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国近岸海域水质状况
中国水质状况
![中国水质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0e9b600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3.png)
中国⽔质状况⽔污染所引发的争论⽔污染⽔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导致其化学、物理、⽣物或者放射性等⽅⾯特性的改变,从⽽影响⽔的有效利⽤,危害⼈体健康或者破坏⽣态环境,造成⽔质恶化的现象。
⽔污染主要是由于⼈类排放的各种外源性物质(包括⾃然界中原先没有的),进⼊⽔体后,超出了⽔体本⾝⾃净作⽤(就是江河湖海可以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物⽅法来消除外源性物质)所能承受的范围,就算是⽔污染了。
中国⽔资源状况:中国⼤⼩河川总长42万公⾥,湖泊7.56万平⽅公⾥,占国⼟总⾯积的0.8%,⽔资源总量28000亿⽴⽅⽶,⼈均2300⽴⽅⽶,只占世界⼈均拥有量的1/4,居121位,为13个贫⽔国之⼀。
中国640个城市有300多个缺⽔,2.32亿⼈年均⽤⽔量严重不⾜。
中国有82%的⼈饮⽤浅井和江河⽔,其中⽔质污染严重细菌超过卫⽣标准的占75%,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饮⽤⽔⼈⼝约1.6亿。
2007年,“包孕吴越”的太湖蓝藻泛滥,导致整个流域陷⼊饮⽤⽔危机,惨痛的⽣态教训还历历在⽬。
近⽇,富⼠康等企业⼤量排污导致太湖⽀流重⾦属超标再次引起⼈们的关注。
有环保组织发布报告显⽰,富⼠康、⿍鑫等企业设在江苏昆⼭的⼯⼚⼤量排污,可能导致太湖⽀流部分河段底泥中的重⾦属污染物严重超标。
媒体称中国监管机构已就此展开调查。
中国是全球13个贫⽔国家之⼀,全国近半城市缺⽔。
今年7⽉以来,全国各地持续⾼温⼲旱的天⽓。
全球舆论都在担⼼,中国旱情将使全球粮价上涨,甚⾄造成通胀恶化和社会动荡。
韩国媒体称缺⽔是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引擎熄⽕的“毒素”。
⽆独有偶,美国投资⼤师罗杰斯认为,如果中国不解决⾃⼰的⽔问题,就不会再有中国故事,终结中国繁荣的不是房产泡沫,⽽是⽔危机。
终结中国繁荣⾔之尚早,但⼭东潍坊被曝光往地下注渗污⽔,上海黄浦江死猪等层出不穷的⽔污染事件,已是中国⽔资源陷⼊危机的最好证明。
8⽉2⽇,环境保护部公布了2013年上半年中国环境质量状况,报告显⽰,上半年中国地表⽔总体为轻度污染,渤海湾、长江⼝、杭州湾、闽江⼝和珠江⼝等五个重要海湾⽔质极差。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f607566fcfc789eb172dc848.png)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正文中国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国家和水质型缺水的国家。
联合国规定,地区年人均水资源量小于1 700 m3,称为资源型缺水。
中国人均水资源,已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国家。
同时,因为水源的水质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国还是一个水质型缺水的国家。
水利部统计, 2003 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 640 亿吨。
其中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污染最为严重,地下水水质有恶化趋势。
而全国农村中约有 6300 多万人饮用高氟水, 200 万人饮用高砷水, 3800 多万人饮用苦咸水, 1 . 9 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国家环保总局最近发布的地表水水质报告表明,七大水系中珠江水系总体水质较好。
而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局长李清代表强调,虽然珠江干流的水质都能达到国家Ⅱ类、Ⅲ类水质标准,但水环境污染的问题仍不容忽视。
“突出的污染问题在城市河段,由于工业发展较快,像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城区附近的珠江支流问题相对突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 月23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2005 —2006 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会议听取了发展改革委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的汇报。
会议认为,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对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中央和地方加大工作力度,解决了6000 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深受群众欢迎。
制定并实施“2005 —2006 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再解决2000 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很有必要。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要编制好分阶段工程规划,适度集中工程建设区域,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
二要防治并重,综合治理。
水源地保护要与水质处理相结合,特别要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监控化肥、农药的使用,水源地附近要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防止和逐步减轻对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广东省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保障措施
![广东省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92ef66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2.png)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gy 2021, Vol 11, No 9作者简介 杨中成(1997—),男,四川乐山人,主要从事涉农企业管理、海洋生态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21-06-21Analysis on the Status Quo of Marine Environment Qual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Suggestions on Safeguard Measures YANG Zhong-cheng (Management College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08) Abstract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ine economy, rationally analyzed the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results of offshore Marine areas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related issues,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d the current monitoring network of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our country, and in the monitoring system,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the legal system, protection of the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du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proposed.Key words Guangdong Province;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Inshore waters; Sea water quality广东省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保障措施杨中成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广东湛江 524008摘要 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是海洋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秦皇岛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调查与评价
![秦皇岛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调查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67e1fef0844769eae109ed2a.png)
秦皇岛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调查与评价作者:陈燕,李欣阳,张建乐来源:《河北渔业》 2014年第5期陈燕1,2,李欣阳1,2,张建乐1,2(1.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河北秦皇岛 066002;2.河北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秦皇岛066002)摘要:根据2011年对秦皇岛近岸海域水质调查结果,应用单因子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该海域海水的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与分析。
结果表明,pH、DO、COD、PO43--P 和DIN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pH、COD和PO43--P超标严重;调查海域春季海水状况好于夏季和秋季,由春季到秋季,调查海域受到有机污染的范围逐渐扩大,贫营养水平海水范围逐渐缩小,中营养和高营养水平海水范围逐渐扩大。
关键词:秦皇岛近岸;水质状况;评价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海岸线长162�7 km,是首批全国沿海开发城市之一。
区内海岸和近岸海域开发利用主要以港口、旅游和渔业为主。
近年来,受陆源径流输入、工农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及海水养殖排污的影响,秦皇岛海域海洋环境承受的压力也愈来愈大,海水水质下降、赤潮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海岸带环境。
河北省海域2010和2011年赤潮全部发生在秦皇岛海域,特别是自2009年开始秦皇岛海域每年6月下旬至9月初,秦皇岛海域均发生微微型藻类赤潮,造成大面积水色异常现象。
本文根据2011年春季-秋季对秦皇岛近岸海域海水营养盐的调查结果,分析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的时空分布及原因,评价秦皇岛近岸的海水状况,为秦皇岛海洋环境保护和“北戴河海域环境综合整治”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1调查区域与方法1.1监测站位和监测时间2011年在秦皇岛海域共布设46个采样站(见图1),分别于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0-11月)进行海水化学因子和海洋生物同步现场采样,并带回岸上实验室进行分析。
1.2监测项目和方法测定分析项目:pH、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氧(DO)、亚硝酸盐(NO2--N)、硝酸盐(NO3--N)、铵盐(NH3--N)、活性磷酸盐(PO4--P)。
2023年关于水污染调查报告_2
![2023年关于水污染调查报告_2](https://img.taocdn.com/s3/m/40b2446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d.png)
2023年关于水污染调查报告2023年关于水污染调查报告1摘要:这次我们利用寒假时间,一起出来对湖州水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我们把地点选在了苕溪,因为苕溪是太湖的分支流,它的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具有代表性。
另外我们也对我国的污染情况作了调查,并作了分析报告。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生产规模急剧扩大,人口迅速增加,从自然界获得的资源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同时排入环境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容量,出现了全球性的资源耗竭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水污染就是尤为严重的一个,我们几位同学们用寒假时间对湖州市水质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查询了国内有关资料,对于水污染这一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何谓"水污染"?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分两类:一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
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
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亿立方米的谈水,这相当于全球江流总量的14%以上,而近年来,我国城市水污染问题严重,1998年监测的176天城市河段中,52%的河段污染较重,据统计,1999年全国城镇废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量占67%,废水污水排放量总量较1980年增加了近一倍。
