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酶高产菌株选育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纤维素酶的生产与应用研究进展

纤维素酶的生产与应用研究进展

纤维素酶的生产与应用研究进展纤维素酶是一种能够降解纤维素的酶类,具有重要的生产与应用价值。

纤维素作为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资源,但其结构复杂,难以降解。

纤维素酶的生产与应用研究为利用纤维素资源、提高生物质酶解效率开辟了新途径。

纤维素酶的生产主要有两种方法:微生物发酵和基因工程技术。

微生物发酵是利用能够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进行培养,通过调节培养条件、选用优良菌株等方式来提高酶的产量和活力。

近年来,采用转基因技术制备纤维素酶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通过将纤维素酶基因导入高效酶产生菌株,可以大幅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

纤维素酶的应用涉及生物质能源、饲料行业、食品工业等多个领域。

在生物质能源领域,纤维素酶可以将纤维素有效降解成可发酵的糖类,进一步转化为乙醇、柴油等可再生能源,用于替代传统石化能源。

饲料行业利用纤维素酶可以提高动物对纤维素的消化吸收率,增加饲料的利用效率,减少饲料浪费,降低养殖成本。

食品工业中,纤维素酶可以用于果汁澄清、酒精酿造、食品加工等环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纤维素酶的研究还涉及酶学性质、结构功能等方面。

研究发现,纤维素酶的降解效果与其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

通过对纤维素酶的分子结构进行改造,可以提高其活性和稳定性。

同时,研究人员还通过对不同纤维素酶家族成员的研究,发现其在降解机制、底物特异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为深入理解纤维素降解过程提供了基础。

虽然纤维素酶在生产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不容忽视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纤维素酶的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此外,纤维素酶的稳定性和活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因此,在纤维素酶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其产量和效能。

纤维素酶的生产与应用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随着对纤维素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利用,纤维素酶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深入研究,纤维素酶的生产与应用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纤维素是由纤维素素和半纤维素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在工业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纤维素酶是一种专门分解纤维素的酶,在纤维素利用和生物质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的研究进展。

一、产纤维素酶菌的筛选和鉴定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对产纤维素酶菌进行筛选和鉴定,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高通量筛选系统和基于基因组的筛选方法等。

1.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通常包括从不同的环境样品中分离出细菌,并对其进行酶活性测定。

通过该方法已经成功分离出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的微生物,例如Clostridium sp.、Bacillus sp.、Cellulomonas sp.、Acidothermus cellulolyticus等。

2.高通量筛选系统高通量筛选系统是一种快速且高效的筛选方法,常用于从大量的微生物中沉淀出目标细菌。

常用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包括微流控装置、免疫分离、荧光筛选和高通量发酵等。

3.基于基因组的筛选方法基于基因组的筛选方法是一种新的筛选方法,它能够根据基因组数据精确地预测目标细菌的性能和代谢特性。

通过依据基因组组态图,可以预测细菌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氮素源、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并通过基因搜索和蛋白质分析,可以确定特定的酶基因并对其进行驯化研究。

二、纤维素酶菌的改良方法针对传统纤维素酶菌的低效率和耐受性差等问题,研究人员采用不同的改良方法提高纤维素酶的效率和性能。

常用的改良方法包括基因工程技术、筛选和驯化适应性强的菌株、应用生物物理方法提高纤维素酶的结构稳定性等。

1.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改良方法,它通过基因重组或突变来优化目标细菌的代谢功能。

例如,利用多肽链替换可以改变纤维素酶的空间结构,提高酶的催化能力。

基因重组还可以将来自不同细菌的多个酶基因组合,形成多功能细菌产生多种酶的机构,提高纤维素降解效率。

产纤维素酶菌株选育技术研究进展

产纤维素酶菌株选育技术研究进展
—.—

54. 8 . — —
江苏农业科学
2 1 年第 3 01 9卷第 6期
蒋倩婷 , 宋
斌, 闰文娟.产纤维素酶菌株选 育技术研 究进展[ ] J .江苏农业科 学,0 13 ( )54— 8 2 1 ,9 6 :8 5 7
产纤 维素酶菌株选育技术研究进展
蒋倩 婷 ,宋 斌 ,闰文娟
株 选 育 技 术 的研 究 进 展 。产 纤 维 素 酶 菌株 的选 育 技 术 一般 有
发菌株 , 经过紫外线 、 亚硝基胍 、 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处理 , 选 育 出 1株纤维素酶活性显著提高 的突变株 , 该菌株产 C C活 M
力在适当条件下为 出发菌株的 15 5 。 4 .%
等, 所得到 的融合子 C ae活性比亲本高 1 MC s 倍 。
国内在纤维 素酶微生物原生质体制备 、 再生 、 融合方 面也
都进行 了探 索。林英 等研 究了绿色木霉 F 6 24的原生质体形
成条件 , 结果表 明, 制备原生质体 的最佳条件 为 : 菌丝菌龄为 1 ~ 0h 用溶 菌酶 :蜗牛 酶 =3: ( gmL 的混 合 酶, 8 2 , 3 m/ ) 以 0 6m lLN C 渗透压稳定剂的磷酸缓冲系统最好 , 3 . o a 1 / 在 2℃
3 基 因工 程 技 术
出发 菌株全部 的纤维素酶 , 因此所 获得 的酶一般 是纤维素酶 复合体 的单个多肽组分 , 具有 1 ~2种纤维素酶功 能 , 不足 以
彻底 降解纤维素 ; 因工程纤维素酶缺乏纤维素结合 因子 , 基 不 能水解结 晶态 的纤维素 ; 因工程 纤维素酶也不 能克服木质 基
素酶作用机制和构建高效纤 维素分解 菌株开辟 了新途径 , 对扩 大原料来源 、 高生产效率 、 提 降低生产成本都具 有重要 的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选育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选育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选育
纤维素酶是一种能够分解纤维素的酶,对生物质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选育纤维素酶高产菌株是提高纤维素酶生产效率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选育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常用策略和方法:
1. 采用自然筛选法:从自然环境中采集植物残渣、堆肥等具有高纤维素含量的样品,通过培养和筛选获取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这种方法的优势是能够发现具有适应性强、高纤维素酶产量的菌株。

