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引导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坏习惯
六年级心理教案《改改你的坏习惯》
六年级心理教案《改改你的坏习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坏习惯对自身的影响,并愿意主动去改变。
2. 培养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反思的能力,找到自己的坏习惯并制定改进计划。
3. 引导学生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克服改掉坏习惯过程中的挑战。
二、教学内容:1. 坏习惯的定义与分类2. 坏习惯对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影响3. 改掉坏习惯的方法与策略4. 自我观察与反思5. 制定改进计划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坏习惯的危害,激发改掉坏习惯的决心。
2. 培养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反思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克服改掉坏习惯过程中的挑战。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反思自己的坏习惯。
2. 如何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计划。
3. 如何让学生在改掉坏习惯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
五、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坏习惯的危害。
3. 体验式学习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改掉坏习惯的过程,提高自我认识。
4. 心理辅导法:针对学生在改掉坏习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心理支持和指导。
教案内容依次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方法进行编写。
每个章节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这个教案能对你有所帮助!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 设计好互动活动和讨论问题,确保课堂氛围活跃。
3. 准备改进计划模板,供学生制定个人改进计划。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趣味小故事引入坏习惯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坏习惯的认识:分析坏习惯的定义与分类,让学生认识到坏习惯对生活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典型的坏习惯案例,让学生讨论这些习惯如何影响个人生活。
4. 自我反思: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观察,找出自己的坏习惯,并分享在小组内讨论。
5. 制定改进计划:指导学生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计划,鼓励他们采取积极行动。
第十一课《不当“小马虎”》(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二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二班级上册?不当“小马虎〞?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二班级上册的第十一课?不当“小马虎〞?,主要内容是培育同学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做事仔细负责的态度。
通过讲解小马虎的害处和不良后果,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那么,培育他们的责任心和自律力量。
二、教学目标:学问目标:了解小马虎的概念和表现形式,明确小马虎的不良后果。
力量目标:培育同学的观看力、思索力和分析问题的力量,提高他们的自控力量和责任心。
情感目标: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他们的自律意识和负责任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小马虎的概念、表现形式和不良后果。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从小事做起,培育他们的自律意识和负责任的态度。
四、学情分析:同学年龄为二班级,处于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局部同学可能存在不够细心、马虎等问题,缺乏自律意识和责任心。
因此,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同学熟悉小马虎的不良后果,激发他们改正不良习惯的乐观性。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小马虎吗?你们身边有没有小马虎的例子?〞引导同学思索和答复。
其次环节:引入小马虎的概念1. 老师通过简洁明白的语言解释小马虎的概念,例如:“小马虎就是做事不仔细、不细心的表现,常常马虎大意,不留意细节。
〞2. 老师可以举一些详细的例子,如“小明上课常常遗忘带书、遗忘完成作业,这就是小马虎的表现。
〞第三环节:分析小马虎的不良后果1. 老师与同学一起争论小马虎的不良后果,引导同学思索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2.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小马虎的行为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样的困扰和麻烦?〞“小马虎的行为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吗?〞等等。
第四环节:分析小马虎的表现形式1. 老师与同学一起分析小马虎的详细表现形式,如“不按时完成作业〞、“不整理书包〞、“不爱整理自己的物品〞等。
2. 老师可以请同学举出身边的小马虎例子,进行争论和总结。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十一课 告别懒惰 积极进取|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十一课告别懒惰积极进取|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懒惰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负面影响,培养积极的进取心。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责任和目标。
教学内容1. 懒惰的定义和表现2. 懒惰的负面影响3. 积极进取的意义4.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5. 如何告别懒惰,积极进取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懒惰的负面影响,学会时间管理,培养积极的进取心。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责任和目标。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PPT2. 案例分析材料3. 时间管理工具(如时间管理表格、闹钟等)4. 小组讨论记录表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懒惰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懒惰的思考,导入本课主题。
