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合集下载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和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和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和答案第Ⅰ部分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作品,属于寓言性传记文的是【】A.《秋水》B.《张中丞传后叙.》C.《马伶传》D.《种树郭橐驼传》2.下列属于编年体史书的是【】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三国志》3.《种树郭橐驼传》所揭露的社会弊端是【】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长人者好烦其令”C.“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D.“以求学为干禄之终南捷径”4.《前赤壁赋》的“主客问答”中的“客”所代表的是【】A.苏子本人B.吹洞箫者C.思想矛盾中的消极面D.思想矛盾中的积极面5.《爱尔克的灯光》的行文特点是【】A.夹叙夹议,充满思辨色彩B.善用白描,作者不动声色C.熔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D.熔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6.“食以草具”中,“食”的解释正确的是【】A.给人吃B.食物C.以……为食D.吃7.下列文章,体现民本思想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8.梁启超在《论毅力》中两次采用层递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A.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B.阐明毅力大小不同结果也不同C.显示毅力的重要性D.强调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成功9.《吃饭》中,作者在谈到音乐和烹调时,所倡导的社会理念是【】A.以民为本B.完美人格C.中庸之道D.和而不同10.《垓下之围》一文最后“太史公日”的“太史公”指的是【】A.司马迁自称B.《史记》点评者C.《资治通鉴》的作者D.《资治通鉴》的点评者11.《都江堰》说都江堰的水,“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比拟C.借代D.排比12.《饮酒》(其五)中,包涵“大隐隐于市”意味的诗句是【】A.心远地自偏B.悠然见南山C.飞鸟相与还D.欲辩已忘言13.下列典故,属于“言典”(即言论典故)的是【】A.玉环飞燕皆尘土B.忽复乘舟梦日边C.闲来垂钓碧溪上D.长风破浪会有时14.《早雁》中,暗示逃难民众有家难回的诗句是【】A.“云外惊飞四散哀”B.“长门灯暗数声来”C.“岂逐春风一一回”D.“水多菰米岸莓苔”15.易安居士李清照在《声声慢》中,以“寻寻觅觅”所体现的心态是【】A.失落感B.急切感C.休闲感D.绝望感16.从日常生活看,《雨巷》所抒写的是【】A.对丁香姑娘的追寻与失落B.对恋人的追寻与失落C.对革命事业的追寻与失落D.对美好理想的追寻与失落1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中四个层次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是【】A.对等并列B.抑扬交错C.相互对比D.逐层推进18.《断魂枪》中下列人物,属于“东方的大梦不得不醒”的“醒者”是【】A.沙子龙B.王三胜C.孙老者D.小顺子19.《麦琪的礼物>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法是【】A.直接心理刻画B.自然环境烘托C.肖像和对话呈示D.行为和表情显现20.《金鲤鱼的百裥裙>选自【】A.《城南旧事》B.《金桥》C.《台湾作家小说选集》D.《晓云》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明查秋毫B. 明察秋毫C. 明查秋毫D. 明查秋毫答案:B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

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大学》答案:B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

A. 王勃《滕王阁序》B. 李白《将进酒》C. 杜甫《登高》D. 苏轼《赤壁赋》答案:A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形容的是()。

A. 桃树和李树B. 教育者C. 学生D. 桃李的果实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 他像风一样跑得快。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他跑得快,像风一样。

D. 他跑得快,风一样。

答案:A6.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出自()。

A. 李白《静夜思》B. 张九龄《望月怀远》C. 杜甫《月夜忆舍弟》D. 王之涣《登鹳雀楼》答案:B7.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

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答案:C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形容()。

A. 登山B. 读书C. 写作D. 作画答案:A9. “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

A.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B. 李白《将进酒》C. 杜甫《春望》D. 王之涣《登鹳雀楼》答案:A10. 下列成语中,表示做事不彻底的是()。

A. 半途而废B. 功败垂成C. 功成身退D. 功亏一篑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作者是________。

答案:屈原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陆游的《________》。

答案:游山西村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曹操的《________》。

答案:步出夏门行4.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名句,其中“渠”指的是________。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外来语的是()A. 沙发B. 苹果C. 电脑D. 火车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哪部古代典籍?()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道德经》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4.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其中“雅”指的是()A. 民间歌谣B. 宫廷乐歌C. 祭祀歌曲D. 地方民歌5.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红楼梦》中的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王熙凤6.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哪位文学家的文学观点?()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巴金7.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的意思是()A. 水太清了就不会有鱼,人太聪明了就不会有朋友B. 水太清了就不会有鱼,人太挑剔了就不会有伙伴C. 水太清了就不会有鱼,人太苛刻了就不会有朋友D. 水太清了就不会有鱼,人太精明了就不会有伙伴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松间照C. 清泉石上流D. 孤帆远影碧空尽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 美丽的女子B. 明亮的月亮C. 晴朗的天空D. 珍贵的玉石10.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鲁迅的散文集?()A. 《朝花夕拾》B. 《呐喊》C. 《边城》D. 《女神》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分为“风”、“______”、“颂”三部分。

1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苏轼《题西林壁》中的名句,其中“西林”指的是______。

