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下《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下《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教学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析课文二三自然段,理解文章内容。

2、初步认识总分的构段方式,抓住重点词句读懂段的意思。学习作者总分的写法,练习写一短话。

3、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的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

发现和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练习写一处景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师引: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知道了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么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庐山都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庐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雾学生边说老师板书简笔画)

师:作者最喜欢什么景色?你从课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生:(尤其)——通过重点词知道的。从课题入手(神秘美)

2、师:过渡句:是的,庐山景色很美,但庐山的云雾更神奇,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那么庐山的云雾到底神奇在何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师:板书课题《庐山的云雾》学生书空。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通过提问的形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并通过教师简短的过渡语,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品析课文二三自然段,感受庐山云雾的美。

(一)引领学生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师:看课文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想想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庐山云雾的什么特点?是围绕哪句话讲的?

2、学生答:(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师:是的,这句话就是这段的中心句,也叫总起句,整个这段就是围绕这句话写的。下面就请同学们再默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具体描写云雾“千姿百态”的,边读边用波浪线划出你喜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喜欢。

3、学生默读课文,完成思考题。

4、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1)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

师: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师:想不想看看这美丽的景色,课件出示图片。欣赏了这么美的云雾,那么谁能把你看到的感受读出来呢?学生看图片后读课文(先指名读,再齐读)

(2)那些缠绕在半山腰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师:说说你喜欢这句话的原因?谁能用简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给大家表现一下“缠绕”。学生先说原因再用简笔画表现“缠绕”

(3)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

师: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山谷比作“茫茫的大海”?

(4)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师:你是如何理解“天幕”的?学生谈看法。

5、(课件出示四幅图及文字)师:大家看这段的最后,作者运用了什么标点符号,谁来说说作者为什么运用省略号?

生:谈自己对省略号的看法。

师:那么大家展开想象,说说看,云雾还像什么?学生发挥想象,说自己的看法。老师评价:(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

6、师:请大家看图片,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读课文。师:谁还想读?学生齐读课文。

7、小结:第二自然段作者围绕中心句“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运用总分的写法,分四个方面,自上而下,从局部到全局,把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表现了出来,这是庐山的一种静态美。其实,庐山的云雾在有风时的动态,更美,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二)自学第三自然段

师引:学习之前老师提了几个要求请大家认真完成。

1、大屏幕出示自学要求,请同学读。

一读:认真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二划:用“——”划出中心句,用“~~”划出描写云雾变化的句子。

三想: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具体描写的。

2、学生自学。

3、老师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句子后评价(你划的真准确,谁来把句子再读一读。(2)你还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云雾“瞬息万变”呢?学生抓住:(刚刚、转眼间、明明、又变成)师评价: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4、师过渡:云雾变化这么多,这么快,真是(瞬息万变)啊.想不想亲眼看看呢?在看之前老师有个要求:请大家边看,边回顾刚才的重点词句。课件展示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学生看图片,回忆文章重点词句。

5、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四自然节

1、过渡:同学们,学到这儿,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庐山说,谁给大家开个头。学生大胆回答后老师评价:(同学们说的真好,下去我们继续交流)

2、师:文中作者也发出了感叹,看第四自然段,我们来读一读(出示课件)——听老师读——齐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品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我主要采用: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以读促写,学生通过品读课文,掌握写作方法,产生写作的欲望,做到读写结合。同时在学习的

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积累和运用语言能力。)

三、大胆实践、展示自我。

师过渡: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运用了总分的写法.运用中心句先总的概括景物特点,然后通过分述具体地描写这个特点.这就是写作的一种常用方法。今天我们就采用这种方法选择一处景物来练着写一写。(大屏幕出示)选择你喜欢的内容,看谁写的好。

1、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

2、风筝的样子可真奇怪。

3、动物园的动物真多。

(1)学生练习写(2)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自己的习作.

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汇报,老师真高兴,因为同学们又进步了。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认真落实有读到写的重要环节,更是把读和写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方法之后,就会产生写的欲望,本环节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自己尝试写,自己实践,从中品尝成功的喜悦,树立写作的信心。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同学们,《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抓住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采用总分的写法展现了出来。在写景的文章中,我们经常运用“总分’这种方法,请同学们在今后的习作中试着去运用,你会发现你的作文会越写越好。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总结,使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