2. 讲解:讲解懒惰的定义、表现和负面影响,以及积极进取的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懒惰和积极进取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告别懒惰,积极进取的方法。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制定自己的时间管理计划,并分享给大家。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告别懒惰,积极进取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告别懒惰,积极进取2. 副时间管理的重要性3. 正文:- 懒惰的定义和表现- 懒惰的负面影响- 积极进取的意义- 如何告别懒惰,积极进取作业设计1. 让学生制定一个一周的时间管理计划,并记录执行情况。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告别懒惰,积极进取的感悟文章。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懒惰的负面影响,学会时间管理,培养积极的进取心。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责任和目标。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难点能否得到恰当的解决。
第十一课 行为习惯(二)
《行为习惯(二》教案一、教学对象:3-7岁以上幼儿二、教学安排:本节课时间30分钟,导入语2分钟,复习3分钟,鲸吞12分钟,反刍5分钟,迁移5分钟,结束3分钟.三、教学内容:韵语、故事会、听动游戏、舒尔特方格;四、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幼小衔接韵语情景识字第一册第十一课《行为习惯(二)》共36个字:指甲剪头发理勤洗澡常换衣饭前洗食不语细细嚼能健体不择食不暴饮多喝水身体益;五、教学目标:㈠课时目标:1.全班100%的幼儿可熟练标准的诵读和点读认读本节韵语;2.全班80%的幼儿可正确背诵这些韵语;3.初步让幼儿掌握韵语的规律,要求幼儿发音清晰,吐字清楚;4.训练幼儿的竞争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㈡同时目标:1.通过老师设计的游戏方法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发音位置;2.通过教法设计训练幼儿的反应敏捷度和观察能力,为下步增加教学内容,加快课堂节奏做准备;3.通过教读口诀游戏方法的设计,对幼儿口部肌肉进行训练;4.通过让幼儿点读口诀来训练幼儿手、脑、眼、口的协调性;六、教学准备:字条、字卡、录音机、磁带光盘、教鞭、头饰(头饰上的字和头饰要分开)、秒表、大字帖;七、教学过程:㈠幼儿跟老师拍手,稳定情绪进入课堂。
㈡复习上节所学口诀及单字:1.幼儿一起点读口诀———接尾巴分组幼儿齐点读口诀 2.幼儿抢答字卡(顺认—打乱顺序快速抢答)㈢授新课师:刚才表现的真不错,全班表扬!幼:嘿!嘿!我真棒!嘿嘿嘿!我最棒!教读:1. 认读口诀:匀速读(一遍)2. 认读单字:口诀内点单字(点点豆豆的游戏)→出示字卡→顺认(一遍)→打乱顺序认读4. 认读单字:口诀内点单字(点点豆豆的游戏)→出示字卡(顺认一遍,打乱顺序认两遍)5. 幼儿点读口诀(一遍)→出示字卡,三个字三个字的读)。
注:老师根据实际情况送给幼儿礼物。
故事会:师:小朋友们坐端正了,看黑板上的这幅图画,老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不过小朋友们在听故事之前首先要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所学的韵语。
《引导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坏习惯》教案
《引导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坏习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坏习惯的存在,并明确其对学习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自觉纠正学习坏习惯的意识,提高自律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克服学习坏习惯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坏习惯的识别:分析常见的学习坏习惯,如拖延、粗心、玩手机等。
2. 学习坏习惯的影响:探讨学习坏习惯对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3. 纠正学习坏习惯的方法:培养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作息等良好学习习惯。
4. 家长和老师的配合:家长如何在家监督和引导孩子克服学习坏习惯,老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督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学习坏习惯的例子,引起学生对学习坏习惯的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学习坏习惯的识别、影响和纠正方法。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坏习惯,讨论如何改正。
4. 家长和老师的配合:讨论家长和老师如何共同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坏习惯。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学习坏习惯的认识程度。
2. 学生自觉纠正学习坏习惯的行动。
3. 家长反馈孩子在家庭中纠正学习坏习惯的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学习坏习惯的图片、案例和纠正方法。
2. 学习坏习惯问卷:用于学生自我评估和反思。
3. 家长联系表:用于记录家长联系方式,便于家校沟通。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坏习惯,以及这些坏习惯如何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如何克服学习中的坏习惯,并通过表演来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
3. 成长记录袋:学生创建一个成长记录袋,收集他们在克服学习坏习惯过程中的进步和成功案例。
七、家庭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个关于学习坏习惯的问卷调查,了解自己在家庭学习中的坏习惯。
2. 学生制定一个个人学习计划,设定目标,并思考如何克服现有的学习坏习惯。
八、家长参与:1. 家长工作坊:邀请家长参加工作坊,了解如何在家支持孩子克服学习坏习惯。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一课不当“小马虎”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一课不当“小马虎”不当“小马虎”——培养小学生的细心观察力与责任心导语: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要让小学生真正健康成长,除了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外,还需要关注他们的行为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的养成。
本文以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一课“不当‘小马虎’”为基础,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细心观察力与责任心,以助其健康成长。
一、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小学生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犯下一些低级错误。
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小学生在注意力、观察力以及责任心等方面的欠缺。
因此,有必要加强小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培养,使他们做事情更加细心、认真。
