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与文化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摘要】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话题。
在翻译领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翻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化。
文化对翻译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还包含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文化差异是翻译过程中的挑战之一,需要翻译者具备文化中介的能力。
在翻译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翻译者需要理解并尊重源语言的文化背景。
而在文化转换中,也存在着一些悖论,需要仔细思考和解决。
文化与翻译的互动促进了跨文化交流,翻译需要对文化因素有深刻的认识和应用。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需要不断地探讨和加深理解。
【关键词】文化,翻译,关系,影响,文化差异,挑战,文化中介,文化意识,重要性,文化转换,悖论,跨文化交流,辨识,应用,互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1. 引言1.1 文化与翻译的定义文化与翻译是紧密相关的概念,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我们来看文化与翻译的定义。
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习俗规则等。
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行为,将一种语言的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文化与翻译的联系在于,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
翻译时要考虑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文化在翻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翻译的选择、表达和理解。
翻译则通过传播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文化与翻译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得到更详细的探讨。
1.2 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财富,它包括了价值观念、习俗习惯、历史传统等内容。
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翻译者的选择、传达和理解。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隐含含义,翻译者需要在理解源语言的基础上,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特点,以保持原文的意境和风格。
在翻译时,翻译者需要对原文所涉及的文化现象、事件等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可能会出现误解或歧义。
中英文化互译
Color - Green
green-eyed 眼紅
She is a green hand in teaching English. 在英语教学中,他还是个生手。
green
在埃及寺庙的地面是绿色的。在希腊和摩尔人中绿 色代表胜利。对于穆斯林来说绿色是神圣的,在前 往圣地麦加朝圣之后他们手拿绿色的旗帜,头戴绿 色的(穆斯林的)头巾。他们甚至把做祷辞用的小 块地毯也设计成绿色图案。苏格兰高地人以身穿绿 色来代表荣誉。绿色也是爱尔兰的国色。绿色作为 交通信号色则表示通行。在医疗急救设备上往往涂 有绿色。在家庭中使用绿色可有益于消除身心疲惫。
Culture: [ˈkʌltʃə(r)]
n: 文化; 养殖; [生物学] (微生物等的) 培养; 修养 Vt: 培植,培养
Culture i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knowledge of a particular group of people, encompassing language, religion, cuisine, social habits, music and arts.
3.有时 blue 又有社会地位高、出身名门的意义, 如:He is proud of his blue blood. 他因出身名门贵 族而骄傲
white
1.white 在汉语和英语的联想意义中都有纯洁 和清白的意思,但也有一些含义上的不同。 例如,汉民族文化中,白色与死亡、丧事相 联系。如“红白喜事”中的“白”指丧事 (funeral),表示哀悼。但在英语文化中, white 表示幸福和纯洁,如新娘在婚礼上穿白 色礼服,代表爱情的纯洁和婚姻的贞洁。
跨文化传播中翻译与文化适应性策略
跨文化传播中翻译与文化适应性策略跨文化传播中的翻译和文化适应性策略作为全球化的翻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传播要求翻译者不仅具备专业的语言翻译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文化适应性。
翻译的目的是将信息从一种语言传达到另一种语言,但语言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翻译必须同时考虑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传播中的翻译和文化适应性策略,旨在提供有关如何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进行成功传播的指导。
首先,翻译在跨文化传播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翻译不仅仅是将文字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更重要的是传递原文的意义和目的。
因此,翻译者需要全面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受众的文化特征以及传播的目的。
仅仅依靠字面翻译无法准确传达原文意义,有时甚至会导致误解和冲突。
其次,文化适应性是跨文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策略。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习俗和社会规范,翻译者必须了解并尊重这些文化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应注意避免使用一些可能引起冲突的词语或表达方式。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红色通常象征着幸福和繁荣,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可能被认为是危险或愤怒的象征。
因此,如果将一个广告海报翻译成西方语言时,翻译者应当谨慎选择红色的使用。
此外,适应性也需要灵活运用翻译技巧。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出现很多翻译难题,如语言的特殊表达方式、文化隐喻或成语的翻译等。
翻译者需要根据受众的文化背景和口语表达习惯,灵活运用翻译策略。
例如,当翻译一个含有文化隐喻的故事时,翻译者可以选择相似的文化隐喻来传达原文的意义,而不是直译。
此外,准确的文化传播还需要翻译者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翻译者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的语言环境和沟通方式。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与原文作者或受众进行积极的沟通,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翻译者还需要具备解决跨文化冲突的能力,例如,处理受众对原文的误解或不理解等问题。
最后,为了保证跨文化传播的成功,翻译者还应具备良好的研究和学习能力。
中英文化与翻译的差异ppt课件