14.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文学家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食以草具”中,“食”的解释正确的是【A 】A.给人吃B.食物C.以……为食D.吃2.下列文章,体现民本思想的是【A 】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3.梁启超在《论毅力》中两次采用层递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D】A.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B.阐明毅力大小不同结果也不同C.显示毅力的重要性D.强调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成功4.《吃饭》中,作者在谈到音乐和烹调时,所倡导的社会理念是【D 】A.以民为本B.完美人格C.中庸之道D.和而不同5.《垓下之围》一文最后“太史公曰”的“太史公”指的是【A 】A.司马迁自称B.《史记》点评者C.《资治通鉴》的作者D.《资治通鉴》的点评者6.下列作品,属于寓言性传记文的是【D】A.《秋水》B.《张中丞传后叙.》C.《马伶传》D.《种树郭橐驼传》7.下列属于编年体史书的是【C 】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三国志》8.《种树郭橐驼传》所揭露的社会弊端是【B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长(zhǎng)人者好烦其令”C.“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D.“以求学为干禄之终南捷径”9.《前赤壁赋》的“主客问答”中的“客”所代表的是【C】A.苏子本人B.吹洞箫者C.思想矛盾中的消极面D.思想矛盾中的积极面10.《爱尔克的灯光》的行文特点是【C 】A.夹叙夹议,充满思辨色彩B.善用白描,作者不动声色C.熔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D.熔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11.《都江堰》说都江堰的水,“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B 】A.比喻B.比拟C.借代D.排比12.《饮酒》(其五)中,包涵“大隐隐于市”意味的诗句是【A】A.心远地自偏B.悠然见南山C.飞鸟相与还D.欲辩已忘言13.下列典故,属于“言典”(即言论典故)的是【D 】A.玉环飞燕皆尘土B.忽复乘舟梦日边C.闲来垂钓碧溪上D.长风破浪会有时14.《早雁》中,暗示逃难民众有家难回的诗句是【C 】A.“云外惊飞四散哀”B.“长门灯暗数声来”C.“岂逐春风一一回”D.“水多菰米岸莓苔”15.易安居士李清照在《声声慢》中,以“寻寻觅觅”所体现的心态是【A】A.失落感B.急切感C.休闲感D.绝望感16.从日常生活看,《雨巷》所抒写的是【B 】A.对丁香姑娘的追寻与失落B.对恋人的追寻与失落C.对革命事业的追寻与失落D.对美好理想的追寻与失落1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中四个层次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是【D 】A.对等并列B.抑扬交错C.相互对比D.逐层推进18.《断魂枪》中下列人物,属于“东方的大梦不得不醒”的“醒者”是【A】A.沙子龙B.王三胜C.孙老者D.小顺子19.《麦琪的礼物>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法是【D 】A.直接心理刻画B.自然环境烘托C.肖像和对话呈示D.行为和表情显现20.《金鲤鱼的百裥裙>选自【C】A.《城南旧事》B.《金桥》C.《台湾作家小说选集》D.《晓云》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三篇】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三篇】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三篇】食无鱼B.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C.长铗归来乎!出无车D.长铗归来乎!食无肉30.在《冯谖客孟尝君》这篇文章中,凿成“三窟”的最主要人物是( )。

A.冯谖B.孟尝君C.齐王D.梁王31.在《垓下之围》中,表现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的场面是( )。

A.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B.无路可逃时冲冠发怒C.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D.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32.在《垓下之围》中,“虞兮虞兮”的悲歌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 )。

A.自刎乌江B.决战楚汉C.东城快战D.霸王别姬33.在《垓下之围》中,“瞋目而叱”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 )。

A.东城快战B.决战楚汉C.自刎乌江D.霸王别姬34.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的形象来说,这里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是( )。

A.正面描写B.侧面描写C.心理描写D.行为描写35.《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的根本经验是( )。

A.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B.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C.吾不害其长而已D.不抑耗其实36.《种树郭橐驼传》中采用了大量的对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以郭橐驼善于种树与他植者不善种树进行对比B.郭橐驼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却使“木之性日以离”C.郭橐驼种树“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而他植者“根拳而土易”D.他植者“爱之太殷,忧之太勤”与“长人者好烦其令”37.下列关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有( )。

A.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B.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C.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D.改变了人们的穿衣打扮38.《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 )。

A.行动描写B.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D.细节描写39.在《前赤壁赋》中,作者最后肯定的是( )。

A.积极乐观的人生观B.消积避世的人生观C.纵情山水的人生观D.随遇而安的人生观40.在《先妣事略》中作者写到了( )。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重点」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重点」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重点」(一)认真研读教材中的课文共52篇课文,议论文10篇,记叙文17篇,诗词18篇,小说7篇,四局部内容所选的课文篇目,一篇一篇地阅读掌握,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考生一定要加强对教材所选取的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过去《大学语文》中,考核考生对课文的内容是否记忆的较多。

1.《秋水》(节选)中说“仲尼语之以为博”,语中“仲尼”指的是A.伯夷B.孟子C.孔子D.老子[答案]C[解析]这是考核一名大学生最根本的人文常识的试题。

没有丝毫难度。

2.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提及他自己在德国的生活经历,用以说明的论题是A.抱定宗旨B.端正学风C.砥砺德行D.亲爱师友[答案]D[解析]这是典型的考核是否阅读教材的试题。

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共阐发“三事”:抱定宗旨;砥砺德行;亲爱师长;阅读课文掌握阐发三事详细论述的内容。

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置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对于师友之亲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3.以下著作中,作者为韩愈的是A.《壮悔堂文集》B.《昌黎先生集》C.《震川先生集》D.《樊川集》[答案]B[解析]课文中作者介绍的内容也是需要认真阅读掌握的知识内容。

