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及其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及其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及其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及其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信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电信运营商成为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市场之一,中国电信运营商所采取的运营模式对于行业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电信运营商的运营模式,并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以供相关研究和实践应用。

二、中国电信运营商的运营模式1. 传统运营模式中国电信运营商最初采用的是传统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接入网、传输网、交换网和业务网四个层次。

这种模式主要以基础电信服务为主,包括语音通信、数据传输等,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无法适应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和多样化的业务。

2. 产业链整合模式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的不断变革,中国电信运营商开始转变为产业链整合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运营商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提供跨领域的综合信息服务。

这种模式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业务和增值服务,如云计算、物联网等,使得电信运营商在市场上有了更大的竞争能力。

3. 生态系统模式生态系统模式是中国电信运营商目前采用的主要运营模式。

该模式强调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和运营,通过与各类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发展壮大产业链。

这种模式下,电信运营商通过开放接口和平台,与上下游企业进行深度融合,共同创造价值,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三、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评估体系为了评估中国电信运营商的运营模式,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 资源整合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是评估运营商成功实施各种运营模式的关键指标。

评估该能力需要考虑运营商整合上下游资源的能力,包括技术、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整合。

2. 服务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是评估运营商在电信服务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指标。

主要考察运营商的业务创新、产品开发和投资方向等方面的能力。

3. 用户体验能力用户体验能力是评估运营商在用户层面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部掌握 。 截至 2 0 1 1 年, 中国移 动无线城 市各类 应用 超过 1 . 3万个 ; 网易 2 0 1 2年 7月 2 6日报 道 ,中 国移 动 MM 应 用 商 店 的应 用 软 件 有 2 7 3 8 1 个, 游 戏共 1 8 6 6 1 个 。显 然 营业人 员无
法掌握这么多的业务和应用, 如果营业人员对
价格 ) 而不 是个 性化 的数据 业务 , 误把 数 据 流 量 当数 据业 务 对待 。这反 映 出运 营商 经 营话
营商 的营销 要 素主 要包 括 5个 方 面 :产 品本
身是语音业务 ,其载体是一张记录号码等信
息 的智 能 卡片 ,标 志着 客 户具 有 使用 通 信业
务的资质 ; 目 标客户是还没有使用移动通信 业 务 的本 地 居 民或 者 是 本 地 异 网手 机 用 户 ;
求客 户的机 会将 越 来越 小 ,实体 渠道 的考核
模 式 、体验 营销 专 区的 匮乏 决定 了依 靠 实体 渠道 开展 移动 互联 网业 务 营销 的成 效是 不理
想的 。
还是 中国电信或者是 中国联通的手机用户 。 游戏 “ 愤 怒 的小 鸟”从 美 国飞到世 界 各个 角 落, 说 明 了互 联 网 的 “ 客户 ” 是 无边界 的, 显
业务都 不清楚 , 客户会接 受这样 的推荐 吗?

现 有营 销 模 式 已不适 应 移 动互 联 网
业 务发展 要 求
移动数据业务是运营商新 的重要增长引
擎 ,一 方 面 由于营业 人 员无 法 掌 握名 目繁 多 的移动 互联 网业 务 , 另 一方 面 , 由于基 层单 位 为 了完 成集 团 、 省、 市公 司层层 加 压 的移 动数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模式研究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模式研究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模式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信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

而电信运营商作为电信行业的主体,其商业模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本文将从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入手,探讨其发展现状、特点、趋势及挑战。

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电信市场逐渐开放,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传统语音通信市场逐渐饱和的背景下,电信运营商逐渐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等在内的多元化服务。

目前,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主要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几家大型企业。

这些企业在提供基本通信服务的同时,还拓展了行业应用、移动支付、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领域。

中国电信运营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语音通信服务,而是提供包括数据、视频、云计算、大数据等多元化服务,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中国的电信运营商越来越注重客户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电信运营商不断尝试新的商业模式,与设备厂商、内容提供商等合作,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随着5G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国电信运营商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5G技术将带来更高速、更稳定的通信网络,为电信运营商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

同时,5G技术的投资成本高昂,对电信运营商的财务压力也较大。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电信运营商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提供更为精准的营销策略;同时可以优化网络资源,提高运营效率。

然而,如何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将是电信运营商面临的重要挑战。

未来,电信运营商将更加注重与各行业的整合和跨界合作。

通过与设备厂商、内容提供商等合作,电信运营商可以提供更为全面、多元化的服务;同时也可以共享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但是,跨界合作也将带来新的挑战,如如何管理合作方的风险、如何协调各方利益等。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研究

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研究
维普资讯
第 1 0卷第 3期 2 08 6 0 年 月
北京 邮电大学学报 ( 会科 学版) 社 Jun f U T ( oi c ne dt n o ra o P Sc l i csE io ) l B aS e i
Vo.1 1 0, No. 3


引 言
移动互联 网的迅猛发展引起全球 电信运 营商 的热切关 注 ,电信运营商 已纷纷开始涉足移动互联 网
数据业务。由于移动通信网与互联 网本质上存在较大区别 ,移动互联 网数据业 务对电信运 营商 而言 尚 为新兴事物 ,因此运营商在发展 移动互联 网实践过程 中采取 了不 同的运营模式探索前进 。与此 同时 , 关于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 的理论研究也纷纷展开 ,形成 了一些 比较有代表性 的观点 ,如 围 墙 花 园 J l、超 级市 场 、开 放式 、封 闭式 J 、渠道 、透 明 管 道 等 等 。可 是 这些 观 点或 者 尚停 留在 较 为 3
营模式进行研究 ,了解各种 运营模式的特点 ,从 收益 角度分析各 种模式 的利 弊 ,提 出渠道模 式将成 为 主流 的运 营模式 , 希冀对 电信运营商发展移 动互联网带来启示作用 。 关键词 :电信运营商 ;移动互联 网 ;运营模式 ;产业 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 :F 2 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文 章编 号 :10 7 2 (0 8 3 0 9— 5 0 8— 79 20 )0 —0 2 0