二、培养细心观察力的重要性1.提高学习效率:细心观察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2.预防错误发生:细心观察力可以避免生活中的低级错误,减少因疏忽带来的麻烦。
3.培养良好习惯:细心观察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三、培养细心观察力的方法1.专注力训练:通过课堂上的专注力训练、集中精神做练习、观察力训练等活动,培养小学生的专注力和细心观察力。
2.引导观察: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良好习惯:鼓励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整理书包、认真完成作业等,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四、培养责任心的重要性1.加强自我管理:责任心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2.促进人际关系:责任心的培养能够培养小学生对他人负责的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树立自信心:责任心的培养可以增强小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认知,树立自信心。
五、培养责任心的方法1.培养自律习惯:通过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让小学生养成自律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保持课堂纪律等。
2.提高责任感:让小学生参与一些组织活动,承担一些小的责任任务,从而提高他们的责任感。
《第十一课 高效学习,提升自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心理健康龙教版八年级上册
《高效学习,提升自我》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高效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2. 掌握时间管理技巧,学会合理规划学习时间。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4. 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动力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习时间管理技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学习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相关图片和案例。
2. 准备相关视频和音频材料,用于课堂讨论和互动。
3. 准备一些学习工具,如计时器、笔记本等,供学生使用。
4. 设计一些课堂练习和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通过几个关于学习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入学习的烦恼和问题,从而引出课程主题。
2. 知识讲解:针对“高效学习”这一主题,首先讲解如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时间管理技巧等基本知识。
3. 实例分析:选取一些成功的学习方法和案例,让学生了解高效学习的具体表现形式。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5. 心理辅导: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如焦虑、压力等,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更好地面对学习挑战。
6.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操作活动,如制作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等,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7. 总结回顾:最后,对课程进行总结回顾,强调课程主题“高效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学习挑战,不断提升自我。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效学习的方法,如合理规划时间,运用记忆技巧等。
2.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自我价值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如时间管理,记忆技巧等。
2. 难点: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国学启蒙之弟子规第十一讲《知错能改才是好孩子》教案
幼儿国学启蒙之弟子规第十一讲《知错能改才是好孩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弟子规》中的第十一讲内容——知错能改才是好孩子。
2.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改正能力。
3.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1.知错能改的重要性。
2.培养孩子改正错误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弟子规》第十一讲展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 1. 课堂引入- 通过故事或图片引入“知错能改才是好孩子”的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 2. 正文教学 - 讲解《弟子规》中第十一讲的内容,解释其中的道理和教诲。
- 引导幼儿讨论知错能改的具体案例,让他们理解并接受这一价值观。
### 3. 案例分享 - 让幼儿围绕“知错能改”的主题,分享自己或他人的经历和成长之路,鼓励他们勇敢承认错误。
### 4. 游戏互动 - 设计一些游戏或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体会知错能改的重要性,并在互动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 5. 提问和总结 - 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帮助他们总结学习内容,强化知错能改的教育理念。
四、教学方法1.观看故事动画或图片展示。
2.讲解与引导结合。
3.分组讨论和分享。
4.游戏互动。
5.提问与总结。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对“知错能改”主题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2.评估幼儿在游戏互动中的表现及团队合作能力。
3.收集幼儿分享的案例,评估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是否引起幼儿兴趣,理解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游戏和活动设计是否能有效帮助幼儿体会和接受“知错能改”的理念。
3.对幼儿参与的分享和讨论进行及时反馈,鼓励其积极表达和思考。
七、教学延伸1.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分享学习内容,增强其对“知错能改”价值观的认知。
2.在日常生活中及时提醒幼儿知错能改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形成良好习惯。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应该对“知错能改才是好孩子”的理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了他们自我改正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其品德修养和学习态度的提升。
家长学校专题培训—《引导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坏习惯》PPT
给父母的建议
给父母的建议
给父母的建议
给父母的建议
NO!