尤其是作家的主要代表作更需要掌握。

《壮悔堂文集》:侯方域;《震川先生集》:归有光;《樊川集》:杜牧;韩愈自称郡望为昌黎,故世称韩昌黎。

4.《先妣事略》一文中,“不忧米盐,乃劳苦假设不谋夕”的人物是A.外祖B.周孺人C.大姊D.老妪[答案]B[解析]这是典型考核考生是否阅读课文的试题。

先妣是周孺人;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假设不谋夕。

5.杜甫《秋兴八首》的创作地点是A.夔州B.长安C.巩县D.成都[答案]A[解析]掌握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作的这首诗,掌握时代背景。

6.《长恨歌》中“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的主角是A.杨贵妃B.董双成C.梨园弟子D.临邛道士[答案]D[解析]典型考核考生是否阅读课文的极简单的试题。

大学语文1自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1自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1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哪位诗人不是唐代的?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答案:D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以下哪首诗?A. 《静夜思》B. 《望庐山瀑布》C. 《月下独酌》D. 《登鹳雀楼》答案:A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部古代典籍?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左传》答案:A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答案:C5.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哪位文学理论家的观点?A. 刘勰B. 钟嵘C. 白居易D. 韩愈答案:C6.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反映了哪种哲学思想?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答案:B7. 下列哪位作家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A. 郭沫若B. 胡适C. 徐志摩D. 朱自清答案:B8.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出自以下哪位诗人的笔下?A. 王维B. 贾岛C. 罗隐D. 高适答案:C9.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王勃的哪篇名作中的句子?A. 《滕王阁序》B. 《岳阳楼记》C. 《醉翁亭记》D. 《出师表》答案:A10.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出自以下哪部文学作品?A. 《红楼梦》B. 《西厢记》C. 《牡丹亭》D. 《长生殿》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______。

答案:《离骚》1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宋代词人______的名句。

答案:苏轼1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的______卦。

答案:乾1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孟浩然的______。

答案:《春晓》15.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句。

答案:张九龄16.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虞美人》。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篇一」11.《吃饭》中,下面属于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有A.吃饭有时很像结婚B.一碗好菜仿佛一只乐曲C.舌头拣精拣肥D.做宰相比为“和羹调鼎”E.治国如烹小鲜12.在《我的'世界观》这篇演讲词中,爱因斯坦阐述了自己的A.人生理念B.政治理想C.宗教感情D.娱乐方式E.生活爱好13.《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三次而歌的原因是A.食无鱼B.无家C.食无肉D.出无车E.不能养家14.在《垓下之围》这篇文章中,主要描写的三个场面是A.霸王别姬B.乌江自刎C.东城快战D.败走彭城E.放逐义帝15.在《种树郭橐驼传》中,作者用以阐明道理的途径和方法有A.抒情形式B.描写方式C.象征手法D.类比方法E.对比手法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篇二」11. 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选项C属于拟人修辞手法,其余为比喻手法。

12. 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文中作者阐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人生理念、政治理想、宗教感情,所以答案选ABC。

13. 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冯谖三次而歌的原因是:食无鱼,出无车,不能养家。

选项B错误,选项D教材没有提到。

14. 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本文主要描写的三个场面是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15. 正确答案:DE答案解析: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大量的类比和对比来说理,答案为DE。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篇三」20xx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1.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孟子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使用的手法是A.象征法B.托物言志C.先抑后扬D.先扬后抑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先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这里使用的写作手法是A.烘托铺垫B.托物言志C.先抑后扬D.先扬后抑3.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提出“抱定宗旨”,其宗旨是指A.研究高深学问B.教育青年志士C.研究西方学问D.做官致富4.《论毅力》一文中,引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2023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3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3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2023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唐代诗人中,主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是【】A. 王维B. 白居易C. 柳宗元D. 韩愈【正确答案】B第2题杜甫诗歌的风格是【】A. 豪放飘逸B. 沉郁顿挫C. 苍凉悲壮D. 沉雄慷慨【正确答案】B第3题李商隐《无题》中运用了比兴手法的一联是【】A.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D.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正确答案】B李商隐的《无题》颔联两句诗表达了世间男女山盟海誓的真挚感情,前句把爱情比喻为像春蚕抽丝一样,后句表明离别的相思与情爱,这两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第4题下列关于作家艺术风格方面的评论,错误的是【】A. 艾青的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B. 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C. 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D. 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正确答案】AA项应是新月派诗人的创作特点。

第5题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A. 乐府B. 词C. 赋D. 散曲【正确答案】D第6题下列关于诗人徐志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徐志摩是新月社重要成员B.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C. 徐志摩是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D. 飘逸清丽是徐志摩诗歌的一种风格【正确答案】C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是戴望舒。

第7题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主要的写作目的是【】A. 强调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B. 批评他植者违背种树规律C. 赞扬郭橐驼高超的种树技艺D. 揭露"长人者好烦其令"的弊政【正确答案】D《种树郭橐驼传》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至吏治上去,揭示了“长人者好烦其令”的弊政。

自考大学语文的试题及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的试题及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的试题及答案自考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不正确的是:A. 他做事总是三心二意,结果一事无成。

B. 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一针见血。

C. 他真是个老马识途,对这个问题了如指掌。

D.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当益壮。

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成绩也优秀。

C. 由于天气原因,飞机延误了三个小时。

D.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树绿了,秋天的果实熟了。

B.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行。

C. 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还很有创造力。

D. 我们既要学习知识,也要培养能力。

答案:A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猛虎一样勇猛。

B.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亮。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D. 所有选项都是。

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C.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所有选项都是。

答案:A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工作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C. 你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吗?D. 所有选项都是。