2. 遗传工程法:通过对已知具有高纤维素酶产量的菌株进行基因工程改造,引入其他有利于纤维素酶产量提高的基因或突变体。

3. 诱变法:通过化学物质(如EMS、亚硝酸钠等)或辐射(如紫外光、X射线等)处理菌株,诱发基因突变,筛选出纤维素酶高产突变菌株。

4. 基因筛选法:通过分析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和调控机制,筛选具有高纤维素酶基因表达水平和调控机制的菌株。

5. 代谢工程法:通过改造代谢途径,优化产生纤维素酶所需的底物和能量供应等因素,提高纤维素酶产量。

以上方法可根据实验室条件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选育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引言:纤维素酶是一类能够降解纤维素的酶,能够将纤维素水解成可溶性的糖类物质。

这种酶类在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产纤维素酶的菌种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的研究,对提高纤维素降解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生物能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的研究进展。

一、产纤维素酶菌的分类和特点产纤维素酶的菌种多样,主要包括真菌和细菌两大类。

真菌包括木霉属、曲霉属、青霉属等;细菌则主要包括纤维素降解细菌和纤维素生产细菌等。

产纤维素酶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纤维素的降解效率和产酶条件的适应性上。

一方面,有些产纤维素酶的菌种能够高效降解纤维素,产酶量大,并且在生长环境下对温度、pH等条件的适应性较强,能够在广泛的生境中生长;有些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则对产酶条件相对苛刻,需要较为特殊的生产条件。

二、产纤维素酶菌的筛选方法为了提高产纤维素酶菌的降解效率和提高其生产水平,需要对产纤维素酶菌进行筛选和改良。

在筛选产纤维素酶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 采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筛选培养基。

利用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能够筛选出对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

2. 通过间接检测法筛选。

可以利用纤维素水解产生的可溶性糖类物质来间接检测纤维素酶的产生情况,从而筛选出产酶量较高的菌株。

3.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筛选。

通过利用特定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和RFLP分析,还可以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等手段,对产纤维素酶的菌株进行筛选和鉴定。

4. 通过连续培养或连续发酵系统,对菌株进行长期的驯化和培养,增加产酶菌株的产酶能力。

三、产纤维素酶菌的改良方法在筛选出具有较高产酶能力的菌株之后,需要对这些菌株进行改良,以提高其产酶能力和降解效率。

产纤维素酶菌的改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通过传统的诱变选择法,对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诱变处理,产生新的突变型菌株,以提高产酶效果。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的研究进展。

首先解释了纤维素酶的作用与应用,然后介绍了不同种类产纤维素酶菌的特点以及筛选方法。

接着讨论了如何改良产纤维素酶菌的培养条件和优化生产工艺。

最后分析了研究的重要性,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并进行总结。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产纤维素酶菌及其改良方法在生物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和潜在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启示和指导。

【关键词】产纤维素酶菌、筛选、改良、纤维素酶、菌种、特点、培养条件、生产工艺、研究进展、重要性、未来方向、总结。

1. 引言1.1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产纤维素酶是一类能够降解纤维素的酶,能够将纤维素分解成可利用的小分子糖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产纤维素酶菌是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

不同种类的产纤维素酶菌具有不同的特点,如生长速度、纤维素酶产量和适应环境等。

筛选出高效的产纤维素酶菌对于提高纤维素降解效率至关重要。

在筛选产纤维素酶菌的过程中,常采用的方法包括传统的筛选培养基、色谱技术、PCR技术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筛选出具有高产酶能力的菌株,为纤维素降解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改良产纤维素酶菌的培养条件也是提高纤维素酶产量的重要途径。

调节温度、pH值、碳源和氮源等因素,可以显著提高产酶菌株的酶活力和产酶量。

在优化产纤维素酶的生产工艺方面,通过对发酵过程中各项参数的精细调控,可以大幅提升纤维素酶的产量和活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的纤维素降解过程。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的研究对于开发和利用纤维素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围绕提高产纤维素酶菌的酶活力、稳定性和产酶量展开,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纤维素降解需求。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相信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的研究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里氏木霉及其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研究进展_覃玲灵

里氏木霉及其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研究进展_覃玲灵
多次分枝; 开始形成的 分枝较长, 后续形 成的分枝 随着离基部距离的增加而逐步变短, 多数土壤以 及木材上生长的 T richoderm a 菌株, 其 有性型 还未 观察 到, T richoderm a 中 的 许 多 常 见 种 类 无 有 性 世代 [ 34] 。
绿色木霉 ( T richoderm a virid e)因其在 1944年第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直在毁坏驻扎于东南亚所罗门 群岛上的美军的棉衣和帆布帐篷而被人们发现 [ 35 ] 。
关注。此外, 一些 T richoderm a 属还具有抗性特征, 能够作为生物控制菌对抗植物病原体 [ 29- 31] 。
T richoderm a 的概念最早由 P ersoon[ 32] 引 入, 开 始概括的 T richod erm a 主要有 4 个菌种, 即 T. aure um、T. nigrescens、T. roseum 以及 T. viride, 不同分生孢 子的颜色是种间的区别,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它们 是彼此无 关的种类。T richoderma 现在仅 用于描述 以 T. viride为代表的绿色类型的真菌 [ 34] 。 R ifa it[ 33] 依据微观特征, 界定了 T richoderm a 属。T richoderm a 属的分生孢子梗排列成规则的树状结构而且是重复
( Institute of B io log ical and Environm ental Science& T echnolog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Abstrac:t A s w ide ly deve lopm ent and utilization of ce llulose in the fie ld of energy, m ate rials and chem istry industry, T r ichoderma reesei has been caught m ore and m ore attention for its be ing a k ind of im portant ce llu lase stra in for industry. Fo r enhanc ing its cellu lase product, peop le hav e done a lot of work on it, and ob tained seve ra l cons iderably good mutant strains. T o learn the genom e o fT r ichoderma reesei and its mu tant strains is he lp fu l to us understand its system o f ce llulase hype rproduction, also he lp fu l to people construct its g enet ic eng ineering stra in in the future. T h 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o f T richoderma reesei and part of its hyperce llulase product stra ins, a lso elabo rated the research deve lopm ent of its m utan t strains genom e in the recent yea rs.