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 , 一个企业要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企业 内部各 单元 的联系 构成 的企业 价值链 ,而且 还 取决 于在 一 个 更 大 的 价值 系统 即上 下 游关 联 企业 与 企业 之 问联 系构 成 的产 业价值链 中,一个企业的价值链 同其供应商 、销售 商以及用户等价值链之问 的联接关系。基 于对移动 互联网产业的分析 ,我们绘制的移动互联 网产业价值链如 图 1 所示 。 用户是整个产业价值链的 目 和终点 ,用户消费才使得产业价值链存在意义 ,把用户放在整个链 标 条 的 中心 ,和三条 链都 有直 接 的关 联 。首 先 ,用 户 有 终 端 才 有 可 能 接 人 移 动 互 联 网 ;为 了接 人 移 动 互 联网,用户必须还需要 网络提供商提供 的网络接人服务 ;最后 ,用户通过 内容整合或直接通过 内容提 供商才能达到上网的目的。网络提供商为用户提供互联 网网络的接人 ,他们拥有或运营移动通信基础 网络 。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移动互联 网接人 ,服务和内容通过接日期 : 0 8— 3— 7 2 0 0 2

移动互联网形势下的电信运营商移动用户信用管理研究

移动互联网形势下的电信运营商移动用户信用管理研究

移动互联网形势下的电信运营商移动用户信用管理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信运营商在移动用户信用管理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信运营商移动用户信用管理研究。

一、背景及现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客户的需求和使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的电信运营商面对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此外,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生态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威胁,如“互联网+”、“智能化+”等。

作为一种新型的人类社交模式,移动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应用或者技术,而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移动应用也成为人类生活的必备条件,这些变革促进着移动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

电信运营商在移动用户信用管理方面遇到了很多问题,如资费不透明、服务难度大、客户信任度低、运营成本高等。

这些问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变得尤为严峻。

如何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管理移动用户信用,成为电信运营商需要面临的挑战。

二、分析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信运营商用户信用管理1.用户信用评估移动用户信用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个人信用评估、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自我学习算法、用户画像等。

通过对用户过去的使用行为、信用评价、社交行为等数据进行分析,对用户进行个性化的评估,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2.用户信用管理用户信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用积分、信用等级、信用评星、恶意信息管理等。

通过对用户行为进行管理、监测、预测、过滤,以保证网络信用持续地向好发展。

3.行业衍生服务电信运营商在用户信用管理方面也可以通过行业衍生服务来获取更多的用户数据了解用户需求。

通过提供更加精准的用户画像、行为分析等服务,来提高电信运营商的商业价值。

三、电信运营商应对策略研究1.增加智能化投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流程智能化程度,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用户体验。

2.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水平,解决用户服务难度大、信任度低的问题,在用户信用管理部分中,通过对用户行为监测、过滤、预测、管理等多种手段,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传统电信业向移动互联网转型中商业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传统电信业向移动互联网转型中商业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即时通信类 业务量l l V o I P 类 业务量将不断增大 。 根据摩根士丹 增量不增收 问题 的关键 在于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选择 。
那 么所有 的运营商和企业将 利统计 的移动数 据流量发 展总体趋势可 以看 出, 移动视频将会 如果采用 的商业模式不 符合实际, 移动 互联网作为当今世界发展最 快、 市场潜力最大 对2 0 1 4 年移动流 量的总量 起到最 为重要 的作用 , 估计 占总量 的 不会 盈利 , 的新兴产业 即使再 美好 也只能是空 中楼 阁。 因此, 怎样建立可 6 6 % 。 此外 , 其它移动互联 网应用 ( 如移动游戏 、 音 乐、 图片、 Q Q 可持 续发 展的健康 的商业 模式 , 找到 自己的位置与营收 农场等 ) 也将带来 数量流量 的大 爆发 。 根据E r i c s s o n 最 新发布 盈利 、 的报告…可 以预测 , 在2 0 1 6 年之前, 全球 的移动数据 流量将会 以 方式 已成 为大 家目前所关注的重要 问题 。
每年6 0 % 的速率快速增 长, 移动数 量流量将 会达 到传统语音业 3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未来发展趋势
务流量 的3 0 倍。 因此 , 实现 从传统电信 业到移 动互联 网的转 型 是市场所 需, 势在必行。
发展 移动互 联 网业务, 关键 在于 能否建 立成 功 的商 业模
式 。目前针对移 动互联 网的商业模式 尚无统一 的标准 定义。 但 多数学者普遍 认为, 移动互联 网商业模 式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
. 1 协 调好用 户规模 、 用 户活跃 度和用 户时 间之 间的关 系 , 件、技术发展 水平 以及 运营策 略的不同, 在移动互 联 网业务 的 3
发展 上也不尽相 同。 一些电信运 营商采取了较 好的商业 模式 , 成功地整合了价值链环节, 取得 了一定的用户市场 规模 。 特别是

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策略浅析

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策略浅析

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 ( 产业格局变化 。 一) 产业链 被集体 包围 , 商业模式 有待创新。随 着移动互联 网的兴起 , 互联 网和 I T公 司开始进 军移 动通信 领域 . 而 终端厂商也致力于为用户提 供更 加丰 富的移动 互联 网服务 , 以前清 晰的产业界 限开始变得模糊 , 产业格局 已经发 生了明显 的变化 , 移动 终端制造商 、 电信运营商 、 互联 网公 司等都希 望拥有产业链上 多个环 节的话语权 , 给电信运营商带来 了新 的挑 战。移 动互联 网业务 的发 展, 关键取决于能否建立成功 的商业模式。如何把握和实现 3 G时代
容缺乏 、 同质化和没有吸引力等现 象, 法深度挖掘 用户需求 , 无 用户 黏性低 。 目前移 动互联 网应用 和 内容大 多是 从传 统互联 网移植 而