答案:D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困难?B. 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C. 我们是否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D. 所有选项都是。

答案:A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月亮静静地挂在天边。

C. 溪水潺潺地流过小桥。

D. 所有选项都是。

答案:A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B. 他既聪明又勤奋。

C.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 所有选项都是。

大学语文试题自考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自考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自考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B. 涣然冰释(huàn rán bīng shì)C. 揠苗助长(yà miáo zhù zhǎng)D. 栉风沐雨(zhì fēng mù yǔ)2.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B. 他虽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他没有骄傲。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诗经》B. 《论语》C. 《史记》D. 《左传》4.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B.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通史。

C. 《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

D.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5.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句诗主要表达了()。

A. 对自然美景的赞美B. 对人生哲理的思考C. 对历史变迁的感慨D. 对时间流逝的哀叹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这句话强调了()。

A. 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B. 学习与实践的结合C. 学习与创新的关联D. 学习与生活的联系7. 下列关于现代文学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B.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C.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D. 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8.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出自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句诗主要表达了()。

A. 对自然景观的描绘B. 对人生哲理的思考C. 对历史变迁的感慨D. 对时间流逝的哀叹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句诗主要表达了()。

2020年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文章中,体现民本思想的是(C)A.《秋水》B.《论毅力》C.《寡人之于国也》D.《五代史伶官传序》2.《容忍与自由》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B)A.演绎法B.例证法C.类比法D.对比法3.运用倒叙手法的文章是(B)A.《香市》B.《哭小弟》C.《都江堰》D.《先妣事略》4.爱因斯坦提出“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的“奥秘”,这是他的(A)A.宗教感情B.政治思想C.人生理想D.思想道德5.《香市》描写重兴香市后,南洋武术班子艺术很高,票价很低,观众很少,这种描写方法是(A)A.反衬B.夸张C.对比D.欲扬先抑6.《前赤壁赋》行文内在情感变化的线索是(D)A.悲→乐→喜B.悲→乐→悲C.乐→悲→悲D.乐→悲→喜7.《先妣事略》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是(C)A.语言生动,符合人物身份B.叙事精彩,故事曲折生动C.多写细节,细微处见精神D.注重描摹,肖像栩栩如生8.散文《都江堰》中,作者对李冰的评价是:他大愚大智,又(C)A.大喜大悲B.大明大暗C.大拙大巧D.大甜大苦9.《香市》的主要表现方法是(B)A.夹叙夹议B.今昔对比C.记叙兼有抒情D.写实结合想象10.下列文章中,富于思辨色彩的是A.《秋夜》B.《香市》C.《都江堰》D.《哭小弟》11.在《我与地坛》中,描写了古园中那“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雨燕高歌、孩童脚印、苍劲古柏、夏雨秋风,这些象征性地体现了(A)A.作者的倔强“心魂”B.母亲的伟大C.母爱的深沉D.古园历史的悠久12.《饮酒》(其五)中,上下句之间有转折关系的一组是(A)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自考大学语文(本)模拟试题及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本)模拟试题及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本)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小说《苦恼》中车夫姚纳的真正苦恼在于( )A.儿子死了B.年老多病C.生意清淡D.苦恼无处诉说2.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一文的主要风格特点是( )A.浅显易懂B.朴实自然C.柔中寓刚D.含蓄蕴藉3.小说《嘱咐》中的故事发生在(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刚胜利,国民党反动派要来抢夺胜利果实之时D.解放战争时期4.鲁迅在他的杂文《灯下漫笔》中说:“轿夫如果能对坐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

”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A.讽刺B.暗示C.反语D.比喻5.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对后唐庄宗李存勖盛衰成败历史事实的描述,采用的写法是( )A.欲抑先扬B.欲扬先抑C.铺垫D.烘托6.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用战争中不能以五十步笑百步来论证梁惠王与邻国国君在治国上并无差别,这种论证方法是( )A.对比B.类比C.借代D.暗示7.《米龙老爹》中的故事发生在( )A.普法战争B.英法战争C.俄法战争D.英德战争8.陆游《关山月》一诗中贯穿全诗的景物是( )A.月夜B.沙场C.征人D.秋风9.韩愈在他的《答李翊书》中用“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为喻来说明( )A.为文立言要“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力”B.为文立言要“惟陈言之务去”C.为文立言要“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D.为文立言要以思想修养为根本10.《石崇与王恺争豪》写了石崇以铁如意击碎珊瑚树,这种描写方法是( )A.语言描写B.细节描写C.人物描写D.环境描写11.李斯的《谏逐客书》,从论证方法上看,文章说服力主要来自( )A.排比对偶联翩,气势充沛B.紧扣秦王急于统一天下心理,切中要害C.正反论证,利害并举,是非昭彰D.论据充足,事实胜于雄辩12.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的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苏轼13.《背影》中,作者两次写自己当时太“聪明”了,来说明自己年少不懂事时,所采用的手法是( )A.对比B.反讽C.排比D.侧面烘托14.《赵威后问齐使》一文体现的赵威后的治国思想是( )A.以民为本B.以国君为本C.治国以礼D.为政以德15.《李将军列传》中说:李广死时,“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大学语文试题自考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自考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自考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的作者?A. 李白B. 曹雪芹C. 杜甫D. 罗贯中答案:B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诗经》B. 《楚辞》C. 《论语》D. 《道德经》答案:B3.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王维B. 杜甫C. 李白D. 白居易答案:C4.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哪位古代文学家的文学主张?A. 韩愈B. 柳宗元C. 苏轼D. 欧阳修答案:A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之涣B. 孟浩然C. 王安石D. 李商隐答案:B6.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创作?A. 《阿Q正传》B. 《狂人日记》C. 《边城》D. 《呐喊》答案:C7.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孟子》中的哪一篇?A. 《梁惠王下》B. 《公孙丑上》C. 《离娄下》D. 《滕文公下》答案:C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哪首词中的名句?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蝶恋花·春景》答案:A9. 下列哪位作家不是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A. 老舍B. 巴金C. 沈从文D. 施耐庵答案:D10. “天净沙·秋思”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马致远B. 辛弃疾C. 李清照D. 王昌龄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分为“风”、“雅”、“____”三个部分。