根据水利部门监测结果。
1980年全国受污染的河水比例为21%,1999年增加到38%。
据监测,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我国的现行措施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采取了许多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建立了管理机构,加强了监测和监督建设了一批污水处理设施,推广洁水和清洁生产工艺,如治理淮河污染的:零点行动"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9d3ef655acfa1c7aa00ccbd.png)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
用于本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4883
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 正态样本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
GB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2763
海洋调查规范
GB 17378
海洋监测规范
质量的污染物;明显改变岸线和海底地形的水文动力要素(如海流、水深);生态敏感目标 生物。
3.3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 environmental compliance function zone of offshore area 是指为适应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依据近岸海域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及
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GB/T 13192
水质 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1
GB/T 13193 GB/T 13198 GB/T 13909 GB/T 17826 HY/T 069
水质 总有机碳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线吸收法 水质 六种特定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海洋调查规范 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 海洋生物分类代码 赤潮监测技术规程
I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 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防治海洋环境污染, 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规范全国近岸海 域环境监测工作,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关于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营口近岸海域污染现状调查分析
![营口近岸海域污染现状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f4eea3d1f34693daef3e26.png)
二类功能 区二道沟站位水质达标率为 0 ,望海楼站 位 水质 达标 率 为 1.%,导致 超标 的 主要 污染 因子 67 为无 机 氮 和活 性磷 酸 盐 。四类 功能 区 望海 寨 站位 水
3 调 查 结 果
20- 2 1 04 0 0年 营 口近 岸 海 域 主 要 污染 物 年 均
Ⅳ类 Ⅳ 类 Ⅳ类 Ⅳ类 Ⅲ类
Ⅳ类
Ⅳ类
Ⅳ类 Ⅳ类 Ⅳ类 Ⅳ类 Ⅳ类
Ⅳ类 Ⅱ类 Ⅲ类 Ⅱ类 Ⅱ类 Ⅲ类
4 主 要污 染 物 变 化 趋 势
20 - 20 0 4 09年营 口近岸海域 主要污染 因子 年 均值年 际变 化趋势 分别 见 图 1 图 2 和 。
22 监测 点 位布设 情 况
20-2 1 0 4 00年营口近岸海域站位达标情况 见表 2 。 从 表 2可 以看 出 ,04 2 1 营 口近岸 海 域 20 - 0 0年
营 口近岸 海域 水 质监测 设 5个 站位 ( 含深海 站
位 1 )监测频次为每年 3 枯水期 、 个 , 期( 丰水期 、 平 水期 )每期 2次。 ,
i n k u o - h r , rp s l a d me s r s o o t l n n rvn es u t naep t r ad nYig o f s oe p o oas n au e rc nr l ga di o igt i ai u w f oi mp h t o r o f r .
Ab ta tI o g n c n t g n a d l b l h s h t r h r c e it o l tn si n k u o — h r r a w ih h s s c :n r a i i o e n a i p o p ae a e c a a t r i p l a t n Yi g o f s o e a e . h c a r r e sc u r s l d i e t i e r e p l t n t eo - h r e . s d o ei v si ai n o s o e a e o l t n sa u e u t c r n d g e o l i t f s o ea a Ba e n t e t t n o e n a u o oh r h n g o h r a p l i t t s r u o
我国岸海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岸海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b53c42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d.png)
我国岸海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1. 引言说到我国的岸海域,大家肯定都知道,这地方不仅风景如画,而且生态系统可真是丰富多彩。
想象一下,碧海蓝天,海鸥飞舞,沙滩上还有小朋友们嬉戏打闹,真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
但是,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咱们的岸海域生态环境最近可是遭遇了一些“烦心事”。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2. 现状2.1 生态多样性首先,咱们得提到生态多样性。
我国的海域可谓是鱼类、贝类、海藻的“百花齐放”,种类多得数不胜数。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被“侵犯”了。
这就好比一个大party,突然来了几个不速之客,把好好的气氛搞得乌烟瘴气。
各种污染、过度捕捞让原本美丽的生态环境大打折扣,鱼虾的数量也开始变得“稀稀拉拉”。
2.2 污染问题再来说说污染问题,真的是让人心头一紧。
海洋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生活垃圾,甚至是塑料制品,简直是让人头疼不已。
就像咱们常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海洋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资源,但也在受到污染的同时,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
试想一下,海里的小鱼小虾可怜兮兮地游来游去,面对着肮脏的环境,谁能忍心呢?3. 发展趋势3.1 保护措施那么,面对这样的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呢?其实,现在的各级相关部门都开始重视岸海域的生态保护了,毕竟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嘛。
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像是加强海洋生态修复、限制捕捞数量等措施,力求让这片蓝色的海域恢复昔日的生机。
这就好比是给大海穿上了保护衣,让它不再受伤害。
3.2 公众参与此外,公众的参与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大家都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保护环境可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得靠大家齐心协力。
现在,很多地方都开展了海洋生态知识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海洋保护的重要性。
就像我们平常去海边捡垃圾,既锻炼了身体,又为保护海洋出了一份力,何乐而不为呢?4. 结语总的来说,我国岸海域的生态环境现状确实让人感到有点忧心忡忡,不过,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积极行动,未来的海洋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d325ac69172ded630a1cb661.png)
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了2003年度全国海洋环境调查、监测和监视工作,在开展我国管辖海域环境质量状况趋势性监测的基础上,加强了近岸排污口、近岸海洋功能区、典型河口生态系统和赤潮灾害的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海洋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编制了《2003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现予以发布。
2003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这对加快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产业调整,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该规划纲要的实施,我国海洋经济必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希望通过《2003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发布,使各级政府和广大公众全面了解我国海洋环境状况,关心和爱护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概述 (1)全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 2 2.1 海水环境质量 .. (2)2.2 沉积物环境质量 (7)2.3 海洋生物质量 (8)2.4 重点海域浮游和底栖生物种类变化 (9)2.5 主要河口污染物入海总量 (9)2.6 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状况 (10)重点河口生态环境状况 (11)4 海洋赤潮 (13)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 ...................................... 155.1 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状况 (15)5.2 海水浴场环境状况 (17)5.3 海洋保护区环境状况 (18)5.4 海洋倾倒区环境状况 (19)5.5 海洋油气区环境状况 (20)6 重点岸段侵蚀状况 (21)7 海洋环境监督管理 ........................................ 237.1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实施 (23)7.2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海洋管理工作 (23)7.3 加快沿海地区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建设步伐 (23)7.4 加强对陆源入海污染物的监督管理 (24)7.5 积极开展海上污染控制和管理 (24)7.6 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24)8 海洋环境保护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25公报中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e9f588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3.png)