背景
随着 3 G商用进 程的加快 , 各种从互联 网上移植过来 的业 务 , 正 在通过手机得到 日益广泛的应用和普 及。移动互联 网较强的参与性 和互动性 。 为移动互联网开辟了更加广 阔的发展空间 。基 于 3 G网络 的 移 动互 联 网业 务 正 在 崛 起 , 个 随 时 随 地 接 入 互 联 网 的 移 动 互 联 一 网时代正在来临 。电信重组后获得 3 G牌 照的 国内三家 电信 运营商 进人全业务竞争和转型 同步进 行 的时 代 , 彼此 竞争更 为激 烈。移动 互联网风头正劲 , 中国市场潜力 巨大 , 动互联 网成为 电信 运营商转 移 型的新业务增长点 , 也是各电信运营商在全业务时代抢 占 3 G市场先 机必须把握 的重要机会 。3 G时代 的到来使 国 内移动互 联网市场 热 闹起来 。 产业链上的参与者均想分享这场盛 宴, 电信运营 商希望通 过 对网络、 终端 、 内容、 渠道等的控制掌控整个产 业链 ; 苹果 、 诺基 亚、 摩 托罗拉等终端厂商则试图将终端 和移动互 联 网应 用结合 起来 , 形成 以 自己为 中心 的 移 动 互联 网价 值 链 ; 时 以 G GL 同 OO E为 代 表 的 互联 网公 司 、 微 软 为 代 表 的 r 以 r公 司 等 都 在 从 不 同 方 面 进 军 移 动 互 联 网。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 终端厂商和 I T巨头各方对移 动互联 网 的蚕食 。 电信 运营商 面临新 的机 遇和 挑战 , 该如何 运营移 动互联 应 网, 在博弈中取胜, 是电信运营商值得深思的问题 。

全业务背景下中国电信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发展策略探究

全业务背景下中国电信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发展策略探究
挑 战, 并 就 如 何 在 全 业 务 背 景 下 更好 的 推 动 移 动 互 联 网发 展 提 出 了一 些 关 键 性 建 议 , 以期 促 进 移 动 互 联 网产 业 链 各
个 角色对于快速 发展 移 动互联 网市 场发挥应 有的作 用。
关键词 : 全业务运 营; 电信 ; 移 动互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网; 产 业 链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 一) 移动互联 网成竞争热点。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 , 移动互 联网用户的信 息服务需求形式大多为开单一的语音服务以及传统的 移动增值服务。但是 , 近段时期国内移动互联网不断趋向于通信带宽 大幅提高、资费不断降低的方向发展 , 移动业务创新速度愈来愈 决, 同时移动终端的功能也愈来愈强 , 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信 息服务需求不 断实现互动化、多媒体化 、多元化。伴随着移动通信网络 、技术和 业务的相互融合 , 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逐步成为全 业务背景下中国 电信运营商竞争的热点。 ( 二) 互联 网产业链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3 G 移动通信的到来使 得移动互联网产业与移动通信加快 了价值链整合的步伐 , 移动互联网 产业的发展不断向着细分化市场、差异化竞争和个 陛化服务的方向 发展 , 逐步形成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就整 个生态系统而言 , 电信运营商、软件提供商、网络设备提供商、移动 终端提供商等都是这个生态系统的参与者, 并逐步向这金融、物流等 相关领域渗透。
一 一
简单的网络选择方式, 以满足移动互联网用户快速便捷的登陆互联网 的需求。 ( 3 ) 再者, 打造实现3 G + wI A N 双网统一计费、用户身份认证的业 务管理平 台, 并加快促成具有WL AN 功能的3 G 手机在国内推广的步 伐。 ( 二) 增强用户需求识别和市场细分能力 。电信运营商应从以下 几个方面着手 , 以有效增强用户需求识别能力以及市场细分能力 : 首 先, 不断建立完善客户数据库 , 根据客户个 胜化、定制化信 息需求进 行群组细分 , 不断完善为移动互联 网用户提供 的一站式综合信息服 务。 目前男性青少年是中国手机上网用户的主体, 这些客户具有 匕 网 需求高、关注娱乐化和新闻类信息等特征, 而电信运营商应能对这些 客户进行有效的细分 , 推出具有针对 陛的业务服务。其次, 运营商应 能根据不同企业客户的业务需求开发出针对 陛业务平台服务, 以满足 企业客户对于跨产业、跨网络业务的需求。此外, 为了在全业务背景 下增强自身竞争力 , 运营商还应不断整合电子渠道、实体渠道等 , 打 造集营销内容、营销手段等于一体的精准化体验营销模式。 ( 三) 提升终端深度定制与营销能力。 ( 1 ) 在移动互联网终端定制方面, 运营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挖掘 产业链整合者的作用 : 即提升手机等移动终端深度定制能力、推进手 机视频、手机阅读 、等现终端和业务—体化销售模式。 。 ( 茧眵动终端营销过程中, 中国电信运营商可 根据市场 隋况增 强社会化渠道营销能力, 建立集移动终端体验、销售为一体的卖场 , 同时注重开发网 匕 商店等。 ( 四) 打造业务运营平台。运营商可从 以下三个方面打造业务运 营平 台: ( 1 ) 根据市场建立平台化业务运营模式, 实现长尾性小利润业 务的创新, 以有效满足各类移动互联网客户的定制需求。( 2 ) 加强移动 电子支付的安全保 陪 建 殳, 建立i 五 瞎支付、语音支付等移动电子支付 手段。( 3 ) 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移动 f 生 和实名性 , 在基于 自身的业务平 台上实现移动搜索 、移动支付、移动定位、手机电视等相关移动业 务的创新。( 4 鼢 用户参与创造内容应用 , 如移动社区、移动博客、 照片和视频短 片分享等。

电信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探索

电信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探索

电信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探索摘要:本文针对移动互联网的本质、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当前传统电信运营商发展移动互联网的瓶颈和问题,并最终对电信运营商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进行探索。

提出了云管端一体化,通过终端进行网络定制,内容捆绑网络的模式,整合运营商资源进行个性化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增强运营商经营能力。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流量经营:云管端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随着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传统的电信运营商也开始探索电信系统中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移动互联网因为具有便捷的用户体验、多元的盈利模式及大量的用户群体等特点,能够与多网结合快速发展,提供不断创新的业务服务合作平台。

然而在互联网厂商“云端一体化”的挤压下,电信运营商的利润空间受到损害。

本文提出云管端一体化是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终极形态。

一、移动互联网的本质通常来讲,移动互联网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部分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包括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三个要素。