3.联想的差异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 In the land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 如鱼得水 like a duck to water 多如牛毛 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5、宗教信仰的差异:
❖ 相比较而言,基督教是英美国家的主要宗教信仰, 由此产生了许多独具宗教特色的文化。
❖ Christmas comes but one year. (圣诞节一年才过一次,或 佳节难逢)
❖ Every 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 (人人都得背自己的十 字架, 喻指人人都得肩负生活重担、忍受生活中的苦难)
❖ 如,在英美国家,人们喜欢养狗,因此常以 dog来自称或互称,却不含卑劣之意。狗在英 美国家还有着“人之良友”(man‘s best friend)之美称。
❖ Every dog has its day. 人人都有得意日。 ❖ Dog does not eat dog. 同类不相残。 ❖ 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个幸运儿。
❖ The cross on his breast and the devil in his clothes. (十字 挂胸前,鬼魅藏心间)
❖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天助自助者)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 The bread never falls but on its buttered side. 人倒 霉,喝凉水也塞牙。(二者去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习 惯)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作者:王雪甲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06期摘要: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不仅涉及语言问题,而且涉及文化问题。
在翻译中,文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文化和翻译这两个方面着手,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实现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文化;翻译;关系一、引言翻译是信息的一种语际转换过程,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文化是一个民族知识、经验、价值态度等方面的总和,渗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
人类社会的各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都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能够准确地用译文表达出原文的信息,在翻译的过程中,文化这一因素必须考虑在内。
二、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定义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来看,文化包括物质和意识形态两个领域,也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方面。
根据这个广义的定义,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将语言文化特性分为五类:生态学、物质文化、社会、宗教和语言。
从狭义上来看,文化仅仅指的是精神文明。
三、翻译的定义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信息转变为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
然而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都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活动”。
下面列举两个翻译学者对翻译作出的定义。
玛丽·斯奈尔·霍恩(Mary Snell-Hornby)指出“翻译并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单纯的词句转码,而是一种更复杂的活动形式,人们通过这种形式在新的情境下对一个文本提供相关信息,并在已经发生改变了的功能、文化以及语言环境下,尽可能接近地保持原文本的各个方面。
”拉尔森(Mildred rson)把翻译定义为“一组具体符号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的意义传输。
”根据以上两位翻译学者对翻译的定义可以看出,翻译更多地被看作是一种文化的传输,而不是语言的传输。
翻译不再是简单地从一个文本解码到另一个文本的活动,而是一种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活动。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文化与翻译是两个相互关联却又有着独立性的领域。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精神财富,是人们生活和思想方式的总和。
翻译是连接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通过翻译,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信息得以交流和传播。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谈论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与影响。
文化是翻译的基础和原材料。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所属的文化背景,而翻译的内容和对象也是源自于文化。
在实际翻译中,翻译者需要充分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背景,才能准确地将其翻译成目标语言。
中国古代的文言文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和宗教文化,而要想将这种文化精髓准确地传达给外国读者,就需要翻译者对中国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同样,在翻译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时,翻译者也需要对原文所属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贴切地表达原作的意境和情感。
文化是翻译的基础和源泉,没有文化的支撑,翻译就无法准确、完整地传达信息。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和载体。
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而翻译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翻译,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得以传播和交流。
人们通过翻译,可以了解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知识、技术、文化和思想,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理解。
中国的古代文化在翻译传播的过程中,让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让中国人了解了其他国家的文化特色。
翻译扩大了文化的传播范围,让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促进文化的多元交流。
文化与翻译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文化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而翻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工具,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文化。