80海洋开发与管理2024年 第2期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柴小平,王智慧,孙毅,潘静芬,王益鸣,张捷,李武萍,张立(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舟山 316021)收稿日期:2023-06-02;修订日期:2024-02-05基金项目: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专项项目(Z Y -2022-00203);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24C 61004).作者简介:柴小平,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环境规划与管理通信作者:王益鸣,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海洋环境规划与管理摘要: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在保护海域生态环境和调整海域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近岸海域环境监管的重要依据㊂然而在当前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区划内容已明显滞后㊂文章梳理历年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编制㊁调整和监测的工作经验,研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坚持生态优先底线约束原则㊁有序衔接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㊁科学合理制订分类分区管控措施㊁有机融合涉海专项规划保护目标㊁基于陆海统筹合理认定管理边界等对策措施,以期为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提供参考㊂关键词: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国土空间规划;陆海统筹中图分类号:X 321;P 7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4)02-0080-09C u r r e n t S t a t u s ,P r o b l e m s a n dS u g ge s t i o n s o fC o a s t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F u n c t i o nZ o n e sM a n a g e m e n t i nZ h e j i a n g Pr o v i n c e C H A IX i a o p i n g ,WA N GZ h i h u i ,S U N Y i ,P A NJ i n g f e n ,WA N G Y i m i n g,Z H A N GJ i e ,L IW u p i n g,Z H A N GL i (Z h e j i a n g M a r i n eE c o l o g y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M o n i t o r i n g Ce n t e r ,Z h o u s h a n31602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 c o a s t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f u n c t i o n a l z o n i ng i nZh e ji a n g P r o v i n c e p l a y sa n i m po r t a n t r o l e i nt h e p r o t e c t i o no f t h e c o a s t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 t h e a d j u s t m e n t o f t h e c o a s t a l r e s o u r c e s e x pl o i t a t i o n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 ,a n dh a s b e c o m e a n i m p o r t a n t b a s i s f o r t h e c o a s t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s u p e r v i s i o n .H o w e v e r ,u n d e r t h e o p -t i m i z a t i o no f t e r r i t o r i a l s p a t i a l p l a n n i n g a n d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m a r i n e e c o n o m y ,i t h a s s h o w e d a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a g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d i t sm a i n p r o b l e m s t h r o u g ht h ee x p e r i e n c eo f t h ec o a s t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f u n c t i o n a l z o n i n g i n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i n c o m p i l i n g ,a d j u s t i n g ,m o n i t o r i n g a n de v a l u a t i n g .O n t h i sb a s i s ,p o l i c y 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 f o r t h em a n a g e m e n tw e r e p u t f o r w a r d ,i n c l u d i n g t h e i m p o r t a n t p r i n c i pl eo f e c o -l o g i c a l p r i o r i t y a n db o t t o m -l i n ec o n s t r a i n t ,t h eo r d e r l y c o n n e c t i o nt ot h e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st e r r i t o r i a l s p a t i a l p l a n n i n g ,t h e s c i e n t i f i c c o n t r o lm e a s u r e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z o n e s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 v a r i o u sm a r i n e p l a n -n i n g 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o b j e c t i v e s ,a n d t h e s o u n dm a n a ge m e n t b o u n d a r i e s b a s e do n l a n d -s e a c o o r d i n a t i o n .第2期柴小平,等: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现状㊁问题及对策研究81 K e y w o r d s:C o a s t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f u n c t i o n z o n e s,T e r r i t o r i a l s p a t i a l p l a n n i n g,L a n d-s e a c o o r d i n a t i o n0引言浙江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其海岸线长度和海岛数量均居全国首位[1-2]㊂浙江省沿海地区是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同时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最具投资潜力的区域之一,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近岸海域资源对于浙江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㊂近年来,随着海洋开发强度的不断加大,海水污染㊁生态退化㊁灾害频发等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浙江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瓶颈 [3]㊂海洋空间规划被认为是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冲突的有效工具,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是细化海洋空间规划的重要途径之一[4-5]㊂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自1996年首次发布以来已实施近30年,在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积极作用[6]㊂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正处于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战略转型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新挑战㊂浙江省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为打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 攻坚战 ,在确保陆海统筹综合治理中取得明显成效,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工作迫在眉睫㊂本研究梳理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编制㊁调整和监测评价的经验,分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以期为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修编提供思路,为更有效地实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㊂1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现状1.1区划方案调整历程1989年浙江省舟山市作为全国8个试点市县之一最早开展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工作,之后沿海地区先后发布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方案[7]㊂浙江省于1996年首次发布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方案,是全国首批完成区划方案的6个省级行政区之一㊂1998年为适配新发布的‘海水水质标准“,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方案进行技术性调整[8]㊂2001年为适应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需求,按照‘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的要求,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方案再次进行调整㊂根据‘关于印发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的通知“, 2001年浙江省共划定60个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㊂近年来,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调整的需求明显,尤其是2022年全省共批复10个调整申请,至2023年4月全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已增至103个㊂为确保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的相对稳定,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于2022年启动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修编工作㊂1.2区划现状至2023年4月,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总面积约为4.4万k m2㊂其中,一类㊁二类㊁三类㊁四类功能区分别有6个㊁14个㊁22个㊁61个,面积占比分别为83.7%㊁8.9%㊁1.5%㊁5.9%㊂面积大于5000k m2的功能区有3个,分别为浙江北部一类区㊁浙江中部一类区㊁浙江南部一类区;面积不足2k m2的功能区有15个,大部分为近岸四类区㊂不同功能区的面积差异显著,最大约为1.19万k m2,最小仅为0.24k m2㊂此外,浙江省在三门核电㊁三澳核电的用海区域设置温升超4ħ的混合区,根据2022年最新的调整批复,三门核电一期㊁二期㊁三期工程叠加后的混合区面积约为9.3k m2,三澳核电一期㊁二期㊁三期工程叠加后的混合区面积约为12.0k m2㊂1.3功能区监测浙江省自2001年起实施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监测工作,监测时间为春季和秋季,监测内容为表层海水水质,包括水温㊁盐度㊁p H值㊁化学需氧量㊁亚硝酸盐氮㊁硝酸盐氮㊁氨氮㊁无机氮㊁活性磷酸盐与石油类10项监测指标㊂其中,2001 2018年由原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统筹组织,2019年至今由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统筹组织㊂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规范“和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2021年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浙江省近岸海域共设置114个环境功能区监测站位,包括杭州市1个㊁嘉兴市7个㊁舟山市34个㊁宁波市27个㊁台州市24个㊁温州市21个,其中53个国控站位由国家海82海洋开发与管理2024年洋环境监测中心组织监测,61个加测站位由各沿海地级市组织监测㊂2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2.1水质达标率较低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的水质数据来源于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001 2022年该中心持续对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开展监测,并通过发布年度‘浙江省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对水质达标情况进行评价㊂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评价指标包括p H 值㊁活性磷酸盐㊁化学需氧量㊁无机氮和石油类,评价数据被‘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采用㊂根据评价结果,2001 2022年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平均仅为9.5%,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其中, 2004年前低于3.0%,2005 2009年有所提升, 2011 2019年总体保持在10.0%左右,2020年升至31.9%,但2021 2022年又明显回落(图1)㊂图12001 2022年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F i g.1 W a t e r q u a l i t y o f c o a s t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f