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纸书/mid等,网络包括3g、lte和nfc等关键技术,应用包括休闲娱乐,工具媒体、商务财经等不同应用服务。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不仅体现在移动性上,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享受互联网业务带来的便捷,还表现在更丰富的业务种类、个性化的服务和更高服务质量的保证。

1.用户体验至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了解用户需求,体现更简单精准的用户体验,将决定一个业务或服务是否成功。

2.盈利模式多元化:即包括移动网络的前向收费方式,通过支付的便利性进行用户业务收费,也可以采用互联网模式常见的后向收费方式,通过广告、能力出租向内容与服务提供商收费[4]。

3.业务不断创新:移动互联网应用层出不穷,集定位、搜索和社交、多媒体、电子商务等多元化的功能,通过整合形成业务创新能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的经营策略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的经营策略研究

随 着 国 内全 面加 快 3 G的商 用 进 程 ,基 于 3 G 网
络 的 移动互 联 网业 务得 到 了全 面提 升 。 并 且 随着移 动
就 可 以即 时了解 自己的出行 路线 和位置 。针 对这一 服 务, 你 只要 付 很 少 的 流量 费 , 而不 需 要 像 以往 那 样 向 运 营商 支持 较高 的服 务费 。 1 . 3 运 营 商被管 道化 的形势越 来越 严重
链 的角 色价 值 面 临着严 峻 的挑 战 , 如 何 应对 移 动互 联
最早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是作为电信运行商 的增 值业务来运营。在这种体系下 , 网络是 由电信运营商 来提供 , 标准和管理都是 由运营商来 执行 , 由此运 营 商也同时主导了整个产业链 。 符合运营商要求的服务 商和内容商 ,才能够通过运营商的网络传达给用户 , 然后 从用 户那 里 获得 分成 。现 在 以苹 果 、 谷歌 等 为代
均遭 到破 坏性 创新 的威胁 。 移 动互 联 网的发展 使传 统
在 移 动互联 网时代 , 移 动 互 联 网给 原有 的 以电信
运营商为主导的通信行业价值链模式带来 了巨大的 冲击 。在移动互联 网时代 , 内容服务在整个价值链 中 的收入 比重越来越大 , 传统 的语音和短信所 占的比重 越来 越 小 。基 础 网络 对业 务 的影 响 作 用正 在 减弱 , 服 务提供商 、内容提供商开始降低对 电信运营商 的依
2 运营商发展 移动互联 网的策略
2 . 1 做 好角 色定 位
在移动互联 网时代 , 运营商应该抛弃以往 以我为 中心的根深蒂固的观念 ,运营商应该及时调整心态 , 直面挑战, 选择 自己最优 出路 。 首先 , 电信运营商要能 够 了解 移动 互联 网产 业 内在 的 发展 规律 和 成长 趋势 , 并认清 自己的劣势和优势 , 能够 明晰 自己在移动互联 网时代的角色定位 。 只有找到了自己在移动互联 网时

运营商移动互联网集中化和属地化运营策略研究

运营商移动互联网集中化和属地化运营策略研究

运营商移动互联网集中化和属地化运营策略研究作者:应江勇来源:《移动通信》2013年第07期【摘要】分析了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已成为电信业增长第一动力,指出运营商经过几年探索,在移动互联网产品、运营、团队和模式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当前运营商发展呈现“传统业务替代加剧、业务结构变化显著、流量业务失衡”等特征,鉴于运营商普遍采取基地模式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提出集中化和属地化运营策略。

【关键词】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集中化属地化中图分类号:F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3)-07-0021-061 引言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推动数字洪水时代扑面而来。

从用户规模看,2013年1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7.9亿户,同比增长18.2%,其中3G上网用户1.9亿户。

从智能终端看,2011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智能终端第一大国,2012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手机总出货量的比例达到55%,预计2015年这一比例达到100%。

从流量看,2012年我国移动数据流量77 571万G,同比增长40.8%;单用户移动数据流量1 096MB,同比增长14.3%。

从收入看,2012年我国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达到1 214亿元,同比增长56.6%,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超过移动话音而成为拉动收入增长的第一增长点。

表1所示为2011-2012年我国电信业“四架马车”增长贡献情况。

(数据来源:工信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2 研究综述2012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移动互联网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领域分布较广:从产业发展角度看,江勇[1]认为推进上海市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要充分体现出规模与速度、内涵与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从安全角度看,班晓芳[2]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安全威胁,并对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从用户角度看,王君珺[3]研究了高校移动互联网用户碎片化时间的使用行为,认为用户使用行为与使用质量、社会认同等正相关,与成本负相关;刘旭峰[4]研究了运营商获取移动互联网用户价值的策略;谢雪梅[5]研究了移动互联网用户让渡价值;刘嘉怡[6]认为将消费者偏好程度、产品种类、推广工具等作为推广要素,对于移动互联网商业价值的实现有着显著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的存量经营策略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的存量经营策略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的存量经营策略研究马东坡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我国电信运营商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移动互联网对通信行业的影响,是三大运营商必须要认真面对、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受宏观环境以国家政策的影响,通信行业已经进入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时代,电信运营商只有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用户消费特征的转变,通过电子渠道开展有效的存量用户价值经营工作,才能保持主营业务收入的持续健康增长。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运营商;存量经营;电子渠道;精准营销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2-0329-02一、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迫切需要重视存量经营工作(一)存量客户经营是运营商应对当前宏观环境挑战的需要当前,我国电信运营企业面临诸多挑战。

宏观层面,通信行业的移动业务市场已经基本饱和。

根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移动用户已经突破13.2亿户,移动用户渗透率达到每百人97部;政策层面,国家对运营商的“提速降费”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要求。

运营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流量不清零、取消漫游费等政策陆续出台,存量用户的ARPU值呈逐渐下降趋势;行业层面,各大互联网公司通过OTT业务正在颠覆和吞噬运营商的传统业务。