纤维素酶菌种选育研究进展

纤维素酶菌种选育研究进展

纤维 素酶在 饲 料 、 酿造 、 食 加 工 、 汁 与 蔬 菜 粮 果 加工 、 纺织 等各 个方 面都具 有 重要 的用途 。近 年来 , 随着 能源和 环境 问题 日益 严 峻 , 用 纤 维 素 酶 降解 利 秸 秆原 料生 产 燃 料 乙醇 新 型 能源 _ 、 1 利用 纤 维 素 酶 ] 辅 助秸秆还 田_ 等 命 题 也 日益 受 到 关 注 。然 而 , 2 目 前纤 维素酶 产酶 菌株 的 活力 还 较 低 , 致其 生 产 成 导 本过 高 , 制 了其 广泛 而有效 的应 用 。 因此 , 育高 限 选 产的、 酶性 质优 良的纤 维 素 酶产 酶 菌 株 始终 是 人 们 关注 的热点 。
优 ) 曲 霉 属 ( p r i u ) 青 霉 属 ( ncl u , Ⅱ、 As eg l s 和 l Peiil m) i
2 纤维素 酶产 生茵 的遗传 改 良
21 . 理 化 诱 变 育 种
从 自然 界 中直 接 分 离 出 来 的 里 氏 木 霉 产 酶 菌 株, 产酶 性 能 一 般 较 差 , 须 要 进 行 菌 种 的 遗 传 改 必
策 略 在 纤 维 素 酶 菌株 遗 传 改 良方 面 的 应 用 , 针 对 获 得 高 产 、 系 合 理 、 性 质 优 良 的 纤 维 素 酶 生 并 酶 酶 产 菌 株 提 出 了可 行 的 育 种 策略 。 关 键 词 :纤 维 素 酶 ;里 氏木 霉 ; 传 改 良 遗 中 图 分 类 号 :Q8 4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3 6 (0 8 0 0 0 0 0 4 2 8 2 0 ) 8— 0 5— 3
胞 壁光 滑 , 生孢 子 梗 由菌丝 直 立 生 出 , 色 , 枝 分 无 分 多, 对生 或互 生二 至 三 级 分枝 , 体像 树 枝 ; 枝 与 整 分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纤维素酶作为生物质能源转化的重要酶类受到了广泛关注。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的研究成为了热点和难点,本文将以此为核心,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产纤维素酶菌的研究目前已发现的产纤维素酶菌主要包括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真菌等。

其中,枯草芽孢杆菌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纤维素酶生产的菌种之一,因为其产酶量高、生长速度快、生长条件较为简单等特点而备受青睐。

同时,枯草芽孢杆菌的基因组测序也为其分子遗传学和代谢分析等研究提供了可能。

除枯草芽孢杆菌外,还有放线菌属和糯米壳属等菌种也被报道能够分泌纤维素酶。

这些菌株相对于枯草芽孢杆菌的优点在于产酶能力更强,而缺点在于生长周期长、生长条件较苛刻,且在发酵过程中容易受到杂菌的污染等。

因此,在生产实践中,不同菌种或不同菌株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2.1 筛选纤维素酶的筛选方法主要有传统筛选和高通量筛选两种。

传统筛选方法常常是采用纤维素颗粒为基质,利用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筛选;或者采用含有纤维素的大量自然产物、如木屑等物质进行筛选。

此外,还有利用血红蛋白作为指示物的筛选方法。

这些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易行,且与实际应用环境接近,但筛选效率较低、筛选速度较慢。

高通量筛选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筛选方法。

该方法利用微流控技术,快速筛选出高效纤维素酶生产菌株,并能够评估其酶的活力和稳定性。

同时,还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进行优化,以提高酶的产量和稳定性。

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高精度等优点,可以大大缩短筛选周期和降低筛选成本。

2.2 改良为了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和性能,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改良方法,包括物理改良、化学改良和基因工程改良等。

物理改良是利用辐射、超声波、高压等物理手段对纤维素酶生产菌株进行改良。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易行、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但改良效果不一定理想。

化学改良主要是利用化学物质处理菌株,使其产生变异,进而产生更高产的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研究进展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研究进展

课程论文课题名称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研究进展专业名称2013级生物工程学生姓名付燕指导教师高健2016年4月10日内容摘要 (2)目录1.纤维素酶的研究概况 (2)1.1纤维素酶的来源 (2)1.2纤维素酶的种类 (2)2纤维素酶产生菌选育的研究进展 (2)3培养体系的优化 (3)3.1碳源的作用 (3)3.2氮源的作用 (4)3.3表面活性剂 (4)4培养条件的优化 (4)4.1温度的影响 (4)4.2 pH的影响 (5)4.3溶氧量的影响 (5)5.菌种改造 (5)5.1物理诱变 (6)5.2化学诱变 (6)5.3基因工程法 (6)6.结语 (7)摘要纤维素酶能够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

该酶在解决当前世界面临的能源、粮食、环境污染等危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迄今为止纤维素酶活和产率均较低、生产周期长、成本高,都严重地阻碍其工业化的应用。

纤维素的降解有赖于纤维素酶。

自然界中很多微生·物可以产生纤维素酶。

因此,如何提高纤维素产生菌产酶能力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国内外对细菌、真菌等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利用化学、物理以及紫外诱变等方法获得了大量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本文对国内外选育纤维素酶高产菌的研究以及利用木霉等菌产纤维素酶、产纤维素酶菌种选育、混合菌产纤维素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纤维素酶;纤维素;微生物;培养体系;培养条件;菌种改造纤维素(cellulose)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多糖类产物,是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公认的自然界数量最丰富、最廉价的可再生有机物质资源,据估计,纤维素生成量每年高达1 000亿吨。