给父母的建议
给父母的建议
给父母的建议
谢谢观看, 欢迎使用
帮助孩子克服拖拉,与孩子的完美主义倾向作斗争
小学生如何克服拖拉的习惯
帮助孩子克服拖拉,与孩子的完美主义倾向作斗争
CONTENTS
目录
拖拉概述
PART 01
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
拖拉的影响
对当下的影响学习状态学习成绩亲子关系生活节奏
对以后的影响对生活的不满不够自信明知问题所在却无从下手的痛苦
拖拉的心理过程
时间:几个小时、几天、几周不等
拖拉怪圈
与现实条件的制约相区别,比如疲劳身体不适、情绪问题等。
拖拉的学术性定义
小学生拖拉是指小学生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将某一项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不断的延迟推后的一种非理性行为倾向。
拖拉的学术性定义
这次我想早点开始我得马上开始我不开始又能怎么样呢还有时间我这个人有毛病,我根本就不行
拖拉的根源
◉ 涉及内心感受、恐惧、希望、记忆、梦想、怀疑以及压力。◉ 但是他们并不能够识别这些情绪,只是感到不舒服,为了避免这种不舒服会选择拖拉这种方式,因为他们很害怕自己在根本上不能被人接受,比起费劲挣扎但仍陷于恐惧之境的脆弱以及被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的痛苦感受,自我批判的煎熬或许更容易被承受。
拖拉的情绪根源
最后的抉择道路一:不做 结果:1我无法忍受了 2何必庸人自扰呢道路二:做 过程:1 我不能再坐等了 2 事情还没那么糟,为什么我当 初不早点开始呢 3 把它做完就行了 4 我以后再也不会拖拉。
造成拖拉行为的家庭类型
PART 02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十一课 告别懒惰 积极进取|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十一课告别懒惰积极进取|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懒惰,以及懒惰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2.辨别懒惰和努力的区别,明白努力所带来的好处。
3.学会自我激励,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自觉行动的习惯。
4.掌握一些方法,迈出告别懒惰,迈向积极进取的步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什么是懒惰,以及懒惰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辨别懒惰和努力的区别,明白努力所带来的好处。
2.难点:如何激发孩子兴趣和动力,学会自我激励。
三、教学内容1. 活动1:搜集懒惰故事让学生自己搜集一些懒惰故事,并在课堂上发表。
故事类型可以是自己或者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具体要求如下:•可以是自己或者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虚构的(需要解释原因)。
•故事可以是有趣的或有教育意义的,但不能违背道德和法律。
•给出故事的懒惰情况、引发的后果以及个人的感悟。
教师要评价每个学生的故事,引导他们思考懒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鼓励他们思考如何摆脱懒惰,积极地面对生活。
2. 活动2:看视频《勤奋鼓励者总能赢》让学生观看视频《勤奋鼓励者总能赢》,视频中通过小鸟学习飞行的过程,给孩子们讲述了勤奋、自信、乐观的重要性,同时让孩子们认识到努力所带来的好处。
在观看完视频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如何理解勤奋、自信和乐观对于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3. 活动3:拼图比赛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幅十分复杂的拼图,规定时间可适当延长。
观察学生组内的协作效率,评选出最佳拼图小组,并给予小奖励。
在比赛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考、察觉、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并在交流中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
4. 活动4:写日记让学生写一篇自己的日记,内容要求如下:•记述这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写下自己对懒惰的认识和感受,以及自己想做的事情和计划。
教师对孩子们的日记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总结出如何消除懒惰的好办法,以及尝试着去实践。
《告别坏习惯,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教案飞燕
《告别坏习惯,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教案飞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坏习惯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树立养成好习惯的意识。
2.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克服坏习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3.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自律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坏习惯的危害:影响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学习效果等。
2. 好习惯的益处: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信、促进成长等。
3. 克服坏习惯的方法:毅力、替代行为、环境调整等。
4. 养成好习惯的策略:目标设定、行动计划、持续坚持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坏习惯的危害,引发思考。
2. 坏习惯的危害: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坏习惯,讨论坏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好习惯的益处:引导学生思考好习惯对自己的意义,激发养成好习惯的动力。
4. 克服坏习惯的方法:教授学生克服坏习惯的有效方法,如毅力、替代行为、环境调整等。
5. 养成好习惯的策略:引导学生制定行动计划,明确目标,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坏习惯的危害、好习惯的益处、克服坏习惯的方法和养成好习惯的策略。
2. 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坏习惯,讨论坏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激发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动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实例中认识到坏习惯的危害,学会克服坏习惯的方法。
4. 小组活动法: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讨论和分享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行动计划:检查学生制定的行动计划,评估学生的目标设定和自我管理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教学效果,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通过一个关于坏习惯的短剧表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坏习惯对生活的影响,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2. 主体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想克服的坏习惯和打算养成的良好习惯,讨论如何实施计划以克服坏习惯和养成好习惯。
小学心理健康第十一课《告别懒惰积极进取》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第十一课《告别懒惰积极进取》教案告别懒惰积极进取: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引言:小学生作为正在成长的群体,心理健康的培养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教案以小学心理健康第十一课《告别懒惰积极进取》为基础,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懒惰对于个人发展的阻碍,并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态度。
通过教师引导、课堂活动以及小组讨论,希望学生能够意识到努力工作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懒惰对个人成长的不利影响。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努力工作和积极进取的意义。
3. 学生能够总结出一些改善自己学习状态的方法。
4. 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或者视频素材,用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黑板或白板、粉笔或者马克笔。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主题(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者视频,引起学生对“懒惰”主题的兴趣,然后与学生展开一次简短的讨论:- 你们认为什么是懒惰?- 你们身边有没有懒惰的例子?- 懒惰对个人发展有什么不利影响?步骤二:课堂活动(15分钟)1. 设计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总结出至少三种懒惰的表现形式,并挑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2. 汇报和讨论: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汇报他们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讨论。
3. 教师点评: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给予积极评价并补充不足之处。
步骤三: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者黑板等工具,向学生讲解懒惰对个人发展的不利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积极进取的意义和优点。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过于依赖他人和怠惰会对我们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如果我们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好处?步骤四:小组讨论(20分钟)1. 设计小组讨论活动:将学生重新分组,每个小组讨论并总结出至少三种积极进取的行为,并挑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2. 汇报和讨论: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汇报他们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讨论。
第十一课《告别懒惰积极进取》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北师大版)
学生听பைடு நூலகம்事并进行思考。知道为什么懒惰造成后果。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形式,让学生从小故事中感悟大道理。
讲授新课
(一)心情话吧
1.阅读29页司马光的故事。
2.心灵悄悄话:
司马光依靠什么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大文豪?