面对这些宏观环境的挑战,运营商们迫切需要尽快转变经营思路,高度重视存量用户经营工作,从而提升用户的在网价值。

(二)存量客户经营是目前运营商应拉动收入增长的重要手段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和4G时代的到来,运营商移动业务的同质化趋势日益显现,其业务发展模式与收入增长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2G、3G时代,新增用户市场空间较大,运营商主要以价格战和成本战为发展手段,用户大进大出,但新增用户收入贡献远大于流失收入,这是拉动运营商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而在4G时代,移动行业净增用户大幅减少,年净值用户由2011年的1.1亿户下降到2015年的0.2亿户,新增用户的收入贡献难以弥补流失用户的收入减少,运营商的经营重点不得不由原来的以“用户获取”为主转变为“卡槽争夺+价值提升”的并重发展,存量用户价值提升成为拉动运营商收入增长的重要手段和来源。

三大运营商的网络建设与运营模式

三大运营商的网络建设与运营模式

三大运营商的网络建设与运营模式在中国,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承担着国家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任。

他们的网络建设和运营模式,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在如今万物互联的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与经济平台。

那么,三大运营商是如何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推进网络的建设和运营呢?一、网络建设三大运营商在网络建设方面,始终坚持高质量、高速度、高效能的原则。

1. 高质量高质量是三大运营商网络建设的核心之一。

他们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与升级,来打造更加稳定更加高速的网络。

例如,中国移动曾在2019年推出5G商用网络,建设了一批5G试点城市。

联通也推出“5G+”计划,进行了广泛的技术试验与应用探索。

电信也在推进5G产业的发展,加快了5G网络的覆盖速度。

2. 高速度高速度是三大运营商网络建设的另一个重点。

他们通过不断扩容和升级,加快网速和响应速度。

例如,2019年,中国移动全国LTE用户平均下载速率达到17.74Mbps,上传速率达到9.73Mbps。

联通也在全国推进了高速发展计划,将5G网络普及范围不断扩大。

电信则将优化网络体验视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强网络建设。

3.高效能高效能则是三大运营商网络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项原则。

他们通过不断的信息化建设,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例如,中国移动在2019年加快推进“e家庭”、“互联网+”等项目的推进,加强场景化的服务体系,实现了系统性的优化。

联通也不断推出信息化服务,拓展商业版图,提高效率。

电信则通过增加智能技术的应用,提高网络的智能化水平,减少人为干预,提高效能。

二、运营模式在运营模式上,三大运营商有一些共性,但也有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

1. 共性三大运营商的共性主要是在坚持市场化运行和推行多元化经营上。

他们通过多元化的业务经营,来实现利润最大化,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

例如,中国移动不断推出新的业务模式,如“在线教育”、“智慧医疗”等。

联通则利用自身技术和资源优势,不断开展“5G+X”业务,拓展市场空间。

三大运营商现状分析

三大运营商现状分析

三大运营商现状分析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背景介绍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二、中国移动现状分析 (5)2.1 基础设施建设 (6)2.2 业务发展状况 (7)2.3 技术创新与研发 (9)2.4 用户规模与市场份额 (9)2.5 挑战与机遇 (10)三、中国电信现状分析 (12)3.1 基础设施建设 (13)3.2 业务发展状况 (14)3.3 技术创新与研发 (15)3.4 用户规模与市场份额 (17)3.5 挑战与机遇 (18)四、中国联通现状分析 (19)4.1 基础设施建设 (20)4.2 业务发展状况 (22)4.3 技术创新与研发 (23)4.4 用户规模与市场份额 (24)4.5 挑战与机遇 (25)五、结论与建议 (27)5.1 总结三大运营商现状 (28)5.2 针对运营商的策略建议 (29)5.3 对行业发展的展望 (31)一、内容综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通信行业也在不断地进行转型升级。

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发展现状直接关系到国家通信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本文旨在分析三大运营商的当前现状,探讨其面临的主要挑战与机遇,以期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三大运营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优势领域和市场份额。

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广泛的网络覆盖;中国电信在固定通信和宽带业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网络质量和稳定性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中国联通则在移动通信和固定通信领域均有所涉猎,致力于提供多元化的通信服务。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三大运营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随着5G技术的逐步普及,运营商需要不断投入巨资进行网络建设和升级,以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运营商需要在保持基本通信业务的同时,不断拓展新业务领域,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电信运营商的OTT战略分析: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比较研究

电信运营商的OTT战略分析: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比较研究

电信运营商的OTT战略分析: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比较研究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电信运营商们开始逐渐拥抱OTT(Over the Top,即在互联网上提供服务)业务,并通过不同的策略来应对这一新兴领域的挑战。

本文将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主要电信运营商的OTT战略入手,对其分别进行比较研究,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移动的OTT战略自2014年开始,中国移动便着手推出基于4G网络的OTT业务。

该公司以流量资费为唯一的收费模式,尝试在音乐、视频等领域深耕,通过大规模投资和自主开发,逐渐建立了一系列数字内容平台,如音乐爱好者社区、视频门户等。

同时,中国移动也在自家的应用商店“MM商店”上推出了多款游戏应用和娱乐应用,并通过与其他公司合作,引进市场上热门的应用。

在平台建设上,中国移动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构建了“和校园”、“和教育”、“和商城”等不同的功能区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此外,公司还积极与第三方内容提供商合作,扩大自身的业务覆盖范围。

总的来说,中国移动的OTT战略有以下特点:1.基于流量资费的商业模式:通过推广4G网络并以流量作为唯一收费手段,有效吸引用户,为其数字内容平台和增值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流量支撑。

2.持续扩大平台服务:中国移动将平台扩展到音乐、视频、游戏等多个领域,借助自家的应用商店“MM商店”和与第三方内容提供商的合作,以尽可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3.注重个性化建设: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中国移动特别在平台建设时注重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和喜好,如推出“和校园”、“和教育”等个性化功能区域。

