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一是进一步强化了“语文是语言课”的意识。 二是“基础工具论”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 者所接受,并指导着语文教学实践。
语文课程的性质认识历程
80年代—90年代中期:语文学科的 性质越来越多
主要表现
有二性说、三性说、多性说等
更多的提法是认为:“工具性”是 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在此之下, 以“思想性”、“实践性”、“综 合性”为其派生属性。
载体的中华民族文
化精神的教育。
语文学科的性质观:
• 工具性?(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 • 人文性?(王尚文、韩军、程红兵) • 统一性?(陈钟梁、于漪、新课标) • 言语性?(李维鼎、李海林、潘新和) • 消解论?(于源溟) • 悬置论?(王荣生)
语文课程的性质认识历程
60年代:明确提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 性”和“思想性”(即“二性”说)
语文课程的价值转型与目标重建
1
语文课程的价值转型
2
新课程的目标重建
3
重建后的语文课程目标的特征
4
语文课程目标的概念
5
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
原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内在价值、根本价值: 促进人的发展
2 讨论
外在价值、工具价值: 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人 才选拔功能。
1
教育的两种基本价值
语文课 程的价 值转型
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 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性质认识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唯语文”
“去语文”
指语文教学只限 学校课堂的语言 文字教学,语文 教育不与其他学 科结合、不与社 会生活联系。
又称“泛语 文”,是指语 文教育的无限 “泛化”,语 文教学过程中 失去“语文” (语言文字) 的本体,把语 文课上成“大 人文课”。
语文课程性质与语文课程目标
第一节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两大问题:为什么教语文?教什么样的语文?
一、课程定义:
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课程系指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活动的总和
课程即教学科目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课程即学习经验
二、语文课程的定性
(一)“语文”内涵的理解 国文、国语→语文 叶圣陶: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 面语言,“语文”一名,始于1949年之中小学语文 课本。彼时想法,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 ,就称为“语文”。
西方“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与宗教信仰相对立,主张从宗教的神灵的彼岸王国 回到世俗的感官的物质生活,认为前者是虚幻的,后者是现实的,才是人本身。
“人文精神”演绎为: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务,其核心是贯穿 在人们的思维与信仰、理念、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中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 灵魂与生命。
岑根卓朗(日本著名文化家): 放弃母语,就是通向亡国(毁灭文明)的捷径。
第二节 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理念:即信念、思想观念(《现代汉语词典》新版) “理念”,参照“观念”词条解释。(《辞海》缩印本)
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集中在四大方面: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总目标五大方面(高中阶段)
1.积累•整合 全 面 2.感受•鉴赏 发 展 3.思考•领悟 目 标 4.应用•拓展
5.发现•创新
第二节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 )
第一节 语文课程总目标
总目标的前提:基于对“语文教育”的认识程度 义务教育阶段: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高中教育阶段: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
第三章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
学生的答案
• “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是驱赶韩麦尔 出课堂出学校的最后信号,他难过到极点,脸色惨白……” • “他心里乱极了,他要和同学们作最后的告别,但痛苦使他的喉 咙哽住,不能用语言表达。‘我的朋友呀’,说明他对同学、 对镇上的人爱极了,留恋极了。” • “他只向学生做了一个手势,话也不说。其实,坐在课堂上的 人心里都明白,韩麦尔被迫离开学生、离开家乡、痛苦极了。 我觉得这里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 “韩麦尔的神情、手势、语言、写的字使小弗朗士更加震动了, 他一下子长大了,他从来没有这样敬仰他的老师,老师对祖国 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使他感动不已。”
第一节 语文的含义
• 语言实际上存在静态与动态两种形式。 静态的语言相当于科学意义上的“语 言”,动态的语言则包括科学意义上的 “言语”。 • “语文”融合着科学意义上的“语言” 与科学意义上的“言语”,融合着静态 与动态的语言,指“语言及其运用”。
第一节 语文的含义
• 语文:取材于社会生活、切近日常生活、 选编于于语文课程中的“语文”,包括 语言及其应用,包括语言以及对语言的 理解和运用。 • “语文”涵盖着语言文字本身,涵盖着 听说读写的行为,也涵盖着听说读写的 结果。
第一节 语文的含义
• 语言与言语的辨析 • 强调言语性:实践活动 ;应用过程;生活 化、个性化。 • ——言语是语言的存在方式 • 言语是活跃的,发展的,运态的。语言则 在言语的基础上发展调整。 • ——读不懂的语言 :“I服了U!”;“恐 龙”;“青蛙”;“灌水”;“蛋白质 ” ; “PPMM”、 “TMD,7456,我恨不得一 脚TST”
第二节 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 一、语文课程 • 1、课程: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 • 2、语文课程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二、对语文课程性质的不同认识(从学科角度) • 1、工具性:语言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的工具性。 (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 • 2、人文性:语言不仅是用作交际工具的符号系统, 更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 • (于漪、王荣生)
第三讲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2
第三讲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2第三讲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2)教学目的:1、了解语文课程目标的重建的背景及具体表现。
2、理解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
3、了解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并领会其用意。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建后的语文课程目标的主要特点2.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的理解。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内容和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位中学生问我们的实习老师,学语文有什么用?那位实习老师不知怎样回答。