u n c t i o nz o n e s i n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f r o m2001t o2022以2022年为例,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5.0%,其中8个功能区达标率为100%,6个功能区达标率分别为27.3%㊁8.3%㊁12.5%㊁50.0%㊁25.0%㊁25.0%,其他功能区均不达标㊂影响功能区达标率的主要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部分功能区的化学需氧量和p H值也存在超标现象㊂王益鸣等[6]对2001 2009年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的水质达标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水质达标率2001 2004年较低,2005 2009年有所提升,主要影响因素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㊂2.2水质目标的协调性不足根据不同功能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水质目标是制定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原则,但现行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方案对相邻功能区水质目标的协调性考虑不足,缺乏合理衔接㊂例如:舟山市近岸海域执行一类水质目标的A01Ⅰ与执行四类水质目标的D04Ⅳ相连(图2(a));台州市近岸海域执行一类水质目标的A04Ⅰ与执行四类水质目标的C05Ⅲ相连(图2(b));温州市近岸海域执行一类水质目标的A05Ⅰ与执行三类水质目标的D30Ⅳ和D32Ⅳ相连(图2(c))㊂由于一类与三类或四类水质目标的差异较大,相邻设置明显偏离污染物的自然分布规律,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陷入目标虚设以及环境保护措施难以执行的困境㊂同时,现行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目标与水质现状的偏差较大㊂根据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调查结果,2001 2022年浙江省近岸海域符合第一类㊁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优良水质占比为3.8%~62.9%(图1),但划定的一类㊁二类功能区的面积占比高达91.1%,导致功能区水质平均达标率仅为9.5%㊂功能区水质目标与水质现状的差距较大,易导致海域主导功能与整体管理效益产生冲突㊂2.3与涉海专项规划的横向衔接不足我国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㊁海洋功能区划㊁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以及 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分区是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专项规划,其定位各有侧重㊂其中,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侧重于有效保护和改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海洋功能区划强调对相关海洋开发活动的指导和规范,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通过划定重要海洋生态区以实施严格保护, 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分区在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增划一般生态空间并编制相应的环境准入清单[9-13]㊂浙江省上述涉海专项规划的分区结果差异较大: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有4个大类共103个,包括一类区6个㊁二类区14个㊁三类区22个㊁四类区61个,涉及海域面积约4.4万k m2;海第2期柴小平,等: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现状㊁问题及对策研究83洋功能区有8个大类共224个,包括农渔业区46个㊁港口航运区43个㊁工业与城镇用海区42个㊁矿产与能源区2个㊁旅游休闲娱乐区27个㊁海洋保护区18个㊁特殊利用区23个㊁保留区23个,涉及海域面积约4.4万k m 2;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分区有3个大类共206个,包括优先管控单元104个㊁重点管控单元80个㊁一般管控单元22个,涉及海域面积约4.3万k m 2;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有2个大类共105个,包括禁止类20个㊁限制类85个,涉及海域面积约1.4万k m 2㊂图2 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局部海域F i g .2 T h e p a r t i a l s e a a r e a s i n t h e c o a s t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f u n c t i o n z o n e s o f Z h e j i a n g Pr o v i n c e 虽然不同涉海专项规划的定位㊁划分依据㊁适用范围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等各不相同,但均强调人类对海域的使用功能且针对同一海域,因此能否有效协调和统筹不同规划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管理成效㊂通过比较发现,浙江省不同涉海专项规划在部分海域的生态空间管理上缺乏有效衔接和匹配,导致管控手段不明确以及管控措施难落实㊂例如:①乐清湾大部分海域在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中被划为二类区(B 15Ⅱ)(图3(a)),要求水质不低于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而在海洋功能区划中则被主要定位为农渔业区(A 1-21)㊁海洋保护区(A 6-3)㊁工业与城镇用海区(A 3-28)以及港口航运区(A 2-17㊁A 2-18)(图3(b )),其中工业与城镇用海区㊁港口航运区均要求水质不低于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㊂②飞云江口海域在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中被划为四类区(D 38Ⅱ)(图4(a )),主要使用功能为港口和航道;而在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划中则被划为限制类中的河口类重要生态系统(33-X c 05)(图4(b )),严格限制开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不一致的开发活动㊂图3 乐清湾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与海洋功能区F i g .3 T h e c o a s t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f u n c t i o n z o n e s a n dm a r i n e f u n c t i o na r e a s o fY u e q i n g B a y84 海洋开发与管理2024年图4 飞云江口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与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F i g .4 T h e c o a s t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f u n c t i o n z o n e s a n d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pr o t e c t i o n r e d l i n e a r e a s o f t h eE s t u a r y o fF e i yu nR i v e r 2.4 管理边界认定不规范我国对于海岸线的界定已做出统一规定和技术要求,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各地实际情况复杂多样,不同部门和规范对海岸线的定义和监测不完全一致[14-15]㊂同时,不同涉海专项规划使用海岸线数据的编制年份㊁获取途径也有差异,导致不同涉海专项规划的海岸线数据存在不一致现象㊂此外,地理意义上的海岸线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易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尤其浙江省数十年来围填海活动频繁,海岸线变化幅度较大[16-18]㊂目前浙江省海岸带管理普遍存在空缺或重叠现象,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亦是如此㊂因围垦开发或自然淤积等原因,原先设置于海岸线上的部分功能区节点已进入陆地(图5(a )和图5(b )),部分已经完全确权为陆地的海域仍被划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图5(b )和图5(c))㊂图5 海岸线数据更新滞后导致的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问题F i g .5 T h e i s s u e s o f t h e c o a s t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f u n c t i o n z o n e s c a u s e db y d e l a y e du pd a te s of c o a s t l i n e d a t a 依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5)“,椒江口㊁瓯江口㊁飞云江口和鳌江口的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与地表水环境功能区都有重叠现象,即同一海域在被划为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的同时又被划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㊂此外,钱塘江入海口处的江东大桥至钱江隧道区域处于规划空白状态,既未被划入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也未被划入地表水环境功能区㊂功能区边界范围不统一导第2期柴小平,等: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现状㊁问题及对策研究85致管理界限难以认定,给管理部门和用海单位造成极大的困扰㊂3对策措施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已实施近30年,在全省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㊂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浙江省面临打好近岸海域环境污染防治 攻坚战 ㊁建设美丽海湾等新任务,对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的空间表达和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㊂本研究针对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措施㊂3.1坚持生态优先底线约束原则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应坚持生态优先,牢牢守住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安全底线,确保一类区㊁二类区生态功能保持稳定㊂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于2022年9月30日正式发布‘关于启用 三区三线 划定成果的通知“,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应依据其中的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进一步优化一类区的空间格局,确保生态优先的原则得到有效落实;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以及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23年7月8日联合发布‘浙江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2 2030)“,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可依据其中的养殖区划定成果,进一步优化二类区的空间格局㊂针对日常管理中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频繁调整的现象,应进一步规范调整程序,强化区划的权威性[19]㊂确因国家㊁省重大项目建设须对部分功能区进行调整的,应提出合理可行的调整方案,充分考虑水质目标的可达性以及对周边海洋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管控措施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应在合理用海的基础上,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站位,更加突出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修复㊂3.2有序衔接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规划是细化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管控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二者的有序衔接有助于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20]㊂2022年发布实施的‘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提出 根据国家和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编制水环境㊁近岸海域等功能区划 ㊂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方案“明确提出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的划分应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根据海域的不同用途和基本功能,确定不同海域的环境功能区和水质保护目标 ㊂浙江省自2019年起开展‘浙江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 2035年)“的编制工作,目前已形成初步成果㊂根据海洋空间规划 多规合一 的要求,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㊁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等涉海专项规划均已融入该成果[21]㊂在此背景下,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修编应有序衔接省国土空间规划的最新成果,依据其总体框架结构,合理控制不同功能区的总体比例;同时,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子规划 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进一步细化和优化不同功能区的空间格局㊂3.3科学合理制订分类分区管控措施随着新时期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十四五 规划“‘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的实施意见“和‘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2022 2025年“等重要规划和政策文件的陆续发布,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在修编过程中应重新核查与最新规划及政策文件之间保护目标的符合性,制订统一协调㊁科学合理的分类分区管控措施㊂浙江省近岸海域受长江㊁钱塘江㊁椒江等冲淡水以及沿岸流㊁上升流㊁台湾暖流等的交汇影响,生态系统复杂多变[22-24],尤其是杭州湾㊁象山港㊁三门湾及乐清湾等重点港湾的生态系统特殊㊂因此,应持续开展深入的探索研究,逐步加深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认知,综合考虑环境质量现状㊁生态系统敏感性和脆弱性以及海洋经济发展状况,进而在现有水质目标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管控措施㊂沿海地方政府是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的责任主体,应不断完善监管制度,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合理安排和布局涉海开发项目,逐步落实占补平衡要求㊂各级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的宣传,引导公众自觉参与,努力营造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氛围㊂3.4有机融合涉海专项规划保护目标浙江省是海洋资源大省,涉海专项规划众多86海洋开发与管理2024年(如交通港口规划㊁渔港建设规划㊁电力发展规划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还涉及不同部门分别划定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㊁产卵保护区㊁珍稀濒危物种集中分布区㊁海洋自然保护区㊁海洋特别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㊂只有充分厘清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与各涉海专项规划空间布局和环境保护目标之间的关系,统筹解决空间冲突问题,实现管理上的 融合归一 ,才能有效提升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空间治理能力㊂随着信息化㊁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海域综合信息处理及空间信息融合能力逐渐加强㊂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依托 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协同管理平台 开发的 浙里蓝海 应用功能,显著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的空间治理能力㊂此外,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开发的 浙江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 建立国土空间总体规划㊁详细规划㊁专项规划等空间数据的贯通机制和动态更新机制,为实现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与各涉海专项规划的有机融合提供较好的信息支撑㊂3.5基于陆海统筹合理认定管理边界陆海分界㊁河海分界是划分近岸海域与陆地㊁地表水之间管理区域的基准线,其位置界定的合理性㊁准确性对海洋生态环境空间治理具有重要意义㊂陆海分界通常采用海岸线数据,但由于海岸线本身的不稳定性以及原国土和海洋部门划定海岸线依据的标准不一致,我国海岸线认定长期以来存在一定的分歧㊂此外,浙江省海岛众多,约占全国海岛总数的40%[1],海岛岸线的确定难度较大,给陆海分界带来实际困难㊂河海分界也较为复杂㊂目前浙江省自然资源厅㊁浙江省水利厅及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在实际工作中都有各自的管理边界,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赋予自然资源部门统一行使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职责,为长期存在的河海管理边界分歧问题提供解决良机㊂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最新发布的‘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方案“即采用 国土空间规划海域范围 ㊂同时,考虑到目前浙江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与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之间存在管理重叠和空白的问题,建议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在修编过程中认定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河海分界及陆海分界,并对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的入海边界进行修正,以形成统一衔接㊁功能互补㊁相互协调的区划管理体系,为进一步贯通陆海污染防治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联动打下良好基础㊂参考文献(R e f e r e n c e s):[1]张海生.浙江省海洋环境资源基本现状(上册)[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Z H A N G H a i s h e n g.T h e b a s i c s t a t u s o fm a r i n e r e s o u r c e s f o r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M].V o l u m eO n e.B e i j i n g:C h i n aO c e a nP r e s s,2013. [2]贾建军,夏小明.浙江省重要海洋资源及其承载力[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J I AJ i a n j u n,X I AX i a o m i n g.K e y e l e m e n t s o fm a r i n e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 f o r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M].B e i j i n g:S c i e n c e P r e s s,2020.[3]王孝程,解鹏飞,李晴,等.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2020,33(5):1197-1205.WA N G X i a o c h e n g,X I EP e n g f e i,L IQ i n g,e t a l.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o f t h eY a n g t z eE s t u a r y 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J].R e-s e a r c h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 s,2020,33(5):1197-1205.[4]韩爱青,索安宁.试论新时代海洋空间规划的规划层级及规划重点[J].海洋环境科学,2022,41(5):761-766.H A N A i q i n g,S U O A n n i n g.D i s c u s s e s o n t h e p l a n n i n g l e v e l s a n dk e yp o i n t s o fm a r i n e s p a t i a l p l a n n i n g i n t h e n e we r a[J].M a r i n eE n v i r o n-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2022,41(5):761-766.[5] D O U V E R EF.T h e i m p o r t a n c e o fm a r i n e s p a t i a l p l a n n i n g i na d v a n c i n g e c o s y s t e m-b a s e ds e au s em a n a g e m e n t[J].M a r i n eP o l i c y,2008,32(5):762-771.[6]王益鸣,张立,施建荣,等.浙江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质量状况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12,28(3):63-67.WA N G Y i m i n g,Z H A N GL i,S H I J i a n r o n g,e ta l.T h e t r e n d s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q u a l i t y a n d m a j o r p o l l u t a n t s i nZ h e j i a n g c o a s t a l f u n c t i o n z o n e s[J].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M o n i t o r i n g i nC h i n a,2012,28(3):63-67.[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T h eS t a t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o f t h eP e o p l e'sR e p u b l i c o f C h i n a.T h e c o a s t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f u n c t i o n z o n i n g i nC h i n a第2期柴小平,等: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现状㊁问题及对策研究87 [M].B e i j i n g:C h i n a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P r e s s,2002.[8]国家环境保护局.海水水质标准:G B3097-199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T h eS t a t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o f t h e P e o p l e'sR e p u b l i c o f C h i n a.S e aw a t e r q u a l i t y s t a n d a r d:G B3097-1997[S].B e i-j i n g:S t a n d a r d sP r e s s o fC h i n a,1997.[9]陆州舜,卢静.试论海洋功能区划与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之间的关系及其实践意义[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25(9):14-18.L UZ h o u s h u n,L UJ i n g.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m a r i n e f u n c t i o n a l z o n i n g a n d c o a s t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f u n c t i o n a l z o n i n g a n d t h e i r p r a c t i c e m e a n i n g s[J].O c e a n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2008,25(9):14-18.[10]邓义祥,李子成,郑丙辉.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概念辨析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2012,25(2):146-152.D E N G Y i x i a n g,L I Z i c h e n g,Z H E N GB i n g h u i.S t u d y o n t h e c o n c e p t o f c o a s t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f u n c t i o n z o n e s,i n c l u d i n g p r o b l e m s a n d c o u n-t e r m e a s u r e s[J].R e s e a r c h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 s,2012,25(2):146-152.