通过翻译,不同文化之间的思想、价值观和观念得以交流和融合,从而影响和改变了目标文化的某些方面。
在中国古代,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佛经和佛教经典都是通过翻译而传入中国的,这些翻译作品让中国的宗教和文化得到了丰富和深化。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文化和翻译是紧密相关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被视为互相促进的。
在翻译过程中,能够成功传达另一个文化的信息需要深刻理解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
翻译涉及到语言、文化、社会变革等方面,越是了解目标文化的细节,越是有可能进行准确的翻译。
文化对于翻译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翻译者需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便在翻译过程中保持最大的准确性。
例如,某个国家对于食物、宗教、政治和其他方面的看法可能会影响某个词汇的含义和使用方式。
在翻译过程中保持敏感和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减少翻译错误的发生。
翻译是文化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翻译,人们可以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因此翻译也可以视为一种文化传播。
翻译是一种建立桥梁、加强相互理解和扩大文化交流的过程。
当我们开始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我们便进入了跨文化交际的领域。
在翻译过程中,除了语言的差异,还有可能会遇到一些翻译难题。
这些难题来自于翻译的文化差异。
例如,一些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同的概念和词汇,有时候需要进行适当的文化转换。
在这些情况下,翻译者需要运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并采取一些适当的步骤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翻译可以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人们相互了解。
通过翻译,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他文化的价值观、信仰、习俗和社交规范。
这些知识可以成为增强交流的基础,有助于建立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共同点,从而实现更好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翻译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愈加频繁和紧密,突破语言和文化障碍已成为建立和维持国际关系的关键。
另外,翻译也有助于在国际社会上推广各个国家的文化、知识、技术和创新成果等。
综上所述,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足以证明两者的紧密联系。
在翻译过程中,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对于准确传达信息至关重要。
同时,翻译也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
因此,应该把文化和翻译作为双方之间有效交流的重要环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文化翻译理论韦努蒂课件
文化翻译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01 02 03 04
不足
难以完全传递文化信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复杂性,完全传递文化信 息是非常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
过度强调源语言文化:文化翻译理论有时会过度强调源语言文化的价 值,而忽视目标语言文化的接受性和需求。
详细描述
03
04
05
1. 文化背景的传递:在 文学作品中,文化背景 的传递对于理解作品具 有重要意义。例如,在 翻译西方古典文学作品 时,需要准确传递作品 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 环境等。
2. 语言风格的再现:文 学作品的语言风格是其 独特性所在,需要在翻 译中得到再现。例如, 在翻译诗歌时,需要再 现原诗的韵律、节奏和 修辞手法等。
文化翻译的重要性
文化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 段,能够将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 传递给目标语言读者,促进不同 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文化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文化翻译理论
早期的文化翻译理论主要关注语言之间的转换,强调翻译的忠实 性和准确性。
现代的文化翻译理论
现代的文化翻译理论更加注重文化的传递和表达,强调翻译的跨文 化交流性质。
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翻译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 作用。文化翻译理论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 术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跨文化交流与翻译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文化差异: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给跨文化交流和翻译带来了诸多挑战,如价值观、思维方式 、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缺乏共同语境: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人们往往缺乏共同的语境和理解框架,导 致交流和理解困难。
翻译中的文化——文化学派的翻译观
翻译中的文化——文化学派的翻译观由于古代诗歌在语言表达和意向表达中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这种性质通过读者独特的视角和对审美的不同体验产生了一种模糊美。
一、文化翻译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学派有关理论与译者领域在不断地发展和相互扩散,所以文化译者的过程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不断向跨学科和多角度的方向发展。
在文化学者的思想中,翻译也被称为文化转换。
对相关学者来说,翻译不仅需要解码、重组文字,还是文化交流的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能局限于文字本身的含义,还要重视文字在翻译语言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学派强调,文化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翻译也会赋予文化新的含义,这对翻译本身来讲是一种进步和完善。
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是对句子或文字的翻译,也是对古典文化的翻译。
随着现代社会理论和课堂教学的有效率发展,译者也与文化研究展开全新的融合。
在译者时,如果我们只是主观强化对宏观文化的研究,就可以对研究主体产生很大影响,但过分研究文本的技巧和词义,也可以制约诗歌的发展和健全。
因此,在实际译者过程中,译者只有将两者充份融合,就可以翻译出杰出的作品,更好地传播文化。
中国古典诗歌本身的表达方式比较含蓄,这种含蓄、多解和不确定性正是我国语言表达的独有方式。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翻译和研究古典诗词,通过研究诗歌的模糊性,凸显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中国古典诗歌常常采用借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方式抒发作者的情绪。