中国联通的OTT战略与中国移动不同,中国联通在OTT领域的拓展相对较晚,但公司在数字内容平台构建方面的投入却并不少。

中国联通着眼于视频业务的发展,积极推进OTT业务的各项建设,形成了“玩家联盟”、“沃视频”、“手机电视”等数字内容平台。

同时,该公司也致力于推广移动支付相关业务,借助自己的折扣推广政策,鼓励用户使用联通手机支付。

电信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经营

电信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经营
过与终端厂商合作 ,打造明星智能终端抢占高端市场 ,汇聚最优秀的互 联网应用 ,占领用户手机上网的 “ 窗口” ,同时,通过集 中采购 、销售、 话费补贴等手段 ,以性价比高 的智能终端 占领中低端市场。 2 、制 定正确 的平 台定位战略 ,做综合平 台的提供者 、内容和应用 的参 与者 运营商应打造在定位 、支付 、计费 、 接入等技术能力方 面的优势 , 这些能力优势是平台构建的基本要素 ,也是运 营商独有的优势 。通过这 些能力的开放 、提供标准的开放技术接 口, 使第三方运用这些能力进行 应用开发 , 不 断扩大应用服务体系 ,特别市要针对政企客户推广行业应
期 收益 。
随着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 we b 应用技术的不 断创
新, 移 动互联 网业务的发展将成为继宽带技术后互联 网发展的又一个推 动力 ,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 台,使得互联 网更加普及 , 并以 移动应用 同有的随身性 、可鉴权 、可身份识别等独特优势 ,为传统的互 联网类业务提供新 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商业模式 。 移动互联网的整体技术架构概括为为云、管 、端。“ 云”位于顶层 , 是采用云技术 、 云存储建立的各类应用平 台。主体 C P / S P / A P等 , 其中包
供语音与数据通信 ;手机呈现非语音化 ; 综合性社交网络进一步发展 ,
电信企业的流量经营要摆脱只收取 流量费 的窘境 , 必须对移动互联
网发展定位有一个正确 的把握 。对于运 营商来说 ,应 由流量 经营转变为 基于客户价值提升的平 台经营 ,这是我 国电信企业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 网发展 、避免管道风险的客观要求。 运营商实现移动互联 网经营转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与终端厂商合作 ,以定制终端为手段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智能

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模式和发展趋势

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模式和发展趋势

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模式和发展趋势电信运营商是指向客户提供通信服务的企业,通常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互联网、数据传输等服务。

在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模式和发展趋势方面,许多因素都在不断地变化,并对电信运营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业务模式在业务模式方面,电信运营商通常采用供应链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企业通过自行生产或外购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后,将其加工、生产成最终产品,再将产品通过自营渠道等方式销售给最终客户。

电信运营商在这种模式下,需先建立自己的基础设施,包括固定资产、人力资本和网络,用以提供服务。

然后,利用这种基础设施,将服务直接销售给客户。

另外一种业务模式是平台型模式,这种模式下,电信运营商作为平台提供商,通过提供平台技术,将服务商与客户直接连接起来,实现互利共赢。

在这种模式下,电信运营商通常不直接提供服务,而是将服务提供商放在自己的平台上,然后从平台上提取佣金。

二、发展趋势1.3G升级为4G网络近些年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移动网络通信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多。

3G网络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大规模部署4G网络成为了行业的趋势。

4G网络不仅可以提供更快的上网速度,还可以支持更多的业务应用,包括高清视频、云计算等,给智能手机和智能设备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

2.五G时代加速到来五G网络是指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5G技术,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

五G网络的宽带率对比5G的宽带率要高很多,可达到100Gbps,而且延迟很小,仅为1毫秒。

五G 网络的运营商可以通过该网络提供更快、更稳定、更有效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服务。

3.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数字化转型,改变他们的业务模式和组织架构。

比如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电信运营商可以优化自己的网络和系统,提高运营效率。

同时,他们可以打造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协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扩大自己的业务覆盖范围。

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下的双边市场运营策略

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下的双边市场运营策略

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下的双边市场运营策略 ( 2012/4/11 14:54 )电信运营商为避免“管道化”,大多提出发展平台型业务的思路。

如中国电信“新三者”定位中提出“成为综合平台的提供者”,中国移动提出“探索新模式,打造综合业务平台”等。

平台型业务的发展,有助于运营商在保证管道效益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对价值链的控制。

然而,平台型业务的发展将对运营商的传统运营方式产生影响,并推动运营商建立适应平台型业务发展的双边市场运营。

传统的运营方式形成了以客户需求为终点的价值链。

运营商通过规划投资、网络建设、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计划性很强的工作,将设备商、终端商、SP整合起来,共同为客户提供服务,这样一种线性的方式可称为“单向直连”式运营。

这种运营的前提是运营商对价值链(包括客户)有强大的控制力,运营商实际上是通过控制客户需求控制了整个价值链。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单向直连”式运营的前提已不复存在。

运营商不再是客户面对的唯一界面,运营商在客户需求把握上面临越来越多的异质竞争者,终端商、服务提供者都可以成为直接吸引客户的界面。

运营商因此需要由直接向客户提供业务,逐渐转变为构建服务提供者和客户的沟通、交易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服务提供者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和客户并驾齐驱,共同成为运营商的服务对象,运营商开始进入双边市场运营的阶段。

双边市场具有很强的交叉网络外部性,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彼此依赖,难舍难分。

运营商希望构建的平台,将包括交易中介、媒体、支付工具等多种功能,为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而实现“比翼双飞”。

是服务,不是管控在原有的单边市场运营中,运营商对服务提供者基本采取一种管理的态度:简单地将服务提供者定位于供货商,通过设定供货标准,对服务提供者进行分层分级管理,对其产品实施严格的订单管理,以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

在双边市场运营阶段,运营商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满足客户需求,服务提供者成为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力量。

移动互联网流量运营模式及策略研究

移动互联网流量运营模式及策略研究
Mo tl o u 移动互联 网流量运营模式及策略研究 nhyF c s{
b 定 向减 免 ( 智慧 ) ) 大 :大智 慧作 为 一 款炒 股 软 件 , 业务 和运 营商 的各 类业 务并 不形 成竞 争关 系 。 其 j