[11]高月鑫,曾江宁,黄伟,等.海洋功能区划与海洋生态红线关系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35(1):33-39.G A O Y u e x i n,Z E N GJ i a n g n i n g,HU A N G W e i,e t a l.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m a r i n e f u n c t i o n a l z o n i n g a n d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r e d l i n e[J].O c e a n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2018,35(1):33-39.[12]卢瑛莹,楼乔奇,刘柏辰.基于 三线一单 的排污许可精细化管理设想[J].环境污染与防治,2021,43(10):1325-1328.L U Y i n g y i n g,L O U Q i a o q i,L I U B a i c h e n.T h e c o n c e i v e so f r e f i n e d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p o l l u t a n td i s c h a r g e p e r m i tb a s e do n t h r e e l i n e s a n d o n e l i s t [J].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o l l u t i o n&C o n t r o l,2021,43(10):1325-1328.[13]赵玉婷,李亚飞,董林艳,等.基于 美丽海湾 建设的 三线一单 编制实践:以儋州市环新英湾地区为例[J].环境污染与防治,2022,44(1):142-148.Z HA O Y u t i n g,L IY a f e i,D O N GL i n y a n,e t a l.P r a c t i c e o f t h r e e l i n e s a n do n e l i s t b a s e d o n b e a u t i f u l b a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c a s e s t u d y o f X i n y i n g B a y r i mi nD a n z h o uC i t y[J].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o l l u t i o n&C o n t r o l,2022,44(1):142-148.[14]王建忠,任志刚,王鹏,等.面向自然资源管理的海岸线界定方法探讨[J].海洋测绘,2020,40(3):50-54.WA N GJ i a n z h o n g,R E NZ h i g a n g,WA N GP e n g,e t a l.D i s c u s s i o n o n t h em e t h o d o f c o a s t l i n e d e l i m i t a t i o n f o r n a t u r a l r e s o u r c em a n a g e m e n t [J].H y d r o g r a p h i cS u r v e y i n g a n dC h a r t i n g,2020,40(3):50-54.[15]林桂兰,郑勇玲.海岸线修测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25(7):61-67.L I N G u i l a n,Z H E N G Y o n g l i n g.D i s c u s s i o no ns o m et e c h n i c a l p r o b l e m so fc o a s t l i n es u r v e y[J].O c e a n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2008,25(7):61-67.[16]李修颉,林坚,楚建群,等.国土空间规划的陆海统筹方法探析[J].中国土地科学,2020,34(5):60-68.L IX i u j i e,L I NJ i a n,C HUJ i a n q u n,e t a l.R e s e a r c ho f l a n d-o c e a n p l a n n i n g m e t h o d i nt e r r i t o r i a l s p a c e p l a n n i n g[J].C h i n aL a n dS c i e n c e, 2020,34(5):60-68.[17]张琳,雷惠,黄备,等.近30年浙江省大陆海岸线遥感监测与变迁分析[J].科技通报,2017,33(12):54-59.Z HA N GL i n,L E IH u i,HU A N GB e i,e t a l.R e m o t e s e n s i n g m o n i t o r i n g a n da n a l y s i s o f Z h e j i a n g t e r r e s t r i a l c o a s t l i n e e v o l u t i o n i n t h e p a s t 30y e a r s[J].B u l l e t i n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2017,33(12):54-59.[18]康波,丁家玮,王志文,等.浙江省近50年大陆海岸线时空变迁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22,39(9):57-64.K A N GB o,D I N GJ i a w e i,WA N GZ h i w e n,e t a l.T e m p o r a l a n d s p a t i a l c h a n g e s o f c o n t i n e n t a l c o a s t l i n e i nZ h e j i a n g i n r e c e n t50y e a r s[J].O-c e a n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d M a n a ge m e n t,2022,39(9):57-64.[19]王艳,张震宇,孙明东,等.我国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制度发展现状及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2021,34(3):671-677.WA N G Y a n,Z H A N GZ h e n y u,S U N M i n g d o n g,e t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a t u s a n d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o f c o a s t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f u n c t i o nz o n e s i nC h i n a[J].R e s e a r c h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 s,2021,34(3):671-677.[20]吴健,王菲菲,胡蕾.空间治理:生态环境规划如何有序衔接国土空间规划[J].环境保护,2021,49(9):35-39.WUJ i a n,WA N GF e i f e i,HU L e i.S p a t i a l g o v e r n a n c e:h o w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l a n n i n g i n t e g r a t e dw i t hn a t i o n a l s p a t i a l p l a n n i n g s y s t e m[J].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2021,49(9):35-39.[21]安太天,朱庆林,岳奇,等.我国海洋空间规划 多规合一 问题及对策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19(3):28-35.A N T a i t i a n,Z HU Q i n g l i n,Y U E Q i,e t a l.E x p l o r i n g t h e q u e s t i o n s a n d a p p r o a c h e s a b o u tm u l t i p l e s p a t i a l p l a n n i n g's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nm a r i n es p a t i a l p l a n n i n g i nC h i n a[J].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fO c e a n o l o g y a n dL i m n o l o g y,2019(3):28-35.[22]苏纪兰.中国近海的环流动力机制研究[J].海洋学报,2001(4):1-16.S UJ i l a n.Ar e v i e wo f c i r c u l a t i o nd y n a m i c s o f t h e c o a s t a l o c e a n s n e a rC h i n a[J].H a i y a n g X u e b a o,2001(4):1-16.。
福鼎市近岸海域水环境现状及成因分析
![福鼎市近岸海域水环境现状及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df4e4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b.png)
总766期第三十二期2021年11月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福鼎市近岸海域水环境现状及成因分析卢兴润(宁德市福鼎环境监测站,福建福鼎355200)摘要:本研究采用按点位计算和按面积计算的水质定性评价法对福鼎市近岸海域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价,其中面积计算利用了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
在数据分析基础上,重点对沙埕港水质下降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近岸海域;沙埕港;水环境中图分类号:X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1)32-0141-04Present Situation and Cause Analysis of Water Environment in Coastal Wa⁃ters of Fuding CityLU Xingrun(Ningde Fud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Fuding Fujian355200)Abstract:In this study,the water quality qual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s of point calculation and area calcula⁃tion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water environment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Fuding city.The area calculation uses GIS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y.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the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of water quality in Shacheng Port are analyzed.Keywords:coastal waters;Shacheng Port;water environment福鼎市海域面积为2679.39km2,海岸线总长为316 km,全市17个乡镇(街道、龙安)有12个分布于沿海,其中境内的沙埕港是国家二类口岸、一级渔港。
海岸环境数据分析报告(3篇)
![海岸环境数据分析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9c693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b.png)
第1篇一、前言海岸环境是人类重要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海岸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更好地了解海岸环境现状,为海岸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报告对海岸环境数据进行了分析。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我国沿海地区各级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监测部门等公开的统计数据、调查报告以及相关学术论文。
数据涉及海岸线长度、海岸带面积、海滩侵蚀、水质、生物多样性、污染排放等多个方面。
三、海岸线长度及海岸带面积分析1. 海岸线长度根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数据,我国海岸线总长度为3.4万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长度为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长度为1.6万公里。
从沿海省份来看,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和海南省的海岸线长度较长,分别为4312公里、3322公里、3111公里和2444公里。
2. 海岸带面积我国海岸带面积约为18.6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陆海岸带面积约为10.6万平方公里,岛屿海岸带面积约为8.0万平方公里。
沿海省份中,广东省、浙江省和海南省的海岸带面积较大,分别为4.6万平方公里、3.7万平方公里和3.2万平方公里。
四、海滩侵蚀分析1. 侵蚀现状近年来,我国海滩侵蚀问题日益严重。
根据《中国海岸侵蚀监测报告》数据,2018年我国海滩侵蚀总面积约为6450平方公里,其中侵蚀严重区域约为2470平方公里。
海滩侵蚀严重影响了海岸带生态环境、旅游业和沿海居民的生产生活。
2. 侵蚀原因海滩侵蚀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有地质构造、海平面上升、风暴潮等;人为因素主要有海岸工程、过度开发、海洋污染等。