答案:颂12.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____。

”出自王维的《杂诗三首》。

答案:寒梅著花未13. 《史记》的作者是西汉史学家______,该书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的历史。

答案:司马迁14.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是宋代诗人______的《山园小梅》中的名句。

2023年自考本科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

2023年自考本科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

2023年4月自考本科《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秋水》中,庄子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来说明宇宙无限而人的结识有限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和例证法B.例证法和对比法C.对比法和类比法D.类比法和演绎法(-)“肝肠似火,色貌如花”是A.《八声甘州》B.《一句话》C.《摸鱼儿》D.《雨巷》(三)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认为,缺少容忍雅量的心理根源是()A.年轻气盛B.狂妄自大C.喜同恶异D.愚昧无知(四)《垓下之围》项羽认为他失败的因索是I,兵少;2,天亡我:3,将叛离:4,我战略失误;(五)”设法了解一下与你所在的社会圈子不同的人们所持有的种种见解”是一种I,丰富心里想象力的好办法;2,摆脱心理郁闷的好方法正常的人显而易见的,是不必深思就能得出来的结论。

2,艺术上,婉曲的风格:思想上,境界深远。

3,摆脱某些武断见解的好办法;4,外出旅游的好办法。

(六)南霁云抽刀断指,”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属于1,心理描写:2,比方描写3,议论描写:4,侧面描写;(七)《秋夜》中要敬奠的是1.枣树:2,小粉红花:3,小青虫:4,天空;(A)《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自喻的词句是(>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九)属于理论论据的材料是I,韩愈“唯陈言之务去“2,郭沫若改剧本3,贾岛“推敲”的例子4,王若虚改李广射虎(十)运用反衬手法的是I,《香市》2,《都江堰》3,《垓下之围》4,《先妣事略》(十一)高尔文烧死塞维图斯的因素在于1,树立自己的权威;2,塞维图斯不听话:3,厌恶塞维图斯;4,深信自己不会错:(十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采用的重要论证方法是I,归纳法;2,演绎法;3,对比法;4,类比法:(十三)《断魂枪》中孙老者的基本性格定位是()A.乐观爽朗B.爱艺如命C.积极进取D.旧江湖艺人的积极面(十四)《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明确提出大学性质是I,为做官提供方便2,研究高深学问3,有助F学生得到毕业文凭:4,为发财提供方便;(十五)”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运用的论证方法是b对比法:2,类比法;3,演绎法;4,归纳法:(十六)马伶在《鸣风记》中扮演的是A.严尉B.杨继盛C更盲D.顾秉谦(十七)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贯穿全词的句子是()A.是处红衰翠减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C.不忍登高临远D.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十八)《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认为克服愚施见识的主线途径是I.树立宇宙有限的观念2,树立宇宙无限的观念:3,树立人的结识无限的观念;4,树立宇宙有限,人的结识无限的观念;(十九)《吃饭》一文本要论点是1.吃饭背后名实不符的社会人情世态:2,吃饭要有音乐:3,吃饭有许多社交功能4,吃饭有时像结婚;(二十)《王制》中,可用来摧残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条文是:1,”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2,“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子夜》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述的是哪种文学手法?A. 象征B. 比喻C. 拟人D. 排比4. 下列哪部作品是老舍的代表作?A. 《家》B. 《春》C. 《骆驼祥子》D. 《边城》5.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王安石B. 苏轼C. 陆游D. 辛弃疾...(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__。

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_________的诗句。

8.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_________的《滕王阁序》。

9. “天净沙·秋思”是_________的词。

10.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__。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三个主要特点。

1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特点。

####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3. 论述《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4. 分析《边城》中沈从文对人性的深刻描绘。

#### 参考答案1. D2. C3. B4. C5. C...(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答案)6. 曹雪芹7. 孟浩然8. 王勃9. 马致远10. 《郑风·子衿》11. 孙悟空的三个主要特点包括:机智勇敢、变化多端、忠诚正直。

12. 宋江的形象特点包括:智勇双全、仁义为怀、领导力强。

13.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复杂多面的人物,他既有雄才大略,又不乏狡猾多疑。

他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使他成为三国时期的杰出领袖,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政治智慧和军事策略上。

2021年10月北京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答案

2021年10月北京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答案

2021年10月北京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答案一、单选题(共20 题,共20 分)1.【考点】第十二节《垓下之围》答案:D解析:最后自刎,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则表现出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故本题选D。

2.【考点】第五节《五代史伶官传序》答案:A解析:本题的破题点是“中心论点”。

3.【考点】第二十三节《哭小弟》答案:C解析:1、《哭小弟》是一篇充满抒情色彩的写人散文。

文章构思别致,结构新颖。

答案是C。

2、知识扩展:作者将抒情与叙事、写人相结合,用真挚缠绵、哀婉动人的笔触,通过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细致描述,使读者了解了小弟的为人,了解了这位“好党员”“好干部”“丹心一片向将来”的优秀事迹,从而痛感他的早逝确是壮志未酬,千古遗恨,于国于家,都是一大损失。

