小伙子想追求那位姑娘,无法,求之不得,因而朝思暮想,寝食不安。
第三章(4~5 节)描写小伙子梦想成婚的欢乐场景。
2.开篇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篇起兴,在河心小洲上“关关”鸣叫的雎鸠鸟,情谊深挚,互相唱和的样子,与君子、淑女和乐恭敬地相处非常相似。
写雎鸠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酝酿气氛。
然后进入正题,抒写自己的倾心所思和强烈向往,提出文静美好的女子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全诗的纲目,统领全篇。
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以景物为出发点,借景抒情,用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采摘荇菜的动作,隐喻这个男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
4. 如何理解诗歌中渗透的感情?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它既写了思慕追求,又深刻细微,止当所止,虽然有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也不陷于难以自拔的境地。
所以,此诗的感情率真、淳朴、健康。
《蒹葭》
1. 《蒹葭》诗歌结构分析。
第一节:以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主人公未能与心上人相会的思念之苦;
第二节:进一步写主人公追求意中人却未果的惆怅之情;
第三节:反复咏叹主人公对伊人深厚绵长的感情。
2. 开篇描写景物有什么作用?
用水边的秋景起兴,奠定诗歌感情基调,给人以凄清之感。
3. 全诗重章叠句有何作用?
重章叠句突显诗歌的韵味悠长,一再“溯洄”“溯游”,表现了主人公对心仪女子的情真意切。
反复咏唱,强烈地表达了主人公殷切、焦急、惆怅的心情,强化了诗歌的抒情性和音乐美。
4. 谈谈每章的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的样式有怎样的含义和作用?
首先,由景生情,写景部分,以蒹葭和白露,给人萧瑟冷落之感,既烘托了环境气氛,又流露出主人公凄婉的感情。
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怅之情。
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怅惘情怀。
这样构思,给诗歌增加了朦胧美。
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六、文章主旨
《关雎》是一首优秀的爱情诗,描写了一位青年执着地追求一位漂亮而善良的姑娘,反复倾诉内心缠绵的情思,急切盼望不久的将来能与意中人美满地结合,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期盼之情。
《蒹葭》生动地再现了一个执着地寻求爱情的青年形象,突出了追寻之路的艰难与漫长,表达了寻而无果的无限惆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