诗歌本身就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诗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诗歌的模糊性,引致中国古典诗歌在意象和意境方面比较模糊不清。
在诗歌的整体定义过程中,模糊不清美对译者增添了非常大的困擾。
三、在文化视角下欣赏中国古典诗歌在中国文化悠悠长河中,古诗词有著十分多样、光辉的历史。
在发展诗歌的过程中,译者存有责任将其翻译成多种语言,尤其就是翻译成英语,以此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更好地发展中国的古典诗歌。
中国传统文化 翻译
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套独特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及艺术、文学、音乐、建筑、服饰等方面的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进行,一是“中国传统”这个词的翻译,二是“文化”这个词的翻译。
“中国传统”可以翻译成“traditional China”或者“Chinese tradition”。
前者直接翻译字面意思,后者则强调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性和独特性。
“文化”一词可以翻译成“culture”,这个翻译最直接,也最常见。
不过,在特定的语境下,也可以将其翻译为“civilization”或者“heritage”,以突出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力和历史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思想体系,以及诗、书、画、礼仪、音乐、戏曲、武术等各种艺术形式。
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倡仁爱、诚信、孝道等道德品质。
而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佛教思想则强调超脱尘世,追寻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方面也有独特的特色。
例如,中国古代诗歌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最为著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和感悟。
中国的书法和国画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
音乐方面,中国传统音乐注重表达情感和精神追求,传统乐器如古琴、二胡和琵琶等都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和服饰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结构,例如宫殿、寺庙、园林等,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环境的独特见解和审美理念。
中国传统服饰也有其独特的特色,例如旗袍、汉服等,每一种服饰都代表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文化。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独特宝藏,它不仅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国际影响力。
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对比
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对比文化翻译是指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各民族间的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探讨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
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对比,欢迎大家参考与借鉴。
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对比1.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文化"传真"在此意指文化翻译的基本原则。
它要求译语要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所要传达的意义、方式及风格。
换言之,就是把原语的"形"、"神"在译语中原计原味地体现出来。
由此可见文化"传真"的研究是翻译中的关键部分。
翻译之所以不那么容易,乃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
一旦语言进入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
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
正是以上这些互变因素,英汉民族的语言文化体现出各自特有的民族色彩。
比如《红楼梦》中有这么一句话"……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
"一般认为,嫡亲的孙儿、孙女的血缘上要亲过外孙、外孙女。
王熙凤这句话无疑是指林黛玉气质不凡,就像贾母的孙女一样,借此来讨得贾母的欢心。
如果将这句话译成"She doesn't take after your side of the family, Grannie. She's more like a Jia."这样便有贬损贾母娘家之嫌。
谙熟中国传统的杨戴伉俪将这句话译为"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but looks more like a Jia."该译文使凤姐的言外之意表达得贴切到位,把中国这种封建家庭的传统意识忠实地传达给了读者。
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自然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文化可译性。
因为人类的大脑不仅有同样的生理机能,而且具备相同的思维能力,所以对某些事物的认识有时候是相同或相似的,不同的民族也就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语言文化。
这时,英汉互译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这种文化可译性正好体现了文化重合的作用。
这时,我们可以采用直译法或类似于直译的方法,直接用译文来表达原文的信息。
比如关于“heart”一词的英译汉:“sweet heart”译为“爱人”、“heart of stone”译为“铁石心肠”、“from one’s heart”译为“衷心”、“with a heavy heart”译为“心情沉重地”等;再比如汉译英:“晚会”译为“evening party”、“电扇”译为“electric fan”等。
(二)文化半可译性。
汉语民族和英语民族归根结底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尽管两者在有些时候对事物的认识是相同或相似的,但其在认识事物的方法和角度上也会大同小异,所以产生的语言文化在相同或相似中难免会存在一些差别。
对于这类语言的翻译,就应该采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这样既保留了原语言的内容和总体风格,又采用了目的语中的合适词语和语言习惯,以求把原语信息用目的语民族的习惯性语言表达出来,从而让目的语读者更容易接受。
比如英译汉:“as strong as a horse”译为“壮得像头牛”(而不是马)、谚语“Money makes the mare go”译为“有钱能使鬼推磨”(而不是母驴)等;再比如汉译英“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译为“In the country of the blind,the one eyed man is the king”等。
(三)文化不可译性。