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总产量为7亿吨左右,仅农业生产中形成的农作物残渣(如稻草、玉米秸、麦秸等),每年就有5亿吨之多。

纤维素的降解是自然界碳素循环的中心环节。

但由于纤维素的结构特点,对纤维素的利用仍然非常有限,目前仅有20%的纤维素物质被开发利用,大量的纤维素物质因无法分解利用而废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选育研究进展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选育研究进展

值 , 以对 其的研 究也 是 热 点 之一 , 产 生菌 主要 集 中在 所 其
芽孢 杆 菌属 。细菌 主要产 中性纤 维素 酶和 碱性 纤 维素 酶 。 由于酶 的耐热 性在 生产 中具有 实用 意 义 。 以耐 热细 菌 是 所 研 究 的热点 。
1 3 其它 类 .
放 线 菌 中产 量稍 高 的主要 是黑 红旋 丝 放线
片黄 化枯 萎 , 能 分 泌蜜 露 , 发煤 烟 病 , 致 稻 叶发 黑 , 并 诱 导 最后 枯烂 。现根 据 调 查 观 察 结 果 , 山 区单 季 稻 稻 粉 虱 将 发生 危 害情 况报 道 如下 。
1 危害性 状
近两 年在福 建省 霞 浦 县 水 门 乡单 季 稻 稻粉 虱发 生 面 积 达 50 h 多 , 0 m 之 由于稻粉 虱 虫体 小 , 易被 农 户发 现 , 不 因而 造成 大面 积 为害 , 别 田块 出现 塌 圈 、 孕 穗 。据 定 个 死
2 7头 。
不对 。该虫 小 , 且危 害 部位 又是 在 稻 叶背 面 , 稻此 时 正 水
处于 孕穗期 田间封 闭 , 户 喷药 只 喷在 稻 叶正 面 , 农 无法 把 药液 接触 到虫体 。在 实地试 验 中 , 喷头插 入 稻丛 中从下 把 喷上 , 这样药 液能 直喷 到 虫 体 , 雾 点在 稻丛 基 部 均匀 分 让 布效 果就 较好 。在用 药上 本站根 据农 民常 用农 药 浓度 , 进
点 调查 , 粉虱 幼虫 于 8月 1 稻 51 3始见 , 8月 2 幼 虫盛发 51 3
旬幼 虫 盛 发 高峰 。9月 1 2—1 为 化 蛹 高峰 期 ( 51 3 9月 1 6 3 1化 蛹率 达 6 % 一6 % ) 9月 2 为 成 虫 羽 化 高 峰 期 4 8 , 01 3 ( 羽化 率达 6 . % 一 6 . % ) 08 3 9 。预测 幼 虫于 9月 2 始 51 3 见 , 9月 3 盛 发 高峰 。 则 01 3

纤维素酶高产菌选育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

纤维素酶高产菌选育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
1、菌种来源:我们从不同环境中收集了多种微生物,包括土壤、腐木、粪便 等。
2、培养基:采用基本培养基,并添加不同的诱导剂(如纤维素、木糖等), 以优化产酶效果。
二、材料与方法
3、筛选方法:我们将收集到的微生物分别接种到含有诱导剂的培养基上,进 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各菌株的生长情况和对纤维素的降解情况。通过比较 不同菌株的生长速度和产酶量,初步筛选出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
四、未来趋势
4、菌种改良和优化:通过改良和优化菌种培养条件,进一步提高高产纤维素 酶菌株的生产效率和产率。
四、未来趋势
5、安全性与法规遵从:在追求产量的同时,需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以及符合各 项法规要求,以确保工业生产过程的可持续性。
四、未来趋势
6、强化应用领域合作: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 动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实际应用和发展。
二、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实验材料
(1)菌种来源:本实验采用土壤、腐木、粪便等自然环境中的样品作为菌源。 (2)培养基:本实验采用LB培养基、PD培养基和筛选培养基作为富集和筛选 菌株的培养基。
2、实验方法
2、实验方法
(1)菌株的富集:将采集的样品稀释后涂布在含有底物的培养基上,于一定 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以富集菌株。
四、未来趋势
1、全基因组测序:通过对菌株全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深入了解其产生纤维 素酶的机制,为选育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四、未来趋势
2、功能生物信息学:利用功能生物信息学手段,对纤维素酶的作用机制、调 控网络等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新的选育靶点。
四、未来趋势
3、智能化选育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实现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智 能化选育,提高选育效率和准确性。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产纤维素酶菌是一类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纤维素酶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可以用于生产生物燃料、食品添加剂、饲料酶和纸浆加工等。

研究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对于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和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纤维素酶菌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

细菌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有属于泛菌纲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和厌氧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放线菌等。

真菌中的木霉属和曲霉属是常见的纤维素酶产生菌。

原生动物中的淀粉硬蛋白原核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同样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产生能力。

纤维素酶菌的筛选方法可以分为传统筛选和基因工程筛选两大类。

传统筛选主要通过菌落特征、纤维素酶活力和酶促介质分析等方法来确定纤维素酶产生菌。

基因工程筛选主要利用纤维素酶基因在基因库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筛选。

目前,纤维素酶菌的改良方法主要包括传统遗传改良和基因工程改良两种。

传统遗传改良主要包括辐射诱变、化学诱变和选择性培养等方法。

辐射诱变是通过辐射来引发细菌基因突变,从而获得新的纤维素酶产生菌。

化学诱变则是通过化学物质来诱发细菌基因的突变。

选择性培养是在特定的培养基中培养纤维素酶产生菌,然后通过对菌群的筛选来获得高产菌株。

基因工程改良主要是通过将高效纤维素酶基因导入到微生物中,从而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和活性。

