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公路地基处理技术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公路地基处理技术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不断向前发展。同时对高速公路施工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对高速公路施工的工程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速公路软弱地基处理技术作为高速公路施工中的重点课题之一,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来,我国对高速公路的软弱地基处理技术越来越重视。目前我国在高速公路软弱地基处理技术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距离先进的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近年出现的各种高新技术为人们在实际施工中提供了广泛的思路。湿陷性黄土在我国分布广泛,涉及面广。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容易发生沉降变形。因而更要从多角度加以考虑。本文通过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一些原有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方法,并且做出了进一步的分析建议。
关键词:湿陷性;地基处理;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所谓软弱地基,顾名思义,就是由一些特殊土层构成的地基。该类土层压缩性高于普通土层。如淤泥土层、杂填土等等。像此类地基在我国较为常见,这也是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在面对相关项目的时候要攻克的难题之一。软土的特殊性很多:含水量与压缩性都较高,此外其孔隙比也较大。抗剪强度较差、力学承载性能也较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渗透性很差,几乎密闭不透水。所以说,这样会导致压缩固结慢。
湿陷性黄土在我国所占面积很大,约有三十一万平方千米。大约是我国黄土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五。如果在该类地区进行高速公路施工,不能有效地对地基的湿陷性进行技术处理的话,则很容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比如沉降变形、液化等经过工程实际证明,该类湿陷性地形会给高速公路施工造成不少的麻烦,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人们不断研究各类处理方法,以保证施工顺利完成。
二、各类不同处理技术
(一)实际工程中实行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目的与措施确定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减小地基土的孔隙体积,增大干密实度,使得地基土的压缩性降低,承载力提高,湿陷性全部或部分消除,进而使得地基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沉降变形主要由路基本身在自重应力作用下的
压缩变形和地基受水浸湿引起的湿陷变形,地基处理的根本原则是破坏土的大孔结构,改善土的工程特性,消除或减少地基的湿陷变形,提高路基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处理有关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问题之时,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对黄土地基进行湿陷性评价,从而确定黄土层的处理深度、湿陷系数和湿陷等级。根据国内外的大量实际施工实例,并且按照相应施工管理问题处理办法,如果用强夯法、冲击碾压法和挤密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公路地基,在各方面效果较为良好。
(二)、强夯法处理技术
强夯法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最常用的方法,处理深度约为3米到12米之间。强夯地基不但可以减小地基土的压缩变形,增大干密实度,提高土体的压缩模量和地基承载力,还可以消除土体的湿陷性,提高土体稳定性和抗震抗液化能力。强夯法还具有适用范围广、经济性能好、施工方便等优点。强夯法的控制要点:强夯的每次夯击的次数按最后两击的沉降量不小于5厘米进行控制;从0到30厘米处的压实度大于等于百分之九十五。三十到八十厘米压实度大于等于百分之九十四。 80到120厘米处压实度大于等于百分之九十。在设计要求消除湿陷性的深度,土的湿陷性系数小于0.015;设计干密度平均值不小于1.58 克一厘米,最小值不小于1.50 克一厘米。
(三)、冲击碾压法处理技术
冲击碾压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其有效处理深度在0.8米到一米之间。适应于处理浅层的湿陷性黄土。冲击碾压过的路基,压实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仅达到进一步增强碾压作用的效果,而且减少了路基本身的工后沉降量,提高了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冲击碾压法具有施工速度快、缩短施工工期、工程造价低等诸多优点,在我国高速公路中应用将更加的广泛。冲击碾压法的控制要点主要就是在冲击碾压前,检测路基土的含水量和压实度,进行冲击碾压试验,从而确定冲击压路机的型号;冲击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在12 公里每小时到15公里每小时。从路基中部向两侧冲击碾压;冲击碾压不少于二十遍。
(四)、挤密法处理技术
挤密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非饱和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深度在5米到15米之间,按其工艺可分为成孔挤密法和夯实挤密法两类,按其路基填料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分别是土挤密桩和灰土挤密桩。挤密法施工时,将成孔沉管打入黄土层,沉管周围的地基土受水平挤压作用,使得地基土的空隙率减小,干密实度增大,湿陷性得以消除;再将素填土、灰土或是水泥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并夯实,形成挤密桩复合地基,这不但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而且有利于工后沉降的控制。挤密法的控制要点主要就是在施工前,在现场选择土性基本相同的地段进行试验,实验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挤密桩平面布置一般采用正三角形布置;工后沉降量满足小于十五毫米的设计要求,差异沉降率在百分之零点五到百分之零点六之间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逐步加快,我国的高速公路施工工程量也会越来越大。高速公路的施工,带动了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保证高速公路交通的安全与顺畅。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问题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高速公路湿陷性地基处理模式已经逐步从过去的老旧模式转变为全新的处理模式。即:较高的施工技术,因地制宜合理变通,并且把风险系数降到最低。总的来说,我国高速公路湿陷性地基处理技术与相关安全性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
和研究,以弥补我国在相关领域起步较晚的缺憾。另外,还要加强相关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还要制定相关的工程安全责任制度,使得责任落实到人;对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要重点看护,定期巡查,确保安全。并对需要改进的施工工艺加以有效地改良,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使相关高速公路工程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并探索研究出一条全新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式。
参考文献:
[1]孙德荣.浅析高速公路软弱地基处理技术[j].北方交
通.2010.01
[2]卢强.某高速公路软弱地基处理方法[j].工程科技.2012.11
[3]路跃军.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沉降控制技
术.2010.第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