小结:依靠勤奋读书,坚持不懈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大文豪。
以“勤奋,吃苦与成功的关系”为主题,组织一次即兴演讲。
5人一组,选一个人作为组长,每组用5分钟时间确定演讲内容。
2.各组选出一个代表上台演讲,时间为3分钟。
3.演讲结束后,各组组长作为评委,评出“最佳演讲员”和“优秀小组”。
(四)方法指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懒惰的人永远不会成功。面对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你一定要让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用“勤”字要求自己,主动做的事,这样进步得才快。怎样告别懒惰呢?
通过表演,感受懒惰带来的不良的影响。
经过表演和演讲,体会克服懒惰的方法。
通过阅读了解刻苦努力读书而成为一代名士的故事。
通过事例,感知只有努力、刻苦奋斗,才能改变懒惰,改变命运。
通过表演感受懒惰的危害。
通过活动的感受勤奋带来的后果。
通过小组同伴的交流,感受克服懒惰的 方法。
课堂练习
亲子分享
给父母讲一讲司马光“警枕励志”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11 告别懒惰,积极进取
课题
告别懒惰,积极进取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纲要》中明确指出,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包括: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树立自信,乐于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
第11课养成好习惯教学设计第1课时
2、“习惯”是什么意思?
3、习惯是慢慢养成的,我们要怎样养成好习惯?今天学习本课后,相信大家会受益非浅。(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学习要求。
(1)轻声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自学生字,画出课文中的新词。
(3)在不理解的词语和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师生质疑问难。
(3)为什么说“充满良好习惯的生活”才是合于自然的生活?良好习惯和自然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
3、再读课文,体会这些关键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四、拓展思维,课外延伸
1、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依照课文举例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好习惯应该从小养成。
2、交流:怎样培养我们的好习惯,改掉我们的坏习惯呢?
教学(反思)后记:
2、交流体会,学习写作方法。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好习惯?分别在课文的哪几自然段?
板书:清晨早起、讲究礼貌、不扰他人、珍惜时间、耐得清寒
(2)画出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说说他们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整篇文章用什么结构写的。
归纳:文章围绕“养成好习惯”写了几个具体的事例,就是第2~6自然段的每段第一句话,同时又是中心句,每段围绕中心句再进行分说。全文是用“总——分——总”结构写的。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
(2)理解词语。
(3)自由读课文,课文,自主学习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好习惯及其养成。画出这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想想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你是怎样理解“勿以善小而不为”的?
(3)为什么说充满良好习惯的生活,才是合于自然的生活?
懂得好习惯必须在幼小时养成,只有充满良好习惯的生活,才是合于“自然”的生活。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导学案-第十一课 告别懒惰 积极进取|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导学案-第十一课告别懒惰积极进取|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懒惰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2.学习通过自我控制和积极行动来打破懒惰的习惯;3.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进取精神。
二、教学重点1.了解懒惰的特点和影响;2.学习如何打破懒惰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自我控制来克服懒惰;2.如何培养积极进取的心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你们还记得上节课讲了什么吗?” “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并进行简单复习。
2. 学习新知识(1)懒惰的特点和影响1.什么是懒惰?(简单解释,例如:“不愿意做事情,总是想躺着休息。
”)2.懒惰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例如:“让身体变得虚弱,使人变得缺乏自信心和动力。
”)(2)如何打破懒惰的习惯1.自我控制。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战胜懒惰,例如:“把自己强制地完成某个任务”)2.积极行动。
(引导学生讨论积极行动的意义和方法,例如:“充满动力,积极参与活动”)3. 小结1.通过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总结懒惰的特点和影响,以及打破懒惰的方法。
2.与同桌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4. 作业1.阅读《四年级语文》第十册第八单元《船山禅师》一文;2.思考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采用了讨论加分享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也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课程中涉及到自我控制和积极行动等方面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积极探索、实践,培养出积极进取的心态,有益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第十一课《告别懒惰积极进取》教案