常用的基因工程改良方法包括限制性酶切、DNA连接、转化和表达等。

限制性酶切是通过酶切酶将目标基因切割成特定长度的DNA片段。

DNA连接是将目标基因片段连接到载体DNA上,形成重组DNA。

转化则是将重组DNA导入到宿主细胞中。

表达是使宿主细胞能够表达目标基因所编码的纤维素酶。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纤维素酶菌的分类研究和筛选方法的改良研究。

通过对纤维素酶菌的筛选和改良,可以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和活性,为纤维素酶的工业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基因工程筛选和改良方法的研究,以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和活性。

重离子辐照诱变选育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及其发酵工艺的研究

重离子辐照诱变选育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及其发酵工艺的研究

重离子辐照诱变选育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及其发酵工艺的
研究
重离子辐照诱变选育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及其发酵工艺的研究
纤维素酶是一种能够水解纤维素的酶,对于纤维素资源的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目前纤维素酶的高产菌株及其发酵工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为此,研究人员利用重离子辐照技术选育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并优化了其发酵工艺,以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和效率。

重离子辐照是一种强化辐射技术,通过高能量离子的碰撞和电离产生DNA单链断裂和点突变,从而诱发菌株的突变。

研究人员选取了纤维素酶producing Streptomyces sp. S41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重离子辐照,筛选得到了一系列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些高产菌株的纤维素酶产量相比原菌株提高了2~3倍。

为了进一步提高纤维素酶产量和效率,研究人员对高产菌株的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

他们发现,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玉米粉、豆粉和蛋白胨等多种碳源和氮源,可以显著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和效率。

此外,在发酵过程中,应适当调节发酵温度、pH值和搅拌速度等因素,以优化菌株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和质量。

总之,重离子辐照技术可以有效地用于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而优化的发酵工艺则可以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和效率,从而更好地利
用纤维素资源。

未来,这些研究成果有望被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纤
维素酶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

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

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筛选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并优化其产酶条件,以提高纤维素降解效率和产酶量。

方法1. 菌种收集与筛选1.收集土壤、水源等环境样品,分离出潜在的纤维素酶产生菌株。

2.通过平板培养和传代培养,筛选出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

2. 纤维素酶活性测定1.利用Congo Red染色法测定菌株的纤维素酶活性。

2.选择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作为后续研究对象。

3. 优化产酶条件1.确定最适pH:在不同初始pH值下培养菌株,测定产酶量和纤维素酶活性。

2.确定最适温度:在不同培养温度下培养菌株,测定产酶量和纤维素酶活性。

3.确定最适碳源:使用不同碳源(如纤维素、木质素等)培养菌株,测定产酶量和纤维素酶活性。

4.确定最适氮源:使用不同氮源(如蛋白质、尿素等)培养菌株,测定产酶量和纤维素酶活性。

4. 鉴定菌株1.利用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优选出的菌株进行鉴定,确定其属于哪个科、属、种。

2.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的系统发育关系。

5. 产酶机制研究1.利用电镜观察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形态结构变化。

2.利用基因组学方法分析纤维素酶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情况。

发现1.从环境样品中筛选出了多个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其中某一菌株表现出较高的纤维素酶活性。

2.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50℃,最适碳源为纤维素,最适氮源为蛋白质。

3.经鉴定,该菌株属于纤维素酶产生菌属,并命名为XX菌株。

4.电镜观察发现,在最适产酶条件下,XX菌株的纤维素酶形态结构清晰可见。

5.通过基因组学方法分析,发现XX菌株在最适产酶条件下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水平较高。

结论1.通过本研究筛选出了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XX。

2.最适产酶条件为pH 7.0、温度50℃、碳源为纤维素、氮源为蛋白质。

3.该菌株具有潜力应用于纤维素降解和生物质转化领域。

4.通过深入研究其产酶机制,可以进一步优化该菌株的产酶性能和应用前景。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作用是保护细胞并提供支持。

然而,由于人
类食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和纤维素质材被浪费,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开发高效的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现代的纤维素酶生产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微生物和真菌酶解纤维素,
另一方面则是开发转基因技术以改良纤维素酶的菌株。

其中包括嗜热菌、厌氧菌、真菌及
其产生的酶等等。

嗜热菌是一类常见的产纤维素酶菌,其最适生长温度在50°C-90°C之间。

近年来,
研究人员开始关注来自深海生态系统的嗜热菌,这些嗜热菌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其
产生的酶能够高效地分解纤维素。

此外,厌氧菌也是一种常见的产纤维素酶菌,被广泛应
用于生物质炭化技术和生物制氢技术中。

在筛选改良方面,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基于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原理,利用自动化仪
器对大量样品同时进行酶活性检测,从而筛选出优异的产纤维素酶菌。

另外,可以对产纤
维素酶菌进行基因组学研究,通过比对其基因组序列,找到影响纤维素酶产生和活性的关
键基因,进而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改良。

总的来说,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的研究正在逐渐深入,未来还将涌现出更
多的新研究成果,为纤维素酶的高效生产和利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产纤维素酶是一类能够分解纤维素的酶,可以将废弃的植物纤维素有效地转化为生物能源或化学品。

由于纤维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且易获得,产纤维素酶逐渐成为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市面上的产纤维素酶酶活性较低、稳定性差,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对产纤维素酶菌的筛选和改良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产纤维素酶菌在自然界中具有多样性,因而研究如何高效筛选出具有优良酶活性的产纤维素酶菌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通过改良产纤维素酶菌的菌种,提高其在酶活性、抗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表现,也为产纤维素酶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在未来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探索产纤维素酶菌的特点及筛选方法,加强对产纤维素酶菌的改良研究,不断提高产纤维素酶的性能,拓展其在生物质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纤维素酶菌的研究将迎来更多挑战,但也将有更多的发展机遇。