汉语与英语的语言距离也在某些方面相距十分遥远,这对于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来说亦是如此。
这些巨大的文化差异会给翻译造成很大的困难。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与“翻译”有关文档共7张)
• 的目的。
第3页,共7页。• 第二,翻译止是一个简单的译码———重组过程,更
虑多种制•约因重素,为要翻译的研究还拓宽是了思一维空个间。交流的行为。这里的交流指的是文化内 •••••• 部有内面德化国把与达翻的理翻文成译行论译化 一 、为家分之 致 语,译弗为间 际,语者米文的 翻言应尔化相译学精的内互 和派通赞翻交 符的同译两流 际代和,种他。 翻表文或认关 译人化为多于,而物外翻种翻巴雅翻译语译斯各译的言的。奈布本进分[特森质6而类从把是]她问了更翻一的题解宏译种观向其观分跨点来文的为文得没化层语到。 和和认第外作自关 部所与所和是重第虑拥探的根作自第描重该传传为四部为2于与蕴奈蕴传为要三多有讨转于为2三述要文00统 统 相 ,研 文 翻文 含 达 含 统 了 的 ,种 更 ,换 语 文 , , 的 本世世不翻并观观比究化译 化的强的观满还制多与言化翻而还在纪纪同译且念念较,翻单 之不调不念足是约的接所翻译在是译88的不注00把把而即译位 间同传同把不一因自受处译不于一语年年历应重翻翻言文观的 的文译文翻同个素由的观应该个文,代代史该跨因译译本的争 相化原化译的交文的局文交化,,,起起时局学文为可此看看的主论 互功文功看需流化主限本流里,,期限科,学翻以一作作要由 交能信能作要的之要于在的功“翻翻有于的翻译灵文方是是代来流息是行中代对译行能,,,译译不对研抓抓翻译研活化面一一已 。不一为原语为的,学学同原究住住译翻较究重语应个个久 同个。语文。等研研的语。了了就译之拓写域考从从从文化值,,究究原文从 这巴这是就科宽甚”虑。原原原本里。出出则本最 一斯一满是技了至翻语语语的功现现和的开 点奈点足文文思打译到到到能一一规描,特,文化献维破也也的译译译的种种范述关化内的空原服就就入入入等““注的部翻间文,,务其而达达文文语语语值文需与译。的对目在到到化化的的的;化 要 文允文象的 于了了转 转静静静和化许学即翻翻向向态态态一之译形译译译转转转定间者
文化翻译理论韦努蒂
文化翻译理论韦努蒂
韦努蒂(Venuti)是文化中文翻译理论方面的一位重要学者。
他提出了翻译中的“文化”概念,并通过对翻译实践和文化影响的深入研究,探讨翻译对于文化的塑造和传承的重要性。
韦努蒂主张翻译应该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应该是文化之间的转化。
他认为,翻译是一种“重写”活动,通过在翻译过程中体现源语言文化的元素,可以传递和保留源文化的信息和价值观。
他强调翻译的目标应该是创造一种跨文化的对话,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韦努蒂还提出了“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
归化是指翻译过程中将源语言文化元素转化为目标语文化元素,使翻译作品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异化则是尽可能保留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和独特性,使翻译作品保持与原文的差异,以引起读者对于不同文化的思考和探索。
韦努蒂的文化中文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观点提醒人们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语言的准确性,还要考虑文化的传承和多样性。
他的研究为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并推动翻译学科的发展。
翻译与日本文化
⼀ "翻译"⼀词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当时是特指东汉以来佛教经典的汉译活动。
宋释法云撰《翻译名义集》(1143年)称:"夫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虽似别,义则⼤同。
宋僧传云:如翻锦绣,背⾯俱华,但左右不同⽿。
译之⾔,易也。
谓以所有,易其所⽆" 。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外⽂化交流⽇益频繁,"翻译"早已不限于梵⽂佛典的汉译活动,不仅成为中国⽂化在吸收外来⽂化或与外来⽂化进⾏交流时沟通不同的语⾔⽂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世界各国在进⾏⽂化交流时的重要⼯具。
翻译本⾝是⼀⼤⽂化事业,⽽译者就是⽂化的传播者和⽂化的创造者。
相对于其他⽂化来说,翻译对于⽇本⽂化的形成和发展更加重要,因为历⽇本正是通过外来书籍的⼤量引进和翻译,积极主动地与中国⽂化和西⽅⽂化进⾏交流和学习,从⽽丰富和发展了富有特⾊的⽇本⽂化的,甚⾄可以说⽇本的⽂化史就是⼀部翻译的⽂化史。
在这种移植和引进外来⽂化的过程中,⽇本⼈是有意识并有选择的,既汲取了中国⽂化和西⽅⽂化中的精华,⼜保留了本民族⽂化的主体,使⽇本⽂化成为多元复合的有机统⼀体。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近代以后因为⽇语的翻译书籍扼要地介绍了西⽅近代思想学说和科学技术的概要,所以19世纪下叶和20世纪初中国的翻译家们反过来⼜把翻译⽇语书籍当作吸收西⽅先进⽂化的捷径。
在这种再翻译的过程中⼤量的⽇语词汇进⼊了汉语,⽇本⼈合成的观念、解说也同样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了很⼤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本的翻译活动不仅对⽇本⽂化本⾝产⽣了巨⼤影响,⽽且波及到了中国⽂化。
⼆ ⽇本在汉字传来前没有⾃⼰的固有⽂字,以刻⽊、结绳为记事⽅式,汉字是何时传来、何时开始使⽤的已不可考。
根据⽇本第⼀部书⾯⽂献《古事记》的记载,四世纪应神天皇年间有百济国学者王仁进献《论语》⼗卷、《千字⽂》⼀卷,这是中国典籍进⼊⽇本的最早的记录。
在五世纪时⼤和朝廷就已经可以正确地使⽤汉⽂了, 478年倭王武给中国南朝宋皇帝的奏⽂就是熟练的汉⽂。
跨文化沟通中的文化翻译与本土化的实践与案例分析
跨文化沟通中的文化翻译与本土化的实践与案例分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沟通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交通的便捷,不同国家、地区和文化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然而,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信仰、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跨文化沟通中经常会出现理解上的障碍。
为了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文化翻译与本土化的实践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沟通中的文化翻译与本土化的实践,并通过案例分析来展示其实际应用。
一、文化翻译文化翻译是指在语言翻译的基础上,将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准确地传达给另一种文化背景下的读者。
在跨文化沟通中,语言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理解和传达背后的文化价值观。
文化翻译旨在保持原文的意义和精神,同时适应目标文化的情境和习俗。
为了有效地进行文化翻译,译者需要具备深入了解原文文化和目标文化的背景知识。
只有了解了两种文化的差异,译者才能够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并在目标文化中得到恰当的理解。
此外,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和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同化、异化、补充等。
二、本土化的实践本土化是指将产品、服务或者内容调整到特定地区的文化背景下,以满足当地受众的需求和偏好。
在跨文化沟通中,本土化的实践是为了减少文化冲突、提升用户体验和促进交流的有效手段。
本土化实践的核心是了解目标用户群体的文化特点,包括语言、颜色、符号、习俗等方面的特征。
通过对目标文化的深入研究,企业或组织可以调整产品、服务或者内容的语言、设计、功能等,使其更加符合当地的口味和需求。
本土化实践还包括对用户界面、市场营销、品牌形象等方面的调整,以适应当地的文化背景和习俗。
三、文化翻译与本土化的案例分析下面以两个案例为例,分别探讨文化翻译与本土化在跨文化沟通中的实践。