(应付考试,太没有说服力了。
)一位语文老师对语文课程的价值和目标认识都很模糊的话,很难想像,他能上好语文课。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什么呢?为什么要设立这样的语文课程目标?这是我们今天这次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传授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随着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深化,发生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转型。
(一)语文课程的价值转型教育有两种基本价值:内在价值、根本价值是促进人的发展,外在价值、工具价值是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
我国原课程体系的根本问题是把教育的两种价值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选拔价值被强化,人的发展则退居其次甚至被异化。
课程成为学生获得考试成功的工具,手段。
因此,确立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价值观,构建新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首先,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
它并不排斥课程体系承担的、社会所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把人的发展视作课程价值的根本,让每一个充分发展的人健康积极地面对社会的选拔和社会的、自然的一切挑战,实现了价值转型。
其次,“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21世纪的中国课程顺应时代潮流,追求新的课程理念。
包括:追求教育民主,让所有适龄儿童平等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追求多元主义价值观,达到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回归生活世界,培养在生活世界中会生存的人;关爱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追求个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语文学科的性质功能与目标
语文学科的性质功能与目标语文学科是教育学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具有独特的性质、功能和目标。
首先,语文学科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语文学科是一门以语言为工具,以人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通过对语言使用规律的研究,培养学生正确、合理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此外,语文学科还是一门提供学生与世界进行交流、传播和理解的学科,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他人,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其次,语文学科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文学科具有启发思维、培养思辨能力的功能。
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语文学科还具有培养情感、价值观念的功能。
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情感品质。
此外,语文学科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认同感。
最后,语文学科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文学科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够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其次,语文学科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生需要了解和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还需要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并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此外,语文学科还追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应具备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语言进行创新和创造。
总之,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重要的性质、功能和目标。
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实现自身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因此,语文学科在学校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讲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1
第三讲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11、教学目的:2、了解语文课程称号确实定和语文课程称号的歧义。
3、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对语文课程基本性质的了解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一、教学内容和进程:二、导入新课三、对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的看法, 有临时的历史进程。
从语文课程称号确定以来, 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争论, 我们才逐渐接近了语文课程的实质。
语文课程的实质什么, 这就是明天的学习内容。
四、新课教授〔一〕语文课程称号的由来中国现代没有独立的语文课程。
清朝末年, 废科举兴学堂, 实行分科教学, 语文才从多学科的融合中分化出来, 独自设科。
自1904至1949年, 课程称号运用过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讲经读经、国文、国语等, 直至1949年新中国树立, 才正式运用语文这个称号。
关于〝语文〞这个学科称号确实定, 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往常说的话叫行动言语, 写到纸面叫书面言语。
语就是行动言语, 文就是书面言语。
把行动言语和书面言语连在一同说, 就叫语文。
〞他在1964年«语文教育书简»中还专门谈到:〝‘语文’一名, 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
前此中学称«国文», 小学称«国语», 至是乃统而一之。
彼时同人之意, 以为行动为‘语’, 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 故合言之。
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偏重, 诵习课本, 练习作文, 固为读写之事, 而苟忽于听说, 不留意训练, 那么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
……其后有人释为言语文字, 有人释为言语文学, 皆非立此名之原意。
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 惟‘文’之含义较‘文学’为广, 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
课本中有文学作品, 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 可以证之。