4.【考点】第六节《论毅力》答案:D解析:1、”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意思是“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

“功亏一篑”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步,没能完成。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这几句话被凝缩成的一个成语是功亏一篑,故本题答案为D。

2、知识扩展:(1)半途而废意思是半路上就停下来了,比喻做事不能坚持到底,有始无终。

(2)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

(3)劳而无功意思指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5.【考点】第十六节《先妣事略》答案:B解析:《先妣事略》主要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刻画人物性格。

全篇文字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寄深味于平易质朴之中。

刻画母亲形象,多用细节描写,于日常细微之处见精神。

总体来说,作者不动声色而使读者深受感动,是这篇文章的主要魅力。

6.【考点】第十三节《张中丞传后叙》答案:D解析:1、《张中丞传后叙》中,贺兰进明是拥有强兵而坐观其败的人,故D 项正确。

2、A项:为国让贤说的是许远。

3、B 项:抽刀断指说的是南霁云。

4、C 项:从容赴死说的是张巡。

7.【考点】第八节《咬文嚼字》答案:A解析:A 选项: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为“这”,被朱光潜先生称为“炼字的好例”。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五代史伶官传序》使用的论证方法是A.比照、演绎B.演绎、归纳C.类比、演绎D.比照、归纳2.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反诘句中,引出“抱定宗旨”一段结语的是A.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朽,而我不腐朽,问心无愧,于我何损B.诸君入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那么,苟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相反乎C.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D.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3.以下《吃饭》一文提到的古人中,被作者认为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在他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的是A.孔子B.老子C.伊尹D.孟子4.《冯谖客孟尝君》中,总体而言,冯谖再三弹铗而歌的目的是A.不甘无所事事B.为赡养老母而求助C.要求优裕生活D.有意试探孟尝君5.《种树郭橐驼传》:“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其中“养人”指的是A.治民B.养生C.侍奉官吏D.养育后代6.以下《前赤壁赋》中的语句,与《诗经》有关的是A.白露横江,水光接天B.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C.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7.《哭小弟》中将整篇文章主旨升华的语句是A.他想活,他想活下去呵B.回首悠悠无恨事,丹心一片向将来C.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D.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8.《都江堰》中“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所指的是A.他的学问还不够清晰,难以被人理解B.他的治水理论比现在更全面、更严密C.他的学问局限于水利,其他方面有所欠缺D.他的治水理论直到现在仍有指导意义9.《蚂蚁大战》最后说:“至于我目睹的这场大决战,发生于总统波尔克任内,时间在韦伯斯特制订的逃亡奴隶法案通过前5年。

”这句话的深层用意在于A.记录蚂蚁大战发生的详细日期B.说明作者对逃亡奴隶法案的不满C.学习吉尔贝和斯宾塞的记录方式D.以蚂蚁大战“微言”社会和历史10.《蒹葭》属于《诗经》中的A.风B.大雅C.小雅D.颂11.从《饮酒》(其五)的内容看,它的创作时间是在陶渊明A.步入仕途之前B.任江州祭酒时C.任彭泽县令时D.归隐田园之后12.以下《行路难》(其一)的诗句中,运用了吕尚典故的是A.金樽清酒斗十千B.闲来垂钓碧溪上C.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13.《长恨歌》所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秘誓今生来世两情相守的地方是A.蓬莱宫B.太液池C.昭阳殿D.长生殿14.《早雁》中表现敌人猖狂、朝廷无能,以致边民有家难归的一联是A.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B.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C.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D.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15.以下《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词句中,借景抒情的是A.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B.不忍登高临远,望故土渺邈,归思难收C.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D.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16.以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所写的景物中,标志着“春又归去”的是A.烟柳B.落红C.芳草D.蛛网17.以下《再别康桥》诗句中,诗人以物自喻的是A.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B.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C.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D.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18.以下《我愿是一条急流》诗句中,描述“云朵”、“大旗”的是A.穿过崎岖的道路B.在旷野的上空,疲倦地傲然停立C.耸立在高山之巅D.在幽谷中隐藏,饱受风雨的打击19.《哦,香雪》中热情地劝香雪留在话山口站自己亲戚家住一夜再回台儿沟的人是A.中年女乘务员B.“北京话”C.女大学生D.凤娇20.以下小说作品中运用倒叙手法安排故事构造的是A.《断魂枪》B.《麦琪的礼物》C.《金鲤鱼的百裥裙》D.《苦恼》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2024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2024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2024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作品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A. 《泊船瓜洲》B. 《登鹳雀楼》C. 《江南逢李龟年》D. 《乌衣巷》答案:C2. 以下哪项作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A. 《雨霖铃·寒蝉凄切》B. 《青玉案·元夕》C. 《六州歌头》D.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答案:D3. 以下哪项作品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创作的?A. 《警世通言》B. 《醒世恒言》C. 《喻世明言》D. 《世说新语》答案:C4.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发生在哪个园子?A. 大观园B. 荣府C. 宁府D. 花园答案:A5. 以下哪项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野草》答案:A6. 《离骚》的作者是:A. 屈原B. 宋玉C. 司马相如D. 贾谊答案:A7. 以下哪项作品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创作的?A. 《红楼梦》B. 《儒林外史》C. 《聊斋志异》D. 《镜花缘》答案:A8. 以下哪项作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词作?A. 《长恨歌》B. 《琵琶行》C. 《钱塘湖春行》D. 《问刘十九》答案:B9. 《水浒传》中,下列哪位英雄好汉被称为“智多星”?A. 吴用B. 鲁智深C. 林冲D. 武松答案:A10. 以下哪项作品是现代作家茅盾的长篇小说?A. 《子夜》B. 《家》C. 《春》D. 《秋》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