案例一: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实践苹果公司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科技企业,以其创新的产品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
然而,在进入中国市场时,苹果公司遇到了一些挑战。
中国文化注重社交和家庭观念,而苹果的产品定位通常是个人消费电子产品。
文化与翻译期末总结高中
文化与翻译期末总结高中一、引言文化与翻译是翻译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翻译活动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翻译作为不同文化交流的桥梁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了解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对于培养翻译人才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我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对文化与翻译的认识进行总结。
二、文化与翻译的关系1. 文化的概念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群体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习俗和传统的集合体。
它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人们的价值观、信仰、行为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2. 翻译的概念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中的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中的过程。
翻译的目的是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有效沟通。
翻译有时候需要更多的考虑文化因素,因为不同的文化会对语言的意义产生影响。
3.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文化与翻译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
翻译活动必须考虑到文化差异,以保证所翻译的信息能够准确传达。
同时,翻译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三、文化对翻译的影响1. 语言层面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语言差异是翻译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在翻译时,需要根据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法、词汇、句式等方面的差异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2. 价值观层面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于事物的价值观念有所差异。
这种差异会反映在翻译过程中,可能导致原文中的某些意义在译文中被忽略或改变。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价值观,并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的特点来做出适当的调整。
3. 文化惯例层面的影响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惯例和习俗,这些习俗在语言中有体现。
在翻译时,必须了解原文中的文化惯例,并寻找合适的表达来传达相应的意义。
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惯例,翻译可能会产生误解或失去原文的特色。
四、翻译对文化的促进1. 文化的传播翻译作为不同文化交流的桥梁,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
通过翻译,读者可以了解其他文化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习俗,增强文化的多样性。
浅析文化翻译理论
浅析文化翻译理论引言语言、文化和翻译三者密不可分,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文化的内涵性和外延意义,而翻译的过程则是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
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理论”以文化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强调在翻译过程中,目的语不仅要准确传达源于文本的信息,更要将文化传递置于首位。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20世纪70年代前,各语言学派和功能学派等学者聚焦于研究西方文化翻译理论的语言学功能,并升级至文化层面。
70、80年代后,随着东西方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日益加强,多元文化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之一,文化在语言交际活动的大背景下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在文化翻译研究方面,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作为主要代表人物,在其著作《翻译、历史和文化》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文化转向”一词,着重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以“文化”为翻译的基本单位,站在文化的立场上扮演好文化传播的使者角色。
理论综述据巴斯奈特的观点,若将文化比作人的身体,那语言就是人的心脏,只有心脏与身体相互协调,人才能存活。
因此译员在翻译时,不能将文化割裂开进行翻译。
诠释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之后,巴斯奈特引用斯内尔霍恩比的观点,论述了文化翻译观的具体含义:(1)翻译应将文化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而非停留在以往的语篇之上;(2)翻译不只是简单的解码到重组的过程,更是一个交流的过程;(3)翻译不应局限于对原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功能上的等值;(4)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用来满足文化的需要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
简言之,翻译绝非单纯的语言行为,而是根植于语言所处的文化中。
翻译不仅要满足文化需要,同时也要满足读者需求。
此外,翻译会对文化产生一定影响,对其进行“构建”,二者相辅相成。
理论发展据宋建浩的观点,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基于比较文学,对各国、各民族和地区之间的文学交流和关系进行研究,而翻译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文化和翻译是两个相互依存且密切相关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社会集体共同经历和创造的一种方式,它包括语言、价值观、信仰、习俗、艺术等各个方面。
而翻译则是将一种语言的文字、口语或符号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翻译可以传播、传承和保存文化,同时文化也会影响翻译的过程和结果。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语言差异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翻译师通过将目标语言的文化元素融入源语言的文本中,实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传播。