(2)掌握克服懒惰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强调时间管理、目标设定、自律等关键点,指导学生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
举例:讲解如何用时间管理工具,如时间表、闹钟等,来规划学习时间,确保高效学习。
(3)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勇往直前。通过分享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教学难点解析部分,尽管我尽力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但仍有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困惑。这可能是因为我对难点的解释还不够清晰,或者是学生的前知识准备不足。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可能需要设计更加直观的教学活动,或者提供更多的个别辅导。
在学生小组讨论时,我也注意到有的小组讨论不够深入,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的理解不够透彻。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引导,提出更具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们深入思考,从而提高讨论的质量。
(2)克服懒惰习惯的过程中的心理阻力。学生在改变习惯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焦虑等心理问题,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
举例:教授应对挫折的方法,如正面思考、寻求帮助等,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阻力。
(3)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从而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这是教学难点之一。
(五)总结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懒惰与积极进取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如何克服懒惰、积极进取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告别懒惰积极进取》这一章节的内容。首先,通过导入新课时的提问,我发现学生们对懒惰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他们能够迅速地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这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十一课引导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坏习惯
2、学习不定时。学习时间不固定,每天必要的学习时间无法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习时完全凭情绪,情绪好的时候可以学到深夜,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什么都不干了。知识是日积月累的,人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输入到大脑中去,饥一顿饱一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能是事倍功半。
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克服坏习惯,争取得到好成绩方面,可以尝试采用下面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帮助孩子树立对学习的自信心
有一个著明的小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自信对孩子的学习是多么重要。著明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非常调皮和淘气,为此学校将爱迪生列为“坏孩子”,因为爱迪生的捣蛋和喜欢别出心裁,常常弄得老师哭笑不得。最终,校方通知爱迪生的妈妈将他领走,告诉爱迪生的妈妈说这个孩子不可能有出息了。小爱迪生非常害怕妈妈会责骂他,而爱迪生的妈妈并没有责骂他,只是说了一句:“孩子,妈相信你能行”。在妈妈的鼓励下,爱迪生最终成为一个世界有名的发明家。自信心,是孩子成长中特别重要的个性品质。自信心强的孩子不会指望依靠别人的帮助,总会相信自己的力量,确信经过自己努力能取得成功。因此,自信心是一个有缺点的孩子成长为英才的必要条件。有人问居理夫人:“你认为成才的窍门在哪里?”居里夫人肯定地说:“恒心和自信心,尤其是自信心。”可见,自信心对孩子克服不良的习惯作用有多大,那么,父母可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我们可以让孩子按他们的方式去做事情,如孩子想游泳,不妨给他套上个救生圈,让他在水中嬉戏,做出游泳动作,他会兴高采烈地喊:“妈妈,我会了!”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就会增强自己的一份自信。父母亲特别要为孩子的“第一次”的尝试,这在他们一生的道路上将是一个良好的起步。为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去冒险,孩子本来是无所畏惧的,他们喜欢冒险,玩危险的游戏,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自信心就是从这里产生的。如果父母总是跟孩子说:“不行啊!太危险了!太吓人了!”这样,孩子新奇的体验欲望就会慢慢被淹没了。幼儿园有些老师注意让2岁的幼儿冒着倒塌的危险努力把积木一块一块地加高。这做法是很好的,因为孩子的自信来源于冒险的激动和失望的体验。此外,父母还要注意多用赞许的话鼓励孩子。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和评价,对孩子树立自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人的自信心最初是建立在别人对他的反应上,如果孩子认为自己讨人喜欢,并具有一定的能力,他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因些,家长要用微笑,赞许的话来鼓励孩子。通过多种方法,使孩子有了自信心,他就有可能克服学习的不良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引导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坏习惯东鄱小学五(2)徐金霞一、课题指背景孩子的成绩总是牵动着家长的心,成了大多数人最关切的头等大事,很多家长为孩子的学习好点,想方设法为孩子选好的学校,好的班,为孩子请家教,送孩子上各类的培训班。
有些家长则天天提醒孩子学习要认真,不要偷赖,不要怕困难。