答案:诗歌总集2. 《史记》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司马迁3.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在______结义。

答案:桃园4. 《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师徒四人前往______取经。

答案:西天5. 《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其中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名篇,这些作品揭示了______的社会现实。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表述中,说明了《秋水》(节选)主要构思特点的是A.借助两个历史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论说B.通过景物描写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C.由小到大逐层推进D.援譬设喻广征博引2.下列出现于《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成语中,用以批评“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的是A.终南捷径B.问心无愧C.以身作则D.开诚布公3.下列《我的世界观》语句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透彻感悟的是A.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B.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迫,而且还要适应内心的必然C.可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D.只有个人才能创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东西4.《垓下之围》中,展现项羽知耻重义性格特点的情节是A.四面楚歌,霸王别姬B.东城快战,连斩数将C.嗔目而叱,吓退杨喜D.愧见父老,自刎乌江5.《张中丞传后叙》先为许远辨诬,再写南霁云事迹,又记张巡轶事。

这样的叙述方法是A.顺叙B.分叙C.插叙D.倒叙6.《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赵武灵王极力推行胡服的主要原因是A.朝中重臣的推荐B.胡服更漂亮舒适C.赵武灵王的偏爱D.有利于骑马作战7.下列表述中,说明了《先妣事略》艺术特色的是A.情节一波三折B.场面有声有色C.语言简洁省净D.行文夹叙夹议8.《秋夜》中表现黑暗势力色厉内荏的语句是A.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B.闪闪地映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C.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D.鬼映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9.下列现代著名作家中,其作品以控诉旧礼教、歌颂五四初期知识青年的觉醒而著称的是A.茅盾B.巴金C.钱钟书D.施蛰存10.《哭小弟》中说小弟“已是滴水不进时,他忽然说想吃虾,要对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食以草具”中,“食”的解释正确的是【A 】A.给人吃B.食物C.以……为食D.吃2.下列文章,体现民本思想的是【A 】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3.梁启超在《论毅力》中两次采用层递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D】A.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B.阐明毅力大小不同结果也不同C.显示毅力的重要性D.强调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成功4.《吃饭》中,作者在谈到音乐和烹调时,所倡导的社会理念是【D 】A.以民为本B.完美人格C.中庸之道D.和而不同5.《垓下之围》一文最后“太史公曰”的“太史公”指的是【A 】A.司马迁自称B.《史记》点评者C.《资治通鉴》的作者D.《资治通鉴》的点评者6.下列作品,属于寓言性传记文的是【D】A.《秋水》B.《张中丞传后叙.》C.《马伶传》D.《种树郭橐驼传》7.下列属于编年体史书的是【C 】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三国志》8.《种树郭橐驼传》所揭露的社会弊端是【B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长(zhǎng)人者好烦其令”C.“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D.“以求学为干禄之终南捷径”9.《前赤壁赋》的“主客问答”中的“客”所代表的是【C】A.苏子本人B.吹洞箫者C.思想矛盾中的消极面D.思想矛盾中的积极面10.《爱尔克的灯光》的行文特点是【C 】A.夹叙夹议,充满思辨色彩B.善用白描,作者不动声色C.熔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D.熔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11.《都江堰》说都江堰的水,“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B 】A.比喻B.比拟C.借代D.排比12.《饮酒》(其五)中,包涵“大隐隐于市”意味的诗句是【A】A.心远地自偏B.悠然见南山C.飞鸟相与还D.欲辩已忘言13.下列典故,属于“言典”(即言论典故)的是【D 】A.玉环飞燕皆尘土B.忽复乘舟梦日边C.闲来垂钓碧溪上D.长风破浪会有时14.《早雁》中,暗示逃难民众有家难回的诗句是【C 】A.“云外惊飞四散哀”B.“长门灯暗数声来”C.“岂逐春风一一回”D.“水多菰米岸莓苔”15.易安居士李清照在《声声慢》中,以“寻寻觅觅”所体现的心态是【A】A.失落感B.急切感C.休闲感D.绝望感16.从日常生活看,《雨巷》所抒写的是【B 】A.对丁香姑娘的追寻与失落B.对恋人的追寻与失落C.对革命事业的追寻与失落D.对美好理想的追寻与失落1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中四个层次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是【D 】A.对等并列B.抑扬交错C.相互对比D.逐层推进18.《断魂枪》中下列人物,属于“东方的大梦不得不醒”的“醒者”是【A】A.沙子龙B.王三胜C.孙老者D.小顺子19.《麦琪的礼物>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法是【D 】A.直接心理刻画B.自然环境烘托C.肖像和对话呈示D.行为和表情显现20.《金鲤鱼的百裥裙>选自【C】A.《城南旧事》B.《金桥》C.《台湾作家小说选集》D.《晓云》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文章中主要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的是【CD 】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E.《咬文嚼字》22.下列《吃饭》一文中论据之间,构成相似联想关系的有【ABCDE】A.吃饭中,以需要掩饰享受B.结婚中,以娶人掩饰谋财C.艺术上,以实用掩饰享乐D.政治上,以民意掩饰野心E.哲学上,以实用掩饰玄想23.《垓下之围>所表现的项羽的主要悲剧英雄性格特征有【ABCDE 】A.不善用人、众叛亲离B.勇猛无比、匹夫之勇C.知耻重义心理D.宁死不辱性格E.至死不知失败原因24.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指的是【ACE】A.《家》B.《寒夜》C.《春》D.《憩园》E.《秋》25.下列作品,在整体构思上以小见大的有【ABC】A.《苦恼》B.《香市》C.《金鲤鱼的百裥裙》D.《马伶传》E.《秋水》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26.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