英语中的“apple pie”(苹果派)在中国文化中没有类似的食物,因此翻译师可能会选择一个与中国文化相关的食物来替换,如“月饼”。
这样一来,读者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接受文本中的文化元素。
翻译是文化传承的手段。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精神财富,它通过文字、艺术、音乐等形式被传承下来。
翻译可以将这些文化作品转化为不同的语言,使其在全球范围内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欣赏。
中国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让更多的读者能够欣赏和理解中国的文化。
文化对于翻译的过程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给翻译带来各种挑战,语言中的表达方式、文化内涵的差异以及某些词汇的缺失等。
翻译师需要在确保语义准确的将源语言的文化元素传递给目标语言的读者。
翻译师需要对不同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熟悉,以便进行准确的翻译。
翻译也会对文化产生影响。
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师可能会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对源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变。
这种调整和改变有时候会对源语言的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也能够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元素。
文化与翻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翻译既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又是文化传承的手段。
文化对翻译的过程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翻译也会对文化产生影响。
在进行翻译工作时,翻译师需要积极去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以便实现准确传达信息的目标。
《文化与翻译》课件
的表达。
语境依赖性
02
文化负载词的含义往往依赖于特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
语义模糊性
03
由于文化差异,某些文化负载词在目标语言中的语义可能不明
确或产生歧义。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直译与意译
直译保留原词的形象和 文化色彩,意译则更注
重传达意义。
加注解释
对于某些具有深厚文化 内涵的词汇,可以通过 加注来解释其文化背景
解。
语境理解
不同文化对语境的理解和运用存 在差异,可能影响信息的准确传
递。
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信息传递
翻译能够将一种语言的文本或口头表达转换为另 一种语言,帮助克服语言障碍。
文化交流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有助于促进不同文 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同。
跨文化合作
在跨国合作、商务谈判、国际交流等领域,翻译 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关键。
精神文化负载词
如“道”在英语中被译为“Tao”,并阐述其哲学思想和文化内 涵。
05
文化背景知识在翻译中的 重要性
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对翻译的帮助
避免文化误解
对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有深入了解,可以避免在翻译过程中产生文 化误解,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提高翻译质量
掌握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原文,从而提升翻译的准确 性和流畅性。
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的传递对于翻译 至关重要,译者需准确传 达原文的文化意象。
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文化交流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有助 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借鉴。
文化创新
翻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新的表达方式 和文化现象,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
文化传承
通过翻译,可以将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各种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谢建平*(湖南工程学院[北院]外语外贸系,湖南湘潭411104)摘要:本文阐述了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
本文译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文化“传真”意指文化翻译的基本准则,即要求译语从文化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
翻译中“文化传真”度的把握也是本文探关键词:文化翻译;文化“传真”;文化“传真”的度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3X(2001)05-0019-04Translation of Culture and Facsimile of CultureXIE Jian-ping(Foreign Languages and Trade Dept., Hunan Instute of Engineering, Xiangtan 41110Abstract:The paper studi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 by exploring th between culture,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 is discussed in the bro research on culture. This includes an analysis of the surface and deep structures of culture a and the examination of the internal contact between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as well as the o pertaining to their interaction. Facsimile of culture refers to the basic criterion of translation requires that the meaning, form and styl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be precisely expressed in th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e. In addition, the paper explores the extent to which a facsimile of be achieved in translation.Key words:Translation of culture; facsimile of culture文化翻译是指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各民族间的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构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探讨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