那么,我们当家长的这样做了,孩子的成绩就会好吗?有什么办法能真的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好起来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二、教学目的1、让家长明确要让孩子学习好,很主要的是要培训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帮助家长掌握引导孩子克服学习上的环习惯的方法三、教学过程孩子学习成绩高与低,除了智力因素外其实孩子的学习习惯形成得好不好,会起着很主要的作用,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影响孩子学习的几个坏习惯。
习惯是经常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
好习惯可以带来好的结果,而坏习惯会带来坏的结果,在许多时候,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就是由于如下的一些坏习惯在作怪:1、学习无计划,学习上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总是要老师和家长在后边推着,不断地提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成绩的好的学生一般计划性都很强,学年有学年总目标,每周有周计划,每日有日的任务。
2、学习不定时。
学习时间不固定,每天必要的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学习时完全凭情绪,情绪好的时候可以学到深夜,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什么都不干了。
知识是日积月累的,人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输入到大脑中去,饥一顿饱一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能是事倍功半。
3、学习不定量,每天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喜欢搞集中复习,临考突击,每天该记忆的内容欠账,应该做完的作业欠账,应该复习的东西也欠账。
要想较好地掌握知识,必须靠每日的知识积累,没有量的积累,便不会有质的飞跃。
靠集中复习,临考突击学到的知识,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差记不牢,经不起严格的检验。
4、学习马马虎虎。
上课时忘记带学习用品,不专心听课,人在心不在,粗心,抄写中明明是“b”但抄下来变成了“d”,计出来的得数是41,写在作业本上时却写成了14。
作业经常能以最快速度完成,但字迹潦草,错误率高。
马虎在孩子中,已经成为了一种通病,如果家长不注意,不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5、学习时一心二用。
上课时经常走神,甚至做一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自习课时常沉迷于空想,或者东翻西看,浪费时间。
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作,一边听歌一边写文章,做题,有人说话还搭腔。
专心致志是学生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一般人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所谓“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闻而聪”。
6、把作业代替复习。
不少孩子上完课一坐来就做作业,做完作业往书包一塞,便安乐大吉,作业前不复习,作业后也不复习,以为做作业就可以当复习。
先复习再做作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高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增强对知识的记忆的好方法,如果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没有及时复习,很快就会遗忘一半以上,但不少孩子不明白这个道理,有些孩子知道了,却往往为了快点完成作业就可以去玩,“复习是不用交给老师的”,所以能懒则懒,不愿复习。
上面讲的是很多孩子都很容易犯的,对提高学习质量影响极坏的一些坏习惯,作为家长,要好好观察,了解自己孩子目前有没有些坏习惯,对此要引起足够重视。
这些坏习惯被纠正了,孩子的成绩才有望提高。
那么,如何防止孩子出现这些坏习惯,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这些坏习惯呢?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有这些坏习惯的原因。
其实,原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孩子对学习缺乏自信心,想着反正很难学好,干脆随便算了。
二是缺乏自觉性。
有时候想做好,却抵档不住外界的诱惑,做好了一段,又无法控制自己,坚持不下来。
三是厌恶学习。
因为各种原因,对学习无兴趣,有些更发展成讨厌学习,害怕学习,一提起要学习就反感,要他如何好好地学习就别提了。
四是不懂得怎样才能学习好。
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有20%左右的孩子说最烦恼的事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到好成绩。
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克服坏习惯,争取得到好成绩方面,可以尝试采用下面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帮助孩子树立对学习的自信心有一个著明的小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自信对孩子的学习是多么重要。
著明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非常调皮和淘气,为此学校将爱迪生列为“坏孩子”,因为爱迪生的捣蛋和喜欢别出心裁,常常弄得老师哭笑不得。
最终,校方通知爱迪生的妈妈将他领走,告诉爱迪生的妈妈说这个孩子不可能有出息了。
小爱迪生非常害怕妈妈会责骂他,而爱迪生的妈妈并没有责骂他,只是说了一句:“孩子,妈相信你能行”。
在妈妈的鼓励下,爱迪生最终成为一个世界有名的发明家。
自信心,是孩子成长中特别重要的个性品质。
自信心强的孩子不会指望依靠别人的帮助,总会相信自己的力量,确信经过自己努力能取得成功。
因此,自信心是一个有缺点的孩子成长为英才的必要条件。
有人问居理夫人:“你认为成才的窍门在哪里?”居里夫人肯定地说:“恒心和自信心,尤其是自信心。
”可见,自信心对孩子克服不良的习惯作用有多大,那么,父母可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我们可以让孩子按他们的方式去做事情,如孩子想游泳,不妨给他套上个救生圈,让他在水中嬉戏,做出游泳动作,他会兴高采烈地喊:“妈妈,我会了!”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就会增强自己的一份自信。
父母亲特别要为孩子的“第一次”的尝试,这在他们一生的道路上将是一个良好的起步。