五、水质分析1. 水质现状根据《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数据,2018年我国沿海地区海水水质总体良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海域总面积的78.1%,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海域总面积的21.9%。
部分海域存在污染问题,主要污染物为氮、磷、有机物等。
2. 污染原因沿海地区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陆源污染、海洋污染和船舶污染。
深圳市大鹏湾近岸海域水质状况与评价
![深圳市大鹏湾近岸海域水质状况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e545f94d1f34693daef3efc.png)
表 2进行水质等级划分确定,富营养化指数 E的计 算公式如下:
E=COD×DIN×DIP×106/4500 其中,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质量 浓度单位为 mg/L。
水质等级 富营养化指数
贫营养 E<1
表 2 水质富营养化等级划分指标
057~194 040~150 032~096 032~132 021~098
082~151 052~162 047~104 048~125 056~136
年均值 /(mg/L) 068 084 069 077 036
072 076 073 097 034
正角咀沙 头 角 工 业 用 水 区 (三类)
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表 3 化学需氧量监测评价结果
轻度富营养0
重富营养 50≤E<150
严重富营养 E≥150
功能区 望鱼角盆 仔 湾 口 工 业 用 水区 (三类)
盆秤养殖 浴 场 海 上 运 动 区 (二类)
秤头角泥 壁 角 一 般 工 业 用水区 (三类)
秤头 角 正 角 咀 养 殖 区 (二类)
Ⅳ类 5
050 0045
评价公式为:Pi=Ci/Csi 式中:Pi为 i种因子的污染指数;Ci为 i种因子的 实测浓度;Csi为 i种因子的评价标准。水质参数的 污染指数 >1时,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 质标准。 132 综合污染指数法
日照近岸水域水质现状分析与评价
![日照近岸水域水质现状分析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7d23e3aee06eff9aef80724.png)
式 中 :E为 富营养化 指数 ,D I N为无 机 氮含 量
( m g / L ),D I P为 活 性 磷 含 量 ( mg / L ), 当 E≥1
港产 业基 地 、区域性 国际航 运物 流 中心 、滨 海 文
类 、叶绿素 一 a 、铜 、锌 、铬 、汞 、镉 、铅 、砷 、 总氮、总磷。
水文气 象要素 :风 向、风 速 、简易 天气现
象 、水温 、水 色 、水深 、透 明度 、海况 、盐 度 。
监测方法 参照 《 海洋监测规 范》 G B 1 7 3 7 8 —
1 l 9 。 4 2 1 1 l 1 9 。 4 3 4 7
3 5 。 1 8 4 6 ” 3 5 。 3 O 3 3
海 洋环 境保 护
3 9
1 . 4 评价标准
5月 平均 为 0 . 0 0 5 mg / L ,8月份 平 均为 0 . 0 0 6 m L ,
其 他 月 份 。与 海 水 水 质 标 准 ( 40 . 0 1 5 ) 进 行 比
水水质评价标准。
1 . 5 水质富营养化及营养级型 的评价
富营养化 的评价方法有 营养指数法【 2 J ,评价
公式为 :
E = C0D× DI N× DI P x l 0  ̄ 4 5 0 0
较 ,均达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 图3 ) 。 2 . 4 无机氮的监测 结果 无机氮含量除 了 5号站点 8月份 和 1 0月份 含量大于 O . 2 0 m g / L ,为二类海水水质以外 ,其他
中国环境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环境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2d3f1c4da38376baf1faebe.png)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2010年,我国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但环境总体形势依然十分来峻,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中国目前面临哪些环境问题根据《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和《199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主要数据如下:一. 水污染1.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
204条河流409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9.9%、23.7%和16.4%。
长江、珠江总体水质良好,松花江、淮河为轻度污染,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在监测营养状态的26个湖泊(水库)中,富营养化状态的湖泊(水库)占42.3%。
水资源和水环境* 我国水资源紧张,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 全国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近百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年因缺水而减少的产值达1200亿元;* 我国著名的5大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的蓄水量都在减少,湖面缩小了1/4甚至一半;* 我国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8%的城市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工业较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突出;* 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次序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从河流的氨氮、高锰酸盐、挥发酚等主要污染参数来看,水质情况普遍不好。
有些河流中铜、氰化物、汞有超标现象。
城市河段悬浮物超标现象普遍,主要污染物是耗氧的有机物和氯化物等。
* 主要大淡水湖泊污染程度的次序为:巢湖(西半湖〕、滇池、南四湖、太湖、洪泽湖、洞庭湖、镜泊湖、兴凯湖、博斯藤湖、松花湖、洱海。
主要淡水湖泊水库磷、氮污染面广,部分湖泊和水库汞或其他重金属污染严重;* 城市中80%以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水体,使流经主要城市的70%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主要污染物来自化工、石化、造纸、食品、制革、纺织等企业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和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 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还在逐年递增,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5%,绝大部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中。
辽宁东戴河近岸水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辽宁东戴河近岸水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1c398f1ee06eff9aef807c9.png)
辽宁东戴河近岸水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摘要:辽宁省东戴河拥有近30公里原生态海滩,东戴河海域海水质量对东戴河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选取部分代表性区域进行2015-2017年水质调查分析,运用模糊物元法对监测结果进行比对。
对东戴河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从空间、年内变化、年际变化进行评价。
关键词:东戴河新区;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模糊物元分析法1.辽宁东戴河海域现状辽宁绥中东戴河新区地理位置优越,西起辽冀交界处,东至高岭镇疏港路,北靠京沈铁路,南临渤海,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
它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绥中县政府“海岸中关村,生态新城区”的规划,海洋经济已成为东戴河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1]。
近年来,东戴河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同时也面临着空间资源和养殖环境的双重制约,本文将于2015年至2017年对东戴河海水养殖区域进行水质调查分析。
辽宁东戴河新区近岸海域潮流属于非正规半日潮流,潮流呈往复流性质,其中涨潮流流向为60°到90°之间,落潮流流向为240°到270°之间,与岸线大致平行,总体上本区潮流动力不强,属于弱潮海岸。
目前,东戴河新区近岸海域开发利用主要包括:1.1景观水域根据《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2006年)》中划定的“绥中省级碣石旅游度假区”。
1.2海水养殖区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划定的东戴河养殖区,养殖面积约8667公顷,有扇贝、海参、贻贝、文蛤和杂色蛤仔等养殖品种[2]。
2.监测时间与项目本次研究历时三年对东戴河海域进行海水质量采样调查,本次水质调查监测数据时间为2015-2107年每年3、5、8、10月。
监测站位(图1)经纬度如表2.1.1所示。
监测项目包括PH、DO、盐度、COD、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分析方法根据GB17378.4-2007。
水质监测采样点位于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农渔业区内。
S1站位位于辽宁省绥中县芷锚湾村芷锚湾码头附近,S2站位位于中海油36-1原油处理厂排污口附近,S3站位位于海水养殖区域。
福州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评价及污染原因分析
![福州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评价及污染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8e7b4ecfc789eb172dc8f6.png)
福州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评价及污染原因分析张敏艳(福州市环境监测站 350011)【摘要】通过对福州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的分析评价,结合2010年福州市闽江、敖江、龙江入海污染物通量及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我市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的原因,为近岸海域水质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福州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污染原因福州市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拥有辽阔的海域和绵长的海岸线,全市海域面积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920公里,占全省的%,乡级以上海岛海岸线390公里;潮间带滩涂面积平方公里,占全省的%;海洋生物种类达1580种;沿海港口、渔业、盐业及旅游业发达,并有较高程度的开发,随着沿岸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各种污染物排海量增加较快,对近岸海域环境已构成威胁。
1监测概况-海水监测点位福州市近岸海域共有罗源湾、北茭、定海湾、连江东部海区、闽江口川石岛、闽江口梅花东、闽江口外、沙尾澳、福清湾、海坛海峡、长乐东部海区、平潭岛东等12个水质监测点位(含海域环境功能区点位9个),其中连江东部海区、闽江口外和长乐东部海区属于远岸点,不参与功能区评价,监测点位分布见图1。
监测时间近岸海域水质每年监测三期,监测时间为4月-5月(丰水期)、7月-8月(平水期)、10月-11月(枯水期),在落潮时采样。
评价项目与评价方法评价选用的项目为pH、溶解氧、活性磷酸盐、无机氮、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汞、铜、铅、镉和非离子氨共11项。
根据《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对海水水质进行评价,根据《福建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定》对海水水质状况进行定性分级评价。
图1 福州市近岸海域监测点位分布图2 水质状况评价—各测点水质状况2006年-2010年福州市近岸海域各测点水质类别比例见图2。
各测点中,三个远岸点(连江东部海区、闽江口外、长乐东部海区)与北茭、平潭岛东测点的I类-II类水质比例均达到100%,水质状况为优;定海湾测点的I类-II类海水比例为80%,水质状况为良好;闽江口梅花东和沙尾澳点位水质状况为一般;罗源湾、闽江口川石岛、海坛海峡水质状况为差;福清湾水质状况为极差。
白马井渔港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状况评价
![白马井渔港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状况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5b272df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9.png)