1.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文化“传真”在此意指文化翻译的基本原则。
它要求译语要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所义、方式及风格。
换言之,就是把原语的“形”、“神”在译语中原计原味地体现出来。
由此可真”的研究是翻译中的关键部分。
翻译之所以不那么容易,乃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涵,并受文化的制约。
一旦语言进入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
这就要求译双语能力,而且还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
正是以上这些互汉民族的语言文化体现出各自特有的民族色彩。
比如《红楼梦》中有这么一句话“……竟不像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
”一般认为,嫡亲的孙儿、孙女的血缘上要亲过外孙、外孙句话无疑是指林黛玉气质不凡,就像贾母的孙女一样,借此来讨得贾母的欢心。
如果将这句doesn‟t take after your side of the family, Grannie. She‟s more like a Jia.”这样便有贬损贾母谙熟中国传统的杨戴伉俪将这句话译为“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in-law of our Ancestress, but looks more like a Jia.”该译文使凤姐的言外之意表达得贴切到位,把中国这的传统意识忠实地传达给了读者。
有时即便对某成语典故的文化含义有所了解,但在翻译中不能根据语境灵活处理,也有可能达的效果。
比如“a dog in the manger”常被直译为“狗占马槽”,但用在下面的两例中似乎就例一:Let me have the skates. You don‟t know how to skate. Don‟t be a dog in the manger译文:把冰鞋给我,你不会滑冰,不要狗占马槽。
(此句中划线部分应该译成“不要占着茅妥。
)例二:There you are the dog in the manger! You won‟t let him discuss you affairs, and you when he talks about his own.译文:你狗占马槽!你不让他谈你的事,可他讲他自己的事你又恼了。
(此句中划线部分应还不让别干!”才达意。
)英汉两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自然也会体现在语言方面。
英语中出现的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整个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与之相应的是在我国影响极为深远的佛教文化在思维习惯上、语言表达形式上,词汇意象和含义上,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故翻译时特别例如Hawkes把《红楼梦》中的“阿弥陀佛”竟然译成”God bless my soul”,把上帝拿来代替寿佛,这很可能让西方人以为中国人也信奉上帝。
这样的译文大大地削减了中国文化内涵。
灭”这一成语运用“天”、“地”作为最高权力的象征,但它只能适用于深受天道观影响的用反映基督教信仰的”God”取代。
某些含异域感情色彩的词语的翻译也是一个难点。
由上可见,“文化翻译”的的确确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做翻译,而文化“传真”是做的关键。
2.翻译中文化“传真”度的把握文化“传真”不仅仅指忠实原语,而且是在考虑异域文化的前提下寻求一种最佳的翻译方法。
它的“度”还没有固定的定规可循,所以如何准确地把握它的尺度还有待译者经过长期的磨者拟就双语转换的“度”这个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2.1探究词语的历史、社会背景意义及文化内涵,准确把握文化“传真”文化翻译既要考虑历史、社会背景,又要注重那些有同有异,大同小异,同中有异的词语,译晰的思维,既要注重文化深层的蕴含,又要了解语言表层含义的异同之处。
2.1a摆脱性忌讳和性压抑的民族心理制约不同民族的社会风尚,伦理道德的异同,有时也使原文难以予以忠实传译。
比如在法国,男女亲吻嘴唇,那就几乎等于可以同床共枕了。
所以为了照顾民族习惯,怕有伤使用译文语言国国人在翻译英国小说时,将英国式父女亲嘴改为法国式父女拥抱。
显然这是有异于原意的改写“传真”效果。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这么一句话:He made you a highway to my bed, But I, amaid, die maiden-widowed.受到我国几千年礼教文化干扰的前辈翻译家朱生豪把此句译为:他借你(软梯)做牵引相思我却要做一个独守空闺的怨女而死去。
此句中的“死”被悄悄地译为得体得多的“相思”,因不起推敲的语病。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一个尚未出嫁的闺女怎能直截了当地说出要她的心上床”呢?情感、价值观发生了变化的90年代的翻译家方平,冲破了性忌讳和性压抑的民族心此句改译为:他本要借你做捷径,登上我的床,可怜我这处女,活守寡,到死是处女。
方译显文的本意。
2.1b切勿被表层含义所迷惑例如“骨鲠在喉”是有话要说,非先吐之而后快,而“have a bone in one‟s throat”则正好相头卡了喉咙作为不愿说话的借口。
又如中国成语“知子莫如父”与美国的成语“It is a wise fathe his child”似乎形式与意义上都很相近,其实涵义相反。
汉语强调父亲最了解孩子:英语却用“father) that…”这种句型来反衬即使父亲也不一定了解孩子。
再看下面的谚语:The nearer t sweeter the meat. 有人把它译成“越是贴骨的肉越香”,那就只会使人想到作为食品的肉类字面表层含义的理解,它真正的喻义是“slim people are more attractive than fat people.”请句:A little skinny … for my taste, but like my ol‟ dady used to say; the closer the bone, the swee 译文:就我的眼光来看……瘦了点,不过我老爹常说:愈不长肉愈俊俏。
有些带有宗教色彩的成语也值得注意。
例如:Lick/Kiss the dust (《弥加书》第七章第17节地译成“五体投地”或“顶礼膜拜”。
该成语深层喻义是“卑躬屈膝,忍受侮辱”,其贬责之的“胯下之辱”略有相同之处。
以上译语例子都是注意了词语表层字面的含义,而忽略了受其文化特性制约的深层意味。
2.1c把握原文中人物的心理特征和事物的本质特征形神兼备的比喻在描绘人或物外观的同时,也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的精神实质。
它寓神似于形形似的比喻更具有实感。
例如:He (Prebel) looked at the clock. The big second band was sw like a guillotine. (Pat Frank) 此例中,秒针与铡刀在外在相似点在于其下落迅速,内在相似点—时间和铡刀——同样无情,正在逝去,而他(Preble) 应下决心的时刻却在一秒一秒地逼近。
is but flower, which wrinkles will devour。
外观上,“beauty”和“flower”两者都很美,但最噬,本质上两者具有mortality(必死性)这一特点。
2.1d找准直译、意译、注释三者的“契合点”,体现原语的文化风貌例如:There is a mixture of the tiger and the ape in the character of a Frenchman.a.法国人的性格混合有老虎和猿的成分。
b.法国人的性格既残暴又狡猾。
c.虎恶狐狡,兼而有之,这就是法国人的性格。
以上的译文C是直译和意译融为一体的最佳体现。
又如:It seemed strange that the various editors should permit such redundant flogging of d unless perhaps they had a suspicion that after all the donkey might not be quite dead, and w make sure.译文:奇怪的是,还有编辑竟允许一再鞭打死驴——重复已成定论的东西,除非他们也许怀疑有完全断气,想证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