为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去冒险,孩子本来是无所畏惧的,他们喜欢冒险,玩危险的游戏,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自信心就是从这里产生的。
如果父母总是跟孩子说:“不行啊!太危险了!太吓人了!”这样,孩子新奇的体验欲望就会慢慢被淹没了。
幼儿园有些老师注意让2岁的幼儿冒着倒塌的危险努力把积木一块一块地加高。
这做法是很好的,因为孩子的自信来源于冒险的激动和失望的体验。
此外,父母还要注意多用赞许的话鼓励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和评价,对孩子树立自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人的自信心最初是建立在别人对他的反应上,如果孩子认为自己讨人喜欢,并具有一定的能力,他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
因些,家长要用微笑,赞许的话来鼓励孩子。
通过多种方法,使孩子有了自信心,他就有可能克服学习的不良习惯。
第二种方法:纠正孩子学习没有自觉性的坏习惯。
如今许多孩子缺乏吃苦耐劳,勤奋向上的精神,好玩,潜意识的惰性不断滋生。
还有些孩子因为家庭教育不当,学习的自觉性越来越差,甚至对学习产生一种抵触情绪。
大多数孩子是在老师,家长的皮鞭下学习,这不但不能激发孩子的未知欲,反而使孩子把学习当作一件不愿做的事,产生厌学情绪。
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但要知道,这需要多方面的培育条件,如家庭和睦,老师的表扬与批评,环境的影响等。
现在的孩子聪明,但贪玩,这就要求父母要好好教育,使孩子走向自觉学习的道路。
怎么做才能使孩子学习自觉呢?首先要注重对孩子进行人生教育,用理想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父母要经常教育孩子爱祖国,爱家乡,用模范人物的事迹启发孩子要爱集体,爱学习,爱劳动。
还要教育孩子树立学好知识,报效祖国的理想,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同时,要注意在生活中循循善诱,培育孩子自觉学习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孩子,好奇心还很强,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来正确引导。
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外出旅游,广泛接触外部世界,经常到公园,博物馆,科学馆等玩玩看看,既能满足孩子好玩性,又能增长知识。
如果再让他把外出的所见所闻写成短文,又达到了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的目的。
还可以用成绩激励孩子,鼓励孩子自觉学习的兴趣。
家长可以利用孩子学习所得的成绩来鼓励他,与孩子一起做一本“光荣册”,把孩子获得的一次次荣誉,包括获奖日期,装饰品或奖状等内容,颁发单位一一记录下来,并告诉孩子这一切已成为历史,这只说明过去努力了并获得了荣誉,要多想想以后怎么办,千万不能骄傲自满,以此不断鼓励鞭策孩子,使其不断进步。
通过多种办法,使孩子逐步克服学习不自觉的坏习惯。
第三种方法:纠正孩子厌学的坏习惯孩子厌学并不可怕,关键是父母要掌握正确的引导方法,只要方法妥当,变孩子的厌学情绪为爱学,乐学是完全可能的。
从心理卫生的角度讲,厌学是腐蚀学生心灵的蛀虫。
一个学生如长期缺乏学习热情,总是感到精神疲倦,最终会使他对一切学习活动趣味全无,从而出现逃学或其他一些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为什么会厌学呢?从外部原因来看,一是因学习活动重复,单调,枯燥,二是孩子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求进取,读不读书无所谓的不健康思想还是在腐蚀着孩子和他们的家长。
三是家庭教育方式过于严厉,老师讲课没有吸引力,师生关系不太好都会引起孩子厌学。
从孩子内在原因看,主要是孩子缺乏求知欲望,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成绩不好,长期得不到奖励,得不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肯定,赞赏。
但要注意,有厌学情绪的孩子其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不尽相同,因此父母对矫正孩子厌学的对策也不能完全一样,比如,有的孩子厌学的主要原因是家庭不和,家长的行为存在严重的问题,这时,父母就应从孩子的前途出发,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改善家庭的不良环境和家庭气氛,给予孩子温暖和理解,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逐渐改变孩子的厌学状况,纠正孩子的厌学问题。
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动机。
有时孩子认为学习是苦差事,没劲头,要解决这些孩子的学习动机问题,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有正确的评价,要用具体的事例说明学习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是为了将来能为社会作贡献。
要向孩子说清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要把这些道理讲细讲透讲清。
此外,父母还可以配合老师帮助孩子解决学习方法不对头的问题,比如语文科,如果是字词掌握有困难,可以引导孩子重视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理解好字的读音,书写和字义。
如果是作文有困难,可以告诉孩子多看一些同龄孩子写的文章,从仿写开始,慢慢掌握写作的方法。
对怎样学好数学,可以告诉孩子首先要听好每一节课,因为前面一个知识掌握不好,下节课就不容易听明白,还会直接影响有关题目的解答。
告诉孩子听课时要了解概念的意思,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课后要复习,熟记每个概念,公式和计算法则,计算时要用草稿纸,提高计算准确率等等。
如果孩子几科都学得不太好,可以让他选择学得较好的一个学科为突破口,先学好一个学科。
还可以采用兴趣转移法。
比如语数英他都不想学,但喜欢跑步,且跑得快,我们可以与老师商量让他参加田径队,他在跑步方面有了成绩,当然高兴,我们就可以因势引导,告诉他学文化课能像跑步一样,肯下苦功,肯定也能学好,通过一系列工作,孩子厌学的情绪是有望改正的。
为了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坏习惯,家长还要培养孩子的恒心,克服坏习惯,培养好习惯,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中间,孩子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当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经常给孩子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分享他们学习上的成功与快乐,鼓励他们冲破学习的一个个难关,这些是孩子很渴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