(《种树郭橐驼传》)拳:屈曲,不舒展。

土易:指换上了新土。

27.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传》) 易衣:换衣裳,指脱下戏装,换上便服。

遁:逃走。

28.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前赤壁赋》)须臾:极短的时间,片刻。

29.不舟不车,不衫不帻(zé)。

(《西湖七月半》)不舟不车:不坐船不乘车。

不衫不帻:不穿长衫,不戴头巾。

形容衣冠不整,不修边幅。

帻:头巾。

30.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长恨歌》)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这里形容泪痕满面。

31.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但:只,只是。

坐:因为。

32.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见:一说读“xian”,同“现”。

无意间就看到。

33.孟尝君怪其疾也。

(《冯谖客孟尝君》)疾:迅速。

四、简析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3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选自《声声慢》(1)说明“寻寻觅觅”句的统领作用。

答:“寻寻觅觅”写行为,统领词人喝酒、望雁、看菊、听雨等行为线索;“冷冷清清”指向环境,统领气候、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景物线索;“凄凄惨惨戚戚”写心情,统领秋愁、家破人亡之思、身世变迁之哀、孤苦绝望之悲等情感线索。

这三条线索的相辅相成,是全词的整体建构。

(2)说明“三杯两盏”句的表现意义。

答:一是晚风带来秋愁;二是借酒浇愁;三是酒力敌不过风力,见出愁情深重难解。

(3)由“雁过”所引发的思绪中主要包含哪些情景?答:寒秋残景、往昔故家美盛情景、今日国破家残情景、往昔夫妻唱和情景、今日夫亡身孤情景等。

(4)“满地黄花”句寄寓着什么感慨?答:昔盛今衰、身世变迁、人老珠黄、孤苦无依。

(5)“梧桐更兼”句有何作用?答:一是强化“秋愁”,二是雪上加霜,将孤苦无依之悲导向顶峰。

35.媪劝餐已,婢来敛具。

媪日:“唤宁姑来。

”婢应去。

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

媪又唤曰:“婴宁,汝姨兄在此。

”户外嗤嗤笑不已。

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

媪瞋目曰:“有客在,咤咤叱叱,景象何堪?”女忍笑而立,生揖之。

媪曰:“此王郎,汝姨子。

一家尚不相识,可笑人也。

”问:“妹子年几何矣?”媪未能解。

生又言之。

女复笑,不可仰视。

媪谓生曰:“我言少教诲,此可见矣。

年已十六,呆痴如婴儿。

”——选自《婴宁》(1)婴宁出场有何特点?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2)婴宁的个性特点是什么?答:爱笑,痴笑,笑不可止。

(3)鬼母为何总是教训婴宁?答:让其改变性情,促成婚嫁,以便今后在社会上生存。

(4)这里怎样刻画婴宁?答:一是情态描写,着力表现婴宁”笑辄不辍”的个性;二是侧面描写,通过鬼母的话来彰显婴宁痴憨的心性。

一写外态,一写内性,两者共同表现了婴宁未经世俗污染的自然天性。

36.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选自《种树郭橐驼传》(1)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可简括为:顺天致性。

(2)最能体现橐驼种树合乎原理的是哪两句话?答:“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3)除正面阐述外,作者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方法来凸现橐驼种树方法的正确性?答: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凸现郭橐驼种树方法的正确性。

与“他植者”种树在原理、方法、结果等诸方面构成了对比。

(4)“他植者”种树违天害理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4)“他植者”种树“违天害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马马虎虎,草率了事;二是“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5)作者为什么略写“他植者”种树的马虎态度,而详写其“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的态度?答:作者详写“他植者”种树“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的一面,是为了与下文中“长人者好烦其令”相照应、类比,从而阐发并突出文章的主旨。

37.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苦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呵!——选自《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这节诗中运用的意象有哪些?答:这节诗中运用的意象有“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2)这些意象有什么象征含义?答: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

(3)这节诗中的“你”和“我”是什么关系?答:这节诗中的“你”和“我”的关系:“你”是曾饱经风霜、深受灾难,而今正在重新崛起的祖国,“我”是祖国重新崛起的象征,二者是统一的。

(4)这节诗句写的是什么时期的祖国?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祖国,体现了经历*动乱的一代青年为祖国的新生和美好的未来而欢呼的强烈爱国之情。

五、作文(30分)38.请写一篇有关“父爱”或“母爱”的文章,可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不要写成诗歌、剧本之类,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食以草具”出自《冯谖客孟尝君》一文,意思是“给他粗劣的饭菜”。

“食”在此做动词,意为“给人吃”。

答案为A。

2.[解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民本治国思想。

B项阐述了“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C项阐述了国家盛衰、事业成败,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思想行为的观点;D项论述了毅力对事业成败的重要作用。

答案为A。

3.[解析]《论毅力》一文通过“志力薄弱之士”、“其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与“至强之人”五个层次比较和行舟中“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与坚持到底四个层次比较,说明了只有“至强之人”及“坚持到底者”才能取得胜利,从而强调了“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成功”的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