愿未来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取得新的突破,为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出更大贡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的研究进展,为提高纤维素降解效率和提高生物质资源利用率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具体目标包括:1.分析产纤维素酶菌的特点,揭示其在纤维素降解中的作用机制;2.探讨产纤维素酶菌的筛选方法,寻求高效、快速和经济的筛选途径;3.研究产纤维素酶菌的改良方法,提高其纤维素降解能力和稳定性;4.探讨产纤维素酶菌在生物质资源利用中的应用前景,拓展其产业化应用领域;5.分析产纤维素酶菌研究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旨在推动纤维素降解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实现生物质资源的高效转化和利用。

1.3 研究意义产纤维素酶菌是一类具有生物降解纤维素能力的微生物,在生物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的意义在于探索更高效、更稳定的纤维素酶产生菌株,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好的菌种资源。

选育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国内外研究新进展

选育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国内外研究新进展
筛 选方 法 。近 年来 , 国内外 研 究人 员 IeM。akJY( 00) J 用 紫 外 诱 度 为 1 ̄ 3 0 k . Pr . 2 1 [利 6 0 C,5 C不生 长 ,产 的纤 维 素 对 细菌 、 菌等 产纤 维 素酶 的微 生 物 变 法 筛 选 出 2株 纤维 素 酶 高 产 的瑞 酶 以 C ae 力最 高 ,胞 外 C ae 真 MC s 活 MC s 进 行 了大量 的研究 , 主要 包 括 培养 条 氏木 霉 菌株 M2 1 M — 。经过 培 养 , 活 力 占 总 C ae 活 力 的 7 .% 左 — 、31 MCs 41 件 的优 化 , 化学 、 理 以及 紫 外 诱 变 物 2个 诱 变株 的纤 维 素酶 活 达 到 了 2 1 右 。宋 志 萍 ( 0 5 等 …】 香蕉 叶 , 8 20 ) 从 茶 个 滤 纸酶 活 , 酶活 为原 代 菌株 产 酶 活 叶 及香 蕉 土壤 , 土 壤 环境 中分 离 出 茶
素 酶 的菌 株 , 培 养 基 最 佳 配 方 为 : 其
.% % N C 微 生物 主要 有瑞 氏木 霉 、 曲霉 等真 该 木 霉菌 株 通 过 E S化 学 诱 变 以及 麸 皮 05 , 大 豆 粉 2 , a 1 黑 M 菌 类 。 M. R m r 【以 麦 秸 为 底 紫 外 诱 变 处 理 后 获 得 突 变 株 0 7 ;最 优 产 酶 条 件 为 : 7C、 7 r D.e eo等 3 】 .% 3 15 o
物, 利用 粗孢 霉产 生 的分 解 纤 维 素 的 E 2 7 ,作 者 同 时研 究 了该 突 变 株 培 养 4 h,初 始 p 为 7 U—7 8 H 。在 此 条 件 酶 ,生 长 的 最 佳 条 件 是 麦 秸 浓 度 产 纤 维 素酶不 同成 分 的酶 活 。 2 ,起 始 p % H为 6, 5 2 ℃进 行 培 养 。

利用微生物生产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利用微生物生产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利用微生物生产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凌发忠(专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号:D201002034摘要 :随着化石资源的枯竭,人们试图寻找廉价的、环保的可再生资源。

纤维素酶的研究和开发为解决世界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提供一种途径。

利用纤维素酶的水解作用, 可以使纤维素彻底降解产生单糖, 进而发酵生产乙醇及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等。

因此纤维素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在了解了纤维素酶的来源、组成以及作用机理的基础上. 对产纤维素酶微生物菌种的研究动态作详细的介绍,并对其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微生物;纤维素; 纤维素酶;菌种能源与环境问题制约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近几年来, 可持续再生的生物能源研究与应用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纤维素酶的研究和应用就是其中之一。

生产高效低价的纤维素酶对于最终解决人类文明发展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具有化时代的意义。

1. 纤维素酶的组成及降解机理1.1纤维素酶的来源和组成。

纤维素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体中。

细菌、真菌、动物体内等都能产生纤维素酶。

一般用于生产的纤维素酶来自于真菌 ,比较典型的有木霉属 (Trichoderma、曲霉属(Aspergillus 和青霉属 (Penicillium 。

其中木霉属是研究最广泛的纤维素酶产生菌。

[1]世界纤维素酶市场中的纤维素酶 20%是来自木霉属和曲霉属。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属生物催化剂,是水解纤维素以获取葡萄糖的一套酶系。

纤维素酶包括葡聚糖内切酶 (也称 CX 酶、葡聚糖外切酶(也称 Cl 酶、 B 一葡萄糖苷酶 (也称纤维二糖酶三个主要成分组成的诱导型复合酶系。

三种酶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因此. 只有当 3个主要成分的活性比例恰当时, 才能有效地降解纤维素。

[3]1.2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机理研究纤维素酶反应和一般酶的反应不一样, 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纤维素酶是多组分酶系, 且底物结构极其复杂。

由于底物的水不溶性, 纤维素酶的吸附作用代替了酶与底物形成的 ES 复合物过程。

纤维素降解菌选育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

纤维素降解菌选育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

纤维素降解菌选育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邢鹏飞(生命科学学院 08级生物工程二班)摘要本文总结纤维素酶高产菌选育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概括了迄今为止筛选出的纤维素酶高产菌的徽生物种群及其产酶特点,以及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育种、纤维素酶基因克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今后纤维素降解菌的选育研究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分析和综述。

关键词: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纤维素酶;选育;纤维素是地球上廉价且年产量巨大的可再生资源。

微生物作为处理纤维素的一种手段,把纤维素水解成有葡萄糖等物质,进一步发酵生产酒精、有机酸等人类急需的能源食物和化工原料等,不仅对环境危害小,而且可以避免由于化石嫌料燃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可以缓解或解决世界性能源危机以及因石油短缺引起的国际问题等。