第一种解释之‘文字’, 如了解为成篇之口语, 那么亦与原意合矣。
第三讲 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及目标
解决办法
文言和白话宜分两科; 白话、文言,各占半壁江山……至高中阶段
在课文篇目数量上应当略高于50% ……
一、“文”与“道”特殊历史时期政 治运动的回响(1949-1966)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政治需要,语文教育高度重视为政治 服务,语言文字运用的问题,被上升为“重大的政治任务”
第二节 语文课程理念
《义教课标》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二、三、四
一:一个根本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 二:语文课程性质的二元融合,坚持工具性与人
文性的统一 三: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
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四:四个具体理念
义教阶段语文课程的具体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要变语言形式教学单一功能为知、情、意,教育统 一的多功能,尊重和发展教的个性和学的个性 。( 于漪)
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三大表征
1.语文学科的审美移情性
语文教育中加强人文熏陶、审美教育和价值观引导是语 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2.语文学科的社会应用性
“大语文”与“小语文”的结合,要求语文教育必须突 出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活动,增强语文的应用性
第三讲 语文课程历史 2.把握新课程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 3.理解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4.从整体上把握语文新课程的总目标
新语文
发端于上世纪末 语文教育大讨论,以 语文课 程标准 为主要标志,由一批语文教师和语文 教育研究者共同主张的 语文教育观 及与其相 适应的 语文教育改革 为“新语文”。
语文课的人文性举例
史铁生《我与地坛》 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二、语文的目标
读\写\听\说 人文精神的培养: 养成读书习惯 传承文化 信息处理能力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读书与思考
1.观览第一章。 2.思考:1.语文的性质。2.性质与目标的关系。 谢谢!
思想性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语文教学片面强 调思想性,忽视学科的工具性、知识性。 1956年文学、汉语分科教学(中学),文 学课突出文学性,汉语可偏重知识性; “大跃进时期”只提思想性,置语文知识、 能力教育不顾;六十年代初期,又走向另 一极端,只提工具性、知识性,不提思想 性。
人文性
n 什么是人文性?《辞海》的解释是,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语出《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 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 天下。” “人文”,是相对“天文”而 言的,人文是教化天下的。凡是人类的 各种文化都可以用“人文”涵盖。它包 含思想性、情感性,也包容一种普遍的 人类自我关怀,
案例分析
另一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 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国的军队,渡 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 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 秦军打败了。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 个话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 意思。”
点评
张志公先生认为三位教师的修养都好,讲得都对;然而,又 觉得第一二种情况对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都不见得有多大的 好处。从测验的结果看,也证实了他的看法。于是,他委婉 地表示:第三种讲法可能好一些,话虽说得比较少,可是把 知识、道理结合在一起了。接着,张志公先生论述了“语文 是一个什么工具,怎样掌握它?”这一问题,又从理论概括 上分析了三位教师讲法上质的差异性:第一种讲法着重于讲 语言所表达的思想,而且发挥得有点过分,不注意语言这个 物质外壳本身;第二种讲法,只注意了语言这个物质外壳, 忘掉了它所负载的思想内容。以上这两种讲法从不同的侧面 忽略了语文这个工具的性质。第三种讲法之所以比较可取, 正是由于其讲法大体上符合了语文这个工具的性质。
语文教学论2:语文课程性质
03
语文课程的内容与结构
语文课程的内容选择
语文课程的内容应基于学生的实际需 求和认知发展水平,选择适合学生年 龄段和兴趣爱好的内容。
语文课程内容应涵盖语言知识、文学 知识、文化知识等多个方面,以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内容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 文字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 等方面的技能。
情境创设
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 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课文。
合作学习
个性化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学习,共同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 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利用多媒体技术,如 PPT、视频等,丰富教 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评价与反馈
语文课程资源的种类与特点
校内课程资源
包括教材、图书馆、教师、教学 设施等,具有系统性和便利性。
校外课程资源
包括博物馆、文化遗址、社区资源 等,具有多样性和拓展性。
网络课程资源
包括在线课程、教育网站、数字化 资源等,具有共享性和交互性。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材的二次开发
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 补充和拓展。
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目标
语文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 途径之一,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成为具
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语文课程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语文教育
近现代语文教育
古代语文教育注重经典诵读和文言文写作 ,强调儒家文化和道德教育。
近现代语文教育注重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 和文化传承,开始出现白话文教学和文学 教育。
校外资源的引入
〖授课课件〗语文课程论(第3章)语文课程性质与目标
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和审美性的统一, 突出了新的教育思想:
•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第三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简析 二、阶段目标
体现了“三个维度”、“五个领域”的交叉
识识字字与与写写字字 阅读 写作
中国文字 中国文学 读经讲经
国文 国语
起源:
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上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 应用对语言能力。小学中学使用“语文”——口头语 言,书面语言。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意义:
确立了现代语和现代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 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并重的教学思想。
第一节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二、语文课程名称的歧义
第四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简析
一、总目标
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关键词概括,“三维目标”
积累 · 整合 感受 ·鉴赏 积思累考 ··整领合悟 应用 ·拓展 发现 ·创新
“师、生、文本”对话;“师为媒”
强调阅读的独立自主性 选语选语““““性传综参倾“注尝勇严重择择文文感养感阅统合与听有意试于谨视目目学学受成受读听性讨、中观新提的学标标习习阅、”说、论尊心察方出学生、、的的读惯想、情重、、法新风的采采基基的”象现感求与有探、的独取取本本兴、代性教交条究追观特方方性性趣描合、流理意求点感法法质质”述作发、、识思研受—和和、、表体有维究————基基“倾;现根创性———本本喜向有语据新学方方爱、信言”;习法法读提心美尊踏书出、重实”判注他、、断意人、态,研度讨、 “培养良好的语感” 扩大阅读面; 规定课外阅读量;积累素材、加大阅读量
Let’s go
第三章 语文课程性质和目标
教学重点
第三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第三章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教学目的:1、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2、了解课程目标的内容和功能教学重难点:课程目标的内容和功能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课时安排:4课时讲授内容:第一节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一、《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内涵:语文具有明显的工具性。
语文科的名称表明在这门学科里要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训练。
这种全面训练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
在教学中,不仅要学生学习课文的内容,而且要求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
这是和其他所有学科都不同的地方。
其他学科固然也离不开阅读和写作,但这都是手段,不是它们追求的目标。
而在语文科,语言文字的教学,听、说、读、写训练,则是肩负的基本任务,这就使得它具有明显的工具性。
语文科是工具学科。
它不仅从思想方面发挥作用,而且从表达方面发挥作用;不仅要学生学习课本的内容,而且要学习它的形式。
不单要学习语文知识,还要学习语文工具。
政史数理等课本也有内容和形式,但教学生理解和运用其内容是唯一的目的,而在语文科,着眼点却不在内容而在形式,即其工具的一面。
……这是在性质上,它和其它所有学科都不同的地方。
其它学科固然离不开表达形式,离不开读说写,但却不是它们追求的目标,只是一种手段。
而在语文科,语言文字教学,听读说写训练,则是它肩负的基本任务,只有它才能(是)实现的目的。
……从“工具说”“——工具载体说”——“组成部分”“文学是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有力工具”;“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工具性的内涵概括来说,有四个方面:语文这个“工具”既是生活的工具,(读书、写作是生活的重要内容)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基础),还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工具(终极目标)。
第三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第三章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第一节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一、“语文”名称的由来二、语文名称的歧义1.根据构词法,把语文解释为语言文字2.根据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把语文结社为语言文学或语言文章3.根据语文教材演变的历史,把语文解释为语体文4.根据语文内容的丰富性,把语文解释为语言文化5.根据言语学派的理论,认为语文是言语。
6.语文改为华语1.1949-1963 界定语文的范畴2.1963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3.199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指的是汉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来发展学生是思想感情,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个性。
(2)第一次提出了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就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概念语文素养是根据学生特点,经过学习和训练发展起来的语文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探究能力与创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时间基本功能古代经史教化20世纪初传承中华文明五四之后语文实用价值新中国成立之后现代文在语文课程中主导1963年传授和训练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信息时代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个性完美发展的人提高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育的,是语文教育转型的基本标志。
第二节语文课程的价值转型与目标重建一、新课程的价值转型:教育有两种基本价值:是促进人的发展,是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割裂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统一二、新课程的目标重建:1. 价值观的转型必然带来目标的重建,主要表现:A、确立起新的知识观新课程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
B、确立新的学生观新课程从三大关系上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即C、确立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2、重建后,语文课程目标的特点A 、三个维度和五个领域五个领域横向,显性 三个维度纵向,隐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学习方式)B、目标的明确性和模糊性C、目标的连续性和阶段性1.目标:就是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2.目标具有导向、激励、启动、凝聚、调控等作用,是完成劳动过程的内在动力。
初中语文新课标笔记
初中语文新课标笔记初中语文新课标笔记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一、初中语文课程性质初中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可以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运用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初中语文课程目标初中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知识、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等方面。