要:
关 键词 :
移动互联网 时代 的到来 , 电信运营商带来了机遇 , 为 同时也伴随着挑战 。 本文分析电信 移动互联网 ; 精细化 ; 流量运营 增值业务 的运营现状和互联网业务 的发展 , 精细化运营角 度 , 提升流量的运营 策 中图分类号 :N 2 . 从 对 T 9 95 咯进行 了分析和研究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3 4 ( 0 1 1 - 0 6 0 1 0 — 0 3 2 1 ) 0 2 ~ 4 2
Abs r ct ta :
T e c m i g o o i t r e i s b i g p o t nt s f ee o o e a o sa la h l n e .ta ay e h u r n t - h o n f m b l i e n t me r s o p ru ie or lc m p r t r s we l s c a l g s I n lz s t e c re t a en t n i t e s t s o e e o v l e a d d s r ie a d t e d v l p e to t r e e v c . e e r h s t e s r t ge n i p o i g ta f r m u ft l c m a u — d e e vc n h e e o m n fi e n ts r ie r s a c e h ta e is o m r v n r fi fO n c t e a p c f e i e p r t n h s e t f do ea i o r n o

电信运营商发展移动互联网探析

电信运营商发展移动互联网探析

网 ,移动 互联 网具 有便携 性 、便利
性 、安全 性 、多样性 、开 放性 等优 势 。随 着 3 G网络 和 各种 各 样 的移 动 信息终 端 的发展 和完善 ,移 动互
联 网 已经 进 入 黄 金 发 展 时 期 。

户 已达 9 7 9 9万 ,占全 部 手 机 用 户
的 9 .% ;移 动 互 联 网 用 户 也 已 36 达 到 94 1 2万 ,占全 部 移 动 用 户 的 8 .%。 由 于 日本 2 0 58 0 0年 就 开 始 发 展移 动互 联 网 ,因此 在 2 0 0 5年 移 动 互 联 网用 户 的 数 量 就 已经 超 过 PC电脑 用 户的数 量 。 日本移 动 互 联 网从 手 机 定 制 到 应 用 大 多 由
业 务 中盈利 2 0 2 0亿 美 元 , 占 电 信
进入 后 3 时代 ,移 动 互联 网 G 将 成 为 产 业 链 上 各 方 参 与 者 的 必
争 之 地 ,3 G杀 手 级 应 用最 终 会 在 激 烈的 竞争 中被开 发 出来 。从 宽带 移 动通信 网络 建设 方面 来看 ,2 0 09
覆 盖 全 国 大 部 分 地 市 和 部 分 重 点
服 务 消 费 额 即 从 原 来 的 7美 元 上 升 到 1 1美 元 , 增 幅 达 到 5 %, 而 其 7
模增长 较快 ,但 目前 用户使用 的仍 是较 为初级 的互联 网应用 ,致 使业 务 收 入 和 流 量 的 增 长 明 显 落 后 干
脑 、上 网本、 电子书 等移 动终端 都
移动终端促发展
传 统 互 联 网 的 主 要 终 端 是 电
已 达 到 5~ 1 0寸 的 屏 幕 。 移 动 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卷第3期2008年6月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 f BUPT(Soc i a l Sc i ences Ed i tion)V o l110,N o13J un12008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研究李高广,吕廷杰(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876)摘要:移动互联网是全球电信运营商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论文从产业价值链角度对电信运营商发展移动互联网的运营模式进行研究,了解各种运营模式的特点,从收益角度分析各种模式的利弊,提出渠道模式将成为主流的运营模式,希冀对电信运营商发展移动互联网带来启示作用。

关键词: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产业价值链中图分类号:F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8-7729(2008)03-0029-05一、引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引起全球电信运营商的热切关注,电信运营商已纷纷开始涉足移动互联网数据业务。

由于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本质上存在较大区别,移动互联网数据业务对电信运营商而言尚为新兴事物,因此运营商在发展移动互联网实践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运营模式探索前进。

与此同时,关于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的理论研究也纷纷展开,形成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围墙花园[1]、超级市场、开放式、封闭式[2]、渠道、透明管道[3]等等。

可是这些观点或者尚停留在较为粗浅的直观感性认识层面,或者只是片言只语的概念阶段,没有系统深入的分析论证。

因此,我们选取产业价值链这一角度,试图对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做较为深入的分析梳理。

二、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分类11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价值链概念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1985年在5竞争优势6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

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

0[4]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

每个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一个企业要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各单元的联系构成的企业价值链,而且还取决于在一个更大的价值系统即上下游关联企业与企业之间联系构成的产业价值链中,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同其供应商、销售商以及用户等价值链之间的联接关系。

基于对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分析,我们绘制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如图1所示。

用户是整个产业价值链的目标和终点,用户消费才使得产业价值链存在意义,把用户放在整个链条的中心,和三条链都有直接的关联。

首先,用户有终端才有可能接入移动互联网;为了接入移动互联网,用户必须还需要网络提供商提供的网络接入服务;最后,用户通过内容整合或直接通过内容提供商才能达到上网的目的。

网络提供商为用户提供互联网网络的接入,他们拥有或运营移动通信基础网络。

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移动互联网接入,服务和内容通过接入菜单提供给用户,用户按照数收稿日期:2008-03-27作者简介:李高广(1980-),男,河南平顶山人,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6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图1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据流量付费,服务提供商通过协议和计费系统向用户收费。

内容整合商主要是把不同的内容整合到一个特定的网站上,目前也称之为门户网站。

他们只关注整合特定的内容到自己的网站,自身并不创造内容。

当然,任何参与者都或多或少地进行了内容方面的编辑或维护。

内容提供商通过网站向用户提供可用的内容,他们拥有可以访问的网站,但并不一定拥有内容,用户可以通过内容整合商或者直接获得相应的内容。

内容所有者自己拥有内容,他们可以直接扮演内容提供商的角色,也可以把内容交给内容提供商,更专注于内容的开发。

零售商把终端产品卖给消费者,他们可以是传统的零售店,也可能是任何角色开展该项业务,这种角色的交叉并不带来价值链的交叉。

终端提供商扮演着零售商和终端制造商中间桥梁的角色,它可以是OE M 委托方的代理商或者运营商。

终端制造商主要负责产品的生产研发等。

21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分类电信运营商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拥有的广大用户资源使其在竞争中拥有绝对优势,他们不仅扮演着网络接入商的角色,还是服务提供商,同时对终端制造行业和内容提供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产业价值链的各环节几乎都可以涉足。