筛选出高性能纤维素降解菌是开发利用纤维素资源的前提和关键。

一、纤维素1.1纤维素的基本结构纤维素是D-葡萄糖苷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其中碳含量为44.44%,氢含量为6.17%,氧含量为49.39%,其分子式用(C6H10O5)n表示(n为聚合度),纤维二糖是其基本组成单元,一般认为纤维素分子约由8000-12000个葡萄糖残基构成。

常温下不溶于水、不溶于稀酸和稀碱。

纤维素聚集体内的氢键分布不均匀,有的基本上全是氢键,排列定向有序,结构稳定,这样的区域称为结晶区,其他区域则称为无定型区。

所谓结晶度,即指结晶区占纤维素整体的百分率。

纤维素纤维的结晶度增高,则硬度、密度等随之增加,而柔软性和化学反应性等均降低,因此微生物对它的利用越困难。

无定形区结构比较疏松,易被微生物利用[2]。

1.2纤维素的降解机理纤维素的结构复杂,很难被降解。

一般的降解方式主要有机械降解、水解、热降解、氧化降解、光化学降解及酶(生物)降解等。

但前几种方法有成本高、降解条件繁琐及易造成环境污染等缺点,而生物降解方法主要是应用纤维素酶来催化降解纤维素,因其高度的专一性和低成本成为了目前主要关注的一种手段[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 调查 , 粉虱 幼虫 于 8月 1 稻 51 3始见 , 8月 2 幼 虫盛发 51 3
旬幼 虫 盛 发 高峰 。9月 1 2—1 为 化 蛹 高峰 期 ( 51 3 9月 1 6 3 1化 蛹率 达 6 % 一6 % ) 9月 2 为 成 虫 羽 化 高 峰 期 4 8 , 01 3 ( 羽化 率达 6 . % 一 6 . % ) 08 3 9 。预测 幼 虫于 9月 2 始 51 3 见 , 9月 3 盛 发 高峰 。 则 01 3
枝杆 菌和 原放线 菌 几乎 不 产 纤 维 素酶 或 产 量 极低 。 酵母 虽 然不产 纤维 素酶 , 但可 以利 用酵母 表达 系统 表达 纤 维素
酶 基因 , 其产 物高 度糖 基 化 , 正 确 加 工修 饰 后 可 直 接分 经 泌 到培养 基 , 表达 水 平 高 , 具 有 正 常 的生 物 学活 性 。也 并
属 的 产 量 居 上 , 氏 木 霉 ( n h dr a r s i 、 氏 木 霉 里 T co em e i ) 康 se
3 纤维 素酶基 因克隆
纤维 素酶 基因克 隆 为研 究 纤 维 素酶 的生 物 合成 和作
用机 制 , 以及 了解纤 维 素酶遗传 特性 进而 构建 高效 纤 维素
分解 菌开 辟 了新途 径 。国 内外 在 这 方 面展 开 了大 量 的研
( r h dr a kng i) 拟 康 氏 木 霉 ( r h dr a ped Ti oem o igi 、 c Ti o em su — c
oo igi 、 色木 霉 ( r h dr avr e 、 曲霉 ( se i kng i 绿 ) Ti oem id ) 黑 c i Apr l g—
作 者 简 介 : 阿 娜 , , 士 研 究 生 。通 讯 作 者 : 斌 , 授 陈 女 硕 汤 教
收 稿 日期 :0 6—0 0 20 9— 4
维普资讯
14 4
安 徽农 学 通 报 , n u A r S iB l 2 0 ,2 1 :4 A h i gi c. u1 0 6 1 (0) I4 . .
我 站通 过 了解 稻粉 虱 田间发 育进 度 来 预 测 其下 一 代 发 生
期 。据 2 0 0 5年 8月 份 田间调 查 , 虫期 的历 期分 别 为 : 各 成
虫 2—3d 印期 5—7d 幼 虫期 1 , , 3—1 , 7 d 蛹期 5— , 7 d 全 代历期 3 。20 4d 0 5年 9月份 田间调 查 , 各虫 期 的历期 分别 为成 虫 3—5d 卵期 5—7d 幼 虫 18—25 d 蛹期 8—1 , , , 0 d 。根据 发育进 度预 测推 算 , 虫在 8月 中旬 始 发 , 幼 8月下
4 防 治策 略
由于稻粉 虱虫 体 小 , 民在 防 治上 缺 少经 验 , 成 防 农 造
效不 明显 。我 站考 察认 为 防 效 差 的 主要 原 因 是 喷药 方 法
高峰 , 8月 3 单 株 平 均幼 虫 量 1 8—13头 , 被 害 率 11 3 0 1 叶
6 . %一 6 . % , 多 的一 张 叶 片有 幼 虫 2 2头 , 少 的 11 38 最大量 纤 维 素 资 源和 城 市纤 维 素 废 料
转变 成人类 所需 的物 质 , 有积 极 的深 远 ( 具 下转 14页 ) 4
菌 ( ci m csm ln ccu ) 玫 瑰 色 放 线 菌 ( ci m cs A t o ye e oyl 、 n a s A t o ye n rso is t u ) 纤维 放线 菌 ( cn m cscl l e 等 , oedat i s 和 ac A t o ye e u s ) 分 i lo
ch 、b 2、g 、g e3 g e5、g 、 g b lc h e le2、g ,e4、g b l b2等纤 维 素 酶 基
lsn e) u i r 等是 其 中活 性 较 高 的 代表 菌 种 。木霉 属虽 具 有 g 产酶 量大和 酶 系 比较 齐 全 等 优 点 , 它 们 不 能 利 用 木 质 但 素, 其纤维 素 酶 比活 力及 B一葡 萄糖 苷 酶 活 力 不 高 , 且 并
2 7头 。
不对 。该虫 小 , 且危 害 部位 又是 在 稻 叶背 面 , 稻此 时 正 水