具体目标如下:1. 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运用能力;2. 培养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语言能力;3.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4. 培养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初中语文课程内容初中语文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1. 识字与写字:掌握常用汉字的音、形、义,学会规范书写汉字。
2. 阅读:阅读各类文本,包括文学作品、科普文章、新闻报道等,理解文本的主旨、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3. 写作:根据表达需要,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写作文意明确、语言流畅、内容具体的文章,并能够进行修改和润色。
4. 口语交际:能够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在口语交际中注意语言美和仪态美,能够进行简单的演讲和辩论。
5. 综合性学习: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初中语文课程实施建议为了更好地实施初中语文课程,教师需要采取以下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2.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4.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1)教学目的:1、了解语文课程名称的确定和语文课程名称的歧义。
2、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对语文课程基本性质的理解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内容和过程:一、导入新课对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有长期的历史过程。
从语文课程名称确定以来,始终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争论,我们才逐渐接近了语文课程的本质。
语文课程的本质什么,这就是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传授(一)语文课程名称的由来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语文课程。
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实行分科教学,语文才从多学科的融合中分化出来,单独设科。
自1904至1949年,课程名称使用过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讲经读经、国文、国语等,直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才正式使用语文这个名称。
关于“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确定,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叫书面语言。
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他在1964年《语文教育书简》中还专门谈到:“‘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
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
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
……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
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惟‘文’之含意较‘文学’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
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
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
”张志公先生也作过说明:“1949年6月,全国大陆大部分解放,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着手研究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各种教材问题。
关于原来的《国语》和《国文》,经过研究,认为小学和中学都应以学习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上学一点文言文;至于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
总之,在普通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
根据这样的看法,按照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不再用《国语》、《国文》两个名称,小学和中学一律称为《语文》。
这就是这门功课叫作《语文》的来由。
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
这一变革的根本意义,就在于把口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彻底改变了传统语文教育中书面语言(文言文)脱离口头语言(生活语言)、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从而最终确立了现代语和现代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并重的教育思想。
(二)语文课程名称的歧义【学生思考:语文这个词可以怎样理解?尽量创造一种宽松、畅所欲言的气氛,组内交流后,教师设法调动学生对此发表看法,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各种理解。
】“语文”这一术语,是在《国语》和《国文》并存时期(1920—1948)由朱自清、叶圣陶及其他教育家、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的文章中开始使用的。
一开始使用就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理解和用法。
多数人采用历史的一贯的用法,指语言文字。
但有人把它作为“国语”和“国文”的合称,有人用它指语体文和文言文,有人用它单指与文言文相对立的语体文,有人用它指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等等。
1949年根据叶圣陶先生的建议,把“语文”作为中小学课程的统一名称。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拟定的《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中的解释是:“所谓语文,应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语体文。
”但以后仍有以下不同的理解:1、根据构词法,把语文解释为语言文字。
这一解释具有历史的一贯性和社会的共同性。
历次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都写明,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各种语体(现代、古代、口头、书面)和各类文章(包括文学作品)都是语言文字的不同运用形式。
但这种释义容易引起以偏概全的偏颇,其内容限于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规律,容易忽略文章读写、文学鉴赏和写作活动等。
2、根据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把语文解释为语言文学或语言文章。
1956年以前,语文教育界的权威人士实际上是把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学的。
不然的话,为什么会有1956年的汉语文学“分家”呢?但以后有许多人指出,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非文学作品的常用文体文章,文章可以涵盖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不能涵盖文章。
所以语文是指语言文章。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之中小学语文课本。