白马井渔港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状况评价庞巧珠;程娇因;邢孔敏;谢海群;孙婆援;梁计林;吴瑞【摘要】根据2014年10月和2015年5月白马井渔港近岸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该海域水质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白马井渔港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总体良好,基本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局部海域海水呈富营养化状态.%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coastal waters in Baimajing Fishing Port from October 2014 to May 2015, the sea water quality status in these coastal waters was analyzed by using the organic pollution index (A) and the eutrophication index (E)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awater quality was good, which was basically accorded with the first group of sea water quality standard, although the sea water quality in partial sea waters was at the eutrophication state.【期刊名称】《热带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38)004【总页数】6页(P99-104)【关键词】海水水质状况;污染指数;富营养化;白马井渔港【作者】庞巧珠;程娇因;邢孔敏;谢海群;孙婆援;梁计林;吴瑞【作者单位】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海口570206;海南中南标质量科学研究院海南海口570300;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海口570206;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海口570206;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海口570206;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海口570206;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海口570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4儋州市濒临北部湾,发展海洋渔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渔业生产历史悠久,是海南省渔业生产重点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状
况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状况
1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状况
2007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基本保持稳定,与2006年相比略有下降。
按照监测点位计算,一、二类海水比例为62.8%,比2006年下降4.9个百分点;三类海水为11.8%,上升3.8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为25.4%,上升1.1个百分点。
全国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类别见图1。
2007年近岸海域监测面积共277826平方千米,其中一、二类海水的面积为188443平方千米,三类海水面积32203平方千米,四类、劣四类海水面积57180平方千米。
四大海区近岸海域中,南海、黄海水质良,渤海为轻度污染,东海为重度污染。
九个重要海湾中黄河口和北部湾海域水质良好,辽东湾、渤海湾、胶州湾、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水质为重度污染。
山东、海南和广东近岸海域水质优良;天津、上海和浙江近岸海域水质为重度污染。
丹东、葫芦岛等22个城市近岸海域水质较好,全部为一、二类水质;嘉兴近岸海域污染严重,全部为劣四类水质。
2007年影响我国近岸海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和活磷酸盐。
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溶解氧、pH、铅、铜和非离子氨有不同程度超标。
图1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类别
2 四大海区近岸海域水质状况
渤海轻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63.3%,与2006年比较,下降6.3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为22.4%,上升0.7个百分点。
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和铅。
黄海水质良好,一、二类海水比例为85.2%,与2006年比较,上升1.5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为5.5%,下降0.6个百分点。
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和活磷酸盐。
东海重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28.4%,与2006年比较,下降13.1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为55.8%,上升3.6个百分点。
主要污染因子是活磷酸盐、无机氮和铅。
南海水质良好,一、二类海水比例为83.7%,四类、劣四类海水为8.1%,与2006年基本一致。
主要污染因子为活磷酸盐和无机氮。
渤海黄海
东海南海
图2 四大海区近岸海域水质状况
图3 四大海区一、二类海水比例图4 四大海区四类、劣四类海水比例
3 重要海湾水质状况
9个重要海湾中,黄河口和北部湾水质良好;一、二类海水比例超过80%。
闽江口为中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50%,四类、劣四类海水比例也为50%。
辽东湾、渤海湾、胶州湾、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水质均为重度污染;
一、二类海水比例均不足40%。
图5 重要海湾一、二类海水比例
图6 重要海湾四类、劣四类海水比例
4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
2007年,全国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变化不大,但普遍受到无机氮和活磷酸盐影响。
山东、海南和广东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海水比例达到75%以上。
天津、上海、浙江近岸海域水质污染较重。
辽宁轻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71.4%,三类海水比例为14.3%。
四类海水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14.3%。
与2006年相比,一、二类海水比例下降
1.6个百分点,三类海水比例下降1.2个百分点,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上升
2.8个百分点。
影响海域水质的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铅和铜。
河北轻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75.0%,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25.0%,无三类海水。
与2006年相比,各类海水比例基本持平。
影响海域水质的主要超标因子是无机氮。
天津重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30.0%,三类海水比例为20.0%,四类海水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50.0%。
与2006年相比,一、二类海水比例下降10.0个百分点,三类海水比例上升10.0个百分点,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持平。
海域水质主要受到无机氮和非离子氨影响。
山东水质优,一、二类海水比例为90.2%,三类海水比例为4.9%,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4.9%。
与2006年相比,一、二类海水比例下降6.8个百分点;三类海水比例上升4.8个百分点,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上升2.0个百分点。
只有青岛市和潍坊市近岸海域出现超标情况,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活磷酸盐。
江苏轻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68.8%,三类海水比例为25.0%,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6.2%。
与2006年相比,一、二类海水比例上升6.3个百分点,三类海水比例持平,劣四类海水比例下降6.3个百分点。
影响海域水质的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
上海重度污染,无一、二类海水,三类海水比例为10.0%,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90.0%。
与2006年相比,三类海水比例上升2.8个百分点,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下降2.8个百分点。
海域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活磷酸盐。
浙江重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20.0%,三类海水比例为14.0%,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66.0%。
与2006年相比,一、二类海水比例下降11.1个百分点;三类海水比例上升5.1个百分点,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上升6.0个百分点。
海域普遍受到无机氮、活磷酸盐影响,部分海域化学需氧量超标。
福建中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48.6%,三类海水比例为20.0%,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31.4%。
与2006年相比,一、二类海水比例下降22.8个百分点,三类海水比例上升17.1个百分点,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上升5.7个百分点,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活磷酸盐和铅。
广东水质良好,一、二类海水比例为80.4%,三类海水比例为7.8%,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11.8%。
与2006年相比,一、二类海水比例下降4.3个百分点,三类海水比例上升4.0个百分点,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上升0.3个百分点。
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局部海域活磷酸盐和非离子氨超标。
广西轻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77.4%,三类海水比例为13.6%,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9.0%。
与2006年比较,各类海水比例基本相同。
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
海南水质优,一、二类海水比例为96.0%,三类海水比例为4.0%。
无四类和劣四类海水。
与2006年比较,一、二类海水比例上升8.0个百分点,三类海水比例下降8.0个百分点。
个别海域水质受化学需氧量和铜的影响,但程度较轻。
图7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
图8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各类海水比例
5 沿海城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
全国监测的54个沿海城市中,丹东、秦皇岛、大连、葫芦岛、滨州、东营、烟台、威海、日照、汕尾、惠州、江门、茂名、海口、三亚、文昌、琼海、陵水、昌江、儋州、临高和澄迈等22个城市近岸海域水质较好,全部为一、二类水质;嘉兴市近岸海域水质较差,全部为劣四类水质;盘锦、泉州、厦门、汕头、温州、漳州、唐山、莆田、阳江、青岛、盐城、钦州、北海、防城港、连云港、珠海和湛江等17个城市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在50%以上。
图9 全国沿海城市一、二类海水比例
图10 全国沿海城市四类、劣四类海水比例
6 海水浴场水质状况
2007年6月1日至9月30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16个沿海城市对28个海水浴场开展了水质监测工作。
共监测392个次,发布17期海水浴场水质周报。
监测结果表明:海水浴场水质为“优”的个次占46.7%,比2006年(45.48%)上升1.22个百分点,“良”占30.4%,比2006年(38.19%)下降7.79个百分点,“一般”占15.1%,比2006年(6%)上升9.1个百分点,“差”占7.1%,比2006年(10.3%)下降3.2个百分点。
影响浴场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为粪大肠菌群。
在16个沿海城市28个海水浴场中,每周水质均为“优”的浴场为锦州孙家湾浴场、威海国际海水浴场、日照海水浴场、珠海飞沙滩海滨浴场、北海银滩公园浴场、三亚大东海和亚龙湾共7个浴场,与2006年相同。
水质较好的有舟山朱家尖浴场、青岛金沙滩海水浴场和葫芦岛313海滨浴场,“优”的个次占80%以上。
水质一般的有厦门鼓浪屿浴场、深圳大梅沙海滨浴场、厦门曾厝埯浴场和葫芦岛兴城海滨浴场,“差”的个次所占比例分别为37.5%、
35.29%、31.25%和23.08%。
主要污染因子为粪大肠菌群。
图11 沿海城市海水浴场水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