[5]根据运营商对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的掌控程度,我们认为,可以将运营模式分为围墙模式、管道模式和渠道模式三类。

三、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分析11围墙模式围墙模式即运营商独占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上的所有环节,一家通吃网络、业务运营平台和内容,如包括沃达丰集团在内的众多欧洲移动通信运营商。

2005年以前,包括沃达丰集团在内的众多欧洲移动运营商在向移动互联网数据业务领域进军过程中,大多选择了独立经营而并非与第三方供应商合作的模式,运营商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独立包揽从互联网接入到内容供应在内的所有数据服务环节,根本不需要包括内容服务商在内的第三方合作伙伴,并认为这种模式有助于其独享全部数据增值业务收入,实现利益最大化。

但实际上,由于受内容供应数量与质量、营销力度与市场覆盖面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欧洲移动运营商最初钟情的这种/肥水不流外人田0的围墙模式很难获得成功,这也是大多数欧洲移动运营商数据业务迟迟不见起色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欧洲移动运营商不得不摒弃这种看似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模式,转而开始考虑与第三方供应商合作的策略。

2007年11月,欧洲头号移动运营商沃达丰集团等相继宣布了与雅虎、Goog le 、e Bay 等第三方合作,推出基于移动电话的广告服务或捆绑式移动宽带服务的消息。

21管道模式管道模式即运营商只做网络接入提供商,只做数据传送,不参与价值链上的其他环节,如欧洲移动运营商和记黄埔/3集团0(简称和黄3)。

和黄3作为欧洲的弱势运营商,在2006年12月正式推出X-series 包月套餐,手机用户只需要在月租费之上交一笔固定费用,即可实现不限流量手机包月上网,套餐内含Skype 、Sling M edia 、Y ahoo 、Goog le 、eBay 等,为用户提供Vo I P 、移动I M 、移动搜索等一系列的移动互联网应用。

用户不限流量手李高广等: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研究机包月上网,使得和黄3只获得网络接入费,无法获得除网络接入以外的其他收入。

同样的,目前传统互联网上的固网运营商,也普遍采用了不限流量包月上网,这样只获得固定的网络接入费,而基于互联网的V oI P,P2P等多种业务的收入都与己无关。

31渠道模式渠道模式是运营商部分参与产业价值链上的其他环节,如网络自建、业务平台部分自建部分通过合作、内容部分自做但更多的是通过与众多的内容提供商合作的方式。

如NTT DoCo M o、SKT等。

NTT DoCo M o、SKT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除了在总体协作方面运营商起到了统领作用外,在具体的业务规划方面,运营商同样扮演了总指挥的角色。

此外,运营商为了激励SP创新业务,还推出了众多配套措施,涉足产业价值链部分环节。

运营商在产业价值链中具有核心主导作用,具有清晰的盈利模式,获得丰厚的收益,成为全球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先行者。

41案例分析)))NTT Do Co M o和SKT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NTT DoCo M o是日本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目前占有约50%的市场份额。

它是全球率先推动商用WCDMA网络的运营商,也是全球最早推出H SDP A网络的运营商之一。

如今,它不仅是日本移动通信市场的主导者,也是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先锋。

NTT DoCo M o在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成功除了有客观外部因素影响(如较低的传统互联网渗透率、较高的语音通信费用、用户同质化、追求时尚等因素)以外,最关键的还在于其对价值链的强大的整合掌控能力,依靠自身垄断性地控制着大量的移动用户资源,它可以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上制定规则,对价值链上的其他参与者产生广泛的影响,从而控制着用户、终端制造商、内容提供商和内容整合商,带领相关参与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向一个特定的方向前进。

SKT是韩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由于韩国通信信息部非对称管制政策限制,其目前市场份额为53%。

在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过程中采用与NTT DoCo M o相似的对价值链各环节加以控制的运营模式。

(1)网络提供和服务提供环节运营商天然是网络接入提供商同时也是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服务提供商指移动互联网接入服务,即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把手机连入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接入由NTT DoCo M o独立来做。

当用户需要浏览某一网页时,如果是I-mode官方网站可通过I-mode门户网站I-m ode菜单直接进入,如果是非官方网站时用户可以通过输入URL的方式进入,两者访问方式不同,但接入都是由NTT DoCo M o提供。

SKT的NATE和J U NE分别是其CD MA1X(215G)和CD MA20001x EV-DO(3G)的移动互联网接入平台。

(2)终端制造和流通环节NTT DoCo M o牢牢掌控着终端制造、提供和零售商环节。

NTT Do Co M o有自己的研发中心进行手机的研究开发,研发团队中有很多不同终端制造商的专业人员,团队以运营商为主导,在各自领域提出解决方案,这样使得高质量的产品能够在极短的时间被研发出来。

由于NTT Do C o M o控制着手机的生产,它可以完全影响手机的外观和性能,他们订好了每一款手机的模型然后开始交给制造商去生产,使得产品能够支持他们所推出的新的移动互联网业务。

用户不从手机制造商处购买手机,而是从运营商处购买手机,原因是运营商从制造商直接以OE M方式批量购买,手机打的是NTT DoCo M o的品牌。

NTT DoCo M o有大量的零售店,通过该渠道把产品直接销售给用户,除此之外它还通过独立零售商来销售自己的产品。

SKT手机都是机号一体,由SKT从终端制造商定制、采购后统一销售,从而保证手机质量和支持其业务发展需求,同时为了吸引发展移动用户扩大手机销售,SKT一直采用手机补贴和分期付款等办法直到2006年4月政府出面禁止。

(3)内容提供整合环节NTT DoCo M o是重要的内容整合商,它对内容提供商采用了两种政策性的划分,即官方网站和非官方网站,前者被写入其提供的手机菜单中,I-m ode通过把官方网站直接连接在服务器上,这样官方网站上的数据无需通过骨干网而直接可以传输到用户的终端上,也可以通过主干网进行传输,用户通过简单的操作便可以直接登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