当时想法,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称‘语文’。
自此推想,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
”3、根据语文教材演变的历史,把语文解释为语体文。
因为《语文》是由《国语》和《国文》合并而来,《国语》原以语体文为主,《国文》原以文言文为主。
而到建国前夕,解放区里的《国语》和《国文》都是以语体文为主。
建国后采用解放区的作法,都以语体文为主,并把名称统一为《语文》。
•4、根据语文内容的丰富性,把语文解释为语言文化。
一些人根据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性、审美情意性,把语文视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看作一种文化载体,认为文化载体性就是语文的性能。
5、有人认为,作为课程名称的“语文”应改为“华语”,既能显示学科的基本性质,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也能和国际惯例相一致。
中小学教学母语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现代汉语普通话和以普通话写成的典范的现代文,已经不是汉民族的独有语言,而是包括国外华人在内的中华民族共同语,是祖国语言。
“国语”具有民族性,但缺陷是不能显示国别,对外交际不方便。
这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是不能不加以考虑的。
“汉语”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但已经有确定的含义,是指以汉语语法、修辞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学科。
“中语”可以显示国别,但民族性不强。
语言和民族的联系最密切,是血肉联系,和国家的联系是第二位的。
例如美国用英语,那就不是表示国别而是表示民族。
“华语”避免了“国语”、“中语”、“汉语”和“语文”的不足,而具有他们所共有的优点。
6、根据言语学派的理论,认为语文是言语。
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学者根据心理社会学语言学派创始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 [ 1857--1913 ]的“言语学”理论,提出语文就是研究、学习言语的学科。
因为语文是“口头的语”和“书面的文”,正是“个人运用语言的过程和产物”(言语的定义)。
所以说,“语文”的原本含义就是取材于社会生活、切近日常生活、选教于语文课程中的“语言”,包括语言及其应用,包括语言以及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用平常的话来说,“语文”涵盖着语言文字本身,涵盖着听、说、读、写的行为,也涵盖着听、说、读、写的结果。
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论争,使人们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意义上形成了共识,并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语文”这一概念所包含的文字、文学、文章、文化、言语等方面的内涵,展现了人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和功能等不断探索和逐步深化的过程。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理论探讨的日益加深,我们也逐步接近语文课程的本质。
(三)语文课程的性质学科性质是学科教学实践的基本依据,是学科教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是建立学科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
对学科性质作出什么样的界定,就会确定什么样的教学目的,提出什么样的教学任务,编出什么样的教材,制订什么样的教学规范,追求什么样的教学目标。
其逻辑演绎过程为: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材规范-教学规范-教学目标。
语文学科的性质较其它学科复杂的多,争论也最多。
早在1934年叶老就指出:“国文这一科,比较动物、植物、物理、化学那些科目,性质含混得多。
有些人以为国文这一科并没有什么内容,只是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而已。
但是有些人却以为国文科简直无所不包,大至养成民族精神,小至写一个借东西的便条,都得由国文科负责。
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还有种种的看法,各不相同的认识。
如果一百位国文教师聚在一起,请他们各就自己的见解谈国文科究竟是什么性质,纵使不至于有一百个说法,五十种不同的见解大概是有的。
”【学生思考:你是怎样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的?叫3-4位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对语文学科本质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949年以来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1963年以前,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研究,主要是确认“语文”到底指什么,即界定它的范畴。
2、1963•年以后人们确认了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所以1963年以后的语文教学大纲中,都在前言部分开宗明义的给语文下了这样的定义:“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其内在逻辑是,既然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而语言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所以语文就是工具。
这就是当时提出的着名的“工具说”理论的基本内涵。
这在关于语文本质的研究中,是一次突破性的进展。
这种理论对于匡正以往曾经发生过的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或“政治课”的错误倾向有明显的效力,对指导语文教学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夸美纽斯说:“学习语文,并非因为它们本身是博学或智慧的一部分,而是因为它们是一种手段,可以使我们获得知识,并且把知识传授给别人。
”但是,“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主要是描述其功能,不是揭示其本质。
作为定义,既没有揭示概念的内涵,也没有界定其外延,所以是浅层次的。
而且,这个定义也不能把语言、语文、语文学科、语文课程等概念明确的区分开来。
3、1996年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前言部分开宗明义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 2000年修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改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语文性质的新定义,反映了人们对语文性质的研究的新观念,是这一大纲对语文教育思想的最大贡献。
所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指交际的内容是思想感情,即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
而就交流思想感情的功能来说,语文较之动作、表情、物品等工具,更为全面、深刻,更易于克服时空的限制。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所谓“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或“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语文这种工具具有文化内涵,而且语文自身——汉字,汉语、文学作品,各种典籍等,就是我们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较之其它文化载体如建筑、社会活动等,更为全面、深刻,更易于克服时空限制。
马克思主义语言学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