处于 孕穗期 田间封 闭 , 户 喷药 只 喷在 稻 叶正 面 , 农 无法 把 药液 接触 到虫体 。在 实地试 验 中 , 喷头插 入 稻丛 中从下 把 喷上 , 这样药 液能 直喷 到 虫 体 , 雾 点在 稻丛 基 部 均匀 分 让 布效 果就 较好 。在用 药上 本站根 据农 民常 用农 药 浓度 , 进
维普资讯
安 徽 农 学 通 报 , n u A r S iB l 2 0 ,2 1 ) 6 A h i gi c. u1 0 6 1 (0 :4 . .
纤 维 素 酶 高产 菌株 选 育 研 究 进 展
陈 阿 娜 汤 斌
( 徽 1程 科 技 学 院生 化 工 程 系 , 徽 芜 湖 安 安 2 10 4 00)
片黄 化枯 萎 , 能 分 泌蜜 露 , 发煤 烟 病 , 致 稻 叶发 黑 , 并 诱 导 最后 枯烂 。现根 据 调 查 观 察 结 果 , 山 区单 季 稻 稻 粉 虱 将 发生 危 害情 况报 道 如下 。
1 危害性 状
近两 年在福 建省 霞 浦 县 水 门 乡单 季 稻 稻粉 虱发 生 面 积 达 50 h 多 , 0 m 之 由于稻粉 虱 虫体 小 , 易被 农 户发 现 , 不 因而 造成 大面 积 为害 , 别 田块 出现 塌 圈 、 孕 穗 。据 定 个 死
2 诱 变育 种
紫外线诱 变 育种 是 国 内外 广泛 采 用 的提 高菌 种 性 能 的育种 方法 , 已经 应 用 此 方 法 选 育 到 很 多 优 良突 变 株 , 射线 、 MS、 硝基 胍 和硫 酸 二 乙 酯 等诱 变 也 都 是 非 常 有 E 亚 效的诱 变技 术 。 目前 , 多种 诱 变 技 术相 结 合 的 复 合诱 变 ,
解 菌 ( c ah1 U e u ltu ) C l l n s m 、su - A i t T SC U l ui s 、 el o a iP ed d eH o c u mo f i
因 , 都在 E cl 中得 到 了 表达 , 测定 了这 些 基 因 的核 .oi 并
苷 酸序列 。 碱性 纤维 素酶 由 于在 洗 涤剂 工 业 中有 很 好 的应 用 价
究 , 究 的领 域不 断扩 大 , 研 取得 了许 多成果 。 目前 纤 维素酶 基 因克 隆 研究 主要 集 中在 酸 性 纤 维 素 酶方 面 , 始于 7 起 0年 代 , 发展非 常迅 速 。真 菌 主要产 酸性 纤 维 素酶 , 由于丝状 真菌木霉 属能 产生 大量 的胞 外纤 维 素 酶, 酶系较 完全 , 且对结 晶纤 维素 有较好 的酶解 活性 , 并 近 十几 年来对 真菌 木霉属 纤维 素酶基 因做 了大 量 的研究 , 其 中对 里 氏木 霉 基 因 研 究 比较 透 彻 。 目前 , 们 已 克 隆 了 人
已广 泛用 于纤维 素酶 菌种诱 变选 育。
1 产 纤 维素 酶的 微生 物种 群及 其特 点 。
1 1 真 菌类 . 丝状 真菌 是 目前 研究 最 多的 纤维 素 降解 类 群 , 类微 生物 能产生 大量 的 纤 维 素酶 , 究较 多 的有 木 该 研 霉属、 曲霉 属 、 霉 属 、 青 根霉 属和漆 斑霉 属 。其 中尤 以木 霉
值 , 以对 其的研 究也 是 热 点 之一 , 产 生菌 主要 集 中在 所 其
芽孢 杆 菌属 。细菌 主要产 中性纤 维素 酶和 碱性 纤 维素 酶 。 由于酶 的耐热 性在 生产 中具有 实用 意 义 。 以耐 热细 菌 是 所 研 究 的热点 。
1 3 其它 类 .
放 线 菌 中产 量稍 高 的主要 是黑 红旋 丝 放线
O'n3 u r cn sb T e o o o r fsa等 。 Do0 f oe es u s hr m ns a uc b l s p、 m p
细 菌产生 纤 维 素 酶 的量 较 少 , 主要 是 内切 葡 聚 糖 酶
( n o一14 ed ,—— D—gua ae E 3 2 14 简称 E , 般 lc ns , C . . . , G) 一 不分泌 到胞 外 , 是处 于细胞 壁 “ 而 固定 化 ” 的状 态 , 可在 细 胞 壁上 形成 一种 突起物 。
有 利用 E cl表达 系统 表达纤 维素 酶基 因 , 是纤 维 素酶 . oi 但 在 E cl 中的表达 分 泌水 平 很 低 , . oi 而且 提 取有 很 大 困 难 , 故 目前应 用较 少 。
纤 维素酶 应用 在诸 多学科 领域 , 利用纤 维素 酶 降解 天然 纤 维 素对解 决粮 食及 能 源 危机 具 有 重 大 的 现 实意 义。但 目 前纤 维 素酶 的生产 存 在 着酶 活力 低 、 生产 周 期 长 等 问题 , 还 不能 真正应 用 于大规模 工业 生 产。 因此 , 育高 酶活 的 选 纤 维 素分解 菌株 就成 了关 键 。 目前 国 内外 有 关纤 维素 酶 的研究 主要 集 中在两个 方 面 : 方 面是通 过选 育 高产 菌株 一 来提 高酶 的产量 和活 力 ; 另一方 面 是改变 天然 纤 维素结 构 以提 高酶 对它作 用 的 敏感 性 。现 将 纤 维 素酶 高 产 菌株 选 育研 究进 展介绍 如下 , 以供参 考 。
山 区 单 季 稻 稻 粉 虱 调 查 与 防 治
李 祖 侃
( 建 省 霞 浦 县 水 门 乡农 技 站 , 建霞 浦 福 福 3 50 ) 5 10

要: 通过 对山 区单季稻稻粉虱发 生情 况的调 查 , 道 了稻粉 虱 的危 害性状及 发 生特点 , 报 并提 出了具体 的防 治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